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植綠人

植綠人

發布時間: 2023-05-20 14:37:44

『壹』 三月尋春好時光,植樹綠化人人誇(打一節日)

清明
謎語解析:踏青,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稿伍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如敬悶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渣彎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

『貳』 愛崗敬業演講稿

愛崗敬業演講稿範文四篇

用平凡的心態去對待,安心工作,靜心工作;用不平凡的要求去對待,用心工作,熱心工作,做出不平凡的業績,下面是我為您收集整理的愛崗敬業演講稿,需要的可以看看!

篇一:愛崗敬業演講稿範文:

愛,是一種情感;所謂的愛是一種不要求回報的寬容、理解、包容、接受。那麼什麼是教師的愛呢?我們認為,教師的愛就是對學生的尊重、愛護和信任,使學生真正感到來自教師的溫暖和呵護。在我們的學校,廣大教師每天都是「隨車潛入校,潤物細無聲」般的工作,這是因為:

1、我們深知:教師的愛一種「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最高尚的愛。教師的愛又完全等同於母親的愛。她不是一直攙著孩子「走路」,也不是把孩子抱在懷里,而是把學生裝在心裡。教師不僅要把學生看作是他們自己的兒女,傾注全部%*文有約&的心血,關注學生的身心的健康。教師還在他們合適的時間、在合理的場合下及時給孩子們指點方向,所以教師的愛是開導孩子們心智的愛。教師的愛就是用自己的汗水辛勤耕耘,不斷澆開一朵朵美麗的心靈之花的高尚的愛。

2、我們深知:教師的愛是「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一種無私的愛。教師的愛是對學生的愛從不求回報,甚至如潭千秋一樣捨生忘死的去呵護自己的學生。教師在工作中,無論遇到學生、家庭、領導的不理智、誤解、歧視、壓迫等,他們決不因此而影響到對學生的教誨和關愛,他們決不會把對學生的愛與自己的個人目的和利益聯系起來。所以教師的愛就是一種「吃得是草,擠的奶和血」的無私的愛。

3、我們深知:教師的愛一種神聖的愛。因為「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我們的教師所給予的愛恰恰就是這種神聖。教師的愛是公平的,她不分貧窮和貴賤。教師思考的是學生未來的長遠發展,他們從不因眼前的不理解而放任遷就。教師愛的的情感是超人的,他們對芸芸眾生能夠區別對待,因人施教,做到對好學生不溺愛,對差學生不操之過急、循循善誘。教師的愛包含母愛且勝於母愛,教師的愛包含父愛且超越父愛,是一種嚴格要求和精心施教的神聖的愛。演講稿

所以,我們教師的愛就是遵照胡錦濤同志提出的「真情、真心、真誠」六個字去關愛每個學生,用我們的高尚的愛、無私的愛、神聖的愛,讓他們健康成長。

篇二愛崗敬業演講稿範文:

教師工作就是一個社會的平凡崗位,做著貌似「平凡」的工作。

然而,我們都咐毀知道「一個孩子的失敗,對一個教師來說,只是幾十分之一的失敗,但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就是百分之百的失敗。」所以教師的工作就是一種替他人家庭做嫁衣裳的、有高度社會責任性的工作。

我們都知道壞學生是家庭的溺愛、或歧視、漠視造成的,我們都知道壞學生是社會不良環境塑造出來的,所以教師的殲簡枯工作就是一種「以人為善,以人為本」的工作,是心靈塑造、價值觀與人生觀塑造的人性工作。就是以『人性向善』為價值理念引導學生去營造明麗的內心生活,建構堅實、豐富、光明的精神世界;就是「以人為本」的理念去引導學生追求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引導學生去對世俗、對功利超越,喚醒、去弘揚人性、提升人性的一種無氏洞比正義的、無比光明的工作。

