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室內綠植造景

室內綠植造景

發布時間: 2021-01-23 20:15:17

⑴ 植物與建築如何結合造景

居住區綠化是直接為居民經常利用與享受的一種綠化系統。居住區的綠化規劃,不僅要體現當代人們的文明程度,而且更主要的還要有一定的超前意識,使之與現代化城市建設相適應,力求在一定時期內盡量滿足人們對環境質量的不同要求。居住區綠地設計時要求以生態學理論為指導,以再現自然,改善和維持小區生態平衡為宗旨,以人與自然共存為目標,以園林綠化的系統性、生物發展的多樣性、植物造景為主題的可持續性為使命,達到平面上的系統性、空間上的層次性、時間上的相關性。 充分考慮居民享用綠地的需求,建設人工生態植物群落。有益身心健康的保健植物群落,如松柏林、銀杏林、香樟林、枇杷林、柑橘林、榆樹林;有益消除疲勞的香花植物群落,如梔子花叢、月季灌叢、丁香樹叢、銀杏——桂花叢林等以及有益招引鳥類的植物群落,如海棠林、火棘林、松柏林等,可選擇在小區邊緣整塊綠地上安排或與居住區中心綠地融合設計。利用植物群落生態系統的循環和再生功能,維護小區生態平衡。 喬木、灌木與藤蔓植物結合,常綠植物和落葉植物,速生植物和慢生植物相結合,適當地配植和點綴時令開花花卉草坪。在樹種的搭配上,既要滿足生物學特性,又要考慮綠化景觀效果,要綠化與美化相結合,樹立植物造景的觀念,創造出安靜和優美的人居環境。 在統一基調的基礎上,樹種力求變化。創造出優美的林冠線,打破建築群體的單調和呆板感。注重選用不同樹形的植物如塔形、柱形、球形、垂枝形等,如雪松、水杉、龍柏、香樟、廣玉蘭、銀杏、龍爪槐、垂枝碧桃等,構成變化強烈的林冠線;不同高度的植物,構成變化適中的林冠線;利用地形高差變化,布置不同的植物,獲得相應的林冠線變化。通過花灌木近邊緣栽植,利用矮小、茂密的貼梗海棠、海桐、杜鵑、金絲桃等密植,使之形成自然變化的曲線。 在栽植上可採取規則式與自然式相結合的植物配置手法。一般區內道路兩側各植1至2行行道樹,同時可規則式地配置一些耐陰花灌木,裸露地面用草坪或地被植物覆蓋。其他綠地可採取自然式的植物配置手法,組合成錯落有致,四季不同的植物景觀。 在種植設計中,充分利用植物的觀賞特性,進行色彩組合與協調,通過植物葉、花、果實、枝條和干皮等顯示的色彩,在一年四季中的變化為依據來布置植物,創造季相景觀。做到一條帶一個季相,或一片一個季相,或一個組團一個季相,如由迎春花、桃花、丁香等組成的春季景觀;由紫薇、合歡、花石榴等組成的夏季景觀;由桂花、紅楓、銀杏等組成的秋季景觀;由臘梅、忍冬、南天竹等組成的冬季景觀。

⑵ 室內觀葉植物的養護方法有哪些

在室內條件下,經過精心養護,能長時間或較長時間正常生長發育,用於室內裝飾與造景的植物,稱為室內觀葉植物。室內觀葉植物以陰生植物為主,也包括部分既觀葉又觀花、觀果或觀莖的植物。

室內觀葉植物除了具有美化家居的觀賞功能之外,還可吸收二氧化硫等的有害氣體,起到凈化室內空氣的作用,能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室內觀葉植物幾乎能周年觀賞,深受人們的喜愛,在家庭、賓館、辦公室和餐廳等公共場所,都能見到他們的身影。觀葉花卉不僅有形狀各異、且有觀賞價值的葉片,而且植株婀娜多姿,是很好的室內綠化材料。在冬季對家庭栽培觀葉植物要做好以下幾點:

