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牡丹煙籠紫

牡丹煙籠紫

發布時間: 2021-02-15 08:07:38

A. 洛陽牡丹花的歷史有多久

古都洛陽來的賞花習俗歷史悠久,可源追溯到唐代。改革開放20多年來,洛陽市順應時代潮流,舉辦一年一度的牡丹花會,推動了城市建設和經濟的發展。隨著牡丹入國花,適時舉辦「中國洛陽世界國花節」來代替牡丹花會,借這一重大文化舉措,把洛陽推向世界。據民間傳說 在漢光武帝年間留下的

B. 牡丹花的顏色和對應的名字

①綠色的牡丹叫豆綠:

豆綠(學名:Paeonia suffruticosa 'Pea Green'):牡丹四大名品之一。落葉灌木。莖高達2米;分枝短而粗。葉通常為二回三出復葉,頂生小葉寬卵形,表面綠色,無毛,背面淡綠色,有時具白粉,沿葉脈疏生短柔毛或近無毛。

②顏色深紫發黑的被稱為「冠世黑玉」:

冠世墨玉是皇冠型,有時呈托掛型。1973年趙樓牡丹園選育,為"煙籠紫"和"黑花魁"之雜交後代,乃黑花之魁首。皇冠型,有時呈托掛型。花蕾圓尖形。

③粉里透藍的是藍田玉:

藍田玉是一個來源於山東菏澤百花園的芍葯屬牡丹栽培品種,多年生長,性成熟期4~6年,盛花期11~100年,采種日期9月中旬。

④兩種顏色的就被稱作「二喬」:

二喬(學名:Paeonia suffruticosa 'Two Qiao'):別名洛陽錦,牡丹名品種之一。落葉灌木。株型高,莖高達2米,直立。枝較細硬,一年生枝長,節問亦長;鱗芽圓尖形。中型圓葉,葉通常為二回三出復葉,表面綠色,無毛,背面淡綠色,有時具白粉,沿葉脈疏生短柔毛或近無毛。

⑤紫紅色類被稱為紅霞爭輝:

紅霞爭輝是牡丹品種。

中花,中度喜光稍耐半陰,喜溫和,具有一定耐寒性,忌酷熱,適宜高燥,懼濕澇。皇冠型,有時呈托桂型。花蕾圓尖形,紫紅色。

中國全國各地不同花色(如:紅、紫、紫紅、粉、白、藍、綠、黃、黑和復色等)、不同花型(如:單瓣型、荷花型、皇冠型、樓子型、綉球型等)和具有抗旱、耐寒、耐熱、耐濕等特性,可以種植在溫帶、寒熱和亞熱帶地區的品種300多個,還有日本、美國、法國品種100餘個。

(2)牡丹煙籠紫擴展閱讀

牡丹繁殖方法有分株、嫁接、播種等,但以分株及嫁接居多,播種方法多用於培育新品種。

分株

牡丹的分株繁殖在明代已被廣泛採用。具體方法為:將生長繁茂的大株牡丹,整株掘起,從根系紋理交接處分開。每株所分子株多少以原株大小而定,大者多分,小者可少分。一般每3-4枝為一子株,且有較完整的根系。再以硫磺粉少許和泥。

將根上的傷口塗抹、擦勻,即可另行栽植。分株繁殖的時間是在每年的秋分到霜降期間內,適時進行為好。此時,氣溫和地溫較高,牡丹處於半休眠狀態,但還有相當長的一段營養生長時間,進行分株栽培對根部生長影響不甚嚴重,分株栽植後還能生出一些新根和少量的株芽。

若分株栽植過遲,當年根部生長很弱,或不發生新根,次年春,植株發育更弱,根弱則不耐旱,容易死亡。如分株過早,氣溫、地溫較高,還能迅速生長,容易引起秋發。

牡丹分株的母株,一般是利用健壯的株叢。進行分株繁殖的母株上應盡量保留根櫱,新苗上的根應全部保留,以備生長5年可以多分生新苗。這樣的株苗栽後易成活,生長亦較旺盛。根保留的越多,生長愈旺。

參考資料

牡丹_網路

C. 牡丹珍貴品種

1、 單瓣

花瓣2-3輪,10-15片,寬大平展,雄蕊200-300個,雌蕊4-6枚,雄、雌蕊發育正常,結實能力強。此類花型以「鴉片紫」、「石榴紅」、「賽珠盤」、「鳳丹白」等品種為代表。

2、 荷花型

花瓣4-5輪,20-25片,花瓣寬大,形狀大小近似,排列清晰,雌蕊發育基本正常,結實能力較強,但個別品種偶有雄蕊或雌蕊柱頭瓣化現象。此類花型以「似荷蓮」、「錦雲紅」、「雪蓮」、「玉板白」等品種為代表。

3、 菊花型

花瓣6輪以上,花瓣形狀相似,排列整齊,層次分明,自外向內逐漸變小,雄蕊正常或減少變小,並偶有瓣化,雌蕊5~11枚,正常生長或退化變小。有些品種柱頭有瓣化現象,結實力較差,此類花型以「玫瑰紅」、「叢中笑」、「銀紅巧對」、「錦袍紅」等品種為代表。

4、 薔薇型

花瓣多輪,花瓣由外向內逐漸變小,雄蕊部分瓣化成正常花瓣,雌蕊退化變小或瓣化,結實力差。此類花型以「紫二喬」、「烏花耀輝」、「紅霞爭輝」等品種為代表。

5、 托桂型

外花瓣2~5輪,寬大整齊,部分雄蕊瓣化成細長花瓣,瓣瑞常殘留有花葯或花葯痕跡,瓣間雜有正常雄蕊,排列不規則而稀疏,雌蕊正常或稍有瓣化,具有結實力。此類花型以「淑女裝」、「嬌紅」、「仙娥」、「三變賽玉」等品種為代表。

6、 金環型

外花瓣2~3輪,寬大平展,花朵中心有部分雄蕊瓣化成狹長直立大花 瓣,中心花瓣與外輪花瓣之間有一圈正常雄蕊呈金環狀,雌蕊正常或稍有瓣化,結實力差。此類花型極少,以「白天鵝」、「俊顏紅」品種為代表。

