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盆景
❶ 吃完的桃子怎麼種
現在正值夏季,也是很多水果上市的時間。在夏季人們也很喜歡去買一些新鮮的桃子回來食用,桃子的品種也有很多。不同的品種,無論是大小,味道或者是營養價值都是有非常大的區別。那麼我們吃完桃子剩下的桃子核可不可以去種呢?那麼接下來小編也來教一教大家有關桃子核的一些種植技術。
吃完的桃子怎麼種 桃子核種植技術
吃完的桃子怎麼種
1、吃完的桃子,將桃核留下,然後將外面的殼夾開,將裡面的果仁取出來。把桃核仁放在水裡面浸泡,等到外面那一層膜泡軟了之後,把尖的那一頭膜撕下來一半。
2、准備一張紙巾和一個盤子,朝著盤子裡面倒水,然後把紙巾放進去,等到紙巾完全濕透了之後,再將盤子中多餘的水分倒出去。
3、把桃核仁放在紙巾上,將紙巾折起一點褶皺,把尖端的那一部分放進去一點。把薄膜蓋在盤子上,然後放在散射光能夠照射到的通風處進行觀察,桃核仁會慢慢長出了小芽。
4、把長芽之後的桃核仁移栽到沙子或者營養土中進行養護,注意每天要噴水保持空氣濕度。桃核仁會慢慢長大,很快就能夠變成美麗的盆栽了,幾年之後,就能夠吃上桃子了。
吃完的桃子怎麼種 桃子核種植技術
桃子核種植技術
一、種子處理
生產上最可靠的辦法是砂藏層積處理,來不及層積的種子,播種前,可用兩開一涼熱水浸種,也可以用開水燙種,然後浸泡2-3天,催芽播種。層積或浸種後的種子,要在春季播種前催芽。將種子拌少量的濕砂,放在背風的向陽的溫暖的地方,白天的時候用塑料薄膜扣好,夜間增加覆蓋物保溫,溫度保持在15-20度,每天翻動一至二次,有20%的種子發芽即可播種,種子不拌砂直接放在溫暖地方催芽也行,但要注意每天早晚用清水沖洗種子,排除多的二氧化碳,以防霉變。
二、整地播種
苗圃地要深翻,並施足基肥,整地後通常作平畦播種即可,低窪易澇地區可用高畦或高壟育苗,春播種前要灌足底水,水滲下1-2天將畦面整平耙細,開溝播種,一般行距為50-60厘米,每畝出苗5000-8000株,為了經濟利用土地,增加單位面積出苗量,可以采寬窄帶狀條播,寬行50-60厘米,窄行20-30厘米,每畦四行,每畝出苗10000株,左右,播種深度3-5厘米,每畝播種量30-50公斤,播種後要及時覆土鎮壓,為了減少土壤水分發,防止土壤板結,提高地溫,畦面應覆蓋0.5-1厘米的細砂或覆蓋一層地膜。採用地膜覆蓋育苗,可在播種前10-15天蓋好地膜,以提高地溫,播種時按穴距在地膜上摳一小孔點播,覆蓋濕土,快速育苗還可以加扣有膜。
吃完的桃子怎麼種 桃子核種植技術
三、木苗的管理
1、撤除覆蓋物先播種後覆蓋地膜的要經常檢查,幼苗出土後及時撕破地膜,讓軒露於膜外,以防幼苗彎曲,黃化或乾枯,集中育苗的苗床,幼苗的部分出土後,要及時地撤除地膜,不論哪種方法育苗,加扣小棚膜的要先通風煉功,待幼苗的適應外界環境後,才可將棚膜撤除,注意撤除膜工作最好在陰天或傍晚進行。
2、間苗與定苗,幼苗長出2-3片真葉時進行間苗,疏去密,弱小和受病蟲為害的幼功,南時在缺苗的地方進行移植補苗,細苗4-5片真葉時,按10-20厘米株距定苗,苗床集中育苗的,在幼苗長出1-2片真葉時即可定植於圃地。
