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葉梅做盆景
Ⅰ 什麼是榆葉梅
榆葉梅因葉似榆葉而得名,是我國北方地區普遍栽培的早春觀花樹種。落葉之樹,高3-5米,小枝細,無毛和幼時柔軟。橢圓形的葉橢圓形。半半球的樹木是五顏六色的美麗花朵,非常壯觀。榆葉梅花極為豐富,北京有40種以上品種,花語達100張,而且還發現有長矛等種類。花期4月;其實是8月。
榆葉梅株高2米左右,枝細小光滑,於紅褐色,主幹樹皮剝裂。葉呈橢圓形,長3-6厘米,單葉互生,其基部呈廣楔形,端部三裂,邊緣有粗鋸齒。花單生或按生,花梗短,緊貼生在枝條上,花徑2-3.5厘米,初開多為深紅,漸漸變為粉紅色,最後變為粉白色。花有單瓣、重瓣和半重辯之分;花期為3-4月。7月結果,紅色,球形,也很美觀。單瓣花品種的格葉梅結果,重辨或半重瓣的一般不結果,因這兩個品種花的雄蕊與雌蕊退化,不好傳粉所致。
拓展資料:
榆葉梅生性強健,喜陽光,耐乾旱,耐寒冷。榆葉梅應栽種於光照充足的地方,在光照不足的地方栽植,植株瘦小而花少,甚至不能開花;榆葉梅在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中生長最好,在素沙土中也可正常生長,但在黏土中多生長不良,表現為葉片小而黃,不發枝,花小或無花。榆葉梅有一定的耐鹽鹼能力,在pH值為8.8,含鹽量為0.3%的鹽鹼土中能正常生長,未見不良反映;榆葉梅怕澇,故不宜栽種於低窪處和池塘、溝堰邊。
榆葉梅喜濕潤環境,但也較耐乾旱。在栽植時應澆好三水,移栽的頭一年還應特別注意水分的管理,在夏季要及時供給植株充足的水分,防止因缺水而導致苗木死亡。在進入正常管理後,要注意澆好三次水,即早春的返青水,仲春的生長水,初冬的封凍水。早春的返青水對榆葉梅的開花質量和一年的生長影響至關重要,這一次澆水不僅可以防止早春凍害,還可及時供給植株生長的水分,這次澆水宜早不宜晚,一般應在3月初進行,過晚則起不到防寒、防凍的作用。
榆葉梅喜肥,定植時可施用幾鍬腐熟的牛馬糞做底肥,從第二年進入正常管理後可於每年春季花落後,夏季花芽分化期,入冬前各施一次肥。榆葉梅在早春開花、展葉後,消耗了大量養分,此時對其進行追肥非常有利於植株花後的生長,可使植株生長旺盛,枝繁葉茂;夏秋的6至9月為其花芽分化期,此時應適量施入一些磷鉀肥,這次肥不僅有利於花芽分化,而且有助於當年新生枝條充分木質化;入冬前結合澆凍水再施一些圈肥,這次肥可以有效提高地溫,增強土壤的通透性,而且能在翌年初春及時供給植株需要的養分,這次肥宜淺不宜深,施肥後應注意及時澆水,可以採取環狀施肥。
參考資料:榆葉梅-網路
Ⅱ 榆葉梅能盆栽嗎
榆葉梅能來盆栽。自
盆栽愉葉梅時,應剪去一部分老根,盆底先墊一些馬蹄片作底肥。盆土選用腐葉土、國土和河沙混合的培養土,要求疏鬆、肥沃。每年花後換1次盆。
盆栽時生長期要注意澆水,經常使盆土處於濕潤偏於狀態。夏季溫度高,要保證水分供應,應每天澆1次水。除栽植或換盆時施入基肥外,還要每月施2-3次稀薄、腐熟的有機液肥。冬天則要停直施肥,減少澆水,掌握干透澆透的原則。
盆栽植株還可於6月進行扭曲造型處理,抑制頂端優勢。
花期控制 。若想使盆栽榆葉梅在元旦或春節時開花,可於元旦或春節前70天進行1個月的低溫處理,然後移入溫室,逐漸提溫,使室溫由低至高,最後升至20℃,每天噴水2次。如此30-40天後可於元旦或春節開花。
