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寫生花盆栽

寫生花盆栽

發布時間: 2024-04-18 08:55:10

A. 贊美玉蘭花的好詞好句

1、 白玉蘭花開了,開的如斯的幽然美妙。那是純潔的花朵,安靜地開放,抹過一丁忽遠忽近的淡淡的香。

2、 白玉蘭花是簡略而又純粹的花兒,它有著玉個別的質地跟高雅。它高高的綻放在枝頭上,不綠葉,只是一朵朵白的有些清透的花瓣,在春陽下是如此的輕巧而又美好。

3、 白玉蘭花是優雅的開,沉寂的落,它的綻放是那麼的寧靜,它寵辱不驚,但每一朵花都能夠渲染一份心境,一份雅緻而又安靜的心事。

4、 白玉蘭是嫵媚在江南水鄉和黃浦江畔的花,它花繁而大,經久耐看,雅觀典雅,幽香遠溢,生成麗質,如雲如雪,詩情畫意。

5、玉蘭花已經開了不少了。樹枝長得細細的,像一條條蛇。玉蘭花俏立枝頭。有的剛展開兩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像勺子又像船,全部展開了,露出黃色的花蕊。有的還是個花骨朵兒,看起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

6、玉蘭花開在早春,沒有蝴蝶來飛舞,沒有蜜蜂來唱歌,與其他花兒不一樣,它也沒有綠葉陪伴著,但它自信而又艷麗地在早春的寒風中含笑怒放,帶給我們春天的氣息和問候。

7、玉蘭花開,當桃花含苞欲放時,當小草吐露新芽時,當樹枝剛剛抽枝顯綠時,它充滿著奔放又不失大度,雍榮華貴又不失端莊大方。在花蕊的眾星托月下,一花獨秀迎春來。或大或小,或紫或白,或高或低,或聚或散,似天女散花把整個校園霎時變得粉妝玉砌而五彩繽紛。

8、白玉蘭的花是最美的,它的花是由幾十片橢圓形的花瓣組成的,而且花還是白色的,能發出一陣陣清香。它的白不是特別的白,而是白中帶著一點特別淡的黃色,看上去格外鮮艷。格外美麗!

古詩:

(1)玉蘭

明---睦石

霓裳片片晚妝新,束素亭亭玉殿春。已向丹霞生淺暈,故將清露作芳塵。

(2)題令狐家木蘭花

唐---白居易

膩如玉指塗朱粉,光似金刀剪紫霞。從此時時春夢里,應添一樹女郎花

(3)詠玉蘭

明---沈周

翠條多力引風長,點破銀花玉雪香。韻友似知人意好,隔欄輕解白霓裳。

(1)寫生花盆栽擴展閱讀:

玉蘭(學名:Magnolia denudata),園林觀賞植物,玉蘭原產中國中部各省,現北京及黃河流域以南均有栽培。古時多在亭、台、樓、閣前栽植。現多見於園林、廠礦中孤植,散植,或於道路兩側作行道樹。北方也有作樁景盆栽。玉蘭另有葯用價值。

材質優良,紋理直,結構細,供傢具、圖板、細木工等用;花蕾入葯與「辛夷」功效向;花含芳香油,可提取配製香精或制浸膏;花被片食用或用以熏茶;種子榨油供工業用。早春白花滿樹,艷麗芳香,為馳名中外的庭園觀賞樹種。

B. 簡單的月季盆栽怎麼畫

畫月季花的步驟:
1、准備工具:鉛筆、橡皮、勾線筆、水分回顏料、水分筆、彩鉛水粉紙和答素描紙;
2、(寫實畫法)畫圖:首先用鉛筆在素描紙上畫草圖適當用橡皮修改下,再用勾線筆定稿用橡皮把多餘的鉛筆筆痕擦除保持畫面整潔;
3、上色:如果用彩鉛就可以直接上色了,但是要注意用筆的力度和虛實關系。如果用水分顏料畫,初學者要多練習一下配色再去進行上色,同時也要多注意虛實關系。
4、寫生的話就直接用水筆畫上淡色底稿開始上色,上色的過程中要隨時修改著不準確的造型,直至畫到滿意為止。
月季花(學名:Rosa chinensis Jacq.),被稱為花中皇後,又稱「月月紅」,是常綠、半常綠低矮灌木,四季開花﹐一般為紅色﹐或粉色、偶有白色和黃色﹐可作為觀賞植物,也可作為葯用植物,亦稱月季。有三個自然變種,現代月季花型多樣,有單瓣和重瓣,還有高心卷邊等優美花型;其色彩艷麗、豐富,不僅有紅、粉黃、白等單色,還有混色、銀邊等品種;多數品種有芳香。

C. 植物寫生教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植物寫生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植物寫生教案1

課時 2課時

課業類型 造型 表現

教學目標 顯性目標 通過本課對各種植物的描寫,培養學生深入觀察,提高他們用線表現的方法。

隱性目標 培養學生科學的觀察方法。

教學重點 深入觀察植物的前後關系進行大膽的表現。

教學難點 線條的繁簡、疏密變化。

教學方法 欣賞觀察法、比較法、小組學習法、嘗試法、談話法、交流討論法、講解法、問答法等。

教學准備 課件、盆栽植物、勾線筆

教學過程

第一節

教學流程

一、組織教學 穩定情緒,檢查用具准備情況。 穩定情緒,做好上課准備。

二、講授新課課件出示自然界中各種各樣的植物,讓學生仔細觀察讓學生仔細觀察各種植物的特徵、姿態。板書課題:植物寫生,解題指導學生欣賞中國畫(君子蘭)學習他們線條的粗細變化。同時介紹畫的簡單知識,強調深入反復觀察在繪畫中的重要作用。欣賞學生優秀作品著重講他們的不同處理手法。進一步分析觀察各種植物的結構與花紋。學生討論。學生欣賞學生欣賞了解反復觀察在繪畫中的重要作用分析觀察各種植物的結構與花紋

三、完成作業 學生仔細觀察,並用鉛筆起小稿,教師巡視輔導。 學生仔細觀察,完成寫生

第二節

一、組織教學 穩定情緒,檢查用具准備情況。 穩定情緒,做好上課准備。

二、繼續完成作業 結合上次作業完成情況。請學生談:通過觀察各種植物,你發現了他們有哪些特徵?1、 說一說,所畫植物的生長特點? 2、不同角度的花和葉各有什麼不同? 3、植物的前後關系如何表現?學生作畫,教師巡視輔導,要強調用線時,注意線條的疏密、繁簡、長短等變化。 以小組進行研究、討論學生作畫

三、作品展示 1、小組自評。2、全班互評。3、教師對本課的學習情況作概括性的評價。小組選拔較好的作業。

板書設計:

植物寫生仔細觀察結構、花紋

植物寫生教案2

發布時間:

20xx—03—24

課題:

1、植物寫生

授課時間:

四(1)2。21、四(4)2。21

教學目標:

1.顯性內容與目標:

應知:觀察與寫生的關系。

應會:了解植物的種類和生長特點,學慣用線表現植物特徵及其前後關系。

2.隱性內容與目標:

在觀察、表現植物的過程中,感受植物的美,了解植物與人類的密切關系,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以及良好的觀察能力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重點: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寫生造型的表現能力。難點:細致的觀察,精細的表現;構圖大方、以及畫面的整體感。

教學准備:

勾線筆,水彩筆,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組織教學 穩定情緒講授新課體驗、表現、創新

展示、交流、評價

1檢查用具准備情況。 穩定情緒,做好上課准備。 2課件出示自然界中各種各樣的植物,讓學生仔細觀察讓學生仔細觀察各種植物的特徵、姿態。板書課題:植物寫生解題指導學生欣賞中國畫(君子蘭)學習他們線條的粗細變化。同時介紹畫的簡單知識,強調深入反復觀察在繪畫中的重要作用。欣賞學生優秀作品著重講他們的不同處理手法。進一步分析觀察各種植物的結構與花紋。 學生討論。 3完成作業 學生仔細觀察,並用鉛筆起小稿,教師巡視輔導。 4請學生談:通過觀察各種植物,你發現了他們有哪些特徵? 5(1)、 說一說,所畫植物的生長特點? (2)、不同角度的花和葉各有什麼不同? (3)、 植物的前後關系如何表現?學生作畫,教師巡視輔導,要強調用線時,注意線條的疏密、繁簡、長短等變化。(4)、小組自評。 (5)、全班互評。3、教師對本課的學習情況作概括性的評價。(四)、拓展延伸 1、認真觀察身邊景物。 2、再畫自己喜愛的作品 學生欣賞學生欣賞了解反復觀察在繪畫中的重要作用分析觀察各種植物的結構與花紋學生仔細觀察,完成寫生 以小組進行研究、討論學生作畫小組選拔較好的作業 板書:課件

植物寫生教案3

教材分析

本課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通過寫生植物,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寫生能力,以及學生的線造型表現能力。教材中展示了學生作業的各種表現方法,可以增加學生的寫生興趣。

教學內容與目標

1.顯性內容與目標:

應知:觀察與寫生的關系。

應會:了解植物的種類和生長特點,學慣用線表現植物特徵及其前後關系。

2.隱性內容與目標:

在觀察、表現植物的過程中,感受植物的美,了解植物與人類的密切關系,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以及良好的觀察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寫生造型的表現能力。

難點:細致的觀察,精細的表現;構圖大方、以及畫面的整體感。

學習材料

植物、圖片、勾線筆、放大鏡……

教學過程

一、看看植物:

看看我們面前的植物。

它給我們帶來了什麼樣的'感受?

