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牡丹隨筆
① 春天看洛陽牡丹花觀後感,簡單幾句
久聞洛陽牡丹甲天下,早有觀看的念頭,但總是苦於無暇顧及。
今年在同學的提議下,決定來個洛陽牡丹一日游。
穀雨時節,
洛陽牡丹正是盛放,
於是便定下這個時候去洛陽看牡
丹。
趕了個大早隨旅行團登上了去往洛陽的旅遊車,
在車上導游講解
關於牡丹的各種典故和傳說,
一路上歡聲笑語。
忽然間一些鮮艷的顏
色閃入我的眼前,
是牡丹啊,
我這才發現不知不覺間已進入洛陽市區
了。作為九朝古都,洛陽實在名不虛傳,時尚和傳承、現代和古老把
洛陽城結合的如此美妙,
這是一座美麗的城市,
是一座令人流連忘返
的城市,更是一座無愧於國色天香之美譽的牡丹花都。
遍布在城市各個角落的歡迎標語,使整個洛陽洋溢著春天的氣
息,川流不息的旅遊車與人群不由使人感慨洛陽牡丹的魅力之大。
進入王城公園,園內已是一片花海,奼紫嫣紅,競相開放,魏紫
姚黃,爭芳斗艷,各放異采,簡直是一片花的海洋,好似人間仙境一
般。由於個人喜好不同,導游並未帶領我們一同觀賞牡丹,而是自由
活動,賞自己之所喜。所幸每種牡丹旁都有標識牌,上面都有簡單的
介紹,不用擔心叫不出牡丹的名字。
站在牡丹花前,
駐足觀賞,一片紫紅色的洛陽紅昂首挺胸,花大
如斗,鮮艷如火,花冠嬌艷欲滴,層層疊疊,似燃燒正旺的火焰,被
尊為牡丹中的「王中王」
。傳說武則天把牡丹貶到洛陽後牡丹昂首怒
放,於是下令將其燒死,牡丹枝幹雖被燒焦,然而到翌年春天,花兒
卻開得愈發鮮艷,此後便有了「焦骨牡丹」的美譽。我想這正是洛陽
牡丹格外受人喜歡的原因:它不懼權勢,不畏艱險,頑強地堅守自己
的個性,決不隨人俯仰,仰人鼻息,這就是洛陽牡丹的傲人風骨。
前行,是一片燦爛的黃牡丹,嫩黃色,圓柱形,綠色的嫩枝,可
以代替白芍,有非常高的葯用價值。雖是黃花,卻沒有黃花「瘦」的
感覺,不像菊花給人衰落的印象,它生機勃勃,如奔流的巨浪,催生
出鬥志,催人以奮發,給人以積極向上的精神。
在牡丹叢中漫步,自是流連,有看不完的花,有賞不盡的美,有
聞不夠的香。其中那最綠的牡丹是「豆綠」
,它的顏色近似葉綠;最
黑的牡丹是「冠世黑玉」
,它的顏色是深紫發黑;花瓣最多的牡丹要
數「魏紫」
,約有六七百片花瓣;最紅的牡丹是「火煉金丹」
,它的顏
色近似國旗紅;最藍的牡丹是「藍田玉」
,是粉里透藍,這些五彩繽
紛的顏色鋪在一張大大畫紙上,
那個畫面是多麼的美麗啊。
在牡丹花
下與它們合個影,
雖然有當配角的感受,
但也豈不是短短旅途中一個
美麗的片斷?
走出牡丹園,頻頻回首,意猶未盡。雖然不舍,但我們還是得離
去,
只留下了一張張的照片當做回憶。
「惟有牡丹真國色
,
花開時節動
京城」
,每一個接觸牡丹的人,都會為之動容。
② 描寫牡丹的經典散文
清平樂 李白
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椅欄桿。
紅牡丹 王維
綠艷閑且靜,紅衣淺復深。
花心愁欲斷,春色豈知心。
白牡丹 韋庄
閨中莫妒新妝婦, 陌上須慚傅粉郎。
昨夜月明渾似水, 入門唯覺一庭香。
吉祥寺花將落而陳述古期不至 蘇軾
今歲東風巧剪裁, 含情只待使君來。
對花無語花應恨, 直恐明年花不開。
惜牡丹花二首 白居易
一
惆悵階前紅牡丹, 晚來唯有兩枝殘。
明朝風起應吹盡, 夜惜衰紅把火看。
寂寞萎紅低向雨, 離披破艷散隨風。
晴明落地猶惆悵, 何況飄零泥土中。
二
寂寞菱紅低向南,離披破艷散隨風。
晴明落地猶惆悵,何況飄零泥土中。
賞牡丹一首 劉禹錫
庭前芍葯妖無格, 池上芙蕖凈少情。
惟有牡丹真國色, 花開時節動京城。
牡丹吟 邵雍
牡丹花品冠群芳,況是期間更有王。
四色變而成百色,百般顏色百般香。\
觀牡丹花
江蘇省南京 力學小學分校 3(1)班 陳方丁
今天,我和公公去古林公園觀賞牡丹花。一到車站,我仰望天空,立刻被天上那道美麗的雲霞,它像一條長長的綢帶飄在天上。我回過神來,車正向我緩緩地駛來。我們上了車不一會就到了古林公園。
一進大門我就聞到了濃郁的花香,我放眼望去,看見一朵朵數不勝數、品種繁多的牡丹花,一朵有一朵的姿態,一朵有一朵的特點。它們好像在爭奇斗 地比美。
春天是一個生機勃勃的季節。它讓春風吹醒大地上所有的花草樹木喚發出光彩。牡丹花也一樣喚發出了光彩,五顏六色的牡丹花有紅的、有白的、有粉紅的、有紫的等等。人們觀賞的方式各種各樣:有的人用照像機把牡丹花拍下來,有的人用眼睛觀賞牡丹花,有的人用畫筆把牡丹花畫下來,我用鉛筆寫下了這篇觀賞牡丹花的作文。
