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樹盆景怎麼栽活
① 松柏移栽到盆里怎麼養會活
松柏粗壯矮化特色,將老乾粗枝蔬剪以壓低樹干,縮小樹冠;然後採取粗扎細整的方法,因勢利導,使樹冠順其自然形、層次之間相接交錯。每一個大的層次之間又有小的變化,既有整體感,又不零亂,存天然成形之妙,並且充分利用矮化野樁資源,用黑松樹樁採用*接和高枝腹接法、芽接法等嫁接手段換冠成五針松。利用豐富的側柏樹樁資源採用*接法換冠成龍柏、翠柏等柏類樹木盆景,形成獨有的山東松柏盆景風格。
在原在技法的基礎上還吸取外地的長處,用金屬絲綁扎整形法,根據枝條的粗細選用相應粗細的金屬絲,將不當角度位置的枝條纏繞扭曲、吊扎,以符合整形的需要。 在整形前要反復審其樹勢,視乾的曲直、主枝的位置而因勢利導,要立意在先,可由下至上依次整形。層次間的垂直面不可重疊太多,以利生長透光,不然天長地久,被遮光部分會自然枯死一發不可收拾。
自然山野名剎寺中的松柏一般過了壯齡期,即停止向高處生長。枝條的橫向生長量增加,枝條密生延伸長度,由於重量及雨雪的原因枝下垂,枝條上的小枝橫生。故在整形時,立枝和枝條應保持在水平或下垂的角度,角度的大小視其需要而定,枝條可有橫向的彎曲。結頂部枝條如能下垂則更顯蒼老。由於造型的原因不排除下枝與上揚枝並存,但要符合自然環境下生長的規律。
上下枝的長度一般下長上短,從欣賞的正面來看前枝短後枝長,主幹、主枝要顯露出來。主幹最下面的主枝比例要協調。
用金屬絲和吊扎法不易拿彎的主幹和粗枝,可用經多年試驗成功的手指對插法來彎曲。如是大粗枝,可用刀將需要彎曲的部位上方深切至直徑的一半深度,長度視需要而定。這樣切數條,並將間隔一條的頭上橫向切斷,另一端則反之。如用力彎之,則橫向斷頭會翹起,如同兩手斜對插一樣。等主枝或干固定好以後,就可將翹起部分嵌入槽內並用膠布纏住,這樣等二三年以後就可癒合好。
柏類造型由於葉片與松不同,故層次不宜太清楚。柏的木質耐腐朽,可創作枯枝,枯乾的形狀,枯乾可用剝皮法,枯枝可用活枝整型,定型後剝皮。柏類盆景多用側柏樹種,但側柏的枝葉粗亂,一般造型單調,成型後給人以零亂的感覺,影響觀賞價值,這是它的缺點。側柏枝幹蒼老多變,大枝易造型,這是側柏的長處。在側柏盆景創作中,如能揚長避短、返樸歸真,採用曲阜、靈岩寺的古柏天然形態為藍木,突出主幹蒼老。在培養主枝分枝上,採用散片式造型,使干枝比例協調,虯曲多變,減少凌亂細枝及葉片量,就可克服葉片粗亂之弊,提高側柏的欣賞價值。
山野挖樁要選取地表根粗壯、分布均勻、樹干具有一定的彎曲度和變化,枝條的粗度,尤其是主枝粗度與主幹粗度要協調。
挖取野樁,不可散根移植,栽植時最好用原山土。栽好後置通風向陽處,勤噴葉面水,盆土表面欠干時再澆水,松樹的新樁當年切勿施肥。
松柏類盆景管理。
1、澆水:松性喜陽光高燥,不耐水濕,宜見干而澆,多噴葉面水。柏類澆水可粗放一些。
2、施肥:松類不宜施重肥,春秋可施一二次淡肥水即可。柏類如要旺盛,可多施一些肥料。
3、摘芽:在生長旺盛的情況下摘芽,摘葉可使枝短葉密。油松、赤松,在夏季摘除新生枝的一部分,可於年內生出新芽來。黑松,在春季摘芽後,當年又可生出多個新芽來,翌年生長枝短葉密。
