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梅樹盆景
放置場所:梅花宜放置於陽光充足,空氣流通的場所。梅花雖較耐寒,能傲霜凌雪開花,但仍性喜溫暖,適生於南方氣候,如在北方寒冷地區培養,冬季宜置於室內越冬。
澆水:平時要保持盆土濕潤,注意不幹不澆,防止盆中積水。從5月中、下旬起至6月上、中旬,即花芽萌發至形成期間,須進行"扣水"處理,即讓盆土干到老葉微卷,新梢萎縮時再澆水,如此反復數次,將新枝生長點破壞,使新梢停止伸長,以增加花芽的發生,而後再逐漸恢復正常澆水。
施肥:應注意施肥季節,一般在翻盆時可在盆底放置骨粉、豆餅等作基肥,5月中、下旬花芽形成前施1~2次餅肥水作追肥,8月上旬再施1~2次,入秋再施一次追肥即可。
修剪:要使梅花盆景既古樸蒼勁,又長勢健壯,開花繁多,修剪極為重要。因為梅的花芽是在當年生新枝上形成的,故每年開花後應隨即將老的花枝截短,僅留2~3個芽,並注意使芽向外側生長,才能使翌年花繁色艷,梅花的修剪可分為下列幾種:
1.疏枝:即將各種影響樹形美觀的交叉枝、平行枝、重疊枝、對生枝、徒長枝以及過密、瘦弱的枝條疏剪去。做到"老枝不動,留強去弱"的疏枝原則。
2.短截:即在疏枝的基礎上,將花後一年生枝條截掉上部。截短的程度要根據造型需要及生長勢來定,長勢好的可少截一些,長勢差的則可多截一些。根據造型的需要,有時可適當留下少數長枝。短截時還要依據枝條的方向、角度,選擇芽口的方向,以達到疏密有致。
3.摘芽:即在4月前後當年生葉芽長到3厘米左右時,根據芽的部位、疏密及樹木造型的需要,摘去一部分不需要的芽。對於老幹上的芽則隨發隨摘。
4.摘心:即在6月下旬新梢長到一定長度時,將頂芽摘去,以控制枝條的生長,一般長度宜在15~30厘米。對於萌發力較差的梅花,可提前進行摘心,促其重新發芽。梅花的樹齡過大時,往往樹勢變弱。為使衰退的梅樹"返老還童",可採取下列措施:
①逐年分批地剪去主幹上的側枝,或者將側枝逐年進行短截,直至從基部去除,以達到更新的目的。
②更新粗枝,須注意傷口的保護,以防止病蟲害的侵入。
③將梅盆下地培養,最好選擇通風透光、土壤肥沃疏鬆之地,並同時對枝條進行疏剪。翻盆:梅花盆景宜隔1~2年翻一次盆,時間以3月開花後為好,冬季11~12月亦可。翻盆時去掉舊土1B3~1B2,剪去枯根,修短過長的老根,換以富含腐殖質的腐葉土或凍松的塘泥土,摻拌礱糠灰及沙土。
病蟲害防治:梅花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白粉病、縮葉病、煙煤病等。蟲害主要有梅毛蟲、蚜蟲、天牛、軍配蟲、刺蛾等。病害可用0.5%波爾多液噴灑防治;蟲害可用80%敵敵畏1500倍液噴灑防治。梅干如發現天牛幼蟲蛀入樹干,可用敵敵畏1份加輕柴油0.5份,以棉團蘸塞蟲孔,再以濕泥封口。用葯物防治蟲害時,應避免使用樂果,否則會造成落葉,甚至導致死亡
② 中國梅花盆景造型有哪些藝術流派
(1)疙瘩梅 主幹基部打結或繞圓圈,形似一「疙瘩」,故稱疙瘩梅。此種手法在揚州多見。
(2)劈梅 蘇州人喜將果梅老樹截去上部主幹,劈成兩半,每一半都帶根,上部嫁接花梅品種,成對上盆。
(3)順風梅 利用蟠扎手法,將梅樁上所有的枝條扎向同一側(包括1年生新枝),蟠扎時要求平行而不雜亂,且呈迎風狀。順風梅在靜態中體現著動態美,揚州多見。
(4)屏風梅 梅樁主幹直立,正面寬闊,側面狹窄,剪扎時將枝條向左右兩側作彎曲,構成一扁形景冠。從正面看,好像一個屏障,山東、河南多見。
(5)游龍梅 梅樁主幹從基部到頂部蟠曲呈「S」形數彎,狀如游龍。蟠曲彎多在同一平面上,側枝均出自主幹的凸彎上,而且也作一定的彎曲,左右對稱。觀賞時只宜從正面觀賞,作對稱式陳設,安徽多見之。