Ⅲ 榆葉梅盆景能鋪苔蘚嗎
能。苔蘚是一種綠色植物,不僅可以美化侍伍盆景的外觀,還可以幫助保持土壤濕度和增加濕氣,這對於榆葉梅盆景這種喜濕植物來說非常有利,因而是能鋪並談源的。苔蘚植物是一群小型的高等植物,沒有真根和絕態維管組織的分化,多生於陰濕環境中。
Ⅳ 榆葉梅可以種家嗎還用和別的植物搭配種植嗎例如竹子
榆葉梅可以種家裡,還用和別的植物,例如竹子搭配種植。
榆葉梅喜光,稍耐陰,耐寒,能在-35℃下越冬。對土壤要求不嚴,以中性至微鹼性而肥沃土壤為佳。根系發達,耐旱力強。不耐澇。抗病力強。生於低至中海拔的坡地或溝旁喬、灌木林下或林緣。
榆葉梅種子一般於8月中旬成熟,當果皮呈橙黃色或紅黃色時,即可採收,然後將採回果實取肉後涼干,經篩選後裝入麻袋或通透的容器內,置於陰涼乾燥通風處貯藏。
榆葉梅的繁殖可以採取嫁接、播種、壓條等方法,但以嫁接效果最好,只需培育二、三年就可成株,開花結果。嫁接方法主要有切接和芽接兩種,可選用山桃、榆葉梅實生苗和杏做砧木,砧木一般要培養兩年以上,基徑應在1.5厘米左右,嫁接前要事先截斷,需保留地表面上5至7厘米的樹樁。
榆葉梅生性強健,喜陽光,耐乾旱,耐寒冷。榆葉梅應栽種於光照充足的地方,在光照不足的地方栽植,植株瘦小而花少,甚至不能開花;榆葉梅在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中生長最好,在素沙土中也可正常生長,但在黏土中多生長不良,表現為葉片小而黃,不發枝,花小或無花。
加強水肥管理,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牷秋末將落葉清理干凈,並集中燒毀牷春季萌芽前噴灑一次5波美度石硫合劑進行預防,如有發生可用80%代森鋅可濕性顆粒700倍液。
Ⅳ 榆葉梅9用生根粉泡可以生根嗎
可以。榆葉梅9用生根粉泡,加快下山樁的生根碼敗洞進程,讓榆葉梅盆景能夠盡快生根,是可以枯橡的。榆葉梅是灌木稀小喬木,是薔薇科桃屬的植物,又叫做小桃紅、榆梅、榆葉鸞枝遲枯。
Ⅵ 榆葉梅可以做盆景嗎
榆抄葉梅屬於大型樹,不能做盆景。襲
園林價值:榆葉梅其葉象榆樹,其花象梅花,所以得名「榆葉梅」。榆葉梅枝葉茂密,花繁色艷,是中國北方園林,街道,路邊等重要的綠化觀花灌木樹種。其植物有較強的抗鹽鹼能力。適宜種植在公園的草地、路邊或庭園中的角落、水池等地。如果將榆葉梅種植在常綠樹周圍或種植於假山等地,其視覺效果更理想,能夠讓其具有良好的視覺觀賞效果。與其他花色的植物搭配種植,在春秋季花盛開時候,花形、花色均極美觀,各色花爭相鬥艷,景色宜人,是不可多得的園林綠化植物。
Ⅶ 製作盆景的樹種有哪些
【蘇鐵】喜光,稍耐陰,喜溫暖,在5度以上室內越冬 常年美麗羽狀葉叢濃綠,體態優美 分櫱
【銀杏】喜陽光,怕蔽蔭,喜溫暖,耐寒 葉形秀美,秋葉色金黃 播種、分株
【金錢松】喜溫暖濕潤及酸性土壤,耐寒抗風,不耐乾旱 樹形優美,秋葉色金黃,叢林式盆景良好材料 播種
【黑松】喜光,稍耐陰,喜溫暖濕潤,耐寒,耐旱 干技柔韌,可製作成直干、斜干、懸崖等各種形式盆景 播種
【五針松】喜乾燥,怕滴水,喜陽光,怕曝曬 松針短而密集,枝較柔韌,蒼勁枝幹,剛健體態,容易整形 播 種、嫁接
【錦松】 稍耐寒,喜溫暖濕潤及微酸性土壤 樹姿枝幹奇特優雅 嫁接