側柏應置通風向陽處,庭院培養的側柏不可置向陽的牆根太近,以免遭紅蜘蛛危害
② 怎麼種柏樹成活率高
種植柏樹按以下方法,注意栽培要領,成活率高。
栽種技術:
柏樹喜寒,耐旱。是一種常見的溫帶植物柏樹的種子可保存2年左右,一般於11月採收,曬干貯藏,嚴防受潮。春季用50~55℃溫水浸種1小時左右後播種,2周後即可發芽。播種或點播,也可撒播,要事先將苗圃地整平澆灌,在表土稍見干時即進行點播或澆灌後待水滲下即撒播,然後覆土。 也可秋播,翌年春季出苗。種植時應選擇較小的幼苗,一般情況下幼苗不要高於1.5米。種植時要深埋,少澆水,並用一根木棒幫主支撐,一個星期後再澆一次水,木棒要一個月後取掉 柏樹先出的葉為針狀葉,以後出鱗狀葉,2年以後全部為鱗狀葉。一般在幼年和青年階段生長較快,成年以後生長速度中等而偏慢,老樹生長更緩慢。
常見病害:
主要是由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引起的葉枯(紅葉)病和早期黃化病造成,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病原真菌主要是鏈格孢屬中的1種(Alternariasp),侵染柏木樹,引發葉枯病。
2、地下害蟲咬傷苗木樹皮也易造成黃葉。
3、由缺肥或施肥不合理造成葉片黃化焦枯。
4、土壤水分供應不足,不能滿足柏木樹體生長發育需要,導致葉片淡薄或萎蔫、黃尖,造成早期落葉。或排水不暢,土壤積水,造成根無氧呼吸過久,積累酒精過多,中毒爛根。或土壤板結,通氣不良,造成黃葉。
5、栽植過密,通風透光差,株間相互爭肥、爭水、遮蔭,影響光合作用,呼吸消耗大,造成葉片黃化,導致早期落葉。
6、田間管理不當造成。如起苗時傷根,栽植時窩根,動物咬傷樹枝或人為傷皮,造成黃葉。
栽種准備:
第一.挖坑。坑的大小和深度:一般坑的大小視植物土球大小而定,坑的直徑要比植物土球的直徑大40--100cm。同樣,土球下部土層在20--70cm為宜,所以坑的深度應該是:10--15cm厚的碎石+20--70cm的土球下部土+Xcm植物土球的高度+ 5cm覆土+低於路面5cm的距離。假設土球有40cm高,那麼最低要求的坑深應該是80cm。但鑒於東川的氣候特點,有必要在風口處加厚點覆土,所以,以我們現在的種植技術要求來看最低要求的坑深應該是85-90cm.。另外,坑必須挖成四方形,原因很簡單,種植坑內多有點土,植物根部就多有一份生長的空間。
第二. 放置碎石。放置碎石的目的主要是起濾水作用,碎石的厚度在10--15cm為宜。
第三. 回土等候苗木的到來。土質的選擇應該是選擇肥沃疏鬆,酸鹼適中的適合植物生長的土壤,切忌混凝土,建築垃圾等植物討厭的土質。
技術要領:
第一:檢查已到現場的苗木是否有傷口,若是有傷口,先看看傷口處有無臟物黏附,如果有應用清水將其洗凈,然後用鋸子或刀子將傷口處理平整,最後將「傷口塗補劑」均勻塗抹在植物傷口上。另外,根部傷口也要用處理樹乾的方法進行傷口的處理。塗抹「傷口塗補劑」的作用和目的:1.對傷口進行消毒;2.封住傷口,讓植物體內的水份不通過傷口向外蒸騰。鎖住植物體內的水分,不讓植物體內水分不大量外泄是新移栽苗木成活的關鍵之處。
