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花上聯
1. 丁香花百頭千頭萬頭.這對聯的典故是什麼
這里有一個抄故事,說有一個秀才去趕考,中途在一客棧休息進餐。他自恃高才,愛買弄學問,小二送酒時隨口出聯一句「冰冷酒,一點兩點三點」,這聯可出得有學問了,冰字古體就只有一點,三個字依次是帶了一點、兩點、三點,秀才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下聯,羞愧而逃。秀才雖然逃了,但是心中卻沒有放下此對聯,千方百計想要對出同樣工整絕妙的下聯,最後竟然抑鬱而終。後來蘇小妹路過此地,看到他墳頭盛開的丁香花,說他死後終於對出了下聯:「丁香花,百頭千頭萬頭」。丁香花三字依次「百」字頭,「千」字頭,「萬」字頭,同時也恰好表現了丁香花開放時一片繁茂的景象。雖然丁字與冰字平仄稍有不如,也算是千古絕對了。
2. 上聯:丁香花,百朵,千朵,萬朵
冰冷酒一點兩點三點
3. 「丁香花,百字頭千字頭萬字頭」的下聯是什麼
冰冷酒,一點水、兩點水、三點水
4. 丁香花的花語是什麼
丁香花抄
丁香花(Mezereon)襲
花 語:光輝(Bright)
丁香花擁有天國之花的光榮外號,也許是因為它高貴的香味,自古就倍受珍視。因此丁香花的花語,也是配得上天國之花外號的光輝。
受到這種花祝福而生的人,受天神所祝福,有光輝的人生。由於太聰明,而有喜歡走捷徑的毛病。希望在追求的過程中,別忘了最終的目的。
5. 冰冷酒一點二點三點,丁香花百頭千頭萬頭。 這對聯的典故是什麼
乾隆帝有「對聯天子」之稱,彭元瑞亦精於對聯。一次,乾隆宴見詞臣時曾出半聯:回「冰冷酒,一點水答,兩點水,三點水」,彭元瑞即席對曰:「丁香花,百字頭,千字頭,萬字頭」,頃刻間四座傾服。
彭元瑞博學多識,精於古代器物、書畫的鑒定,先後編成《秘殿珠林》、《石渠寶及》、《西清古鑒》、《寧壽鑒古》、《天祿琳琅術目》等圖籍、目錄。
他的詩文有《恩余堂輯稿》、《經進稿》、《宋四六話》、《知聖道齋讀書跋》等。乾隆帝六十、七十、八十壽誕時,他分別獻上詩詞《萬福集成贊》、《古稀頌》和《萬壽衢歌》三百首,受到皇帝嘉獎。
(5)丁香花上聯擴展閱讀:
起源:
對聯源於中國文字語音的對稱性,出現應該在周朝以前,造紙術和書法的發展,使對聯成為獨立文體。對聯形式短小,文辭精煉,既是一種生動的藝術表現形式,又是一種優秀的文化遺產。
時間跨度為先秦、兩漢、三國、兩晉至南北朝。在中國古詩文中,很早就出現了一些比較整齊的對偶句。流傳至今的幾篇上古歌謠已見其濫觴。如「鑿井而飲,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類。至先秦兩漢,對偶句更是屢見不鮮。
6. 又是丁香花開時…… 欣賞一首《丁香花絕聯》 上聯:冰冷酒,一點,二點,三點。 下聯:丁香花,百頭,
上聯:冰冷酒,一點,二點,三點。
下聯:丁香花,百頭,千頭,萬頭。
橫批:酒涼花香。
7. 丁香花的寓意
丁香為丁香花的簡稱,又名紫丁香、百結花等,丁香為木樨科丁香花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丁香花性喜陽光,稍耐陰,喜濕潤,忌積水,耐寒耐旱,一般不需多澆水。要求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適應性強,管理比較粗放,平時只要注意除草,雨季防澇,乾旱時注意澆澆水,便可順利生長。丁香初春開花,花單瓣或重瓣,開於前年小枝上,頂生或腋生,花端四裂,筒狀,呈圓錐花序,瓣柔色紫,情香襲人,為我國著名園林花卉各地庭園多為栽培。用途: 本種春季開花較早,可作觀賞植物,嫩葉可代茶,木材可製作農具。