牡丹花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花。因此,我們在愛護它。我祝願牡丹花一年比一年盛。我更祝願我們的國家繁榮昌盛。
洛陽牡丹
鄭州緯五路一小 6年級6班 劉佳
「國色天香,花中之王」這些優美的詞語都是來贊揚「甲天下」的洛陽牡丹。今天,我就要為大家介紹一下洛陽的牡丹。
③ 牡丹花的唯美散文有哪些
又是牡丹花開時
作者:明若小溪
院里的牡丹花終於開了。盼啊盼,每天都望著那些花骨朵,憧憬著花開滿園的絢爛。
想起去年搬來的時候,也是滿院鮮花。各色的玫瑰、百合花,大朵大朵的芍葯和牡丹艷壓群芳。紅彤彤的蕃茄鋪滿菜地,黃橙橙的杏子掛滿枝頭,還有那綠幽幽的葡萄綴滿木架,令人垂涎欲滴……
這就是房東叔叔和阿姨精心創造的家園。也是我的夢中家園。
時間過得真快啊,不知不覺又是一年,不知不覺又過了春天。院里的杏花、梨花和蘋果花都謝了,到了結果的時候。牡丹花送走了春天迎來了初夏。
牡丹花開的時候,百合,芍葯,玫瑰都才慢慢長出花骨朵兒。所以牡丹更是院里最美的風景。剛開第一朵花的時候,我就已經仔細的欣賞了一番。它那紫紅的花瓣層層疊疊,包裹著金黃的蕊絲,慢慢綻開到碗口那麼大。形似楓葉的葉子就像無數只小手呵護著花朵,遠遠就望見萬綠叢中一點紅。靠近了便是一股奇香撲鼻而來。不知什麼時候已有兩只蜜蜂在花蕊間忙碌著,它們的鼻子果然是最靈敏的。看那些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兒,似一個個嬌媚的姑娘,半掩著羞紅的臉兒,期待著蜜蜂寵幸的時候。
見此情景我忽然心生靈感,口中默念出幾句:
「牡丹初放綻玉容,含苞朵朵似嬌娘。
靈蜂飛舞忙尋蜜,待到紅遍滿園時。」
花期一到,很快的兩天之內就會開出好多花。每天早上一開門,就能看見許多驚喜,就會帶給我一個好的心情。每下班回家看見它們,就會減去我幾分的疲憊。
我一直在關注它們的變化,隨時拿手機拍下它們美麗的容顏。我注意到了,一朵花兒盛開,就有一朵花兒枯敗。這就是勉不了的輪回吧。有時候就一會兒的時間,就會神奇的開出好幾朵!很是讓人遐想到花兒如何一點一點慢慢綻開的樣子,該是多麼的奇妙!要是能夠輕易瞧見,那也就不足為奇了呀。
一天清晨閑來無事,我便獨自在院中觀賞牡丹。清晨的陽光柔柔的,空氣中彌漫著濃郁的花香,直令人心曠神怡!不知什麼時候,那群勤勞的蜜蜂又在花叢中穿梭飛舞,歡喜的嗡嗡唱著忙著來回採蜜。碩大的牡丹在綠葉的印襯下顯得格外絢爛耀眼,愈加嫵媚動人。真想摘下一朵插入瓶里放在房中,可又隨即斷了此念,怎可這樣貪心殘忍的將花枝分離!還是靜靜的站立花叢中,幻象中彷彿是在自己的家園觀花享受吧。
看那朵朵怒放的牡丹朝氣蓬勃,像久拘閨房的女子,在陽光照耀下盡情展開燦爛的笑顏。陣陣涼風吹來,花兒們輕輕的搖頭,葉子莎莎作響,正是那一群閨中蜜友在相互竊竊私語呢……
這又讓我忽然想起《紅樓夢》中那一系列大家閨秀,聚集在牡丹園里吟詩嬉戲的情景。瞬間竟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於是我便穿越時空,將自己幻化成了林黛玉,在花前即興吟詩:
「牡丹怒放迎朝陽,絢光朵朵綻笑顏。
天姿國色奇香異,一笑傾城花中王。
綠葉印得紅花媚,嬌艷欲滴愈動人。
誘得群蜂歡采蜜,芳香溢濃送春風。」
雖然我自知慚愧,對詩詞的一竅不通,這樣的拙句萬萬不可與傳世才女黛玉相提並論,但卻是我發自內心對牡丹的愛意!同時也欽佩牡丹氣質高雅,超塵脫俗。
當然也有人不喜歡牡丹的美過於招遙,氣勢凜然。她艷壓群芳,混身散發著貴族氣息,正如宮廷貴妃一樣高高在上不易親近的感覺。
其實我也有過這般想法。那是因為我從未見過真正的牡丹,以前只是在圖片上看到過。而今終於一睹了國花真容,果然名不虛傳。而它的雍容華貴,自然是經歷過無數風霜雨雪,苦苦煎熬而來。這是我親眼所見,它從花開花落,到秋霜冬雪。正當它們絢爛盛開的時候,突然襲來狂風驟雨,打得花瓣四散飄落,但它們卻無懼無謂從容面對,堅持到太陽升起的時候,又會開出嶄新的花朵!幾乎所有的花草樹木都枯萎凋落時,它凍得像楓葉一樣紅的葉子,依然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直到隆冬正式來臨,它才漸漸屈身於茫茫寒雪之中,苦苦等待來年春暖花開之日!
