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中樹盆景
① 樹石盆景的製作過程與方法
樹石盆抄景襲的製作過程與方法
http://video..com/v?ct=301989888&rn=20&pn=0&db=0&s=0&word=%C5%E8%BE%B0%D6%C6%D7%F7
http://www.ronglong.com/penjing.asp
② 樹石盆景要怎樣澆水
樹石盆景用盆極淺,土石結合用土少,多為水旱式。澆水只需在土已發硬或發內白時,舀容進一瓢清水,任其滲進土內。這種既簡單又高效的樹石盆景養護辦法,只要求製作時,將堤岸坡腳石在一定的地方和高度,留出透水的縫隙。即可在盆內江面水位一定時,水由此滲入盆土滋潤植物。所留縫隙的高度、大小、數量,應根據盆土、植物的多少和水域面積的大小而定。植物少水域大者縫隙小,植物多水域小者縫隙大。縫隙滲水是持續進行的,所以一般不應太大,春秋冬季只需5毫升即可,夏季戶外日曬條件下可稍大一點。當盆面臨水石上長滿青苔後,還可助其吸水。需控水分時,可免於向盆內加水,減少濕度,防止枝條快速生長,擾亂樹型。
對無水面無水縫製作條件的樹石盆景作品,可用滴灌的方式進行澆水、澆肥。化肥直接溶解於水中,農家肥過濾後摻於水中。用一厚皮2~5公斤塑料壺懸於盆之上方,將醫用一次性輸液器大針頭扎入壺底,小針剪去針頭,把管口放於需澆水的地方,控水滴速度,保持盆土濕潤即可。夏季此法尤好。
③ 樹石盆景有哪些特點
樹石盆景是將樹樁盆景與山石盆景巧妙結合為一體的盆景形式,特點是樹木栽種在山專石上,根或抱石而生,屬或扎於石洞、石縫中。樹身嵌入石壁,繞石洞,樹干有依託,奇石有險勢,樹姿蒼萃,根裸露抱石,穿石有形,氣勢連貫,渾然一體,神態多姿,風韻瀟灑。
④ 樹石盆景要怎樣施肥
樹石盆景中的土壤較少,養分有限,應注意施肥,使樹木生長健壯。施肥多用稀釋回後的有機肥水答對土面進行噴灑。也可將顆粒狀有機復合肥埋入盆土中。
放置:樹石盆景平時宜放置於通風透光處,夏季要防止暴曬,冬季需移至室內光照充足處,不可受凍。在植物生長季節,應注意不要連續多日放在室內,以免影響其生長。
⑤ 樹石盆景的石料要怎樣選擇
樹石盆景中石料形態力求「瘦、皺、漏、透」。
「瘦」:是石料有稜角,宜配內制弧峰。
「皺」:是紋理容清晰,皺而不亂,如山巒之皺褶。
「漏」:是石有孔隙,能通氣排水。
「透」是石內有孔道相通,像天然山岩洞穴,有清幽之感。
常用質地疏鬆的軟石,另一種為質地較硬的石,有英石、鍾乳石、砂積石、龜紋石、黃蠟石等。嶺南數石盆景大多數以英石作石料,色澤青灰,有較深的紋理或洞穴、石隙多,腰部有大小孔眼,石紋順乎天然,表現丑、怪、奇的形態美。可採用截鋸、雕琢及水泥粘合法加工。
⑥ 樹石盆景根據表現景觀有哪些分類
樹石盆景根據表現景觀的不同,分為旱盆景、水旱盆景、附石盆景等三類。
(1)旱專盆景:以屬植物、山石、土為素材,應用創作樹木盆景手法,因材制宜,按立意組合成景,並精心處理地形地貌,點綴亭榭、牛馬、人物等各種擺件,在淺盆中典型地再現大自然旱地樹木、山石兼而有之景觀。旱盆景不同於樹木盆景,是旱地(地形、地貌)、樹木、山石兼而有之景觀,意境,幽境,如詩似畫。
(2)水旱盆景:以植物、山石、土為素材,分別應用創作樹木盆景、山水盆景手法,按立意組合成景,並精心處理地形地貌,點綴亭榭、舟車、牛馬、人物等擺件,在淺盆中注水,典型地再現大自然水面、旱地樹林、山石兼有之景觀。
