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丁香種
A. 紫丁香的種植方法
1、栽種
丁香宜栽於土壤疏鬆而排水良好的向陽處。一般在春季萌支前裸根栽植,株距-3米。2-3年生苗栽植穴徑應在70-80厘米,深50-60厘米。每穴施100克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料及100-150克骨粉,與土壤充分混和作基肥。
2、澆水
栽植後澆透水,以後每10天澆1次水,每次澆水後要鬆土保墒。灌溉可依地區不同而有別,華北地區,4-6月是丁香生長旺盛並開花的季節,每月要澆2-3次透水,7月以後進入雨季,則要注意排水防澇。到11月中旬入冬前要灌足水。
3、修剪
栽植3-4年生大苗,應對地上枝幹進行強修剪,一般從離地面30厘米處截干,第2年就可以開出繁茂的花來。一般在春季萌動前進行修剪,主要剪除細弱枝、過密枝,並合理保留好更新枝。花後要剪除殘留花穗。
4、施肥
一般不施肥或僅施少量肥,切忌施肥過多,否則會引起徒長,樅而影響花芽形成,反面使開花減少。但在花後應施些磷、鉀肥及氮肥。
(1)紫丁香種擴展閱讀
紫丁香屬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5米;樹皮灰褐色或灰色。小枝、花序軸、花梗、苞片、花萼、幼葉兩面以及葉柄均無毛而密被腺毛。小枝較粗,疏生皮孔。
葉片革質或厚紙質,卵圓形至腎形,寬常大於長,長2-14厘米,寬2-15厘米,先端短凸尖至長漸尖或銳尖,基部心形、截形至近圓形,或寬楔形,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萌枝上葉片常呈長卵形,先端漸尖,基部截形至寬楔形;葉柄長1-3厘米。
B. 如何種植紫丁香盆栽
丁香姿態秀美,花繁色紫,芳香宜人。用小葉女貞根樁為砧木嫁接丁香製成盆景,具有古乾花枝,相得益彰,最耐觀賞。
放置場所:丁香喜光,平時宜放於陽光充足、空氣流通之處。但在夏季要稍加庇蔭,高溫日灼對盆栽丁香生長不利。冬季埋盆於室外向陽處或移入室內窗檯前。
澆水:平時保持盆土濕潤偏干,切忌過濕。夏季高溫時要早晚各澆一次水,秋後宜少澆水,以利休眠越冬。
施肥:冬日施用腐熟餅肥為基肥,春季萌動後,每半月施一次餅肥水,以促進開花。夏季還應適當施肥,以利花芽分化,保持次年多花。秋後少施肥水,肥分過多,對發育有損。
修剪:丁香在生長期,枝葉過密時,應及時修剪,既不幹擾樹形,又利於通風透光。秋後進入休眠期,要適當整形修剪,剪去徒長枝、重疊枝及交叉枝,使之養分集中,多孕花蕾。
翻盆:每隔2~3年翻盆一次,結合翻盆,修剪根系,除去部分老根及過長根系,剔去1B2舊土,換以新培養土,以利根系發育,葉茂花繁。
病蟲害防治:丁香在過濕情況下,易產生根腐病,輕則停止生長,重則枯萎以死。丁香常見蟲害有家茸天牛,為害枝幹;還有蓑蛾、刺蛾、蚜蟲等為害嫩枝及葉。可用40%樂果1500倍液噴霧殺之。
C. 紫丁香和丁香花是一種花嗎
丁香主要變種有紫萼丁香,白丁香,佛手丁香。同屬的還有暴馬丁香,花葉丁香,紫丁香。所以說紫丁香不能完全說是丁香,只是一個屬。
D. 紫丁香的種子怎麼種植
播種在四月上旬進行。先特種子放在40一50℃的熱水中浸泡l一2小時,撈出後以一份種二版份沙的權比例混合,置於向陽處,蓋上草袋或麻袋,經常澆水,以保持草袋、麻袋濕潤,約經一周,種子可發芽,然後播種。 分株於3月或11月均可進行。只要將母株根部叢生出的莖枝分離出,另行移栽即可。扦插宜在秋季進行。嫁接多以女貞、水蠟樹作砧木,行高接法,一般在砧木離地120一150厘米處進行嫁接,接芽、接穗要選自優良品種的母株。還要注意隨時剪除砧術新發的枝芽,以免消耗營養,使接芽和接穗發育不良,喧賓奪主。壓條繁殖於2月進行為好。壓條時,粗枝要進行環剝處理。壓條成活後2—3年可開花。 丁香花宜地栽,也可盆裁。移栽時,根部要盡量多帶土,這樣容易成活。 希望幫助到您!對你有參考作用啦~