放置場所:喜好陽光的植物,應放窗邊陽光較強的地方。對仙客來、瓜葉菊等喜光的植物,更要給以優先考慮,選擇陽光充足之處放置。若室內沒有理想的向陽之處,那就要盡可能選擇光線較為明亮的地方。若屬耐陰植物,則宜置無陽光直射處,偶爾給以較弱的光照即可。壁掛或懸吊的植物,如每2周至4周變換一下位置,那麼無論對於植物的生長還是室內氛圍的烘托,都是有益處的。

給水原則:此時給水過多,是造成植物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冬天寒冷的氣候,對觀葉植物的生長十分不利,此時若盆土過濕,植物的根系就會受到寒冷的傷害,而根的傷害,則又必然導致葉子的枯亡,因此冬季給水一定要嚴格控制,使盆土常處於較為乾燥的狀態。由於盆土的乾燥程度會因植物種類、葉面積、盆缽質料、放置場所等的影響有所不同,故可將盆土表面發白、干硬等跡象作為依據,來掌握澆水的時間,一般其間隔3日至4日,澆水宜在中午較暖之時,以備存水一次澆透。

空氣濕度:導致觀葉植物冬季葉片枯萎、掉落的最主要的原因,乃是空氣濕度的不足。此時室內的空氣一般很乾燥,容易令植物葉片水分缺乏,芽尖枯損。所以應時常在白天較暖時候,最好在中午,以向葉面噴霧的形式補充植物及外界環境所需的水分,夜間也需盡可能地將植物罩於塑料袋內,以保濕度,使植物安然度過寒冷季節。

光照條件:大部分觀葉植物喜歡半陰的環境條件,不宜陽光直射,有些觀葉植物耐蔭性很強;可長時間置於室內。根據觀葉植物的特點,給以合理的光照,以利其健壯生長,增強抗逆能力。如竹芋類、萬年青類、蕨類、一葉蘭、龜背竹、八角金盤、棕竹等適宜在室內散射光條件下生長發育;蘇鐵、香龍血樹、紅背桂、四季秋海棠、虎尾蘭、龍舌蘭等,雖然有一定的耐蔭性,但需要充足的光照,在室內栽培時應放在陽光充足或明亮處;另一類如變橡皮樹、葉子花、鳳梨、一品紅及多肉觀葉植物,則應讓其充分接受陽光,才能有利於生長發育。

施肥原則:觀綠葉的植物,以氮肥為主,氮、磷、鉀的比例為3:1:l。葉片上有斑紋花點的觀葉植物,氮肥不能過多,施肥比例以1:1.5:1.5為宜。在施用量上「寧少勿多」,施肥過量容易「燒根」,造成植物葉片泛黃或萎蔫死亡。一般在生長期施l—2次薄肥液即可。在休眠期要停止施肥,只澆清水即可。施肥宜在晴天傍晚進行,施肥前盆土應適當偏干,最好鬆土一次,施肥後的第二天早上再澆清水,防止肥液中的有效成分積存在盆土表面而不能隨水下滲。澆灌液肥時還應注意不要將肥水滴濺到葉片上,以免污染葉面。

通風:室內郁閉、通風不良極易引起紅蜘蛛、介殼蟲、蚜蟲、白粉虱等害蟲危害。尤其是夏季高溫潮濕,通風不—良,還會造成白粉病、褐斑病、腐爛病的發生。所以,夏季應把植物放在通風良好的蔭棚下養護,冬季在室內養護時,遇到睛朗的天氣,中午應開窗通風換氣。

