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花海牡丹花

花海牡丹花

發布時間: 2021-02-13 11:09:17

牡丹花的資料

.....o 牡丹(學名:Paeonia suffruticosa)是重要的觀賞植物,原產於中國西部秦嶺和大巴山一帶山區,現在這一地區尚有野生單瓣品種存在;牡丹以洛陽、菏澤牡丹最富盛名。牡丹是灌木木本,芍葯是蓄根草本,花型、葉片非常相似,牡丹於5月初開花,芍葯花期要晚一些,這是它們的主要區別。芍葯原產於中國北部及西伯利亞一帶,更耐寒。在英語和其他歐洲語言中,牡丹和芍葯是同一個詞。 產地習性 洛陽韋娜作品·精品工筆牡丹畫 原產於中國西部秦嶺和大巴山一帶山區,漢中是中國最早人工栽培牡丹的地方,為落葉亞灌木。喜涼惡 牡丹 熱,宜燥懼濕,可耐-30℃的低溫,在年平均相對濕度45%左右的地區可正常生長。喜陰,亦少不耐陽。要求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土壤或砂土壤,忌粘重土壤或低溫處栽植。花期4-5月。多採用嫁接方法進行栽培,因為與芍葯同屬芍葯屬,又多選用芍葯作為砧木。[1] 一、土壤 1、土質:牡丹適宜疏鬆肥沃,土層深厚的土壤。土壤排水能力一定要好。盆栽可用一般培養土。 2、土性:中性或中性微鹼土。 二、澆水 牡丹 [2]諺語說、俗語說:「牡丹宜干不宜濕。」牡丹是深根性肉質根,怕長期積水,平時澆水不宜多,要適當偏干。 三、施肥 諺語說、俗語說:「清牡丹","濁芍葯」。栽培牡丹基肥一定要足。基肥可用堆肥、餅肥或糞肥。通常以一年施三次肥為好,即開花前半個月噴灑一次以磷肥為主的肥水加花朵壯蒂靈;開花後半個月施一次復合肥;入冬之前施一次堆肥,以保第二年開花。 四、溫度 牡丹耐寒,不耐高溫。華東及中部地區,均可露地越冬氣溫到4℃時花芽開始逐漸膨大。適宜溫度:16~20℃,低於16℃不開花。夏季高溫時,植物呈半休眠狀態。 五、光照 諺語、 牡丹 [3]俗語說:「陰茶花,陽牡丹。」牡丹喜陽,但不喜歡曬。地栽時,需選地勢較高的朝東向陽處,盆栽應置於陽光充足的東向陽台,如放南陽台或屋頂平台,西邊要設法遮蔭。 六、栽培技術 洛陽范瑜作品·千古風流唯二喬 1.栽植 選擇向陽、不積水之地,最好是朝陽斜坡,上質肥沃、排水好的沙質壤土。栽植前深翻土地,栽植坑要適當大,牡丹根部放入其穴內要垂直舒展,不能拳根。栽植不可過深,以剛剛埋住根為好。一般盆栽較少。 2.光照與溫度 充足的陽光對其生長較為有利,但不耐夏季烈日暴曬,溫度在25℃以上則會使植株呈休眠狀態。開花適溫為17 -20℃,但花前必須經過1 -10℃的低溫處理2 -3個月才可。最低能耐- 30℃的低溫,但北方寒冷地帶冬季需採取適當的防寒措施,以免受到凍害。南方的高溫高濕天氣對牡丹生長極為不利,因此,南方栽培牡丹需給其特定的環境條件才可觀賞到奇美的牡丹花。 3.澆水與施肥 栽植前澆2次透水。入冬前灌1次水,保征其安全越冬。開春後視土壤干濕情況給水,但不要澆水過大。全年一般施3次肥,第1次為花前肥,施速效肥,促其花開大開好。第2次為花後肥,追施1次有機液肥。笫3次是秋冬肥,以基肥為主,促翌年春季生長。另外,要注意中耕除草,無雜草可淺耕鬆土。 4.整形修剪 花謝後及時摘花、剪枝,根據樹形自然長勢結合自己希望的樹形下剪,同時在修剪口塗抹愈傷防腐膜保護傷口,防治病菌侵入感染。若想植株低矮、花叢密集,則短截重些,以抑制枝條擴展和根櫱發生,一般每株以保留5-6個分枝為宜。 5.花期控制 盆栽牡丹可通過冬季催花處理而春節開花,方法是春節前60天選健壯鱗芽飽滿的牡丹品種(如趙粉、洛陽紅、盛丹爐、、葛金紫、珠砂壘、大子胡紅、墨魁、烏龍捧盛等)帶土起出,盡量少傷根、在陰涼處晾12-3天後上盆,並進行整形修剪,每株留10個頂芽飽滿的枝條,留頂芽,其餘芽抹掉。上盆時,盆大小應和植株相配,達到滿意株型。澆透水後,正常管理。春節前50-60天將其移入10℃左右溫室內每天噴2-3次水,盆士保持濕潤。當鱗芽膨大後,逐漸加溫至25-30℃,夜溫不低於15℃,如此春節可見花。 七、常見病害 褐斑病、紅斑病和銹病等;常見害蟲有線蟲、蠐螬和地老虎等。 二喬 (1)葉斑病:也稱紅斑病,此病為多毛孢屬的真菌傳染。病菌主要浸染葉片,也浸染新枝。發病初期一般在花後15天左右,7月中旬隨溫度的升高日趨嚴重。初期葉背面有穀粒大小褐色斑點,邊緣色略深,形成外濃中淡、不規則的圓心環紋枯斑,相互融連,以致葉片枯焦凋落。葉柄受害產生墨綠色絨毛層;莖、柄部染病產生隆起的病斑;病菌在病株莖葉和土壤中越冬。 防治方法:①11月上旬(立冬)前後,將地里的於葉掃凈,集中燒掉,以消滅病原菌;②發病前(5月份)噴灑1:1:160倍的波爾多液,10一15天噴一次,直至7月底;③發病初期,噴灑500-800倍的甲基托布津、多菌靈,7-10天噴一次,連續3-4次。 (2)紫紋羽病:為真菌病害。由土壤傳播。發病在根頸處及根部,以根頸處較為多見。受害處有紫色或白色棉絮狀菌絲,初呈黃褐色,後為黑褐色,俗稱"黑疙瘩頭"。輕者形成點片狀斑塊,不生新根,枝條枯細,葉片發黃,鱗芽癟小;重者整個根頸和很系腐爛,植株死亡。此病多在6-8月高溫多雨季節發生,9月以後,隨氣溫的降低和雨水的減少,病斑停止蔓延。 牡丹 [4]防治方法:①選排水良好的高燥地塊栽植;②雨季及時中耕,降低土壤濕度;③4-5年輪作一次;④選育抗病品種;⑤分栽時用 500倍五氯硝基苯葯液塗於患處再栽植,也可用5%代森銨1000倍液澆其根部;⑥受害病株周圍用石灰或硫磺消毒。 (3)茵核病。又名莖腐病。病原為核盤菌。發病時在近地面莖上發生水漬狀斑,逐漸擴展腐爛,出現白色棉狀物。也可能浸染葉片及花蕾。 防治方法:選擇排水良好的高燥地塊栽植;發現病株及時挖掉並進行土壤消毒;4-5年輪作一次。 經常見的還有炭疽病、銹病。炭疽病在葉面上發生圓形或不規則形淡褐色凹陷病斑,擴展後邊緣為紫褐色;銹病在葉背著生黃色孢子堆,引起葉片退綠,後期病葉上生柱狀毛發物。防治方法同葉斑病。 繁殖與栽培常用分株和嫁接法繁殖,也可播種和扦插。移植適期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不可過早或過遲。喜 牡丹 [5]肥,每年至少應施肥三次,即「花肥」、「芽肥」和「冬肥」。栽培2-3年後應進行整枝。對生長勢旺盛、發枝能力強的品種,只需剪去細弱枝,保留全部強狀枝條,對基部的萌櫱應及時除去,以保持美觀的株形。除芽也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為使植株開花繁而艷、保持植株健壯,應根據樹齡情況,控制開花數量。在現蕾早期,選留一定數量發育飽滿的花芽,將過多的芽和弱芽盡早除去。一般5-6年生的植株,保留3-5個花芽。新定植的植株,第二年春天應將所有花芽全部除去,不讓其開花,以集中營養促進植株的發育。 牡丹為深根性落葉灌木花卉,性喜陽光,耐寒,愛涼爽環境而忌高溫悶熱,適宜幹事兒於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中生長。因此一般栽培牡丹花的盆土宜用砂土和餅肥的混合土,或用充分腐熟的廄肥、園土、粗砂以1:1:1的比例混勻的培養土。如栽培土壤中水分過多,其肉質根部容易腐爛。因此,遇到連續下雨的天氣時,要及時排水,切不可讓其根部積水。牡丹不耐高溫,夏季天熱時要及時採取降溫措施。最好搭個涼棚,為其遮蔭。中午前蓋上草簾或蘆葦,傍晚揭去。這一措施及時做好,可以防止落葉,若任其受熱、落葉,將嚴重影響以後開花。牡丹因根須較長,植株較大,因此適合於地栽,若要盆栽,則應選大型的、透水性好的瓦盆,盆深要求在30厘米以上。最好用深度為60-70厘米的瓦缸。牡丹花的繁殖,用播種法、分株法、嫁接法都可以。 國內主要產地 1、山東菏澤,古稱曹州,現有全國最大的牡丹種植基地。菏澤古稱曹州素有「雄峙烈郡」,「一大都會」 牡丹 [6]之譽。