3、土壤管理間苗,定苗要結合中耕彌縫,以免幼根裸露,漏風死苗,移植補苗要及時灌水,以利於幼苗成活,幼苗5-7片真葉時,要控制灌水,進行蹲苗,徒長,5-6月份,幼苗生長較快,天氣比較乾旱,必須注意灌水,結合灌水追肥1-2次,每畝每次施尿素5-10公斤,如果苗木細弱,7月上旬可再追施一次。
4、摘心和副梢處理桃砧木苗生長較快,且容易發生副梢,嫁接前一個月左右,苗高30厘米時,要進行摘心,以促使其加粗生長,苗干距地面十厘米以內發生的副梢。,應留基部葉片及早剪除,以利嫁接,其餘副梢則應全部保留,以擴大葉面積,增加養分積累。
5、病蟲害防治春季幼苗容易發生立枯病和碎倒病,特別是在代低溫高濕的情況下,會造成大量死苗,防治方法為幼苗出土後,地面撒粉或都噴霧進行土壤消毒,施葯後淺鋤,開始發病,要及時拔除病株,並在苗壟兩側開淺溝,用硫酸亞鐵200倍液或65%的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灌根。
四、嫁接苗的培育
1、採集接穗接穗應從品種純正,樹勢健壯,高產穩產,無檢疫對象和其他嚴重病蟲害的母樹上採集,春季枝接用的接穗可結合冬季修剪選取,夏季芽接用的接穗最好的隨采隨接。
2、嫁接技術春季嫁接一般在三至四月砧木樹液開始流動,但尚未發芽前進行,可採用的切接,劈接,腹接,等技術枝接法,砧木已經發芽,接穗尚未萌動的情況下,可採用的帶木質部芽接。
吃完的桃子怎麼種 桃子核種植技術
秋季桃核種植施肥小技巧
種植在秋天施基肥的時候一定要選擇在10月中旬至10月下旬為宜,而且要注意施基肥的肥料種類以有機肥為主,包括農家肥、生物有機肥、豆餅等。正常的情況下,桃的種植施肥的話選擇農家肥的肥量控制在每畝3000公斤以上。長出小苗後的施肥方法建議選用條溝法,在行間或株間開溝,溝的深度與寬度一般為40~50厘米,根據施肥的數量來最終確定。要注意的就是有機肥一定要腐熟好。
吃完的桃子怎麼種 桃子核種植技術
桃核發芽後什麼時候移栽
移植定植時間:最佳移栽時期是桃核到第二年發芽前,落葉後至土壤封凍前的深秋,樹體地上部處於休眠狀態,也可進行大樹移栽。需帶大士球移栽較難成活的大樹,可在深秋及初冬時帶士移栽,但要避開嚴寒期並做好土面保護和防風防寒。山東沂源最好在年前(跟核桃樹一起移栽定植就可以)。
吃完的桃子怎麼種 桃子核種植技術
在上面的文章當中,小編也教了大家一些桃子核的種植技術,其實在我們南方還是比較適合種植桃子的。而且桃子樹在生長的期間也不需要費很多的心力。而且自己種植出來的水果也是最健康,最安全的。
❷ 銀杏的生長習慣如何
銀杏科銀杏屬,多年生落葉果樹,喬木。又名白果、公孫樹、鴨掌樹。學名Ginkgo biloba L.。
起源與分布
銀杏科植物發生於古生代石炭紀末期,至中生代三疊紀種類繁盛,侏羅紀末期逐漸衰落。中生代早期的銀杏,為現代銀杏的遠祖。新生代早期的銀杏(G.adiantoides Heer.)的葉與現代銀杏的葉無大區別,至今山東濟南博物館存有出土銀杏化石。銀杏是第四世紀冰川期孑遺樹種之一。是中國的特產。
中國漢末三國時期,銀杏在江南一帶已被重視。唐代中原地區已有記載。到了宋代,黃河流域多有種植,並開始傳至日本,再由日本傳至歐洲和美洲。現在中國北至沈陽,南至廣州,東起沿海各省,西至甘肅南部、四川峨嵋、雅安等海拔1000米以下的地區,貴州、雲南的騰沖海拔2000米以下,均有分布。全國重點產區為江蘇的泰興、吳縣、邳縣,浙江的諸暨、富陽,廣西的臨桂、靈川、興安、全州、龍勝,安徽的歙縣、寧國、太平、宣城,山東的郯城等地。浙江天目山海拔1000米的老殿以下有野生銀杏。銀杏壽命很長,有很多達千年以上的古樹。陝西周至樓觀台一棵銀杏雌株,樹齡已達2000年左右。山東莒縣浮來山定林寺一棵古銀杏雌株被稱為活化石,相傳為魯公莒子會盟處,至今已3000餘年;枝葉扶蘓,繁陰數畝,自干至枝,並無枯朽,蔚為壯觀。