(6)圓球梅 一般梅樁30厘米定干,定干後再以最粗的側枝為准,留6~10厘米截頂,另外的枝條都按比例截頂,使整個樹冠最後成圓球形,故稱圓球梅。此種手法在北京黃土崗一帶見之。
(7)花籃梅 形狀似花籃,故名。此手法對砧木摧殘較大,接芽不易成活,故要求較高的製作技術。在北京黃土崗等地區見之。
圖12 自然式梅樁造型
直乾梅:主幹直立,不斜也不彎。
斜乾梅:上盆時將主幹向一側傾斜栽植即可得到斜乾梅,也可用修剪的方法養成。
曲乾梅:將主幹扭成不規則的彎,彎不宜過多,1~3彎即可,應力求自然。可在幼樹地養時進行製作。
懸崖梅:懸崖梅,猶如蛟龍探海。幼樹和已長粗的梅樹都可培養。懸崖梅觀賞時,應換上千筒盆,並置於略高的幾架上。懸崖梅屬於自然式的梅樁造型,在我國許多地方可見。
卧乾梅:主幹傾斜橫卧於盆面,傾斜在30°以下,且卧倒的一段至少要佔全乾長的1/2。卧乾梅造型也屬於自然式,許多地方多見。
露根梅:樹根露出土面形似鷹爪,因而得名。梅樁上盆時,先把盆土上滿,然後用水沖澆根部,以後常用竹簽剔土。每年換盆時,有意識地把根繫上提,幾年後,露根可達10厘米。露根梅屬自然式造型,許多地方多見之。
垂枝梅:垂枝梅是梅花品種的一個類型,其枝條自然下垂,形成一種優美的樹態。
龍游梅:龍游梅也是梅花品種的一個類型,其枝條自然扭曲,好似虯龍,蒼勁古樸。
③ 紅梅盆景如何剪枝
一、梅花修剪圖解的4個步驟
如今,很多花友家中都有養殖梅花,但是有些花友卻不知道梅花盆景要怎麼修剪,所以自己養殖的梅花盆栽枝條長得非常的凌亂,十分影響美觀。其實梅花的修剪非常簡單,主要採用短截發進行修剪,將交叉枝、乾枯枝、長勢過密的枝條以及側枝剪短就可以了。
1、准備剪刀
梅花盆栽的枝條大多都是木質化枝條,所以在梅花怎麼修剪圖解進行之前,需要准備一把鋒利的剪刀。不能使用家用剪刀,一定要使用消毒後的園藝剪刀,保證剪口平滑,沒有劈裂的現象。
2、花謝後修剪
給梅花盆栽修剪常會在花謝後進行,此時的修剪力度非常大。因為梅花是先花後葉,具有很強的萌發新枝的能力,在花謝後修剪,會陸續萌發新枝葉出來。
3、截短枝條
梅花非常耐修剪,並且它的主枝生長比較旺盛,但是不容易產生花芽,所以我們可以將梅花的主枝截短,促進主枝幹萌發側枝,等到花芽形成的時候,再將徒長枝,長勢過弱的枝條以及病蟲枝全部剪掉,並保證枝條能夠接受到均勻的光照。
4、打頂摘心
當梅花的新枝長到20~25cm的時候,要將頂端剪掉,讓等待新芽萌發後留3~5個枝條作為主枝即可。當新枝長到15cm時需要進行摘心,促進新枝條長的更粗長,萌發花芽。所以掌握梅花怎麼修剪圖解也是促進梅花多開花的一種方法。#p#副標題#e#
二、梅花修剪的注意事項
1、控制澆水
在給梅花修剪的時候要停止澆水,讓盆土保持偏干狀態。讓盆土保持偏乾的狀態,能夠有效抑制植株的生長,也是了防止,在修剪後植株對水分需求量降低,根系對水分的吸收力度也會下降,避免盆土水分過多發生爛根的情況。
2、處理剪口
給梅花修剪,要掌握強枝輕剪,弱枝重剪得原則,並及時打頂摘心,促進下半部萌發新枝梢,讓梅花盆景矮化,並保持自然優美的樹形。梅花在修剪後也要防止在光照充足處,剪口要保持平滑,並給剪口塗抹上促進剪口癒合的防腐膜,放置腐爛病菌侵染。
三、梅花3~6月份修剪最好
掛安於梅花什麼時候修剪最好,也是許多養殖梅花的朋友們十分關注的問題。梅花的修剪主要在3~6月份進行,梅花的發枝力強,對梅花的修剪主要分兩次進行。第一次修剪是在花謝後,將病殘弱枝剪掉,主要以疏剪為主,增加植株間的通風透光性。
第二次修剪,主要是以截短徒長枝為主。將長得比較長的枝條簡短,控制植株對養分的消耗,一方面是為了復壯枝幹,另一方面將養分留給枝條萌發花芽。梅花的新枝短壯,花蕾才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