第二:向坑內撒放適量土壤消毒葯劑,並攪拌均勻。目的是通過投放葯劑將土壤中的病菌病毒殺滅,以免根部受土壤中的病菌病毒感染而死亡。
第三:將苗木輕放樹坑,扶正並回土。回土時要一邊回土一邊用木棍向土球周圍舂緊,其目的是讓土壤與土球緊密結合。然後覆土。覆土厚度一般在5cm為宜,太少將會造成植物根部裸露在外,容易讓植物缺水;太多則會造成植物根部缺氧,植物容易遭受積水的災害。
第四:將生根粉均勻撒放到土球上,等待澆水。生根粉的劑量一般看樹的大小,樹木成活率以及資金等來投放,一般10cm胸徑的樹1-2包為宜,20cm胸徑以上的4包左右即可。
第五:及時澆定根水。定根水一定要澆透,這里說一下澆定根水的小竅門。管頭處最好綁一截1m左右的鋼管。用這樣的方法澆定根水水可以直接將水一次性送到根的底部,然後水會忙忙從下往上一直均勻澆透根部。
第六:綁撐桿。泥土被水澆透後受力能力大大減弱,需要及時將撐桿固定好,這樣避免其他原因導致植物歪倒損壞根部。捆綁秤桿的最好方法:能將秤桿捆緊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第七:裹草繩。裹草繩的主要目的應該是防止凍害;栽種完後就應該加強管養。
③ 柏樹盆景怎麼養
放置場所:真柏宜置於空氣濕潤、陽光充足之處。冬季可置於室內越冬,盛夏須注意遮蔭,防止烈日灼曬。
澆水:柏類宜保持盆土水分充足,但不可積水。平時宜經常在枝葉上噴水,可促進健壯生長,葉色翠綠。松性喜陽光高燥,不耐水濕,宜見干而澆,多噴葉面水。柏類澆水可粗放一些。
施肥:宜用稀薄腐熟的餅肥水或有機肥,每年3-5月份施用2-3次,秋季可在盆中放置腐熟的餅肥屑。松類不宜施重肥,春秋可施一二次淡肥水即可。柏類如要旺盛,可多施一些肥料。
修剪:柏類不耐修剪,但可剪去頂尖部以促生側枝。一般在春季抽生新枝葉時,及時修短,以保持樹冠濃密。嫩枝梢不宜用剪刀切除,可用手指掐摘之,以防傷口呈銹色而影響美觀。若需整修大枝條,則宜在休眠期進行。
摘芽:在生長旺盛的情況下摘芽,摘葉可使枝短葉密。油松、赤松,在夏季摘除新生枝的一部分,可於年內生出新芽來。黑松,在春季摘芽後,當年又可生出多個新芽來,翌年生長枝短葉密。
翻盆:柏類宜每隔2-3年翻一次盆,時間宜在春季3-4月份,秋季亦可。翻盆時將根部進行適當修剪整理,去掉1b3-1b2舊土,換以肥沃疏鬆的腐葉土,摻拌適量礱糠灰(即炭化「存性」的稻殼灰,呈黑色)及沙土。
病蟲害防治:柏類的病害主要有銹病,蟲害主要有蜘蛛,危害相當嚴重,須及時注意防治。防治方法同鋪地柏。
④ 柏樹盆景移栽有哪些注意事項
移栽:以地栽為最好,要選用瘦瘠而又通氣良好的老山土,也不要埋回的太深,出根處與土答面平齊為宜,埋的太深會因通氣不良而窒息。栽植應避開雨天,還要注意將根部填實,隔天再澆水,澆水後鏟點本園土復蓋根部,再砍一些帶葉的樹枝插在根部四周遮擋部分強光,以保腳防曬,等秋後再拆除。栽植環境最好選擇午好不見太陽而又通風良好的地方。
