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盆栽畫
㈠ 椰樹怎麼畫素描
第一步:畫出椰子樹的大輪廓線,注意物體形態位置。
㈡ 盆栽怎麼畫
盆栽的畫法:
生活中的植物有多種多樣,森林裡的或者自養的植物,家裡都會種植很多綠色的植物,精美的花盆,種植起來,繪畫就是描繪出生活中好看的畫面。
第四步:畫上植物葉脈,這樣簡單的植物盆栽完成了!
盆栽是指栽在盆里的,有生命的植物總稱;盆栽必須是活體植物,不同於盆花(可以是模擬花)。盆栽系由中國傳統的園林藝術變化而來,中國盆栽可分成兩大類,有山水盆景和樹木盆景。
㈢ 如何畫樹 3種方法來畫樹
目錄方法1:水果樹1、畫櫻桃樹。2、畫蘋果樹。3、畫橄欖樹。方法2:節日樹1、畫棵聖誕樹來增添節日的氣氛吧!聖誕樹的畫是很好的節日裝飾。2、萬聖節的時候畫棵怪誕樹吧。方法3:其他類型的樹1、畫膠樹。2、畫盆栽樹。3、畫松樹。4、畫竹子。5、畫梧桐樹。畫風景畫或森林畫的時候,知道怎麼畫樹木是件很方便的事。下面是幾種不同樣式的樹木的畫法。
方法1:水果樹
1、畫櫻桃樹。畫櫻桃樹就跟畫有細節的樹一樣。除了葉子不是綠的,而是粉紅的。
2、畫蘋果樹。蘋果樹是很適合添加到農場畫里的東西。
3、畫橄欖樹。因為樹干是扭曲的,橄欖樹是比較難畫的一種樹。
方法2:節日樹
1、畫棵聖誕樹來增添節日的氣氛吧!聖誕樹的畫是很好的節日裝飾。
2、萬聖節的時候畫棵怪誕樹吧。如果你真很想炫耀炫耀,就刻到南瓜上吧!
方法3:其他類型的樹
1、畫膠樹。膠樹,也叫桉樹,常見於澳大利亞。如果你想,還可以在樹枝上畫上考拉!
2、畫盆栽樹。盆栽樹本質上來說是花罐里微觀樹。
3、畫松樹。松樹比一般樹好畫。它們在森林風景畫里非常漂亮,單獨本身也很好看。
4、畫竹子。竹子在很多亞洲國家較常見,因為其較長的壽命所以被認為是長壽的象徵。
5、畫梧桐樹。美國梧桐樹在夏日的時候能遮一大片的陰。
㈣ 樹樁造型盆景誰給個圖片是什麼樣的
樹樁盆景造型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
(1)直乾式分為單干、雙干、多乾等形式,單乾式主幹只有一個,樹干挺拔直立而不彎曲,枝葉層次分明;雙乾式主幹有兩個,一樹雙干或把同種兩樹植於一盆。一左一右,一高一低,相互呼應,長短不等,配合自然;多乾式主幹有三個以上,一木多乾式或同一種樹多株植於一盆,姿態高低參差不齊,前後錯開,顯示出古老莊重或形似林海。
(2)懸崖式俗稱「倒掛式」,主幹下垂如生長在懸崖峭壁上的倒掛樹木。
(3)合栽式數株同種或異種樹木(或草本)同栽一盆,謂之合栽式,其數量以單數為宜,如將「松、竹、梅」同栽一盆而表現「歲寒三友」。
(4)斜乾式主幹向一側斜彎曲,力求自然,枝條分布均勻,具有詩情畫意。
(5)卧乾式樹干橫§}並布滿盆面,但枝葉向上生長。
(6)曲乾式主幹左右盤曲,先向右扭,再向左扭,層次分明,形似蟠龍;或是主幹雖然上升,而將主枝蟠曲層疊如雲。此種造型應用較廣。
(7)提根式自然界有些樹木常生於石隙岩旁,天長日久,表土流失,根群裸露,將其移栽盆中,保持此狀。
(8)附石式先用多孔的石頭,經過加工後,把松柏類的根引入石頭的洞孔中,盤根錯節,年久融合為一體,好像峭壁中的千年古樹,也可把老根抱附在石上,根尖扎入盆土中,好似樹木屹立於山石之上。
㈤ 怎樣給樹樁盆景造型