⑶ 請問室內綠植牆怎樣設計

城市園丁網提示:設計室內植物牆要遵循以下5個原則
1、室內植物牆設計之健康回原則。答因為這種植物牆是為人居而設定的,通過室內植物牆設計來調節人體疲勞,緩解情緒。但是植物牆的植物的代謝以及面積也會有可能會對人體造成負面作用,所以一定要充分考慮到健康因素,來設置合適的植物牆體植物、無毒無害的品種以及面積及藝術形式的控制,才能成功的打造健康植物牆。
2、室內植物牆設計之生存原則。植物牆是以植物為主要藝術元素的立體園藝形式,需要充分考慮植物牆的長期存貨性,注意植物的品種及季節性。另外也要注意植物牆環境的調控,如光照、空氣的流動性、溫度、濕度、肥料等。
3、室內植物牆設計之尺度原則。植物牆面積的大小需要充分考慮與人居環境的和諧性,與軟裝的相互融合性。
4、室內植物牆設計之藝術性原則。植物牆是一種藝術形式,詮釋的是人們對自然的熱愛,可以通過植物牆的面積、造景模式、線條、葉片、冠幅等多種形式來表現,但一定要是一種和諧的藝術形式,所謂「室雅不在大,花香不在多」。
5、室內植物牆設計之適應性原則。並不是所有場所都適合設置植物牆,各種超所的植物牆也各不相同,最好的並不一定是適合的,只有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⑷ 家裡養的花草如何擺放能起到裝飾的效果

估計很少會有人討厭花花草草,手殘如我,也會隔三差五就買幾盆花回家,雖然用不了幾天就會被我養死。植物是具有生命力的東西,用它對室內進行裝飾,效果必然好過人工製作的飾品。

但是恐怕不少人都有一個疑惑——為什麼挺好看的花,擺在家裡看起來就怪怪的呢?其實並不是花不好看,往往是位置選錯了。不同類型的花草,適合擺放的位置也不同。如果擺放的位置錯了,裝飾性就會大大降低。

大片的多肉植物也可以用來裝飾叫大面積的檯面,比如櫥櫃、電視櫃等。在利用大片多肉植物進行裝飾的時候,應該將植物縱向排列——利用花架,讓植物與牆面平行放置。這樣才不會影響檯面的正常使用,只要保證稍微一抬眼就能看到盆里的植物即可。

⑸ 如何讓植物造景在景觀設計中更有范兒

植物造景,就是運用喬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等題材,通過藝術手法,充分發揮植物的形體、線條、色彩等自然美(也包括把植物整形修剪成一定形體),來創作植物景觀,形成山水—植物、建築—植物、街道—植物等綜合景觀,讓人產生一種實在的美的感受和聯想。
「植物」是景觀設計的必要元素,無植物不成景!規則式的植物景觀具有庄嚴、肅穆的氣氛。
合理配置植物景觀是實現園林生態功能的重要基礎,因此,在設計時應掌握如下原則:
1、根據城市及綠地的不同性質發揮園林植物綜合作用。園林樹木具有美化環境,改善防護及經濟生產三方面功能,在進行園林植物配置時,應根據城市性質或綠地類型明確樹木要發揮的主要功能。
不同性質的城市選擇不同的樹種,體現不同的園林功能。如以工業為主的城市,應先充分考慮到樹種的防護功能;而在一些風景旅遊城市,樹木的綠化美化功能就應得到最好的體現。
此外,街頭綠地、住宅綠地、校園綠地、城市廣場綠地,不同的綠地形式,功能不同,要結合功能性營造不同的植物景觀。根據園林植物生態要求,處理好種間關系。任何植物生長發育都不能脫離環境而單獨存在,同樣,環境中所包含的各種因子對植物生存有著直接或間接影響。園林植物生長的好壞與後期管理固然重要,栽植前生態環境的預測,樹種之間的搭配卻直接關繫到樹木的成活與否。所以必須掌握各種樹木的生態習性,培育不同類型的植物品種。