這里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史不絕書,曹州 牡丹種植有數百年歷史。宋時牡丹以洛陽為多,歐陽修有詩「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自明開始,種植中心已移至曹州,今山東菏澤。發展至今,菏澤以有幾百個品種,數千畝牡丹田,每年穀雨前後,曹州牡丹連阡接陌,艷若蒸霞,蔚為壯觀,堪稱中華之最。 菏澤是全世界面積最大、品種最多的牡丹生產基地、科研基地、出口基地和觀賞基地。現有栽培面積5萬畝,九大色系,600多個品種,行銷北京、天津、上海、廣州、深圳等100多個大中城市,出口日本、法國、加拿大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菏澤牡丹雍容華貴,色艷香濃,在99』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上獨得81個獎項。 菏澤牡丹史上也稱曹州牡丹。以其花大、色艷、型美、香濃而「甲海內」。菏澤牡丹的特點是枝挺拔有致,葉繁茂多姿,花雍容華貴,被譽為觀賞牡丹之上品。 菏澤 牡丹花開 [7]牡丹的科學研究碩果累累。早在第一屆全國花革博覽會上,菏澤牡丹新品種選育、牡丹大田催花技術研究、牡丹新品種等三項科研成果就獲得了國家科技術進步獎,佔全國牡丹科研獲獎數量之首。97年元月14日,菏澤牡丹科研成果第四次通過國家級鑒定。僅這一次,就有牡丹新品種培育、案頭牡丹無土栽培、牡丹耐溫熱品處的篩選、鳳丹實生苗嫁接觀賞牡丹在商品化生產上的應用、牡丹盆景研究、芍葯切花品種的篩選、牡丹新品種選育等七面成果通過鑒定,是通過牡丹科研成果最多的一次。其中,五項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標志著菏澤牡丹科研又取得突破性進展。從而提高了牡丹的觀賞價值,拓寬了牡丹的種植范圍和應用范圍,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珍貴品種快速繁育問題,開辟了牡丹進入千家萬戶的新途徑,創造了與國際花卉業接軌的條件。受到陳慕華副委員長的贊揚。 菏澤牡丹還在國內外重大花展中連連獲獎,盛譽海內外。在一、二、三、四屆全國花草博覽會上,菏澤牡丹奪得金、銀、銅獎,科技進步獎,優質展品將計26個;在三次香港國際花展中,菏澤牡丹引起轟動,奪得冠軍獎一個,一等獎三個;在法國波爾多市國際花草博覽會和美國匹茲堡國際發明博覽會上,分別奪得競賽總分銀質獎和牡丹芍葯干鮮花銀質獎。在第四屆花博會上,菏澤牡丹獨領風騷,一舉奪得唯一的一個「景點特別獎」和六個單項獎。 尤其在 牡丹 [8]中國99』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上,菏澤牡丹枝壓群雄,一舉奪魁,共獲得了119枚牡丹單項獎中的81枚,佔68%。其中三枚大獎,菏澤「曹州牡丹園」和「喬子紅」牡丹各奪1枚;12枚金獎,菏澤牡丹「黑花魁」、「曹州紅」等摘取10枚;36枚銀獎,菏澤牡丹「胡紅」、「蘭田玉」等拿來26枚;60枚銅獎,菏澤牡丹「花二喬」、「黃花魁」等獲43枚。專家評委一致評價:「菏澤牡丹花大、色繁、開得飽滿,不愧為國色天香。」目前菏澤牡丹黑、紅、黃等九大花色1156個品種獲得國家質檢總局源產地標記注冊認證。 2、河南洛陽,牡丹為我國園藝花較早的觀賞花卉之一。在牡丹栽培演化過程伊始就與洛陽結下了不解之緣。洛陽牡丹始於隋,盛於唐,而「甲天下」於宋,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在這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洛陽帝國牡丹不僅以其雍容華貴,國色天香而美譽遐邇;也以其造化鍾情,天下君臨而總領群芳。洛陽也成為人們心目中牡丹之聖地。 中國是牡丹的故鄉,洛陽又是中國牡丹的發祥地之一。洛陽牡丹以花大色艷、富麗端莊名揚天下。她始於晉、興於隋,盛於唐,極盛於宋。自隋唐以後,洛陽牡丹在四川天彭、江蘇鹽城、浙江杭州、安徽毫川、山東曹州、廣東韶關等地相繼引種栽培,如今已遍布長城內外、大江南北。洛陽牡丹已溶入了中國牡丹的花海之中,並且香飄海外。公元724年,中國牡丹傳入日本;公元1330至1850年引入法國;公元1656年荷蘭開始引種;公元1789年英國引進中國牡丹,培育出100多個園藝品種;美國在公元1826至1830年也開始引進。 「春來誰作韶華主,總領群芳是帝國牡丹」。洛陽牡丹以其悠久的栽培歷史和眾多的品種、宏大的生產規模、豐富的野生資源、高超的栽培技藝、日臻完善的科學理論體系以及具有深邃內涵的牡丹文化,在國際園藝界及文化界享有崇高地位。 3、甘肅紫斑牡丹 4, 安徽亳州 5、安徽銅陵 6、河北柏鄉,有株千年牡丹。 7、陝西漢中,有牡丹園 8、安徽巢湖,銀屏山有一株千年牡丹。 9、四川彭州,彭州市丹景山為我國天彭牡丹的發源地。改革開放以來,牡丹花被定為彭州市市花、天彭牡丹得 牡丹 [9]到迅速恢復發展,並以丹景山為發展傳統名花的基地,建設以牡丹觀賞為特色的風景區,被稱為「中國西部花山」,全山共有牡丹300餘萬株,260多個品種,每年4月上旬至5月下旬,山上山下的各色牡丹次第開放,讓人驚艷。 10、陝西西安,有牡丹園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戶縣石井鎮終南山阿姑泉牡丹園。 11、重慶墊江,山水牡丹之鄉,華夏牡丹源 12、安徽合肥張集,劉巷有一白一紅160餘年的兩株牡丹 形態特徵 根系肉質強大,少分枝和須根。株高1-3m,可達2m,老莖灰褐色,當年生枝黃褐色。二回三出羽狀復葉,互生。花單生莖頂,花徑10-30cm,花色有白、黃、粉、紅、紫及復色,有單瓣、復瓣、重瓣和台閣性花。花萼有5片。 牡丹的分辨方法很多,按株型可分為直立型、開展型和半開張型;按芽型可分為圓芽型、狹芽型、鷹嘴型和露嘴型;按分枝習性可分為單枝型和叢枝型;按花色可分白、共、粉、紅、紫、墨紫(黑)、雪青(粉藍)、綠和復色;按花期可分為早花型、中花型、晚花型和秋冬型(有些品種有二次開花的習性,春天開花後,秋冬可再次自然開花,即稱為秋冬型);按花型可分為系、類、組型四級。四個系即牡丹系、紫斑牡丹系、黃牡丹系和紫牡丹系;二個類即單花類和台閣花類;二個組即千層組和樓子組;組以下根據花的形狀分為若干型,如單瓣型、荷花型、托桂型、皇冠型等。 牡丹為多年生落葉小灌木生長緩慢,株型小,株高多在0.5~2米之間;根肉質,粗而長,中心木質化,長度一般在0.5~0.8米,極少數根長度可達2米;根皮和根肉的色澤因品種而異;枝幹直立而脆,圓形,為從根莖處叢生數枝而成灌木狀,當年生枝光滑、草木,黃褐色,常開裂而剝落;葉互生,葉片通常為二回三出復葉,枝上部常為單葉,小葉片有披針、卵圓、橢圓等形狀,頂生小葉常為2~3裂,葉上面深綠色或黃綠色,下為灰綠色,光滑或有毛;總葉柄長8~20厘米,表面有凹槽;花單生於當年枝頂,兩性,花大色艷,形美多姿,花徑10~30厘米;花的顏色有白、黃、粉、紅、紫紅、紫、墨紫(黑)、雪青(粉藍)、綠、復色十大色;雄雌蕊常有瓣化現象,花瓣自然增多和雄、雌蕊瓣化的程度與品種、栽培環境條件、生長年限等有關;正常花的雄蕊多數,結籽力強,種籽成熟度也高,雌蕊瓣化嚴重的花,結籽少而不實或不結籽,完全花雄蕊離生,心皮一般5枚,少有8枚,各有瓶狀子房一室,邊緣胎座,多數胚珠,骨果五角,每一果角結籽7~13粒,種籽類圓形,成熟時為共黃色,老時變成黑褐色,成熟種子直徑0.6~0.9厘米,千粒重約400克。 牡丹由野生變家種後,因環境條件變化及人工不斷地選育和栽培,除花色、花型、花期早晚有變異外,而且在株的形態、根的長短、粗細、葉的色澤、形狀等方面也發生了變異。 http://ke..com/view/34906.htm 後面還有很多