盆景被稱為「立體的畫,無聲的詩」,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很多青年朋友喜愛盆景藝術,想親手製作盆景。下面談談如何給樹樁盆景造型。
1.要有樹樁盆景造型的整體構思設計。詩文寫作要求的「意在筆先」,這同樣適用於盆景的創作。由於樁頭材料、種類、特性不同,形象各異,製作者要「因材制宜、揚長避短」地進行總體構想,在腦海中繪出藍圖,或在紙上畫出設計構圖。總體設計,應注意以下四個方面:
(1)明確主題。如:要表現剛健,樁頭主幹必須粗獷壯實,枝繁葉茂;表現險峻,則可採用「懸崖式」造型,使樁頭枝幹居高曲折而下;表現野趣,應著重刻劃樁頭主幹的腐洞斑痕、枝杈的短曲。
(2)分清主次。局部要服從整體,並突出作品主調,重點渲染;局部基調,作醞釀烘托之用,使作品既富於層次變化,又和諧統一為一個整體。
(3)取捨適度。盆景樁頭具有持續生長的特點,製作者要心中有數,根據其整體形勢決定根、枝、干、葉的高低、前後、左右的取捨,使之合乎「縮龍成寸」「以小見大」的造型規則。
(4)創新立意。要在前人寶貴遺產的基礎上大膽創新發展,創作出能夠體現時代精神的好作品。
2.要將剛直的樁頭枝幹合理地按創作意圖彎扭成各種形態,使其富於三維空間的變化。常用的彎曲方法有:棕扎法(用粗細不同的棕繩,對樁頭干枝進行綁扎,迫使其彎曲成型)、金屬線扎法(以粗細不同的銅、鋁、鉛、鐵等絲線,利用其堅韌性和可塑性,對樁頭干枝進行纏繞,迫使其彎曲成型)、曲木助彎法、穿透助彎法、鋸齒助彎法、切割彎法和刻槽法等。
3.為使樹樁盆景造型符合創作意圖,須對選用的樁頭作適當的剪裁和雕飾。剪裁是為了控制其生長速度,促使其多分枝,使樁頭在養分有限的盆缽中正常生長,生機蓬勃。裁剪順序是從主幹到枝葉,從大到小,從內到外。樹樁盆景造型的雕飾是為了表現其古老病殘的形象,以顯示其歷盡滄桑、時光久遠的「老者風范」。樹樁盆景的造型還要考慮其露根、嫁接、葉芽修整等方面。
㈥ 敘述各地樹木盆景山水盆景的藝術風格。
(一)揚派盆景
揚派盆景的藝術特點是「嚴整而富有變化,清秀而不失壯觀」。揚派盆景採用棕絲「精扎細剪」的造 型方法,如同國畫中的「工筆細描」。揚派盆景還特別講究「功 力深厚和自幼培養,這就是「樁必古老,以久為貴;片必平整,以功為貴」。由於受揚州經濟文化和地理環境的影響,揚州盆景和揚州園林一樣,既有北方雄建的特點,又有南方秀美之特徵。 (二) 嶺南盆景
嶺南盆景的製作、陳設和欣賞,有「一景二盆三幾架」之說,即除景外,盆具和幾架的選用也很重要。嶺南盆景多用石灣彩陶盆,有圓盤、方盆、多角盆、橢圓盆、長方盆、高身盆等,講究吸水透氣、色澤調和、大小適中、古樸優雅。幾架有落地式和案架式,多用紅木等較名貴的木材製作,使之協調和諧,相映成趣。 (三)川派盆景川派盆景的藝術風格:樹樁以古樸嚴謹,虯曲多姿為特色;山水盆景則以氣勢雄偉取勝,高、懸、陡。深,典型地表現了巴山蜀水的自然風貌。 由於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川派樹樁盆景一般選用金彈子、六月雪、羅漢松、銀杏、紫薇、貼梗海棠、梅花、火棘、茶花、社鵑等;山水盆景以砂片石、鍾乳石、雲母石、砂積石、龜紋石,以及新開發的品種為製作石材。 (四)蘇派盆景
蘇派盆景風格的特點,第一是古雅。將幾十年甚至幾百年樹齡的枯乾老枝,縮龍成寸,移植在咫尺的盆中,顯得古樸蒼勁。有人稱譽它為"盆景之王"。