【翠柏】 喜溫暖,喜光,幼齡時耐庇蔭 樹姿優美,葉片常年翠綠 *接、播種、扦插、壓條
【福建柏】 喜溫暖濕潤,幼年喜蔽蔭 鱗葉緊密,藍白相間非常可愛 播種
【刺柏】 稍耐陰,耐寒 樹姿優美,枝條下垂 播種、扦插、嫁接
【羅漢柏】 喜溫暖濕潤,氣溫5度時入房並控制水量 樹姿秀麗蔥郁,種托紫紅奇特,干身蒼勁優雅,四季常青 葉色翠黛 播種、扦插
【竹柏】 喜溫暖濕潤,耐陰 葉形如竹,樹冠秀麗濃郁 播種、扦插
【真柏】 性強健,適應性強,生長慢 常綠匍匐灌木,老樹老校多鱗葉,枝葉緊密,四季蒼翠,易造型,為優良 中小盆景素材 扦插、嫁接
【水松】 喜光,多濕土壤,忌鹽鹼 樹基帶有膨大屈膝狀呼吸根,小枝略下垂,葉條微小對生,葉色翠綠,入秋 黃褐,頗為美觀 播種
【紅豆杉】 喜陰,抗性強,喜涼爽濕潤及酸性土壤 小技細干柔軟,老乾斑駁,羽葉蒼干,風姿儼如古木,易造 型 播種
【榧子】 喜涼爽多霧,耐寒,不耐瘠薄及水濕 枝葉繁密 播種
【榆】 耐寒,耐旱,耐濕,耐鹽鹼 枝葉稠密,耐修剪,易造型 播種
【榔榆】 喜光,耐乾旱,耐貧瘠,耐寒 姿態瀟灑,樹皮斑剝,枝葉細密 播種、扦插、壓條
【朴】 稍耐陰,耐水濕,抗旱,耐輕鹽鹼 枝條開展,綠葉質厚 播種
【榕】 喜溫暖多雨及酸性土壤 葉濃綠光亮,枝葉茂密,氣生根飄逸 扦插
【小檗】 喜光,稍耐陰,耐寒 枝柔葉密有刺,春開小黃花,果深秋轉紅色,觀葉觀果 播種、扦插
【海棠】 抗寒,抗旱,耐濕,耐鹽鹼 花潔白美麗,果綴滿枝 播種、扦插、嫁接
【南天竹】 喜溫暖多濕半陰環境,較耐寒,忌曝曬 枝葉扶疏,秋冬葉色變紅,果實累累 播種、分株、扦插
【繼木】 喜溫暖向陽環境,稍耐陰,耐寒耐旱,不耐瘠薄 樹姿優美,葉茂花繁 播種
【火棘】 喜溫暖向陽,稍耐陰 初夏白花繁密,入秋紅果累累 播種、扦插
【紅葉李】 喜光,喜溫暖濕潤,不耐寒,較耐濕 於紫枝柔,以葉色聞名,春秋葉色更艷麗 嫁接,扦插
【櫻花】 喜光,不耐鹽鹼 花大艷麗 嫁接
【榆葉梅】 喜光,耐寒,不耐水澇,耐旱力強 花繁色艷 嫁接、播種
【郁李】 不耐澇,喜光,耐寒,耐乾旱,耐瘠薄,耐水濕 花繁葉茂,果實綴滿枝頭 播種、分株、扦插
【梅花】 喜陽光充足通風良好,耐瘠薄,忌風 樹姿古樸,花色素雅,花態秀麗,恬淡花香,制各種樁景 嫁接、 扦插、壓條
【合歡】 喜光 葉纖細如羽,紅花成簇 播種
【紫荊花】 較耐寒,喜光,畏水濕 先葉開花,花形似蝶 播種、分株
【紫藤】 喜光略耐陰,較耐寒 光葉開花,花德大而美,具芳香 播種、扦插、分株、壓條、嫁接
【錦雞兒】 喜光,抗旱,耐瘠薄 葉色鮮綠,紅黃色花亦美麗 播種、分株
【九里香】 喜溫暖濕潤,喜陽光充足,不耐寒,稍耐明 四季常青,花香氣宜人 播種、高枝壓條
【冬青】 耐寒,較耐水濕,喜溫暖濕潤及酸性土壤 枝葉繁茂,蔥郁如蓋,果實成熟紅若丹珠 播種
【五色俄】 喜光,怕曝曬,耐寒,稍耐乾旱,喜肥沃 葉纖秀,秋變紅或黃色,嫩葉紅色 播種
【三角械】 喜溫暖濕潤,喜光稍耐明,怕曝曬 芽、葉艷麗 播種
【雞爪槭】 不耐濕,伯曝曬,較耐陰,較耐乾旱 葉色艷麗,樹姿美麗,秋葉艷紅 播種、嫁接
【雀梅】 喜陰,喜溫暖濕潤,耐瘠薄乾燥 枝葉斜展橫出,疏密有致,飄逸豪放,藤於形蒼古奇特,耐修剪整形 播種、扦插、分株
【本槿花】 喜光,耐半陰,耐寒,耐乾旱及瘠薄,不耐積水 花朵大,花期長,花色多 播種、扦插、壓條
【梧桐】 不耐澇,喜肥沃濕潤 葉翠枝青 播種