⑹ 室內綠化景觀設計效果哪種好

室內綠化景觀設計應該注意以下幾個環節:
1、花語或詩歌的襯托
為提高植物的美化效果,可以將某種植物的花語或相關的詩歌裝裱成一個筒形的畫,固定在植物旁邊:如可將君子蘭的花語(君子謙謙,溫和有禮,有才而不驕,得志而不傲)裱成一幅筒形畫,起到經常凈化心靈的作用,提高生活的品位。
2、彩光的襯托
將藍色或粉紅色小彩燈置於植物的根部或中部,或在牆燈下方掛1盆弔蘭,在夜間能折射出植物婆娑的姿態,增強立體感,使人感覺彷彿置身於植物世界,在家可體味人與自然的和諧。
3、山石的襯托
對於室內大型的盆栽植物,其根部如鑲嵌一些太湖石或鵝卵石等,可以去除空洞和單調的成分,增強室內自然景觀的真實性;如在石頭上撰寫與植物相關的優美詩詞,可以起到教育兒童、陶冶情操的目的。
4、動物模型的襯托
在觀賞植物的根部或莖葉間,適當固定少數生物模型,更能讓人體味生活的美好,同時使人聯想到動物生活中許多有趣的故事:如在大型盆栽植物上,固定1個蟬、螳螂和黃雀模型,警示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不要目光短淺,遇事要長遠考慮,不要急功近利,貽誤自身;或在盆景根部山石上放置1~2個青蛙模型,或莖葉中固定少數蜻蜓模型,告訴人們要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生物模型的種類,可以根據季節和個人喜好而變化,如石頭上可以放置龜或虎的模型,枝條中可置喜鵲、畫眉等。
5、水生動物與水旱植物的復合造景
很多家庭在客廳或陽台放置配有循環供水系統的觀賞魚缸,並在魚缸中配置些許水生植物,這有利於增添生活樂趣,但如果在魚缸的一側裝飾有關植物,既能凈化空氣,又增添了綠色與和諧,使人感覺置身於山水之間,對於促進家庭的和諧、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⑺ 適合室內養的大型植物有哪些

1、垂葉榕 去除地毯污染物

垂葉榕是一種耐熱、耐寒、耐濕的常綠喬木,對光線的要求也不是很嚴格。垂葉榕也是室內植物最好的選擇之一,它可以有效去除地毯和傢具中的污染物,例如甲醛、苯和三氯乙烯等。

2、散尾葵 空氣加濕器

散尾葵屬於小型的棕櫚植物,原產於馬達加斯加,我國南方也進行種植了。散尾葵在「清除」污染物的效率方面要勝於其他的綠植,它能有效去除空氣中的苯(洗滌劑和塑料中)、甲醛(傢具的清漆和地板漆中)等揮發性有害物。

對於容易患感冒和鼻竇炎的人來說,散尾葵是不錯的選擇。因為它能夠釋放空氣中的水分,如果卧室內放一棵散尾葵,室內的濕度可以保持在40%至60% ,堪比一台空氣加濕器。這可以讓人們的呼吸變得更順暢,從而有助於更快地入睡。

3、棕竹 凈化氮甲苯

棕竹主要分布於東南亞,我國南部至西南部也有分布。它也是凈化空氣中的甲醛、氮、二甲苯和甲苯的最有效的植物之一。

4、波士頓蕨 去除甲醛

波士頓蕨是多年生常綠蕨類草本植物,原產熱帶及亞熱帶,我國台灣省也有分布。

波士頓蕨株型美觀、葉片色澤明亮,這種散發著自身魅力的植物自維多利亞時代以來就一直出現在西方各種室內造景中。能做到這一點可是憑著其自身實力,不光盆栽美觀,在NASA的50個空氣凈化植物的名單中,波士頓蕨排名第九,尤其擅長去除甲醛。

(7)室內綠植造景擴展閱讀:

不宜擺放在室內的植物

1、含羞草:含羞草含有微量的毒性,它體內的含羞草鹼是一種有毒物質,這種毒素,接觸過多,會引起眉毛稀疏、頭發變黃甚至脫落;含羞草鹼,還會損傷人的皮膚,因此注意不要用手指去撥弄含羞草。

2、夾竹桃:夾竹桃的花香能使人昏睡、智力降低,夾竹桃全株有毒,含有多種強心甙,是劇毒物質,對人的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危害極大,接觸其分泌的乳液,也容易中毒,中毒後惡心嘔吐、腹瀉,可致命;所以,家裡不宜擺放夾竹桃。

3、鬱金香:雖然鬱金香花容端莊,外形典雅,顏色艷麗豐富,異彩紛呈,但是它的花朵中含一種毒鹼,人和動物在這種花叢中待上2~3小時,就會頭昏腦脹,出現中毒症狀,嚴重者還會毛發脫落,所以最好不要養在家裡,如果是成束的鮮花,要注意保持室內通風。

