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奇石盆景
1. 臨朐奇石的奇石溯源
宋代(十世紀中葉至十三世紀末)是中國古代賞石文化的鼎盛時代,北宋徽宗皇帝舉「花石綱」,成為全國最大的藏石家。由於皇帝的倡導,達官貴族、紳商士子爭相效尤。於是朝野上下,搜求奇石以供賞玩,一度成為宋代國人的時尚。這一時期不僅出現了如米芾(字元漳)、蘇軾(號東坡)等賞石大家,司馬光、歐陽修、王安石、蘇舜欽等文壇、政界名流都成了當時頗有影響的收藏、品評、欣賞奇石的積極參與者。宋代賞石文化的最大特點是出現了許多賞石專著,如杜紹(字季陽)的《雲林石譜》、范成大的《太湖石志》、常懋的《宣和石譜》、漁陽公的《漁陽石譜》等。其中僅《雲林石譜》便記載石品有 116種之多,並各具生產之地、採取之法,又詳其形狀、色澤而品評優劣,對後世影響最大。又據南宋趙希鵠的《洞天清錄集·怪石辨》載:「怪石小而起峰,多有岩岫聳秀、嵌之狀,可登幾案觀玩。」足見當時以」怪石」作為文房清供之風已相當普遍了。
以書畫兩絕而聞名於世的北宋米芾(字元肆)是11世紀中葉中國最有名的藏石、賞石大家。他不僅因愛石成癖,對石下拜而被國人稱為「米癲」,而且在相石方面,還創立了一套理論原則,即長期為後世所沿用的「瘦、透、漏、皺」四字訣。其實當時癖石者甚眾,米帶只是其中之一罷了,「愛石而癖」絕非米氏所獨鍾者。據文獻載:「米嘗守漣水,地接靈璧,蓄石甚富,一一加以美名,入室終日不出。」當時有位監察使叫楊傑的,「知米好石廢事,往正其癖」。但正當他老先生振振有詞地教訓米帶時,「米徑前以手於左袖中取一石,其狀嵌空玲瓏,峰巒洞穴皆具,色極清潤。米舉石宛轉翻復以示楊曰:『如此石安得不愛?!』楊殊不顧,乃納之左袖。又出一石,疊峰層巒,奇巧更勝,楊亦不顧,又納之左袖。最後又出一石,盡天畫神樓之巧;又顧楊曰:『如此石安得不愛?!』楊忽曰:『非獨公愛,我亦愛也!』即就米手攫得徑登車去。」這個故事十分生動有趣,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米家奇石多小巧玲嚨、富於山水畫意的天然特色,和當時上層社會愛石、藏石的濃厚風氣。
宋代在臨朐保存下來的石文化遺存更為豐富。東鎮碑林異彩紛呈。據光緒《臨朐縣志》記載,東鎮碑林有古碑360餘幢,高者7米,低者半米。其中有御碑12幢,時代最早的是西漢。這些古碑現存近200幢,它不但記載了歷代朝廷官府對沂山的詔封祭告,還記載了歷代的自然災害、國家變革、征戰討伐,也歌頌了東鎮沂山的秀麗風光。碑刻字體,正、草、隸、篆、行均有;鐫刻形式,陰刻、陽文、雙勾俱全;花邊紋飾,式樣各異,文體有詔旨、祭文、詩詞歌賦、散文題詞,長者數千言,短者數十字,是集文學、書法、雕刻為一體的珍貴資料。寺頭鎮石佛堂石佛造像,是在一塊長3米、寬2.7米、高2.4米的巨石上雕刻著近百尊佛像,其精妙處是每尊佛像上又雕了許多小佛,小的只有豆粒大,卻栩栩如生。 明清兩朝(十四世紀中葉以後)是中國古代賞石文化從恢復到大發展的全盛時期。在這數百年間,中國古典園林從實踐到理論都已逐漸發展到成熟階段。明代著名造園大師計成(字無否)的開山專著《園冶》;明·天年間王象晉的《群芳譜》;明·李漁的《閑情偶記》;明·文震亨的《長物志》等相繼問世。他們對園林堆山疊石的原則都有相當精闢的論述。「一峰則太華千尋,一勺則江湖萬里」(《長物志》)之說,至今仍是『小中見大』的典範。