E. 紫丁香怎麼種植
室外么??很好種啊 基本上是不需要特別護理的
F. 紫丁香栽培的品種有哪些
白丁香為紫丁香的抄變種,花白色,襲香氣極濃;北京丁香花黃白色,花期較晚;紫萼丁香花藍紫色;佛手丁香花白色,重瓣,具茉莉花香味;小葉丁香(別名四季丁香),植株矮小,花冠紫紅色,一年兩度開花,春季花期4~5月,夏季花期7~8月,適合盆栽。同屬還有洋丁香(又名歐洲丁香),花色有白、淡藍、紫藍、堇紫等色,香氣極濃,株形高大,葉卵形至廣卵形,花序長10~20厘米,有單瓣也有重瓣。花葉丁香,又名波斯丁香,植株矮小,葉披針形;花淡紫色,花序短小;花期5月,適合盆栽。
G. 紫丁香種子怎麼播種種植
紫丁香為木樨科香花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植株高~5m,樹皮暗灰色或灰褐色,有溝裂,枝條光滑無毛。葉卵圓形或腎臟形,先端銳尖,葉基心臟形,全緣,革質。初春開花,花單瓣或重瓣,開於前年小枝上,頂生或腋生,花端四裂,筒狀,呈圓錐花序,瓣柔色紫,清香襲人,為我國著名園林花卉。丁香花花期4~5月,9~10月蒴果成熟。紫丁香喜光,稍耐陰,蔭地能生長,但花量少或無花;耐寒性較強;耐乾旱,忌低溫;喜濕潤、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可播種、扦插、嫁接、壓條、分株繁殖。
1苗木繁殖
1.1種子繁殖
9~10月份,蒴果由綠色變為黃褐色,為種子成熟標志,應立即連同果枝剪下,以防種子散失。從小枝上採集果穗後及時放入通風乾燥的室內陰干,不宜曝曬,以免種子強度失水而喪失生命力。在室內堆放厚度4~5cm,並經常翻動使其慢慢陰干,待有2/3蒴果開裂時,即可用柳條或其他木棒抽打脫粒,除去毗籽即得凈籽。用清水浸泡種子,每5d換1次水,1個月後撈出用0.03%的高錳酸鉀消毒2h,然後進行催芽(可常溫也可加溫),但要經常翻動。選擇土質疏鬆肥沃的砂質土壤、排水良好、較乾燥的地塊,做成長10m、寬1.5m、高15~20cm的高床,底肥施碳銨150~225kg/hm2(公斤/公頃)。腐熟有機肥30~45t/hm2,並用硫酸亞鐵150kg/hm2或退菌特150~225kg/hm2進行土壤消毒。秋季播種,秋播種子不必處理,采種後即在10月下旬播種,播幅寬8cm,行距寬20cm,溝深2~3cm,覆土厚度2.0~2.5cm,播後秋灌,以利保墒。翌年春發芽早,出苗也整齊。春季播種,處理過的種子經過催芽有30%種子裂嘴露白,4月下旬開始播種,技術同秋播。試驗表明,春播比秋播效果好,雖然出苗遲,但出苗整齊,出苗率較高,而且生長略高。
1.2扦插繁殖
可用嫩枝扦插和硬枝扦插。丁香的硬枝扦插是取一至二年生健壯枝條作插穗,直接插入溫床,使其生根發芽而形成新的植物體。通常是春季花謝後1個月剪取頂枝進行扦插,插穗的長度為10~15cm,帶有2~3對芽節,其中1對芽節埋入土中,在25℃條件下,30~40d生根,當幼根由白變為黃褐色時開始移苗栽植。嫩枝扦插在7~8月進行,選當年生的粗壯枝條,剪成15cm左右長的插條,插入事先准備好的苗床內,並適當遮蔭,保持濕潤,50d左右生根。若插前用500μg/g的吲哚丁酸快速處理插穗,可使扦插生根率達80%以上。扦插成活後,第2年春季移植。