㈡ 河南省哪裡牡丹花最多

洛陽。
洛陽牡丹,「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為多年生落葉小灌木。洛陽是十內三朝古都,有容「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美譽。「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其栽培始於隋,鼎盛於唐,宋時甲於天下。它雍容華貴、國色天香、富麗堂皇,寓意吉祥富貴、繁榮昌盛,是華夏民族興旺發達、美好幸福的象徵。洛陽牡丹花朵碩大,品種繁多,花色奇絕,有紅、白、粉、黃、紫、藍、綠、黑及復色9大色系、10種花型、1000多個品種。花開時節,洛陽城花海人潮,競睹牡丹倩姿芳容。

㈢ 牡丹若入花海,又怎抵千嬌百媚 的意思

獨處高貴艷麗,群芳中泯然無奇。

㈣ 中國的國花牡丹花是什麼時候被定為國花的國花

牡丹深受全國人民喜愛,全國人大曾在1994年開展了自下而上的全國評選國花活動,全國各省市區全部贊成牡丹為國花,有18個省還提出了「一國一花是牡丹」的建議
我國法律並未將某個花卉定義為國花,目前民間選定國花的聲音很大,主要分為兩大派:牡丹和梅花
目前,世界上已有100多個國家確立了自己的國花,中國是惟一尚未確立國花的大國。 由於沒有國花,在2001年的APEC會議上,新聞報道出現了「以中國國花牡丹為背景」的笑話;1999年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上,國花的空缺,更成為悠悠古國的世紀遺憾……國花的評選必須具備四個條件:一是分布要廣泛;二是外觀要漂亮;三是要有深刻的文化內涵;四是要具備一定的經濟價值。
20多年來,為什麼始終沒有評選出國花?
據中國林學會透露,國花的評選必須具備四個條件:
一是分布要廣泛;
二是外觀要漂亮;
三是要有深刻的文化內涵;
四是要具備一定的經濟價值。

馬上有學者提出質疑:「分布要廣泛」的要求就不妥,看似合理然而卻太主觀,因為大家喜歡的未必就是分布最廣泛的物種,大熊貓分布並不廣泛,但它卻是國寶。
誠然,中國地域遼闊,花文化的積淀異常深厚,國花是代表整個國家的自然、植物、人文情況。 畢竟評選國花是一件十分嚴肅的事,寧可慎重從事,不能草率決定,否則將會造成千古遺憾。
部分學者不斷向中~央、全國~人~大、國~務~院的領導寫信,闡述一國兩花(牡丹、梅花雙國花)的主張,並在供中~央領~導傳閱的內參上發表相關的文章。
中國目前還沒有指定某個花卉為國花,但在民間象徵富貴的牡丹和象徵堅韌不拔意志的梅花當選國花的呼聲極高。梅花和牡丹的國花之爭已經持續了20餘年,從1984年就開始了。1994年中國花協提出了以牡丹為國花,蘭、荷、菊、梅為四季名花的建議,因遭到梅花派的反對而不了了之,那一次是我國離確定國花最近的一次。目前一國一花(牡丹或梅花),一國兩花(牡丹和梅花),一國五花(亦稱一拖四,即牡丹、蘭、荷、菊、梅)的呼聲最高。此外,銀杏、杜鵑、蘭花等的呼聲也很高。清朝末年,晚清政府將牡丹作為國花,1915年出版的《辭海》中也將牡丹稱之為國花。1929年,民國政府將梅花定為國花。部分民間人士將牡丹稱之為國花,但在現實中,牡丹並非國花。世界在冊的3萬多個花卉品種中,中國就有2萬個,難怪在這茫茫花海中選出一個國花如此不易。這真是中國人的一個「美麗的煩惱」。