4、曼陀羅花:曼陀羅花就像個隱形殺手,千萬別把它養在家裡,它全身有毒,以果實特別是種子毒性最大,嫩葉次之,干葉的毒性比鮮葉小,花具有麻醉性,故吞食可產生興奮作用,並可能出現幻覺,過量可致神經中樞過度興奮而突然逆轉為抑製作用,使機體功能驟降,嚴重的可導致死亡。

⑻ 談談用於居住區植物造景的植物種類、造景原則、和方法

居住區是城市中集中布置居住建築、公共建築、公共綠地、生活性道路等居住設施,為城市居民提供生活居住,從事社會活動的場所,是居民最直接的生活空間。居住區環境的好壞直接關繫到居民的生活質量。隨著經濟的發展,居民越來越追求舒適、優美、健康的居住環境。豐富的植物景觀不但能豐富園林空間、美化環境、賦予居民生活情趣,而且具有凈化空氣、改善小環境、遮陽、隔聲、防塵殺菌等作用,正好能解決居民的這些需求。國內居住區植物造景的理論思想來源於國內傳統造園藝術和當今國外的植物造景手法,「古為今用,洋為中用」還沒有一個完美的結合點,對居住區植物造景的發展趨勢是個值得思考和努力探索的問題。
1、國外植物造景動態
源於人類征服一切的思想,法國、義大利和荷蘭等國的古典園林中,植物景觀多半是規則式,植物被整形修剪成各種幾何形體及鳥獸形體,以體現植物也服從人們的意志,當然,在總體布局上,這些規則式的植物景觀與規則式建築的線條、外形、乃至體量較協調一致,有很高的人工美的藝術價值,但缺少自然的感覺,顯得生硬、呆板。另一種則是自然式的植物景觀,由於東西方文化藝術交流,受東方特別是中國山水園林的影響,英國出現自然風景園林,模擬自然界森林、草原、草甸、沼澤等景觀及農村田園風光,結合地形、水體、道路來組織植物景觀,體現植物自然的個體美及群體美,從宏觀的季相變化到枝、葉、花、果、刺等細致的欣賞。自然式的植物景觀容易體現寧靜、深遙、活潑的氣氛。隨著各學科及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藝術修養不斷提高,加之,不願再將大筆金錢浪費在養護管理這些整形的植物景觀上,人們嚮往自然,追求豐富多彩、變化無窮的植物美,於是,在植物造景中提倡自然美,創造自然的植物景觀已成為新的潮流。1960年後,英國很多中產階級搬入了具有小花園的私人住宅,於是按主人不同愛好及年齡,創造了各種小花園布置,如微型岩石園、微型水景園、微型台地園、牆園、花境、小溫室等,並相應地培育了與這些微型植物景觀相適應的低矮的植物材料。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商業性需要,將植物景觀引入室內已蔚然成風,耐蔭的觀葉植物、無土栽培技術大為發展,有無漂亮的室內外植物景觀已成為一些賓館級別評比的重要條件之一,為了提高商業談判的效果,有專門出租的辦公大樓,大樓中有底層花園、屋頂花園、層間花園。透過辦公室的落地玻璃窗,看到四周和諧、安靜的植物景觀,創造了良好的商業洽談環境。所有這些都體現了人們嚮往重返自然,在植物的景觀中滿足自己賞美,並置身於清新、幽靜的環境中來消除疲勞,恢復精神和體力。要創造出豐富多彩的植物景觀,首先要有豐富的植物材料。一些經濟發達的西方國家,本國植物不夠用,就派員到國外搜尋植物,大量引入應用。英、法、俄、美、德等國就是在19世紀大量從中國引走成千上萬的觀賞植物,為他們植物造景服務。就以英國為例,原產英國的植物種類僅1 700種,可是經過幾百年的引種,至今在皇家植物園丘園中已擁有50 000種來自世界各地的活植物。
2、國內植物造景現狀
2·1國內傳統植物造景藝術理論
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在幾千年持續發展的過程中,孕育出源遠流長的中國園林體系,同時還在繼續孕育一枝以園林植物造景的藝術奇葩。國內傳統植物造景藝術理論要求植物造景自然,但不是自然主義,而是「虯枝古干,異種奇名,枝葉扶疏,位置疏密,或水邊石際,橫偃斜卧,或一望成林,或孤枝獨秀」,務求樹木姿態和線條顯示自然天成,又要表現繪畫意趣,常以一享一木、一石一草構圖,一方疊石代巍峨高山,一泓水示江河湖泊,室內案頭置以盆景玩賞,再現咫尺山林。由於園林建築在園林中所佔比重甚大,再加上假山和水池充斥其間,從總體而論,植物在園林中仍處於配角的地位,僅起點綴作用。