7、 皇冠型

外花瓣2~5輪,寬大平展,排列規則,雄蕊大部或全部瓣化成細碎或曲皺花瓣,瓣群稠密聳起,形似皇冠。內花瓣排列不規則,瓣間常雜有正常雄蕊或退化中的雄蕊,瓣端也常殘留有花葯;雌蕊退化或瓣化,偶有結實。此類花型以「藍田玉」、「胡紅」、「姚黃」、「首案紅」等品種為代表。

8、綉球型

雄蕊充分瓣化,內外瓣形狀大小近似,擁擠隆起呈球形或橢圓形;雌蕊基本或全部退化或瓣化,無結實能力。此類花型似「豆綠」、「綠香球」、「雪映朝霞」等品種為代表。

9、千層台閣型

下方花瓣4輪以上,花瓣排列較整齊,形狀近似,瓣間不雜有雄蕊和退化的雄蕊。雄蕊正常而量小,或偶有瓣化,雌蕊退化變小或瓣化;上方花瓣量少,平展或直立,雄蕊量少而變小,雌蕊退化變小或瓣化。此類花型以「菱花湛露」、「脂紅」、「壽星紅「等品種為代表。

10、樓子台閣型

下方花雄蕊瓣化較充分,與正常花瓣形狀相似,雌蕊瓣化成正常花瓣或彩瓣;上方花花瓣略大,數量較大,雄蕊基本全部瓣化或退化;雌蕊瓣化成正常花瓣或彩瓣,有的品種退化消失。此類花型以「赤龍煥彩」、「盛丹爐」、「玉樓點翠」、「紫重樓」等品種為代表。

牡丹的花型在演進程中,有些品種同株、同枝常開2-3花型或更多種花型。如「趙粉」、「青香白」、「白鶴卧雪」、「山花爛熳」等,同株可開「皇冠」、「托桂」、「單瓣型」等花型。所以在確定某一品種的花型時,應以該品種演化達到最高的花型為標准。

八、果實種籽

單瓣花結骨 果五角,每一果角結籽7-13粒,種籽類圓形。外果皮始為綠色,有毛,成熟時為蟹黃色,種籽為黃綠色,過熟時果角開裂,種籽為黑褐色,每公斤可稱干種2400-3000粒。重瓣花一般結果1-5角,但種籽僅有部分成實,或完全不實;千瓣花類不結果和籽。

牡丹品種的識別

春日牡丹競芳菲。倘若你徜徉於花海之中。恐怕你除了驚嘆花的嬌艷,還欲知道她的芳名。如果攜友賞花,你能說出花名一二,更能平添幾多風雅和無限樂趣。其實,多數牡丹花是不難鑒別,只要有心,便能結識她。

從花上鑒別

花是鑒定品種的重要依據之一 。牡丹與其它花卉一樣,其主要特徵集中於花冠上,欲分辯品種先要看花冠。

從花型上分

牡丹分類三類十二型。即單瓣類、重瓣類、重台類。單瓣型、荷花型、菊花型、薔薇型、托桂型、金環型、皇冠型、綉球型、菊花台閣型、薔薇台閣型、皇冠台閣型、綉球台閣型。以下舉例說明。

單瓣型:花瓣1—3輪,寬大,雄雌蕊正常。如「黃花魁」、「潑墨紫」、「鳳丹」、「盤中取果」以及所有的野生牡丹種。

荷花型:花瓣4—5輪,寬大一致,開放時,形似荷花。如「紅雲飛片」、「似何蓮」、「硃砂壘」。

菊花型:花瓣多輪,自外向內層層排列逐漸變小,如「彩雲」,「洛陽紅」、「菱花曉翠」。

薔薇型:花瓣自然增多,自外向顯著逐漸變小,少部分雄蕊瓣化呈細碎花瓣;雌蕊稍瓣化或正常。如「紫金盤」、「露珠粉」、「大棕紫」。

托桂型:外瓣明顯,寬大且平展;雄蕊瓣化,自外向內變細而稍隆起,呈半球型。如「大胡紅」、「魯粉」、「藍田玉」。

金環型:外瓣突出且寬大,中瓣狹長豎直,呈金環型。如「硃砂紅」、「姚黃」、「首案紅」。

皇冠型:外瓣突出,中瓣越離花心越寬大,形如皇冠。如「大胡紅」、「煙絨紫」、「趙粉」。

綉球型:雄蕊完全瓣化,排列緊湊,呈球型。如「赤龍換彩」、「銀粉金鱗」、「勝丹爐」。

最後四型可以概括為台閣型:由兩朵重瓣單花重疊而成。分為「菊花疊」、「薔薇疊」、「皇冠疊」、「綉球疊」。如「火煉金丹」、「崑山夜光」、「大魏紫」、「紫重樓」等。

從花色上分

牡丹系以八大色著稱,如白色的「夜光白」、藍色的「藍田玉」、紅色的「火煉金丹」、墨紫色的「種生黑」、紫色的「首案紅」、綠色的「豆綠」、粉色的「趙粉」、黃色的「姚黃」。還有花色奇特的「二喬」、「嬌容三變」等等,另外在同一色中,深淺濃淡也各不相同。

從香型上分

一般白色牡丹多香,紫色具烈香,黃粉具清香,只要「嗅其香便知其花」了。

從葉上鑒別

牡丹葉為3出2回復葉。因品種的不同,葉子所呈出現來的形狀、寬窄、厚薄、顏色等方面各不相同。如「大胡紅」葉大、圓而肥厚,葉面多平展。如「墨灑金」葉形大而長,但小葉較狹長,質地薄,較稀疏開展或下垂。如「狀元紅」全葉中等大小,小葉長橢圓型,邊緣缺多且較尖、上卷,葉多斜伸。如「豆綠」葉背有一層白絨毛。如「大棕紫」葉色發紫紅等。

