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鐵棍山葯盆栽

鐵棍山葯盆栽

發布時間: 2023-05-20 17:02:04

A. 山葯會開花嗎

問題一:鐵棍山葯開花了還可以吃嗎 這問題那麼別扭,感覺哪裡不對。。
山葯埋在地下的。生長在上面的莖葉是開花的。你說的應該是有芽。亂罩歷有芽這個我們這都留著種了。

問題二:山葯開花嗎 山葯嘩搜如果是說紅薯的話,是不開花的,吃的是它的根。 貌似還有種葯材叫山葯吧……不太清楚,如果有就是開花的了。 那就是開花了。我是靠我的經驗說的,我是農民子弟,從來沒見過紅薯開花,可能是沒等到它開花就把它收回家了吧。不可能總讓它在地里長著。

問題三:早上好,問大家個問題,你覺得山葯會開花嗎? 開花,和土豆一樣,上面開花,下面結山葯

問題四:山葯開花結的果是什麼樣子 就是這個樣子的莢果

問題五:山葯會長多高? 它會開花嗎? 有果食嗎? 是在泥土地下嗎? 種多久才會開花結果, 才有山葯? 爬藤的,可以長很長很長。給個籬笆什麼的就能爬。會開花也會結果,但是果子不能吃。如果營養好的話葉腋會長小球(珠芽),那個可以吃,品質比地下的山葯好,但是產量也小。這樣的小球用來繁殖是不錯的,總要一年的樣子才能長到能結小球的程度。

問題六:山葯零什麼時間播種開花結果 椰子為熱悶薯帶喜光作物,在高溫、多雨、陽光充足和海風吹拂的條件下生長發育良好。要求年平均溫度在24-25℃以上,溫差小,全年無霜,椰子才能正常開花結果,最適生長溫度為26-27℃。一年中若有一個月的平均溫度為18℃,其產量則明顯下降,若平均溫度低於15℃,就會引起落花、落果和葉片變黃。水分條件應為年降雨量1500-2000mm以上,而且分布均勻,但在地下水源較豐富或能進行灌溉的地區,年降雨量為600-800mm也能良好生長;乾旱對椰子產量的影響長達2-3年,長期積水也會影響椰子的長勢和產量。椰子適宜在低海拔地區生長,我國海南島在海拔150-200m以下的地方才能生長發育良好。適宜的土壤是海淀沖積上和河岸沖積土,其次是砂壤土,再次是礫土,粘土最差。椰子地下水位要求1.0-2.5m,排水不良的粘土和沼澤土不適宜種植。就土壤肥力來說,要求富含鉀肥。土壤PH值可為5.2-8.3,但以7.0最為適宜。椰子具有較強的抗風能力,6-7級強風僅對其生長和產量有輕微的影響。8-9級台風能吹斷少數葉片,並撕破小葉。10-12級以上強台風對椰子有嚴重的危害。完全成熟的椰子,只要有適當的溫濕條件,兩個多月的時間就開始發芽。海南普遍採用預備苗圃催芽法。選擇半蔭蔽、通風、排水良好的環境,清除雜草樹根,耕深15~20厘米,開溝,寬度比果稍寬,將種果一個接一個的斜靠溝底45°角,埋土至果實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當芽長10~15厘米時,移芽到有適度蔭蔽的苗圃中椰子,注意澆水、排水、除草和施肥。一般一年左右,苗高約1米便可出圃定植。管理:護苗、補苗栽後要加強管理,植後初期要適當遮蔭,並要灌水保濕,缺株要及時補植。耕作、培土和間種1年耕作兩次,即在11~12月結合施肥耕作1次,在8~9月再中耕1次。隨著植株長大,樹干莖部長出大量的氣根,進行培土,加固樹體。椰園可間作短期作物,如花生、豆類等。起到活覆蓋和提高園內濕度的作用,利於幼樹生長。椰子樹需施全肥,以鉀肥最多,其次為氮、磷和氯肥,但必須注意平衡施肥。椰樹缺鉀時,莖干細、葉短小,樹冠中部葉片首先萎焉,上部葉片向下簇伸,低部葉片乾枯,下垂懸掛於樹干;缺氮時,幼葉失綠,少光澤,老葉出現不同程度的老化,產量降低;缺磷時會引起根系發展不良和過腐;缺氯會影響椰果大小以及氮的吸收和植株對水分的利用。因此,施肥時要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並施一些食鹽。每年可在4~5月及11~12月施肥,在距離樹基部1.5~2米處開施肥溝,效果較好。若用撒施法,應全面除草鬆土後再施肥。

問題七:盆栽山葯牡丹不開花是怎麼回事?有花蕾 盆栽山葯牡丹花,有時到了開花年齡不開花或花少而小,其原因大體上有以下幾種:
1、 分株過晚。栽植山葯牡丹多年不開花,分株時間過晚就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2、 修剪不當。山葯牡丹根莖處常易萌生不定芽,這些不定芽若不及時剔除,任其生長小枝,這些櫱枝往往生長旺盛,與主枝爭奪養分,造成主枝生長衰弱,影響正常開花,即使開花,也常是花小而少,或是現蕾後出現枯蕾現象。
3、 肥水不當。山葯牡丹開花需要充足的養分,如果開花前營養不足,就會造成花小而少或枯蕾。山葯牡丹孕蕾期需適當控制澆水,抑制枝葉生長。若此時澆水過多,則易引起葉片徒長,就會出現只長葉子不開花的現象。
4、 病蟲侵襲。山葯牡丹易遭受根腐病、線蟲病、蠐螬等病蟲害為害,如防治不及時就會影響其正常生育,嚴重時也會造成不開花或很少開花。
5、 出室過早。早春過早的將花盆搬到室外,突然遇到冷空氣或寒流,花蕾容易變黃而脫落。

