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金香盆栽養殖方法
盆栽鬱金香多用於促成栽培。於秋季選充實肥大的鱗莖,用5~6寸盆上盆,每盆栽3~4球。盆土用一般培養土即可。灌透水後將盆埋入冷床或露地向陽處,覆土15~20厘米,防雨水浸入,經8~10周的底溫處理,使根系充分生長,約12月上中旬芽開始萌動,這時將盆取出移入溫室半陰處,保持室溫為5~10℃。於現蕾前移至陽光下,將室溫升至15~18℃,追肥數次,便可於元旦前後開花。
當盆內鬱金香葉片枯黃時,將鱗莖從盆中倒出,陰干後貯藏於冷涼、通風乾燥處。亦可將地栽含花蕾的鬱金香掘起,帶土上盆,同樣可達盆栽的效果。
國外進行鬱金香促成栽培的方法是先將掘出的鬱金香鱗莖經34℃高溫處理1周,再放至20℃溫度下貯藏1個月,使鱗莖完成花芽分化。再移至17℃條件下,進行1~2周預備冷藏,然後進行9℃的正式冷藏或於13~15℃冷藏3周,再經1~3℃下冷藏6周,即可種植。
鬱金香喜富含腐殖質、肥沃而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適宜的土壤pH在6.0~6.5之間。培養土的配製可參照如下方法:(1)腐葉土或田園土4份,廄肥3份,鋸末2份,礱糠灰或爐灰渣1份,少許復合肥及磷鉀肥。
(2)腐葉土或田園土5份,廄肥4份,礱糠灰或爐灰渣1份,少許復合肥及磷鉀肥。
(3)腐葉土或田園土5份,廄肥3份,鋸末2份,少許復合肥及磷鉀肥。
值得注意的是:鋸末和廄肥必須充分腐熟發酵後使用,培養土配好後,必須進行消毒滅蟲工作。若少量配製,可用鐵鍋焙制、翻炒,以殺滅病菌及害蟲。大量配製時可用溴代鉀烷噴灑,然後再用塑料薄膜覆蓋熏蒸,1周後方能使用。
鱗莖在種植前應去除外層淡黃色至棕褐色的乾燥膜質假鱗片,剔除腐爛、破損或帶有霉狀淺黑色或褐色病斑的球體,再用0.3%~0.4%的硫酸銅溶液浸泡半小時進行消毒,消過毒的鱗莖再用水沖凈,晾乾後種植。亦可用20%三氯殺蟎醇、25%的多菌靈和水配成1:2:1500倍的混合液,浸泡鱗莖10分鍾進行消毒。
⑵ 盆栽鬱金香如何養殖
第一:幾天澆水抄?一般是5天左右,澆水也要看你家的光照,光照時間長,表層土壤幹了就噴噴水,葉子就噴一下,噴多了水迴流到種球芯里容易爛。鬱金香的種球比較容易爛,所以盡量別澆多水。
第二:你的花要是還沒開馬上去找液體營養液,花開了移到溫度底的地方能開倆星期。
第三:少澆水,多曬太陽(花沒開前)
⑶ 鬱金香花的養殖方法
鬱金香花的養殖方法:剛買回來的鬱金香種子需要先剝皮,然後放在消毒葯劑中消毒1-2小時,種植鬱金香時需要將芽體朝上,種植後澆水將土壤完全濕透,以後每隔7到10天澆一次水,生長環境保持在5到20ºC。
1.溫度:鬱金香喜冬季溫暖、夏季涼爽的氣候,生長適溫為9—13℃。耐寒性強,冬季可耐—35℃的低溫。但忌高溫,在涼冷的條件下鬱金香不僅花色艷,而且花期長,
2.土壤:養鬱金香要用疏鬆、排水性好的微酸性土壤。
3.陽光:光照不足它會生長不良,上盆後15天內要採取適當的遮蔭措施。澆水:栽植後適量澆水,長出芽之後適量減少澆水。
4.施肥:可以選擇腐熟的垃圾肥或餅肥。
(3)鬱金香盆栽養殖方法擴展閱讀:
鬱金香屬長日照花卉,性喜向陽、避風,冬季溫暖濕潤,夏季涼爽乾燥的氣候。8℃以上即可正常生長,一般可耐-14℃低溫。耐寒性很強,在嚴寒地區如有厚雪覆蓋,鱗莖就可在露地越冬,但怕酷暑,如果夏天來的早,盛夏又很炎熱,則鱗莖休眠後難於度夏。
要求腐殖質豐富、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質壤土。忌鹼土和連作。當年栽植的母球經過一季生長後,在其周圍同時又能分生出1-2個大鱗莖和3-5個小鱗莖。可按種球大小分開種植,大球栽後當年可開花,小仔球培養1-2年也能開花。
⑷ 鬱金香的盆栽方法有哪些
鬱金香的盆栽:(1)上盆:盆栽每內徑20厘米的盆栽3個。覆土厚度為球徑的1.5倍,澆透水專後放在陽畦屬內或室外背風向陽處。