汶川地震的慘狀我們歷歷在目,教室塌了,我們老師一定要去救護我們的學生,我們有這種道德、有這種人性的責任、人性的義務去呵護一個個活生生的生命。但坍塌的教學樓不也無情的吞噬一個個老師的生命嗎?誰去救護我們教師呢?我們想只有堅固的教學樓才能保護我門教師和學生。這個社會里誰來造一個堅固的教學樓?誰來減少地震的災害?誰來保護我們教師和學生?這才是汶川地震應該反思的主題!教師在地震中救不救人不是汶川地震應該反思的主題!教師救人這是一種「人」的責任,不是一種「工作崗位」的責任。因為教師不是專職的救人工作者。我們相信只要這個人是「人」就應當會在危難的時候去「救人」。因為「救人」是一種社會責任。我們都知道教師的工作就是一種「身體力行,以人育人」的無比的高尚、無比神聖的工作。所以教師是犧牲自己!犧牲了所有的教師,我們的社會還有誰來「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呢?犧牲了所有的教師,我們的社會還有誰來「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呢?最後,祝我們所有的老師身體健康

篇三愛崗敬業演講稿範文:

如何選擇原材料及配合比的選擇設計進行如何施工控制?耐久性混凝土檢測項目共計186項,如此多的檢測項目,在施工中將如何控制呢?帶著這個問題和我們主任積極探討深入學習,查閱了大量資料、收集信息,最終編制了<<耐久性混凝土施工與質量控制>>從技術上指導施工,從管理上規范現場。這樣以來我就可以把在學校所學的一些理論

知識實踐於施工現場、從而服務現場。白天要深入工地去了解現場施工作業情況,開具現場施工配合比參加混凝土檢測、抽樣做試件,而晚上加班加點做試驗整理內業資料,第二天一早得及時的把它報給監理簽字驗收,為進行下道施工工序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迎七一、保鋪架、創國優」大幹120天活動中和迎檢鐵道部、上海局、××公司等信譽評價期間,工作加班加點甚至有時會通宵達旦已經成了我每天生活的一門必修課,幾個月後,體重從原來的110多斤,降到了100斤,那身材被我們宿舍的姐妹羨慕不已:苗啊!你每天晚上都加班那麼晚回來怎麼搞的這么 「苗條」啊,不過看你的「顏色」不是很好看,你看你眼睛都快成「熊貓眼」了,工作雖很重要,但是也要小心身體啊!聽著姐妹的話,我只有默默地選擇微笑而去面對,可是心裡卻有一種潸然淚下的感覺,因為在我的心中只有自己知道:生命永不言敗要與企業共命運,工作中我不願拖後腿,就是苦一點,累一點,也要把今天的工作做好感覺過的比較充實值得,至使我所做的工作成績也在每每各級領導的蒞臨檢查中,也終於得到了肯定的答案,我為我能作為一名試驗人員而自豪。我想不管以後的路多麼的漫長辛苦和艱難,但是既然我已選擇「築路人」工作的我 就要抱著「干一行、愛一行」的職業道德和崇高信念伴隨企業走下去將會是無怨無悔,「英雄有淚不輕彈,袖裡乾坤繪藍圖」因為我選擇了遠方,因此我的腳步一定是腳踏實地,一定是星夜兼程。

此外,在工作期間,由於突出表現,被項目部黨委領導信任,被選拔擔任項目團支部宣傳委員,我深知青年工作的重要性,緊緊結合項目部施工生產任務,採取各種青年朋友喜聞樂見的活動,帶動全項目部團員青年的工作熱情,有效地促進了項目部施工生產,得到了項目部領導和同事的一致認可。在抓好項目部青年團員工作的同時,我積極探索與外協青年的溝通合作,利用青年志願者日,帶領團員青年,深入外協對伍,為新入場的外協青年進行「送知識,送教育,夏送清涼,冬送溫暖」活動的同時,也對所有外協青年進行「安全質量意識教育」活動,讓大家深入理解安全質量對施工單位的重要性。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在任職期間,尤其在業主和上級主管部門開展大幹競賽評比中多次獲得全管段前三名的好成績,對企業的形象宣傳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2006年12月2日我們在支部大會上宣布成立「××團員青年突擊隊」。 另外在集團公司開展「客運專線黨旗紅、中鐵四局爭先鋒」特色主題黨建活動期間,我帶領了項目團工委全體團員積極配合項目部黨工委舉辦了「權為強企富工所用、爭當廉潔勤政先鋒」集體簽名和「項目黨風廉政示範點」揭牌儀式;舉行「迎七一、保鋪架、創國優」誓師大會和「××雙優黨旗紅,客運專線創示範」授旗儀式等一系列主題活動。在社會引起了極大的好評,整個活動期間所申報的淠河總乾渠特大橋和西寧聯絡線特大橋分獲集團公司團委「青年文明號工程」和「青年安全崗工程」。