問題八:山葯上開花結的圓豆能不能吃 能吃。 山葯的葉腋間長出的腎形或卵圓形的珠芽,名「零餘子」又稱山葯籽,俗稱「山葯豆、山葯蛋」,有食補作用。
其作用與山葯大致相同:補肺益氣,健脾補虛,固腎益精,益心安神,強志增智,滋潤血脈,寧嗽定喘,輕身延年。

B. 山葯豆發芽了怎麼種植

問題一:山葯豆身上全發芽了能種嗎 山葯豆發芽後是能種植的。
種薯播種前是要進行催芽的種薯處理---暖種曬種,於播種前30-40天進行,第一步暖種催芽,要求溫度20度左右,讓種薯各種酶活動起來,分解養分,供給芽眼迅速萌發和生長。需10-15天,直到頂芽1厘米大小為止。第二步曬種壯芽,將暖芽後的種薯放到陽光下曬,保持15度的低溫,讓芽綠化粗壯,約20天。

問題二:山葯豆如何種植 山葯豆是山葯藤上結的,種山葯地下長山葯,藤上就結山葯豆。搜索一下山葯種植就明白了。

問題三:山葯發芽了怎麼種植 1、選種 要求種薯色澤鮮艷,頂芽飽滿,塊莖粗壯,瘤稀,根少,無病害,不腐爛,未受凍,重150克左右。用山葯段子播種要求其直徑在3厘米以上,長度為15~20厘米。
2、催芽 播種前15~20天,取出層積存放的山葯段子,放在25~28℃的環境中培沙3~5厘米催芽。催芽時可使用陽畦或小拱棚,陽畦或小拱棚要始終密閉保溫。當山葯幼芽從沙中露出時即可播種。
3、播期 播種時期要以終霜後為宜,山東地區一般在4月中下旬播種。
4、播種 先用鋤頭沿標記行開溝,溝深8~10厘米,找到塑料套管再將種薯水平擺放在塑料套管切口的上方,然後澆水,水滲完後,先把濕土覆蓋在種薯上,再覆蓋一層干土,等水浸潤透干土後,再用干土把種植溝覆平。
選地整畦 山葯是以地下肉質塊莖器官為產品的一種蔬菜,須根細,因些對土壤理化性能的要求比較嚴格。一般要求土層深厚、透氣首橋性好、富含有機質、排水良好的沙土或沙壤土種植,畦高要求60厘米以上,畦面80厘米。

問題四:山葯怎麼去種植? 不太好在家庭中種植的,因為同葯喜在黃砂土中生長,還要事先挖好一米多深的溝,你看一般一根山葯都龔米多長,那可是直上直下的埋在土中生長的。

問題五:發芽的山葯豆怎麼種 將山葯豆種到土裡,芽朝上就可以。世祥不過山葯是兩年生的,第一年種山葯豆,長出的山葯會非常小的。我家就種啦很多,正宗的焦作鐵棍山葯,非常好吃。你可以找下王 大丫 鐵棍山葯,相當於自家種植的哦。