植物對人類的作用:美化環境、凈化空氣、食用、葯用……

我們面前植物的結構。

(莖葉花……)

教學意圖:植物與人類有著密切的關系,大自然中的植物能夠給我們帶來生機和活力,帶給我們生機盎然,給我們生活增添了美的情趣。通過看看面前的植物,了解植物的結構,為下一步的觀察寫生作好准備。

二、觀察植物:

1.出示課題:植物寫生

2.如何寫生?

觀察是前提。

3.怎樣觀察?

細致觀察、用心觀察……

觀察你面前的植物,你都看到了什麼?

比比看誰觀察的多?

4.用放大鏡看看,又觀察到了什麼?

教學意圖:觀察是寫生的前提,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學會細致、用心的觀察;通過比賽的形式,調動學生積極的進行觀察;通過運用放大鏡進行觀察,更能增加學生的觀察興趣,並且會發現的更多……

三、欣賞植物:

1.欣賞大師的作品:

2.欣賞學生的作品。

教學意圖:欣賞大畫家的作品,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通過欣賞同齡人的作品,可以開闊學生的眼界,了解到寫生畫的各種表現形式;另一點還可以消除學生為難的心理,激發學生的創作興趣。

四、畫畫植物:

1.提出作業要求:

2.運用線造型的方法寫生一組植物,注意線條的疏密、粗細、長短、曲直等變化。構圖大方,觀察仔細。

3.學生寫生,教師輔導。

教學意圖:教師的指導,重在引導學生細致的觀察,大膽地表現,隨時發現,隨時鼓勵,激發學生的寫生興趣。

五、展示植物:

展示作品。

談談寫生植物的感受。

教學意圖:通過展示作品,欣賞到他人的優點,提升自己的繪畫能力。談談感受,與大家一起進行分享。

植物寫生教案4

教材分析

本課屬於「造型·表現」領域,目的通過對植物的寫生,引導學生學習精細的觀察物象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線造型能力,教學過程中,通過觀察身邊植物,讓學生感受植物的種類繁多,形態各異,色彩豐富,體驗植物帶給人的美感,感受自然的美。同時,通過查詢有關資料,了解植物的名稱,特點、作用等。自然地滲透科學知識,提高學生綜合學習能力

教學目標

1、了解植物結構特點,運用形狀、線條寫生完成一幅線描或色彩的植物寫生作品。

2、通過對各種植物的描寫,培養學生深入觀察,提高他們用線表現的方法。

3、通過對比、觀察植物的活動,發展對寫生植物添加和前後空間的處理能力。、

4、體驗寫生的樂趣,進而更好地欣賞和體會植物的美。

重點難點

重點:深入觀察植物的前後關系進行大膽的表現,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寫生造型的表現能力。難點:線條的繁簡、疏密變化,細致的觀察,精細的表現;構圖大方、以及畫面的整體感。

課前准備

(學生)畫紙、油畫棒、水彩筆(教師)課件、水彩筆、畫紙。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1、師:在大自然中,有各種各樣的植物。它們有高有矮、有疏有密,這些千姿百態的植物給我們帶來了勃勃生機。誰來說一說你喜歡哪些植物,她們有什麼特徵,有什麼樣的姿態?(引導學生從植物的線條、形狀、色彩方面分別描述)

2、揭示課題

二、新授

1、課件展示各種植物圖片,提出問題,學生分組探究。 ①你知道它們各叫什麼名字、有什麼作用嗎?②你知道一些植物的寓意嗎?

③這些植物的葉子有什麼特點每片葉子有區別嗎?

教師小結:葉子有大有小,有前後遮擋,不同角度看到的葉子形狀是不一樣的。

2、向大師學習

①畫家是抓住了植物的哪些特徵進行表現的?

②小組和作探究,初步感受畫家如何用豐富的線:如疏密、長短、曲直、穿插等變化,表現出植物的形態特點及自己的情感。

3、教師示範①寫生不是按照實物照搬,而是通過細致的觀察,把握特徵,主觀地加以提煉、概括、取捨。 ②步驟:

1、仔細觀察(觀察什麼)

2、確定構圖

3、畫出大體形態

4、細部刻畫

前後關系如何表現?遮擋關系怎麼描繪?如何表現出豐富的層次?

5、整體調整

三、欣賞作品

1、欣賞優秀作品

2、欣賞同齡人作品

說一說,作品好在哪裡?哪些地方還可以進行調整?

四、實踐探究

1、作業布置:獨立完成一幅植物寫生的作業

2、構圖要飽滿,注意遮擋、虛實、顏色的處理。

五、評價展示

教師集中展示學生的寫生作品。

評價要求:構圖是否飽滿,有無注意遮擋關系,線條是否由虛實,顏色運用是否得當。

六、拓展延伸

在其他載體上畫畫寫生,或者周末和父母同學一起外出寫生采風。

植物寫生教案5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了解植物的種類和生長特點,學慣用線表現花葉的特徵及其前後關系,來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2、引導學生在小組學習探究中,相互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

3、在學習和觀察、植物的過程中,感受植物的美,了解植物和人類的密切關系,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重點: 了解植物的種類和生長特點,學慣用線表現花葉的方法

准備: 課件、盆栽花卉、勾線筆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導入新課:

課件欣賞自然界中的各種植物。

師:你喜歡哪些植物?

師:你知道它們各叫什麼名字、有什麼作用嗎?

師:你覺得這些植物給你哪些美感?

生:有美化環境、凈化空氣、使用、陶冶情操。

生:葉子的姿態自然、形態各異……

板書課題:《植物寫生》

二、探究式學習活動

1.觀察植物。

師:你們觀察到植物的葉子(花)有什麼不同?(結合書中的圖片)

通過欣賞,引導學生進行分析:葉子有前後遮擋遮擋現象、有大小之分,在不同角度看到的葉子的形狀也是不一樣的……讓學生站隊來演示植物的前後遮擋、疏密、方位關系。

2.欣賞和感受畫家筆下的植物。

欣賞賴少其的中國畫〈君子蘭〉,初步感受畫家如何用豐富的線條,(如疏密、長短、曲直、穿插等變化)表現出植物的形態特點及自己的情感。

3.組織學生討論分析教材上的幾幅學生作業。

師:教材上的學生作業哪部分畫得好?

引導學生觀察思考,認識不同角度的植物的花和葉形狀各有不同。

師:畫的哪部分對你感受最深?

生:表現形式,顏色搭配,畫法技巧等等。

生:畫的時候注意線條的前後穿插。

生:……

然後引導學生理解處理葉子的前後關系的方法和技巧:葉的前後關系可以用線條的虛實、大小、粗細、穿插變化來反映。

教師在黑板上簡單演示植物的寫生方法:先展示畫兩幅植物寫生畫,一幅前後關系處理得當,另一幅前後關系混亂。然後讓學生觀察和感受,並引導學生用所學的知識,如何用線表現植物葉的前後關系和不同姿態。

4.布置作業,巡視輔導。

教師組織學生小結,評價。

要求:畫面布局飽滿。認真觀察植物的特徵、姿態,用線描的方法寫生一種植物。

注意線條的繁簡、疏密、長短、曲直、穿插等變化。作業完成後,同學之間相互介紹、評價自己及他人的作品。其他同學觀察思考。

5.作業展評:

展示學生作品,先學生點評,然後教師點評。

6.知識拓展:

展示幾幅用其他方法表現植物的學生作業,引導學生回家可以進一步創新寫生。

植物寫生教案6

【教材分析】 本課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通過寫生植物,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寫生能力,以及學生的線造型表現能力。教材中展示了學生作業的各種表現方法,可以增加學生的寫生興趣。

【課型】 繪畫

【教學用具】 課件、盆栽植物、勾線筆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學習了解植物的種類和生長特點,學慣用線表現植物特徵及其前後關系。

2、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可持續發展的意識。

3、技能目標: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線造型能力和綜合學習能力。

【教學重點】 了解植物的種類和生長特點,學慣用線條表現植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 如何用線表現植物的前後關系和不同姿態。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公園里、植物園里、花壇里、我們的家裡,都有各種各樣的植物。它們有高有矮、有疏有密、枝葉旺盛、千姿百態,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豐富的色彩。(出示課題)

2、課件展示各種植物圖片,提出問題,學生分組探究。

①你喜歡這些植物嗎?你知道它們各叫什麼名字、有什麼作用嗎?