特徵與特性
銀杏樹可高達40米,全體無毛。雌雄異株;雄株直立高大,葉肥厚、裂刻深,缺刻常超過葉的中部,落葉遲、著生雄花序的短枝長1~4厘米;雌株枝條開張或低垂,葉稀疏而薄、裂刻少而淺,缺刻未達葉的中部,短果枝長1~2厘米(見圖)。
幼樹皮淡灰褐色,淺縱裂;老樹皮灰褐色,深縱裂。葉扇形,上緣有淺或深的波狀裂刻,中部裂刻較深;葉淡綠色,落葉前變黃色,具多數平行脈;有長葉柄;短枝上葉簇生,長枝上葉螺旋形排列。雄花為葇荑花序,4~6個生於短枝上。頂端數芽抽生長枝,其下每節都可能抽生短枝,枝條基部抽生的短枝很短,僅生數片小葉,結果少,如無光照條件和營養條件,不久即枯死。在老樹的骨幹枝基部或短枝上,常抽生旺盛枝條,是一種老樹更新現象,可以培養利用。銀杏為裸子植物雌花有兩胚珠著生在長柄上,一般只結一果;一個短枝可抽生幾個雌花,結3~6果。種子為核果狀(非真正果實);外種皮肉質、黃色;內種皮骨質、白色,長約2.5厘米;種仁淡綠色,是供食用部分。銀杏屬陽性樹種,適於背風向陽和光照充足地方栽植。根深,耐旱,對大氣污染有一定抗性。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最好是排水良好、土層深厚、疏鬆肥沃的沙質壤土,酸性土pH值為4.5或石灰性土壤pH值為8時都能適應。在氣候溫和、年平均10~18℃、最低溫-20℃以上、年降水量600~1500毫米地區生長良好。低窪水澇、鹽鹼度高的地方和乾燥瘠薄的礫石山地,生長不良。
品種類型
銀杏只有一種,其變種有以下幾個:垂枝銀杏(G.biloba var.penla Carr.),小枝下垂:裂葉銀杏(G.biloba var.lacinia Carr.)又稱大葉銀杏,葉大裂刻深:黃葉銀杏(G.biloba var.aurea Beiss.),葉鮮黃色;斑葉(花葉)銀杏(G.biloba var.varie carr.),葉有黃斑:近來山東沂源縣大賢山織女洞廟發現一株葉籽銀杏(G.biloba var.epiphylla Mak.),可結圓形、長橢圓形和帶葉球果
銀杏栽培品種主要可歸為3個類型:①梅核銀杏類。果圓形或心形,頂部微凹陷;核卵形或廣橢圓形,略扁,兩面顯著不同,兩側棱線呈翼狀。如浙江諸暨的大梅核;廣西興安的桐子果、棉花果、算盤果等。種仁有苦味,抗旱耐澇。②佛手銀杏類。果橢圓形或倒卵形,頂點平或凹陷;核狹長而尖,具棱線而翼不顯,核飽滿,味甘美,商品價值高。如江蘇泰興的家佛手,吳縣的洞庭王;廣西興安的橄欖佛手、棗子佛手;浙江諸暨的卵果佛手、長柄佛手、全果佛手、圓底佛手。③馬鈴銀杏。近於上述兩個類型的中間類型。果中大,果頂突起明顯,有尖;核兩側有棱,翼不明顯。果似梅核類,核似佛手類,核長大於寬。如浙江諸暨的中馬鈴、大馬鈴;廣西興安的青皮果、黃皮果等。
栽培技術要點