從枝幹上辨別

這一方法是通過株形和分枝方式來區別品種。牡丹為叢生灌木,因不同的品種,其株形和分枝方式也不相同。

直立型:枝條開張角度小,直立向上,節間長,長勢強,株叢高大,如「洛陽紅」、「「桃李增艷」等。

開展型:枝條開張角度大,向四周延伸,株形低矮。如「一品朱衣」、「趙粉」等。

半開展型:介於上述兩型之間,如「脂紅」、「藍田玉」等。

分枝方式又分單枝型和叢枝型。

單枝型:當年生枝間較長,著新生芽少,此芽翌年早春抽發成枝,株高,枝稀疏,如「姚黃」、「粉二喬」等。

叢枝型:當年生枝間較短,新生芽多且發枝力強。當年即可形成叢生狀短枝,株矮枝密。如「葛巾紫」、「瑛王名寶珠」等。

從芽上識別

牡丹不同的品種,其芽形與芽色也不盡相同。「洛陽春」的芽尖而圓;「硃砂壘」的芽呈狹尖型;「青龍卧墨池」的芽尖而帶鉤,好似鷹嘴。至於芽色就更為豐富:「百花妒」的芽為黃綠色;「脂紅」的芽為綠色;「墨魁」的芽為暗紫色等。芽色與花色有一定的相關性,芽色深者,花色也深;芽色淺者,花色也淺。

從果實上識別

一般結實力強,心皮呈開張輪狀輻射排列的品種,多為單瓣和半重瓣品種,如「似金蓮」、「鳳丹」等。結實率低,果實成簇生狀,多為重瓣起樓品種,如「二喬」、「硃砂壘」等。

從根上分辯

牡丹的根部也作為區別其品種的輔助手段。一些品種根系中毛細根少,根的粗細較均勻,如「葛巾紫」。另一些品種有較多毛細根,呈蓬狀,如「瑛王名寶珠」大多數品種根為白、黃白、紅白色等,而「首案紅」根呈紫紅色,為識別此品種的重要依據之一。

D. 不同種類的牡丹對水分的要求是什麼

牡丹為肉質根,總起來看,宜高燥,懼濕畏澇,其分布區年降雨是在327.7~1900毫米之間,但不同版品種間對水分的要求不權一樣,根據其耐濕熱程度可分為以下三類:

1.耐高溫多濕

胡紅、小胡紅、硃砂壘、蘭田玉、狀元紅、胭脂紅、盛丹爐、崑山夜光、銀粉金鱗等。

2.較耐高溫多濕

趙粉、紫二喬、種生紅、王紅、小魏紫、斗珠、百花爐、美人紅、青山貫雪、嬌容三變、一品朱衣等。

3.不耐高溫多濕

白玉、姚黃、墨魁、葛巾紫、煙籠紫、何園紅、文公紅等。

E. 我買了幾個牡丹的花根,

牡丹--花中之王
牡丹 學名 paeonia suffructicosa
別名 鹿韭、白術、木芍葯、百兩金、花王、洛陽花、國色天香、富貴花
科屬 毛蓖科、芍葯屬

牡丹為我國的特產名花,花品多,花姿美,花大色艷,富麗堂皇,號稱"國色天香"、"花中之 王"。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 的亞軍。長期以來,我國人民把牡丹作為幸福、美好、繁榮昌盛的象徵。 它色、姿、香、韻俱佳,栽培容易,也易開花。唐代劉禹錫詩雲:"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蕪蓉凈 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牡丹原產我國西北部。牡丹比較耐寒,分布極為廣泛。露地栽培可北起黑龍江哈爾濱、尚志縣,西至蘭州、西寧、烏魯木齊;南到廣東,以及東南沿海各省。據報道,1983年黑龍江尚志縣露地栽培牡丹成功;廣東省 東昌縣有一棵清朝乾隆年間從洛陽移來的牡丹,時隔200年,1986年仍繁花盛開。此外,百年以上 的大牡丹在我國各地也時有發現。

牡丹雖能在全國栽培,但以黃河流域、江推流域各省市栽培為宜。當今,河南洛陽、山東菏 澤仍是我國牡丹主要的生產基地、良種繁育基地以及游覽觀賞中心。菏澤種牡丹全行大田種植, 現有栽培面積5000餘畝,種植260多萬株,有400多個品種。這些品種大多是解放後培育出來的新 品種,也有古代名種,姚黃,、'魏紫'等類。菏澤牡丹主要栽於該市城東北趙樓、李集、何樓的"營 州牡丹園",洪廟的"百花園",王梨庄的"吉今園"內。

洛陽為牡丹花城,全市公園、花園、機關、工廠、學校里,以及道路兩旁,處處都栽有牡丹。 但主要集中栽於王城公園、牡丹公園和植物園。全市種牡丹60多萬株,有300多個品種。洛陽、菏 澤兩市,現今皆以牡丹花為市花,每年4月15-25日舉行牡丹花會,屆時中外遊人前往觀賞者,日 達10-25萬人次,盛況空前。北京、杭州、上海、南京、蘇州、西安、蘭州等地,也有牡丹園、牡丹閣、牡丹亭、牡丹仙子等景觀,廣植各色牡丹。 此外,在安徽銅陵、繁昌,湖南邵陽,四川廣元、中江,湖北利川、建始等地,也有大量牡 丹栽培,但花色、品種單一,以葯用栽培為主。

牡丹是落葉小灌木。一般莖高l一2米,高者可達3米。技多挺生。葉片寬大, 互生,2回3出羽狀復葉,具長柄。頂生小葉,卵圓形至倒卵圓形,先端3-5裂,基部全緣,側生小葉為長卵圓形,表面綠色,具白粉,平滑無毛或有短柔毛。花單,兩性,頂生,直徑10-30 厘米,雄蕊多數,心皮5,基部全被花盤所包裹。萼片5.宿存,綠色。花瓣原本5-6枚,經過 栽培,一部或全部雄蕊變成花瓣,成重瓣花。瓣數少的稱為多葉,瓣數很多的稱為千葉。花有黃、 白、紅、粉、紫、綠等色。開花後結成營英果,密生短柔毛,成熟時開裂,內藏5一15枚大粒種子, 呈不規則圓形,褐色或黑色。千粒重250-300克, 發芽率為60-9U%。花期一般為4-5月。洛陽、上海為4月中、下旬,菏澤4月下旬,北京;月 上、中旬,蘭州5月中、下旬。