㈤ 牡丹花的功效

牡丹皮性微寒,味苦、辛。歸心、肝、腎經。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用於溫版毒發斑、吐血權衄血、夜熱早涼、無汗骨蒸、經閉痛經、癰腫瘡毒、跌撲傷痛等證。現代研究表明,牡丹皮有抗菌、抗炎、抗過敏、抗腫瘤、止血、祛瘀血、清熱解毒、鎮靜、鎮痛、解痙等活性。

還能促進單核細胞吞噬功能,提高機體特異性免疫功能,增加免疫器官重量。應用時應注意,血虛有寒,孕婦及月經過多者慎用。牡丹花含黃芪苷,除觀賞外還可入葯,用於調經活血。

(5)花海牡丹花擴展閱讀:

牡丹花作用

1、牡丹花的觀賞作用

說到牡丹花無人不知,洛陽是牡丹花城,牡丹也最是奇特。它品種眾多,花大色美,綻放之時,雍容華貴不愧是花中之王。喜歡嬌艷的花朵,就不要錯過千姿百態的牡丹。

2、牡丹花可以點綴家居

牡丹花的觀賞價值較高,可以單株觀賞亦可以多株盆栽。擺在家中可以很好的美化環境。牡丹花一向給人華貴大方的感覺,將其擺放在客廳之中,可以讓家也顯得富貴大氣,提升家居檔次。