明·曹昭的《新增格古要論·異石論》,張應文的《清秘藏·論異石》,尤其是萬曆年間林有麟圖文並茂、長達四卷的專著《素園石譜》等,更是明代賞石理論與實踐高度而全面的概括。林有麟。不僅在《素園石譜》中繪圖詳細介紹了他「目所到即圖之」、且「小巧足供娛玩」的奇石一百一十二品;還進一步提出:「石尤近於撣」、「蕪爾不言,一洗人間肉飛絲雨境界」,從而把賞石意境從以自然景觀縮影和直觀形象美為主的高度,提升到了具有人生哲理、內涵更為豐富的哲學高度。這是中國古代賞石理論的一次飛躍。明清兩朝代,人們視奇石與書畫同為高雅藝術,或營建花園,或置於幾案,涌現出玩石熱潮。臨朐縣明代進士傅國,在《昌國艅艎》里有這樣一段記載:「臨朐三羊山北麓有鍾乳洞,俗稱仙人洞。中有石柱、石床,玲瓏如冰,淋漓欲滴。燈檠、丹灶,皆乳石天成。今為遊人伐取行盡矣。」足以說明當時人們愛石採石已成風氣。其中還寫了一篇「寶藏奇石」的考證,記述奇石百餘種,對奇石的探究已很詳細准確。另據傳,明衡王府營建花園時,張貼告示,收購怪石。全縣百埠周圍群眾一時挖石賣石成風,至今還流傳著「一塊好石頭換米一府斗」的說法。衡王府現存的假山怪石很多產於臨朐。
清·沈心(乾隆年間人,自號「孤石翁」)的價怪石錄》,陳元龍的《格致鏡原》,胡樸安的《奇石記》,梁九圖的《談石》,宋的《怪石贊》,高兆的《觀石錄》,毛奇齡的《後現石錄》,成性的《選石記》,王的《石友贊》,諸九鼎的《石譜》和谷應泰的《博物要覽》等數十種賞石專著或專論,共同把中國傳統賞石文化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峰。長篇小說《石頭記》(即《紅樓夢》) 的出現,北京圓明園、頤和園的建造,從一定意義上說,都是賞石文化在當時社會生活與造園實踐中的生動反映。清代的奇石觀賞已進入尋常百姓之家,成為民間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據臨朐縣志記載,清光緒24年(1898年),臨朐縣龍崗鎮鄉民在張世卿的倡議下,自願斂資,組織展覽,共展出奇石、盆景300餘件。
2. 中國哪個地方產名貴奇石
1.石河子奇石:產於新疆吉昌市
2.和田玉石: 產於新疆和田市
3.金沙江石: 產於青海玉樹至四川宜賓金沙江河床
4.雪花石: 產於四川泯江、長江、沱江、嘉陵江
5.雲溪紋石: 產於四川瀘州納溪臨長江邊
6.滬州空石: 產於四川滬州、宜賓長江段
7.綏江畫石: 產於雲南昭通地區綏江縣境內的金沙江
8.玉龍山石: 產於雲南麗江縣玉龍山
9.綠泥石: 產於在重慶以上的長江水域中
10.大理石: 產於雲南大理
11.恐龍化石: 產於雲南祿豐縣
12.澄江化石:: 產於雲南昆明市郊天帽山
13.貴州化石: 產於貴州興義縣
14.黔石: 產於貴州盤江
15.盤江石: 產於貴州南盤江,北盤江
16.百色彩蠟石:產於廣西百色縣
17.天峨石: 產於廣西天峨縣
18.大化石: 產於廣西大化縣岩灘下游江水河河床中
19.黃玉蠟石: 產於廣西南寧市古河床中
20.邕江石: 產於廣西邕江河段
21.彩陶石: 產於廣西合山市馬安村,來賓縣
22.草花石: 產於廣西武宣縣,來賓縣
23.武宣石: 產於廣西武宣縣
24.來賓石: 產於廣西來賓縣黃牛灘
25.龜甲石: 產於廣西來賓縣
26.菊花石: 產於廣西來賓縣三江口附近
