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張劍萍牡丹

張劍萍牡丹

發布時間: 2021-02-16 04:47:48

A. 張劍萍的書法藝術大事記

1979年:山東省書法研究會會員(後改為山東省書協);
1981年:①山東書協理事;②參加省書協舉辦的紀念魯迅誕辰百年書法展;
1982年:①參加晉冀魯豫四省書法聯展(後在中國美術館展出);②參加「山東省書法訪問團」赴大連、遼陽、沈陽、承德、北京等處訪問交流。
1983年:①參加黃河流域十省書法聯展(後在中國美術館展出);②書法作品被《書法雜志》刊登,並發編者按;
1984年:①大眾日報進行了專題報道;②作品入選《中國書法藝術展》,於西德、芬蘭展出;山東美術出版社出版書法作品四條屏;
1985年:參加中國書協等組織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曹州牡丹專題書畫展;
1986年:加入中國書協;
1987年:參加山東省書協組織的山東、安徽書畫聯展;
1989年:①第一部書法作品集《古詩行草集粹》出版;②應邀進中南海創作書法作品,三幅毛澤東詩詞書法作品被收藏;③參加韓國國際書法藝術聯展;④擔任菏澤地區文聯副主席、曹州書畫院副院長;
1990年:①應中央辦公廳邀請創作書法作品,被中央辦公廳懷仁堂收藏;②擔任菏澤地區書協主席;
1995年:①在山東美術館舉辦個人書畫展,陳梗橋先生在大眾日報發表觀後評論;②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50周年書畫大展」中獲特等獎;
1996年:書法藝術報刊登作品專版,同時主編發表了評論文章「從昨天出來 從今天開始」;
1997年:參加新加坡「中國精品書畫創作大賽」,榮獲銀獎;
1999年:參加香港、曼谷「世界華人大型藝術展」,榮獲特別金獎作品被泰國中國畫院收藏;
2000年:第二部作品集《五體書前後赤壁賦》出版;
2001年:應日報多紀日中友好協會邀請,先後在神戶、大阪、東京等地舉辦書法個展;②參加曼谷國際書畫藝術中心、中國畫院等組織的中國、泰國、新加坡、日本、韓國等十四國家和地區著名書畫家作品展,並獲金獎;
2002年:①在東南亞書畫名精品展中榮獲金獎;②參加日中萟苑書畫交流活動,舉辦書展;③參加國際孔子文化節「中韓書畫名家交流展」
2003年:應邀參加首屆齊魯文化藝術精品博覽會,榮獲金獎;
2002-2004年:參加第四屆、第五屆、第六屆十五國地區書畫巡迴展,分別出版作品集;
2004年:第三部作品集《詩詞曲賦行草百例》出版;②到曼谷中國畫院舉辦個人書展;
2005年:第四部作品集《三體書唐詩宋詞元曲》出版;
2007年:應日本關西華文時報社邀請,在大阪參加書畫聯展,同時被聘為日中韓藝術文化交流會顧問、雪舟畫頌宣揚會名譽理事。
2011年4月被山東省文聯授予「藝術終身成就獎」。
2012年3月1日至4日,由山東省文化廳、省文聯、菏澤市委宣傳部主辦、省美術館、曹州書畫院、菏澤市書法家協會承辦的「張劍萍先生從藝75周年書法展」,在山東省美術館舉辦。
地址:山東省曹州書畫院(山東菏澤市廣福街260號)