㈥ 介紹牡丹花

牡丹花牡丹(學名:Paeonia suffruticosa)是重要的觀賞植物,原產於中國西部秦嶺和大巴山一帶山區,現在這一地區尚有野生單瓣品種存在;牡丹以洛陽、菏澤牡丹最富盛名。牡丹是灌木木本,芍葯是蓄根草本,花型、葉片非常相似,牡丹於5月初開花,芍葯花期要晚一些,這是它們的主要區別。芍葯原產於中國北部及西伯利亞一帶,更耐寒。在英語和其他歐洲語言中,牡丹和芍葯是同一個詞。 中文名稱: 牡丹 別稱: 鼠姑、鹿韭、白茸、木芍葯、百雨金、洛陽花、富貴花等 二名法: Paeonia suffruticosa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綱: 雙子葉植物綱 Magnoliopsida 目: 虎耳草目 Saxifragales 科: 芍葯科 Paeoniaceae 屬: 芍葯屬 Paeonia 種: 牡丹 P. suffruticosa 目錄[隱藏] 產地習性一、土壤 二、澆水 三、施肥 四、溫度 五、光照 六、栽培技術 七、常見病害 【國內主要產地】 【重要栽培基地】 形態特徵一、株型 二、根 三、芽 四、分枝 五、葉 六、葉柄 七、花 八、果實種籽 價值用途 主要品種品種識別 牡丹花系 牡丹文化牡丹傳說 牡丹詩詞 牡丹歷史 國外牡丹 牡丹和芍葯的區別 產地習性 一、土壤 二、澆水 三、施肥 四、溫度 五、光照 六、栽培技術 七、常見病害 【國內主要產地】 【重要栽培基地】 形態特徵 一、株型 二、根 三、芽 四、分枝 五、葉 六、葉柄 七、花 八、果實種籽 價值用途 主要品種 品種識別 牡丹花系 牡丹文化 牡丹傳說 牡丹詩詞 牡丹歷史 國外牡丹 牡丹和芍葯的區別 [編輯本段]產地習性 原產於中國西部秦嶺和大巴山一帶山區,漢中是中國最早人工栽培牡丹的地方,為落葉亞灌木。喜涼惡牡丹熱,宜燥懼濕,可耐-30℃的低溫,在年平均相對濕度45%左右的地區可正常生長。喜陰,亦少不耐陽。要求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壤土或砂壤土,忌粘重土壤或低溫處栽植。花期4-5月。多採用嫁接方法進行栽培,因為與芍葯同屬芍葯屬,又多選用芍葯作為砧木。[4] 一、土壤 1、土質:牡丹適宜疏鬆肥沃,土層深厚的壤土。土壤排水能力一定要好。盆栽可用一般培養土。 2、土性:中性或中性微鹼土。 二、澆水 諺語說、俗語說:「牡丹宜干不宜濕。」牡丹是深根性肉質根,怕長期積水,平時澆水不宜多,要適當偏干。 三、施肥 諺語說、俗語說:「清牡丹","濁芍葯」。栽培牡丹基肥一定要足。基肥可用堆肥、餅肥或糞肥。通常以一年施三次肥為好,即開花前半個月澆一次以磷肥為主的肥水;開花後半個月施一次復合肥;入冬之前施一次堆肥,以保第二年開花。 四、溫度 牡丹耐寒,不耐高溫。華東及中部地區,均可露地越冬氣溫到4℃時花芽開始逐漸膨大。適宜溫度:16~20℃,低於16℃不開花。夏季高溫時,植物呈半休眠狀態。 五、光照 諺語、俗語說:「陰茶花,陽牡丹。」牡丹喜陽,但不喜歡曬。地栽時,需選地勢較高的朝東向陽處,盆栽應置於陽光充足的東向陽台,如放南陽台或屋頂平台,西邊要設法遮蔭。 六、栽培技術 1.栽植 選擇向陽、不積水之地,最好是朝陽斜坡,上質肥沃、排水好的沙質壤土。栽植前深翻土地,栽植坑要適當大,牡丹根部放入其穴內要垂直舒展,不能拳根。栽植不可過深,以剛剛埋住根為好。一股盆栽較少。 2.光照與溫度 充足的陽光對其生長較為有利,但不耐夏季烈日暴曬,溫度在25℃以上則會使植株呈休眠狀態。開花適溫為17 -20℃,但花前必須經過1 -10℃的低溫處理2 -3個月才可。最低能耐- 30℃的低溫,但北方寒冷地帶冬季需採取適當的防寒措施,以免受到凍害。南方的高溫高濕天氣對牡丹生長極為不利,因此,南方栽培牡丹需給其特定的環境條件才可觀賞到奇美的牡丹花。 3.澆水與施肥 栽植前澆2次透水。入冬前灌1次水,保征其安全越冬。開春後視土壤干濕情況給水,但不要澆水過大。全年一般施3次肥,第1次為花前肥,施速效肥,促其花開大開好。第2次為花後肥,追施1次有機液肥。笫3次是秋冬肥,以基肥為主,促翌年春季生長。另外,要注意中耕除草,無雜草可淺耕鬆土。 4.整形修剪 花謝後及時摘花、剪枝,根據樹形自然長勢結合自己希望的樹形下剪。若想植株低矮、花叢密集,則短截重些,以抑制枝條擴展和根櫱發生,一般每株以保留5-6個分枝為宜。 5.花期控制 盆栽牡丹可通過冬季催花處理而春節開花,方法是春節前60天選健壯鱗芽飽滿的牡丹品種(如趙粉、洛陽紅、盛丹爐、、葛金紫、珠砂壘、大子胡紅、墨魁、烏龍捧盛等)帶土起出,盡量少傷根、在陰涼處晾12-3天後上盆,並進行整形修剪,每株留10個頂芽飽滿的枝條,留頂芽,其餘芽抹掉。上盆時,盆大小應和植株相配,達到滿意株型。澆透水後,正常管理。春節前50-60天將其移入10℃左右溫室內每天噴2-3次水,盆士保持濕潤。當鱗芽膨大後,逐漸加溫至25-30℃,夜溫不低於15℃,如此春節可見花。 七、常見病害 褐斑病、紅斑病和銹病等;常見害蟲有線蟲、蠐螬和地老虎等。 (1)葉斑病:也稱紅斑病,此病為多毛孢屬的真菌傳染。病菌主要浸染葉片,也浸染新枝。發病初期一般在花後15天左右,7月中旬隨溫度的升高日趨嚴重。初期葉背面有穀粒大小褐色斑點,邊緣色略深,形成外濃中淡、不規則的圓心環紋枯斑,相互融連,以致葉片枯焦凋落。葉柄受害產生墨綠色絨毛層;莖、柄部染病產生隆起的病斑;病菌在病株莖葉和土壤中越冬。 防治方法:①11月上旬(立冬)前後,將地里的於葉掃凈,集中燒掉,以消滅病原菌;②發病前(5月份)噴灑1:1:160倍的波爾多液,10一15天噴一次,直至7月底;③發病初期,噴灑500-800倍的甲基托布津、多菌靈,7-10天噴一次,連續3-4次。 (2)紫紋羽病:為真菌病害。由土壤傳播。發病在根頸處及根部,以根頸處較為多見。受害處有紫色或白色棉絮狀菌絲,初呈黃褐色,後為黑褐色,俗稱"黑疙瘩頭"。輕者形成點片狀斑塊,不生新根,枝條枯細,葉片發黃,鱗芽癟小;重者整個根頸和很系腐爛,植株死亡。此病多在6-8月高溫多雨季節發生,9月以後,隨氣溫的降低和雨水的減少,病斑停止蔓延。 防治方法:①選排水良好的高燥地塊栽植;②雨季及時中耕,降低土壤濕度;③4-5年輪作一次;④選育抗病品種;⑤分栽時用 500倍五氯硝基苯葯液塗於患處再栽植,也可用5%代森銨1000倍液澆其根部;⑥受害病株周圍用石灰或硫磺消毒。 (3)茵核病。又名莖腐病。病原為核盤菌。發病時在近地面莖上發生水漬狀斑,逐漸擴展腐爛,出現白色棉狀物。也可能浸染葉片及花蕾。 防治方法:選擇排水良好的高燥地塊栽植;發現病株及時挖掉並進行土壤消毒;4-5年輪作一次。 經常見的還有炭疽病、銹病。炭疽病在葉面上發生圓形或不規則形淡褐色凹陷病斑,擴展後邊緣為紫褐色;銹病在葉背著生黃色孢子堆,引起葉片退綠,後期病葉上生柱狀毛發物。防治方法同葉斑病。 繁殖與栽培常用分株和嫁接法繁殖,也可播種和扦插。移植適期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不可過早或過遲。