②你知道一些植物的寓意嗎?

③這些植物的葉子有什麼特點?每片葉子有區別嗎?

二、解疑和探究。

1、請幾位學生說說討論結果。

2、觀察教室中的植物。

提問:你觀察到植物的葉子(花)有什麼不同?(結合書中的圖片)

通過欣賞引導學生進行分析:葉子有前後遮擋、有大有小,不同角度看到的葉子形態上有所不同……

3、欣賞美術作品:賴少其的中國畫《君子蘭》。

提出問題:

畫家抓住了植物的哪些特徵進行表現的?

作品表現出畫家的什麼情感?

小組和作探究,初步感受畫家如何用豐富的線:如疏密、長短、曲直、穿插等變化,表現出植物的形態特點及自己的情感。

4、組織學生討論分析教材上的幾幅學生作業。

師:教材上的學生作業哪部分畫得好?

引導學生觀察思考,認識不同角度的花和葉形狀各有不同。

師:這些孩子的畫對你有哪些啟發呢?

生:表現形式可以是刮畫、國畫、線描、等等。

生:畫的時候注意線條的前後穿插。

引導學生認識在繪畫中,植物的前後關系可以用虛實變化、大小變化、粗細變化、穿插變化。

【設計意圖】

了解植物的基本結構和形態特徵,為落實了本課的教學重點埋下伏筆,而且通過實物展示,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分析能力。

三、質疑再探究。

1、欣賞課件,針對課件中的幾種植物提出問題。

(1)說一說,所觀察的植物的生長特點。

(2)不同角度的花和葉各有什麼不同?

(3)植物的前後關系如何表現?

2、欣賞大師和學生作品;說一說畫植物寫生應注意什麼?

3、教師在黑板上簡單演示植物寫生方法,畫兩幅,一幅前後關系處理得當,一幅前後關系混亂的兩幅植物寫生圖。引導學生鞏固剛才所學的知識,進一步認識如何用線表現植物的前後關系和不同姿態。

4、教師在黑板上簡單演示植物寫生方法,畫兩幅,一幅前後關系處理得當,一幅前後關系混亂的兩幅植物寫生圖。引導學生鞏固剛才所學的知識,進一步認識如何用線表現植物的前後關系和不同姿態。

【設計意圖】通過課件欣賞,請學生欣賞分析植物特徵、姿態,培養正確的觀察方法。引導學生先觀察它們的全貌,說出它們的特徵。糾正那種上來只看植物細節的錯誤方法。通過欣賞大師的作品,學習畫家的表現方法,從而創作出更好的作品。

四、學生繪畫創作實踐,教師巡視輔導。

1、教師提出作業要求,學生繪畫創作。

2、學生繪畫,教師巡視輔導。

五、全班欣賞學生作業,師生共同點評作業。

六、教師課堂總結。

植物寫生教案7

教學目標

知識:通過植物線描寫生,練習寫生的技法。要求同學仔細觀察、分析植物的形象特徵,用線描的形式把自身的感受表示出來。能力:培養同學的觀察、分析、造型能力。情感:激發同學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內容分析

1.重點:正確的觀察方法和直接以線作畫的能力。

2.難點:植物的結構與特徵。

教學方法 講解

教學手段 演示、講解

板書設計 植物寫生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公園、花壇里、我們的家裡,都有各種各樣的植物。它們有高有矮、有疏有密、枝葉旺盛、千姿百態,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豐富的色彩。

二、新課1、提問:你認識這些植物嗎?它們叫什麼名字?它們有什麼特徵,有什麼樣的姿態?你喜歡哪種植物? 你知道一些植物的寓意嗎?

2、欣賞美術作品:中國畫《君子蘭》介紹作者小朋友的線描畫 植物寫生畫

3、選擇幾種植物請同學進行分析特徵、姿態,培養正確的觀察方法。引導同學先觀察它們的全貌,說出它們的特徵。糾正那種上來只看植物細節的錯誤方法。

4(1)、說一說,所觀察的植物的生長特點。

(2)、不同角度的花和葉各有什麼不同?

(3)、植物的前後關系如何表示?

5、同學作畫、教師輔導作業提示:認真觀察植物的特徵、姿態,用線描的方法寫生一種植物。注意線條的繁簡、疏密、長短、曲直、交叉等變化。

6、小結 展示展示優秀作業,並簡評。

植物寫生教案8

一、教學目標

1、 了解植物結構特點,運用形狀、線條(或色彩)寫生完成一幅線描或色彩的植物寫生作品。

2、 通過對比、觀察植物的活動,發展對寫生植物添加和前後空間的處理能力。

3、 體驗寫生的樂趣,進而更好地欣賞和體會植物的美。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植物的結構以及表現手法,啟發觀察重點,激發觀察的積極性。

教學難點:經過觀察思考胡用寫生的方法進行描繪,注意畫面形、色、遮擋等關系。

三、教學課時

1課時

四、教學設計

課前准備

(學生)畫紙、油畫棒、水彩筆、植物圖片或盆栽植物。

(教師)多媒體課件、水彩筆、畫紙。

教學過程

1、 導入課題

課件展示圖片

教師:「在大自然中,千姿百態的植物給我們帶來了勃勃生機,你喜歡那些植物,知道它們的特點嗎?」

(引導學生從植物的線條、形狀、色彩方面來說一說)

2、 問題討論

(1) 教師:「哪些離我們近,哪些離我們遠?哪些在前,哪些在後?」

「能否找出植物莖干長勢的線條?」

「那些地方是有遮擋的?」

(2) 我的畫畫我做主

請學生說說自己圖片中植物的造型,植物的疏密、遮擋、枝幹朝向。

可以是學生帶的植物照片、盆栽植物,也可以是教師提供的植物照片。

3、 深入探究

(1) 植物的寫生步驟。

(2) 向大師學習作。

教師:「植物的造型都一樣嗎?」

「葉子都有哪些形狀?」(可以請學生上來畫畫)

「植物的顏色都一樣嗎?」

「畫家在繪畫技巧上有什麼值得我們借鑒的嗎?」

(教師小結:遮擋,疏密)

(引導學生觀察葉子的造型、整體外輪廓、植物的前後穿插、植物的顏色)

(3) 虛實畫法

教師根據學生學情示範寫生過程。

4、 欣賞同齡人作品

5、 時間探究

(1) 作業布置:獨立完成一幅植物寫生的作業。

(2) 構圖要飽滿,注意遮擋、虛實、顏色的處理。

6、 評價展示

教師集中展示學生的寫生作品。

評價要求:構圖是否飽滿,有無注意遮擋關系,線條是否虛實,顏色運用是否得當。

7、 拓展延伸

在其他載體上畫畫寫生作品,或者周末和父母同學一起外出寫生采風。

D. 荷花的自料

簡介】荷花,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莖長而肥厚,有長節,葉盾圓形。花期6至9月,單生於花梗頂端,花瓣多數,嵌生在花托穴內,有紅、粉紅、白、紫等色,或有彩文、鑲邊。堅果橢圓形,種子卵形。荷花種類很多,分觀賞和食用兩大類。原產亞洲熱帶和溫帶地區,我國栽培歷史久遠,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記載,性喜溫暖多濕。荷花花大葉麗,清香遠溢,出污泥而不染,深為人們所喜愛,是園林中非常重要的水面綠化植物。 荷花全身皆寶,藕和蓮子能食用;蓮子、根莖、藕節、荷葉、花及種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葯,可治多種疾病。
荷花,中國的十大名花之一,它不僅花大色艷,清香遠溢,凌波翠蓋,而且有著極強的適應性,既可廣植湖泊,蔚為壯觀,又能盆栽瓶插,別有情趣;自古以來,就是宮廷苑囿和私家庭園的珍貴水生花卉,在今天的現代風景園林中,愈發受到人們的青睞,應用更加廣泛。近來國內興起的荷花專類園有三種:一是象武漢東湖磨山的園林植物園,園中開辟一處以觀賞,研究荷花為主的大型水生花卉區;一是象南京莫愁湖,杭州新"麴院風荷"這類是以荷花欣賞為主的大型公園;再一類就是以野趣為主,旅遊結合生產的荷花民俗旅遊資源景區,如廣東三水的荷花世界,湖南嶽陽的團湖風景區。

