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製作語
『壹』 文竹盆景的製作方法,教你四種最美觀盆景造型
文竹 是大家非常喜歡的盆景植物,其株型優美,葉片纖細秀麗,具有非常高的觀賞價值。古人雲:葉似片雲層疊,其枝又似脆松叢立。這句恰當獨特的語句來形容再合適不過了。對於一些文人墨客來說,養殖文竹盆景,擺放在書房中,配合的相得益彰,栩栩如生。下面我就來介紹下文竹盆景的製作方法。
製作文竹盆景的方法
1、塔式盆景
文竹可製作成雙叢式盆景,我們首先將兩顆一高一矮的文竹,例如高的為30厘米,矮的為18厘米,然後再以塔式盆景造型,這樣看起來錯落有致,顯得格調非常高雅、美觀。
『貳』 好的盆景都有名字,如何給盆景配個提名盆景起名字有什麼技巧嗎
『叄』 中國畫論在盆景中的運用
山水盆景創作以中國畫論為依據。我在盆景教學中搜集了一些中國畫論的只言片語,而後又自編了些順口溜,以供參考。山之體,石為骨,土為肉,林木為衣,草為毛發,水為血脈,寺觀、村落、橋梁為裝飾。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凡畫山水最重要的是山水性情(表現作者感情)。
書畫之藝,皆需意氣而成,意奇則奇,意高則高,意遠則遠,意橘者深則深,意古則古,庸則庸,俗則俗矣(創意)。先立賓主之位,次立遠近之形,然後穿鑿景物,擺布高低。路需曲折,山要高昂,淺流則岸畔平灘,深澗則陡崖直下(步驟)。主峰最宜高聳,客山需是奔圓吵薯趨(賓主關系)。近大遠小,近濃遠淡,近清晰,遠模糊。遠人無目,遠樹無枝,遠山無石(透視關系)。繁不擁塞,簡不空虛,繁而不亂,簡而存意,疏可走馬,密不透風(繁簡、疏密關系)。
『肆』 松針的花語是什麼
花語:生命永存,老而不衰。
五針松因五葉叢生而得名。五針松多用來做盆景製作,因為五針松的植株比較矮小,所以加工起來比較方便,而且生長緩慢。
『伍』 一盆一景一世界
「盆景」,顧名思義,即有盆有景,一甌盆容納一抹景色,由小窺大,讓人在日常生活中實現詩意的棲居成為可能。去過古典園林的人一定留意過屋舍內外錯落有致的各種雅緻盆景,或大或小,或高或低,或細或粗,和園林建築有機融合,使得整個環境生機盎然。盆景可謂是我國的優秀傳統藝術,它以植物和山石為基本素材,在小小的盆中構造出了心曠神怡的自然美景。泥土為大地、山石為依託、青苔為陪襯、還有或乾枯或堅挺的虯枝,彷彿是把整個森林縮小到咫尺之內,目光所及,皆是心靈的清幽。
盆景或可以稱為盆栽,但「盆景」二字更能概括其內涵,其源於古典園林造景藝術,摹仿自然山水景色。所以真正的盆景不是隨意地栽種植物,而是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模擬,內在地給觀賞者一種令心靈安寧的震撼力。中國哲學一貫講「天地之大德曰生」,靈動的生命流動是自然最大的內在法則。古人修習繪畫,也要遵循「觀天地造化」的傳統,「造化」即自然,領悟自然便是領悟生命。故而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咫尺盆景,你眼觀之,便是天地觀之,心胸自然隨之開闊,宋代人便通過「觀天地氣象」來提升心性。
盆景的取材和設計要以造化為法則,如何設置最好呢?明代文人呂初泰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見解:「盆景清芬,庭中雅趣……縈煙笑日,爛若朱霞。吸露酣風,飄如紅雨。四序含芬,薦馥一時,盡態極妍。最宜老乾婆娑,疏花掩映,綠苔錯綴,怪石玲瓏。更蒼蘿碧草,裊娜蒙茸,竹欄疏籬,窈窕委宛。閑時澆灌,興到品題。生韻生情,襟懷不惡。」盆景雖小,自然境界卻大,設置在生活環境中,跟隨四季變化,受盡自然洗禮,閑時澆灌把玩,真是納造化於眼前。為什麼推崇「老乾」、「怪石」的取材,又為何青睞「疏花」、「綠苔」的陪襯呢?此時大家是否想到了古典繪畫中也是一貫喜愛「枯樹」、「寒鴉」的意象呢?這就涉及到了中國古典文學藝術思想的「古拙」,古典文人畫中尤愛「古拙」。
老子的《道德經》說「大巧若拙」,「拙」不是笨不是丑,是指事物原本初始的真實。對藝術而言,過多的外在修飾會遮蔽內在境界,所以「古拙文風」、「古拙畫風」成了歷代文人的追求,可謂「剝盡皮毛真實在」。在「老乾」、「枯石」的極致荒涼語境中置入生機,這不正是造化的偉力嗎?通俗的講便是「老樹發新芽」,觸動人心。另外與中國藝術密切相關的禪宗思想也在盆景藝術的發展中起到了重要影響,無論從設計者還是觀賞者的角度而言,便是不斷追求咫尺之內直覺體悟生命的本真,頓悟心源,從而達到精神的大自在。所以古松、古柏、古梅、古榕等便是製作盆景的上好選擇,加之疏花、青苔這些生命力萌發意象的點綴,古老與新生的循環以及生命本來面目的彰顯是多麼的震撼人心!
明代計成認為最佳的園林是「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盆景藝術亦是如此。現今不論是家裡還是辦公室里都會布置盆栽,大多是綠蘿之類的易活花木,雖說養眼、吸輻射、凈化空氣,但少了心性的創造。情人節送玫瑰花、母親節送康乃馨,斷根花木如曇花一現,滿足當下,卻少了自然真正的韻味。古典盆景藝術講求寫意、講求境界,就像宋代郭熙認為最佳的山水畫能令人「可游可居」,典雅的盆景也能令人目光所及之處安放身心,正如李漁說:「幽齋磊石,原非得已,不能置石岩下和木石居,故以一拳代山,一勺代水,所謂無聊之極思也。」古代文人多好寄情於山水,舒展身心,既然現實生活不能實現依山傍水,那就置盆景於桌前、窗前、園中吧,眼目之所及,便皆是高山流水。
怎麼樣,盆景雖小,卻隱藏著大世界,真可謂一盆一景一世界!有機會再去古典園林,不妨在拍照的閑暇多多品味一下錯落的盆景吧。更有機會的,在自己室內布置幾許,不僅令環境清幽,更能愉悅身心,雅緻之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