所以我才慢慢明白,牡丹的奇香與眾不同。那花香中總隱含著一種微微苦澀的味道。正是梅花香自苦寒來的味道!
若非一番寒徹骨,哪得牡丹撲鼻香?
牡丹花開,象徵富貴吉祥。總有一天,我也要將這高貴漂亮的牡丹種滿我的院子,我也會有我夢想中的家園!
④ 關於牡丹花的散文,美文
牡丹花下的詩魂_
我游殤在你的夢里,看到花開花落。突然想到你那張迎著朝陽的臉龐和徐動著暖風般的微笑。如果說我醉了,那還有誰苟且清醒著呢。飄過往事的岸邊人頭攢動,惟獨但不見我的小船,那隻載著我全部家當也載著我這身材矮小詩人的問候。
愛在今秋原本熾熱的愛情,並沒有隨著黃花逝落,反而伴著哈爾濱的白雪——越來越轟烈。黎明一隻伴著雪花的白鴿,托起平靜悠長而又懶惰的風鈴。
夢里的行人醉了,也醉去了昨日的往事,飄邈在今日的凌晨。
紅娘披露著她紅綢子做的風衣,立在來時的歸路上。像是從天而降巧奪天工的雕塑。但詩人還是看穿了她那烏黑明亮的眸子在閃爍,像漆黑夜裡的繁星。他們並肩走著,雪在他們上下左右飛舞著,然後紅色的風衣淹沒了詩人,如往日溫暖著路經的行人,寒冷著冷眼的過客。
當有一天他們停留在某個角落,會想起那個與紅娘披著風衣的詩人。可能還有那菩薩心腸召喚客人避開風雪的小屋。人間的歡笑曾停留在這還沒有牡丹花香的北國,走過的花商成了花客,他們帶走主人的溫暖,帶來牡丹花香。
當這些成為一代代好客者的傳說時,誰又能想到撥動牡丹魂靈的卻是一片善良的沃土,而澆灌著她的更是異鄉人少為人知的故事。
被人惦記也是一種幸福,詩人為著朝暮燃燒的故事離開了。
紅娘說記下牡丹的故事唱給後人聽;詩人說這樣中國人才能看到牡丹花下的詩魂。他們曾有過卧於牆角陰暗的歷史,也有束縛在花瓶里的故事。
這不應該成為傳說,而是一種信仰,受後人崇拜。那經久不息的生命力正如脈脈相承的華夏民族,經久不息的故事正感動著民族魂,也正被她的子孫後輩遺忘和丟棄,被外人拾去當了寶貝。
被別人強先了信仰,就成了別人靈魂的東西,再也不會適合我們了。
列車上,詩人為這份歷史的傳說尋找了一塊最原始的化石。不沾帶任何現代色彩,不受來自外界的擾亂。束縛的歷史變成傾心的往事;醉眼朦朧了滄海桑田。
花魂
邊城又飄起了塵雪。
多情的微笑已伴著曾經盛開的往事,去追憶過往的奢華。
街頭已磨滑了稜角,秋季的歌喉震顫著初冬的雪。這個漫天飛舞的日子終於來了,擱淺的故事是否永遠地塵封於凜冽的寒風中。
詩人踏著心中夢想,尋著牡丹影子的中原腹地。
詩人浪漫的眼神被鄉人板起面孔生硬地拒絕了,他骨子裡的血液開始沸騰著,這個牡丹花鋪蓋起來的浪漫天堂已被無形中罩住一層朦朧的灰色。詩人又開始計劃著自己的行程,他在這座中原城市的地圖上圈圈點點,塗抹上厚重的筆墨。
他相信這一切只是一個騙人的扉頁,牡丹的故鄉一定隨處飄存著富貴高雅的魂,他也相信沾帶上牡丹氣息的詩定如初水的芙蓉。
我曾經愛過的你
沉睡在冬雪裡
我抱著你進了小屋
在歲月歌聲燃燒的火爐旁
你坦白
自己只是個反季的過客
……
詩人醉了,難道在這紮根千百年的牡丹沒有看到自己赤誠的心和坦然虔誠的文字。
詩人側著頭,把時間拉回了幾個輪回,眼前是觸手可及的唐朝盛世。牡丹過著衣食無憂的貴族生活,後來抗旨女皇的百花齊放被貶洛陽。她們開始浩浩盪盪無所留戀地走進這塊中原腹地。
花曾開過,尊貴的女皇定是悟透了沒有永遠艷麗的年華,才忍痛割愛貶了牡丹,賜予等待花開的中原。
炎黃子孫開始崇拜牡丹,文人墨客後無來者般地頌牡丹。而牡丹的靈性與詩魂的距離已被拉的越過歷史的界限。
牡丹屬於詩者,詩者傳達著國魂。