(3)附石盆景:以植物、山石、土為素材,分別應用創作樹木盆景、山水盆景手法,按立意將樹木的根系裸露,包附石縫或穿入石穴組合成景,並精心處理地形、地貌,在淺盆中典型地再現大自然樹木、山石兼而有之景觀。
⑦ 樹石盆景要怎樣換土
樹石盆景中的樹木,一般3~5年換土一次,多在春、秋季進行。換土時,先取回下點石及配件(注意答記好位置),將樹木連土小心地拔出來,用竹簽剔除舊土約1/2,剪去死根及部分老根,換上新土,按照原來的位置栽進盆中,再安放配件,鋪上苔蘚。
預防:樹石盆景的病蟲害防治方法與一般樹木盆景大致相同。
⑧ 附石盆景是如何製作的需要准備些樹木素材可以具體教一教嗎
盆景流派和種類有很多,地域性也很有影響,但有一個盆景造型的分支,卻深受盆景愛好者的喜愛,一盆盆景里,樹木的枝幹、根莖緊緊的依偎在一些奇趣的石頭上,完美的結合在一起,既古樸又雅緻,情趣盎然。這就是今天要和大家聊的抱石盆景,抱石盆景的製作分類有很多,這里要解說的是石頭抱樹,樹抱石頭,提根附石等三種。
我是@花房姑娘娟子,抱石盆景除了這3種基礎分類,還有很多的細化分類,按照盆景里的樹木和石頭來說,如果盆景里的樹木比石頭大,以樹木為主,那還是樹木盆景;如果石頭為主,那就是山水盆景。按照抱石盆景里是否有水,還分為旱式和水式等等,這里就不多說了,記得給娟子點贊、關注哦!
⑨ 樹石盆景的樹木要怎樣造型
樹石盆景的樹木造型:樹與石比例要協調,統一和諧。石剛樹柔。剛柔相濟。盤石樹根,有粗有細,有露有藏,曲直分明。懸崖樹景與絕壁石景,一奇一險,互相映照。在造型上因石而異,樹木玲瓏屈體石上。形態有以下三種:第一種:是在春天樹木萌動前,將用於製作盆景的樹樁栽入瓦盆或木箱,栽種前先把主根剪除,並把側根向四周分開,在幾條側根之間放一塊石頭,為以後樹根的附石做准備,若一時無合適的石頭也可用磚塊代替。第二年春天換盆時,去掉樹根上的土和石頭或磚塊。根據樹根生長的形狀進行構思,選擇形狀相適宜的石頭,並在上面雕出溝槽,然後把樹根嵌入溝槽內,再用金屬絲纏繞固定好,最後將樹木和山石一齊栽入盆中,深度以不露山石為宜。第三年春天換盆時,解除植株根部的金屬絲,並對其根部進行修剪,將妨礙造型的根去掉,過長的根適當截短,然後用金屬絲把樹根、山石1/3以下處重新纏繞固定,栽入盆中,把山石的1/3露出土面。同時對樹木的枝幹進行蟠扎造型。第四年春天換盆時,解除纏繞在根部的金屬絲,把山石2/3以上處樹根上的須根剪除,只留下幾條較粗的側根,栽種時把山石露出土面2/3,同時對枝幹進一步修剪、蟠扎造型。
到了第五年,樹根已牢固地嵌入山石,樹干也已基本成型,就可上盆觀賞了。這種造型方法所需時間長,但可欣賞到虯曲蒼勁的樹根。適合於旱式與水旱式兩種樹石盆景。
第二種:是利用山石上原有洞穴或重新雕鑿洞穴,在洞穴內盛土,把造型好的樹木栽入其內。這種方法成型較快,但因山洞體積不大,盛土不多,難以栽種較大的樹木,多用於水旱式樹石盆景的製作。
第三種:是將顏色、紋理相近,而形狀、大小各異的山石,用水泥粘合成一個中空的圓筒狀或其它不規則形狀,其內盛土,然後把樹木栽入。此外,也可將大小、形狀適宜的山石旁堆土,將樹木栽入土中,經裝飾後使山石、樹木成為一體。此法製作的盆景可大可小,可用於各種形式的樹石盆景。
製作好的樹石盆景要對盆面進行美化,或植青苔、栽小草;或點綴配件、擺放配石,盡量不要有裸露的土壤。在日常養護中,可根據所栽種樹種的不同進行管理,使植物既不衰弱,又不狂長,並經常修剪。總之,樹石盆景中的樹木因生存環境較差,管理要格外小心謹慎,以使山石上的樹木生機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