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綠植共成長綜合實踐方案
❶ 兩篇關於植物生長的科技實踐活動過程記錄(關於植物生長的)
一、生長速率
植物的生長速率有兩種表示法。一種是絕對生長速率(absolute growth rate,AGR);另一種是相對生長速率(relative growth rate,RGR)。
1.絕對生長速率 指單位時間內植株的絕對生長量。可用下式表示:
AGR=dQ dt (8-1)式中的Q-數量,可用重量、體積、面積、長度、直徑或數目(例如葉片數)來表示。T-時間,可用s、min、h、d等表示。植物的絕對生長速率,因物種、生育期及環境條件等不同而有很大的差異,例如,雨後春筍的生長速率可達50~90cm·d-1;而生長在北極的北美雲杉生長速率僅為每年0.3cm ;小麥的莖桿在抽穗期生長速率為5~6cm·d-1 ;拔節期的玉米生長速率為10~15cm·d-1,而抽雄後的株高就停止增長。
2.相對生長速率 在比較不同材料的生長速率時,絕對生長常受到限制,因為材料本身的大小會顯著地影響結果的可比性,為了充分顯示幼小植株或器官的生長程度,常用相對生長速率表示。相對生長速率是指單位時間內的增加量占原有數量的比值,或者說原有物質在某一時間內的(瞬間)增加量。可用下式表示:
RGR= 1/ Q × dQ/dt (8-2)
Q-原有物質的數量,dQ/dt-瞬間增量。例如竹筍的相對生長速率約為0.005mm·cm-1·min-1;而黑麥的花絲在開花時的相對生長速率可達2.0mm·cm-1·min-1。
在試驗期間的平均相對生長速率(R)可用下式表示:
R=(lnQ2-lnQ1 )/(t2-t1) (8-3)
Q1-第一次取樣時(t1)的植物數量,Q2-第二次取樣時(t2)的植物數量。Ln-自然對數。RGR或R的單位依Q的單位而定,Q如以乾重表示,RGR或R的單位為mg·g-1·d-1。
3.生長分析 相對生長速率、凈同化率(net assimilation rate,NAR)和葉面積比(leaf area ratio,LAR)常用作植物生長分析的參數。
凈同化率為單位葉面積、單位時間內的干物質增量。
NAR= 1/L×dW/dt (8-4)
L為葉面積,dW/dt為干物質增量。NAR的常用單位為g·m-2·d-1。
將以乾重(W)為計量單位的RGR計算公式變換,並與NAR計算公式比較:
RGR= 1/ W × dW/dt = L/W × 1/ L × dW /dt = L/W NAR (8-5)
(8-5)式中的 L/W就是葉面積比,它是總葉面積除以植株乾重的商。
LAR= L/W (8-6)
由(8-6)式可見,相對生長速率、葉面積比和凈同化率三者之間的關系為
RGR=LAR×NAR (8-7)
RGR可作為植株生長能力的指標,LAR實質上代表植物光合組織與呼吸組織之比,在植物生長早期該比值最大,可以作為光合效率的指標,但不能代表實際的光合效率,因為NAR是單位葉面積對植株乾重凈增量
的貢獻,數值因呼吸消耗量的大小而變化。LAR會隨植株年齡的增長而下降。光照、溫度、水分、CO2、O2和無機養分等影響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器官生長的環境因素都能影響RGR、LAR和NAR,因此這些參數可用來分析植物生長對環境條件的反應。決定RGR的主要因素是LAR而不是NAR。生長分析參數值在不同植物間始終存在差異,以RGR為例,低等植物通常高於高等植物;在高等植物中,C4植物高於C3植物;草本植物高於木本植物;在木本植物中,落葉樹高於常綠樹,闊葉樹高於針葉樹。NAR也有類似傾向,但差異較小(表8-5)。
圖 8-17 典型的生長曲線
上圖.S型生長曲線; 下圖.由上圖的生長曲線斜率推導的絕對生長速率曲線。 (a)指數期; (b)線性期; (c)衰減期
二、生長大周期與生長曲線
植物器官或整株植物的生長速度會表現出「慢-快-慢」的基本規律,即開始時生長緩慢,以後逐漸加快,然後又減慢以至停止。這一生長全過程稱為生長大周期(grand period of growth)。如果以植物(或器官)體積對時間作圖 ,可得到植物的生長曲線。生長曲線表示植物在生長周期中的生長變化趨勢,典型的有限生長曲線呈」S」形(圖8-17上圖)。如果用乾重、高度、表面積、細胞數或蛋白質含量等參數對時間作圖,亦可得到類似的生長曲線。
❷ 」我和樹木做朋友」綜合實踐作文
小樹一天天的長大,我們一天天長高。春天,小樹發芽了,還長出了綠綠的,嫩嫩的葉子。夏天,小樹撐起了一把在傘,小朋友們在小樹下捉迷藏,真好玩。秋天,小樹落葉了,金黃的樹葉忙著請小夥伴吃水果啦!冬天,小樹光禿禿的,它只披著雪白雪白的衣服。再過些日子,小樹脫掉白色衣服,又長一歲了,小朋友們也和小樹一起又長大啦!