是誰抹殺了詩者的信仰,又是誰丟失了國魂呢。牡丹也只能淪為文人墨客嘩眾取寵的表演,真正依附著國魂的東西在光彩炫耀的畫架上就拋光了。鴉片戰爭開始,一個嗜好炫耀的民族印照著流彩的歷史,史詩中牡丹花下的陰影被尊崇她的人輕描淡寫了。牡丹是民族的東西,畫師用濃重的筆墨塗抹的牡丹並沒有影響收藏者的興致。詩人圍著這座小城做著忘返的穿梭,雖然闖進視線的都是陌生的風景,但總有一種絲絲縷縷的東西在溫暖著。透過被金錢砸得千瘡百孔鑲金畫框里的牡丹圖,總能嗅到一點歷史的文化氣息,輕微地一點點在濃縮,從四面八方、海角天涯、海峽兩岸,為著等待歸來的遊子鋪展著歸宿。國魂國魂,是拾回抹殺秋季里的信仰。——題記蹣跚的枯葉奏響了入冬的歌。高大挺拔的伯楊枝條零星點綴的葉子已經奇跡般地入眠了,默然地接受冬日裡所有刺骨的侵襲。他的詩歌也被冰凍在來時火車上那印著雪花圖案的薄皮本子上,泛黃的扉頁被一川川密密麻麻的數字所替代。他想他已經頹廢或者已經萎靡,遠去的詩魂已在離逝的歲月中掛滿風鈴,在這個起風的季節,叮叮當當地響。詩人望著窗外薄薄的冰雪,眼睛僵硬在北緯45度的地平線上。他的喉嚨再也喊不出聲音了。北國的哈爾濱又逢雪花飛揚的日子,新鮮孕育出牡丹花的氣息夾著詩人激動草亂的文字在北國的雪花中燃起了火苗,熊熊地燃燒著一對對握著玫瑰的情人。詩人死了。白雪埋沒了北國也埋沒了紛緋的往事。紅娘依舊披著紅綢子做的風衣,守望在哈爾濱的白雪裡,像是等待詩人在落日的余輝中款款走來……轉
⑤ 關於觀察牡丹的作文
觀察牡丹
「洛陽牡丹甲天下」這句話果然名副其實。在洛陽,隨便走到一個花園、一片草坪、一處人家······幾乎都能見到美麗的牡丹。
這也為我近距離觀察牡丹提供了方便,一天早上,我到小花園里看牡丹。牡丹花瓣小巧玲瓏,讓人感覺溫馨;花香濃烈,吸入之後有眩暈之感;花粉是淡黃色,細細觀察,就像一顆顆漂亮的全鑽石打造的寶珠;葉子呈翠綠色,沒有精雕細琢,卻更顯自然之美,甚至比翡翠更加明亮!我不禁發自肺腑地感嘆,真是「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啊!有人可能認為牡丹有刺,會刺傷手,刺完全是多餘。可我卻認為:「牡丹因為有刺,才更顯高貴純潔,刺也是牡丹的精華。」
關於牡丹,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呢。隋朝末年,在河南汝州的廟下鎮東,有個劉氏家族居住的地方——劉家館。這里有一個美麗天真的少女,出生於書香門弟,自幼琴棋書畫,無所不通,備受親鄰的喜歡。隨後父母相繼過世,少女便隨在長安作官的哥嫂來到長安定居。隋朝滅亡後,哥嫂相繼謝世,獨留她孤憐一人,無處可去,又兼看破紅塵,竟出家作了尼姑!出家時,少女將原來家院里親手種植的白牡丹帶到庵中,以表獻身佛教、潔身自好之意。在她的精心管理下,白牡丹長得非常茂盛、美麗。一株著花千朵,花大盈尺,理拉起樓,白色微帶紅暈,晶瑩潤澤,如美人肌膚,童子玉面,觀者無不贊其美,頌其佳。故每逢四月,眾多信女紛紛前來此庵拜佛觀花,且以花獻佛為樂,香火愈旺。因此花出自「劉氏居之閣下」之手,故名為「劉氏閣」,又叫「劉師閣」。後來,此牡丹品種又傳到四川天彭、山東菏澤等地,芳香遠播。其實,牡丹的傳說還有許多,在這里,我也不多說了,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上網查一查哦!
牡丹艷麗,可卻不是光有面子上的事情,它也有很大的作用。牡丹的莖可入葯,牡丹的花瓣可做牡丹茶,牡丹的花粉可做好蜜······牡丹的氣味還可以驅散疲勞,在家中幾株牡丹,累的時候聞一聞,就感覺好多了。
這就是洛陽最有名的牡丹!
⑥ 朱自清散文精選《看花》閱讀隨筆
你好,滿意請採納哦!