丁香花——寓意勤奮、謙遜,象徵學校的良好校風,為哈爾濱市市花。
代表愛情
丁香在唐宋時期就在我國廣泛栽培,據說,除了它素雅清純的美麗和沁人心脾的幽香之外,還因為它是愛情與幸福的象徵,常被人們譽為「愛情之花」、「幸福之樹」。這在文人墨客的詩文中常有描寫。小說《鏡花緣》列為「十二友」的花卉中,丁香花是其中之一。更有唐代詩人李商隱在《代贈》一詩中用「樓上黃昏慾望休,玉梯橫絕月如鉤;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的詩句,借丁香喻愛情,描述了年輕女子思念情郎的眷戀心情。唐詩人陸龜蒙作有《丁香》詩:「殷勤解卻丁香結,縱放繁枝散誕春。」借丁香花抒懷,寄寓情思。
古代人借丁香花抒發愛情,今天我國許多地方仍是如此,把丁香花視為愛情之花。在雲南,崩龍族和傣族人民,每逢春暖花開之際,都要舉行一次傳統的「採花節」(和田伯光沒關系。)。身著節日盛裝的青年男女,爭相上山採摘丁香花,贈送給自己的戀人,表示對愛情的堅貞不渝。有些地方還把丁香花作為定情之物或催辦婚事之物。在男女雙方訂親以後,如果女方同意出嫁,就託人送一束丁香花給男方。男方收到女方送來的花束之後,要把花束放在即將成親的新房中,不等花朵謝落,就要選定成親迎娶的良辰吉日。
此外,說丁香是愛情之花,還因民間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
古時候,有個年輕英俊的書生赴京趕考,天色已晚,投宿在路邊一家小店。店家父女二人,待人熱情周到,書生十分感激,留店多住了兩日。店主女兒看書生人品端正、知書達理,便心生愛慕之情;書生見姑娘容貌秀麗,又聰明能幹,也十分喜歡。二人月下盟誓,拜過天地,兩心相傾。接著,姑娘想考考書生,提出要和書生對對子。書生應諾,稍加思索,便出了上聯:「氷冷酒,一點,二點,三點。」姑娘略想片刻,正要開口說出下聯,店主突然來到,見兩人私定終身,氣憤之極,責罵女兒敗壞門風,有辱祖宗。姑娘哭訴兩人真心相愛,求老父成全,但店主執意不肯。姑娘性情剛烈,當即氣絕身亡。店主後悔莫及,只得遵照女兒臨終所囑,將女兒安葬在後山坡上。書生悲痛欲絕,再也無法求取功名,遂留在店中陪伴老丈人,翁婿二人在悲傷中度日。
不久,後山坡姑娘的墳頭上,竟然長滿了鬱郁蔥蔥的丁香樹,繁花似錦,芬芳四溢。書生驚訝不已,每日上山看丁香,就像見到了姑娘一樣。一日,書生見有一白發老翁經過,便拉住老翁,敘說自己與姑娘的堅貞愛情和姑娘臨死前尚未對出的對聯一事。自發老翁聽了書生的話,回身看了看墳上盛開的丁香花,對書生說:「姑娘的對子答出來了。」書生急忙上前問道:「老伯何以知道姑娘答的下聯?」老翁捋捋鬍子,指著墳上的丁香花說:「這就是下聯的對子」。書生仍不解,老翁接著說:
「氷冷酒,一點,兩點,三點;
丁香花,百頭,千頭,寓頭。」
你的上聯「氷冷酒」,三字的偏旁依次是,「氷」為一點水,「冷」為二點水,「酒」為三點水。姑娘變成的「丁香花」,三字的字首依次是,「丁」為百字頭, 「香」為千字頭,「花」為萬字頭。前後對應,巧奪天工。書生聽罷,連忙施禮拜謝:「多謝老伯指點,學生終生不忘。」老翁說:「難得姑娘對你一片痴情,千金也難買,現在她的心願已化作美麗的丁香花,你要好生相待,讓它世世代代繁花似錦,香飄萬里。」話音剛落,老翁就無影無蹤了。從此,書生每日挑水澆花,從不間斷。丁香花開得更茂盛、更美麗了。
後人為了懷念這個純情善良的姑娘,敬重她對愛情堅貞不屈的高尚情操,從此便把丁香花視為愛情之花,而且把這幅「聯姻對」叫作「生死對」,視為絕句,一直流傳至今。
8. 丁香花百頭千頭萬頭.這對聯的典故是什
這里有2個故事:
1、說有一個書生去趕考,路上在一酒巴進餐.他買弄學問,被小二一句「冰冷酒,一點兩點三點」給難死了.後蘇小妹路過此地,看到他墳頭盛開的丁香花,說他終於對出了下聯:「丁香花,百頭千頭萬頭」.