2、在山水園林中作為主題水景植物:俗話說,"園無山不壯,山無水不麗",用荷花布置水景,在中國園林中極為普通。江南一帶名園,多設有欣賞荷花風景的建築,揚州的瘦西湖在堤上建有"荷花橋",橋上玉亭高低錯落,造型古樸淡雅,精美別致,與湖中荷花相映成趣,是瘦西湖的風景最佳處,岳陽金鶚公園的荷香坊臨水而建,與曲欄遙相貫通,香蒲薰風,雨中賞荷,深受群眾喜愛。

3、作四季有花可賞中的夏花:四時景觀的不同,是中國造園家恪守的造園規則,如梅花耐冬,柳絲迎春,綠荷消夏,桐葉驚秋。荷花的綠色觀賞期長達8個月,群體花期在2~3個月左右。夏秋時節,人乏蟬鳴,桃李無言,亭亭荷蓮在一汪碧水中散發著沁人清香,使人上行下效,心曠神怡。

4、作多層次配置中的前景、中景、主景:中國園林在配置植物時十分注意層次的變化,以形成遠近,高低不同的豐富景觀。柳荷並栽就是典型的手法。劉鶚在《老殘游記》中曾用"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來概括濟南大明湖。湖南湘潭的雨湖公園春季柳絮紛飛,小荷露尖;夏秋花葉亭亭,柳絲翠綠;冬季柳絲批雪,殘荷有聲,不失為佳景勝地。

5、作工業三廢水污染水域的"過濾器":由於蓮藕地下莖能吸收水中的好氧微生物分解污染物後的產物,所以荷花可幫助污染水域恢復食物鏈結構,促使水域生態系統逐步實現良性循環。
荷花對生長環境有著極強的適應能力,不僅能在大小湖泊、池塘中吐紅搖翠,甚至在很小的盆碗中亦能風姿綽約,裝點人間。在我國荷文化史上,盆荷這種形式出現之初只是被用於私家庭院觀賞。如今,在我國各地園林中,盆荷的應用非常廣泛。盆栽和池栽相結合的布置手法,提高了盆荷的觀賞價值,在園林水景和園林小品中經常出現。荷花水石盆景是今幾年在杭州出現的一種新的盆景。它是荷花盆栽與水石盆景的有機結合,既體現山石的剛毅挺拔,又顯示荷花的嬌艷嫵媚。荷花盆景可選用珊瑚石、砂積石、斧劈石、英石等山石作材料。
插花在我國始於六朝,源於佛前供花。作為佛教的聖潔之花,因此可以說,插花在興起之時便於荷花結下了不解之緣。唐宋時期,供花仍是插花的一種主要形式。到了明清,插花藝術有了很大的進步,此時的荷花插花無論是藝術深度還是技巧,都上升到一個新的水平,可稱為我國古代插花藝術的鼎盛時期。今天,人們對荷花插花已有了更深入的研究,不僅荷花、荷葉、蓮藕和蓮實等素材在插花中的運用愈來愈普遍,而且對這些素材的觀賞效果也作了科學的比較。荷花插花一般選用中小型品種為宜,同時也適當配以其它植物的枝、葉、果,力求色彩清麗構圖明快,欣賞效果可保持3~4天
多年生水生植物。根莖(藕)肥大多節,橫生於水底泥中。葉盾狀圓形,表面深綠色,被蠟質白粉背麵灰綠色,全緣並呈波狀。葉柄圓柱形,密生倒刺。花單生於花梗頂端、高托水面之上,有單瓣、復瓣、重瓣及重台等花型;花色有白、粉、深紅、淡紫色或間色等變化;雄蕊多數;雌蕊離生,埋藏於倒圓錐狀海綿質花托內,花托表面具多數散生蜂窩狀孔洞,受精後逐漸膨大稱為為蓮蓬,每一孔洞內生一小堅果(蓮子)。花期6月~9月,每日晨開暮閉。果熟期9月~10月。 荷花的根莖種植在池塘或河流底部的淤泥上,而荷葉挺出水面。 在伸出水面幾厘米的花莖上長著花朵。荷花一般長到150厘米高,橫向擴展到3米。荷葉最大可達直徑60厘米。引人人注目的蓮花最大直徑可達20厘米。
荷花,屬雙子葉植物毛茛目睡蓮科蓮屬,它包括兩個種,中國蓮和美國蓮。中國蓮分布在亞洲、大洋洲,多數植株高大,葉橢圓形,綠色,栽培品種中花型有單瓣、復瓣、重瓣、重台、千瓣之分,花紅色至白色;美國蓮分布在北美洲,植株矮小,葉近圓形,深綠色,花僅見單瓣型,黃色,仍處於半野生狀態。據古植物學家研究化石證實,早在1.35億年前,在北半球的許多水域地方都有蓮屬植物的分布。在我國,1973年發現的"河姆渡文化"遺址中,就有蓮的花粉化石,經測定,距今7000年。這說明,至少在7000年前,蓮在我國就已經分布,甚至已作為食用了。雖然現今的一些資料都註明蓮原產印度,但通過史料來看,中國才是荷花的原產地。荷花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傳播范圍極廣。西至天山北麓,東接寶島台灣,北達黑龍江,南抵海南三亞。可以說,中國是荷花的世界栽培中心。
蓮是最古老的雙子葉植物之一,同時又具有單子葉植物的某些特徵。蓮的胚芽被鱗片包裹著,和單子葉植物相似。從花的結構看,蓮具有3、4層花被,外輪萼片狀,內輪花瓣狀,雄蕊多數,雌蕊離生,花粉粒為單溝舟形。蓮的莖有明顯的分節現象,地下莖節長滿須根。這些都是單子葉植物的特徵。荷花的芽為混合芽,人們肉眼所見的蓮芽,是藕的頂芽以及各節腋芽的位置。根分為種子根和不定根兩種,播種所出的由種子的胚根所形成的主根不發達,發揮功能作用的是不定根。至於蓮的莖就是我們所熟知的藕,它其實是蓮的地下根狀莖,是蓮儲藏養份和供繁殖的器官。荷花的花單生,兩性,由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花托、花柄等六部分組成。品種多樣,花色豐富。
葉分三種:以頂芽最初產生的葉,形小柄細,浮於水面,稱為錢葉,或叫荷錢;最早 從藕帶上長的葉略大,也浮於水面,叫浮葉;後來從藕帶上長的挺出水面的葉叫立葉。無 論是錢葉、浮葉或立葉,出水前均相對內捲成棱條狀。立葉依生長早晚,其大小、高矮、 順序表現出明顯的上升階梯和下降階梯。在新藕形成時抽出的立葉,比前張大而剛刺較短, 叫"後把葉",在其前方再出現一張形小、柄短、葉背微紅的葉,叫"終止葉"。人們只 要辨別出終止葉,就能找到泥中新藕的方位。
荷花的花原基著生於藕帶處芽內、幼葉基部的背面;花單生、兩性;萼片4~5,綠色, 花開後脫落;營長桃形、桃形或圓桃形,暗紫或灰綠色;花有單瓣、復瓣、重台、千瓣之分,色有深紅、粉紅、白、談綠及間色等變化;花期6~9月,單朵花期只3~4天,多展開 午閉,千瓣類能開10天以上;花徑最大可達30厘米,小者不足10厘米;雄蕊60~450枚或 瓣化,花葯之附屑物多黃色,花絲白色;校頭頂生,子房上位,心皮多數分離,散生於碗 形、喇叭形的綠色花托內。花謝後膨大的花托稱蓮蓬,上有3-30個蓮室,發育正常時,每 個心皮形成一個橢圓形小堅果。有時心皮"泡化"或瓣化,不能形成果實。 果實俗稱蓮子,青熬時果皮青綠色,老熟時變為深藍色。果皮表面有氣孔和保衛細胞, 表皮下有堅固而緻密的柵欄組織,氣孔下有一條氣孔道,成熟蓮子果皮的氣孔道縮得很小, 不讓空氣和水分自由出入,甚至能阻止微生物進入。這種特殊的組織結構,就保證了蓮子 的長壽。它可埋在地層中千百年,而不致損壞,甚至還可用來播種發芽。

君子花、凌波仙子、水宮仙子、玉環等。據《北夢瑣言》記載:唐代元和年間(806~820年)蘇昌遠居吳中(今蘇州),邂逅一位素衣粉臉女郎,贈給他一枚玉環,不久,他發現自己庭院的水池中有荷花盛開,花蕊中也有一枚同樣的玉環,但「折之乃絕」,後人由此又稱荷花為玉環。