問題六:你種植的山葯豆嗎 各種形狀。
山葯(薯蕷科薯蕷)的葉腋間常生有腎形或卵圓形的珠芽,名「零餘子」又稱山葯籽,俗稱「山葯豆、山葯蛋」,有食補作用。

問題七:怎麼處理山葯豆的發芽 沒有發芽的話放在常溫是4℃的地窖里
要是量少就放在冰箱里就好了

問題八:怎麼種植山葯? 1、品種選擇
目前主要者返猛種植的山葯品種有細毛長山葯、二毛山葯和日本山葯3個品種。細毛長山葯和二毛山葯都屬於普通山葯長柱變種。日本山葯是一個適應性強、品質好、產量高、有發展前途的品種。
2、土壤選擇和挖溝
種植山葯,應該選擇肥沃、疏鬆、排灌方便的沙壤土或輕壤土,忌鹽鹼和粘土地,而且土體構型要均勻一致,至少1~1. 2m土層內不能有粘土、土沙粒等夾層。否則會影響塊莖的外觀,對品質也有影響。挖溝應該在冬春農閑季節進行,按100cm等行距或60~80cm的大小行的方法。溝深要達到l00~120cm,有條件的可採取機械挖溝。
3、種苗的制備
種苗制備方法有3種:一是使用山葯頭,取塊莖有芽的一節,長約20~40cm;二是使用山葯截段,將塊莖按8~lOcm分切成段;三是使用山葯零餘子。選用種苗以零餘子育苗較好,其次是栽種1-2年的山葯頭,超過3年的不能用。用山葯塊莖作種苗是比較先進的栽培方法,既解決山葯塊莖數量不夠,且產量高,又能防治品種退化。分切山葯段子,一般栽種時邊切邊種,用300倍液多菌靈葯液浸泡1-2分鍾,晾乾後即可播種。細毛長山葯和二毛山葯可提前30天切段,兩端切口處粘一屢草木灰和石灰,以減少病菌的侵染。
4、整畦,灌墒
把山葯溝挖出的土分層搗碎,撿除磚頭石塊,然後回填,做成低於地表lOcm的溝畦,只留耕層的熟化土,以備栽種時覆土用。溝畦做好後,應該先趟平後灌水,水下滲後,即可栽種。
5、種植方法
山葯的種植,因各地氣候條件而有差異,一般要求地表5cm地溫穩定超過9~10℃即可種植。有條件的也可使用地膜覆蓋。一般的方法是:山葯溝澆透水後,將種苗縱向平放在預先准備好的lOcm深的深畦中央,株距25cm左右,密度為4000~4500株/667平方米,然後覆土5cm,在山葯的兩側20cm處施肥。一般施土雜肥3000kg/667平方米以上,尿素10 -15kg/667平方米,硫酸鉀40--50kg/667平方米,過磷酸鈣60--75kg/667平方米,施肥後,上面再覆土5cm,使之成一小高壟。
6科學管理
6.1、高架栽培
山葯出苗後幾天就甩條,不能直立生長,因此需要支架扶蔓。一般選用2m左右的小桿作支架最好。
6.2、澆水、排水
山葯性喜晴朗的天氣、較低的空氣濕度和較高的土壤溫度,一生需澆水5--7次。在澆足底墒水的情況下,第一水一般於基本齊苗時澆灌,以促進出苗和發根,第二水寧早勿晚,不等頭水見干即澆,以後根據降雨情況,每隔15天澆水1次。雨水季節,每次大的降雨後,應及時排出積水,目的是為了降低地溫,補充土壤空氣,防治發病和死苗。
6.3、施肥
山葯需肥量大,一般山葯產量為2000--2500kg/667平方米,需純Nllkg、P2058kg、K209kg,其比例為1.5:1.O:1.2。據有關研究數據表明,氮磷鉀比例以1.5:1.0:3.0的產量最高,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可在開花期進行1次追肥,此時即將進入塊莖膨大期,可結合澆水追施尿素15kg、硫酸鉀15--20kg,生長後期可葉面噴施0.2%磷酸二氫鉀和1%尿素,防早衰。
6.4、中耕除草
山葯發芽出苗期遇雨,易造成土壤板結,影響出苗,應立即鬆土破板。每次澆水和降水後,都應進行淺耕,以保持土壤良好的通透性,促進塊莖膨大。在山葯的生嚴過程中,應及時除草。出苗前,可用乙草胺進行土壤封閉性除草。出苗前,可用蓋草能或威霸防除各種雜草。
6.5、防治病蟲
病害主要有褐斑病......>>

問題九:山葯發芽了怎麼盆栽 還可以食用,山葯也叫做維山,一般來說都是製成干品來保存的,

問題十:山葯豆可以用水種 家裡山葯豆發芽了,還沒有土和花盆種它,能把他們否放在水裡生長? 能不能吃不清楚 但肯定能種 隨便灑在土裡就行 它生長後不但能接出山葯豆 還能結出山葯 呵呵 挺你

C. 山葯發芽怎麼種盆栽

步驟1

山葯棒是山葯的根。如果你想種山葯,你可以選擇鐵棍山葯。把頂部的部分分開,這是最容易發芽的部分。

步驟2

將破損的山葯棒表面清理干凈,放在淺盤或水培瓶上進行水培。無論是水平放置還是垂直放置,培養水的水位都不應過滿,只能通過1/3的山葯棒。保持水的清潔,每2天更換一次水。

步驟3

如果你想土壤培養,你可以把山葯棒水平放在花盆裡,用大約5厘米的土壤覆蓋它。如果山葯已經發芽了,你可以把發芽的末端從土壤里取出。種植後,澆水一次。

步驟4

水培山葯,每天在山葯棒上噴水促進發芽。幾周後,山葯就會發芽,發芽後,山葯可以得到更多的陽光。太陽越多,生長得越快。

步驟5

山葯的莖和藤長到一定長度時,我們應該設立一個支架,幫助它爬上藤蔓。看攀岩山葯,它比常春藤還丑!

第6步

到了秋天,山葯藤上長著小山葯豆。它們被採摘和蒸時,非常香。此外,山葯豆也可以用來種植山葯。

D. 山葯發芽了怎麼種植

問題一:兄嘩山葯發芽了怎麼種植 1、選種 要求種薯色澤鮮艷,頂芽飽滿,塊莖粗壯,瘤稀,根少,無病害,不腐爛,未受凍,重150克左右。用山葯段子播種要求其直徑在3厘米以上,長度為15~20厘米。
2、催芽 播種前15~20天,取出層積存放的山葯段子,放在25~28℃的環境中培沙3~5厘米催芽。催芽時可使用陽畦或小拱棚,陽畦或小拱棚要始終密閉保溫。當山葯幼芽從沙中露出時即可播種。
3、播期 播種時期要以終霜後為宜,山東地區一般在4月中下旬播種。
4、播種 先用鋤頭沿標記行開溝,溝深8~10厘米,找到塑料套管再將種薯水平擺放在塑料套管切口的上方,然後澆水,水滲完後,先把濕土覆蓋在種薯上,再覆蓋一層干土,等水浸潤透干土後,再用干土把種植溝覆平。
選扒塵謹地整畦 山葯是以地下肉質塊莖器官為產品的一種蔬菜,須根細,因些對土壤理化性能的要求比較嚴格。一般要求土層深厚、透氣性好、富含有機質、排水良好的沙土或沙壤土種植,畦高要求60厘米以上,畦面80厘米。