【福建茶】 怕寒冷,喜溫暖濕潤,喜陽光 株矮小,多分枝,枝幹可塑性強,葉片厚而綠,花期長,綠葉白花, 綠果紅果 扦插
【枸杞】 喜陽光,耐明,喜溫暖也耐寒、耐旱,耐鹼 花期長,入秋紅果豐碩如珊瑚點點 播種、分株、扦插
【六月雪】 喜光也耐陰,喜溫暖濕潤,稍耐寒 小型盆景的優良材料,枝葉密集,白花盛開時節如雪花滿樹 扦 插、分株
【竹類】 喜溫暖濕潤氣候 枝葉秀麗,幽雅別致,四季常青,傲霜鬥雪 埋兜、移竹、枝條隱芽萌新株
【山茶花】 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 葉色翠綠有光澤,花大色美 播種、扦插、壓條、嫁接
【檉柳】 喜光,不耐陰,耐旱,耐澇,耐鹽鹼 技飄灑下垂,主幹彎曲自然 播種、扦插、分株、壓條
【瑞香】 喜陰涼通風,不耐寒,怕高溫高濕 枝幹叢生,株形優美,四季常青,早春開花,香味濃郁 扦插、壓條 嫁接、播種
【胡頹子】 喜光,稍耐陰,耐瘠薄,耐旱,耐寒 枝條交錯,葉背銀色,花具芳香,紅果下垂 播種、扦插、嫁 接
【紫薇】 喜光稍耐陰,耐旱,怕澇 樹姿優美,花色艷麗,花期極長 分櫱、扦插、播種
【杜鵑】 不耐寒,忌乾燥曝曬,喜酸性土壤 各種樁景,枝葉纖細,根樁奇特,花艷麗 播種、扦插、壓條、嫁接
【小葉丁香】 喜溫暖及陽光充足,耐旱耐瘠薄,有一定耐寒力 株形豐滿秀麗,花芳香 播種、分株、扦插、壓 條、嫁接
【小葉女貞】 稍耐寒,喜光,耐陰 葉光亮青綠,初夏白花錦簇 播種
【迎春】 喜光耐寒,耐旱,耐鹼,不耐水濕 花極早,花色金黃可愛,葉小密集,枝條柔軟耐修剪,可紮成各種 類型 扦插、分株、壓條
適合做微型盆景的小樹:
虎刺
黃楊
六月雪
火棘
雀梅
小鐵樹
小南天竹
小水杉等等。
五大盆景流派常用的樹種:
1.嶺南派樹樁盆景常用的樹種主要有:九里香、福建茶、榆、雀梅、榕、黃楊、羅漢松、五針松、杜鵑、水桅子、梅、銀杏等。
2.川派樹樁盆景一般選用金彈子、六月雪、羅漢松、銀杏、紫薇、貼梗海棠、梅花、火棘、茶花、社鵑等; 3.揚派樹樁盆景的常用樹種有:松、柏、榆、黃楊(瓜子黃楊)及五針松、羅漢松、六月雪。銀杏、碧桃、石榴、構把、 梅、山茶等
4.蘇派樹樁盆景常用的樹種有松、柏、雀梅、榔榆、黃楊、三角楓、石榴、鳥不宿等。
5.海派盆景選用的樹種非常豐富,落葉、常綠、花果各類應有盡有,現在已達140餘種,其中以常綠的松、柏和色姿並麗的花果類為主,近幾年還從國外(如日本、葡萄牙等)引進一些樹種
Ⅷ 什麼植物做微型盆景比較好養
個人推薦榕樹是非常好養的,小葉榕。其實能作為盆景的植物非常多。
我們常見的家庭盆景主要有, 以銀杏、梅花、蠟梅、黑松、羅漢松、迎春、紫荊、貼梗海棠、金錢松、真柏、刺柏、孔雀柏、垂絲海棠、西府海棠、紫薇、枸杞、枸骨、南天竹、白蠟、福建茶、紅楓、十大功勞、黃櫨、扶芳藤、南蛇藤、佛肚竹、鳳尾竹、紫竹、棕竹、文竹、傘竹、朱蕉、九里香、硃砂根、金雀、木蘭、胡頹子、金銀花、長春藤、葡萄、雞血藤、五味子、絡石、吊蘭、蘆薈、五角楓、石榴、六月雪、木瓜、山楂、蘋果、梨、桃、佛手、山茶花、絲棉木、瑞香、桂花、馬醉木、杜鵑、金彈子、蘇鐵、榕樹、南方紅豆杉、菊花、沿階草、虎耳草、小櫱、黃楊、元寶楓、火棘、五針松、雀舌羅漢松、錦松、瓔珞松、水杉、等等。