栽後管理:要注意保持土壤濕潤,稍偏干為好。澆足定根水後不幹不要常往根部澆水,以提升土壤溫度,利於生根,陽光太強時,應往樹身及土壤面噴水,調節溫差,利於新根和枝芽萌發,高溫天氣,根下濕潤陰涼,易產生螞蟻為害,澆水時可澆一二次茶枯水或放農葯伏南丹消滅螞蟻。
成活後:注意防止鐵銹病發生,每年二月底至三月下旬在枝葉上噴灑兩次「多菌靈」或「粉銹寧」等殺菌農葯。用葯間隔10天,也可稍加「敵殺死」或「死得凈」等殺蟲葯,順勢殺死青殼小蝸牛,以免小嫩枝樹皮受害,松柏樹無其它大的病蟲害,成活後易於管理,到第二年入冬後即可初步拉枝整形。切莫急著剝皮製作舍利,待枝條長到一定粗度再修剪造型。
⑤ 盆栽小柏樹怎麼養
1 養護環境。柏樹盆景最好放在陽光充足、空氣濕潤的地方。冬季的話要放在室內越冬,夏季的話陽光強烈一定要注意遮蔭,以免烈日灼曬葉片。
2 澆水要點。柏類盆景最好要保持盆土水分充足,但不可積水,以免出現爛根的現象。平常要經常在枝葉上噴水,可促進健壯生長,葉色翠綠。柏樹喜歡陽光高燥,不耐水濕,所以要根據盆土濕潤度澆水,見干而澆,多噴葉面水。
3 施肥方法。柏樹盆景一般選用稀薄腐熟的有機肥或餅肥水,每年三到五月份施用兩到三次,秋季的時候可在盆中放一些腐熟的餅肥屑。柏樹盆栽如果要長得旺盛,最好多施一些肥料。
4 適當修剪、摘芽。柏類不耐修剪,但可剪去頂尖部以促生側枝。一般在春季抽生新枝葉時,及時修短,以保持樹冠濃密。嫩枝梢不宜用剪刀切除,可用手指掐摘之,以防傷口呈銹色而影響美觀。若需整修大枝條,則宜在休眠期進行。
5 翻盆。柏樹盆景一般每隔兩到三年翻一次盆,時間宜在春天三到四月份的樣子,秋季也是可以的。翻盆時將根部進行適當修剪整理,去掉舊土,換以肥沃疏鬆的腐葉土,摻拌適量礱糠灰(即炭化「存性」的稻殼灰,呈黑色)及沙土。
6 病蟲害防治。柏樹盆景的主要病害有銹病,蟲害主要有蜘蛛,危害相當嚴重,須及時注意防治。必須適當的用葯治療。
⑥ 柏樹盆景移栽需要注意哪些
移栽:以地栽為最好,要選用瘦瘠而又通氣良好的老山土,也不要埋的太深,出專根處與土面屬平齊為宜,埋的太深會因通氣不良而窒息。栽植應避開雨天,還要注意將根部填實,隔天再澆水,澆水後鏟點本園土復蓋根部,再砍一些帶葉的樹枝插在根部四周遮擋部分強光,以保腳防曬,等秋後再拆除。栽植環境最好選擇午好不見太陽而又通風良好的地方。
栽後管理:要注意保持土壤濕潤,稍偏干為好。澆足定根水後不幹不要常往根部澆水,以提升土壤溫度,利於生根,陽光太強時,應往樹身及土壤面噴水,調節溫差,利於新根和枝芽萌發,高溫天氣,根下濕潤陰涼,易產生螞蟻為害,澆水時可澆一二次茶枯水或放農葯伏南丹消滅螞蟻。
成活後:注意防止鐵銹病發生,每年二月底至三月下旬在枝葉上噴灑兩次「多菌靈」或「粉銹寧」等殺菌農葯。用葯間隔10天,也可稍加「敵殺死」或「死得凈」等殺蟲葯,順勢殺死青殼小蝸牛,以免小嫩枝樹皮受害,松柏樹無其它大的病蟲害,成活後易於管理,到第二年入冬後即可初步拉枝整形。切莫急著剝皮製作舍利,待枝條長到一定粗度再修剪造型。
⑦ 盆栽柏樹怎麼養,盆栽柏樹怎麼養知識
放置場所:真柏宜置於空氣濕潤、陽光充足之處。冬季可置於室內越冬,盛夏須注意遮蔭,防止烈日灼曬。
澆水:柏類宜保持盆土水分充足,但不可積水。平時宜經常在枝葉上噴水,可促進健壯生長,葉色翠綠。松性喜陽光高燥,不耐水濕,宜見干而澆,多噴葉面水。柏類澆水可粗放一些。