喜肥,每年至少應施肥三次,即「花肥」、「芽肥」和「冬肥」。栽培2-3年後應進行整枝。對生長勢旺盛、發枝能力強的品種,只需剪去細弱枝,保留全部強狀枝條,對基部的萌櫱應及時除去,以保持美觀的株形。除芽也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為使植株開花繁而艷、保持植株健壯,應根據樹齡情況,控制開花數量。在現蕾早期,選留一定數量發育飽滿的花芽,將過多的芽和弱芽盡早除去。一般5-6年生的植株,保留3-5個花芽。新定植的植株,第二年春天應將所有花芽全部除去,不讓其開花,以集中營養促進植株的發育。 牡丹為深根性落葉灌木花卉,性喜陽光,耐寒,愛涼爽環境而忌高溫悶熱,適宜幹事兒於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中生長。因此一般栽培牡丹花的盆土宜用砂土和餅肥的混合土,或用充分腐熟的廄肥、園土、粗砂以1:1:1的比例混勻的培養土。如栽培土壤中水分過多,其肉質根部容易腐爛。因此,遇到連續下雨的天氣時,要及時排水,切不可讓其根部積水。牡丹不耐高溫,夏季天熱時要及時採取降溫措施。最好搭個涼棚,為其遮蔭。中午前蓋上草簾或蘆葦,傍晚揭去。這一措施及時做好,可以防止落葉,若任其受熱、落葉,將嚴重影響以後開花。牡丹因根須較長,植株較大,因此適合於地栽,若要盆栽,則應選大型的、透水性好的瓦盆,盆深要求在30厘米以上。最好用深度為60-70厘米的瓦缸。牡丹花的繁殖,用播種法、分株法、嫁接法都可以。 【國內主要產地】 1、山東菏澤,古稱曹州,現有全國最大的牡丹種植基地.菏澤古稱曹州素有「雄峙烈郡」,「一大都會」之譽。這里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史不絕書,曹州 牡丹種植有數百年歷史。宋時牡丹以洛陽為多,自明開始,種植中心已移至曹州。發展至今,菏澤以有幾 百個品種,數千畝牡丹田,每年穀雨前後,曹州牡丹連阡接陌,艷若蒸霞,蔚為壯觀,堪稱中華之最。 菏澤是全世界面積最大、品種最多的牡丹生產基地、科研基地、出口基地和觀賞基地。現有栽培面積5萬畝,九大色系,600多個品種,行銷北京、天津、上海、廣州、深圳等100多個大中城市,出口日本、法國、加拿大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菏澤牡丹雍容華貴,色艷香濃,在99』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上獨得81個獎項。 菏澤牡丹史上也稱曹州牡丹。以其花大、色艷、型美、香濃而「甲海內」。菏澤牡丹的特點是枝挺拔有致,葉繁茂多姿,花雍容華貴,被譽為觀賞牡丹之上品。 菏澤牡丹的科學研究碩果累累。早在第一屆全國花革博覽會上,菏澤牡丹新品種選育、牡丹大田催花技術研究、牡丹新品種第三項科研成果就獲得了國家科技術進步獎,佔全國牡丹科研獲獎數量之首。97年元月14日,菏澤牡丹科研成果第四次通過國家級鑒定。僅這一次,就有牡丹新品種培育、、案頭牡丹無土栽培、牡丹耐溫熱品處的篩選、鳳丹實生苗嫁接觀賞牡丹在商品化生產上的應用、牡丹盆景研究、芍葯切花品種的篩選、牡丹新品種選育等七面成果通過鑒定,是通過牡丹科研成果最多的一次。其中,五項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標志著菏澤牡丹科研又取得突破性進展。從而提高了牡丹的觀賞價值,拓寬了牡丹的種植范圍和應用范圍,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珍貴品種快速繁育問題,開辟了牡丹進入千家萬戶的新途徑,創造了與國際花卉業接軌的條件。受到陳慕華副委員長的贊揚。 菏澤牡丹還在國內外重大花展中連連獲獎,盛譽海內外。在一、二、三、四屆全國花草博覽會上,菏澤牡丹奪得金、銀、銅獎,科技進步獎,優質展品將計26個;在三次香港國際花展中,菏澤牡丹引起轟動,奪得冠軍獎一個,一等獎三個;在法國波爾多市國際花草博覽會和美國匹茲堡國際發明博覽會上,分別奪得競賽總分銀質獎和牡丹芍葯干鮮花銀質獎。在第四屆花博會上,菏澤牡丹獨領風騷,一舉奪得唯一的一個「景點特別獎」和六個單項獎。 尤其在中國99』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上,菏澤牡丹枝壓群雄,一舉奪魁,共獲得了119枚牡丹單項獎中的81枚,佔68%。其中三枚大獎,菏澤「曹州牡丹園」和「喬子紅」牡丹各奪1枚;12枚金獎,菏澤牡丹「黑花魁」、「曹州紅」等摘取10枚;36枚銀獎,菏澤牡丹「胡紅」、「蘭田玉」等拿來26枚;60枚銅獎,菏澤牡丹「花二喬」、「黃花魁」等獲43枚。專家評委一致評價:「菏澤牡丹花大、色繁、開得飽滿,不愧為國色天香。」目前菏澤牡丹黑、紅、黃等九大花色1156個品種獲得國家質檢總局源產地標記注冊認證。 2、河南洛陽,牡丹為我國園藝花較早的觀賞花卉之一。在牡丹栽培演化過程伊始就與洛陽結下了不解之緣。洛陽牡丹始於隋,盛於唐,而「甲天下」於宋,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在這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洛陽帝國牡丹不僅以其雍容華貴,國色天香而美譽遐邇;也以其造化鍾情,天下君臨而總領群芳。洛陽也成為人們心目中牡丹之聖地。 中國是牡丹的故鄉,洛陽又是中國牡丹的發祥地之一。洛陽牡丹以花大色艷、富麗端莊名揚天下。她始於晉、興於隋,盛於唐,極盛於宋。自隋唐以後,洛陽牡丹在四川天彭、江蘇鹽城、浙江杭州、安徽毫川、山東曹州、廣東韶關等地相繼引種栽培,如今已遍布長城內外、大江南北。洛陽牡丹已溶入了中國牡丹的花海之中,並且香飄海外。公元724年,中國牡丹傳入日本;公元1330至1850年引入法國;公元1656年荷蘭開始引種;公元1789年英國引進中國牡丹,培育出100多個園藝品種;美國在公元1826至1830年也開始引進。 「春來誰作韶華主,總領群芳是帝國牡丹」。洛陽牡丹以其悠久的栽培歷史和眾多的品種、宏大的生產規模、豐富的野生資源、高超的栽培技藝、日臻完善的科學理論體系以及具有深邃內涵的牡丹文化,在國際園藝界及文化界享有崇高地位。 3、甘肅紫斑牡丹 4、安徽銅陵 5、河北柏山,有株千年牡丹 6、陝西漢中,有牡丹園 7、安徽巢湖,銀屏山有一株千年牡丹。 8、四川彭州,彭州市丹景山為我國天彭牡丹的發源地。改革開放以來,牡丹花被定為彭州市市花、天彭牡丹得到迅速恢復發展,並以丹景山為發展傳統名花的基地,建設以牡丹觀賞為特色的風景區,被稱為「中國西部花山」,全山共有牡丹300餘萬株,260多個品種,每年4月上旬至5月下旬,山上山下的各色牡丹次第開放,讓人驚艷。 9、陝西西安,有牡丹園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戶縣石井鎮終南山阿姑泉牡丹園。