歲月悠悠,時光荏苒,通過將近兩年的努力,我終於看到了自己的成長,我知道我已經不是那個初出茅廬的見習生了,在我的努力下,我仔細研讀圖紙,將圖紙與現場施工相結合,不斷提升自己專業技術知識,提高自己的實際操作能力,遇到看不懂的,看錯的,項目部領導及同事總是給予極大的幫助和指導,終使工作步入正軌,有條不紊地開展工作的同時,注重技術知識的積累,為自己早日成為一名優秀的工程試驗技術人員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對於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我,充滿了挑戰。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上提出了新的治國方案:樹立科學發展觀,堅持發展才是硬道理,治企亦是如此,企業若想有好的發展,就需要提高發展質量,需要我們青年把學習作為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手段,大力推行創造學習型企業,以學習求發展,快速實現自己的崗位成才,早日成為企業發展的棟梁。成為我向黨努力的方向,我在××鐵路風風火火的建設中成長著,在錯綜蕪雜的困難中鍛煉提高著,我用自己的努力付出與汗水,書寫了一串扎實的足跡。我努力,因為我愛企,我知道企業是我的根,是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樹大生根,根深葉茂,唯有企業興旺了,我才能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機會,我會將自己的抱負志向與企業命運緊緊相連,將自己的聰明才智與企業發展緊緊相連,將平凡的青春與企業美好的明天緊緊相連。

歷經冬季嚴寒、春季大風,夏季多雨以及秋季的乾燥,××高速鐵路由原來的雜草叢生變成現在「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的宏偉壯觀。風雨見證、歲月見證、山河見證,那絢麗的長虹是我們用青春的色彩編織的美麗,那凝固的壯觀是我們用自豪信念擎起的誓言。××高速鐵路的變化見證了我在××拼搏的美好時光,××的變化也見證了我的成長。當然,作為工作不到兩年的新人,但是奉獻對於任何人都不苛刻,還沒有長成參天大樹,我就先做一珠小草獻上抹抹新綠;還不能像海洋那樣用寬闊的胸懷擁抱百川,那就先做一條小溪為孕育我的土地捧上甘露;不能成為天之驕子,那就腳踏實地,持足本崗傳承四局精神,為企業的改革發展貢獻自己力量的踐行者吧!因為我是青春的擁有者,青春對於每個人只有一次;因為我是鮮花,汲取大地的精華,盡情綻放;因為我是雄鷹,插上青春的翅膀,與企業一起飛翔。

如果說公司是我們施展才華的天空,那麼項目部就是我們青年人最可愛的家。作為一名合格的員工,必須有強烈的責任感和進取心,「公司興則我興,項目好則我好」與公司共命運與項目共命運。企業的改革發展需要我們的沖鋒在前,火熱的生活需要我們奮力拚搏,我將以飽滿的熱情積極投身於改革的大潮中,立足本崗,建功××,用青春閃光的音符,奏響生命的樂章!

建功××做貢獻,崗位成才寫春秋我與企業共命運與項目共生存

篇四愛崗敬業演講稿範文: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大家好!

我來自天津市數據通信局,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我與天津通信》。

說起我選擇的這個題目,和在座的資深員工相比,似乎沒有什麼資格談論,畢竟我加入到天津通信這支龐大的隊伍中來才不到5個月的'時間,在這短暫的時間里,要把《我與天津通信》談的很深,似乎不太現實,但是,我還是禁不住拿起筆來,想把內心中的那一點點感受寫出來,供大家分享。