常見的,比較適合做盆景的樹主要有,蘇鐵、銀杏、金錢松、黑松、五針松、錦松、翠柏、福建柏、刺柏、羅漢柏、竹柏、真柏、水松、紅豆杉、榧子、榆、榔榆、朴、榕、小檗、海棠、南天竹、繼木、火棘、紅葉李、櫻花、榆葉梅、郁李、紫藤、錦雞兒、九里香、冬青、五色俄、三角械、雞爪槭、雀梅、本槿花、梧桐、福建茶、枸杞、六月雪、竹類、檉柳、瑞香、胡頹子、小葉丁香、發財樹、節節高等等。
Ⅸ 榆葉梅苗木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榆葉梅是大家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樹類,又名榆梅、榆葉鸞等。因其葉似榆,花酷似梅花而得名。榆葉梅枝繁葉茂,花色艷麗,在我國北方地區,榆葉梅是栽植比較廣的觀花樹種,要是配合其他植物一起觀賞效果會非常不錯。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榆葉梅苗木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有哪些吧!
1榆葉梅的生長習性介紹
榆葉梅枝紫褐色,葉寬橢圓形至倒卵形,花單瓣至重瓣紫紅色,核果紅色近球形。喜光,稍耐陰,耐寒,能在-35℃下越冬。對土壤要求不嚴,以中性至微鹼性而肥沃土壤為佳。根系發達,耐旱力強。不耐澇。抗病力強。生於低至中海拔的坡地或溝旁喬、灌木林下或林緣,我國產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甘肅、山東、江西、江蘇、浙江等地。
2榆葉梅的繁殖方法介紹
1、嫁接:榆葉梅嫁接方法有芽接和枝接兩種,一般用芽接的多。芽接在8月中下旬進行為宜。砧木可用一年生的榆葉梅實生苗,或用野薔薇類植物、毛桃、山桃實生苗均可。芽接可從優良品種的榆葉梅株上,選擇剪取一年生枝條上的飽滿葉芽備用。枝接應在春季2-3月進行。接穗要在植株萌芽前截取。冬韌也可截取接穗,貯藏在沙土中,留待春季使用。
2、扦插:榆葉梅常於春末秋初用當年生的枝條進行嫩枝扦插,或於早春用去年生的枝條進行老枝扦插。嫩枝扦插在春末至早秋植株生長旺盛時選用當年生粗壯枝條作為插穗,把枝條剪下後選取壯實的部位,剪成5~15公分長的一段,每段要帶3個以上的葉節。硬枝扦插在早春氣溫回升後,選取去年的健壯枝條做插穗,每段插穗通常保留3~4個節。
3、分株:榆葉梅分株方法可在秋季和春季土壤解凍後植株萌發前進行,分株後的植株應剪去1/3~1/2枝條,以減少水分蒸發,這樣有利於植株成活。
4、壓條:選取健壯的枝條,從頂梢以下大約15~30公分處把樹皮剝掉一圈,剝後的傷口寬度在一公分左右,深度以剛剛把表皮剝掉為限。剪取一塊長10~20公分、寬5~8公分的薄膜,上面放些淋濕的園土,象裹傷口一樣把環剝的部位包紮起來,薄膜的上下兩端扎緊,中間鼓起,約四到六周後生根。
3榆葉梅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介紹
1、土壤:榆葉梅對土壤的要求不嚴,但不耐水澇,喜中性至微鹼性、肥沃、疏鬆的砂壤土。
2、澆水:榆葉梅忌水澇,春季栽植,如果天氣乾燥,要澆2-3次水,平時不用澆水,同時要注意雨季排澇。
3、陽光:榆葉梅在秋、冬、春三季可以給予充足的陽光,放在室內養護時,盡量放在有明亮光線的地方,如採光良好的客廳、卧室、書房等場所。