問題二:怎麼種植山葯? 1、品種選擇
目前主要種植的山葯品種有細毛長山葯、二毛山葯和日本山葯3個品種。細毛長山葯和二毛山葯都屬於普通山葯長柱變種。日本山葯是一個適應性強、品質好、產量高、有發展前途的品種。
2、土壤選擇和挖溝
種植山葯,應該選擇肥沃、疏鬆、排灌方便的沙壤土或輕壤土,忌鹽鹼和粘土地,而且土體構型要均勻一致,至少1~1. 2m土層內不能有粘土、土沙粒等夾層。否則會影響塊莖的外觀,對品質也有影響。挖溝應該在冬春農閑季節進行,按100cm等行距或60~80cm的大小行的方法。溝深要達到l00~120cm,有條件的可採取機械挖溝。
3、種苗的制備
種苗制備方法有3種:一是使用山葯頭,取塊莖有芽的一節,長約20~40cm;二是使用山葯截段,將塊莖按8~lOcm分切成段;三是使用山葯零餘子。選用種苗以零餘子育苗較好,其次是栽種1-2年的山葯頭,超過3年的不能用。用山葯塊莖作種苗是比較先進的栽培方法,既解決山葯塊莖數量不夠,且產量高,又能防治品種退化。分切山葯段子,一般栽種時邊切邊種,用300倍液多菌靈葯液浸泡1-2分鍾,晾乾後即可播種。細毛長山葯和二毛山葯可提前30天切段,兩端切口處粘一屢草木灰和石灰,以減少病菌的侵染。
4、整畦,灌墒
把山葯溝挖出的土分層搗碎,撿除磚頭石塊,然後回填,做成低於地表lOcm的溝畦,只留耕層的熟化土,以備栽種時覆土用。溝畦做好後,應該先趟平後灌水,水下滲後,即可栽種。
5、種植方法
山葯的種植,因各地氣候條件而有差異,一般要求地表5cm地溫穩定超過9~10℃即可種植。有條件的也可使用地膜覆蓋。一般的方法是:山葯溝澆透水後,將種苗縱向平放在預先准備好的lOcm深的深畦中央,株距25cm左右,密度為4000~4500株/667平方米,然後覆土5cm,在山葯的兩側20cm處施肥。一般施土雜肥3000kg/667平方米以上,尿素10 -15kg/667平方米,硫酸鉀40--50kg/667平方米,過磷酸鈣60--75kg/667平方米,施肥後,上面再覆土5cm,使之成一小高壟。
6科學管理
6.1、高架栽培
山葯出苗後幾天就甩條,不能直立生長,因此需要支架扶蔓。一般選用2m左右的小桿作支架最好。
6.2、澆水、排水
山葯性喜晴朗的天氣、較低的空氣濕度和較高的土壤溫度,一生需澆水5--7次。在澆足底墒水的情況下,第一水一般於基本齊苗時澆灌,以促進出苗和發根,第二水寧早勿晚,不等頭水見干即澆,以後根據降雨情況,每隔15天澆水1次。雨水季節,每次大的降雨後,應及時排出積水,目的是為了降低地溫,補充土壤空氣,防治發病和死苗。
6.3、施肥
山葯需肥量大,一般山葯產量為2000--2500kg/667平方米,需純Nllkg、P2058kg、K209kg,其比例為1.5:1.O:1.2。據有關研究數據表明,氮磷鉀比例以1.5:1.0:3.0的產量最高,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可春基在開花期進行1次追肥,此時即將進入塊莖膨大期,可結合澆水追施尿素15kg、硫酸鉀15--20kg,生長後期可葉面噴施0.2%磷酸二氫鉀和1%尿素,防早衰。
6.4、中耕除草
山葯發芽出苗期遇雨,易造成土壤板結,影響出苗,應立即鬆土破板。每次澆水和降水後,都應進行淺耕,以保持土壤良好的通透性,促進塊莖膨大。在山葯的生嚴過程中,應及時除草。出苗前,可用乙草胺進行土壤封閉性除草。出苗前,可用蓋草能或威霸防除各種雜草。
6.5、防治病蟲
病害主要有褐斑病......>>