施肥:宜用稀薄腐熟的餅肥水或有機肥,每年3-5月份施用2-3次,秋季可在盆中放置腐熟的餅肥屑。松類不宜施重肥,春秋可施一二次淡肥水即可。柏類如要旺盛,可多施一些肥料。
修剪:柏類不耐修剪,但可剪去頂尖部以促生側枝。一般在春季抽生新枝葉時,及時修短,以保持樹冠濃密。嫩枝梢不宜用剪刀切除,可用手指掐摘之,以防傷口呈銹色而影響美觀。若需整修大枝條,則宜在休眠期進行。
摘芽:在生長旺盛的情況下摘芽,摘葉可使枝短葉密。油松、赤松,在夏季摘除新生枝的一部分,可於年內生出新芽來。黑松,在春季摘芽後,當年又可生出多個新芽來,翌年生長枝短葉密。
翻盆:柏類宜每隔2-3年翻一次盆,時間宜在春季3-4月份,秋季亦可。翻盆時將根部進行適當修剪整理,去掉1B3-1B2舊土,換以肥沃疏鬆的腐葉土,摻拌適量礱糠灰(即炭化「存性」的稻殼灰,呈黑色)及沙土。
病蟲害防治:柏類的病害主要有銹病,蟲害主要有蜘蛛,危害相當嚴重,須及時注意防治。防治方法同鋪地柏。
⑧ 柏樹什麼時間栽種最好怎麼栽種成活好
柏樹喜寒,注意栽培要領,其目的是讓土壤與土球緊密結合,影響光合作用,20cm胸徑以上的4包左右即可。播種或點播:綁撐桿:將生根粉均勻撒放到土球上。目的是通過投放葯劑將土壤中的病菌病毒殺滅:
第一。種植時應選擇較小的幼苗,也可撒播,土球下部土層在20--70cm為宜,曬干貯藏,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最後將「傷口塗補劑」均勻塗抹在植物傷口上;栽種完後就應該加強管養。
栽種准備,坑的直徑要比植物土球的直徑大40--100cm。但鑒於東川的氣候特點,需要及時將撐桿固定好,中毒爛根,不讓植物體內水分不大量外泄是新移栽苗木成活的關鍵之處。
第三. 回土等候苗木的到來:一般坑的大小視植物土球大小而定。如起苗時傷根,以免根部受土壤中的病菌病毒感染而死亡,嚴防受潮,植物根部就多有一份生長的空間,然後用鋸子或刀子將傷口處理平整。
第二. 放置碎石,讓植物體內的水份不通過傷口向外蒸騰,動物咬傷樹枝或人為傷皮。或土壤板結,株間相互爭肥,碎石的厚度在10--15cm為宜,然後水會忙忙從下往上一直均勻澆透根部,導致早期落葉,等待澆水。
第五。生根粉的劑量一般看樹的大小。假設土球有40cm高、土壤水分供應不足,2周後即可發芽、栽植過密、由缺肥或施肥不合理造成葉片黃化焦枯。另外,一般10cm胸徑的樹1-2包為宜。或排水不暢。
4,扶正並回土,呼吸消耗大,若是有傷口、地下害蟲咬傷苗木樹皮也易造成黃葉。另外。是一種常見的溫帶植物柏樹的可保存2年左右:裹草繩,要事先將苗圃地整平澆灌。
2,那麼最低要求的坑深應該是80cm,切忌混凝土:將苗木輕放樹坑,一個星期後再澆一次水,老樹生長更緩慢,植物容易遭受積水的災害、爭水,種植坑內多有點土,並攪拌均勻.。回土時要一邊回土一邊用木棍向土球周圍舂緊,少澆水;2、黃尖,並用一根木棒幫主支撐。 也可秋播,通風透光差,耐旱、遮蔭。
第六。用這樣的方法澆定根水水可以直接將水一次性送到根的底部,所以坑的深度應該是。泥土被水澆透後受力能力大大減弱,所以,以後出鱗狀葉。一般在幼年和青年階段生長較快:及時澆定根水。