《看花》
作者:朱自清
生長在大江北岸一個城市裡,那兒的園林本是著名的,但近來卻很少;似乎自幼就不曾聽見過「我們今天看花去」一類話,可見花事是不盛的。有些愛花的人,大都只是將花栽在盆里,一盆盆擱在架上;架子橫放在院子里。院子照例是小小的,只夠放下一個架子;架上至多擱二十多盆花罷了。有時院子里依牆築起一座「花台」,台上種一株開花的樹;也有在院子里地上種的。但這只是普通的點綴,不算是愛花。
家裡人似乎都不甚愛花;父親只在領我們上街時,偶然和我們到「花房」里去過一兩回。但我們住過一所房子,有一座小花園,是房東家的。那裡有樹,有花架(大約是紫藤花架之類),但我當時還小,不知道那些花木的名字;只記得爬在牆上的是薔薇而已。園中還有一座太湖石堆成的洞門;現在想來,似乎也還好的。在那時由一個頑皮的少年僕人領了我去,卻只知道跑來跑去捉蝴蝶;有時掐下幾朵花,也只是隨意挼弄著,隨意丟棄了。至於領略花的趣味,那是以後的事:夏天的早晨,我們那地方有鄉下的姑娘在各處街巷,沿門叫著,「賣梔子花來。」梔子花不是什麼高品,但我喜歡那白而暈黃的顏色和那肥肥的個兒,正和那些賣花的姑娘有著相似的韻味。梔子花的香,濃而不烈,清而不淡,也是我樂意的。我這樣便愛起花來了。也許有人會問,「你愛的不是花吧?」這個我自己其實也已不大弄得清楚,只好存而不論了。
在高小的一個春天,有人提議到城外F寺里吃桃子去,而且預備白吃;不讓吃就鬧一場,甚至打一架也不在乎。那時雖遠在五四運動以前,但我們那裡的中學生卻常有打進戲園看白戲的事。中學生能白看戲,小學生為什麼不能白吃桃子呢?我們都這樣想,便由那提議人糾合了十幾個同學,浩浩盪盪地向城外而去。到了F寺,氣勢不凡地呵叱著道人們(我們稱寺里的工人為道人),立刻領我們向桃園里去。道人們躊躇著說:「現在桃樹剛才開花呢。」但是誰信道人們的話?我們終於到了桃園里。大家都喪了氣,原來花是真開著呢!這時提議人P君便去折花。道人們是一直步步跟著的,立刻上前勸阻,而且用起手來。但P君是我們中最不好惹的;「說時遲,那時快」,一眨眼,花在他的手裡,道人已踉蹌在一旁了。那一園子的桃花,想來總該有些可看;我們卻誰也沒有想著去看。只嚷著,「沒有桃子,得沏茶喝!」道人們滿肚子委屈地引我們到「方丈」里,大家各喝一大杯茶。這才平了氣,談談笑笑地進城去。大概我那時還只懂得愛一朵朵的梔子花,對於開在樹上的桃花,是並不瞭然的;所以眼前的機會,便從眼前錯過了。
以後漸漸念了些看花的詩,覺得看花頗有些意思。但到北平讀了幾年書,卻只到過崇效寺一次;而去得又嫌早些,那有名的一株綠牡丹還未開呢。北平看花的事很盛,看花的地方也很多;但那時熱鬧的似乎也只有一班詩人名士,其餘還是不相乾的。那正是新文學運動的起頭,我們這些少年,對於舊詩和那一班詩人名士,實在有些不敬;而看花的地方又都遠不可言,我是一個懶人,便乾脆地斷了那條心了。後來到杭州做事,遇見了Y君,他是新詩人兼舊詩人,看花的興致很好。我和他常到孤山去看梅花。孤山的梅花是古今有名的,但太少;又沒有臨水的,人也太多。有一回坐在放鶴亭上喝茶,來了一個方面有須,穿著花緞馬褂的人,用湖南口音和人打招呼道,「梅花盛開嗒!」「盛」字說得特別重,使我吃了一驚;但我吃驚的也只是說在他嘴裡「盛」這個聲音罷了,花的盛不盛,在我倒並沒有什麼的。
有一回,Y來說,靈峰寺有三百株梅花;寺在山裡,去的人也少。我和Y,還有N君,從西湖邊雇船到岳墳,從岳墳入山。曲曲折折走了好一會,又上了許多石級,才到山上寺里。寺甚小,梅花便在大殿西邊園中。園也不大,東牆下有三間凈室,最宜喝茶看花;北邊有座小山,山上有亭,大約叫「望海亭」吧,望海是未必,但錢塘江與西湖是看得見的。梅樹確是不少,密密地低低地整列著。那時已是黃昏,寺里只我們三個遊人;梅花並沒有開,但那珍珠似的繁星似的骨都兒,已經夠可愛了;我們都覺得比孤山上盛開時有味。大殿上正做晚課,送來梵唄的聲音,和著梅林中的暗香,真叫我們捨不得回去。在園里徘徊了一會,又在屋裡坐了一會,天是黑定了,又沒有月色,我們向廟里要了一個舊燈籠,照著下山。路上幾乎迷了道,又兩次三番地狗咬;我們的Y詩人確有些窘了,但終於到了岳墳。船夫遠遠迎上來道:「你們來了,我想你們不會冤我呢!」在船上,我們還不離口地說著靈峰的梅 花,直到湖邊電燈光照到我們的眼。
