丁香老母雞
A. 老母雞味鹵菜怎麼做
鹵味怎麼做
【原料】
生抽250克,水500克,米酒50克,冰糖100克,味精5克,麻油少許,花生油50克。 香料:陳皮、八角、桂皮、草果、丁香、沙姜各5克,羅漢果半個(若缺,則以甘草2.5克代)。
【製作過程】
1、將油放在鑊中燒熱,加入冰糖炒出絲(千萬不能炒焦)。
2、將香料放入布袋中,在炒冰糖的鑊中加入水和其他配料同滾約30分鍾即成鹵味。(鹵味可以返復使用)
鹵味製作舉例:鹵牛肉:將牛肉500克放入上面鹵味水中煲熟即可食用。(還可鹵豬肚、雞蛋、豬心、豬腸等)。
主要調料A:醬油、鹽、冰糖、黃酒、蔥、姜等
主要香料B:八角、桂皮、丁香、山奈、小茴香、草果、香葉、花椒等
1.第一次起鹵水需雞肉或雞骨、豬肉或豬骨,因為第一次鹵的東西不好吃,所以可用雞架子,大棒骨,經濟實惠。
2.大砂鍋,涼水放入雞豬的肉或骨頭,燒沸後撇去浮沫,換小火;
3.接著在湯中加入主要調料A,另將主要香料B用寬松的紗布包好放入湯內,繼續熬;
4.至骨脫肉酥,湯濃稠,香味四溢時,撈出湯內所有東西,再用紗布過濾,即可。
5.為了保證不變質,等鹵水涼後,油凝聚在表面,可用勺子颳去所有的油,只留下純鹵水。
6.如果不是每天都用,應放到冰箱冷凍室保存,不能用玻璃瓶子,會裂,可用保鮮盒。
7.主要香料B包可重復用一兩次,當然是在保存得好沒變質的前提下。或者就扔了,在以後每次鹵東西時,酌情添加部分調料和香料。
8.為了保護鹵水,每次鹵東西前,一定要將雞翅、肉啊之類洗干凈,再淖水,再洗,才能放入。除了雞肉和豬肉,對一些有怪味的原材料,如雞豬內臟、牛肉、豆製品,可以只用一小部分鹵水,收干鹵水好了,不要再倒回去,以免破壞整體的味道。
9.不要偷懶,每次用完都要重復過濾、除油、冷凍等過程。
10.最好選取用砂鍋,搪瓷鍋也可以,鋁鍋之類就不行的。
B. 脾虛食療老母雞200克丁香10克砂仁6克黃芪不記得幾克請幫忙
指導意見:抄
你的情況需要在襲當地中醫指導下進行 用葯的。 脾虛一般是需要進行服用歸脾丸,四君子湯,補中益氣丸等葯物來治療的,建議您在當地醫生指導下進行的,另外還要注意飲食,少吃油炸食物,少吃腌制食物,少吃生冷食物刺激性食物。
C. 冷凍老雞如何鹵肉含水份多點
看比例,第一,取材方便,可豐可儉,由於四川出產豐富,故用於鹵制的原料十分廣泛,這樣給廚師們提供了更大的選擇機會和方面。
第二質地適口,味感豐富,鹵制原料時,可根據原料的質地和食者對鹵菜口感的要求,可耙則耙,可軟則軟,該脆則脆......鹵菜中五香料是川菜使用最多的一種味型,他給人的口感最豐富,最適口,五香味中任何一種味型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而增減。