27.木紋石: 產於廣西象州至武宣縣
28.潯江石: 產於廣西桂平市境內的黔江,潯江河段
29.桂產太湖石:產於廣西桂平市
30.葉蠟石: 產於廣西桂平市
31.桂林石: 產於廣西恭城瑤族自治區
32.墨石: 產於廣西恭城瑤族自治縣北溪河中嶺坡上
33.蠟石: 產於廣西鍾山縣
34.空心石: 產於廣西柳州市郊的陽和村
35.額爾齊斯河奇石: 產於新疆阿勒泰市,富蘊桃花玉石,
36.河湟石: 產於青海湟水河
37.木化石: 主要分布新疆哈密大南湖,沙爾湖,伊吾淖王湖一帶
38.風棱石: 產於新疆哈密東部戈壁中的馬蹄山一帶
39.戈壁石: 產於甘肅西部,內蒙西部
40.昆侖彩石: 產於青海省昆侖山東麓
41.漢江石: 產於陝西,湖北漢江流域的河床
42.丹麻彩石: 產於青海西寧湟中縣內
43.兆河石: 產於碌曲縣的黃河支流,即紅色珊瑚化石
44.甘肅化石: 產於廣河縣
45.龐公石: 產於陝西省渭水流域清水縣
46.菊花石: 產於瀏陽縣
47.元石: 產於新化縣,邵陽縣
48.武陵石: 產於武陵山脈常德,桃源一帶
49.桃源石: 產於桃源縣龍窩山文溪
50.雪花石: 產於洛河,伊河
51.黃河石: 產於青海至河南的黃河岸灘
52.巴林石: 產於巴林石溪
53.岫玉: 產於岫岩縣
54.遼西化石: 產於義縣,北票,凌源等地
55.泰山石: 產於泰山一帶
56.博山文石: 產於博山,淄博市,博山區顏神鎮
57.萊州石: 產於掖縣及萊西,煙台一帶
58.青州石: 產於青州市
59.香菇石: 產於青島
60.嶗山綠石: 產於青島嶗山仰口一帶的海域內
61.紫金石,
62.山旺化石: 產於臨朐
63.金錢石: 產於沂蒙山區的平邑縣
64.徐公石: 產於沂蒙山區的沂南,費縣
65.天景石: 產於費縣境內
66.兗州石: 產於兗州內
67.杏山石: 產於臨沂市蒼山縣
68.艾山石: 產於臨沂市西郊的艾山一帶
69.牡丹石: 產於洛陽偃師縣水泉村
70.呂梁石: 產於徐州市東南的銅山縣呂梁鄉白樓村
71.梅花石,黃河石: 產於洛陽汝陽縣
72.星辰石: 產於豫西北的澠池,新安,孟津三縣黃河大峽谷
73.靈璧石: 產於靈璧縣磬石山為正宗
74.虢石: 產於河南盧氏縣北部及靈寶縣南部
75.恐龍蛋化石:產於河南西峽縣
76.雨花石: 產於南京聚寶山,六合區靈岩山
77.棲霞石: 產於南京棲霞山
78.斧劈石: 產於武進縣
79.昆石: 產於崑山市北區的玉峰山上
80.太湖石: 產於太湖周圍地區
81.宣州景文石:產於宣城市山區華陽鄉雙河村的河床
82.宣州雪石: 產於南部宣城
83.騖州石: 產於浙江金化市
84.青田石: 產於青田縣山口鎮
85.巢湖石: 產於巢湖之濱的銀屏山一帶
86.菊花石: 產於永豐縣,上高縣
87.壽山石: 產於福州
88.黑石: 產於澎湖列島新竹,三棧溪
89.河蠟石: 產於基隆
90.星潭石: 僅產於花蓮
91.玫瑰石: 產於花蓮縣
92.金瓜石: 產於花蓮地區
93.西瓜皮石: 產於都歷至東河之間的沿海(台東)
94.龜甲石: 產於南投縣浦里,屏東縣恆春宜蘭縣
95.黑膽石: 主產於南投縣
96.花鹿石: 產於枋山
97.蛤蟆皮石: 產於五寮,澎湖
98.梨皮石: 產於新竹縣,澎湖北寮與七美
99.蠟石: 產於潮州
100.九龍壁石: 產於漳州市九龍北溪
101.孔雀石: 產於湖北銅綠山
102.天王菊花石:產於花都市花山鎮菊花山