2、 乾隆皇帝微服私訪,看見一個小孩在農家小院里臨摹字帖,那副樣子極其認真,便走進院里和他交談起來.乾隆皇帝問小孩會不會對對聯,小孩回答說會.於是乾隆皇帝出了個上聯:「冰冷酒一點兩點三點」.小孩想了一會兒,對道:「丁香花百頭千頭萬頭」.乾隆皇帝誇獎小孩說:「小小年紀就這么聰明,可真是狀元之才.」誰知小孩聽後立即下跪,還說:「謝皇上賜狀元之恩.」乾隆皇帝很是驚奇,忙問小孩:「你怎麼知道我是皇上?」小孩回答說:「天底下誰可點狀元?只有當今皇上才有資格.」 乾隆皇帝無可奈何,又覺得小孩的話有理,只得封這個小孩為「童狀元」.
而且呢.在電視連續劇《宰相劉羅鍋》里就曾出過這樣的對聯,是乾隆出的上聯,劉庸對的下聯.不過也有的書里說是乾隆和紀曉崗之間的對聯.還有是說蘇氏兄妹……總之很多種說法啦~
這只是對聯……
我比較喜歡的一個說法是這樣的 . 說有個秀才趕考,晚上住店,喜歡上了店裡的姑娘,姑娘便出了這上聯考他
是冰冷酒 一點水二點水三點 (古時冰字是水字加一點——「氷」)這上聯是相當難了,因為前面三字正好和後面對應.秀才當時想不出來,結果鬱郁而終,死在店中.念其痴情,結果就葬在那小店的院中.半年後,墳上便開出了一株丁香花,那姑娘的娘看見了說:相公生前沒對出來,死後卻對出來了.
也因為是對聯 所以一般不太可能代表自己的心情,非要問代表的意思 我揣測可能是遺憾 緣苦.這也是建立在傳說故事上的.
9. 上聯:冷冰酒 一點二點三點 下聯:丁香花 百頭千頭萬頭
曾經看過一來個故事,說有個秀才趕源考,晚上住店,喜歡上了店裡的姑娘,姑娘便出了這上聯考他
是冰冷酒
一點水二點水三點水(古時冰字是水字加一點——「氷」)這上聯是相當難了,因為前面三字正好和後面對應。秀才當時想不出來,結果鬱郁而終,死在店中。念其痴情,結果就葬在那小店的院中。半年後,墳上便開出了一株丁香花,那姑娘的娘看見了說:相公生前沒對出來,死後卻對出來了,
即:丁香花
百字頭千字頭萬字頭。丁和百都是一開頭,所以說百字頭;香字的禾前三筆正好是千,所以說千字頭;而古時萬字為「萬」是草字頭,花也是草字頭,所以說萬字頭。可以說這下聯對的是相當工整了,可惜秀才已經死了。
10. 丁香花百頭千頭萬頭 下聯 是什麼
上聯:氷冷酒一點兩點三點
下聯:丁香花百頭千頭萬頭
這個是求上聯,這副對聯很早就有了。原聯是
上聯:一點水兩點水三點水氷冷酒
下聯:百字頭千字頭萬字頭丁香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