Y回北平去了,我也到了白馬湖。那邊是鄉下,只有沿湖與楊柳相間著種了一行小桃樹,春天花發時,在風里嬌媚地笑著。還有山裡的杜鵑花也不少。這些日日在我們眼前,從沒有人像煞有介事地提議,「我們看花去。」但有一位S君,卻特別愛養花;他家裡幾乎是終年不離花的。我們上他家去,總看他在那裡不是拿著剪刀修理枝葉,便是提著壺澆水。我們常樂意看著。他院子里一株紫薇花很好,我們在花旁喝酒,不知多少次。白馬湖住了不過一年,我卻傳染了他那愛花的嗜好。但重到北平時,住在花事很盛的清華園里,接連過了三個春,卻從未想到去看一回。只在第二年秋天,曾經和孫三先生在園里看過幾次菊花。「清華園之菊」是著名的,孫三先生還特地寫了一篇文,畫了好些畫。但那種一盆一干一花的養法,花是好了,總覺沒有天然的風趣。直到去年春天,有了些余閑,在花開前,先向人問了些花的名字。一個好朋友是從知道姓名起的,我想看花也正是如此。恰好Y君也常來園中,我們一天三四趟地到那些花下去徘徊。今年Y君忙些,我便一個人去。我愛繁花老乾的杏,臨風婀娜的小紅桃,貼梗累累如珠的紫荊;但最戀戀的是西府海棠。海棠的花繁得好,也淡得好;艷極了,卻沒有一絲盪意。疏疏的高乾子,英氣隱隱逼人。可惜沒有趁著月色看過;王鵬運有兩句詞道:「只愁淡月朦朧影,難驗微波上下潮。」我想月下的海棠花,大約便是這種光景吧。為了海棠,前兩天在城裡特地冒了大風到中山公園去,看花的人倒也不少;但不知怎的,卻忘了畿輔先哲祠。Y告我那裡的一株,遮住了大半個院子;別處的都向上長,這一株卻是橫里伸張的。花的繁沒有法說;海棠本無香,昔人常以為恨,這里花太繁了,卻醞釀出一種淡淡的香氣,使人久聞不倦。Y告我,正是颳了一日還不息的狂風的晚上;他是前一天去的。他說他去時地上已有落花了,這一日一夜的風,准完了。他說北平看花,是要趕著看的:春光太短了,又晴的日子多;今年算是有陰的日子了,但狂風還是逃不了的。我說北平看花,比別處有意思,也正在此。這時候,我似乎不甚菲薄那一班詩人名士了。
1930年4月。
⑦ 觀牡丹花有感1000字左右
洛陽觀牡丹
久聞洛陽牡丹甲天下,早有觀看的念頭,但總是苦於無暇顧及。
今年在同學的提議下,決定來個洛陽牡丹一日游。
穀雨時節,
洛陽牡丹正是盛放,
於是便定下這個時候去洛陽看牡
丹。
趕了個大早隨旅行團登上了去往洛陽的旅遊車,
在車上導游講解
關於牡丹的各種典故和傳說,
一路上歡聲笑語。
忽然間一些鮮艷的顏
色閃入我的眼前,
是牡丹啊,
我這才發現不知不覺間已進入洛陽市區
了。作為九朝古都,洛陽實在名不虛傳,時尚和傳承、現代和古老把
洛陽城結合的如此美妙,
這是一座美麗的城市,
是一座令人流連忘返
的城市,更是一座無愧於國色天香之美譽的牡丹花都。
遍布在城市各個角落的歡迎標語,使整個洛陽洋溢著春天的氣
息,川流不息的旅遊車與人群不由使人感慨洛陽牡丹的魅力之大。
進入王城公園,園內已是一片花海,奼紫嫣紅,競相開放,魏紫
姚黃,爭芳斗艷,各放異采,簡直是一片花的海洋,好似人間仙境一
般。由於個人喜好不同,導游並未帶領我們一同觀賞牡丹,而是自由
活動,賞自己之所喜。所幸每種牡丹旁都有標識牌,上面都有簡單的
介紹,不用擔心叫不出牡丹的名字。
站在牡丹花前,
駐足觀賞,一片紫紅色的洛陽紅昂首挺胸,花大
如斗,鮮艷如火,花冠嬌艷欲滴,層層疊疊,似燃燒正旺的火焰,被
尊為牡丹中的「王中王」
。傳說武則天把牡丹貶到洛陽後牡丹昂首怒
放,於是下令將其燒死,牡丹枝幹雖被燒焦,然而到翌年春天,花兒
卻開得愈發鮮艷,此後便有了「焦骨牡丹」的美譽。我想這正是洛陽
牡丹格外受人喜歡的原因:它不懼權勢,不畏艱險,頑強地堅守自己
的個性,決不隨人俯仰,仰人鼻息,這就是洛陽牡丹的傲人風骨。
前行,是一片燦爛的黃牡丹,嫩黃色,圓柱形,綠色的嫩枝,可
以代替白芍,有非常高的葯用價值。雖是黃花,卻沒有黃花「瘦」的
感覺,不像菊花給人衰落的印象,它生機勃勃,如奔流的巨浪,催生
出鬥志,催人以奮發,給人以積極向上的精神。
在牡丹叢中漫步,自是流連,有看不完的花,有賞不盡的美,有
聞不夠的香。其中那最綠的牡丹是「豆綠」
,它的顏色近似葉綠;最
黑的牡丹是「冠世黑玉」
,它的顏色是深紫發黑;花瓣最多的牡丹要
數「魏紫」
,約有六七百片花瓣;最紅的牡丹是「火煉金丹」
,它的顏
色近似國旗紅;最藍的牡丹是「藍田玉」
,是粉里透藍,這些五彩繽
紛的顏色鋪在一張大大畫紙上,
那個畫面是多麼的美麗啊。
在牡丹花
下與它們合個影,
雖然有當配角的感受,
但也豈不是短短旅途中一個
美麗的片斷?