103.英石: 產於英德市東部的英山
104.綠松石: 產於湖北房縣
105.孔雀石: 產於陽春市
106.蠟石: 產於陽春市
107.菊花石: 產於湖北恩施清江河畔,陽新,黃石
108.菊花石: 產於湖北恩施清江河畔,陽新,黃石
109.古陶石: 產於湖北恩施清江河畔
3. (一)異軍突起的垣曲奇石
翻開上世紀90年代之前的所有觀賞石專著、畫冊,內容沒有提及山西;古今中外所有書本幾乎沒有山西觀賞石的記錄。那時,山西成為我國觀賞石的盲區。只在清康熙年間,名劇《桃花扇》作者孔尚任曾「喜得垣曲山澗五彩小石」,並題詩一首,收錄在後來刊發的《孔尚任詩文集》中。
1998年春,垣曲縣幾位奇石愛好者大著膽,捧了幾塊觀賞石參加了在洛陽召開的「國際奇石博覽會」,居然捧回金獎、銀獎各一塊。一石激起千層浪,由此激發起垣曲廣大群眾對觀賞石的興趣,他們紛紛踏入黃河的五大支流河灘中,開始奇石的尋找、開采及加工。隨後正式成立「垣曲縣奇石盆景收藏協會」,一時縣內奇石展銷館紛紛開張,從此垣曲的奇石開采、收藏、展銷登上大雅之堂,走向市場。從1998年起,垣曲奇石步入我國奇石行業,參加了北京、南京等地舉辦的全國性大型奇石展,並走出國門參展,歷年來榮獲奇石類金獎105塊,銀獎186塊,銅獎286塊,成為我國奇石界一匹黑馬。
虯株梅怒放
垣曲的奇石以「黃河石」為主打品牌,它數量多,類型全,品相高,占據垣曲奇石的半壁江山。其中,最具鮮明特色的還數梅花玉,這一古老觀賞石種,在原產地河南汝陽資源已近枯竭,開采區已被當做自然(地質)遺產而封閉,山西垣曲的梅花玉異軍突起,正好填補了這一石文化的空缺。垣曲的梅花玉造型優雅,將「寒梅斗風雪」中梅花傲霜凌雪的氣質表現得淋漓盡致,更有「紅梅迎春」、「綠梅吐蕊」、「雪夜玉梅」那種嬌艷、幽思的古韻,大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之感。垣曲還有新的奇石品種「五龍玉」,既有「龍鳳舞海空」的栩栩造型,又有「雲霞騰彩虹」、「山似怒濤翻」的波瀾壯闊奇景。此外「海金石」、「菊花石」、「鍾乳石」也有與國內同類型著名奇石一搏的資本。
綠梅凌雪霜
雪夜點點梅
4. 太行石盆景如何欣賞
太行石盆景如何欣賞?我們要從藝術審美3個方面來分析,才能欣賞太行石盆景的藝術之美。下面就簡單的給大家分享一下。
第三,太行石和盆景藝術的結合之美
太行石和盆景結合,做成太行石盆景,是藝術的結合,使它們的觀賞價值更高,石頭與樹木的巧妙完美結合,使其文化內涵豐富,意境更加深遠,通常太行石盆景構思精巧,形式多樣,枝幹飄逸,姿態優美,是2者完美的結合。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感謝大家的閱讀。
5. 藝購中國,奇石書畫藝術品交流平台坐落在奇石書畫之鄉---臨朐是嗎
是的!藝購中國奇石書畫商城—是山東臨朐第一大網上商城!商城內有大量的書畫、木雕、奇石、古玩雜件等藝術文化珍品。在網路上搜索藝購中國可以進入網址查看
6. 嵐皋奇石店在哪裡
陝西省安康市嵐皋縣207省道西50米。龍雲根藝奇石盆景是一備清家以石會友的店鋪,位於譽團陝西省安康市嵐皋縣207省道西50米,該店的奇石造型完美,花紋完整仿虛前,色彩搭配合理,非常好看。
7. 山東一景區火了,耗資10.2億傾力打造,因廁所問題「被摘牌」
文/神秘指南(歡迎大家轉載與分享)