全世界芍葯局植物約有30 多種,其中為小灌木的約有5-6種,皆產於中國。
一、矮牡丹:葉背面和葉軸均生短柔毛,頂生小葉,寬卵圓形或近圓形,長4- 6厘米,寬3.5-4.5厘米,3裂至中部,裂片再淺裂。產於陝西北部延安、宜川一帶,海拔1100一1600米左右的山坡疏林或灌叢中。1980年7月山西太原生物研究所在山西省程山縣西社鄉馬跑泉村於泥坡的山坡(海拔1200米)上,發現有成片的矮牡丹。此外,其鄰近的蒲縣也有分布。

二、紫斑牡丹 落葉小灌木。莖高0.8-2米。葉為2-3回羽狀復葉,小葉不分裂,少有2-4不等淺裂。花大,頂生,直徑約12-15厘米,粉色、紫紅色,花瓣內面基部具有深(黑)紫色斑塊。主產於陝西秦嶺北坡南五台、太白山。在 甘肅見於天水小隴山林區以及成縣、康縣、武都、舟曲等縣林區。在這一帶,紫斑牡丹生長在海拔 1100-2800米的疏林下或林緣灌叢中。在河南奕川縣伏牛山區龍峪灣海拔1300米疏林下也有。

其他 如四川牡丹,野生於四川省西北部馬爾康及金川一帶,海拔2400-3100米 山地草叢中。紫牡丹分布於雲南省西北部、四川省西南部及西藏東南部,主要生長於海拔2300- 3700米之高山陽坡草叢中。在雲南麗江縣玉龍雪山東坡(海拔3600米),有成片的分布。 其變種狹葉 紫牡丹,分布於四川西部,海拔2800-3700米山坡叢林中。黃牡丹主要分布於雲南昆明、德欽、大理、中甸 一帶的石灰岩山地。此外,四川東南部及西藏東南部亦有分布。 至於大花黃牡丹僅分布於西藏東南部一個較小的峽谷里,海拔2700-3300米處。

我國牡丹早在唐代(公元8世紀)已傳入日本,明代及20世紀30年代日本又大量引種,經過 栽培改良,現日本有牡丹品種300多種o 1656年傳入歐洲,首先傳入荷蘭,1787年傳入英國;1883 年我國黃牡丹與紫牡丹傳入法國;至20世紀初又傳入美國。他們先後運用我國牡丹、紫牡丹、黃 牡丹及其變種作為原始材料進行雜交,育成了一批新品種,尤其是黃色牡丹更為珍貴。 一般按照花的顏色習慣分為白、黃、粉、紅、紫、黑、綠、藍8大 色類,實際上為白、黃、粉、紅、紫、綠6大色系。所謂的黑色品種,並非真正的黑色,而是深 紫色或墨紫色;所謂的藍色,是粉藍色或粉紫藍色。

在現有的名品中主要有:'姚黃'、'魏紫'、'墨魁'、'豆綠'、'二喬'、'白玉'、'藍田玉'、 '胡紅'、'脂紅'、'洛陽紅'、'狀元紅'、'首案紅''一品朱衣'、'嬰珞寶珠'、'趙粉'、'露珠粉'、'嬌容三變'、'酒醉楊紀'、'白雪塔'、'崑山夜光'、'大棕紫'、'葛巾紫'、'煙籠紫'、'墨撤金'、'青龍卧墨池'等。 在新品種中比較好的有:'迎日紅'、'朝陽紅'、'中州紅'、紀寶石'、'春紅爭艷'、'青心 白'、'無理玉''藍寶石'、'醉玉'、'粉翠樓'、'粉中冠'、,仙女妝,'珊瑚台'、'山花燦爛' '銀紅多變'、,透雲紫,、'洛陽紫,、'黑海金',、'紫墨雙輝'、'冠世墨玉,'藍海碧波,''天女散花','昭君出塞'等。

對於牡丹的習性,有"宜冷畏熱,喜燥惡濕,栽高敞向陽而性舒"的說法,這基本概 括了牡丹的特點。

總的來說,牡丹喜溫涼氣候,性較耐寒,不耐濕熱。但從牡丹在全國的栽培分布 看,分布區已跨三條氣候帶:主產區北京、菏澤、洛陽一帶屆暖溫帶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嚴 寒晴燥,海拔50-350米,年平均氣溫8-14℃,年平均降水量500-800毫米。另一產區陝西、甘 肅黃土高原的西安、延安、蘭州、臨夏一帶屬中溫帶氣候,海拔1500一2200米,氣候溫涼乾燥, 年平均氣溫5.0-9'3℃,年平均降水量330-628毫米;還有些栽培區如長江三角洲的上海、抗州, 四川盆地的成都、彭縣,則屬中亞熱帶氣候。當然,上海等南方地區要使北方原產的牡丹正常生 長,需採取一些特殊的措施。這些情況說明牡丹在長期栽培過程中,已具有較廣的生態適應幅度, 已經形成或正在逐漸形成適應上述各種氣候條件的品種群。 牡丹比較耐寒和耐旱,能耐-29.6℃ 的絕對低溫(在臨挑),在年平均相對濕度45%左右的地方也能正常生長。

牡丹喜光,也較耐陰。如稍作遮蔭(尤其在高溫多濕的長江以南地區),避去太陽中午直射或 西曬,對其生長開花有利,也有助於花色嬌艷和延長觀賞時間。

牡丹喜硫松肥沃、通氣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忌粘重土壤或低窪積水之地。土壤從微酸性、中 性到微鹼性均可。但以中性土為宜。 牡丹壽命較長。50一100年以上的大株,各地均有發現。老株經過更新復壯,仍可開花繁茂。 牡丹既有生命周期的變化,又有年周期的變化。生命周期始於胚的發生,終止於植株的死亡, 可達百年乃至數百年以上。