第三香氣宜人,潤而不膩,由於鹵菜中加入了一定量的具有各自辛香味和香氣的調料,所以鹵制出來的菜品除了有醇厚的五香味感外,還有特別的香氣。這些香氣可提神,醒腦,所以在品嘗鹵菜時,既可以達到良好的味覺感官,還可以產生良好的嗅覺感官,是佐酒的上乘菜餚。
第四,攜帶方便,易於保管,鹵制菜品時,因受熱會使原料中的蛋白質發生變性,進而產生脫水現象,使所鹵制原料餓、的含水減弱,這樣就增加了原料的存放期和保管期,鹵菜原料由於武汁水,故便於攜帶,使外出旅遊的首選食品。
第五,增加食慾,有益營養。鹵制原料的取材眾多,葷素皆有,且鹵制調味品大多具有開胃健皮健裨,消食化滯等功效。所以使用鹵制原料,除了滿足人體對蛋白質及維生素等的需求外,還能達到開胃,增加食慾的目的。
川味鹵菜使川菜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從問世以來,便與廣大群眾接下了不解
之緣,它在川菜王國里,歷經上千年的歷史,至今仍然魅力依舊,當我們舉筷品嘗那美味可口的鹵菜時,竟然會那麼芳香撲鼻,香味悠長的奇特風味所陶醉,竟會使天下有如此美味而贊不絕口,願我們的川菜韻味永存,香瓢萬里。
D. 母雞做麻辣怎麼做好吃
老母雞湯
材料
老母雞,2塊生薑,蔥結2個,料酒,紅棗幾顆,靈芝2片,香菇2朵,鹽
做法
1、老母雞湯通常我嫌太耗時,一般會高壓鍋壓20分鍾,再拆散了入砂鍋小火煨1-2個小時。
2、加入料:兩塊生薑、蔥結兩個、料酒、紅棗幾顆、靈芝兩片、香菇兩朵,最後上桌前再調鹽,反正雞湯怎麼弄都很鮮~~
清燉母雞湯
材料
老母雞1隻(約兩斤),干黃花菜50克,干香菇30克,姜20克,料酒250ml,少許鹽
做法
1、老母雞洗凈瀝干,剁成塊,姜切片,黃花菜和干香菇泡好濾干,燒一壺開水待用。
2、先燒一鍋熱水,將雞肉放入焯一滾撈出。
3、將雞塊、薑片、黃花菜和香菇放入砂鍋/湯鍋中,加開水蓋過肉塊一倍高。
4、大火燒開,改中火燉或者慢煮鍋高溫檔燉1小時以上只雞肉鬆軟。
小訣竅
如果湯太幹了,可以補加開水一起燉。
手撕白斬雞
材料
原料:小香菇干、肥母雞
配料:香菜、薑片
做法
1.小香菇干提前泡發好,雞洗凈
2.將雞、香菇、少許薑片放入高壓鍋內,開鍋後壓15-20分鍾
3.雞油用小火及薑片慢煎,出油後放入碗中,待冷後加入鹽、少許糖調好後放入冰箱中,冷卻備用
4.雞做好後,放冷用手將雞肉撕成小塊,再將冷卻的雞油倒入攪拌裝盤即可 。。
醬油雞
材料
1,新鮮草雞半隻(我買的是三斤左右的小母雞取一半)
2,姜,適量老抽,生抽(我均用的是海天的),少許黃酒,八角一小角(一顆八角中的一角,太多會改味)
做法
1,新鮮的半隻雞洗凈後晾乾
2,取適量老抽(老抽比較上色,不要太多,咸),生抽,少許黃酒,水調勻備用
3,鍋內放少許油,幾片姜,爆香,放入准備好的半雞,調味醬油(味汁以沒入一半的雞量即可),大火燒開後蓋小鍋蓋改用小火慢燉,偶爾用勺將鍋邊的汁澆於裸在外的雞身上。五到十分鍾翻一下雞身,一直燉到醬油快熬干,味基本進入雞內即可出鍋啦!