蘇派盆景的第二個特點,是製作精細,靈巧人微,宛如江南絲竹樂那樣,予人以典雅、綺麗、朋快、流暢的感受。
蘇派盆景第三個特點,是深受蘇州古典園林的影響。有人稱蘇州盆景是濃縮了的蘇州園林。
蘇派盆景第四個特點是運用中國繪畫的畫理,講究意境。例如按照文徵明詩意創作的水石盆景"倚空石壁",追求潘夭壽畫意的千層石水石盆景"雲起",以及榆桑合栽的"牧歸桑榆晚"等。 (五)海派盆景上海盆景在蘇派的基礎上,博採眾家之長,逐步形成了明快、流暢、新奇的獨特風格。其造型方法,吸取了蘇派傳統的扎片法, 注重層次分明,但不採用棕絲攀扎,而用金屬絲纏攀,優點 是可以得心應手,隨心所欲,修剪則吸取了嶺南派蓄枝截干長處,力求蒼勁自然。上海盆景自成一派,已取得一致公。此外,上海製作的山水盆景,講究工藝精巧,注重布局, 疏密有致,"山"上植樹重姿態,點綴人物小件重比例,以形 神兼備,聞名於海內外。
其一,師法自然,蒼古入畫。盆景源於自然,但又不是自然景物的位移和翻版,而是按自然之理和形象取義的構思,通過精心設計和加工製作,把秀山、麗水、丘壑、林木、奇花,異草等盆景素材,由自然狀態升華為藝術形態。
其二,布局合理,富於變化。
其三,命名切題,立意深刻、盆景的重意命名,和描繪大自然象詩文、繪畫一樣,集中反映了作者對「大自然美」的理解和感受。
㈦ 素描盆栽怎麼畫
找圖照著臨摹比較簡單,或者自己擺放實物來寫生
主要是大型的構造,明暗的把握,具體回步驟:
1.先確答定大形態,定好關鍵點的位置,用長線條畫出來;
2.再用軟鉛把暗面和投影部分畫出來;
3.最後就是細節的刻畫,畫植物一定要注意千萬別把葉子畫的太相似,還有注意花瓣的紋路走向,葉子、葉脈千萬別勾太深了,那樣會顯的很不自然樹木的畫,就不用太在意葉子了,大致輪廓畫好只要用深淺分明層次來表現樹葉就行了。
㈧ 盆景最早出現於什麼時候
中國盆景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據現知考古、文獻記載:中國盆景起源於東漢(公元25—220年),形成於唐(公元618~907年),興盛於明清(公元1368~1911年)。
我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人們雖然集居城市,仍然留戀、酷愛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為適應需要產生「囿」、「苑」,發展形成「自然山水園」;產生「畫」,發展形成「自然山水畫」;產生「盆栽」,發展形成「盆景」。三者隨著人類的社會活動、經濟發展、文化提高而相互滲透、相互借鑒、相互提高。
據現有考古、文獻記載,浙江省餘桃縣河姆渡新石器貴遺址的發掘中,發現一片五葉紋陶片,陶片上刻有一方形陶盆,上栽形似萬年青的植物,說明早在公元前1萬年至公元前4千年的新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已將植物栽入器皿供作觀賞。河北望都東漢墓墓壁畫中出現繪有一陶質卷沿圓盆,盆內栽有六枝紅花,置於方形幾架之上,植物、盆盎、幾架三位一體的盆栽形象,特別是幾架的使用,說明早有東漢就已把盆栽作為重要的藝術表現形式。