我是1999年從學校畢業的,而進入到天津通信公司的數據通信局是在2002年1月。之前的2年多時間,我相繼在幾個小的企業中從事一些與計算機科技領域相關的工作。後皆因企業制度不健全,管理鬆散,而對之失去了信心。2002年初,一個偶然的機會,我上網登陸了天津熱線的首頁,看到了一則招聘啟事。對於天津市數據通信局,我並不陌生。因為我曾因工作關系與數據通信局有過一些業務往來。每次來這里辦理業務時,都會對這里干凈、整潔、優雅的環境而傾慕;被這里井井有條的工作秩序而吸引,因此心理默默認定,在這里工作的員工一定都具備良好的職業素質,他們一定是一支精乾的團隊。於是,當我看到那則招聘啟事之後,毫不猶豫地填寫了自己的簡歷資料。我那種迫切加入天津通信這支隊伍的心情是那麼的強烈。

沒想到經過兩次面試之後,我被通知試用了。我高興極了!當時就下定決心,一定要虛心學習,努力鑽研,勤奮刻苦,我要為之奉獻,在這里實現自己的理想,為數據局,為天津通信爭光!

經過了四個多月的磨合,我已經與我的新同事建立了良好的友誼,他們都很幫助我,使我感受到了親情般的溫暖。是他們使我盡快地熟悉起了這里的業務流程、工作內容,使我得以在這里施展我的技能,使我的所學得到實際應用,為我創造了更多的發展空間,我想再沒有什麼能比這給我帶來更多快樂,於是我對數據局,對天津通信更加地熱愛了!

對於公司每次下發的所有文件,我們都進行傳閱,每次我都認真地閱讀。這是一種良好的公司制度,是一種嚴謹的工作態度,實際上,我理想中的公司形象就是這樣的!從每份文件中我讀出了領導對下屬員工的關心;從每份文件中,我讀出了領導為促進公司發展的匠心;從每份文件中,我讀出了公司在改革中一點一點地前進……是啊!有哪一位員工不希望自己所為之奮斗的事業能昌盛不衰呢?又有哪一位領導不希望把自己的公司做優、做大、做強呢?天津通信正是依據著這樣一種理念長期致力於技術創新、機制創新、管理創新,力爭用三到四年的時間把天津通信發展成為能夠體現中國電信業實力的,真正具有國際綜合競爭力的大型一流企業。我為能為具有這樣一種雄心壯志的企業效力而感到無比驕傲、自豪!

在數據局工作期間,我一直從事技術性工作。雖然,我不直接面對客戶,但我知道,"持續向客戶提供滿意的通信服務是天津通信永無止境的追求"。每次見到市場組的同事接待客戶時那樣熱情的態度,幾近將我打動!對於IT行業,有些客戶是一竅不通的,必須耐心地解答,拿出真誠對待每位客戶,這樣才能維持老客戶,發展新用戶。

其實,對於"將客戶滿意作為唯一追求目標"我是深有感觸的,無論是從以前我以客戶的身份來訪,還是後來親眼所見周圍的同事對待每位客戶熱情的態度;無論是傳為佳話的通信感人事跡,還是具有強大說服力的客戶滿意度調查,天津通信的確做到"以誠致人,以人為本"。

講到這里,我想談談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件事。那是一個周六,我來數據局加班。一早,我部門市場組的同事的桌上電話響個不停。按理說,像這樣正常公休的日子,本來不該受理市場業務工作,況且想到我來這里時間不長,生怕不能解決客戶的要求,但是我還是接起了這個電話。起初,這個客戶很有歉意地說出了他的困難,幸好,他的難題我以前在工作中也曾遇到過,我知道該怎樣解決。可是,他的難題並不屬於我的工作范疇,而且,也不屬於我部門的工作范疇,而應該負責的部門的員工卻都不在,這可怎麼辦?客戶急,我更急,因為,我曾經就是這樣一個客戶,也為了同樣的問題周折了許久,那種焦急的心情,就如,突然得了一場病,懇求醫生馬上醫治一樣。當時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將這個客戶的難題順利解決。後來,經過多方部門的大力配合,這個問題僅用了1天半的時間就解決了,事後當我把這個消息通知給這位客戶時,他表示非常感激。其實,我覺得我們每個天津通信的員工,不管你是否直接面對客戶,都應以"客戶滿意"作為工作中的目標,以熟練的業務知識取信客戶,而"全員經營,全員服務;也正是公司長久以來致力於市場發展的工作方針。"贏得了客戶,就贏得了市場",這就是現代商場中的秘籍。

一段精彩的樂彩華章需要全體的樂隊成員集中精力、步調一致;一個成功的企業同樣不可缺少的是團隊合作、眾志成城!作為一名天津通信的員工,我希望不僅要奉獻自己的全部智慧和熱情,更希望和廣大的全體員工團結起來。輕輕地,我來了,我想收獲的是一片綠葉,你卻給了我整片森林;我要回報的是無私奉獻,希望森林更加昂然生機!