走出牡丹園,頻頻回首,意猶未盡。雖然不舍,但我們還是得離
去,
只留下了一張張的照片當做回憶。
「惟有牡丹真國色
,
花開時節動
京城」
,每一個接觸牡丹的人,都會為之動容。
⑧ 《我眼中的牡丹》作文500字
那一回,抽花瓶簽,她,抽到了牡丹。下邊一句唐詩:「任是無情也動人」。她,艷冠群芳。她文墨不輸黛玉,相貌可比客卿,才能不輸鳳姐,女工可比襲人。她飽讀詩書,嚴守禮儀,不失大家風范,可說是世間罕見之奇女子。身居大觀園,再眾姐妹之間可算是佼佼者。襲人說:」寶姑娘原配牡丹花「。此言得之。牡丹,乃群芳之首,寶釵當之無愧。她,安靜,沉著,活活一位冷美人。有人說,沉默是一種境界。寶釵正式這樣的人。把眼光放在高處,再沉默中冶煉性情。然而,著並不同於黛玉的高傲,寶釵有的,是內心的平和與安寧。這樣,她學會了冷眼旁觀,適時展現,贏得了賈府上下的一致好評,於是,我要說,著位冷美人冷的精彩~!正應了古書上的一句話:寵辱不驚,閑看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邊雲卷雲舒。「她的冷,造就了她的平和,她的高人一等的安寧。她,還是無情的。然而有一首詩中說:」並不只有火才會歡笑 才會釋放熱能 有的冰 比火更熱情 只是一般人識不透她表面的寒冷。著正是寶釵,她也有少女的嬌羞與熱情,她的真情並不比黛玉若,只是她把真情放在了內心的深處,她不是所謂的第3者,她有屬於自己的愛情,她是愛寶玉的,盡管,寶玉最終選擇黛玉為靈魂伴侶,而他,依然不諱,也不求改變什麼。然而,她深藏的如海洋般浩瀚的情感,又有多少人了解呢?真是「痕君不似江樓月,南北西東,南北西東……」再看她自己寫出的心情「不語亭亭又黃昏。」透過宣紙,偷過筆尖,蘊藏著多少綿綿不絕的情思啊~!她,有著對生命的承諾,「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這是我們看到的寶釵;勇敢,不屈,自信。著一切都從她的一彎淺笑,一個眼神中流露出來。詩人聶魯達寫過一句話:當華美的葉片落盡,生命的脈絡才歷歷可見。當某一天,親眼看到一棵落盡了葉,只剩一棵樹枝乾的樹時,我想到了寶釵。她的生命就像是滿樹的樹干,清晰,堅強,勇敢。後來,命運對她背過身去。寶玉出家了。但她面對著一切沒有怨言,她用她小小的身體,用她堅強的生命包容了一切。
⑨ 臨夏十里長廊觀賞牡丹的作文700字。
一件有趣的事
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會有許多「故事」,快樂的、悲傷的、憤怒的……兒時的一個「故事」,至今下想起來仍覺得有趣。
記得我五歲那年,剛剛學會騎自行車(四輪自行車),為了向小夥伴們炫耀,經常騎著它在小區里「招搖過市」。這天,天高氣爽,我特別想騎自行車。於是,把它拎了出去,叫上爸爸、媽媽和奶奶,讓他們看看我的「真本領」。由於奶奶十分心疼我,想讓我騎得慢一點,就笑著跟我開了個小玩笑「**,路上小心點,別騎得太快,摔疼了,我們可不負責哦!」
我聽後,牢記住奶奶的話。告別了爸爸、媽媽和奶奶後,就向小花園騎去。我越騎越快,就像一隻快樂的小鳥。我一邊騎,心裡一邊想:瞧瞧,本姑娘騎得多快多好,馬上就可以破世界記錄了。
可是天有不測風雲,就在洋洋得意之際,我的車子被路上的一顆小石子磕了一下,開始搖搖晃晃跳起了「迪斯科」,我也跟著搖晃了起來,一下子,人仰馬翻……我傷心地看著滲血的傷口,真想飛奔回家讓奶奶幫我包紮一下,可是一想到奶奶說過摔疼了,他們不負責,只能打消了這個念頭。我垂頭喪氣地從口袋中找出一張餐巾紙,把傷口處的血跡擦乾凈,然後就推著自行車,象是斗敗的公雞似的,一瘸一拐地回家去了。
回到家,家人見了我腿上的傷,著急地問我怎麼回事。我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訴了他們。奶奶笑著點了點我的腦門:「真是個小傻瓜!我只是跟你開個玩笑,你怎麼還當真了啊!走,我去幫你包紮。」說完,就帶我去小房間包紮傷口了。
一件有趣的事
一想到這件事,我總會笑自己當時多麼傻啊!
今天,我和張宇打羽毛球時一不小心,羽毛球「飛」上了屋頂。用球拍扔了好幾次都沒有見效,羽毛球停在屋頂上正「狡黠」地晃動著身子瞧著我呢!我急了,拿著兩個球拍「輪番上陣」,結果連球拍也上了屋頂,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啊!這下可把我們急壞了,要知道我和張宇是難得能打上一回球的,何況這副拍子還是新買的呢!對了,用小石子投,哎呀,沒用的。跳上去又夠不著。這怎麼辦呢?