4、溫度:榆葉梅喜歡溫暖氣候,但夏季高溫、悶熱的環境不利於它的生長,對冬季溫度要求很嚴,當環境溫度在10℃以下停止生長,在霜凍下不能安全越冬。
5、蟲害:榆葉梅的病蟲害主要有褐斑病、白紋羽病、蚜蟲、刺蛾、紅蜘蛛、卷葉蛾等,一般發生在夏、秋季節,應及時選葯噴灑防治。
6、修剪:榆葉梅生長過程中要注憊修剪枝條,在花謝後要對花枝進行適度短剪,每一健壯枝上留3~5個芽即可。入伏後,再進行1次修剪,並打頂摘心,使養分集中,促使花芽萌發。
羽葉蔦蘿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羽葉蔦蘿屬於旋花科的一種一年生藤本花卉,又叫蔦蘿、游龍草等。羽葉蔦蘿的花朵與葉片長得極為雅緻,栽培也比較簡單,是作為盆景植物的一種獨特的植株。它栽種在景盆當中,花藤自然下垂,一簇簇的,景象極為美麗壯觀,是美麗的庭園觀賞植物,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羽葉蔦蘿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有哪些吧!
1羽葉蔦蘿的生長習性介紹
羽葉蔦蘿喜光,喜溫暖濕潤環境,生長於海拔0至2500米的地區,不耐寒,能自播(一般由人工引種栽培飢碰),要求土壤肥沃。抗逆力強,管理簡便。人工播種於3月下種,苗長10厘米移植。為使多開花,宜植於向陽處肥沃的土中。盆栽須立支架,好肢仔供其纏繞,開花時極纖秀佳麗。
2羽葉蔦蘿的繁殖方法介紹
羽葉蔦蘿通常用育苗盤播種繁殖,每平方米苗床播種量100克左右,播種後覆蓋細土1.5厘米左右,不可太薄,否則容易帶種皮出土。控制地溫20~25℃,種子播後4天出苗,出苗容易,但往往不整齊,應精細選種以便幼苗整齊。幼苗友汪非常怕旱,當乾旱稍重時就會枯死,即使澆水也很難恢復,育苗時應特別注意這一點。
3羽葉蔦蘿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介紹
1、選盆:選一適當大小的花盆,盆的底孔用兩片瓦片或薄薄的泡沫片蓋住,既要保證盆土不被水沖出去,又要能讓多餘的水能及時流出。瓦片或泡沫上再放上一層陶粒或是打碎的紅磚頭,作為濾水層,厚約2~3厘米。
2、上盆:羽葉蔦蘿小苗裝盆或養了幾年的大株轉盆時,先在盆底放入2~3厘米厚的粗粒基質作為濾水層,其上撒上一層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料作為基肥,厚度約為1~2厘米,再蓋上一薄層基質,厚約1~2厘米,然後放入植株,以把肥料與根系分開,避免燒根。
3、肥水:羽葉蔦蘿上完盆後澆一次透水,並放在遮蔭環境養護一周。小苗移栽時,先挖好種植穴,在種植穴底部撒上一層有機肥料作為底肥(基肥),厚度約為4~6厘米,再覆上一層土並放入苗木,以把肥料與根系分開,避免燒根。放入苗木後,回填土壤,把根系覆蓋住,並用腳把土壤踩實,澆一次透水。
4、修剪:羽葉蔦蘿在冬季植株進入休眠或半休眠期,要把瘦弱、病蟲、枯死、過密等枝條剪掉。也可結合扦插對枝條進行整理。
5、脫盆:把要換盆的花放在地上,先用巴掌輕拍盆的四周,使根系受到震動而與盆壁分離,把花盆倒過來放在左手上,左手的食指與中指輕輕夾住植株,手腕與指尖頂住盆沿,右手拍打盆底,再用母指從底孔把根土向下頂,讓植物脫出來。脫出來後,用雙掌輕輕拍打盆土,讓多餘的土壤脫落。