時間飛逝,轉眼間2002年已經過半,中國已經成功地加入了世貿組織,中國電信業的改革和發展也已經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歷史階段,面對殘酷激烈的市場競爭,天津通信要想在眾強中立於不敗之地,就要敢於創新、解放思想、大膽改革。要堅決貫"一個中心,二次創業,三個確保,四項全員"的工作思路。讓我們在實際工作當中,發揚力爭上游,只爭朝夕的精神,搶抓機遇,爭取最大的跨越式發展,讓我們不懈追求企業目標,懷著必勝的信念,相信天津通信的明天是不可限量的!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篇五愛崗敬業演講稿範文:

大家好!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平凡工作中的非凡追求。

當你早晨從睡夢中醒來打開窗戶吸取第一口新鮮空氣,或是工作中忙裡偷閑打開辦公室窗戶放眼遠望,周圍青山綠水環抱,或是閑情逸致走在樹影婆娑的綠林小道上時,你可曾想到辛勤勞作的植綠人,因為有他們日以繼夜的平凡工作,才有今天的綠染群山,才有今天我們工作、生活的美好環境。

俗話說:「隔行如隔山。」或許你對林業工作了解得少,對我們的林業工作者了解就更少。現在就讓我向你述說一位平凡人的故事,讓他把你帶進我們平凡中創造非凡的林業生活。他就是林業局一位普通的工作人員,一位用自己的踏實工作和出色表現激勵著廣大林業幹部職工的年輕共產黨員—**。

11年前的一天,當得知要把自己所學的化學專業和林業專業劃上等號,特別是要把熱血沸騰的志向和基層林場的青山綠水串聯起來,這是**做夢也沒有想到的事情,一時讓他難以接受。但他沒有被「無情」的事實所嚇倒,而是靜下心來接受現實的「冷酷」安排。用他自己當初的話來說就是「既來之則安之,干一行愛一行」。**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從此,他把努力做好工作與做好人結合起來,把努力做好人與做好共產黨員結合起來,他嚴於修身,精於業務,甘於寂寞,樂於奉獻,十多年如一日,一絲不苟,無怨無悔。

難道不是嗎 您瞧,全縣優秀共產黨員,林業局先進工作者、優秀股長,近年來年年被評為先進,年年受到表揚。每年評先評優的時候,從領導到同事,從機關到基層場、站,上上下下,無不把贊賞的目光投向**,總會聽到有同事說:「這個先進非**莫屬。」

近年來,林業局機構精簡人員少,**身為政策法規室主任,他不但要帶領本辦公室工作人員做好所負責的政策法規業務工作,還得兼職做好全局上報材料的編寫工作。為此,他不僅白天要管理好辦公室業務,經常晚上還要加班加點寫材料到深夜三、四點,卻從來沒有向單位要過半分錢的加班費。工作繁重,從不叫累,反而把它當作是對自己的鍛煉;條件艱苦,從不叫苦,反而把它當作對自己意志的磨練。為了工作他總有花不完的精力,使不完的勁,難怪有人叫他是「老黃牛」,更有人笑他是「傻子」,但他總是笑著說:「為了我們的生存環境更加優美犧牲一點自我又有何不可 」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工作累點,生活苦點,對於**來說不是最大的困難,接觸新的專業,適應新的工作崗位,他還須從頭學起。他學的不是林業專業,也不是中文專業。為了迅速適應工作,他認真自學林業專業和公文寫作知識,積極參加電腦培訓和各種法律法規知識培訓,邊學習,邊實踐,邊提高。2001年11月,在林業局競爭上崗考試中,

他以優異的成績「技壓群雄」,競爭上政策法規室主任職務。從此,他又與林業法律法規打上交道,拿起了保護我縣森林資源的法律武器。「業務學習不放鬆,技能培訓緊跟上。」**經常用這句話鼓勵自己,也激勵著周圍的年輕人。