1.3嫁接繁殖
嫁接可用芽接或枝接。
①芽接法:芽接可於7~8月進行,枝接則在早春萌動前進行為好。嫁接所用砧木一般為女貞、水蠟、流蘇、丁香等。女貞砧木萌芽容易,應隨時剪除,否則數年後仍為女貞而非丁香。接穗要選用當年生健壯枝條上的飽滿葉芽,砧木選用一至二年生丁香實生苗。嫁接時,接穗上的葉片要剪掉,只留葉柄,然後在芽的上方1cm處橫切1刀,再從芽的下方1.0~1.5cm處向上平削,將皮層內的木質部剝掉。把砧木距地面5cm至10cm處橫切1刀,再從切口中間向下切長3cm左右的立刀,使之呈「T」字形,然後輕輕地把皮剝開,將接穗插入「T」字口內,接穗與砧木要緊密對合,最後用塑料薄膜條捆綁即可。芽接後2~3周,如果接穗上的葉柄自然脫落,說明芽已成活,這時可解除塑料條。
②枝接法:一般在早春萌動前進行,接穗長度為8~10cm,帶2對芽節,將接穗下部兩邊削成斜面。砧木選用一至二年生丁香實生苗,在離地面5~10cm處切掉頂部,再從砧木的斷面上垂直向下劈開1條縫,然後將接穗插入。接穗的斜面與砧木要緊密吻合,用塑料條捆綁好。為防止嫁接刀口處失水過多,可用濕潤的土埋上,待接穗上的芽萌動後,去掉覆蓋的土。也可秋、冬季采條,經露地埋藏於翌春枝接,接穗當年可長至50~80cm,第2年萌動前需將枝幹離地面30~40cm處短截,促其萌發側枝。
③靠接法:將丁香接穗與砧木,各削1個相同大小的介面,將兩者緊密地捆綁在一起。當刀口產生愈傷組織後,將砧木從介面上方1cm處將頂枝剪掉,將接穗從介面下方1cm處剪斷,使之成為一個新的植物體。
1.4壓條繁殖
以2月進行最好。將根際萌櫱條壓入土中,若枝條太粗可刻傷後再壓。壓後保持土壤濕潤,2~3個月可生根,當年秋季即可隔離母株,另行栽植。
1.5分株繁殖
一般在早春萌芽前或秋季落葉後進行。將植株根際的萌櫱苗帶根掘出,另行栽植,或將整墩植株掘出分叢栽植。秋季分株需先假植,翌春移栽。栽前對地上枝條進行適當修剪。
2地塊選擇
丁香性喜陽光,忌積水,耐寒耐旱,一般不需多澆水。要求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切忌栽於低窪陰濕處。如果栽在蔭蔽環境中,則枝條細長較弱,花少且花序短小而鬆散。若種植在瘠薄的土地上,雖然也能生長,但花少,且長勢瘦弱。因此,宜栽在向陽、肥沃、土層深厚的地方。
3適時移栽
丁香宜在早春芽萌動前進行移栽,栽植時,需帶上土坨,並適當剪去部分枝條,栽植三至四年生大苗,應對地上枝幹進行強修剪,一般從離地面30cm處截干,翌年即可開出繁茂的花來。株距2~3m,還可根據配置要求進行調整。栽植時多選二至三年生苗,栽植穴直徑70~80cm,深50~60cm。每穴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料1kg及骨粉100~600g,與土壤充分混合作基肥,基肥上面再蓋1層土,然後放苗填土。
4肥水管理
丁香對肥料要求不高,切忌施肥過多,否則易引起徒長,從而影響花芽形成,反而使開花減少。但在花後應施些磷、鉀肥及氮肥,每株磷、鉀肥不超過75g,再加氮肥25g即可。若施用廄肥或堆肥,需充分腐熟並與土壤均勻拌合,每株施500g左右。一般每年或隔年入冬前施1次腐熟的堆肥,即可補足土壤中的養分。栽後灌足水,以後每隔10d澆1次水,連續澆3~5次。每次澆水後都要鬆土保墒,以利提高土溫,促進新根迅速長出。以後每年春季,當芽萌動、開花前後需各澆1次透水,澆後立即中耕保墒。灌溉可依地區不同而有別,華北地區,4~6月是丁香生長旺盛並開花的季節,每月要澆2~3次透水,7月以後進入雨季時,要注意排水防澇。至11月中旬入冬前要灌足凍水。