只有中國把銀杏作為果樹栽培,其他國家主要作為行道樹或觀賞樹。繁殖可用實生、分株、嫁接等方法。實生於當年秋季播種,如用春播需要層積,新鮮種子發芽率高,出苗後當年秋季即可移栽。銀杏根部發生萌櫱很多,可以分株繁殖,從幼樹中挖取雌株根櫱栽植,成活可靠,約10年左右開始結果。嫁接用實生苗或分株苗為砧木,選生長勢強、豐產、果大的盛果期雌株,以3年生枝條(具3~4個以上的短枝),在春季用皮下接、劈接和舌接方法均可,成活率高,接後3~4年結果。栽植時,要配置少量雄株為授粉樹,經人工採集花粉,對水500倍,加0.1%硼酸,1%的蔗糖,噴花,可增產20~50%。幼樹行間,可間作豆類、薯類、花生等作物。施肥都於春秋兩季,以秋季施肥為普遍。銀杏很少修剪,只在接後4~5年內分枝過多時疏除部分枝條;在結果多年,漸趨衰老時,進行更新修剪;老樹枯梢現象嚴重時,於各主枝基部或主幹上一次鋸平,形成新的樹冠,繼續結果。秋季果實變為橙黃色時,即可採收。最好等待其充分成熟,自然脫落後,集中收獲。於蘆席上堆曬,使種皮腐爛,種子與種皮脫離,用水淘凈,堆曬2~3小時,直到種殼發亮時為止。充分成熟的果實,在低溫條件下可較長期的貯藏。
銀杏病蟲很少,常見的有:①莖腐病。一年生苗受害最重,使皮層與木質部脫離,葉片下垂枯死。主要是因夏季炎熱,根頸灼傷,病菌入侵。夏季行間覆草降低地面溫度,可減少發病。②大蓑蛾。為害葉片,捲成很大的袋囊。用人工摘除越冬蟲囊,噴布殺蟲葯劑。③天牛類。為害枝幹、人工捕捉成蟲或葯液注入蟲孔。④金龜子與木蠹蛾類。用黑光燈誘殺或用1605及鋅硫磷等進行防治。⑤白蟻類。白蟻剝食樹木根頸和幹部皮層,蛀食木質部。挖除蟻巢,用噴粉槍噴蟻穴或用煙劑滅蟻。
經濟價值
銀杏營養豐富,既是高級的滋補品,又是珍貴的葯材。可供炒食或煮成甜食。每100克乾果含水分9.1克,蛋白質13.1克,碳水化合物71.2克,鈣19.6毫克,磷427毫克,鐵2.9毫克,此外尚有核黃素、尼克酸、硫胺素等。種仁有補肺、止咳、利尿、清熱、平喘、活血等功效;搗爛外敷,可治皮膚開裂。種仁含氰氫酸,不宜多食。葉可提制冠心酮,可治心血管疾病。花是良好蜜源。木材堅實細致,可供工藝及雕刻之用。外種皮有銀杏酸、銀杏醇和銀杏二酚,有毒,可以殺蟲。銀杏大樹風姿挺拔,高聳入雲,植於名勝古跡和古老寺廟,顯得莊重肅穆。幼樹筆直剛健,葉形奇特,稀疏勻稱,配置於長街兩側,井然有序;用於製作樹樁盆景,也格外幽雅,是良好的綠化、美化的樹種。
❸ 淄博特產有那些
周村大酥燒餅:產於周村區。已有上百年生產歷史。1880年,該地聚合齋燒餅店在焦餅
(又名馬蹄燒餅)
製作的基礎上創制。分咸、甜兩種。其形圓色黃,薄如紙片,正面布以均勻密集的芝麻仁,背面自然形成細密小孔,酥脆可口,不硬不艮,存放數周仍保持酥脆;多食不膩,易於消化。有健胃、潤便、清熱之功效。
淄博烤肉:產於博山區。成品色澤金黃,皮薄酥脆,肉嫩多汁,清香鮮美,肥而不膩。可作冷盤;或加白糖、包荷
葉蒸食;與綠豆,粉皮、雞蛋製成四色鮮湯,更別具風味。
淄博刻瓷:系對陶瓷施以特殊的裝飾工藝。在已燒成的陶瓷半成品上,用特製刀具鐫刻各種書法、繪畫。成品歷來被列為高級手工藝品之一。淄博刻瓷構圖布局嚴謹,色彩簡而不繁,風格粗獷、活潑。既具繪畫的神形,又富金石韻味。於奔放外不離法度,精微處足饒氣魄。
淄博日用細瓷:為淄博市生產的優質細瓷日用器皿的總稱。其主要瓷種有:滑石瓷、高長石瓷、色瓷、骨灰瓷、高石英瓷等。(1)
滑石瓷,質地細膩,典雅別致。(2)