問題三:山葯怎麼去種植? 不太好在家庭中種植的,因為同葯喜在黃砂土中生長,還要事先挖好一米多深的溝,你看一般一根山葯都龔米多長,那可是直上直下的埋在土中生長的。

問題四:種植山葯的方法? 山葯的種植,因各地氣候條件而有差異,一般要求地表5cm地溫穩定超過9--10℃即可種植。有條件的 也可使用地膜覆蓋。一般的方法是:山葯溝澆透水後,
將種苗縱向平放在預先准備好的10cm深的深畦中央, 株距25cm左右,密度為4000--4500株/667平方米,然 後覆土5cm,在山葯的兩側20cm處施肥。一般施土雜 肥3000kg/667平方米以上,尿素10--15kg/667平方米,硫酸鉀 40--50kg/667平方米,過磷酸鈣60--75kg/667平方米,腐熟棉籽 餅30--40kg/667平方米,施肥後,上面再覆土5cm,使之成 一小高壟。
1) 高架栽培
山葯出苗後幾天就甩條,不能直立生長,因此需 要支架扶蔓。一般選用1.5m左右的小桿作支架最好。
2) 澆水、排水及換水
山葯性喜晴朗的天氣、較低的空氣濕度和較高的
土壤溫度,一生需澆水5--7次。在澆足底墒水的情況下,第一水一般於基本齊苗時澆灌,以促進出苗和發根,第二水寧早勿晚,不等頭水見干即澆,以後根據
降雨情況,每隔15d澆水1次。伏雨季節,每次大的降 雨後,應及時排出積水和進行澇澆園----換水,目的是為了降低地溫,補充土壤空氣,防治發病和死苗。
3) 施肥
山葯需肥量大,―般山葯產量為2000--2500kg/667平方米, 需純N 10.7kg、P205 7.3kg、K20 8.7kg,其比例為
1.5:1.0:1.2。據有關研究數據表 明,氮磷鉀比例以1.5:1.0:3.0的 產量最高,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 可在開花期進行1次追肥,此時即
將進入塊莖膨大期,可結合澆水追 施尿素15kg、硫酸鉀15--20kg,生長後期可葉面噴施0.2%磷酸二氫 鉀和1%尿素,防早衰。
4) 中耕除草
山葯發芽出苗期遇雨,易造成土壤板結,影響出苗,應立即鬆土 破板。每次澆水和降水後,都應進 行淺耕,以保持土壤良好的通透
性,促進塊莖膨大。在山葯的生產過程中,應及時除草。出苗前,可用地落胺或乙草胺進行土壤封閉性 除草。出苗前,可用蓋草能或威霸 防除各種雜草。
5) 防治病蟲
病害主要有褐斑病和炭疽病。 褐斑病主要危害葉片,防治方法主 要是避免行間郁閉高溫,注意排 澇,發病初期噴灑70%甲基托布津
和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0d噴灑 1次,連續噴灑2次。炭疽病主要危 害葉片及藤莖,防治方法是實行輪 作,及時消除病殘體,發病初期噴
灑50%的甲基托布津或50%福美雙 可濕性粉劑,10d噴灑1次,連續噴 灑2--3次。
蟲害主要有山葯葉峰,主要啃 食葉肉,把葉片吃成網狀,造成嚴 重減產。防治方法是用高效低毒的 菊酯類農葯(如敵殺死、百樹得等) 噴霧。

問題五:山葯發芽了怎麼盆栽 還可以食用,山葯也叫做維山,一般來說都是製成干品來保存的,

問題六:鐵棍山葯怎樣種植 採用無性繁育
1.1鐵棍山葯籠頭1.1.1鐵棍山葯籠頭,又名鐵棍山葯栽,是鐵棍山葯根莖上端有芽的一節。1.1.2每年秋末冬初挖鐵棍山葯時,選頸短芽頭飽滿,粗壯無病蟲害的山葯,將上部籠頭取15-20m長折下,重40-60g。1.1.3折下的籠頭,放室內通風處晾曬一星期,或在日光下稍曬,使斷面傷口癒合,然後貯藏於室內。1.1.4鐵棍山葯籠頭從收到種,其間相隔4-6個月,在室內溫度低干O℃時,要蓋稻草等物防凍,待來年四月份取出,經整理後即可作為種栽,屆時在已整好的地里種植。
1.2鐵棍山葯段(悶頭栽)1.2.1在鐵棍山葯籠頭不足的情況下,可使用鐵棍山葯段代替。1.2.2在種前一個月,將鐵棍山葯塊莖按10-15cm分折成段,每段重在60-80g。1.2.3分折後的鐵棍山葯段用600倍50%多菌靈+48%樂斯本1000倍浸泡30分鍾左右。1.2.4鐵棍山葯段種植,出苗期晚約15-20天,所以種植前要埋在濕沙中催芽。
1.3良種來源鐵棍山葯栽使用3-4年以後,就產生退化,產量和品質均明顯下降,因此需建立良種繁育基地。1.3.1良種繁育,選用焦作產地所繁育的鐵棍山葯種栽,以確保品質和道地性。1.3.2繁育種栽使用零餘子(山葯豆)。1.3.3每年10月下旬,鐵棍山葯葉發黃時,選個大、圓、無損傷、無病蟲害的零餘子,拌濕沙,放室內冬藏,來年清明前後取出,放日光下稍曬,即可進行種植。
選地整地
2.1常規種植技術2.1.1新茬地一般在冬前,深翻晾曬(不要打亂土層),種植鐵棍山葯需深翻80-90cm,種栽繁殖需深翻40-50cm。2.1.2春季整地時每畝施優質腐熟農家肥500kg,腐熟餅肥lOOkg,優質氮、鉀、三元復合肥50kg作底肥,進行整地。
2.2開溝種植技術鐵棍山葯開溝種植:一是產量、品質好、商品率高、效益佳;二是投資不多(每畝250-300元)且省力;三是拓寬對土壤質地的選擇,擴大種植區域;四是行距加寬有利於田間管理。22.1開溝種植:一般行距90cm,溝深80-120cm,同時自然隆起的30-35cm的高壟。2.2.2開溝前先定出一條線,然後在線上撒施肥料,畝施優質干雞糞100kg,復合肥50kg,硫酸鉀30kg。2.2.3施肥中嚴禁使用硝態氮肥。
適時播種
3.1當5厘米地溫穩定在10℃時即可進行種植,一般在每年的4月10日至4月20日。
3.2種植密度鐵棍山葯7000-8000株/畝,株行距lO*70cm。播後覆土3-5cm,蹲實保墒即可。
3.3鐵棍山葯種植後要在四周挖排水溝,並於外溝相通,尤其是開溝種植更為重要,保證雨季排水暢通,不致塌溝,提高產量和商品率。
田間管理
4.1搭架鐵棍山葯搭架有利於通風透光、提高產量,減少病蟲危害。一般出苗後即可扎桿搭架高1.5米左右,每株一根,在距地面1-1.2米處交叉捆牢。
4.2中耕鋤草出苗後應及時鋤草,避免與鐵棍山葯爭奪養分,前期可淺鋤,後期以人工拔除為主。
4.3適時澆水鐵棍山葯種植前澆一次底墒水,種植後墒情不足時可補一次小水,保證山葯正常出苗,有條件的以噴溉最好。山葯上滿架後應結合追肥進行澆水,注意立秋前澆水要少要小,促使塊根下扎,立秋以後(8月中旬),可灌一次大水(也叫攔頭水),有利於鐵棍山葯膨大。開溝種植應用噴灌澆水,防止塌溝。
病蟲害的防治
危害山葯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莖腐病、白澀病、線蟲病、黑斑病等,蟲害主要是地下害蟲和葉蜂[2] 。防茫關鍵是預防為主,結台農業措施和化學防治;把病蟲危害造成的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5.1籠頭消毒:種植前選擇色澤鮮艷,粗壯,無病......>>