PS:這道菜完全不用放鹽的,醬油本身就是咸口的
清香雞茸
材料
一隻冷凍小母雞,姜,蔥,鹽,香菜,香油,辣油。
做法
1、把小母雞放入大同內鍋,加姜、蔥、鹽,加水到10CUPS,加3次6檔水,到第三次,電鍋跳檔。
2、把小母雞的雞肉剔出,用手捏成茸,加鹽、香菜、香油、辣油,做型,上盤。
紅油雞
材料
1:小母雞1隻(Cornish Hen)800,生抽醬油1大匙,老抽1大匙。
2:青菜苗12棵,洗凈備用。
3:橄欖油2大匙,Paprika辣椒粉1茶匙,辣豆瓣醬1.5大匙(鹽的量要酌情減量),蔥2條洗凈切段,薑片3-4片,干辣椒10-20個(能吃辣的多放,不能吃辣稍放點),花椒粉3/4茶匙,糖1/2茶匙,鹽3/4茶匙,辣椒油3大匙,水1.5杯。
做法
小母雞除去多餘油脂,斬小塊,拌上1料里的醬油,腌30分鍾.不粘鍋,置爐上開中小火,加橄欖油2大匙,放入Paprika辣椒粉,辣豆瓣醬,蔥段,薑片,干辣椒和花椒粉炒香出紅油,調大火後,下雞塊,翻炒至肉變白。接著放入所有剩餘3料,煮滾後調中小火,燜煮10分鍾。
蔥香雞
材料
走地雞1隻(要選擇雞腳小、毛孔細、只生過一兩次蛋的母雞,毛重保持在1250克)。調料干蔥頭100克,味極鮮醬油40克,生花生油45克,熟花生油20克。
做法
1、雞宰殺,褪凈毛後從腹部開膛取出內臟,洗凈血水後放沸水鍋中煮0.5分鍾,取出後控凈內腔的水分,入冰水中浸泡0.5分鍾,撈出後再放入鍋中,這樣反復三次,最後放入沸水鍋中(水溫保持90℃)小火煮10分鍾。
2、撈出雞掛上鐵鉤,放入涼開水中浸泡至內外腔冷卻,撈出後晾乾,在雞的表皮上抹上熟花生油,然後將鐵鉤掛在高處,放置30-120分鍾(放置時間在1小時時效果最佳,但放置時間最少不能低於30分鍾,最多不能長於120分鍾)。
3、客人點菜時,將雞剁成36-40塊,擺在白盤中並還原成雞形,放入微波爐中大火煨1分鍾取出。
4、鍋內放入生花生油,燒至三成熱時放入干蔥頭小火煸炒1分鍾,離火後放入味極鮮醬油調勻後澆在雞肉上即可。
小訣竅
特點
皮脆肉嫩,雞肉微黃,皮色油亮。
栗子悶雞的做法
材料
主料:肥母雞1隻,栗子仁200克
輔料:杏仁10克,紅棗5枚、姜絲、蔥段少許,核桃仁 20克,料酒、味精、鹽、芝麻醬、白糖、豬油、香油、豆粉各適量。
做法
1.將核桃仁、杏仁放在碗內,用沸水燙後去皮,撈出瀝干水,然後將杏仁、核桃仁放入四成熟油鍋中,用漏勺上下翻身,炸至金黃色、油泡較少、大部分脫水時,撈在盤中攤開,待冷脆時用木棒滾壓,研成末待用。
2.用刀把栗子斬成兩半,放人開水鍋中煮至殼與衣可以剝掉時撈出,剝去殼衣待用。
3.雞洗干凈後剁成塊,炒鍋燒熱,用素油滑鍋,再加入豬油25克,旺火燒至六成熟,投進雞塊,煸至皮成黃色,加入料酒、姜絲、白糖,醬油,燒至黃色,放入白湯、紅棗、核桃仁燒沸,改用小火,蓋上蓋,燜燒一小時左右,倒入栗子,再燜15分鍾。
4.鍋內放鹵水在旺火上燒沸,放人芝麻醬拌和,淋上少許濕豆粉,拌勻,著薄芡,加人八成熟豬油50克,用手勺反復推拌,使芡粉肥脹起泡沫,放人麻油略拌,出鍋澆在雞面上,撒上杏仁末即成。
芙蓉雞
清湯味美,口味鮮咸,雞香濃郁,質地細嫩,滑潤利口。
材料