5修剪
丁香的修剪一般在春季萌動前進行,主要剪除細弱枝、過密枝、枯枝及病枝,並合理保留好更新枝。花謝以後,如不留種,可將殘花連同花穗下部2個芽剪掉,同時疏除部分內膛過密枝條,有利通風透光和樹形美觀,有利促進萌發新枝和形成花芽。落葉後可把病蟲枝、枯枝、纖細枝剪去,並對交叉枝、徒長枝、重疊枝、過密枝進行適當短截,使枝條分布勻稱,保持樹冠圓整,以利翌年生長和開花。
6病蟲害防治
危害丁香的病害有細菌或真菌性病害,如凋萎病、葉枯病、萎蔫病等,可在植株發病前噴1~2次波爾多液,在灌叢下撒漂白粉或硫磺粉100g。丁香的蟲害很少,主要害蟲有蚜蟲、袋蛾及刺娥,可用40%樂果乳劑800~1000倍液或25%的亞胺硫磷乳劑1000倍液噴灑防治。
H. 紫丁香同屬的品種有哪些
紫丁香同屬的還有:
(1)荷花丁香又稱暴馬丁香、白丁香。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樹高可達8m。小枝細,枝上皮孔明顯。葉卵形或寬卵形。花白色,花序大而疏散,長10~15cm。蒴果矩圓形,長1~2cm,先端鈍。花期5~6月,果熟期8~9月。產東北、華北、陝西、甘肅等地,朝鮮、日本、俄羅斯也有。喜光,喜濕潤土壤。花期較晚,與其他丁香種植,可起延長花期的作用。
(2)紅丁香落葉叢生灌木,高3m,小枝粗壯。葉橢圓形至長橢圓形,下面具白粉。花紫紅色至近白色,圓錐花序頂生,密集,長8~20cm,具香味。蒴果先端稍尖或鈍。花期5月。產湖北、山西、陝西等省,俄羅斯東部也有,歐美有栽培。
(3)小葉丁香又名四季丁香、綉球丁香。落葉灌木。葉卵形或橢圓狀卵形。花細小,淡紫紅色,花序緊密。蒴果小,先端微彎,有瘤狀突起,春秋兩季開花。產甘肅、陝西、河南等省,現各地有栽培。
(4)毛葉丁香又名巧玲花、雀舌花。落葉小灌木,高2m。葉圓形或圓卵形,花紫色或淡紫色,花序緊密,長5~12cm,芳香。蒴果有瘤狀突起。產河北、河南、陝西等省,各地有栽培。(5)洋丁香又名歐洲丁香、歐丁香。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達7m。葉卵形或廣卵形。花淡紫色,花序長10~20cm。蒴果先端急尖。花期4~5月。原產歐洲,我國北京、上海、青島、南京、武漢等有栽培,有純白、淡藍、堇色、重瓣等多種園藝品種。
I. 紫丁香樹種在院子里好不好
丁香花芬芳襲人,是著名的觀賞花木之一,在我國園林中亦佔有重要位置。園版林中可植於建築物的南向窗前,權開花時,清香入室,沁人肺腑,對二氧化硫又較強的吸收能力,可凈化空氣。由於丁香花朵纖小文弱,花筒稍長,故給人以欲盡未放之感。宋代王十朋稱丁香「結愁干緒,似憶江南主」。歷代詠丁香詩,大多有典雅莊重、情味雋永的特點。所以,種植院內應該是可以的。不過這大多要看人的喜好,呵呵。如果你喜歡,即便沒有益處,但同可賞心。
J. 世界上有紫丁香這種花嗎
紫丁香
木樨科丁香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又稱丁香、華北紫丁香、百結、情客、龍梢專子。紫丁香原產屬我國華北地區,在中國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歷史,是中國的名貴花卉。春季盛開時碩大而艷麗的花序布滿全株,芳香四溢,觀賞效果甚佳。現已成為庭園中著名的花木。花小芳香,紫色、紫紅色或藍色。紫丁香還是哈工大的BBS名稱,其花語為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