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南翔古猗園牡丹花

南翔古猗園牡丹花

發布時間: 2021-02-14 20:25:24

『壹』 南翔古猗園進去時門口黃色的是什麼花

我18號去的,天晴。主要去拍牡丹。進大門還是被黃色月季給吸引了(圖)提供。看看是不是這種。

『貳』 上海古漪園是看什麼花

古猗園很小,沒有特定種植某種名花。各類植物都有一些吧。南翔小籠包但是就在門口邊上。

『叄』 2020上海古漪園牡丹開了嗎

應該是古猗園!牡丹花盛開時電視台會有報道的!

『肆』 上海哪些公園有牡丹花

四月是牡丹來的花季。唐朝 劉禹錫在自「賞牡丹」中寫到:「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惟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可見牡丹盛開時節,京城是何等熱鬧!

上海印象-中山公園賞牡丹 - 春江水暖 - 春江水暖
今天休息,應朋友之約,去中山公園拍攝春景,誰知周日,園里卻是人頭攢動,川流不息,讓你每個安靜的地點、也沒有讓你去仔細的賞景構圖,就這樣與朋友隨心逛逛了。不知逛到公園十二景點的「花墅凝香」(牡丹園)時,那裡更是摩肩接踵的人流,原來牡丹園里的各色牡丹正綻放華姿!你看鬱郁蔥蔥,密密麻麻,一簇簇一片片的牡丹,在微風中搖曳著美麗的身姿。層層疊疊的花瓣,猶如水中泛起了漣漪,在綠葉的襯托下更顯自然和諧,更有一股帶著泥土清幽的芳香讓人心曠神怡!
中山公園的牡丹國建於1956年,內有始建於1916年的牡丹亭(原名中國式涼亭)。牡丹園以盆景式樹壇為中心,有大小15個牡丹花壇、頗有歷史記載的「殿春花墅」遺風。

『伍』 上海南翔古猗園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古猗園,建於明代嘉靖年間(公元1522~1566),原名猗園,取「綠竹猗猗」之意而名。由明代嘉定竹刻家朱三松精心設計,以「十畝之園」的規模,遍植綠竹,內築亭、台、樓、閣、榭、立柱、椽子、長廊上無不刻著千姿百態竹景,生動典雅。清乾隆11年(公元1746年),拓充重葺,此時更名古猗園。以竹為主是古猗園的傳統特色。《猗園》記:「據一園之形勝者,莫如山」。山,指園內竹枝山,它體現了竹葉青山,竹山青青,綠竹猗猗的意境。竹以常綠、素雅、清秀之姿,給人以淡雅秀美之情。