主料:母雞1000克,
輔料:雞蛋清180克,黃瓜25克,木耳(水發)25克,蛋糕25克,澱粉(蠶豆)8克,
調料:料酒15克,豬油(煉制)100克,八角2克,小蔥25克,鹽7克,姜20克,味精2克,薑汁10克,蔥汁15克
做法
1.母雞殺好,開膛取出內臟剁去雙爪,洗凈放置一夜;
2.再分檔取下雞脯肉砸成細泥;
3.其餘剁兩爿入湯鍋煮熟;
4.雞泥分數次加進豬油和蛋清攪拌成雞茸;
5.再加進蔥薑汁、濕澱粉、精鹽調均勻備用;
6.煮熟的雞撕下雞肉,放入一個直徑30厘米的方槽盤中;
7.再把雞茸澆在煮熟的雞肉上面,弄平用中小火蒸30分鍾,取出冷卻;
8.冷卻後切成1厘米寬的刀背條,整齊的擺在大碗中即成「芙蓉」;
9.「芙蓉」碗內加入雞湯250毫升、八角、蔥段、薑片、精鹽,上籠蒸30分鍾取出;
10.再去蔥姜、八角、原湯倒出(留用);
11.「芙蓉」扣入大盤中;
12.原湯入炒勺燒開加入木耳、老蛋糕片、料酒、黃瓜片、蔥絲、薑末、味精、精鹽,調好口味澆在「芙蓉」上即成。
特點:色澤金黃,麻香爽口。
溫馨提示: 此菜有溫中益氣、補精添髓的功效,適用於胃虛食少、氣血津液不足等症。
白斬雞
材料
草母雞,蔥姜,料酒,蔥油,生抽,豆瓣辣醬,辣豆豉,麻油
做法
選雞:
選擇散養的隔年土雞(草母雞),毛色要亮,雞冠要紅,吹開羽毛,可見皮下脂肪有燦黃色,雞腳細小干凈,無老皮,以青爪黃油為上品。原則上不選大種的三黃雞。
做法:
1.家庭自製白斬雞沒有條件用燙法,所以還是採用煮法。將洗凈的雞放入鍋中,加蔥姜、料酒,放冷水至淹沒雞身。開大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燜20到30分鍾,用筷子插入雞腿間無血色溢出,即可撈起,放入食品保鮮袋,扎緊袋口,放入冷水冷卻。這樣既保持的雞的原味和色澤,又能使雞皮發脆。
2.將冷卻的雞斬塊擺盆。食用時可配以蔥油、生抽等佐料,口味重的可以用豆瓣辣醬、辣豆豉、麻油等自製醬料。
叫花雞
另可備香油、蔥白、甜面醬供蘸食。此雞皮色金黃橙亮,肉質鮮嫩酥軟,香味濃郁,原汁原味,營養豐富,風味獨特。
材料
母雞 1000克
輔料:
雞 (丁)50克
豬肉 100克
蝦仁(紅) 50克
火腿 (丁)30克
鮮香菇 (丁)20克
荷葉 4張
調料:
色拉油100克
食鹽5克
姜(末)10克
八角2顆
料酒50克
香油適量
甜面醬50克
豬油 50克
白糖20克
小蔥25克
丁香4粒
蔥白50克
做法
1。將雞去毛,去內臟、洗凈。加醬油、黃酒、鹽,腌制1小時取出,將丁香、八角碾成細末,加入玉果末和勻,擦於雞身
2。將鍋放在大火上,內加入豬油燒至五成熱,放入蔥花、姜爆香,然後將輔料中的雞丁、瘦豬肉、蝦仁、熟火腿丁、香菇丁分別到入鍋中炒熟,出鍋後,放涼塞入雞腹
3。雞的兩腋各放一顆丁香夾住,再用豬網油緊包雞身,用荷葉包一層,再用玻璃紙包上一層,外面再包一層荷葉,然後用細麻繩扎牢
4。將酒壇泥碾成粉末,加清水調和,平攤在濕布上(約1.5厘米厚),再將捆好的雞放在泥的中間,將濕布四角拎起將雞緊包,使泥緊緊粘牢,再去掉濕布,用包裝紙包裹