其幼年時期生長非常緩慢,播種後1年生苗,生長矮小,高不過10厘 米,著葉1-2枚,地下根很淺。至第3年以後,生長逐漸加快,4-5年方能開始開花。年周期 的變化,可以分為兩個不同的時期,即生長期與休眠期。在黃河中下游地區,生長發育的物候期 大體為:2月上、中旬一3月中旬芽體萌動;3月中、下旬一4月上旬抽莖、展葉,花蕾迅速增 大;4月中下旬一5月上中旬開花;6-9月或10月進行花芽分化;10月下旬一11月中旬枯葉,進入休眠。 牡丹的芽全部為混合芽。花芽分化,在北京地區始於6月上中旬,結束於9月下旬至lO月中 旬。單瓣品種花芽分化到此為止,而半重瓣、重瓣品種仍繼續分化,11月雌雄蕊瓣化先後開始,具 體時間依不同品種及芽的大小而異: 牡丹種子有上胚軸休眠的習性。當年秋季播種後,胚根向下伸長發育成根,但不生芽出土,必 須經過一定的低溫時期(約l-10℃,60-90天),才打破上胚軸休眠,而於春季發芽出土長苗。

為了培育牡丹新品種,可以播種經過人工雜交或天然雜交的牡丹種子。牡丹種子 一般於8月上、中旬成熟。成熟後立即採收,並於當月播種,這樣第二年春季發芽整齊.若種子 老熟或播種過晚,第二年春季多不發芽,而需到第三年春季才發芽。

為了使牡丹種子第二年春天 發芽整齊,也可在種子成熟採收後進行濕沙催芽。用2份種子、8份濕砂混合,先均勻地裝入花盆, 再將花盆埋入地下0.6米處.催芽2個月左右(中間要檢查2-3次),待種子生出幼根後於lO月 上、中旬播下,播後澆水並覆草保墒。入冬前再澆1次水,這樣到了第二年春季出苗整齊。播種 的實生苗經過2年的培育,移植1次,株距30厘米,行距50厘米,這樣再培育3-4年即可陸續 開花。 組織培養:組織培養是快速繁殖牡丹優良品種的有效方法。目前北京、上海、山東、江蘇、洛 陽等地研究部門均已培育出生根的試管幼苗,但尚未投入批量生產。

牡丹可以採用分株、嫁接、扦插和播種等多種方法繁殖。其中最常用的是前三種方法。 在一些地方(如湖北鄖縣)也用壓條法繁殖牡丹。

分株繁殖:比較簡便易行,但繁殖率較低。 牡丹是叢生狀灌木,很適合分株。 分株繁殖: 在黃河流域應在9月下旬一10月上中旬進行。可將4-5年生的大叢牡丹整株挖出,去掉根上附土,放陰涼處晾2-3天,待根稍變軟後視其相互連結的情況,找出容易分離之處,用手研開或刀劈 開,株叢大的,每株可分株4-5株,抹叢小的可分2-3株。然後進行栽植。

嫁接繁殖:多以芍葯根作砧木,選用大株牡丹根際上萌發的新枝或枝幹上1年生的短枝作接穗。用劈接法或嵌接法進行嫁接。嫁接繁殖必須在9月下旬-10月上旬完成,否則會影響成活率。

扦插繁殖: 在北方運用不多。方法是:選擇從大株牡丹根際萌發的短枝(土芽枝)為插條 (穗),長1;厘米左右,用300rPm的D9I睬丁酸水溶液進行速蘸處理後插於苗床。扦插深度為插穗 長度的l/3或l/2,插後立即澆透水。以後每10-15天噴水1次,經常保持床面濕潤,並進行遮蔭, 到了第二年9月進行分栽。用此法扦插牡丹一船成活率可達80%以上。

牡丹為肉質根,栽植時要選擇疏鬆、肥沃、深厚的沙質壤土。如果土壤不好,要加以改良。栽植牡丹要選擇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地方。切忌栽在易積水的低窪之處。土壤性質以中性最 好,微鹼、微酸性土壤亦可。栽前要對根部進行適當修剪,剪去病根和折斷的根,再用0。1%的 硫酸銅溶液或5%的石灰水浸泡半小時進行消毒。然後取出用清水沖洗再栽。栽植深度以根莖 交接處與土面齊平為好。在黃河流域以9月下旬-10月上、中旬為宜。

黃河以北地區可適當早 栽,長江以南地區可適當晚栽。栽植時期要適當,這樣栽後傷口癒合快,容易生根。若栽植過早容 易引起"秋發",次年無花。若栽植過遲,傷口癒合慢,影響成活,即使成活,生長也很瘦弱,需 經一、二年後始可慢慢恢復生機。 牡丹雖然比較耐旱,但在春、秋乾旱季節也要進行澆水,但不能積水,夏季雨水多時還應注意排水防澇。 牡丹是喜肥植物,要想使牡丹花大色掐,避免"隔年開花"的現象,合理施肥是重要條件之 一。

牡丹每年至少需施3次肥。第一次為"花前肥",在2月中、下旬,結合澆"解凍水"施入。 第二次在5月上旬施"花後肥",如用餅肥要充分腐熟。如用復合肥(化肥)要施在距主根較遠之 處。也可用0.2-0.5%的磷酸二氫鉀作根外追肥。第三次在入冬前後施肥。 為了使牡丹生長健壯,年年開花,花多色艷,整形修剪也是很重要的。牡丹的整形修剪主要包 括定於、修枝、除芽、疏蕾等項工作。牡丹栽植2-3年後,即可進行定干,決定 植株留枝幹多少。對長勢弱、發枝數量少的品種,一般剪除細弱枝,保留強枝。對長勢強健、枝幹 較多的品種,以留3-5干為宜。對長勢特強、生長繁盛的品種,可以修剪成為獨乾式的"牡丹樹"。