今天,我坐在一棵樹下。看著樹那高大挺拔的身軀,看著樹那綠油油的樹葉,看著樹那縱橫交錯的樹枝,啊!老樹,你在這挺立了幾百年了吧。多少人在哪的下乘涼多少人在哪底下玩耍。我感受到你的生命在跳動。我又聞了聞樹那獨特香氣,我的鼻子已經感受到樹那沁人心脾的香氣,我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摸了摸樹那獨特的、粗糙的表面,知道樹在這里所受的風吹雨打、日曬雨淋的考驗,依然堅守在這里,挺身看望著街道上的車水馬龍,樹是多麼堅毅呀!微風吹過,樹發出了「沙沙」的聲響,像靈泉一般流了出來,小鳥在樹上嘰嘰喳喳的唱歌蟬在樹上快樂地彈著琴,我覺得這音樂優於人間的一切音樂,多麼好聽的交響曲呀,我看到了樹上在搬運糧食的螞蟻,也看見了在樹上休息的黃鶯,動物與植物是多麼的和諧呀。老樹呀老樹你是這里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更是這里人們永遠的回憶。
其實,樹並非時時都如我們此刻所看到的,在陽光的明媚和涼風的清爽里悠閑自在。它的一生要經歷狂風暴雨的搖晃和洗禮,要忍受炎炎烈日的無情的考驗,要在凜冽的寒風中挺身而出。
就這樣冬去春來,它才會站得更加雄姿勃發。願意自己象一棵樹那樣成長。渴望生活,讓理想的潮水在內心涌動,把閃耀著智慧光芒的那盞明燈高高懸掛在靈魂的深處。
❸ 四年級綜合實踐,校園植物知多少,收獲與反思
教案和教學設計都是事先設想的教學思路,是對准備實施的教學措施的簡要說明;版教學案權例則是對已經發生的教學過程的反映。一個寫在教之前,一個寫在教之後;一個是預期,一個是結果。
案例與教學實錄的體例比較接近,它們都是對教學情景的描述,但教學實錄是有聞必錄,而案例則是有所選擇的。
❹ 關於植物的綜合實踐報告
校園里的植物
——調查校園中植物的種類、分布與保護
濱州市濱城區第六小學 張雁俠
一.活動背景
學校是學生成長的地方,其中小學階段最長,要六年的時間。小學階段由於沒有升學的壓力,而且學生有著天真活潑的天性,因此小學的校園是孩子們童年生活的樂園,他們在校園里游戲玩耍,抬頭看藍天上的白雲悠悠,俯首看地上小蟲的嬉戲。每當上課鈴聲想起,他們一步三回頭,戀戀不舍的走進教室。校園里的植物成了與學生朝夕相伴的朋友。對於這些植物,學生既熟悉又陌生。說熟悉,是因為他們熟悉每棵植物的樣子,說陌生,是因為他們不知道這些植物的名字和相關知識。相伴六年的朋友,不知道他們的名字,應該是一種遺憾。為了讓學生對校園里的植物知道的更多,提高他們探索周圍事物的意識和能力,更讓他們體驗學習的快樂。
現在許多學校配備了高科技的教學設備,每個教室都有網路、多媒體,動不動就是電腦課件、網路資源,卻忽視了離學生最近的、最實用的教學資源。正是因為學習離學生的生活越來越遠,真實感越來越差,才致使學生學習動力的缺少,求知慾望的消減,為了重新點燃學生求知的火花,我們應該讓學習更貼近學生的生活、更真實、更生動。
由於國家對學生安全問題的重視程度日益提高,學生越來越像關在籠中的小鳥,他們渴望走到陽光下,走進大自然,探索自然的奧秘。
二.主題的確定
課間,我在校園里遇到我的一群學生,他們指著身邊一棵植物好奇的問我:「老師,這是什麼植物?」看到學生充滿求知慾望的眼睛,我忽然靈機一動,我應該抓住這個機會把這個文章做大。我把這個問題帶到了課堂上,經過一番討論,我們決定進行一次校園植物的調查活動。
三.活動目標的確立
1.通過活動了解校園里的植物,增長知識,拓寬視野。
情感目標
2.培養學生熱愛學校,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操。
3.培養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搜集信息的能力,並能對信息進行初步的處理和取捨。
4.培養學生學會與他人交流、交往的技巧和能力,養成團結、合作,共同解決問題的能力。
5.激發學生對身邊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提高他們的探索意識,培養探索精神。
6.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能有意識的保護身邊的植物,並能做好環保宣傳活動。
7.使學生走出教室、走進大自然、走到陽光下,使他們身心愉悅,體驗學習的快樂,感受素質教育的陽光。
8.使學生學會用拍照、畫圖、做記錄等方式記錄調查到的信息。
9.通過製作演示文稿,在學生中間交流和展示成果等,提高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學會與他人交往、合作與分享。
10.通過活動小組的集體的調查研究活動,學生能相互配合默切,達到感情和友誼的升華,對自己的新發現有成就感和喜悅感。
四.活動方式
調查、搜集資料、撰寫研究報告、研討交流
五.活動准備
調查表、相機
六.參加人員
六年級一班和四年級二班的全體同學
七.活動時間安排:
1.准備階段:九月——十月
2.實施階段:十一月
3.總結階段:十二月
八.活動過程:
1. 准備階段:向學生講解活動內容和方式方法,讓學生做好准備。
2. 實施階段:
(1) 學生在校園中調查記錄。
(2) 學生把照片洗出來。
(3) 搜集相關植物的資料。
(4) 把照片和文字資料組合在一起,形成研究報告。
(5) 交流研討,修改完善研究報告。
(6) 匯報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
(7) 讓學生家長看看學生的研究報告,並對學生的研究做出評價。
3. 總結階段:
(1) 匯報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
(2) 讓學生家長看看學生的研究報告,並對學生的研究做出評價。
(3) 老師對學生的研究報告進行評價,評出優秀作品。(後面附評價量表)
九.活動評價:
活動結束後,對學生的作品進行評比活動,通過評比,評出優秀的作品。
❺ 關於花的綜合實踐活動計劃方案
1.調查身邊的花的種類和特點。將以一份關於花的環境地圖表現。負責人:
2.調查身邊各種人對花的了解、喜好
負責人:
3.研究xx花的培育方法或鮮花保鮮術
4.采訪生物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