(2)澆水:種植完畢後立即洇透水,在盆內種植的還可表層覆蓋稻草澆水,以透為准嚴忌積水。出苗期保持土壤充分濕潤,一旦成苗,減少水分保持土壤潮濕,視土壤濕度決定澆水次數。鬱金香的栽培水分是關鍵之一,土壤過濕透氣性差,易產生病苗,過干又易生成盲花。
(3)溫度:出芽前後如陽光較強應給予遮光,白天溫度保持在18~24℃,夜間在12~14℃,可根據花期不同及生長狀況在此范圍內進行調整。
(4)追肥:在基肥充足的前提下,在3葉期噴0.3%磷酸二氫鉀1次,花蕾長出後和開花後各追肥1次。
⑸ 鬱金香怎麼養,鬱金香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鬱金香的習性及養殖方法:
鬱金香性喜陽光充足、冬季溫暖濕潤、夏季涼爽乾燥的氣候,忌酷暑、濕澇。宜疏鬆、肥沃、微酸性、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忌鹼土和連作。具有夏季休眠,秋季栽植,冬季在土內生長的特性。生長開花適溫15℃-20℃,鱗莖夏季貯藏溫度20℃-25℃,冬季能耐低溫。
鬱金香以分球繁殖為主。6月份將休眠鱗莖掘起,晾乾後放通風陰涼乾燥處貯藏,到10月份進行栽種。栽種地點宜選擇土層深厚、背風向陽而又高燥的地方。深耕地後施入混合基肥(腐葉土、餅肥及骨粉)。上墊一層土,然後再栽種。覆土深度一般為10厘米-15厘米,栽後澆一次透水,入冬前再澆一次透水,寒冷地區,覆蓋稻草等物防凍。翌春幼葉萌發後10天-15天澆1次水,保持土壤濕潤狀態。展葉前和現蕾初期各施1次腐熟稀薄餅肥水或復合化肥。開花前往葉面上噴1次0.2%磷酸二氫鉀。花謝後,除預留種子的母株外,其餘的需及時剪除花莖,以便使養分集中供給新鱗莖發育。此時,澆水次數要逐漸減少,以利新鱗莖膨大和質地充實。
鬱金香亦可選擇矮型品種進行分栽。盆土宜用腐葉土6份、沙土3份、腐熟廄肥1份混勻配製。口徑20厘米的花盆,每盆可栽3株。自萌芽出土後,可每10天左右施1次稀薄液肥,孕蕾至開花前增施1次磷鉀肥。經常保持盆土濕潤狀態,放向陽處養護。
如何種植鬱金香
鬱金香栽培要選成熟健壯,質地堅實、完整無損,無病蟲斑的優質良種球根。栽培用土要求肥沃疏鬆,排水良好,並應保持微酸性(PH6一8.5)切忌鹼性土質和粘度重的土質,地栽必須與其他作物輪作,盆栽則應每年更換培養土。鬱金香喜肥,可用腐葉、腐熟餅月巴及骨粉作為混合基肥,在生長期用稀餅肥水作追肥。
鬱金香喜陽光,地栽應向陽背風,盆栽可置陽光充足的室內。生長期及花期適宜溫度在15—20℃,盛夏休眠期要求在20—25℃之間,冬季則不能低於一5℃。
秋季10至11月栽種鬱金香。栽後澆一次透水,冬季用稻草覆蓋防凍。待來年初春萌芽出土後進行正常管理。每隔7一10天施一次腐熟的稀餅肥水,在孕蕾至開花前適當增施一些磷、鉀肥,可使早開花大。平時保持土壤潮濕,但應無積水,花後的土壤應保持不千不濕,以利於新鱗莖的膨大和子球的形成,生長。
6月中下旬,植株地上部分全部枯黃,地下部分的新鱗莖已成熟,子球也已形成並長到一定大小,此時可挖掘出土,明干,去泥後置通風、乾燥處貯藏,溫度要求在20一25℃之間,最高不能超過30℃。在收藏時,注意防止鱗莖外表纖維狀膜質色皮和馬蹄型鱗莖盤周圍根原基的損傷,因傷口極易染病菌。
引起鬱金香退化的因素大多來自病蟲害,在栽培管理中應經常鬆土,除草用葯物噴殺傳毒昆蟲,如發現粉虱、蚜蟲以及蟲蟬等害蟲時可用樂果和馬拉松硫磷噴殺。對地下線蟲,可用80%二澳氯丙烷(1:150)加水稀釋後噴澆培養土以殺滅,但應在栽種前二周進行。早春多雨或土質粘度過重,容易發生立枯病,往往在鱗莖上出現黃褐色病斑漸擴大變黑並干縮,植株倒伏枯死,這是由真菌中的半知菌所引起的。發現病株後立即控除並集中燒毀,可用五氯硝基苯拌細土(1,25)撤於植株周圍進行防治。對葉部及花朵的病菌引起的斑紋、斑點等症狀,可用1:1:100波爾多液和50%退菌特1000倍液噴霧防治。 如何種出美麗又整齊的鬱金香盆栽?