「荷」被稱為「活化石」,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植物之一。
在人類出現以前,大約一億零四千五百年前,地球大部被海洋、湖泊及沼澤覆蓋。當時,氣候惡劣,災害頻繁沒有動物,大部分植物被淘汰,只有少數生命力極強的野生植物生長在這個貧瘠的地球上。其中,有一種今天我們稱為「荷花」的水生植物,經受住了大自然的考驗,在我國的阿穆爾河(今黑龍江)、黃河、長江流域及北半球的沼澤湖泊中頑強地生存下來。大約過了九千年,原始人類開始出現。人類為了生存,採集野果充飢,不久便發現這種「荷花」的野果和根節(即蓮子與藕)不僅可以食用,而且甘甜清香,味美可口。漸漸地,「荷花」這一人類生存的糧食來源便深深地印刻在我們的祖先——原始人類的心中,成為人類生存的象徵。
一直到公元前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時代,隨著農耕文化的出現,人類對荷花開始了進一步的了解。當時的人類為了生活上對水的需求,一般都定居在河岸湖畔或有天然泉水的沼澤地帶,而這些地帶恰是野生荷花主要的分布區域。從出土文物看:在河南省鄭州市北部大河村發掘的「仰韶文化」房基遺址,發現室內檯面上有炭化糧食和兩粒蓮子,經測定,距今有五千年的歷史。人類在不斷的生產勞動中,對朝夕相處的荷花的生長習性、生存環境等積累了豐富的感性認識,為中國古老的糊花文化的產生發展奠定的良好的基礎。

秦漢之前,諸侯割據,戰爭頻繁,勞動人命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秦始皇於公元前221年統一中國,結束了混戰局面。在這個統一大帝國里,荷花文化得到了全面發展,逐步滲透到農業、經濟、醫學、宗教、藝術等各個領域。
漢朝是中國農業空前發展的一個時期,也是對荷花的栽培發展發生了重要的作用。漢以前,我國的荷化品種均是單瓣型的紅蓮。到了魏晉,出現了重瓣荷花。南北朝時期又發展有千瓣(並蒂)荷花。
西漢開始,中國的官私營商業迅速發展,豐富了各地區的商品種類,對荷花的傳播分布有著重要意義。江陵、合肥、成都等地的特產——蓮藕均通過這些中心商市進入北方,從根本上擴大了荷花的分布區域,使北方人民進一步認識荷花,了解荷花,從而極大的提高了荷花的栽培技藝。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記有「種藕法」:「春初掘藕根節,頭著魚池泥中種之,當年即有蓮花。」;又有「種蓮子法」:「八月九日取蓮子堅黑者,於瓦上磨蓮頭令皮薄,取墐土作熟泥封之,如三指大,長二寸,使蓮頭平重磨去尖銳,泥干擲於池中重頭泥下,自然周皮,皮薄易生,少時即出,其不磨者,皮即堅厚,倉卒不能也。」可見,當時南北兩岸的中原地區荷花的栽培技術已是相當高超了。
我國的醫學從秦漢起開始了新的發展。漢朝神農在嘗遍百草後,總結出一套治病良方,即《本草經》,又稱《神農本草經》,其中就有蓮藕葯用保健功能的描述。東漢譙縣華佗,是我國醫學史上著名的神醫,他在手術前,先給病人飲麻沸散,使其失去知覺,刳割腹背後縫合傷口,最後塗敷以藕皮等製成的膏葯,四五天後便可癒合。荷花遂成為我國醫葯寶庫中不可多得的一枝奇葩。
西漢時期,樂府歌辭逐漸盛行,由此產生了眾多優美的采蓮曲謠。其中有《采蓮曲》(又稱《采蓮女》、《湖邊采蓮婦》)等,歌舞者衣紅羅,系暈裙,乘蓮船,執蓮花,載歌載舞,洋溢著濃烈的生活氣息,是我國廣大人民最喜愛的民間傳統歌舞之一。

<四>荷文化的興盛——隋唐至明清時期的荷花文化

隋唐以後,荷花的栽培技藝進一步提高,有關荷花的詩詞、繪畫、雕塑、工藝等荷文化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在飲食文化中,荷花已進一步成為人們養生保健的名貴補品。同時荷花憑借它的色彩艷麗、風姿綽約進入了私家園林。如長安城外東南隅有秦漢時宜春苑,隋朝建都長安後,更名為芙蓉園;南宋都城臨安(今杭州市)的麴院風荷。尤其是經過貞觀之治後,荷花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成為工藝美術家創造的靈感來源。如隋唐時期的瓷器、銅鏡等的裝飾多採用蓮花花紋;金銀器上,尤其是盤邊緣,多飾以富麗的蓮瓣紋,整個風格華麗而真實。宋代的染紡業較唐代有更高的發展。著名女畫家兼工緙絲的朱克柔創作的荷花緙絲圖案,「古淡清雅」、為一時之絕作。明清的木版年畫多採用「連(蓮)貴子」、「連(蓮)年有餘(魚)」等荷花吉祥圖案,來表達人們的思想願望。
在我國的藝術繪畫史中,荷花的藝術精品更是豐富多彩。最著名的是南宋畫院吳炳的《出水芙蓉》,生動細膩的刻畫了荷花清新脫俗的優雅氣質。還有明末畫家張子政的「芙蓉鴛鴦圖」。

<五>荷文化的光大——近代荷花文化

自鴉片戰爭以後,尤其是新中國成立後,廣大勞動人民當家做主,荷花也成為美化人們生活、陶冶情操的珍貴花卉,被譽為十大名花之一。孫中山先生,周恩來總理等多次提倡大力發展荷文化,並把友誼的種子傳播到友好的鄰邦。
1918年,孫中山先生東渡日本,帶去了九顆遼東半島普來店出土的蓮子,經過精心培育,古蓮子栽植成功。1963年,大賀將一百顆大賀蓮種子,送給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1979年4月,鄧穎超副委員長訪問日本,參觀鑒真主持建造的奈良唐招提寺時,森本孝順長老將中日兩國專家培育的唐招提寺蓮、孫文蓮、中日友誼蓮的蓮藕捧交給鄧穎超副委員長。1980年4月,為慶賀「日本國家鑒真和尚像中國展」來揚州大明寺展出,武漢研究所便將繁殖的唐招提寺蓮、孫文蓮、中日友誼蓮的蓮藕送往大明寺,安放在緊連鑒真紀念堂的平遠樓前。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荷花的栽培技術也日趨先進完善。先共有阿花品種200餘種,分布遍及全國。隨著荷花文化在全國各大城市中的普及發展,以荷花為市花的城市日益增多。到目前為止,就有山東濟南市、濟寧市、河南許昌市、湖北孝感市、洪湖市以及廣東肇慶市,把荷花作為文化精神的象徵。
在江南蘇州一帶,農歷6月24日為觀蓮節,稱為荷山生日。屆時人閃成群結隊,興高采烈地觀賞荷花。特別是佛教徒對它最為尊崇,如觀音菩薩坐的就是蓮花。1990年被人暗殺的印度總理拉吉夫,其名字就是他的外公尼赫魯在獄中時給他取下的,按印語為「潔白無瑕的白蓮花」之意。1993年3月31日,第八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對於澳門的區旗和區徽也用蓮花為圖案,表達當地人民特別崇尚蓮花,以象徵純潔和高貴。由於荷花是花卉王國里的名門望族,它經群眾評選為中國十大傳統名花之一。1989年在北京專門成立中國荷花協會,促進它在中華大地上碧波萬頃,香飄無涯。

【典 故】

荷花相傳是王母娘娘身邊的一個美貌侍女——玉姬的化身。當初玉姬看見人間雙雙對對,男耕女織,十分羨慕,因此動了凡心,在河神女兒的陪伴下偷出天宮,來到杭州的西子湖畔。西湖秀麗的風光是玉姬流連忘返,忘情的在湖中嬉戲,到天亮也捨不得離開。王母娘娘知道後用用蓮花寶座將玉姬打入湖中,並讓她「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從此,天宮中少了一位美貌的侍女,而人間多了一種玉肌水靈的鮮花

