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撥百合
A. 如何跟組織部長談個人想法
動之以情,總有一種表達最正確
用感性的方式溝通,會比直接爭辯對錯更容易換取對方的同理心,更容易達到溝通的目的。 ——李開復
職場上,我們每天和同事、領導之間難免有話要說。說什麼、怎麼說,什麼話能說、什麼話不能說,不但要心裡有數,還要在說話的時候找到一種恰當的表達方式。可以說,在職場上「說話」也是一種技能。
無論面對多糟糕的情況,不同的話表達的信息是不一樣的,總有一種表達方式是最正確的,能最大限度地體現你的說話水平的。李開復曾經講過這樣的一個例子,某個中國公司的老闆和他的下屬之間出現了矛盾,下屬仗著自己的業績,在開會時當面頂撞老闆,甚至發起脾氣來。這個老闆問他該怎麼去和這位下屬溝通。李開復建議他與其「曉之以理」,不如「動之以情」。
向領導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你真的應該學會這樣「說話」
你在那麼多人面前罵我,很顯然你是想搶我的工作
李開復還舉例說,如果領導對下屬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你錯了,但是我不和你計較。」那麼下屬肯定會反感,有了這種反感的心態之後,很難再去溝通。或者如果老闆說:「你在那麼多人面前罵我,很顯然你是想搶我的工作。」那麼其結果就更不堪設想了。
正確的方法是什麼呢?李開復認為直接溝通時,不要談論對錯,不要猜測別人的動機,更不要把責任都放到對方身上。最有效的溝通方式應該是採取比較感性的方法——這名老闆可以對員工講出自己的感受。話,其實可以這樣說:「當你在那麼多人面前發脾氣的時候,我感到非常為難。」這樣一句話是不能反駁的,甚至可能會使對方設身處地地理解和同情你。
向領導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你真的應該學會這樣「說話」
領導尚且要注意說話的方式,那麼作為員工,就更應該培養自己說正確的話的能力。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一個員工得到了一個壞消息,必須向領導匯報的時候,假如他立刻沖到上司的辦公室,慌慌張張地說出這個壞消息,就算不關他的事,也會讓上司懷疑他對待危機的能力,弄不好還會招致上司的責罵,成為出氣筒。
正確的說話,可以消減領導的怒氣,走進領導的辦公室之前,可以深呼吸,然後盡量平靜地面對領導,從容不迫地說:「我們似乎碰到一些情況……」千萬不要亂了陣腳,一種平靜的語氣可以給領導傳達冷靜的信息,會讓領導在心理上覺得事情並沒有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並且感到員工願意與他並肩作戰,解決問題。
向領導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你真的應該學會這樣「說話」
再例如,對待領導交代的工作,不論能不能馬上處理,最好的回答方式應該是「我立即去辦」。這樣的語言,會讓領導直觀地感覺你是一個工作講效率,處理問題果斷,並且服從領導的好下屬。
如果你猶豫不決,回答得非常遲疑,那隻會給領導留下優柔寡斷的印象,甚至會因此失去一些對你來說很重要的機會。
向領導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你真的應該學會這樣「說話」
不但對領導如此,平時的語言習慣對於職場也至關重要
要想找到恰當的表達方式,不妨養成「三思而後言」的習慣。畢竟,從主觀上說,絕大多數人說話都是抱著一個良好的願望,希望解決問題,處理好人際關系,傳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如果不進行「三思」,壞的語言習慣形成了,就容易話不投機,甚至招惹麻煩。
百合和小金在同一家商場做促銷,他們兩個人經營同一個品牌的空調。
非常奇怪的就是,每當百合在的時候,空調的銷量就比較低迷,有時候一天只賣三四台。而小金上班的時候,有一天居然賣了二十台。
向領導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你真的應該學會這樣「說話」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讓我們聽一聽兩個人不同的說話方式,百合見到准顧客的時候會說:「先生你買空調嗎?要買空調,就買我們這個品牌的!」顧客聽到百合硬性的推薦之後,就會說:「我想再看看。」每到這時,百合便扭身就走,再也不理睬顧客。
而小金看到閑逛的顧客時,就會主動打招呼:「先生,您如果不忙可以來看下我們的空調,我向您介紹一下我們最新生產的空調。這個空調的整個功能,與過去所有的空調都不一樣,它不僅能夠殺菌,而且還能過濾空氣,能自動定時關閉,能自動調溫。這個空調在現有的空調當中,質量是最好的,功能也最齊全,而且價錢還比所有的空調都便宜。別人承諾可以保修兩年、保修三年,我們的這個品牌能保修五年。先生您可以試一試,先使用它幾天都可以。」
向領導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你真的應該學會這樣「說話」
聽了這樣的話,對空調有需要的顧客就馬上被小金「征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