用過硬的業務忠實地履行工作職責,用熱情的態度熱心地服務林業,面對每一位服務者,**笑臉相迎。但是對於執法工作,他一臉嚴肅,對於違法行為,更是鐵面無情。去年6月的一個深夜,**帶領辦公室人員在林業執法稽查中查獲一起無證運輸木材的違法案件,貨主為了逃避法律的懲罰,上來與他搭話套近乎,並私下與他說:「我給你5000元錢,放我們過去吧。」**嚴辭拒絕,並嚴厲地對那位貨主說:「別來那一套,咱們公事公辦,放了你,我的黨性哪裡去了!」是啊,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違法違紀,黨性何在 為人民服務,國家利益高於一切,這是共產黨員永遠的追求!

面對平凡的工作崗位,用平凡的心態去對待,安心工作,靜心工作;用不平凡的要求去對待,用心工作,熱心工作,做出不平凡的業績,這就是**—一位普通的年輕共產黨員的平凡經歷,非凡追求。

感謝他,感謝我們身邊的共產黨員,有了你們無私的奉獻,一定能實現「生態立縣」的戰略目標,建成平安和諧的新安遠!

謝謝大家!

;

『叄』 清明,莫辜負大好春光

時間似流水在奔騰不息

的流倘中平緩 釋懷

走向城中緩緩上升的山

柔和輕悠悠的暖風

撫摸著踏青人們的笑野物臉

眼角的皺紋正在舒展

臉前望不到邊的翠綠晌脊舉

留給植綠人講給下代

戰田斗地的宏偉辛苦場景

十年 不長也不短的回

清明 在此祭祖掃墓的情景

定格凝聚此山一

其實亡人孤單寂寞留在歲月那頭

遙望永遠走不到邊的綠色汪洋岸上

清朗明凈的風景

死死牽住視線

一輩子 下輩子無緣相

清明 先祖知道這天是一年中

最值得祭祀也忘不掉春光明媚

心緒由暗轉晴由清醒到醉

連同清明也醉得不醒人事宴碧

清明的大好春光沒有被辜負

本來順便祝福未來

讓祭祖掃墓人把清明也灌醉

一起抱著美麗自然

跌跌撞撞走向風景如畫的夢幻

20210406修改

『肆』 有人知道張德智這個畫家是什麼時期的人

張德智1982年高中畢業參加工作,在新疆兵團農場工作之餘總愛拿起手中的筆寫身邊人和事,當年10月第一篇稿在當時兵團黨委機關報《新疆軍墾報》刊登後便一發不可收拾,認認真真當起了一名基層業余通訊員,由於能寫會畫,工作出色,1985年調入團機關從事專職新聞宣傳工作,在此後幾年中雖又先後擔任過其它行業的工作但新聞這一行卻從未放棄過。
在完成大量的文字采寫工作的同時他總感到還缺少點什麼,在新聞工作中,他發現報紙具新聞的兩重性即可以以文字的方式對新近發生的新聞實事進行報道也可以通過圖片的形象新聞來報道,而凳禪相對來說二者互有長處可以起到互補的作用,於是他決心兩條腿走路,學攝影。
當時團場的條件比較艱苦,新聞宣傳只有一支筆,一張紙,為迅速掌握攝技巧,宣傳科僅有的一台120膠片照相機是唯一的「寶貝」,一般人還不能輕意使用。為能用上「寶貝」他先購回大量的攝影書籍,在初步掌握了理論知識後他又慮心向團場的一名「老攝影」請教暗房知識,他的這種精神感動了科室的負責人,終於同意讓他使用這台120相機。
有了這台相機後張德智在新聞道路上又多了一條腿,跑的也就更快了,他拍攝的圖片先後上了《石河子日報》、《新疆日報》、《兵團日報》、《農民日報》,在當地也成了一位名副其實的農工記者。
管一幅幅新聞圖片見諸報端,但他始終覺得還缺乏深厚的理論功底,為進一步提高理論水平,1993年新疆廣播電視大學首次開設攝影專業大專班,得知這一消息後,他毅然報名參加考試並被錄取,二年的專業知識學習使他在攝影理論知識上有了進一步的提高,畢業的當年他調到石河子日報成為黨報的一名專職記者。