荷花是我國的傳統名花。花葉清秀,花香四溢,泌人肺腑。有迎驕陽而不懼,出淤泥而不染的氣質。所以荷花在人們心目中是真善美的化身,吉祥豐興的預兆,是佛教中神聖凈潔的名物,也是友誼的種子。
在古典文學巨著《紅樓夢》中,據說晴雯死後變成芙蓉仙子,賈寶玉在給晴雯的歿詞《芙蓉女兒誄》中道:「其為質,則金玉不足喻其貴;其為性,則冰雪不足喻其潔;其為神,則星日不足喻其精;其為貌,則花月不足喻其色。」雖然後世的紅學專家們都認為這不是過作者借詠晴雯之名而贊黛玉之潔,不過無論如何荷花總是與女兒般的冰清玉潔聯系在一起的。

補充1:由於「蓮」與「憐」音同,所以古詩中有不少寫蓮的詩句,藉以表達愛情。如南朝樂府《西洲曲》:「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蓮子」即「憐子」,「青」即「清」。這里是實寫也是虛寫,語意雙關,採用諧音雙關的修辭,表達了一個女子對所愛的男子的深長思念和愛情的純潔。晉《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霧露隱芙蓉,見蓮不分明。」霧氣露珠隱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蓮葉可見但不甚分明,這也是利用諧音雙關的方法,寫出一個女子隱約地感到男方愛戀著自己。

經典詩詞:愛蓮說(宋)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原文據清儀封張伯行正誼堂木刻《周濂溪先生全集》卷之八)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說的就是荷花。荷花,位列我國十大名花之列,被人們稱為花中的君子。自古以來,大面積的野生荷花,就以它雄渾瑰麗、朴實大方的自然美贏得了人們的喜愛。以至於2500年前,人們就把野荷花進行了人工栽培,為的是足不出戶就能欣賞到荷花的芳姿。一直到今天,在許多公園或大的庭院里,我們都能見到它的身影。

荷花的果實俗稱"蓮子",含有豐富的營養,為人們所喜愛。

[栽培]

荷花是水生植物,性喜相對穩定的平靜淺水,湖沼、澤地、池塘是其適生地。荷花的需水量由其品種而定,大株形品種如古代蓮、紅千葉相對水位深一些,但不能超過1.7米.中小株形只適於20~60厘米的水深。同時荷花對失水十分敏感,夏季只要3小時不灌水,缸栽荷葉便萎靡,若停水一日,則荷葉邊焦,花蕾回枯.荷花還非常喜光,生育期需要全光照的環境。荷花極不耐蔭,在半蔭處生長就會表現出強烈的趨光性.

★有毒部分

都說荷花」出淤泥而不染」,這是人們對荷花人格化品德的贊揚。實際上,荷花的地下莖在淤泥中生長,哪有不被有毒物質侵染的呢?只因藕的特別細密的表皮組織和含有丹寧的下皮,具有一定的阻擋或吸收有毒物質的能力,因而有毒物質多黏附在表皮上或滲入表皮中,人的肉眼看不見罷了。故此要記住在食用藕時削去外皮,不要把有毒物質也吃進肚中。

【張大千與荷花】

旅居海外的國畫大師張大千先生擅長畫花卉。他畫的花卉種類很多,如荷花、秋海棠、牡丹、蘭花、水仙、梅華等。而他平時畫的最多的還是荷花,他自己常說:「賞荷、畫荷,一輩子都不會厭倦!」

張大千年輕時住在蘇州,庭院里那一池荷花成了他寫生的好地方,他三十三歲時開始住進北京頤和園,一住就是五年,頤和園池塘中那又肥又大的荷花使他對畫荷的興趣越加濃厚。由於長期與荷花相處,使他特別偏愛荷花。張大千愛荷花得出泥不染,娉娉婷婷從水中浮起,雍容高貴,而田田荷葉,姿態優雅的荷桿也時常走進他的畫面。他認為,荷花醉南下手的部分不是花,而是桿子,因為一筆下去不得回頭,重描就不成畫了。張大千常作小品荷花,但也有許多壯觀的大幅荷花作品,如 1963年他在美國展出的六屏巨幅荷花,這六幅墨荷在作畫當時,必須大通大畫室才能完全擺平,在日本裱襯時,裱畫店只好打通工作房裱畫。這些常12尺,寬 24尺的六幅荷花屏風,在美國展出後,由<<讀者文摘>>購藏,14萬美元的售價,打破中國畫售價的新紀錄。

張大千在花卉畫中以荷花畫居多。他之所以喜愛畫荷花,除其它原因外,他認為"中國畫重在筆墨,而畫荷是用筆用墨的基本功。"並且還認為畫荷與書法有著密切關系。故此,張大千畫荷的作品不但年年有,而且不斷推出新意。形成馳名中外的"大千荷"。他在三十五歲時作的《金荷》,就被法國政府購藏。對此徐悲鴻曾說:"張大千的荷花,為國人臉上增色"。張大千在數十年的藝術生涯中,經過不斷的探索和努力,使"大千荷"在中國美術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尤其是晚年創潑墨彩之後,所畫荷花不但超越了花卉的屬性,更將文人花卉的筆墨范圍拓展至另一境地。他不但愛畫荷,也愛種荷。他通過與荷花朝夕相處,以其敏銳的觀察力和高度民主的概括力,長期捕捉荷花的特徵和瞬間的動態,然後用他自己的審美感和藝術情趣加以提煉、誇張,使之寓意深刻,生機勃勃!

E. 關於荷花的資料

荷花,又名蓮花、水芙蓉等,屬睡蓮科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莖長而肥厚,有長節,葉盾圓形。花期6至9月,單生於花梗頂端,花瓣多數,嵌生在花托穴內,有紅、粉紅、白、紫等色,或有彩文、鑲邊。堅果橢圓形,種子卵形。荷花種類很多,分觀賞和食用兩大類。原產亞洲熱帶和溫帶地區,我國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記載。荷花全身皆寶,藕和蓮子能食用,蓮子、根莖、藕節、荷葉、花及種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葯。其出污泥而不染之品格恆為世人稱頌。陳志歲《詠荷》詩曰:「身處污泥未染泥,白莖埋地沒人知。生機紅綠清澄里,不待風來香滿池。」
中文學名: 荷花
拉丁學名: Nelumbo nucifera
別稱: 蓮花、水芙蓉、六月花神、藕花等
分布區域: 荷花原產於中國,一般分布在亞熱帶和溫帶地區。
別名:蓮花、芙蕖、芬陀利花、水芝、水芸、水目、澤芝、水華、菡萏(hàndàn)古人稱未開的荷花為菡萏,即花苞、水旦草、芙蓉、水芙蓉、 玉 環、六月春、中國蓮、六月花神、藕花、靈草、玉芝、水中芙蓉、水宮仙子、君子花,天仙花、紅蕖、水華、溪客、碧環鞭蓉、鞭蕖、金芙蓉、草芙蓉、靜客、翠錢、紅衣、宮蓮、佛座須等。 荷花是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區花,也是山東省省會濟南和孔孟荷花高清近拍圖冊(17張)之鄉濟寧市的市花,還是埃及的國花。此外,濟南的大明湖也有多種上好的荷花。蘇州的園林比如拙政園里,也有許多婀娜多姿的荷花。像仙女一樣,亭亭玉立。
[1]表面深綠色,被蠟質白粉覆蓋,背麵灰綠色,全緣並呈波狀。葉柄圓柱形,密生倒刺。花單生於花梗頂端、高托水面之上,有單瓣、復瓣、重瓣及重台等花型;花色有白、粉、深紅、淡紫色、黃色或間色等變化;雄蕊多數;雌蕊離生,埋藏於倒圓錐狀海綿質花托內,花托表面具多數散生蜂窩狀孔洞,受精後逐漸膨大稱為蓮蓬,每一孔洞內生一小堅果(蓮子)。花期6月-9月,每日晨開暮閉。果熟期9月-10月。荷花栽培品種很多,依用途不同可分為藕蓮、子蓮和花蓮三大系統。
編輯本段生長習性
荷花
[2]荷花是水生植物,性喜相對穩定的平靜淺水,湖沼、澤地、池塘是其適生地。荷花的需水量由其品種而定,大株形品種如古代蓮、紅千葉相對水位深一些,但不能超過1.7米.中小株形只適於20~60厘米的水深.同時荷花對失水十分敏感,夏季只要3小時不灌水,缸栽荷

F. 白水仙楊素素(古畫、盆景、服飾中的水仙)

作為一年一度的「歲朝清供」中斷不可少的水仙,以其蹈水凌仙之姿成為各朝文人、畫師表現的對象,發展至明清時期,水仙已成為各類器物、服飾中重要的紋飾之一,如天津市藝術博物館藏的趙孟堅《水仙卷》、明代陳洪綬的《水仙靈石圖》、仇英的《水仙臘梅圖》、台北故宮博物院藏的「玉海棠式水仙盆景」等等。