問題七:山葯的種植方法 山葯在我國的大江南北都可以種植,因地區溫度的不同,種植時間也不一樣,華東地區一般在每年的清明前後種植,如果是地膜覆蓋也可以提前一些時間種植,一般情況下地溫達到零上9度氣溫達到零上13度即可種植。
種植山葯的口訣:淺施肥、巧澆水、架要牢、防病害。
1、品種選擇
目前主要種植的山葯品種有細毛長山葯、二毛山葯和日本山葯3個品種。細毛長山葯和二毛山葯都屬於普通山葯長柱變種。日本山葯是一個適應性強、品質好、產量高、有發展前途的品種。
2、土壤選擇和挖溝
種植山葯,應該選擇肥沃、疏鬆、排灌方便的沙壤土或輕壤土,忌鹽鹼和粘土地,而且土體構型要均勻一致,至少1~1. 2m土層內不能有粘土、土沙粒等夾層。否則會影響塊莖的外觀,對品質也有影響。挖溝應該在冬春農閑季節進行,按100cm等行距或60~80cm的大小行的方法。溝深要達到l00~120cm,有條件的可採取機械挖溝。
3、種苗的制備
種苗制備方法有3種:一是使用山葯頭,取塊莖有芽的一節,長約20~40cm;二是使用山葯截段,將塊莖按8~lOcm分切成段;三是使用山葯零餘子。選用種苗以零餘子育苗較好,其次是栽種1-2年的山葯頭,超過3年的不能用。用山葯塊莖作種苗是比較先進的栽培方法,既解決山葯塊莖數量不夠,且產量高,又能防治品種退化。分切山葯段子,一般栽種時邊切邊種,用300倍液多菌靈葯液浸泡1-2分鍾,晾乾後即可播種。細毛長山葯和二毛山葯可提前30天切段,兩端切口處粘一屢草木灰和石灰,以減少病菌的侵染。
4、整畦,灌墒
把山葯溝挖出的土分層搗碎,撿除磚頭石塊,然後回填,做成低於地表lOcm的溝畦,只留耕層的熟化土,以備栽種時覆土用。溝畦做好後,應該先趟平後灌水,水下滲後,即可栽種。
5、種植方法
山葯的種植,因各地氣候條件而有差異,一般要求地表5cm地溫穩定超過9~10℃即可種植。有條件的也可使用地膜覆蓋。一般的方法是:山葯溝澆透水後,將種苗縱向平放在預先准備好的lOcm深的深畦中央,株距25cm左右,密度為4000~4500株/667平方米,然後覆土5cm,在山葯的兩側20cm處施肥。一般施土雜肥3000kg/667平方米以上,尿撫10 -15kg/667平方米,硫酸鉀40--50kg/667平方米,過磷酸鈣60--75kg/667平方米,施肥後,上面再覆土5cm,使之成一小高壟。
6科學管理
6.1、高架栽培
山葯出苗後幾天就甩條,不能直立生長,因此需要支架扶蔓。一般選用2m左右的小桿作支架最好。
6.2、澆水、排水
山葯性喜晴朗的天氣、較低的空氣濕度和較高的土壤溫度,一生需澆水5--7次。在澆足底墒水的情況下,第一水一般於基本齊苗時澆灌,以促進出苗和發根,第二水寧早勿晚,不等頭水見干即澆,以後根據降雨情況,每隔15天澆水1次。雨水季節,每次大的降雨後,應及時排出積水,目的是為了降低地溫,補充土壤空氣,防治發病和死苗。
6.3、施肥
山葯需肥量大,一般山葯產量為2000--2500kg/667平方米,需純Nllkg、P2058kg、K209kg,其比例為1.5:1.O:1.2。據有關研究數據表明,氮磷鉀比例以1.5:1.0:3.0的產量最高,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可在開花期進行1次追肥,此時即將進入塊莖膨大期,可結合澆水追施尿素15kg、硫酸鉀15--20kg,生長後期可葉面噴施0.2%磷酸二氫鉀和1%尿素,防早衰。
6.4、中耕除草
山葯發芽出苗期遇雨,易造成土壤板結,影響出苗......>>