勤奮努力
成為了一名黨報的專職記者後張德智更把腔的熱情投入到黨的新聞攝影事業工作中,每天一大早就外出采訪、拍片,下午回到報社後就一頭鑽進暗室里沖片、洗片,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那時他才30出頭,干起工作來不知什麼叫累。在這段時間里,他的新聞攝影也正是由於他的苦幹才一步步走上正路、有了較大的長進,他拍攝的新聞照片也由起初的注重新聞性發展到既要突出新聞性同時更加註重圖片的構圖、畫面的美感、形象性和畫面的視覺沖擊力。
進入報社當記者時張德智的主要采訪任務是負責農業新聞的采訪報道,跑農業采訪是個苦活,為了捕捉到鮮活的新聞,一年中他70%的時間都在團場連隊的農家和莊稼地里,在完成大量文字新聞的同時,他也拍攝出了一幅幅農凳粗差家味很濃的新聞圖片:《種田人用上對講機》、《瑪河之子》、《炮台紅甜瓜俏走香港》等反映農場人生活動的新聞組照在新聞一版和頭位置刊用,在社會上得到了很好的反響,更受到當地職工群眾的歡迎。報紙不惜版面,大篇幅採用組圖形式反映基層農工生產生活的新聞圖片受市委主管新聞宣傳領導的好評:「地方小報把鏡頭對准基層,篇幅之大另人耳目一新,是一種有效的創新辦法,值得提倡」。
在從事新聞攝影的實踐工作中他也更加認識到新聞攝影的重要性,工作之餘他也把精力全投入到新聞攝影探討之中。在獲取了大量的實踐工作經驗之後,他也開始拿起手中的筆把積累的實踐經驗轉化成理論的認識,並先後寫出了《論經濟新聞的視形象》、《報紙需要圖片編輯棗皮》、《關於隱性采訪應把握的尺度》等多篇論文分別在《中國地市報人》刊用和新疆新聞攝影年會論文評比時獲獎。
在此期間他拍攝的《種稼漢與大哥大》、《王東林和十名下崗工人》、《院士探家》、《玉米霉爛誰之過》、《野生大芸在呼救》、《三輪車夫的一天》等十多幅新聞攝影作品分別在歷屆新疆好新聞、中國地市盟報新聞攝影評比中獲一、二、三等獎。
從業余記者、記者、編輯干起, 2002年擔任記者部副主任,一直自稱為「半桶淺水」的張德智可謂一步一個腳印,步步堅實。
翻開他10餘年的新聞經歷,無論是1998年深入抗洪搶險一線,還是獨自一人冒險進入古爾班通古特大沙漠深處用鏡頭揭露沙漠植被破壞者的醜行,還是冒雨進山采訪牧區玉米爛場事件真相、還是在寒風中跟隨三輪車夫用鏡頭表現下崗工人自強不息的精神面貌……
抑或通過這一個個不同經歷、不同人物、不同事件的采訪過程中,在他身上集中突出的是四個字:愛崗敬業。
張德智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經歷是最寶貴的財富。作為石河子日報的一名骨幹記者,受地域限制,按理跨省出市采訪活動不多。可張德智卻總是找准每一次機會走出去,哪裡有新聞,他就往哪裡跑,一年四季,馬不停蹄,捕捉一個個閃光的新聞鏡頭:
1997年7月地處兵團農八師144團的洪溝水庫發生特大洪水災害,接受到采訪任務後他在災害發生的第一時間搭車趕往抗洪第一線和參加抗洪的1萬多軍民在兇猛洪水中渡過了4天4夜,為了保護相機他用塑料布裹住相機,自己卻跳入齊脖深的洪水中采訪拍攝,在完成了所有拍攝任務後回到報社已是夜晚,但他卻一頭鑽進了暗室沖片、洗片、擴片,雖然很疲憊但看到一幅幅被定格的驚險的抗洪畫面時,他忘記了一切。《眼睛盯著洪水,心中想著人民》、《洪溝作證》、《較量》、《驚險一刻》、《災後見聞》等一幅幅現場感極強搶險場面都被他在瞬間定格,在報紙上以整版的篇發出後在社會上產生了較好的反響。