6、換盆:羽葉蔦蘿養護得法會生長很快,當生長到一定的大小時,就要考慮給它換個大一點的盆,以讓它繼續旺盛生長。換盆用的培養土及組分比例可以選用下面的一種,菜園土:爐渣=3:1,或者園土:中粗河沙:鋸末(茹渣)=4:1:2,或者水稻土、塘泥、腐葉土中的一種。
熊童子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1熊童子的生長習性介紹
熊童子較為喜歡陽光,不過夏季溫度過高會休眠。宜溫暖乾燥和陽光充足、通風良好的環境,忌寒冷和過分潮濕。夏季休眠當夏季溫度超過35℃時,應減少澆水,防止因盆土過度潮濕引起根部腐爛。同時應適當遮蔭以防止烈日曬傷向陽葉片,留下疤痕影響整體的觀賞性。
2熊童子的繁殖方法介紹
熊童子繁殖主要用扦插繁殖,在生長期選取莖節短、葉片肥厚的插穗,長5厘米至7厘米,以頂端莖節最好。剪口稍乾燥後再插入沙床,插後約20天至25天生根,30天即可盆栽,也可把枝條直接插入園土中。熊童子和其他景天科植物不同,葉插雖然容易生根,但很難長出芽來,所以一般不用葉插方式繁殖。
3熊童子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介紹
1、溫度:把熊童子移到新盆里之後,應該隨時注意保持其生長環境的乾燥,保證有充足的陽光照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熊童子的生長溫度不要超過35℃,因為在這個時候,植株的生長會處於暫停狀態。
2、光照:熊童子生長期要充分陽光,陽光充足的話,葉片會變得肥厚飽滿,如果過於陰暗,會使莖葉纖細柔弱。盛夏高溫下恰當遮蔭,但過於蔭蔽,莖葉纖弱,絨毛缺少光澤。不耐寒,冬季搬室內養護,應放陽光充分的窗前。
3、澆水:熊童子比較喜歡乾燥的土壤,如果周圍的環境較為潮濕,則應該減少澆水的次數,防止根部過度濕潤引發爛根現象。給熊童子澆水時應該注意每次少澆一點,一個月澆兩次就可以了,澆水時間盡量控制在一天中的晚上七點鍾左右。
4、換盆:隨著熊童子的生長,小盆已經滿足不了它的生長需求,一般每一到兩年要換盆一次,且最好在生長期春季進行。換盆之前應該在新盆中准備好新土,新土的肥力中等,土質的排水性能要好,可以將粗砂土、蛭石、園土、腐葉土等混合均勻。由於熊童子耐乾旱,不耐水濕,所以換盆之初只需要澆少量的水。
5、病蟲:萎蔫病和葉斑病是熊童子常發的兩種病狀,萎蔫病可使熊童子的葉子發黃枯萎,嚴重的話就會致死。葉斑病會使熊童子的葉子出現各種不規則的斑痕,會影響熊童子的觀賞性。要防治這兩種病可以採用50克菌丹進行800倍稀釋後噴灑在植株的表面。熊童子的蟲害有介殼蟲和粉虱,可以採用百分之四十的氧化樂果乳油進行1000倍的稀釋後噴灑在植株表面。
盆栽鐵線蓮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鐵線蓮屬草質藤本植物,又叫鐵線牡丹、金包銀等。鐵線蓮是一種常見的並且生長能力很強的植物,非常合適用於家居布置上,也可種植在庭院中、窗邊,也可盆栽種植用來點綴,觀賞價值極高。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鐵線蓮的盆栽鐵線蓮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有哪些吧!