問題八:怎樣才能讓山葯種子盡快發芽 把種山葯的花盆挪到陽光底下、、、在施一施肥或者營養液什麼的

問題九:我家去年種的【山葯種苗】發芽了,什麼時候種在地里啊,橫著種啊還是豎著種啊,求幫助,謝謝 呵呵呵呵朋友,山葯苗是橫著種的,地表溫度達到十度可以種植了,管理和你詳細講解,1 選種優良品種 ----------------------------------- 主要選用高產抗病新品種(塊莖底端鈍園、莖部粗短),毛孔稀疏的日本長蕷一號,豐芋,中芋秋冬採收的小塊莖即為下年大田用種。 2 科學選地布局建立無病繁殖田是控制短體線蟲病的前提。山葯耐旱怕漬,且塊莖入土角深。因此,連茬山葯第一年種植,須選擇地勢高燥、水系配套、肥沃疏鬆的沙質壤土(粘土、鹽鹼地及排水不良、地下水位較高的潮濕地帶不宜種植;要杜絕病殘體進入田間),於冬前和早春各深翻一次。通常要深翻以0.7~1米為宜;第二次及繼後每年只需結合施肥淺翻1次,以40厘米深為宜。有條件的地方利用開溝器深翻更好。冬凍春曬熟化培肥土壤。若深翻過淺或藏有硬垡,地下塊莖難以向下伸展,極易形成畸形,降低商品價值。通常畦寬3~4厘米,堅持深溝高畦。 3 雙膜保溫催芽山葯性喜溫暖,不耐霜凍,種苗於10℃左右即開始萌芽。通過早春雙膜保溫催芽,可以促其生長期提前,以利早熟高產。一般於2月底3月初選用無病小塊莖切成5~6厘米小段,每段30~35克或者山葯苗取長15厘米掰下留種。種苗先用50℃~55℃溫水浸泡10分鍾,結合用1000倍液的甲基異柳磷處理,再於切口處蘸上石灰粉,晾曬2~3天,待切口癒合後擇地勢高燥、背風向陽,且無短體線蟲病污染源的地方建床催芽。堅持先催種段後催「龍頭」,順向擺放,分開催鋪地膜後,再搭架蓋膜。待幼芽萌長1厘米左右時即可在開過溝的地里拉線定距順行栽植。 4 適期精細移栽當5厘米地溫穩定通過9℃~10℃時擇晴天移栽(長江、淮河流域可於4月上旬,北方適當推遲)。移栽前在開過溝的槽里,引線開溝,溝深8~10厘米,株行距塊莖及龍頭日本長蕷一號為40×55厘米,每畝為3000~3500株為宜;本地品種為32×40厘米,每畝4500~5500株為宜。通常催芽種段栽種後25天即可出苗,未催芽的需40~50天方可出苗。 5 注重苗前化除一般於6月下旬或7月上旬進入多雨季節,此期雜草滋生,嚴重影響幼苗生長。因此草害偏重地區,可在栽後苗前趁雨後墒情較好時,每畝用48%氟樂靈乳油150~200毫升對水50公斤,均勻噴灑地面。生長中後期結合中耕人工除草,力避草荒。 6 科學運籌肥水山葯是耐肥作物。栽培上應以有機肥基肥為主。一般在第一次用開溝器(人工)開溝翻土後,每畝施腐熟餅肥150公斤,優質腐熟人畜糞5000公斤(無短體線蟲病污染源),硫酸鉀25公斤,優質三元復合肥100公斤均勻撒在地表,淺翻入土2~3厘米。齊苗後,搭架前後結合鬆土保墒,每畝追施優質腐熟肥800公斤,對水澆施。初茬在可在「小暑」前後,每畝再施入人畜糞2000公斤,加施硫酸鉀20公斤,促塊莖生長。立秋前再結合葉面噴施0.3%~0.4%磷酸二氫鉀液2~3次,促使地下塊莖膨大。塊莖膨大期遇旱,可結合覆蓋麥糠草,勤澆水保濕(切忌大小漫灌),多雨季節及時排水,降濕防漬。 7 高架引蔓管理山葯為短日照作物,積累養分需強光;且地上莖蔓生長約3厘米,通常於滕描長至20厘米,即出苗後10~15天,選用2米以上的樹枝、乾柴等及時搭架成人字形支架,每三行為一束,引蔓向上攀緣。有條件的每束架中再增插一根3米的支撐物,與上連加固,以免倒伏。 8 因苗濕度化調為有效地抑制地上部分營養生長過程,合理調節植株內光合產物的分配與運轉,待滕爬到架頂時(7月上旬)即應選用200×10-6的多效唑,每畝用15%可濕性粉劑50~60克,對水50公斤,搶晴天對准植株生長點均勻......>>

問題十:山葯種植,使用山葯栽子種植,是帶芽的種植好還是不帶芽的種植好? 先普及一下我們這邊對於你說的栽子叫山葯嘴兒對於山葯嘴兒一般來說無論有芽沒芽種下去都會發芽的只是整根山葯的頭部細小且多根的部分大概有十多厘米的樣子那就是山葯嘴兒種下去發芽率都是很好的另外室溫下存放一般到了種植季節都會自動的冒芽具體種的時候還是無芽的好在運輸過程中如果碰了芽再從新冒芽會推遲它的生長期所以說還是不冒芽的好具體你可以查一查網路山葯的生長習性根據你當地的溫度把握種植時間