高長石瓷,光潤似玉,胎薄如紙,嬌美悅目。(3)
骨灰瓷,製成的餐、茶具,在國際上屬高級貴重瓷器。具高強度、高白度、高透明度,玲瓏清雅。(4)
色瓷,又稱寶石瓷,製成的餐、茶具,胎骨堅實緻密,適宜機械洗滌及蒸煮消毒。(5)
高石英瓷,因其石英含量較一般細瓷高而得名。被選為國家禮賓瓷器。淄博產瓷早在公元420年
(南北朝時期)
即以製作青、白、黑釉瓷的各式器皿著稱。明代已達相當水平。
淄博美術瓷:系專供陳列欣賞或以欣賞為主兼有實用功能的工藝品。主要有雨點釉、茶葉末釉等名貴色釉。(1)
雨點釉,以之盛茶水,金光閃閃,盛白酒、清水,則銀光熠熠。映日視之,晶瑩奪目。製品有瓶、樽、缽、壺、盞等。造型古樸、情趣高雅,具有豐、肥、韻、潤等藝術特色。(2)
茶葉末釉,又名鱔皮釉。該釉法系一種含有礦物結晶的半無光釉,觀之星點悅目,幽靚雅緻,耐人尋味,多用以燒制藝術器皿、仿古瓷及高級陳列品等。古人贊謂:「茶葉末
(釉),黃雜綠色,嬌嬈而不俗,艷於花,美如玉,范為瓶,最養目」。以清乾隆年間所產者品質最佳,被列為貢品。
博山琉璃料器:產於博山區。在北京一帶,為與琉璃瓦之類的鉛釉陶器相區別,又稱之為「料」、「燒料」等。產品主要有:(1)
琉璃彩花球,系用無色透明的琉璃水晶料做基礎坯料,因熱軟化後將五光十色的琉璃花、草、魚、蟲等嵌包於內,然後做成各種形狀,再經整形打磨而成。有品種千餘個,小者僅重數十克,大者可達數公斤。(2)
料珠,系用彩色琉璃製作的各種規格的穿珠。又分三類:一為趕珠類,珠型較大,用以穿制念珠、項鏈、手鏈。以桃花雪圓珠、芙蓉三仙圓珠、貓眼圓珠為最佳。二為米珠類,有簾珠、豆珠、蛋圓、蓮子等品種。用以穿制各種畫面的門簾。三為機制小米珠,供裝飾服裝、鞋帽、錢包或作珠綉品之用。(3)
套料雕刻,產品有瓶、樽、碗、盞等多種。代表作如大禹治水套料雕刻瓶。(4)
內畫鼻煙壺。據明崇禎年間《天工開物》載:琉璃石產於西域,因其五彩晶瑩,為中原人喜愛而仿造。
博山內畫瓶:原稱內畫鼻煙壺,產於博山區。系在透明琉璃瓶內壁作畫,故稱內畫。屬珍貴工藝美術品。使用特殊工具,將竹簽削尖使彎,製成構形竹筆,蘸以顏料,伸入瓶口於內壁上作畫。瓶口狹窄,操作不易,且不能起稿、塗改,故非技藝嫻熟、胸有成竹者,難以勝任。
周村銅響器:產於周村區。有100餘種規格。產品一向以「發音洪亮,圓潤清脆,音質純正,音響持久,堅實耐用」而享譽。已有200餘年生產歷史。
絲綢產品。
博山區:瓶、碗、煙壺、料珠、鋪絲屏風和鋪絲宮燈。
博山區八陡鎮:玻璃器皿。
淄川區:沙鍋、美術陶瓷、淄硯。
淄川區龍泉鎮:龍缸。
淄川區羅村鎮:淄硯,中國四大名硯之一。
淄川區羅村鎮河東村:所采硯石「淄硯」為中國名硯。
臨淄區:青州花邊大套,譽為「抽紗大王」。
臨淄區金嶺回族鎮:清真蜜食。
周村區:周村絲紡生產歷史悠久,是全國重要的絲綢基地之一。銅樂器,省內外有名。特產周村燒餅、王村黃酒、王村醋。
周村區王村鎮:王村黃酒、王村醋。
桓台縣
葦編、柳編、蒲草編。
起風鎮:葦、藕、魚、蝦。
荊家鎮高王莊:實桿芹菜。
新城鎮:山葯。
耿橋鄉:大白菜。
高青縣
葦編、柳編、草編、毛地毯歷史悠久,質地優良。
青城鎮:桑條、桑皮紙、柳編、條編。
沂源縣
全蠍。
燕崖鄉:大棗酒。上水石,為製作盆景的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