1鐵線蓮的生長習性介紹
鐵線蓮分布於廣西、廣東、湖南、江西等地,生於低山區的丘陵灌叢中,日本有栽培。喜肥沃、排水良好的鹼性壤土,忌積水或夏季乾旱而不能保水的土壤。耐寒性強,可耐-20低溫。有紅蜘蛛或食葉性害蟲危害需加強通風。
2鐵線蓮的養殖方法介紹
1、溫度:鐵線蓮生長的最適溫度為夜間15~17℃,白天21~25℃。夏季溫度高於35℃時,會引起鐵線蓮葉片發黃甚至落葉,在夏季要採取降溫措施。在11月份,溫度持續降低,到5℃以下時,鐵線蓮將進入休眠期。在12月份,鐵線蓮完全進入休眠期,休眠期的第1、2周開始落葉。
2、光照:鐵線蓮需要每天6小時以上的直接光照,這對它的生長是非常有利的,盡管在天熱的時候會產生斑點。盆栽鐵線蓮從秋季至第二年早春放置在全光照條件下栽培,不需遮蔭,進入夏季後需防止強烈光照直射,適當遮陰。否則容易致使鐵線蓮的葉片老化枯黃,生長不良。
3、澆水:鐵線蓮對水分非常敏感,不能夠過於或過濕,特別是夏季高溫時期,基質不能太濕。一般在生長期每隔3~4天澆1次透水,澆水在基質干透但植株未萎蔫時進行。休眠期則只要保持基質濕潤便可。澆水時不能讓葉面或植株基部積水,否則很容易引起病害。
4、施肥:鐵線蓮在2月下旬或3月上旬抽新芽前,可施一點NpK配比為15:5:5的復合肥,以加快生長,在4月或6月追施1次磷酸肥,以促進開花。平時可用150毫克/千克的20:20:20或20:10:20水溶性肥,在生長旺期增加到200毫克/千克,每月噴灑2~3次。
5、修枝:鐵線蓮修枝的目的就是為了植株開更多的花,一般一年1次,去掉一些過密或瘦弱的枝條,並使新生枝條能向各個示向伸展。修枝的時間要根據不同品種的開花時期而定,早花品種(花期4~5月)要在花期過後,也就是6~7月進行修枝,去除多餘的枝條,但不能剪掉已木質化的枝條,如果在這之前修枝,會導致當年開不了花。
3鐵線蓮的養殖注意事項介紹
1、鐵線蓮栽後頭幾個月要注意充分給水,給水范圍直徑不小於50厘米,使根部能向四周伸長,同時應特別注意排水。
2、鐵線蓮栽植時一般掘穴深40厘米,穴徑60厘米,掘松穴底硬土後放進大量腐殖質,再加入摻有骨粉的表土。注意,枝條脆,易折斷,應注意誘引固定。
3、鐵線蓮在排水不良的粘土或輕砂土中,穴底掘松後要混和鏟泥炭土或腐殖質,在可能積水處底部要用石塊或瓦礫墊高,高出周圍土面25厘米。
4、鐵線蓮病害有枯萎病、特別可能發生在夏季雨天放晴,溫度急升時,枝條突然枯萎,往往在秋天或次年春天萌發新技。其他有粉霉病、病毒病等,用10%抗菌劑401醋酸溶液1000倍液噴灑。
5、鐵線蓮蟲害有紅蜘蛛、刺蛾危害,用50%殺螟松乳油1000倍液噴殺。
Ⅹ 榆葉梅的栽培技術
榆葉梅因其葉似榆樹葉,而花像紅梅而得名,原產中國北部,現華北、東北各地廣泛栽培。其變種和變型主要有鸞枝榆葉梅、單瓣榆葉梅、復瓣榆葉梅、重瓣榆葉梅等等。
榆葉梅喜光,耐寒、耐旱,對輕鹼土也能適應,在肥沃、濕潤的土壤上生長、開花都很好。其栽培管理可以很粗放,只要注意隨時修剪根砧萌櫱;開花後進行枝條更新,將開過花的枝條或老枝剪去,促進萌發新枝,因為著生花芽都在新枝上;不更新的老枝生長勢弱,花芽少而瘦弱,第二年開花也小。修剪後要適當施肥,並注意澆水,以促進新枝健壯。
用播種或嫁接法繁殖。但播種不能保持品種原有的特性,故觀賞價值高的植株都用嫁接和扦插法繁殖。嫁接砧木可選用播種的單瓣榆葉梅或山桃苗,扦插用硬枝和半成熟枝扦插均可以。在園林中往往以松柏為背景叢植,或與連翹配置。還可作盆景、切花或催花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