B. 釋印嚴的簡介

釋印嚴
(1970-)
藝術簡介
1970年2月出生於雲南省大姚縣.
1972年年離開大姚隨父母工作遷移廣東省惠州.
1981年有一天對母親講及人生無常之事,突生厭世之心.
1986年禮著名畫家居派第二代傳人張劍萍為師作入室弟子,免費學習居派畫技.(居派創於清末著名花烏畫家居謙居巢兄弟,初傳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張純初等人.二高一陳吸收日本畫法融入,形成嶺南畫派.張純初再傳侄子為二代,傳至釋印嚴為居派第三代.)
1988年5月禮嶺南詩人陳豪為師(陳師亦為書法家),習舊體詩律.又禮著名書畫家祝國沛為師,習書法篆刻.
1989年始國畫、詩詞,篆刻作品在市級報刊發表,並且作品<牡丹>初次參加惠州地區巡迴展並獲惠州市藝術基金獎.年底有近一個月內心有出世之願.
1990年禮嶺南詩詞五大家之一的著名書法家.詩人.作家徐續為師,並得到徐老推薦信去廣州美院,拜訪版畫糸主任,著名版畫家張信讓教授.副主任勞力等名家.國畫作品開始被台灣收藏家收藏,初結識全國政協委員,著名出版家,收藏家,文化使者石景宜先生,引為知己.作品<神仙魚>被收入由貴州省文聯主編<當代青年國畫一千家>畫集.
1991年協助籌辦西湖畫社,禮軍旅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黃自省,習葡萄.
1992年在廣東省東莞市舉辦首次個人國內書畫展,<東莞日報>等煤體均作了專題報到.作品開始吸收北派畫技.
1993年初、在廣州市科學院內辦畫廊,十一月隨母初歸雲南大姚
1994年拜訪結識廣東畫院著名畫家伍啟中,王維寶等名家.作品三次共6幅被收入香港<收藏家畫集>.並有國畫作品<牡丹>被國民黨元老,95歲陳立夫先生收藏, 並回贈墨寶<藝以弘德>.年底與佛緣成熟,世界觀在一瞬間完全轉變,開始追究人的生命問題.
1995年初第一次入佛寺廣州光孝寺,遇年高91歲的慧蓮大師點化,皈依佛門,禮恩師本煥老和尚為師,取法名常權.作品逐漸成熟,並在台灣與畫家吳漢宗等台灣畫家作品聯展.並二朝南嶽衡山和三去岳陽,遇多位道家異人和佛門高僧寶曇大和尚點化.
1996年初上峨眉山在報國寺被高僧寬明大師成全於藏經樓住了四十二天,並得點化,速歸廣東禮師.十月應馬來西亞美術界邀請赴吉隆坡舉辦首次個人國外畫展,馬來西亞美術會會長鄭浩千及被譽辦馬來西亞文學巨匠姚拓等名家接待<星洲日報>,<南洋商報>以及國內<惠州日報>均有專題文章介紹.
1997年中去南京市兜率寺親近書畫家,高僧園霖大師..四個月並拜訪著名畫家江宏偉教授.9月歸廣東被恩師本煥大師安排去祖庭湖北省新洲縣報恩寺出家為僧,出家法名印嚴,法號源靜.
1998年5月在深圳市弘法寺受具足戒後歸報恩寺並發願燒了頭疤。