牡丹定干工作宜在秋、冬季進行。定干要視桓株生長情況分數年完成,切不可大剪大砍急於求 成。 牡丹的根際有許多不定芽,每年春季大量萌發,與枝幹爭奪養分,應及時除去。如春季沒有 除凈的,到秋季再進行一次。一般說,牡丹經過定干、每年進行除芽和剪除冗枝、病蟲枝、內向枝、交叉枝、平行技、重疊枝,即可使植株生長均衡,開花繁茂。 牡丹常見的病害有葉(褐)斑病。炭疽病,紫紋羽病,根瘤線蟲病。害蟲有天牛、介殼蟲等。防治牡丹葉部的病害,可在當年開花後每半月在葉部噴灑等量式波爾多液,連續噴7-8次;或7- 10天噴1次400-500倍硫磺膠懸劑,連續噴3-4次。每年入冬時剪除牡丹枯葉,集中燒掉。紫 紋羽病的發病部位在根莖交接處或根部,防治方-法主要是栽植時要進行根部消毒;避免將牡丹栽 在低濕地段;不要施用未經充分腐熟的肥料。牡丹根瘤線蟲病發生在牡丹毛細根附近,形成連珠 狀,使牡丹生長呈現萎凋狀態,以至枯死,防治方法主要是在栽培前要用氯化苦進行土壤消毒, 或將"滅蟲威"埋在牡丹根部周圍5-20厘米的土壤里,每株用葯7-10克。防治天牛,可用硫 化鋅。防治蚜蟲、紅蜘蛛;可用40%樂果或氧化樂果,或用50%的馬拉琉磷1000一1500倍液噴 殺。 牡丹除露地栽培外,也可進行盆栽。 盆栽牡丹,要選擇適應性強、花型較好的早、中花的品 種,如'洛陽紅'、'二喬'、'胡紅'、'趙粉'、'似荷蓮'、'一品朱衣,、'青龍卧墨池'等品種。植株宜選擇用芍葯根嫁接、二、三年生、有2-3個枝乾的小棵牡丹。

如用分株苗盆栽,初栽時根干 要進行重剪,或乎茬,或只留一、二個短枝。上盆時,花盆可小一些,以後隨著植株的增長,再 換較大尺寸的花盆。盆土可用疏鬆、肥沃、排水良好、呈微鹼或微酸性的培養土。9月中、下旬 上盆,為避免"秋發",可適當帶葉栽植。修剪整形,與地栽牡丹相似。日常管理與一般盆花類同。 唯冬季要注意將盆栽牡丹放入"花池"。池內填充鋸末,以防寒越冬。在嚴寒地區,可將牡丹帶盆埋入土中,或將植株地上部分用稻草包紮或用多層牛皮紙袋套上,再培土過冬。

牡丹很適宜於促成栽培,通過溫度的控制與調節,可使其在元旦、春節等節日開花。要使它 在春節開花,可選4-5年生的優良品種,於春節前35-60天上盆,搬入溫室後逐步升高溫度, 白天控制在20-25℃(超過此限可開窗通風).晚上控制在10-15℃,並加強葉面噴水、地面灑水, 以增加相對濕度。每隔7-lO天施1次稀簿肥液,也可用0.2-0.3%的磷酸二氫鉀噴葉面作為追 肥,如有花芽不萌動的情況用300-500PPm赤黴素液以毛筆塗抹鱗芽,可促使萌動。這樣經過40-45天、最多60天(因品種不同而不同),即可於春節前夕開花。如開花提前,可將花盆移入低溫 (5-15℃)室內暫時貯放。

育種牡丹育種的基本任務有以下幾方面:
一、選育耐濕熱的品種,使牡丹南移,能在長江流域一帶栽培。

二、選育開花較早或開花較晚的品種,以延長群體花期。

三、選育單一花色的新品種,特別是各種新奇花色以及深黃、金黃、橙 紅、彩絞、濃綠、紫黑等色品種。

四、選育能抗病蟲、抗污染的新品種。

五、選育豐花性,高桿的新品種,作切花材料;

六、選育豐花性、矮生或中生的新品種,供盆栽和園林綠化之用。

育種牡丹育種的基本任務有以下幾方面:
一、選育耐濕熱的品種,使牡丹南移,能在長江流域一帶栽培。

二、選育開花較早或開花較晚的品種,以延長群體花期。

三、選育單一花色的新品種,特別是各種新奇花色以及深黃、金黃、橙 紅、彩絞、濃綠、紫黑等色品種。

四、選育能抗病蟲、抗污染的新品種。

五.選育豐花性,高桿的新品種,作切花材料。

六、選育豐花性、矮生或中生的新品種,供盆栽和園林綠化之用。 牡丹在園林綠化中,無論孤植、叢植、片植,都很適宜。在較小型的古典園林或居民院 落,可選景點突出的位置,築以牡丹台進行台植。花台不宜過高,以50-70厘米為宜。在文化休息 公園可以開辟牡丹花壇,收集較多品種,進行合理配置,以提高觀賞價值。由於牡丹有喜燥惡濕 的特性,應適當提高花壇的標高,以利排水。花壇面積以1000-3000平方米為宜。

在大型公園或 風景名勝區,可建立牡丹專類園。牡丹盆栽應用更為靈活方便,可以在室內舉 辦牡丹品種展覽,也可在園林中的主要景點擺放,還可成為居民室內或陽台上的飾物。 牡丹還可作切花栽培,經催延花期可以四季開放,如投放港澳及東南亞市場,經濟效益極高。 牡丹根皮含有丹皮貳、芍葯貳、丹皮酚、苯甲酸等成分,可以入葯。牡丹花瓣還可蒸酒,牡 丹露酒味正香醇。