史籍中關於「水仙」之名的記載常取其三個方面的意涵,起初是指傳說中的水中神仙。司馬承禎《天隱子》解釋:「在天曰天仙,在地曰地仙,在水曰水仙。」《越絕書》記載伍子胥為水仙,因為伍子胥自殺後,吳王以其屍沉之江中;《拾遺記》中稱自沉汨羅江的屈原為水仙。

文獻中第一次以「水仙」指稱水仙花,出自唐代段公路所著《北戶錄》,其卷三「睡蓮」條下註:「孫光憲續注曰,從事江陵日,寄住蕃客穆思密嘗遺水仙花數本如橘,置之水器中,經年不萎。」故而水仙花是在晚唐由國外傳入,到了宋代開始大量栽培,詩人們也多有吟誦,如劉兼《郡齋寓興》:「秋庭碧蘚鋪雲錦,晚閣紅蕖簇水仙。」辛棄疾《賀新郎·賦水仙》:「雲卧衣裳冷。看蕭然、風前月下,水邊幽影。羅襪塵生凌波去,湯沐煙江萬頃。愛一點、嬌黃成暈。」也是從宋代開始,貫穿到明清,水仙成為詩詞和繪畫中的重要題材。

宋元時期的水仙畫:雅緻秀麗

宋代流傳至今的名家所繪的水仙不多。五代西蜀宮廷畫師黃筌的兒子黃居寀在其《花卉寫生圖冊》中繪有水仙,黃居寀秉承家學,擅繪花竹禽鳥,精於勾勒,用筆勁挺工穩,填彩濃厚華麗。與父黃筌早期同仕後蜀,進入北宋時期仍任翰林待詔,尤得宋太宗趙光義看重,授光祿丞,負責搜藏名畫及鑒定品目。北宋《宣和畫譜》著錄其作品有《春山圖》《春岸飛花圖》《桃花山鷓圖》等332件。

《花卉寫生圖冊》該圖冊繪及各種花卉幾十種,勾勒精細,設色濃麗。他筆下叢生的水仙勾勒細致,形態逼真,「金盞銀台」色彩對比鮮明。

《花卉寫生圖冊》局部

《花卉寫生圖冊》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的宋人寫生水仙圖頁中的《趙子園寫生水仙》冊頁,繪制一株水仙上,葉片修長疏朗,水仙花朵形態各異,清明雅緻。是宋代院體畫的代表。

《趙子園寫生水仙》冊頁

南宋院體風格到後期已經愈發僵化,宋末元初的錢選所繪的《八花圖卷》就是錢選從南宋院體風格向文人審美意趣過渡的見證。錢選這卷畫的後面,有趙孟頫的題跋,「右吳興錢選舜舉所畫八花真跡,雖風格似近體,而傅色姿媚殊不可得。爾來此公日酣於酒,手指顫抖難復作此。而鄉里後生多仿效之,有東家捧心之弊,則此卷誠可珍也。至元廿六年九月四日同郡趙孟頫。」

《八花圖卷》中的水仙

宋代畫水仙最出名的則是趙孟頫的哥哥趙孟堅,趙孟堅一生都在南宋,是宋太祖十一世孫,精於白描水仙,他的畫多用水墨,用筆勁利流暢,淡墨微染。

趙孟堅的一幅由天津市藝術博物館藏的《水仙卷》,是文人畫中水仙形象的典型代表。此卷長丈余,共繪水仙四十株,花苞花朵一百八十餘,水仙由卷首單株的疏朗到卷尾密集,花葉高下相互穿插,俯仰照應,水仙氣韻靈動。細節方面,水仙葉用粗筆雙鉤法畫成,墨色淡雅,花朵花蕊用工筆描摹。

趙孟堅《水仙卷》

趙孟堅《水仙卷》局部

台北故宮博物院也有趙孟堅的《水仙圖卷》,此類畫水仙長卷存世有數本,學界尚存歧見,然多可見其運筆細致、構圖繁復之共通特色,在葉片周圍皆以細線勾勒輪廓,再於葉脈兩側烘染墨色。水仙花的畫法也能見到延續墨梅技法,藉暈染表現花朵的多樣姿態。此類水墨花卉技法,可視為南宋墨戲的新成就。以視覺效果而言,趙孟堅更強調畫面上水墨的運用表現,展現豐富的變化型態。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趙孟堅的《水仙圖卷》局部

明代水仙畫:淋漓灑脫的寫意

明代是中國花鳥畫的變革期,筆墨開始趨向於簡潔清潤,墨色也開始淋漓灑脫,更加寫意,帶有一種即興寫生創作的韻味。與徐渭並稱「青藤白陽」的陳淳被譽為水墨大寫意花鳥畫派的創始人,在花鳥畫的發展中有著重要的地位。

中年時的陳淳畫風由之前的工整秀麗逐漸轉變為疏簡奔放。《水仙圖》就是這種轉變的代表,陳淳筆下淡墨雙勾的水仙有著清雅之態,花蕊以重墨點染,葉片直直地上揚,一改之前水仙的柔媚,很有氣勢。並有五言詩「環佩飄然至,群推洛浦仙,微塵真不染,幽韻自生憐」。此外,《水仙圖》也綜合運用了詩書畫的結合和水墨寫意的技法。

陳淳《水仙圖》

陳淳《梅花水仙圖》

明代陳洪綬雖少時師承藍瑛,在水仙這一題材風格上則推崇趙孟堅,但在其三十歲左右所繪的《水仙靈石圖》中,已有鮮明的陳氏風格。圖中一立石崛起,其後有水仙一株,石邊野草數叢。水仙與立石高度相近,挺立高大,不似別家水仙低矮叢生的姿態。水仙造型忠實於自然,花朵盛開者飽滿,未開者渾圓,枯葉部分色彩過渡自然。此幅《水仙靈石圖》題詩曰:「此華韻清冷,開與梅花俱。卻如孤性客,喜與高人居」,上款「十八叔」,署名「洪綬」。

陳洪綬《水仙靈石圖》

陳洪綬差不多同時期創作的《水仙湖石圖》,水仙和山石的變形更為抽象,用筆轉折流暢,水仙清剛婀娜,寓嫵媚於古拙。

陳洪綬《水仙湖石圖》

水仙也是「明四家」的繪畫題材之一。以工細著稱的仇英著名的《水仙臘梅圖》中,頂端一枝臘梅折斜而下,十數朵花,姿態各異,水仙葉子以勾勒填色法繪制,墨色潤澤。該畫右下角有題識:明嘉靖丁未仲冬仇英實父為墨林制。這里提到的墨林為項子京,即項墨林,他是明代唯一收藏家,且擅繪事,與仇英關系密切。

仇英《水仙臘梅圖》

唐寅現存扇面作品較多,以山水、人物、花鳥為主要創作題材。此水仙圖扇面將三叢水仙置於畫面中央,長葉用線頓錯有節,氣貫始終,水仙花姿態多樣,形象逼真。畫面兼工帶寫,設色淡雅。

唐寅水仙扇面

清代水仙畫:天然玉質逞風流

有清一代,水仙的種植更加普遍,甚至作為出口花卉遠銷海外,因而在畫家們筆下,水仙的出鏡率更高。

在明清易代之際的八大山人筆下的水仙,與其他寫意花鳥一樣受到沈周、陳淳、徐渭的影響,用筆較方硬,題材、布局也未脫離前人窠臼,但八大山人最突出的特點「廉」——即用最簡練的筆觸勾勒出畫中風物的精神意趣的手法也貫穿於他繪畫的始終。水仙也和一尾魚、一隻雞、一棵樹一樣,都可以成為一幅完整的畫,並處處凸顯畫家的兀傲之氣。

八大山人的水仙圖

八大山人的水仙圖

石濤也多次以水仙為題材進行創作,關於水墨雙鉤水仙畫法石濤也在一首題畫詩中進行了論述,他寫:「冰姿雪色奈雙鉤,淡淡豐神隔水羞。一嘯凝脂低粉面,天然玉質逞風流……」石濤的水仙也從早年的工細拘謹到中年的格法兼備,再到晚年揮灑如意地寫意。

石濤的水仙圖

學石濤、而又自成一派的「揚州八怪」之一的李鱓筆下的花鳥畫既有明代浙派花鳥畫的傳統,又受到清代宮廷工筆花鳥和民間豪放花鳥畫風的影響。李鱓作品既講求造形構圖,又講求色墨的有機融合,這種繪畫風格被後來的海派畫家趙之謙、任伯年、吳昌碩等人繼承,李鱓是中國繪畫史上起著承先啟後作用的畫家。