明萬曆年間(1573~1619年),歷任光祿寺良醞署署正、河南府通判、代理嵩縣知縣、汝州知州的閔士籍,以宦囊在南翔興建宅園。園的規模有「十畝之園,五畝之宅」之說。該園由擅長竹刻、書畫、疊石的朱稚征(三松)設計布置,園中有亭、台、樓、閣、水榭、長廊等。因園內廣植綠竹,園名取自《詩經》「綠竹猗猗」句,名為「猗園」。閔士籍去世後,猗園約在萬曆末轉讓給翰林李名芳之子李宜之。明末清初,猗園又先後為陸、李兩姓所有。
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冬,葉錦購得猗園,次年春大興土木重修和改建,乾隆十三年秋落成,改名古猗園。重修後的園門位於園北,西向。園南圍牆外有河,船可進入園內。園中以逸野堂和戲鵝池為中心置景,山有小雲兜、小松崗和兩座無名土山,水有戲鵝池、泛春渠和通園外的河道,亭有幽賞亭、孕清亭、梅花亭、怡翠亭、孤山香雪亭、嘉樹亭、仿雪亭、荷風竹露亭,廊有承香廊、繪月廊和一無名曲廊,軒有鳶飛魚躍軒、西水軒、柳帶軒、聽雨軒,樓、閣有環碧樓、翠靄樓、浮筠閣、嶺香閣,橋有磬折渡橋、浮玉橋,此外還有春藻堂、清馨山房、坐花齋、書畫舫、蝶庵、葯欄等建築。園內除廣植竹以外,還專辟了一個竹圃,體現「綠竹猗猗」的意境。
乾隆五十三年,嘉定地方人士捐款購買了古猗園作為城隍廟的廟園,香客均可入園游覽。嘉慶十一年(1806年),又經募捐整修。咸豐十年至同治元年(1860~1862年)間,太平軍同清軍及「洋槍隊」多次在南翔激戰,園內部分建築被毀。戰後南翔各行業公所陸續修復一些可用的建築,並增建了一些作為行業集議的場所,後來還在園內開設酒樓、茶肆、點心店、照相館,此時的廟園已名存實亡。
民國21年(1932年)一·二八事變,日軍於3月3日佔領南翔,古猗園被侵略軍佔用兩個多月。日軍撒退後,園內房屋殘牆斷壁,假山倒坍,樹木被砍,花草枯敗。翌年4月,由當地愛國人士朱壽朋、陳少芸、王荃士、李梁才等60人署名發起,成立古猗園整理委員會,募集銀元6000元進行局部修復,並新建補闕亭,此時全園的面積為27畝(1.8萬平方米)。民國26年八一三事變,南翔遭受戰火,園內大部建築被毀,僅存的缺角亭(補闕亭)、小雲兜、五老峰等假山也傷痕累累,面目全非。抗日戰爭勝利後,鎮政府將其作為公園開放。當地人士又集議修復古猗園,先後籌款重修了缺角亭、不系舟(書畫舫),新建了微音閣、南廳、白鶴亭,並種植了一批樹木花草。因為僅作局部修復,所以景色已遠不如戰前。
1957年,南翔鎮集資5807元修繕古猗園,3月開工,當年10月1日竣工開放。1958年,上海市園林管理處撥款13萬元,對公園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整修和擴建,由市園林處設計科柳綠華負責規劃及綠化設計。園界向西、南兩面擴展,全園面積增至87.6畝(5.84萬平方米)。主要的工程有:園四周圍起了竹籬,把原城隍廟前的一對石獅移置於改建過的北大門前;在竹枝山南部開挖新河道,其兩端與戲鵝池相通,並重建湖畔的浮筠閣;在新河上架九曲橋,橋中建湖心亭;在橋東築曲廊聯接臨湖的新建茶室;挖河的土堆成南山和熊山;園南辟大草坪和兒童樂園;其他原有建築也修葺一新,並移栽了大雪松、廣玉蘭、水杉、紫藤等一批喬灌木。
上述工程竣工後,公園於1959年10月1日重新對外開放。1959年南翔鎮政府將當地原雲翔寺的一對唐代石經幢和一座宋代石塔遷入園中。此後,又將陳少芸捐贈的戰國劍、諸葛鼓等一批文物交給古猗園長期在南廳展覽。王鳴一捐贈了一株已逾百年的重瓣大紅牡丹給公園,移植於五曲長廊北邊。1962年重建梅花廳。到1963年,公園面積為117畝(7.8萬平方米)。 「文化大革命」中,石經幢和石塔上的佛像被破壞,古建築的翹角被砸,明萬曆年間有名的「嘉定四先生」之一的李流芳(李宜之的叔父)手跡的石碑被毀,豐子愷等名家書畫和其他文物被毀或被沒收,並從1967年1月起將園名改為南翔公園。1973年以後,陸續進行修復,並重建了鳶飛魚躍軒、小松崗假山、白鶴亭、南亭、缺角亭和浮筠閣。
1977年恢復古猗園的園名,投資28萬元整修。工程由市園林管理處設計室柳綠華規劃,由上海市園林工程公司施工,主要是改建公園圍牆,重建繪月廊、柳帶軒和配置花卉。1979年又投資78萬元進行修建和擴建,除被外單位佔用的土地外,公園面積為92畝(6.13萬平方米)。重點是在松鶴園內疊假山,造瀑布,挖河池,種松竹,將石塔移入荷花池中,新建鶴壽軒和改建柳蔭橋。部分古建築的修復由南京工學院楊廷寶、齊康設計。
1981年整修南大門,並把北大門的一對石獅移置於此,在門內新建仿磚雕照壁一座。同年向東徵用土地33畝(2.2萬平方米)。1982年重建逸野堂。1983年,根據清沈元祿在乾隆十一年所作的《古猗園記》,重新改建北大門,築幽賞亭,種植桂花、叢竹。1985~1987年,市政府撥款60萬元,在園東部擴建2.2萬平方米的青清園,使全園面積增至9.19萬平方米。擴建工程由市園林設計院謝家芬負責規劃及綠化設計,張永來負責建築設計。青清園以竹造景,並在園中建造了荷風竹露亭、君子堂、翠靄樓、青清園等景點。1985年熊山改建為龜山。

『陸』 今年(2019)南翔古猗園的荷花開了嗎

2019年7月7日去古猗園看荷花的,開開來的荷花還不怎麼多

『柒』 南翔古猗園2020年牡丹花開了嗎

菏澤牡丹園的牡丹開了

『捌』 2020年南翔古猗園牡丹花展幾月至幾月

有好朋友一般情況下都是四月份呀,我們這都是四月份開始的,到四月底就可以結束了

『玖』 古猗園牡丹花什麼時候開

4月初至五一節牡丹綻放好時節,「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的時節專。在古猗園,曲香廊南北兩屬側的百年重瓣紫牡丹是鎮園之寶。兩株百年牡丹經過再次孕育,每年都會開出花瓣疊嶂、形態飽滿的碩大花朵,爭奇斗艷。

『拾』 上海哪個公園牡丹花多

植物園肯定是不用說的了,南翔古猗園的牡丹花展相比也不會少,何況邊上是南翔小籠的原產地,再加上不遠的南翔老街,值得一去

熱點內容
盆栽向日葵養護 發布:2025-08-03 19:15:40 瀏覽:807
窩夫小子情人節蛋糕 發布:2025-08-03 19:08:33 瀏覽:960
牡丹亭劇情 發布:2025-08-03 19:07:09 瀏覽:431
七夕刀 發布:2025-08-03 19:06:14 瀏覽:303
盆景檀香木 發布:2025-08-03 18:44:08 瀏覽:237
玫瑰金翡翠 發布:2025-08-03 18:43:13 瀏覽:428
三亞國廣海棠 發布:2025-08-03 18:42:35 瀏覽:440
魚木花語 發布:2025-08-03 18:26:10 瀏覽:862
百合網水晶會員有用嗎 發布:2025-08-03 18:22:59 瀏覽:774
水光玫瑰 發布:2025-08-03 17:59:29 瀏覽: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