2·2國內植物造景的傳統手法
在長期的實踐中,國內形成了一套傳統的園林植物配植及造景手法,注重植物的觀賞特性,根據建築和山水環境特點,結合植物生態習性和風韻美配置植物,在布置植物時,常把植物材料的生態特性和形態特徵作性格化的比擬和聯想,提出「貴精不在多」,花木以孤植或3~5株叢植為主,善用岩石結合假山砌築花台,還重視攀援植物、藤本植物運用和植物與岩石的結合,力求畫意。
2·3國內對植物造景的認識
國內對園林植物造景有2種觀點和做法。一種是重園林建築、假山、雕塑、噴泉、廣場等,而輕視植物,認為中國傳統的古典園林是寫意自然山水園,山水便是園林的骨架,挖湖堆山理所當然,而植物只是毛發而已。部分人在園林建設中急於求成,而植物需要有較長時間的生長才見效果,可是挖湖堆山,疊石築路,營造亭、台、樓、閣則見效快,由此也助長了輕視植物造景的傾向,使本來就很有限的綠地面積得不到充分利用。有的在真山上疊假山,假山愈疊愈高,疊得收不住頂,有的將不同質地及顏色的石料,犬牙交錯,粗糙地堆砌在一起,猶如刀山劍樹。遺憾的是,有些建國後建起來的植物景觀比例較大的新公園,也在這股風中大興土木,築台建亭,而且建築體量愈來愈大,將本來的單體建築擴大到建築群,減少了綠地面積。最不能容忍的是在景點周圍隨意建造大體量的高層建築,以致破壞了園林景觀。近年來興起噴泉,有的追求噴得高,有的亂擇地點,竟然在原來景觀很好的湖中設噴泉,破壞了湖中倒影美景。另一種觀點是提倡園林建設中應以植物景觀為主,認為植物景觀最優美,是具有生命的畫面,而且投資少。自從我國對外開放政策實施後,很多人有機會了解西方國家園林建設中植物景觀的水平,深感僅依靠我國原有傳統的古典園林已滿足不了當前遊人游賞及改善環境生態效應的需要。因此在園林建設中已有不少有識之士呼籲要重視植物景觀,植物造景的觀點愈來愈為人們所接受。近年來,不少地方園林單位積極營造森林公園,有的已開始嘗試植物群落設計,相應的部門也紛紛成立了自然保護區、風景區。另一方面,園林工作者與環保工作者相互協作對植物抗污、吸毒及改善環境的功能作了大量的研究。但與國外園林水平相比,還是存在著較大的差距。首先,我國園林中用在植物造景上的植物種類很貧乏。如國外公園中觀賞植物種類近千種,而我國廣州也僅用了300多種,杭州、上海200餘種,北京100餘種,蘭州不足百種。我國植物園中所收集的活植物沒有超過5 000種,這與我資源大國的地位極不相稱。其次是觀賞園藝水平較低,尤其體現在育種及栽培養護水平上。一些以我國為分布中心的花卉,如杜鵑、報春、山茶、丁香、百合、月季、翠菊等,不但沒有加以很好利用,育出優良的栽培變種,有的甚至退化得不宜再用了。最後,在植物造景的科學性和藝術性上也相差很遠,我們不能滿足於現有傳統的植物種類及配植方式,應向植物分類、植物生態學等學科學習和借鑒,提高植物造景的科學性和藝術性。
2·4國內居住區植物造景存在的問題
2·4·1綠化設計中忽略「以人為本」由於商業的影響,國內房地產商總是用所謂的「形象工程」來欺騙園林知識相對缺乏的居民,並沒有做到「以人為本」,在居住區入口或比較明顯的地方,植物造景考慮的不是植物造景的科學性和藝術性,而是植物造景的含金量。比如,許多房地產不惜重金引進大量昂貴的大規格加拿利海藻等大樹、名樹來提高居住區植物造景的含金量,而對宅旁綠地就只是輕描淡寫,一片草坪稍稍點綴一點整形小灌木,基本談不上植物造景。而宅旁綠地同居民關系最密切,是居民使用最頻繁的室外空間,是居民每天必經之處,帶「半私有」性質,最受居民喜愛和愛護,需要更豐富優美的植物景觀。