[3] 【重要栽培基地】 菏澤、洛陽、杭州、牡丹江、成都、杭州、陳州、吳縣、江陰、南京、灌陽、上海、嘉興、寧國、臨夏、蘭州。 中國牡丹從野生引入觀賞栽培,已有1650年左右的歷史。栽培品種從單瓣花逐步演化成復瓣、重瓣乃至台閣型。促使牡丹品種向重瓣化演進的主動力是良好的栽培條件。已知將品種的優良性壯和枝變,通過嫁接固定下來,新品種大量涌現。 總之,從唐代起,就推崇帝國牡丹為「國色天香」,由於歷代舉國一致地珍視和喜愛,掀起了一次次的牡丹熱潮。盡管朝代更迭,花王帝國牡丹,統領群芳,國色天香的崇高驕傲的地位,從未動搖! 由於牡丹系深根性花木,對土壤深度及肥力均有較嚴要求,因此小盆栽植一般都不易開花。 [編輯本段]形態特徵 根系肉質強大,少分枝和須根。株高1-3m,可達2m,老莖灰褐色,當年生枝黃褐色。二回三出羽狀復葉,互生。花單生莖頂,花徑10-30cm,花色有白、黃、粉、紅、紫及復色,有單瓣、復瓣、重瓣和台閣性花。花萼有5片。 牡丹的分辨方法很多,按株型可分為直立型、開展型和半開張型;按芽型可分為圓芽型、狹芽型、鷹嘴型和露嘴型;按分枝習性可分為單枝型和叢枝型;按花色可分白、共、粉、紅、紫、墨紫(黑)、雪青(粉藍)、綠和復色;按花期可分為早花型、中花型、晚花型和秋冬型(有些品種有二次開花的習性,春天開花後,秋冬可再次自然開花,即稱為秋冬型);按花型可分為系、類、組型四級。四個系即牡丹系、紫斑牡丹系、黃牡丹系和紫牡丹系;二個類即單花類和台閣花類;二個組即千層組和樓子組;組以下根據花的形狀分為若干型,如單瓣型、荷花型、托桂型、皇冠型等。 牡丹為多年生落葉小灌木生長緩慢,株型小,株高多在0.5~2米之間;根肉質,粗而長,中心木質化,長度一般在0.5~0.8米,極少數根長度可達2米;根皮和根肉的色澤因品種而異;枝幹直立而脆,圓形,為從根莖處叢生數枝而成灌木狀,當年生枝光滑、草木,黃褐色,常開裂而剝落;葉互生,葉片通常為二回三出復葉,枝上部常為單葉,小葉片有披針、卵圓、橢圓等形狀,頂生小葉常為2~3裂,葉上面深綠色或黃綠色,下為灰綠色,光滑或有毛;總葉柄長8~20厘米,表面有凹槽;花單生於當年枝頂,兩性,花大色艷,形美多姿,花徑10~30厘米;花的顏色有白、黃、粉、紅、紫紅、紫、墨紫(黑)、雪青(粉藍)、綠、復色十大色;雄雌蕊常有瓣化現象,花瓣自然增多和雄、雌蕊瓣化的程度與品種、栽培環境條件、生長年限等有關;正常花的雄蕊多數,結籽力強,種籽成熟度也高,雌蕊瓣化嚴重的花,結籽少而不實或不結籽,完全花雄蕊離生,心皮一般5枚,少有8枚,各有瓶狀子房一室,邊緣胎座,多數胚珠,骨果五角,每一果角結籽7~13粒,種籽類圓形,成熟時為共黃色,老時變成黑褐色,成熟種子直徑0.6~0.9厘米,千粒重約400克。 牡丹由野生變家種後,因環境條件變化及人工不斷地選育和栽培,除花色、花型、花期早晚有變異外,而且在株的形態、根的長短、粗細、葉的色澤、形狀等方面也發生了變異。[2] 一、株型 因品種不同,牡丹植株有高有矮、有叢有獨、有直有斜、有聚有散,各有所異。一般來說按其形狀或分為五個類型; 1、直立型 枝條直立挺拔而較高,分布緊湊,展開角度小,枝知與垂直線的夾角多在30o以內。節間較長,新生枝年生長量在10~15厘米,一般五年生株高40~50厘米,高者達1米以上。如「首案紅」、「紫二喬」、「姚黃」等。 2、疏散型 枝條多疏散彎曲向四周伸展,株幅大於株高,形成低矮展開的株形,枝條展開時與垂直線的夾角多在45o以上,新枝長,較軟。如「趙粉」、「守重紅」、「山花爛漫」、「青龍卧墨池」等。 3、開張型 枝條生長健壯挺拔,向四周斜伸開張,角度在上述兩者之間,株形圓滿端正,高矮適中,新枝年生長量6~8厘米,一般五年生株高在30~40厘米。如「狀元紅」、「銀紅巧對」、「金玉交章」等。 4、矮生型 枝條生長緩慢,節間短而葉密,枝條分布緊湊短小,年新枝生長量為2~4厘米,一般五年生株高15高厘米左右。如「美人紅」、「羅漢紅」、「海雲紫」等為代表。 5、獨干型 多為人工培植的藝術造型,具有明顯的主幹,主幹高矮不等,一般在20~80厘米。主幹上部分生數枝,構成樹冠(有的無樹冠),形態古雅,酷似盆景,生長較慢,一般成型期需8年以上。如「十八號」等。 上述每一植株類型中,因品種不同,直立程度、高矮、斜伸角度等亦有不同;同時,枝條的粗壯、細弱、硬挺、直彎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差異。如矮生類型中「羅漢紅」即屬於粗壯矮生型,而「出梗奪翠」則屬於細弱矮生型;又如直立型中的「首案紅」屬粗壯直立型,「姚黃」則屬於細硬直立型。 二、根 牡丹根系發達,具有多數深根形的肉質主根和側根。初生根始為白色,漸變為黃色至褐色,肉質白色,個別紅色,肉質中心木質化,俗稱「木心」。肉質部儲有大量養份和水份供植株生長,一般來說,根深的植株枝葉茂盛,植株較高,根淺則枝短株型矮。牡丹因品種不同,其根型、數量也不一致,但大體上可分為三類: 1、直根型 此類型的根深(四年生的牡丹根可入土80厘米以上),但根條稀疏,沒有明顯的主根,僅有幾十條粗細均勻的粗「面條根」,根光滑、皮百,根上極少分生小根,根(加工後稱「丹皮」)產量高,質量好。如「鳳丹」、「趙粉」、「二喬」、「墨魁」等。這類牡丹多為葯用兼觀賞兩用品種。 2、坡根型 此類根條粗細長短不一,分生側根較多,交叉生長,俗稱「雞爪根」,多數入土較淺,斜坡角度大。如「青山貫雪」、「白玉」、「黃花葵」等品種,此類牡丹產丹皮質量、產量低於直根型,不適於葯用栽培。 3、中間型 此類根條稀密適中,無明顯主根,生有多數粗細均稱、根皮光滑的「面條根」,平均入土深度在70~80厘米,如「種生黑」、「姚黃」等,既可觀賞,又可葯用。 三、芽 牡丹的芽外由6~8枚鱗片所包,所以牡丹芽又稱「鱗芽」。牡丹以鱗芽越冬。牡丹的芽按功能和分化程度分為花芽、葉芽、潛伏芽和不定芽四種。 1、花芽 牡丹的花芽為混合芽,能抽枝、長葉、開花。著生在枝條頂端的稱為「頂生花芽」,開過一次花的枝條,花莖便自行乾枯回縮一段。著生在乾枯花莖下部的葉腋間的花芽稱為「腋生花芽」或「側生花芽」。花芽一般都比較肥大飽滿,剝除鱗片,可見「花胎」(即鱗芽內部的幼小花蕾)。 2、葉芽 葉芽只抽枝長葉,多數著生在花芽下部的葉腋間,也有著生在枝條頂端的,較花芽瘦小,萌發後發育成枝條。 3、潛伏芽 潛伏芽著生在新枝的最下部,形狀癟小,如粟粒,俗稱「狗鱉」。平時不萌發,在花芽、葉芽或枝條受傷後才能萌發,其壽命較長,可維持10~15年之久。 4、不定芽 著生在根莖處的芽叫做「不定芽」。出土後抽生為萌櫱枝,俗稱「土芽」。不定芽萌發力特強,是接穗、更新老枝(股)和增加新股的主要來源。不定芽當年不開花,生長旺盛者,在頂部當年可發育分化形成花芽,翌年開花。 牡丹在芽因品種不同在形狀、顏色等方面均有差異,形態百出,各有特徵。大體上有圓錐型、珍珠型、扁圓型、長錐型、鷹咀型等;各形狀之間又有大小、鱗片的多少、芽質癟瘦虛實等差別;顏色也有青綠、黃綠、土紅、土黃、銀灰、棕褐和不同程度的紫紅等色;另外還有花色和混和色,是秋季分辨品種的主要依據。因此,單靠芽的形狀、顏色等很難識別牡丹的品種,需靠長期耐心細致的觀察,才能掌握每一品種鱗芽的特性。