正當我們急得團團轉時,一位正在打掃的清潔工阿姨給我們出了個好主意:「想拿東西就四處瞧瞧,有沒有可以利用的工具呀!」於是我們四處「偵察 「了一下,發現花園門口的不遠處有一根敬啟者:長長的竹竿靜靜地躺在牆壁上,好像正等著我們的重用。我急急地對阿姨說了聲「謝謝!」,便飛快地跑了過去,拖著竹竿來到了屋頂下,張宇得意地對屋頂說:「嘿嘿,這回你可別再神氣了,看誰高!」
竹竿太重,我們倆齊心協力,使出了渾身的力氣,終於把竹竿舉過了頭頂,靠在了屋頂上,輕輕撥動,球拍和球都乖乖地落了地…… 我拿著竹竿正高興時,屋頂的主人從陽台上走了出來,氣勢洶洶地對我們高喊:「小孩,快把竹竿拿走!小心弄到了人……」我和張宇被嚇呆了,心想怎麼這么凶啊?是不是把我們當賊了?於是我們像機器人一樣,聽著主人的使喚,膽戰心驚地拖著竹竿,放到了原地。還好,他就責怪了我們幾聲,沒對我們怎麼樣。
回家的路上,我還在暗自慶幸著:挨罵不要緊,球拍和球終於回到了我們手中。
這可真是件有趣的事啊! 生活宛如一部情節曲折的電影,那一個個精彩的小鏡頭組成了絢麗多姿的生活。我熱愛生活,也熱愛那一個個小鏡頭,它使我的生活中充滿了歡聲笑語。每當我心煩意亂的時候,便會想起那個有趣的小鏡頭。
一天,吃過晚飯,我突發奇想,說:「爸爸媽媽,你們上一星期的班多辛苦呀!不如,我來搞一場家庭智力競賽,幫你們解解乏,緩解一下上班那緊張的心情吧!」爸爸媽媽點頭同意。我這個「主考官」立即走馬上任了。爸爸媽媽打開燈,電燈彷彿也比以前更亮了,好像在為我添彩呢! 比賽開始了。第一道題:「我國最先出產的汽車是什麼牌?」我高聲問道。 「解放牌。」媽媽迅速地回答。我看看媽媽,她的眼睛眯成了一條縫,笑得合不攏嘴。我又看看爸爸,只見他在那裡唉聲嘆氣,我急忙說:「爸爸,你可要加油喲!」
「第二題,請猜一個成語:蟠桃宴。」
「聚精會神!」爸爸脫口而出,立刻來了精神。這時,媽媽瞪了爸爸一眼,小聲說:「咱們騎驢看唱本――走著瞧!」
下面連續幾題,兩名選手爭先恐後地搶答。最後 ,十戰十平。爸爸吹起牛:「這次比賽,准我贏!」「爸爸,吹牛可別太早啊!下面,我們進行抽簽答題呢!」 爸爸滿不在乎地隨便抽了一題,交給我。「詩怎麼寫?」我念第一道題。「詩……」爸爸苦思冥想著,百思不得其解。最後,免費贈我一句:「我不會寫詩。」「詩不就是言字旁加一個寺廟的寺嘛!」爸爸颳了一下我的鼻子,笑著說:「你這個小滑頭。」
歸媽媽抽題了。媽媽胸有成竹地抽了一道題。我看著簽,問道:「4個9加起來,怎樣算等於100?」媽媽便小心翼翼地回答:「是99+9|9=100。」「完全正確。」媽媽高興地「耶」了一聲,爸爸氣得咬牙切齒。
比賽結束了。媽媽以300分的高分戰勝了爸爸的190分。我笑著說:「爸爸,你剛才不是誇下海口能拿第一嘛!我看呀,是倒數第一吧!「」哼!你們可別得意,我這次只不過讓你們一次。」瞧,爸爸又在吹牛,這可把我和媽媽逗笑了,爸爸也跟著傻呼呼地笑起來。看見爸爸媽媽笑得那麼開心,那麼輕松,我的心裡甜滋滋的,整個家庭
⑩ 觀察牡丹花的葉子日記
2008年3月1日 星期六 天氣:風
今天,媽媽帶我去洛浦公園觀察牡丹。專
一到那裡,我屬發現那裡的小牡丹有些已經被園林工人叔叔用袋子包了起來,於是,我問媽媽:「媽媽,那些牡丹,為什麼園林工人叔叔,被園林工人叔叔用袋子包了起來呢?」「是因為園林工人叔叔不想讓它們受涼,希望它們早點長大呀!」媽媽回答說。
可我也發現大部分的牡丹沒有被包上塑料袋,,它們已經發了芽。樹枝上長出絨芽,那芽如我的指甲般大小,略帶紅棕色,小小的花蕾已經長了出來。小小的花蕾的旁邊有些小尖頭豎立起來像在保衛他的小寶寶——花蕾一樣。
聽媽媽說:我們洛陽牡丹之所以能聞名中外,是因為它們形大鮮美、儀態萬方、色香俱全、冠絕群芳、國色天香,並且俱有很高的觀賞價值。而且牡丹的莖、葉可以治療血瘀病,根可以治療高血壓,除伏火,清熱散瘀,去癰消腫等。對高血壓有顯著療效。而它的花瓣可以食用,並且味道鮮美。沒想到吧,我們洛陽的牡丹花還有這么多作用。
我真為我是洛陽人,生活在洛陽而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