5。將裹好的雞放入烤箱,用旺火烤40分鍾,如泥出現乾裂,可用泥補塞裂縫,再用旺火烤30分鍾,然後改用小火烤90分鍾,最後改用微火烤90分鍾
6。取出烤好的雞,敲掉雞表面的泥,解去繩子,揭去荷葉、玻璃紙,淋上香油即可
糟雞
材料
主料:熟嫩母雞1隻,酒糟汁125克,精鹽25克,蔥25克,姜12.5克,花椒5克,雞原湯1250克。
做法
1、熟嫩母雞、蔥、姜洗凈備用。
2、雞湯中加鹽、蔥、姜燒沸,沖入盛有花椒的容器中。
3、冷卻後加入酒糟汁調勻,置20分鍾。
4、將雞斬成四塊,放入盆中。5、盆加蓋後置冰箱中,約2小時後取出即可。
醉雞
雞肉肥嫩油潤,香糟芬芳撲鼻。
材料
主料:母雞2000克,
調料:黃酒80克,小蔥10克,姜10克,鹽60克,香糟20克,桂皮3克,八角2克
做法
1.將嫩母雞宰殺後浸燙煺毛,去內臟,在雞腳關節周圍用刀劃斷雞皮,洗沖干凈;
2.炒鍋置旺火上,下清水2000毫升,燒開後,將雞放入,待雞皮緊縮,撈出,用清水沖凈;
3.鍋中的湯倒入盆中待用;
4.鍋中另換清水4000毫升,放雞,用旺火燒開後,移到小火上煮半小時左右,雞熟後取出,放在盛器里;
5.再倒入煮雞原湯淹沒雞身,晾涼;
6.炒鍋中放入桂皮、八角、薑片、蔥段、精鹽20克,倒入先前煮雞的熱湯,燒開;
7.再放冷後,加入香糟拌勻,放一會兒,用細布袋瀝去糟渣、桂皮、八角、薑片、蔥段,成糟鹵,盛入容器中;
8.將雞取出,斬去爪、頭和尾,對剖兩片,再從肋骨處斬開,切成四塊;
9.用精鹽,遍擦雞肉,再灑上黃酒,放在有蓋的碗內燜1小時左右取出;
10.將雞塊浸在糟鹵容器中,放入冰箱內涼凍3小時左右;
11.食用時,將雞切成10厘米長、6厘米寬的塊,然後,改切成6厘米長、1厘米寬的小條;
12.裝盤時,先將零碎雞肉、頭頸等墊底,再將雞條覆蓋在上面,澆上原糟鹵即成;
13.每盤數量,按需要靈活掌握。
蔥椒雞
材料
凈三黃雞1隻(凈重900克),黃瓜100克,油酥黃豆或油酥花生米50克,涼粉150克,老母雞2000克,排骨(排骨剁成重約20克的塊,必須放入燒至五成熱的色拉油中小火浸炸5分鍾)1000克。調料雞湯、姜1各50克,雞粉、丁香各5克,鹽、姜泥、蒜泥各10克,紅油75克,蔥花100克,紅尖椒圈20克,鹽火局粉100克,蔥300克,八角80克,山奈50克,雞油500克,香油20克,蔥油30克。
做法
1、凈三黃雞洗凈,入沸水大火汆3分鍾,取出待用。
2、湯桶中放清水20斤,放入鹽火局粉、蔥、姜、八角、山奈、丁香、雞油、老母雞、排骨大火燒開後離火,放入汆水後的三黃雞浸泡15分鍾(不蓋蓋兒,水溫保持在80-100℃),撈起備用。
3、三黃雞冷卻後去骨,切成重約10克的小塊備用;黃瓜洗凈,切成長6厘米、寬0.2厘米的絲;涼粉洗凈,切成長6厘米、寬0.5厘米的條,將涼粉條、黃瓜絲放入盤底,上面放上切好的三黃雞塊。
4、雞湯內加雞粉、鹽、姜泥、蒜泥、香油、紅油調勻成汁,澆在雞肉上,撒上紅尖椒圈、油酥黃豆或花生米;鍋內放蔥油,燒至六成熱時出鍋,澆在蔥花上即成。
小訣竅
特點
鮮香味濃,回味悠長,咸鮮微辣。
製作關鍵
1、此菜必須要選三黃雞,因為三黃雞的色澤美觀、肉質細嫩,最適合用來鹽火局。如果沒有三黃雞,也可以用半年生的小土雞來代替。