㈦ 怎麼形容牡丹花開花急,超級

1、盛開的牡丹,猶如花中仙子在萬綠叢中展現她嫵媚的身姿!

2、公園里的牡丹花像一位笑顏初開的少女,向我發出了親切的問候。

3、牡丹盛開,風華絕代,宛若傾城美人,一笑全世界都失去了顏色!

4、牡丹盛開,妮紫嫣紅。數也數不清的牡丹花,各展芳容,爭奇斗艷,色彩繽紛,如同花海一樣。

5、牡丹花在綠葉的拍子下翩翩起舞,如同一位仙女在人們面前展示著自己優美的舞姿,讓人們盡情地觀賞,盡情地享受。

6、紅色的牡丹花,像手掌一樣張開了。

7、遠遠望去,那些牡丹花像一個個笑臉在向我微笑,一陣微風吹來,花香沁人心脾,我以陶醉在這花香之中。

8、公園里的牡丹花開得很美,好像一塊塊絢麗的織錦。

9、牡丹花如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慢慢的綻開它的笑臉。

10、牡丹像一個個花枝招展的姑娘,帶著燦爛的笑容。

11、牡丹花左右搖晃,像頑皮的孩童,還招來了許多的蜜蜂和蝴蝶。

㈧ 介紹牡丹花的作文

雅地舉著飽滿的花苞,絲毫沒有綻放的意思,人群中有人憤憤地咒罵,也有人搖搖頭失望地離去。牡丹沒做什麼,只是隨著寒風淡淡地點點頭。
我有些失望地望著它。也對,當年,武則天忽然想在冬天游覽御花園,便下旨勒令百花連夜綻放,以供玩賞,百花攝於王威,紛紛開放,唯有牡丹不從,因而被貶到了洛陽。那麼有骨氣的牡丹,怎會輕易移了本性,惟命是從呢?
人潮仍在一抹抹地涌來,散開。我越發覺得,我讀不懂牡丹。幾百年以來,它被許多文人騷客辛辣地諷刺,批判。可牡丹依然不為所動地綻放著,它懂得文人對它的批判嗎?也許不懂,也許懂了,可面對這些批判,它又能說說些什麼呢?世俗中人將粉雕玉琢的它視為富貴的代表,狂熱地愛慕和追逐。這無疑嚴重違背了牡丹的初衷,它只是想將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現出來而已。稍明事理的志士,將它貶為污濁世風的同義詞。這無中生有的非議之語,更是扭曲了它原本的面目。古往今來,又有多少人,為牡丹說句公道話呢?牡丹也有尊嚴,它肯定也想為自己辯駁;可面對潮水般的流言蜚語,它沉默了。因為它覺得,積毀鎖骨,駁也無益。於是,牡丹無視世俗,一心一意地納馨吐芳,依然綻放著那淡妝濃抹的花朵。我曾無數次地想,牡丹竟沉得住氣,能守住自己的本性,和滄海桑田的孤獨。
我走進了牡丹,想細細端詳這有著錚錚鐵骨的百花之王。但這樣一來,我又不禁被它的美麗所震撼。它華麗而不失高雅,溫和中透出威嚴,酷似童話故事中那集美貌,氣質於一身的女王,使得旁邊的花兒都黯然失色。桃花和梨花風情萬種,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調就落入俗套,怎比得上牡丹典雅端莊?幽蘭和茉莉空靈清秀,但容顏過於素白,意有餘而形不足,怎比得上牡丹雍容華貴?盡管牡丹遭人非議,但它的美韻不容抹煞。它熱烈綻放的芳姿,依然吸引著無數世人的眼球,也快成了一個躍進的時代的象徵。
走進花展,我以往對牡丹的成見被一掃而光。盡管牡丹依然固執地凝在枝頭,但我知道它已先在一個過客的心裡綻放,告訴她應該恪守自身的高貴,堅持生命的本真。
如此美麗,如此有骨氣,如此有靈性的牡丹啊,請讓我大聲地贊美你!
參考資料:純屬原創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脫凡雅緻喜歡牡丹花,不僅因為她高貴艷麗,還因為牡丹花是幸福美好的化身、繁榮昌盛的象徵,給我帶來很多的快樂。每到開花時節,牡丹就開著雍容華貴、嬌俏艷麗的花朵。

㈨ 牡丹花的特點

一、外形特徵

牡丹花有花中之王的稱號,這和它雍容華貴的造型也有關系。其花在枝頂單生,花瓣有單瓣和重瓣兩種。顏色多種多樣,有白色、粉色、紫色和紅色等等。葉子通常為復葉,在枝頂可能有小葉,形狀為寬卵形,表面無毛,背面有白粉。

二、生長習性

牡丹花在我國的很多地方都能生長,有著較強的適應能力。適宜在溫暖乾燥,陽光充足的地方栽種,但也耐半陰,耐寒。日常養護時注意不要澆水太多導致積水,也要放在陽光下暴曬,溫度在17-20℃為宜,這樣它就能很好的生長。

(9)花海牡丹花擴展閱讀:

牡丹花花型

1、單瓣型牡丹花

單瓣型牡丹花的花瓣有十多片,二到三輪,形態寬大。其結果能力較強。此類花型代表包括鴉片紫、石榴紅、鳳丹白等。

2、荷花型牡丹花

荷花型牡丹花的花瓣眾多,有二十多片,有四到五輪,其排列整齊,形態寬大,具有個別雄蕊和雌蕊柱頭瓣化的情況。此類花型的代表包括似荷蓮、錦雲紅、玉板白等。

3、菊花型牡丹花

菊花型牡丹花形狀由外向內逐漸減小,其排列整齊,層次分明,花瓣有六輪以上,但是其結果能力較差,此類花型代表包括玫瑰紅、叢中笑、錦袍紅等。

4、薔薇型牡丹花

薔薇型牡丹花形態及花瓣都和菊花型相似,結實能力不高,此類花型代表包括紫二喬、烏金耀輝、紅霞爭輝等。

5、千層台閣型牡丹花

千層台閣型牡丹花下方花瓣多,排列整齊而雄蕊正常,下方花瓣少,形態平展而雄蕊量小。其代表包括脂紅、壽星紅等。

6、托掛型牡丹花

托掛型牡丹花部分雄蕊瓣化細長花瓣,花瓣排列不整齊,有結實力,此類花型代表包括淑女裝、嬌紅、仙娥等。

7、金環型牡丹花

金環型牡丹花中間花瓣和外圍花瓣中間有一圈正常雄蕊呈現金環狀,結實力差,此花型極其少見。

8、皇冠型牡丹花

皇冠型牡丹花名稱因其花瓣群周密且高聳,形似皇冠。形狀不規則,偶有瓣化和退化,代表有藍田玉、胡紅、姚黃等。

9、綉球型牡丹花

綉球型牡丹花花瓣擁擠隆起,呈現球形,無結實能力,代表品種有豆綠、綠香球等。

㈩ 牡丹花長在什麼地方

菏澤牡丹,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原產中國西北部,秦嶺和陝北山地多野版生,栽權培歷史悠久,南北朝時已聲成為觀賞植物。

菏澤,古稱曹州,是中國牡丹之都。「曹州牡丹甲天下」,菏澤牡丹的栽植面積已超過1.6萬公頃,是世界上面積最大、品種最多、花色最全的牡丹生產、科研、出口基地和觀賞旅遊區,是國家牡丹高新技術產業基地。截至2012年,菏澤市牡丹種植面積已達12萬多畝,品種多至1237個。

熱點內容
大樹園盆栽 發布:2025-08-08 05:16:08 瀏覽:260
菠蘿莓盆栽 發布:2025-08-08 05:15:26 瀏覽:187
收購海棠樹 發布:2025-08-08 05:09:12 瀏覽:14
梅花ps 發布:2025-08-08 04:57:03 瀏覽:506
正月茶花 發布:2025-08-08 04:48:27 瀏覽:630
丁香花特徵 發布:2025-08-08 04:47:27 瀏覽:521
宜昌玫瑰園二手房出售 發布:2025-08-08 04:45:26 瀏覽:263
南京萬博花卉市場 發布:2025-08-08 04:40:05 瀏覽:54
花卉品種審定 發布:2025-08-08 04:30:01 瀏覽:739
茶花哪有售 發布:2025-08-08 04:30:01 瀏覽: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