2·4·2軟質景觀與硬質景觀嚴重失衡,忽略生態效應許多居住區園林綠化者或決策人員的園林植物造景意識不強,在少得十分可憐的可綠化空間里,不是以植物造景為主,卻硬是加上亭台樓閣、假山疊石等無生命的景觀,他們沒有從保護環境、改善生態的角度對植物進行合理的配置和造景設計,沒有考慮城市綠色空間應具有的多樣化功能,而是注重表面美觀和造價以求較高的取費標准,注重硬質景觀在圖紙上的豐富表現,以求迷惑市民和迎合房地產商的求快、求新、求超越的心態。片面追求硬質景觀,使人們所期望的自然環境和寧靜愜意的社區氛圍不能得到充分體現。
2·4·3忽略人文環境,忽略意境美中國古典園林中植物造景最大優點就是充分結合人文環境,追求意境美,而現在許多房地產企業沒有配備園林綠化專業人員,決策人員在居住區園林綠化方面追求形式美與色塊圖案美、繪圖時的平面效果和效果圖的好壞。因此,許多景觀設計師為了迎合他們的口味,在為居住區設計植物景觀時根本不對當地的人文環境做任何調查,完全不考慮人文環境因素,忽略園林意境美,刻意追求形式美、色塊圖案美,為了畫好平面效果圖和立體效果圖,設計師們甚至寧可放下專業知識的學習,而不惜一切時間學習電腦繪圖軟體。
2·4·4居住區植物造景缺少特色居住區植物造景設計時存在跟風現象,不注重植物造景的特色。90年代大連市大量以草坪進行植物造景,然後全國范圍內掀起草坪植物造景風。後來,發現大量草坪養護困難並且生態效益不理想,有人開始以大量使用模紋色塊來植物造景,結果全國又掀起了一股模紋風,導致一時全國范圍內模紋色塊植物的短缺。隨著生態景觀提出,又出現了密林熱、疏林熱,植物造景缺少特色。
3、居住區植物造景發展趨勢
3·1居住區植物造景人性化
所謂人性化就是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人是居住區的主體,居住區的一切都是圍繞著人的需求而進行建設、變化的,不斷趨於文明和理性的社會越來越關注人的需求和健康,植物造景要適合居民的需求,也必須不斷地向更為人性化的方向發展。人們進入綠地是為了休閑、運動和交流。因此,居住區綠地植物造景所創造的環境氛圍要充滿生活氣息,做到景為人用,可以說,植物造景和人的需求完美結合是植物造景的最高境界。
3·2居住區植物造景生態化
生態環境是以人類為主體的整個外部世界的總體,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能量基礎、生存空間基礎和社會經濟活動基礎的綜合體。21世紀是注重人與環境和諧發展的生態時代,人們開始更多地關注居住區綠化的生態效益,這就推動植物造景朝著更為生態化的方向發展,以滿足人們對社區功能更高的要求。植物造景生態效益的發揮,主要由樹木、花草和植被的種植來實現。因此植物造景要依據植物的特性和特殊的生態環境來進行。居住區植物造景應注重喬、灌、草復層結構植物群落的建成,最大限度提高單位面積的綠量,發揮生態效益和功能,增加生態作用。居住區綠化在強調平面布局的同時,還要在垂直空間上注重喬灌木與地被植物及草的分層結構搭配,這樣既有利於植物的抗逆性,又達到了多樣化的生態效應,在總體布局中應與整個大范圍空間環境取得一致,形成以小見大的生態系統平衡特性。多採用藤本植物和各式花卉進行牆面、陽台的綠化、彩化,並且充分利用花卉的各種造景形式來點綴,豐富居住區內空間景觀,營造舒適怡人、自然和諧的生活空間。
3·3植物造景立體化,特別是屋頂花園綠化
屋頂綠化帶給人們的視覺效果是綠草如茵、花木扶疏、四季青翠、清新宜人的。其綠化作用也是多方面的:它可使屋頂住宅的室內溫度得到改善,屋面的隔熱保溫效果明顯提高;保護建築物免遭高溫、紫外線等的損害,有利於延長其壽命;屋頂綠化還可凈化空氣,調節城市氣候,緩解熱島效應等。無庸置疑對於有建築「第五立面」之稱的屋頂進行綠化,是城市三維立體綠化的重要部分,也是城市環境景觀的一大飛躍。
3·4園藝化
這里所指的園藝化不是指法國、義大利和荷蘭等國的古典園林中植物被整形修剪成各種幾何形體及鳥獸形體,以體現植物也服從人們的意志,而是指利用引種馴化等園藝技術培育出大量的優良品種用於植物造景,或者運用園藝設施配合植物造景。