第二;太多則會造成植物根部缺氧,根部傷口也要用處理樹乾的方法進行傷口的處理:1,以我們現在的種植技術要求來看最低要求的坑深應該是85-90cm。鎖住植物體內的水分,土壤積水,建築垃圾等植物討厭的土質,有必要在風口處加厚點覆土,不能滿足柏木樹體生長發育需要,一般情況下幼苗不要高於1。
3。塗抹「傷口塗補劑」的作用和目的,木棒要一個月後取掉 柏樹先出的葉為針狀葉。種植時要深埋,導致葉片淡薄或萎蔫:檢查已到現場的苗木是否有傷口,2年以後全部為鱗狀葉,一般於11月採收,樹木成活率以及資金等來投放。捆綁秤桿的最好方法,然後覆土,造成黃葉,坑必須挖成四方形,造成黃葉、病原真菌主要是鏈格孢屬中的1種(Alternariasp)。然後覆土,侵染柏木樹,積累酒精過多,翌年春季出苗。放置碎石的目的主要是起濾水作用:10--15cm厚的碎石+20--70cm的土球下部土+Xcm植物土球的高度+ 5cm覆土+低於路面5......隨便種,挖個坑種上澆水就行。
實在不放心,種之前在根上撒點生長素
無論是什麼樹,春天是種植的最好季節
⑨ 盆栽柏樹盆景如何養護
柏樹盆景造型的時候大家需要根據柏樹的自身情況,將其製作成為內適合自己的形態容:
1、如果柏樹盆景的皮層已經剝裂,或者中空,但依然枝葉繁茂,雄姿不衰,那麼大家可以將其製作成為枯乾式。
2、如果大家選擇的柏樹樹干自然傾斜,樹皮斑駁極富蒼古之氣,那麼大家可以將其製作成為斜乾式盆景,製作的過程中,大家可以根據枝乾的狀況確定獨株或雙干。
3、如果柏樹的樹干從根頸部呈大幅度彎曲,形似飛瀑直下,那麼大家在造型的過程中可以依據懸崖式的造型方法,給柏樹盆景進行定型的工作。
⑩ 柏樹什麼季節移栽怎樣栽成活率髙。。
移栽時間一般從晚春到初秋。柏樹則在新芽開始生長後移栽成活率高。柏樹的須根多,內毛細根豐富,挖掘容時同樣要求多挖土球,多留原土。
移植時,根部較大的傷口要求塗上癒合劑,這樣利於移栽成活。移植時用潤土移栽,移栽後不澆定根水,等至兩三天後澆水定根,這樣利於傷口處流出樹脂,保護根部免受感染。 移栽最好噴上抗蒸騰劑或者做好遮陰處理。
(10)柏樹盆景怎麼栽活擴展閱讀:
栽培技術要求:
1、將苗木輕放樹坑,扶正並回土。回土時要一邊回土一邊用木棍向土球周圍舂緊,其目的是讓土壤與土球緊密結合。然後覆土。覆土厚度一般在5cm為宜,太少將會造成植物根部裸露在外,容易讓植物缺水;太多則會造成植物根部缺氧,植物容易遭受積水的災害。
2、將生根粉均勻撒放到土球上,等待澆水。生根粉的劑量一般看樹的大小,樹木成活率以及資金等來投放,一般10cm胸徑的樹1-2包為宜,20cm胸徑以上的4包左右即可。
3、及時澆定根水。定根水一定要澆透,這里說一下澆定根水的小竅門。管頭處最好綁一截1m左右的鋼管。用這樣的方法澆定根水水可以直接將水一次性送到根的底部,然後水會忙忙從下往上一直均勻澆透根部。
4、綁撐桿。泥土被水澆透後受力能力大大減弱,需要及時將撐桿固定好,這樣避免其他原因導致植物歪倒損壞根部。
5、裹草繩。裹草繩的主要目的應該是防止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