C. 張劍萍的部分書法藝術作品集

作品和傳記辭條先後選入《當代中國書法藝術大成》、《國際書法藝術聯合展作品集》等國內外大型書法作品集50餘冊。個人書法作品集先後出版有《古詩行草集粹》、《五體書前後赤壁賦》、《詩詞曲賦行草百例》、《三體書唐詩宋詞元曲》。
——張業法
「造物主」真是青睞古曹州,將「國色天香」來裝扮這有著悠遠上古文明的土地。牡丹之鄉的確是「人傑地靈」,它既孕育出象莊周夢蝶般的逍遙、奇幻恣肆的浪漫;卻又鍛造出孫臏、吳起那剛毅、孔武常勝的機斷。1990年,我任山東書協秘書長,一個偶然,踏上了這塊豐饒而神奇的水土,到菏澤地區文聯掛職,這就有了與劍萍先生一年半的一朝夕切磋書藝的機緣。那時他任菏澤地區文聯副主席、地區書協主席。
張劍萍先生為人坦誠樸厚,性格謙和內向,具有溫文爾雅的儒者之風,深得書界同道和社會各界的贊譽。劍萍先生與我相處數十年,以坦誠和憨厚,以默默寡言和炙熱的情感,結成莫逆之交。
劍萍先生幼承家學,臨池不輟。學書從柳公權《玄秘塔》、《神策軍》入手,轉習趙孟頫《膽巴碑》、《妙岩寺》等,後以王羲之《聖教序》、《蘭亭序》為重點,兼習歷代諸家名帖;進而上接秦漢篆隸;隸以《乙瑛》為主,篆取《會稽刻石》、《嶧山刻石》。每臨碑帖,他總是仔細觀察,細心揣摩,神形兼重。勤勉踏實的作風加上聰穎靈慧的感悟,書藝日臻上乘。劍萍先生與齊魯書界前輩蔣維崧、魏啟後、黑伯龍、高小岩等交往頗深,常商榷書法藝術,其書法更有新的飛躍。劍萍先生於詩詞歌賦多有涉獵。他的書法平實、純正、清新凝重、書卷氣濃郁,這些皆得力於他深厚的文學功底和踏實的臨帖功夫,並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劍萍先生五體皆工。其楷書規整靜淑,篆書體畫嚴謹,隸書務去塵俗,行草書則圓潤灑脫,秀逸明朗,宗法二王而化其神髓,獨成一家。劍萍先生書法不僅聲名齊魯,而且影響延及國內外,書作多次進京參展,書法作品被中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人民大會堂及多家博物館收藏。他的書法先後在日本、南韓、德國、芬蘭、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均曾展出,並被多家博物館、圖書館、藝術館和私人收藏。
張先生雖已耄耋,但仍書法藝術的天地里辛勤耕耘,執著的探索,在臨習眾家之後形成了自己的獨特藝術風格,這不僅是劍萍先生個人的豐碩成果,也是山東書法界的一大驕傲。
作者系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陳梗橋
張劍萍先生享譽國內外,是一位名副其實的書法家。 張劍萍先生的豐收,有著十分堅實的基礎,他從繼承古代優秀傳統出發,視野非常廣闊。從書體來說,兩周金文,先秦籀文、秦篆、漢隸而至真、行、草書,幾乎遍及漢字演變的軌跡。書法史上有著眾多的藝術流派,各有千秋。張劍萍先生努力吸收各方面的營養。楷書,從北魏摩崖的雄強,六朝墓誌的茂密,到趙孟fu的峻麗:草書,從智永的雍容、懷素的奔放,到王鐸的嫻熟:行書,參考明清大字學習宋人筆意,而上追晉唐境界。數十年硯耕之勤,令人欽佩。在廣泛的涉獵中,書家自有重點,他在多種書體上的努力,都歸結到了行草,在行草的諸多流派中,以二王為宗。他的繼承,能收到放。兼容並蓄是為了吸收營養,最後達到豐富主流的目的。張劍萍先生的目的基本達到了,他的字,屬於二王一脈,並且溶匯了許多其它的有益成份。人書俱老,蔚然成家。繼承是發展的基礎,繼承不是目的。二王行草,以它特有的、東方格調的藝術情趣,感染著代代書家。張劍萍先生的行草,無疑是東方的,但同時也是現代的,他繼承並非因循守舊。他的發展,符合「古不乖時,今不同弊」的原則,他的作品中流動著時代的旋律,閃耀著作者的情感,使人從他的作品中感受到中華文化的追求,對現實生活的熱愛。藝術上的宏觀追求,要靠微觀的實實在在的技巧來實現。張劍萍先生的技巧來自濃厚的功力。字的各種結構,或勻稱,或險峻,靠見得廣、寫得多:線條的生動、准確,靠運筆的手法,而整體的氣息卻不是單靠技巧所能達到的。張劍萍先生,長期以來,重視思想品德的修養,辛勤耕耘,數十年如一日,不偷懶,不取巧,不急於求成,不沽名釣譽,不趕時髦,不計一日之長短,終於水到渠成,得其應歸,形成了自己的朴實、渾厚、流暢、優美的藝術風格,有古人、有自己、有鮮明的時代感,他的作品受到國內外眾多讀者的喜愛當非偶然。張劍萍先生書寫的內容比較廣,詩文有古代的,有現代的,有自作的,有的是純藝術欣賞的書法作品,有的是應社會文化事業的需要而寫,以應用為主,同時富有欣賞價值。形式更是多樣,軸、聯屏、巨幀、小品,豐富多彩。從作品可以看到作者為社會、為人民、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很大的貢獻。拋開張劍萍先生藝術成就以外,還給書壇以許多啟示:對中老書家,提供了向古代傳統增加新的活力的例證,對青年書家,形象地說明了耕耘與收獲的必然關系,對廣大書法愛好者,則作出了多角度的示範。

熱點內容
糖藝百合花 發布:2025-07-31 00:08:28 瀏覽:191
一朵蓮花博客網易 發布:2025-07-30 22:57:15 瀏覽:876
fgo情人節活動挑戰本 發布:2025-07-30 21:58:47 瀏覽:477
北京梅花表專櫃 發布:2025-07-30 21:51:48 瀏覽:406
正月十五和情人節的水果店水果要怎麼擺式吧 發布:2025-07-30 21:33:58 瀏覽:455
茶花精油的作用與功效 發布:2025-07-30 21:17:31 瀏覽:163
扇牡丹國畫 發布:2025-07-30 20:55:10 瀏覽:536
長壽草盆景 發布:2025-07-30 20:51:29 瀏覽:938
生命是一朵長開不敗的花 發布:2025-07-30 20:45:55 瀏覽:343
小蘭花產地 發布:2025-07-30 20:35:27 瀏覽: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