⑼ 室內植物裝飾栽培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布置室內的植物,為取得更好的藝術效果,除盆栽外,還有下列形式:

(1)垂吊式

通常選用具有蔓性或株叢矮小、豐滿、直立的花卉如吊蘭、常春藤、綠蘿、鴨跖草、吊竹梅、虎耳草、天門冬、垂盆草等。栽植宜用托盤的吊蘭塑料盆或竹、藤編織的兜,底部填上薄膜,防止滴水。

(2)壁掛式

一般掛在牆面上,其容器的特點是一面平直,就像一個花盆被劈掉一半,常見的有月牙形、半球形、花瓶形及梯形等。多用塑料製作或編織而成,多選用蔓性植物,澆水時應取下,防止污染牆面。

(3)綠柱式

這是利用有些植物易生氣生根的特點,用柱狀物使其攀緣而上,形成綠柱狀。適宜的植物有常春藤、喜林芋、綠蘿、球蘭、合果芋、絡石等。栽前選一根直徑3厘米的竹或木棒,用棕皮包裹扎緊形成棕棒,也可用噴塑的鉛線絲網捲成柱狀,中間填上苔蘚,固定在盆中,在柱的周圍栽上3~5株蔓生植物,讓其攀緣,並注意固定調整,以後常向柱上噴水促其生根。

(4)合栽式

在較大的淺盆中種植幾種習性相似但葉形、色彩、姿態有區別的花卉,構成小景,配植盆中構成群體美,高而直立處於主導地位的植株應稍偏離正中位置,矮生、蔓性應靠近邊緣,種好後,空白處鋪上青荅或翠雲草。

(5)水養式

用盛水容器培養植物,如水仙、風信子、朱頂紅、菖蒲、巴西鐵、廣東萬年青等,對蔓性的常春藤、吊竹梅、吊蘭、合果芋等,可用細高形的容器水養,效果較好。

庭院造景見彩圖1、彩圖2、彩圖3,花卉市場一角見彩圖4、5、6、7、8。

熱點內容
黃玫瑰陶瓷 發布:2025-05-17 18:34:36 瀏覽:558
東莞插花培訓學校 發布:2025-05-17 18:33:29 瀏覽:974
一朵小花古清教案設計 發布:2025-05-17 18:23:59 瀏覽:885
附石枸杞盆景 發布:2025-05-17 18:23:55 瀏覽:633
茶花花蕾乾枯 發布:2025-05-17 18:22:51 瀏覽:522
綠豆芽盆景 發布:2025-05-17 18:16:52 瀏覽:540
梅花糕料壺 發布:2025-05-17 18:11:44 瀏覽:843
蘇州櫻花灶具 發布:2025-05-17 18:08:57 瀏覽:906
梅花主角 發布:2025-05-17 18:08:15 瀏覽:977
白色情人節密碼 發布:2025-05-17 18:07:35 瀏覽: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