李鱓的水仙圖

「揚州八怪」之一的金農,布衣終身。好游歷,晚寓揚州,賣書畫自給,書法創扁筆書體,兼有楷、隸體勢,時稱「漆書」。《金農花卉冊》中金農繪有水仙,以淡墨勾染,不著顏色,清雅可人。題畫詩寫作:「水仙是世外人,須以奇石作供,薄冰殘雪之中乃見精神。口脂眉黛,畫時不敢著半點塵土也。」

金農的水仙圖

「歲朝清供」題材中的水仙:熱鬧的點綴

明清時期,水仙作為「歲朝清供」中的重要組成,在文物遺存中有諸多表現。

汪曾祺在曾談及,「『歲朝清供』是中國畫家愛畫的畫題。明清以後畫這個題目的尤其多。任伯年就畫過不少幅。畫里畫的、實際生活里供的,無非是這幾樣:天竹果、臘梅花、水仙。有時為了填補空白,畫里加兩個香櫞。櫞諧音圓,取其吉利。水仙、臘梅、天竹,是取其顏色鮮麗。隆冬風厲,百卉凋殘,晴窗坐對,眼目增明,是歲朝樂事。」

明代張宏的《歲朝圖》為張宏六十八歲在友人家除舊迎新之際所作。他以對角線式的構圖,繪制了水仙、柏枝、天竹以及友人所藏的哥窯瓷器、青銅花觚等器皿。尤以與「福」諧音的佛手和燃燒的炭盆最引人注目。運筆工緻,色彩豐富。鑒藏印有清內府「寧壽宮續入石渠寶笈」「樂壽堂鑒藏寶」「乾隆御覽之寶」「石渠定鑒」「寶笈重編」「三希堂精鑒璽」「宜子孫」「古希天子」「嘉慶御覽之寶」等。

張宏《歲朝圖》

歲朝清供是吳昌碩比較喜歡表現的一種題材,下面這幅作品中,繪梅花、牡丹、蘭草、荔枝、靈芝,所蘊含的美好含義,如缶翁所題:神仙貴壽,多子團員。全畫洋溢著歲朝時節的喜慶氣氛。吳昌碩在繪畫的用色時喜歡用濃淡對比明顯的顏色,尤其擅長用洋紅色。它常常把紅、黃、綠等顏色調入到赭石色中,在沖突中取得協調。它在傳統的用色基礎上,汲取了民間繪畫用色上的特點,成為歷代寫意畫家中比較擅長用色的一位。

吳昌碩《歲朝清供》

吳昌碩《歲朝清供》

任伯年 《歲朝圖》

清代,無款,《乾隆緙絲歲朝圖》,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除了在繪畫中,水仙也有多種形態的表現,如清代製作的盆景中,水仙就是重要的題材。史書記載,晉代著名詩人陶淵明曾盆栽花卉。唐代章懷太子墓的墓道壁畫中可以看到侍女捧著一盆結綴果實的小樹,表明唐代已有盆景。宋元時期,稱盆景為「些子景」,即小景緻之意。而盆景這一名稱始見於明代。自清初起,盆景栽植盛極一時,許多詩人曾題詠盆景,還有一些著作中述及盆景藝術。而在清代宮廷生活中衍生出一種新的像生盆景,系用各種珍貴材料仿自然景觀以人工製作而成。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的這盆「玉海棠式水仙盆景」,金葉玉卉,青玉盆,作海棠花形,四如意雲形足,盆內種水仙二叢。以藍色琺琅為地,鑲嵌赭、白、藍等各色圈紋。水仙金葉,三枝花莖自葉叢中抽出,每枝開三或四朵白水仙。整體像生、潔凈清雅,為清早中期內務府造辦處作品的特色。

玉海棠式水仙盆景

故宮博物院藏「染牙水仙湖石盆景」,以竹根雕刻拼接成矮足長方體盆,盆壁四面陰刻幾何形夔龍紋飾並染色,以深色線條勾勒紋飾邊緣。盆內為水仙湖石小景,黃楊木雕水仙球根,綠色染牙制葉片,花朵、花心、花蕾均為象牙雕刻,花托以黃楊木製,湖石為紫檀木雕刻,整株盆景形態雅緻。

染牙水仙湖石盆景

清代中期的這盆「象牙嵌玉石水仙盆景」,青玉菊瓣洗式盆,四角雕成雙葉菊花形,菊花上嵌紅寶石、綠料,盆下腹又雕葉紋,上嵌綠料並錯金線為脈絡。盆中有青金石制湖石,並植五株染牙葉水仙,雕象牙為根,白玉為花,黃玉為心。水仙主題的盆景取「芝仙祝壽」之意,宮廷慶帝後壽誕之時, 地方官多有呈進。據《宮中進單》載:「乾隆五十六年十月二十七日,福康安來京呈進碧玉水仙盆景成對。」 此件很可能即為其一。此盆景風格清雅,玉盆為典型的痕都斯坦風格,盆中景緻牙葉挺拔,玉花明秀,反映出清代乾隆年間雕刻業盛期的工藝水平。

象牙嵌玉石水仙盆景

清乾隆 碧玉雕佛蓮紋嵌瑪瑙水仙盆景一對

後妃服飾中的水仙紋樣

值得注意的是,在明清時期的綉品中,常以水仙圖案為飾,還常配以其它紋樣,組成各種「吉祥紋樣」,吉祥紋樣通過象徵、借喻、雙關、諧音、比擬等曲折的手法,表現一定的吉祥寓意。我國吉祥紋樣之始上溯商周,發展於唐宋,鼎盛於明清。清代,包括服飾在內的宮廷器物裝飾的吉祥紋樣題材十分廣泛,花草樹石、蜂鳥蟲魚、飛禽走獸、人物故事、神話傳說、佛教法器、吉祥文字等,類別復雜,形象生動,涵義廣博, 幾乎到了圖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地步。

清代宮廷後妃日常閑居時穿用的服裝,包括便袍、氅衣、襯衣、馬褂、坎肩、襖、斗篷、裙、褲、套褲等。

故宮博物院所藏的多件後妃的氅衣中都以水仙作為裝飾紋樣。氅衣是清宮後妃們的重要便服之一,與中原氅衣相比,傳統的對襟變成了具有滿族特色的樣式——捻襟右祍,圓領,左右開裾至腋下,並在腋下飾如意雲頭;直身,身長至足面,穿著時露出旗鞋的高底;袖端闊平,穿用時呈折疊狀,袖長及肘,可做挽袖和舒袖兩用。清代後妃的氅衣是不能貼身穿用的,必須著於襯衣、便袍的外面以顯雍容端莊,並且若非冬日外出,氅衣的外面不再穿用其他服飾。

氅衣的四季穿用可以以棉、夾、緞、紗等為質地,水仙,在清代後妃氅衣紋飾中,常與壽字紋、靈芝等一起共同表達「靈仙祝壽」的主題。水仙紋樣以簇水仙花為主,花型端莊,暈色自然,枝葉繁茂。因為水仙是冬季及早春的花種,所以常用做夾棉及皮質為內里的冬季服飾。

黃色緙絲水墨水仙紋上羊皮下灰鼠皮氅衣

品月色緞平金銀綉水仙團壽字紋單氅衣

後妃的襯衣形制也沿襲了滿族傳統服飾的一些基本要素,為圓領,大襟右衽,直身式袍服。與氅衣的主要區別是:襯衣左右無開裾,腋下無對稱的如意雲頭。因襯衣兩側不開裾,身長掩足,行走時可遮擋

腿部,所以既可單獨穿用,也可在其外套穿氅衣、馬褂、坎肩、褂襕等短款或開裾較大的便服。氅衣和襯衣穿用場合比較多,是清宮後妃日常穿用最頻繁的便服。

雪青色緞綉水仙花蝶紋棉襯衣

醬色緙絲金銀水仙花紋夾襯衣

藍色緙絲水仙花紋上羊皮下灰鼠皮襯衣

熱點內容
鮮花於洪 發布:2024-05-21 22:20:07 瀏覽:683
上海哪個鮮花速遞好 發布:2024-05-21 22:08:54 瀏覽:195
杖溪的櫻花節 發布:2024-05-21 22:07:57 瀏覽:979
重慶涪陵區鮮花 發布:2024-05-21 22:02:38 瀏覽:648
越南丁香魚 發布:2024-05-21 21:50:42 瀏覽:60
南方木本花卉圖片大全 發布:2024-05-21 21:36:21 瀏覽:340
懸櫻花樹 發布:2024-05-21 21:18:31 瀏覽:210
恩施山茶花 發布:2024-05-21 20:38:41 瀏覽:646
送自己康乃馨 發布:2024-05-21 20:29:28 瀏覽:464
插花的絨草 發布:2024-05-21 20:29:24 瀏覽: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