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山水畫興起,當時畫家宗炳遍畫平生經歷過的山水,張於一室,以供臥遊,並寫下《畫山水序》,序中說:「昆閬之形,可圍於方寸之內。豎劃三寸,當千仞之高。橫墨數尺,體百里之回。」這種對「咫尺千里」和「小中見大」的體會,既能促使他把山水樹石縮在素絹上成為山水盆景畫,也可啟發他縮人盆盎成為盆景,可足不出戶,高枕臥遊。
發展到唐代(公元618~907年)出現寫意山水園和山水畫,盆栽者應用山水畫理將山石與植物組派盆景作出可貴的貢獻;廣州盆景藝人孔泰初、莫眠府、素仁、陸學明等人在繼承傳統基礎上,受嶺南畫派的山水樹木繪畫技法的影響,創造以順其自然的「截干蓄枝」剪枝造型,形成具有「飄逸豪放」特色的嶺南盆景;蘇州盆景藝人朱子安在著名作家和園藝家周瘦鵑提倡、指引下,在繼承傳統技法的同時,對傳統的「順風式」、「垂技式」、「六台三托一頂」等手法進行創新,創造「粗扎細剪」的技法,製作力求順乎自然,使其千姿百態,各具風韻的蘇派盆景;上海盆景藝人殷子敏率領其學生,博採眾家長,在學習我國優秀傳統藝術和外來風格的基礎上刻意求新,創立「雄健精巧」的海派盆景。
除各地園林部門建立盆景園,培育、創作、展覽盆景外,不少城市業余愛好者,在工作之餘,常以製作、欣賞盆景作為愛好。
1979年9月至10月,國家城建總局在北京主辦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全國「盆景藝術展覽」,展出各類盆景1100多盆。這以後,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花卉盆景分會每隔數年,舉辦一次「中國盆景評比展覽」,至今已成功舉辦四屆,使中國盆景藝術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創新,迅速發展。
同時,我國盆景界積極參加國際重大展覽,利用各種機會宣傳中國盆景藝術,使中國盆景走向世界,並在國際盆景界享有盛譽。
㈨ 樹樁盆景造型有哪幾種形式
盆景樹做造型首先應該遵循自然的方法。在自然界,樹木的生長具有最大的優勢,也就是說,樹木總是努力向上生長,爭取更大的生長空間。生長也需要光合作用,所以散稿沖自然界中的樹木應該是穩定的,並確保樹體的沖殲所有部分都能最大限度地接受陽光,所以大多數樹木會與上錐體和下墩形成穩定的三角形結構。這種形式也符合人們的審美習慣。因此,這種配置已經完全用敬逗於盆景造型。(這是初學者的要求,當他們對三角形結構感到舒適時,他們不會被它束縛。
對於初學者來說,在製作盆景時,他們應該粗略地畫出圖形,然後把每根樹枝綁起來,放在適當的位置,形成一個穩定的三角形。
需注意以下幾點:
(1)樹枝放在原地的基礎上(即整體三角形放在原地)不要寸直樹枝,張馳度。
(2)注意樹枝的分布應做到四格八布,即樹枝向四面八方伸展,使盆景顯得豐滿而穩定。
(3)注意主要分支的收集和發布,以便相互呼應。例如,盆景樹可以向左移動,放在右邊(即漂浮的樹枝),也可以向右移動,放在左邊,這樣可以給人一種生動美麗的感覺。
(4)注意細化大樹枝末端過密的小樹枝。如果小樹枝的位置不令人滿意,則應將它們系好並放置到位。
(5)沒有必要追求分支的層次。一些盆景樹創造了一個極其美麗的意境,只要整體形狀到位,樹枝沒有明顯的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