眾所周知,中國地大物博, 旅遊 景點分布眾多,很多人喜歡 旅遊 ,但是對景區的選擇卻倍感頭疼 ,選擇名氣響亮的,卻避免不了人潮高峰期的擁堵,選擇冷門的,有擔心景區的體驗感差,費錢又費心。 但即使如此,依然 遊人 樂此不疲。在旅行的途中,不僅能夠見識不一樣的風景察局首,還可以感受不同的人文情懷。
很多人在外出 旅遊 時,找到一個捷徑,那就是挑選星級景區,其中4A,5A是最受歡迎的,不僅有質量保障,還有較高的服務水平。然而,現在的星級景區,也有很多是由「水分」的,不僅沒有和質量保障,還存在各種管理上的問題,就比如我接下來說的這座景區「中華奇石城」。
中華奇石城,一個因為石頭聞名的景區。 大家可能會覺得石頭沒有什麼好看的,但是 這座奇石城卻被譽為「中國觀賞石之鄉」,更是被專家譽為「世紀之交中國北方發現的最偉大的自然奇跡」,榮譽非常的高 。中華奇石城位於山東省臨沂市的費縣,費縣雖然經濟貧困,但是因「奇石」走紅,是中國第一大賞石基地。
中華奇石城就位於費縣城北一公里處,是國家的4A級景區,總投資將近10.2億元,佔地面積將敗數近4000畝, 是集 旅遊 開發與奇石交易並重,打造臘鬧全國最大的奇石交易市場,山水相映奇石相間的奇石休閑 旅遊 度假區。 而這座耗資巨大,眾多光環加身的景區卻在2017年的時候,因為「廁所問題」被摘牌處理,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在2017年的時候,國家 旅遊 局對全國的景區都提出了「廁所革命」整治情況 ,主要是為了解決景區廁所環境臟亂差,找廁所難,如廁難等等,提高景區的服務質量。 而中華奇石城就因為內部的如廁問題,被摘牌警告。當時全國的景區因為這個問題,被降級,摘牌的不在少數。
8. 御花園有三座造型奇特的盆景分別是什麼
御花園里陳設著許多奇石盆景,據統計有45座之多,大部分是以太湖石為材料製成。 在眾多的盆景中,有3座造型頗為奇特,即海參石、拜斗石和木化石。
海參石位於天一門前甬路的東側,長78厘米,高66厘米,厚14厘米,下面配有 方形的漢白玉須彌座。
它的表面由無數條形狀似海參的小石塊組成,這些"海參」縱橫 交錯,纖毫畢現,每根海參的大小和表面形狀都與真海參酷似,看上去圓滑柔軟,頗具 肉感。 這塊奇石據記載是明景泰六年(1455 )增建御花園時所置,實為難得的珍品。
拜斗石位於天一門前甬路的西側,它以自然形成的紋理表面見長。這塊奇石的表面 呈現一位躬身下拜的老人形象,他雙手拱起,長袖下垂,似乎在虔誠地拜揖天上的星斗。 在他前方的右側有一暗色紋路,紋路上有七顆白色小點,排列形狀猶如北斗七星。
人們
將圖案中的老者形象說成是精通天文地理的諸葛亮,他正雙手拱起,神態專注於天空中 的北斗七星,因而又稱此石為「諸葛拜北斗」。
木化石盆景擺放在絳雪軒,乍看就像一段久經風吹日曬的朽木,背面還有無數蟲蛀 的小孔,敲之卻鏗然有聲,確為石質。
據考證,這可能是從黑龍江底撈起來的古松木化石。 木化石
正面還刻有乾隆皇帝所題的詩:"不記投河日,宛逢變石年。磕敲自鏗爾,節理尚 依然。旁側枝都謝,直長本自堅。康乾雖歲貢,遜此一峰全。
」。
類
9. 臨沂花卉市場大集時間
初五、初十,你也可以到 沂河路與沂州路交匯處東南角位置的魯南花卉城或者臨西十路與解放路驕交匯處南行三百米的花卉市場看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