1999年為拍攝一組反映下崗工人自強自立精神面貌的照片,他和另一名記者在2月的寒風里跟隨一名下崗後蹬三輪車的工人進行蹤采訪,為詳細反映這位工人的生活情景,他早晨6點天不亮就來騎車來到郊區這位工人家中,他舉著相機從這位工人出門那一刻拍起一直到他上街拉人、吃飯、和一幫蹬三輪的哥們聊天說笑等全被他用鏡頭記錄下來,圖片不僅從一個人反映出了一個群體的向上的風貌,而且從側面反映人在逆境中昂揚樂觀的拼搏精神。這組照片登出後在社會上反應很好,當年在自治區新疆攝影協會和勞動保障廳聯合舉辦下崗再就業評比中獲一等獎。
當記者要敢於直言用鏡頭揭露社會醜陋現象,1998年為揭露採挖沙漠大芸團伙瘋狂破壞沙漠植被的行為,張德智隻身一人來到沙漠深處通過朋友作向導,來到古爾班通古特大沙漠腹地尋找到挖大芸者的窩點,用真實的畫面語言大膽揭露了破壞者的行為以及對沙漠生態所造成的破壞。報紙以整版刊出後,引起當地黨委的重視並制定出相應的防護措施。森林公安局通過報紙上圖片提供的信息重拳出擊最終使這些團伙受到法律的制裁,破壞沙漠生態的現象得到制止。
永不滿足
近兩年來他更忙了,身上的擔子也更重了,擔任了記者部副主任後,他還分管報社記者新聞圖片具體工作,自己要干還要帶著大家干,在報社領導的大力支持下,他和全體記者兩手抓兩手都硬,一手握筆一手拿機策劃拍攝出了一大批受到好評的新聞圖片。2002年9月,在第十二屆「新疆新聞獎」報刊使用圖片評選會上,石河子日報選送的圖片、圖片版面和新聞攝影論文共計獲得8個獎。
為再創佳績,2003年年初他和報社領導、采編人員就未雨綢繆,制定計劃,加強采編策劃篩選題材,並形成采編人員、特約記者和通訊員聯手創優的新局面。一大批優秀新聞攝影作品見諸報端:僅八月份到九月初,《荒漠植綠人》、《「三個代表」就是好》、《我國第二大沙漠出現大片湖泊濕地》等系列組片頻頻見諸《石河子日報》要聞版。
2004年度中國地市報新聞攝影獎評選揭曉,《石河子日報》選送了22件作品參賽,其中《西北最大的賽馬場上演「那達幕」》、《心中那座永遠的中碑》、《北疆大面積植長絨棉獲得成功》等8件作品分獲得銀獎和銅獎。
讓記者從繁忙的事物中解脫出來,少一些盲目的奔波,多一些理性的思考。人人動手,多寫有理性思考的文章,多拍一些有思想的圖片。這是他對自己及和他一起共事的記者們的要求。他深知數字化攝影的普及和高智能化器材的發展已經為攝影記者創造了良好的前提條件,但在未來的新攝影競爭中,記者的敬業態度,奉獻精神以及攝影技能才是成功的關鍵,他決心加強學習,扎實工作,多出精品,跟上「讀圖時代」的步伐。

熱點內容
花店的嗆味 發布:2025-04-30 11:16:51 瀏覽:193
老歌一朵雲 發布:2025-04-30 11:10:46 瀏覽:583
宣漢鮮花在線 發布:2025-04-30 11:03:37 瀏覽:684
種橘子籽小盆栽 發布:2025-04-30 10:59:16 瀏覽:453
沒骨畫牡丹 發布:2025-04-30 10:49:52 瀏覽:314
酸棗仁百合湯做法 發布:2025-04-30 10:41:29 瀏覽:744
明草蘭花 發布:2025-04-30 10:37:57 瀏覽:138
玫瑰鯽魚混養 發布:2025-04-30 10:26:01 瀏覽:698
花卉雨滴 發布:2025-04-30 10:17:23 瀏覽:765
鮮花帝王花價格 發布:2025-04-30 09:42:54 瀏覽: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