2、將三黃雞放入離火燒開的鹽火局粉中浸泡,時間一定要控制在15分鍾左右,時間短了雞肉不熟,時間長了肉質太老。
黃油老雞燉豬手
冬季是進補的最佳季節。黃油老雞(即老母雞)煲湯自然是首選,不但湯汁鮮美,還不會發胖。而豬手含有大量的膠原物質,對皮膚有很好的保養作用。
材料
黃油老雞1隻約1000g,豬手1隻,草菇100g,大蔥3段,老薑3片,枸杞1茶匙5g,八角2枚,桂皮1根約5g,鹽1茶匙5g
做法
1、黃油老雞、豬手洗凈,用料酒在黃油老雞和豬手的表面塗抹一遍,放置30分鍾備用,草菇洗凈切成兩半。
2、黃油老雞、豬手放入煮鍋,加水沒過雞和豬手,大火煮沸,去掉沸水上層的血沫子,撈出瀝去水分。
3、將去掉血水的黃油老雞和豬手放入砂鍋內,炒鍋中加入水並沒過老雞和豬手,放入蔥段、老薑片、八角和桂皮,大火煮沸,改中火,燉3個小時。
4、打開砂鍋蓋,放入切好的草菇、枸杞,調入鹽,再燉半個小時即可。
小訣竅
豬手去腥味的竅門:燉這道湯時豬手的處理是關鍵,最好用料酒或白醋將豬手腌上半小時,然後用清水反復沖洗,這樣會很好地去掉豬手的腥味。
栗子大棗燉母雞
材料
主料:母雞1000克,輔料:栗子(鮮)50克,棗(鮮)50克,調料:鹽5克,味精2克
做法
1.將母雞宰殺洗凈剁成塊,入沸水中焯過,撈出洗凈;
2.將栗子去掉外殼,大棗用水洗凈;
3.把焯好的雞塊、栗子、大棗放入沙鍋內,加入適量水,燒開,撇去浮沫,小火燉2小時左右;
4.至雞塊熟爛時,放入精鹽、味精調即成。
E. 香油雞用那幾種雞好
只要不是老母雞都可以的,主要是做法
①雞的製作:將雞褪毛去內臟洗版干凈後,置於鍋中隔權水清蒸或水中澆制至熟(要掌握好火候)後,晾十分鍾。要注意的是,要掌握好火候,水中預先加一些鹽,其作用是使雞表皮蛋白質迅速凝固形成一層保護膜,既防止鮮味外溢,又阻止外面熱量侵入過猛。烹時,每浸五分鍾要提出一次,倒出雞腔內之水,再放入鍋中,如是兩次,以九成熟為最佳。即以器物扎腿,不冒血即為熟,又要近骨處見血,倘若一點血色也沒有,這白切雞就算失敗,老牌食客會說,鮮味都讓你煮死了。火候一到,雞即起水,然後在雞全身薄掃一遍花生油,既增美感,又保鮮嫩。在熟案上斬成雞塊,拼成雞形,即可上桌。
②香油製作:下約1/3碗的花生油至鍋中文火加熱,等花生油加熱到一定程度(起泡)時,將蒜蓉、陳皮、八角、川芎、白芷、桂皮、丁香、芫茜頭、沙姜等配料下到熱油中煎制,等溫到濃郁香味後,即把適量生抽和麻油下到熱油中,滾煮約一分鍾即可。待香油晾至常溫,即可澆於油雞之上。(講起沙姜化州南盛沙姜最特產,外省要吃到這種姜就難了)
③香油雞成形澆上特色的化州香油,在配以芫茜點綴裝飾/配合食用,一道回味無窮的化州香油雞即大功告成。
F. 丁香陳皮魚肚雞湯的做法
1、魚肚泡發好,老母雞斬塊。
2、將雞塊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水,水煮沸前,用勺子撇去浮沫。
3、加入丁香陳皮。
4、放入發好的魚肚。
5、將沙參和當歸掰成小截,放入湯中。煲約1個半小時,加鹽調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