F. 洛陽牡丹花的歷史有多久

洛陽牡丹的歷史:「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中國是牡丹的故鄉,洛陽又是中國牡丹的發祥地之一。洛陽牡丹以花大色艷、富麗端莊名揚天下。牡丹具有觀賞和葯用等多種用途。我國第一部醫學巨著《神農本草經》(公元前221--206年)就有牡丹根皮葯用的記載。長期以來,人們都認為牡丹作為觀賞植物較葯用晚。其實正相反,我國的第一部詩集《詩經》(公元前841)221年)《鄭國風》中就有,青年男女踏青春遊,互贈芍葯表達愛情的詩句。所以說我國把牡丹視為花卉,完全可以上溯到距今已達三千年的春秋戰國時期。
而牡丹作為觀賞植物人工栽培,至少始於南北朝。據唐代韋絢《劉賓客嘉話錄》記載「北齊楊子華有畫牡丹」又據《太平御覽》謝康樂說:「南朝宋時,永嘉(今溫州一帶)水際竹間多牡丹」。自從「牡丹」這一名稱的發現,標志著牡丹栽培史的開始。到了隋朝(公元六世紀)就已開辟專園進行觀賞栽培了。如《海記》中雲:「煬帝闢地二百里為西苑,詔天下進花卉。易州進二十箱牡丹,有紅、 紅、飛來紅、袁家紅、醉顏紅、雲紅、天外紅、一拂黃、延安黃、先春紅、顫鳳嬌等。
至唐朝(618--907年)牡丹栽培尤以長安為盛,在詩人白居易的《買花》詩中雲:「帝城春欲暮,喧喧車馬度;共道牡丹時,相隨買花去。貴賤無常價,酬值看花數,灼灼百朵紅,戔戔五束素……,家家習為俗,人人迷不悟」。看出盛世長安買花賞花的盛況。由於栽培技術、繁育方法的提高,其花型從原始的單瓣品種選育出了重瓣、半重瓣的品種。如《杜陽雜編》中載有,穆宗皇帝殿前種千葉牡丹,花始開,香氣襲人。一朵千葉,大而且紅。
宋朝(960--1279)牡丹栽培中心已從長安移至洛陽,歐陽修說:「洛陽家家有花,而少大樹,蓋其不接,則不佳」。栽培技術也有相當提高。並且利用芽變進行選株,再用嫁接法繁殖傳遞,選育出一批優秀的園藝品種。在周師厚的《洛陽牡丹記》中記載了55個品種。
南宋時(1127--1279)除運用分株、嫁接等方法繁殖之外已發現應用實生苗選擇優良品種的方法。如詩人陸游在《天彭牡丹譜》中不光記載了牡丹品種65種,更重要的記述了播種繁殖實生苗中的變異:「紹興春」者,祥雲子花者,色淡紅而花尤富,大者徑尺,紹興中始傳。大抵花戶多種花子,以觀其變,不獨祥雲耳。
至明朝(1368--1644)在《群芳譜》中已記述了131個品種。在薜鳳翔的《毫州牡丹表》中把牡丹分為六等,花色、花型也進而增多。書中還記述了牡丹生者二年為幼,四年為弱,六年為壯,八年為強以及嫁接、分株的時間、方法等。此時牡丹的栽培中心由洛陽移至安徽毫州。到了清代,山東曹州(荷澤)已成為全國牡丹栽培中心。栽培面積達500多畝。每年輸出十萬余株。運往廣州、天津、北京、漢口、西安、濟南等地。

我國牡丹對世界牡丹育種史有著巨大的貢獻。世界上牡丹園藝品種的主要品系親本最初均來自我國。中國牡丹約於公元724--749年間傳往日本,據說是由空海和尚帶去的。後來荷蘭的東印度公司也於1655年把中國牡丹引入荷蘭。1789年引入英國。從而使中國牡丹在英法等國傳播開來。在1880年前後,中國原產的黃牡丹傳入了法國,法國把黃牡丹作為親本,並於1900年左右選育出一批黃色系品種。包括今天日本所具有的金閣、金帝等黃色系品種。
目前中國仍是世界牡丹栽培中心,無論是數量或品種,都居世界第一。
目前洛陽共有牡丹品種610個左右(包括外地引進的),其中洛陽品種佔三分之一。其主要品種有:洛陽紅、洛陽春、洛陽錦、新嫁娘、童子面、白雪塔、夜光白、大桃紅、石榴紅、葛巾紫、貴妃插翠、九都紅、宮祥妖、盤中取果、洛神、合歡嬌、粉娥嬌、大紅袍、姚黃、魏紫等。菏澤牡丹有趙粉、銀粉金鱗、脂紅、茄藍丹紗、煙籠紫、赤龍換彩、墨魁、紫重樓、硃砂壘、丹爐焰、文公紅、崑山夜光、何園紅、雨過天睛、盛丹爐、大胡紅、古班同春、咸池爭春等主要品種。1992年出版的《曹州牡丹畫》畫冊中共有589個品種(系),計:紅色品種247個、綠色系9個、粉色系105個、紫色系89個、墨色系24個、白色35個、變色10個、黃色14個、藍色系56個。洛陽市人民政府十分重視牡丹的恢復與發展工作,先後建立了各種牡丹生產管理機構以及牡丹栽培基地,並組織園林科技人員收集失散品種,擴大繁殖,改良栽培技術,開展新品種培育、高接換頭及嫁接繁育、扦插繁殖、盆栽及盆景製作、促成栽培和抑制(延後)栽培技術研究工作,獲得了百餘項國際、國家、省部級、科技、展出成果獎。1982年洛陽市人大常委會通過決議,正式命名牡丹為洛陽「市花」,並決定每年4月15日至25日舉辦洛陽牡丹花會。「以花為媒,廣交朋友、發展經濟、振興洛陽」的方針得到了更好的貫徹落實。洛陽牡丹也更加聞名於世。洛陽牡丹伴隨著時代的腳步遠涉重洋,進入了20個多國家和地區,成為連接名國人民友誼的紐帶和橋梁

G. 牡丹有哪些色系

牡丹以花色抄分有八大色系:白色品種:如白玉、鶴白、崑山夜光、宋白、梨花雪等。黃色品種:如姚黃、大葉黃、雛鵝黃、黃花魁、金輪黃等。粉色品種:如趙粉、露珠粉、粉二喬、寶樓台、冰凌罩紅石、錦帳芙蓉等。紅色品種:如大胡紅、大紅剪絨、桃紅獻媚、掌花案、一品朱紅、種生紅等。紫色品種:如紫二喬、大棕紫、烏龍捧盛、首案紅、大魏紫、葛巾紫等。墨紫色品種:如墨灑金、煙籠紫、種生黑、青龍卧墨池、煙龍紫珠盤等。雪藍色品種:如藍田玉、藕絲魁、古斑同春、遲藍、蘭翠樓等。綠色品種:如豆綠、嬌容三變、綠玉等。