一.首先鬱金香花園購買球根,選擇球根外表完整,表皮色澤光滑為佳。買回先經過低溫處哩,放在冰箱溫度 攝氏四~九度冷藏,兩個月後再拿出來種植,或是直接種於盆子放到冰箱內。准備一個長約七十公分的花 箱或五吋花盆。
二.全部用泥碳土種植是最好。
三.長型花箱可植入兩排各五個球根並以每個球根間隔八公分的距離種下,五吋盆則可種下三個球根,球根要 在專業的花園購買,才會新鮮,發芽開花率也最好。
四.在種植時,球根尖凸的部分朝上,較扁平的一面朝同一個方向種植,則長出來的葉子方向就會整齊,葉片 也比較漂亮。
五.種下球根後,將泥土覆蓋表層鋪平,長效肥如仙肥丹,魔肥做基肥。澆上充足的水分,就大功告成了。
鬱金香種植後的栽培與管理
一.當鬱金香球根長出新芽以後就要移到日照充足的地方,並給予充分的水分。
二.肥料剛種時,就放長效肥一次就夠了。
三.開了花的鬱金香盆栽,如果要延長花期,放在陰涼處,減少水分。
鬱金香開花持久的秘訣
鬱金香對溫度極為敏感,既使是花瓣緊閉的鬱金香,只要是放在溫暖的地方,就會開始綻放。而開了花 的鬱金香要延長花期,只要將它擺在涼爽且濕度低的場所,越冷花期越長。在攝氏四度的低溫下甚至花期可長達一個月不凋謝呢!當您正擔心花瓣要開盡掉落時,到了氣溫降低的夜晚又恢復了含苞的狀態。
鬱金香凋謝後的處理
當鬱金香
⑹ 盆栽鬱金香怎樣養護
鬱金香屬秋植球根類花卉,盆栽以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為宜。盆栽宜選擇矮型品種和內深筒盆,容以利根系發育。盆土可用腐葉土7份、沙土2份、腐熟廄肥土1份混勻配製。一般口徑20厘米的花盆,每盆可栽3個鱗莖。栽後澆一次透水。將盆置於室外向陽處,盆土幹了即噴水。但噴水不需太多,以防盆土過濕,造成鱗莖腐爛。上凍前移入冷室內,室溫保持在0℃以上,早春2~3月即可出芽。出芽後逐漸移到室外陽光下,每隔10天左右追施一次稀薄餅肥水,孕蕾到開花前改施1~2次速效性磷、鉀肥。生長期間經常保持盆土濕潤狀態,即可按時開花。
⑺ 鬱金香盆栽要如何培養
鬱金香為百合科,鬱金香屬的多年生草本球根花卉,是世界上著名的觀花植物,其花婷婷玉立,色澤濃郁,絢麗多彩,我國一些大城市多引進栽培。我總結一些盆栽的處理方法,與大家共同探討。一.培養土的配製和消毒: 鬱金香喜歡富有腐殖質、肥沃而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適宜的土壤PH值在6.0—6.5之間。通常的配製方法為: 1.腐葉土或田園土4份,廄肥3份,鋸末2份,襲糠灰或爐灰渣I份,少許復合肥及磷鉀肥。 2.腐葉土或田園土5份,廄肥3份,鋸末2份,少許復合肥及磷鉀肥。 3.腐葉土或田園土5份,廄肥4份,礱糠灰或爐灰渣1份,少許復合肥及磷鉀肥。鋸末和廄肥必須充分腐熟發酵後使用,廄肥使用前最好篩去粗糙雜物。培養土充分拌均配好後,必須進行消毒滅蟲。若配製的培養土少,可用鐵鍋焙制、翻炒,殺菌滅蟲。多時可用澳代鉀烷噴灑土面,然後用塑料薄膜覆蓋薰蒸,一周後方可使用。在栽培前翻培養土時,可加入少許鼠葯和映喃丹,以防鼠害和除蟲。二.種球(鱗莖)的種植處理: 種植前剝去種球外層淡黃除腐爛,破損或有霉狀淺黑或褐色病斑的種球。用0.3—0.4%的硫酸銅液浸泡種球半小時,然後用水沖凈,晾乾後種植。也可用50%的可濕性多菌靈1500倍水溶液浸泡。最好的方法是用20%的三氯殺蟎醇,25%的多菌靈和水接I:2:1500的比例配製的溶液,浸泡種球十分鍾,然後用水沖凈,晾乾後種植。 三.放盆環境的處理: 首先除去雜草,噴灑75%百菌渭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亦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一1500倍液噴灑,然後施映哺丹粉劑,每平方米0.1公斤。 四.種球的種植: 種植時、種球一定要擺正,頂部與土面平齊,不可栽種過深,土可不必壓實。對於多個種球種植於一個盆中的,為了增加觀賞效果,要將種球擺放均勻且種植深度要相同,否則影響開花的整齊性。種植後澆透水,發現有頂芽露出的,需覆土蓋上。如要防凍,可用消毒後的稻草覆蓋,不可太厚,注意保持通風透氣。消毒可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或50%多菌靈1000—1500倍液噴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