E. 怎麼種植山葯盆栽。是用山葯豆種么

一、種植前的准備
1、選地 選擇土層深厚、肥沃和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的沙壤土地塊栽培山葯。
2、選擇適宜品種 選擇豐產抗病、形狀和表皮特徵優良的長柱形山葯品種,其塊莖長度在1米以上。常用的品種有:細毛長山葯、嘉祥長山葯、沛縣長山葯等。
3、加工塑料套管 選用內徑6~7厘米的硬塑料管,用手鋸鋸成長1米的小段,並縱剖一刀,將管分為兩半,然後在塑料管的一端距埠20厘米處向埠斜切,將埠切成半圓形。再於塑料管的另一端至中間部位,用手鑽或電鑽打孔,孔徑為1厘米,間距3厘米,每排6個孔,共4排。這樣加工成的塑料套管可以使用6~8年。
4、挖溝埋套管 一般在4月份土壤解凍後,挖山葯溝,溝寬30~40厘米,深50~60厘米,間距60厘米。挖時要分層取土,以便回填。填平溝底,將塑料套管按30厘米間距均勻擺放,使切口一端向上,再回填土層15厘米厚,邊踏實,邊把塑料套管按60°角的斜度排成一排,上端平齊,高出地面10厘米。然後再回填土層10~15厘米,踏實後填入一半熟土?不要踏踩,之後每667米2施入充分腐熟的優質有機肥4000公斤,把施入的有機肥和土混勻後,再用熟土把山葯溝填平。
5、整畦做標記 每兩行山葯做一個平畦,畦寬1.4~1.5米。做畦前,每667米2施入充分腐熟的優質有機肥2000公斤,深翻後整平畦面。在畦的兩端、塑料套管的行線上做標記,以便播種時查找塑料套管。
二、制備種薯
1、山葯種薯制備首先使用山葯豆制備一次種薯,然後連續3年左右使用山葯段子作為種薯,可有效防止山葯種薯的退化。
2、使用秋季收獲的山葯豆?氣生莖,按株距3厘米播種,翌年秋天可收獲長20~30厘米的山葯塊莖,用整個塊莖做種薯。
3、山葯段子是山葯塊莖上端有芽的節,是在收獲山葯時從塊莖上截取的,長20厘米,重50克左右。播前曬晾,以便使傷口癒合,然後層積存放,存放時要注意防凍。
三、適期播種
1、選種 要求種薯色澤鮮艷,頂芽飽滿,塊莖粗壯,瘤稀,根少,無病蟲害,不腐爛,未受凍,重150克左右。用山葯段子播種要求其直徑在3厘米以上,長度為15~20厘米。
2、催芽 播種前15~20天,取出層積存放的山葯段子,放在25~28℃的環境中培沙3~5厘米催芽。催芽時可使用陽畦或小拱棚,陽畦或小拱棚要始終密閉保溫。當山葯幼芽從沙中露出時即可播種。
3、播期 山葯不耐霜凍,因此播種時期要以終霜後為宜,山東地區一般在4月中下旬播種。
4、播種 先用鋤頭沿標記行開溝,溝深8~10厘米,找到塑料套管,再將種薯水平擺放在塑料套管切口的上方,然後澆水,水滲完後,先把濕土覆蓋在種薯上,再覆蓋一層干土,等水浸潤透干土後,再用干土把種植溝覆平。
四、種植後的管理要點
l、中耕 中耕不僅可以保墒,同時可以提高地溫,促進山葯出土。播種後要及時中耕1~2次,出土後為防止滋生雜草,仍要進行2~3次淺中耕。中耕時,距離山葯近的地方要淺,離山葯遠的地方要深。隨著山葯的長大,中耕時宜遠離山葯。
2、搭架 當山葯莖蔓長至30厘米長時,要搭「人」字架,架高1.5~2.0米,並且要牢固,以防被風吹倒。要及時引蔓上架,一般不摘除側枝,但要及時摘除不作留種用的氣生莖,因為氣生莖數量過多會影響山葯塊莖的膨大。
3、澆水 當山葯莖蔓長到1米左右時澆第一次水。此次澆水不宜過早,否則會延緩根系生長。水量宜小,不宜大水漫灌。7~10天後澆第二次水,水量可大些。以後的澆水要保持土壤見干見濕。當主蔓長到架頂,植株底部開始產生側枝時,要保持土壤濕潤。
4、追肥 一般在第二次或第三次澆水時進行第一次追肥,每667米2追施尿素10公斤。在山葯豆開始膨大時進行第二次追肥,每667米2追施硫酸鉀復合肥30公斤。在山葯豆長成,有的山葯豆開始脫落時進行第三次追肥,每667米2追施硫酸鉀復合肥20公斤。
5、防病治蟲 山葯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葉斑病、莖腐病和根結線蟲病。防治炭疽病和葉斑病可選用70%代森錳鋅600倍液、80%炭疽福美500倍液;用75%百菌清600倍液灌根防治莖腐病;防治根結線蟲病時,可以使用30%克菌丹,每667米2用量為1公斤,播種前混入土壤中消毒。蟲害主要有菜葉蜂和溝金針蟲等,防治菜葉蜂用90%敵百蟲1000倍液噴霧,防治溝金針蟲用辛硫磷800倍液灌根。

熱點內容
老歌一朵雲 發布:2025-04-30 11:10:46 瀏覽:583
宣漢鮮花在線 發布:2025-04-30 11:03:37 瀏覽:684
種橘子籽小盆栽 發布:2025-04-30 10:59:16 瀏覽:453
沒骨畫牡丹 發布:2025-04-30 10:49:52 瀏覽:314
酸棗仁百合湯做法 發布:2025-04-30 10:41:29 瀏覽:744
明草蘭花 發布:2025-04-30 10:37:57 瀏覽:138
玫瑰鯽魚混養 發布:2025-04-30 10:26:01 瀏覽:698
花卉雨滴 發布:2025-04-30 10:17:23 瀏覽:765
鮮花帝王花價格 發布:2025-04-30 09:42:54 瀏覽:206
神武七夕攻略 發布:2025-04-30 09:32:12 瀏覽: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