H. 牡丹花怎麼養殖

種植環境很重要,牡丹花喜涼惡熱,宜燥懼濕,可耐-30℃的低溫。

喜陰,要求版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土壤權或砂土壤,忌粘重土壤或低溫處栽植。花期4-5月。

土壤:1.土質:牡丹適宜疏鬆肥沃,土層深厚的土壤。土壤排水能力一定要好。盆栽可用一般培養土。2.土性:中性或中性微鹼土。

澆水:「牡丹宜干不宜濕。」牡丹是深根性肉質根,怕長期積水,平時澆水不宜多,要適當偏干。栽植前澆2次透水。入冬前灌1次水,保征其安全越冬。開春後視土壤干濕情況給水,但不要澆水過大。

施肥:栽培牡丹基肥一定要足。基肥可用堆肥、餅肥或糞肥。通常以一年施三次肥為好,即開花前半個月噴灑一次以磷肥為主的肥水加花朵壯蒂靈;開花後半個月施一次復合肥;入冬之前施一次堆肥,以保第二年開花。

I. 牡丹只有粉色嗎她有什麼寓意呀

牡丹以花色分有八大色系:牡丹的寓意主要是富貴
白色品種:如白玉、回鶴白、昆答山夜光、宋白、梨花雪等。
黃色品種:如姚黃、大葉黃、雛鵝黃、黃花魁、金輪黃等。
粉色品種:如趙粉、露珠粉、粉二喬、寶樓台、冰凌罩紅石、錦帳芙蓉等。
紅色品種:如大胡紅、大紅剪絨、桃紅獻媚、掌花案、一品朱紅、種生紅等。
紫色品種:如紫二喬、大棕紫、烏龍捧盛、首案紅、大魏紫、葛巾紫等。
墨紫色品種:如墨灑金、煙籠紫、種生黑、青龍卧墨池、煙龍紫珠盤等。
雪藍色品種:如藍田玉、藕絲魁、古斑同春、遲藍、蘭翠樓等。
綠色品種:如豆綠、嬌容三變、綠玉等。

J. 牡丹有哪些形態特徵

毛茛科牡丹屬落葉灌木。肉質根,主根不明顯,莖木質叢生,冠形分直立、開張、半開張形。葉二回羽狀復葉,互生,闊卵形至卵狀長橢圓形,先端3~5裂,基部全緣。花單生於當年生枝條頂端。花型多變,常見的有單瓣型、重瓣型、球型、托桂型等。花色豐富,有紅、黃、藍、綠、白、粉、紫等色。4~5月開花,果9月中旬成熟。牡丹品種豐富,約300餘種。

根據花瓣層數和雌雄蕊瓣化程度及花朵外形分為:

1.單瓣類:

花瓣寬大,1~3輪,雌、雄蕊正常。

2.千層類:

花瓣多輪,由外向內逐漸變小;無內、外瓣之分,雄蕊生於雌蕊四周,雌蕊正常或瓣化,全花扁平。有荷花型:花瓣4輪以上,雌、雄蕊正常。菊花型:花瓣多輪,雄蕊減少,雌蕊有瓣化現象。薔薇型:花瓣極多,雄蕊全部消失,雌蕊全部退化或瓣化。千層台閣型:無內外瓣之別,但中部夾有一輪「台閣瓣」或雌蕊痕跡。

3.樓子類:

外瓣1~3輪,雄蕊部分或全部瓣化,雌蕊正常或瓣化,全花中部高起。有金蕊型:外瓣明顯,花葯變大,花絲變粗,花心呈金黃色,雌蕊正常。托桂型:外瓣明顯,雄蕊瓣化或細長,集成半球形,雄蕊正常。金環形:外瓣明顯,近花心部分雄蕊瓣化,內、外瓣間殘留一圈正常雄蕊。皇冠型:外瓣明顯,雄蕊全部瓣化,且中部高出,或在「雄蕊變瓣」中雜有不完全雄蕊;雌蕊正常或瓣化。綉球型:內、外瓣大小相似,雌、雄蕊全部瓣化;全花成球形。樓子台閣型:外瓣、內瓣有顯著差別,內、外瓣間或內瓣間夾有「台閣瓣」和雌蕊痕跡。

以花色分有八大色系:

白色品種:如白玉、鶴白、崑山夜光、宋白、梨花雪等。

黃色品種:如姚黃、大葉黃、雛鵝黃、黃花魁、金輪黃等。

粉色品種:如趙粉、露珠粉、粉二喬、寶樓台、冰凌罩紅石、錦帳芙蓉等。

紅色品種:如大胡紅、大紅剪絨、桃紅獻媚、掌花案、一品朱紅、種生紅等。

紫色品種:如紫二喬、大棕紫、烏龍捧盛、首案紅、大魏紫、葛巾紫等。

墨紫色品種:如墨灑金、煙籠紫、種生黑、青龍卧墨池、煙龍紫珠盤等。

雪藍色品種:如藍田玉、藕絲魁、古斑同春、遲藍、蘭翠樓等。

綠色品種:如豆綠、嬌容三變、綠玉等。

牡丹

熱點內容
許昌櫻花節 發布:2025-08-03 02:11:38 瀏覽:894
草莓盆栽干葉 發布:2025-08-03 02:06:47 瀏覽:461
關於花藝的論文 發布:2025-08-03 02:06:30 瀏覽:853
用如果我是一朵花 發布:2025-08-03 01:49:19 瀏覽:23
雲南特色花卉 發布:2025-08-03 01:49:12 瀏覽:382
櫻花落梨鴨 發布:2025-08-03 01:49:11 瀏覽:889
葉子帶絨的綠植 發布:2025-08-03 01:44:08 瀏覽:126
盆景樹病害 發布:2025-08-03 01:37:44 瀏覽:434
組合大花卉 發布:2025-08-03 01:32:35 瀏覽:560
緣在黑玫瑰 發布:2025-08-03 01:29:12 瀏覽: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