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枟盆景
『壹』 枟香起什麼作用
枟香起什麼作用
名稱
旃檀、白檀、檀香木、真檀、白檀香、黃檀香、裕香
枟香的種植和炮製
來源
為檀香科植物檀香的心材。全年可采。採得後切成小段,除去邊材(製造檀香器具時,剩下的碎材,亦可利用)。
【原形態】
常綠小喬木,高約10m。枝具條紋,有多數皮孔和半圓形的葉痕;小枝細長,節間稍腫大。葉片橢圓狀卵形,膜質,長4-8cm,寬2-4cm,先端銳尖,基部楔形或闊楔形,多少下延,邊緣波狀,稍外折,背面有白粉,中脈在背面突起,側脈約10對;葉柄細長,長1-1.5cm。三歧聚傘式圓錐花序腋生或頂生,長2.5-4cm;苞片2枚,鑽狀披針形,長2.5-3mm,早落;總花梗長2-5cm;花梗長2-4mm;花長4-.5mm,直徑5.6mm;花被管鍾狀,長約2mm,淡綠色;花被4裂,裂片卵狀三角形,內部初時綠黃色,後呈深棕紅色;雄蕊4,外伸;花盤裂片卵圓形,長約1mm;花柱長3mm,深紅色,柱頭淺3(-4)裂。核果長1-1.2cm,直徑約1cm,外果皮肉質多汁,成熟時深紫紅色至紫黑色,先端稍平坦,宿存花枝基多少隆起,內果皮具縱棱3-4條。花期5-6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野生或栽培。
資源分布:分布於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和南亞等地。我國台灣、廣東、海南、雲南有引種。
①陶弘警:消風腫。
②《本草拾遺》:主心腹霍亂,中惡,殺蟲。
③《日華子本草》:治心痛,霍亂。腎氣腹痛,濃煎服;水磨敷外腎並腰腎痛處。
④《珍珠囊》:引胃氣上升,進食。
⑤《綱目》:治噎膈吐食。又面生黑子,每夜以漿水洗拭令赤,磨汁塗之。
⑥《本草備要》;調脾胃,利胸膈,為理氣要葯。
內服:煎湯, 1.5~3g,後下;或入丸、散。
外用:適量,磨汁塗。
①治心腹諸痛,屬半虛半實者:丹參一兩,白檀香、砂仁各一錢半。水煎服。(《醫學金針》丹參飲)
②治心腹冷痛 白檀香三錢(為極細末),乾薑五錢。泡湯調下。(《本草匯言》)
③治陰寒霍亂 白檀香、廣藿香梗、木香、肉桂各一錢五分。為極細末。每用一錢,炒姜五錢,泡湯調下。
④治噎膈飲食不下 白檀香一錢五分,茯苓、橘紅各二錢。俱為極細末,人參湯調下。(《本草匯言》)
⑤解惡毒風腫:白檀香、沉香各一塊,重一分,檳榔一枚。上三味各於砂盆中以水三盞細磨取盡,濾去滓,銀石銚內煎沸,候溫,分作三服。(《聖濟總錄》檀香飲)
⑥治冠心病心絞痛 硃砂30g,蘇合香30g,檀香60g,冰片30g,青木香60g,制乳香30g。加入適量填充劑製成300丸。在心絞痛發作時含化1粒,中度或重度心絞痛者每服1粒,每日3次。(《全國新葯介紹》冠心蘇合丸)
⑦治氣厥 白豆蔻、丁香、檀香,木香各三錢,廣藿香、甘草(炙)各八錢,砂仁四錢。上為末。每服二錢,入鹽少許,沸湯點服。(《丹溪心法》調氣散)
⑧治神經性胃腸病,嘔吐下痢,胸悶腹痛 檀香細粉10g,沉香細粉3g,甘草細粉5g,菖蒲根(磨粉)10g。混和,密貯瓶中勿泄氣。每日3回,每回1g,食前溫開水送服。(《現代實用中葯》)
⑨治頭面風,頭目昏眩,肩背疼痛,頭皮腫癢,頸項拘急 白檀香(銼)半兩,菊花(擇)三兩,川芎二兩,甘草(生用)一兩。上四味,搗羅為散。每服一錢匕,溫薄荷湯調下,茶清或沸湯調亦得。(《聖濟總錄》檀香散)
⑩治面上黑子斑 白檀香、蒼耳葉(焙,為末)。每夜以暖漿水洗面,以布揩赤,用白檀香磨汁塗之,食後米飲調服蒼耳葉末一錢。(《平易方》面上黑子班方)
⑾治痱瘡 以雪水磨檀香,鵝毛蘸掃上。(《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性味
辛,溫。
炮製
用水浸泡,鎊片或劈碎,晾乾。
性狀
本品為長短不一的圓柱形木段,有的略彎曲,一般長約1m,直徑10~30cm。外表麵灰黃色或黃褐色,光滑細膩,有的具疤節或縱裂,橫截面呈棕黃色,顯油跡;棕色年輪明顯或不明顯,縱向劈開紋理順直。質堅實,不易折斷。氣清香,燃燒時香氣更濃;味淡,嚼之微有辛辣感。
枟香的效果
功效
為檀香科植物檀香的心材。
用於胃寒氣滯作痛,胸痛,心絞痛,霍亂吐瀉,噎膈吐食,寒疝腹痛及腫毒。
經脈
入脾經,胃經、肺經。
主治
行氣止痛,散寒開胃。用於胃寒氣滯作痛,胸痛,心絞痛,霍亂吐瀉,噎膈吐食,寒疝腹痛及腫毒。
用法用量
注意禁忌
《本草匯言》:如陰虛火盛,有動血致嗽者,勿用之。
枟香的葯方
『貳』 家裡有一把老紫枟木算盤,有收藏價值嗎
也許以後有經濟價值,就算沒有,也是一種紀念~
『叄』 家裡有一把老紫枟木算盤,有收藏價值嗎
我也有一個 都是老物件了 可以珍惜一下
『肆』 紫枟木值錢嗎
是紫檀吧。紫檀木是紅木中的貴重木材,價值相對較高。<如果您對回答滿意請設置為「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