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藝盆景園
❶ 揚州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分給我吧,我剛從揚州回來,揚州沒啥玩的,還冷。。。一條東關街,沒意思,瘦西湖冬天去,凍死了,個園很小,有個門就在東關街裡面。何園不知道。。。園林還是來蘇州吧
❷ 圓玄道觀詳細資料大全
圓玄道觀,花都區新八景之一,位於廣東省新華鎮西面的畢村附近,是廣東道教活動的中心和遊客游覽觀光的勝地。其最初是由香港圓玄學院出資興建,為非牟利慈善福利機構,以「發展道教學術研究,方便信徒拜祀神祇,發揚孝親敬祖,慎宗追遠的美德;興扶老攜幼,興學育才」為宗旨,1998年首期工程落成開放,後多次擴建,目前佔地近百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 :圓玄道觀
- 外文名稱 :Yuen Yuen Taoist Temple
- 開放時間 :8:00-17:00
- 景點級別 :AAAA級
- 門票價格 :20元
- 建議遊玩時長 :建議4小時
- 所屬國家 :中國
- 所屬城市 :廣東省廣州市
發展歷史
「廣東圓玄道觀」位於廣州市花都區新華鎮西面的畢村附近,由香港圓玄學院出資興建,1998年首期工程落成開放。經過近幾年的擴建,規模越來越大,佔地面積有近百畝,形成廣東道教活動的中心。圓玄道觀是非牟利慈善福利機構,以發展道教學術研究,方便信徒拜祀神空棗祇,發揚孝親敬祖,慎宗追遠的美德;興扶老攜幼,興學育才為宗旨,同時亦是遊客游覽觀光的勝地。 圓玄道觀 廣東圓玄道觀是經國家宗教部門批准,由香港圓玄學院出資,香港道教聯合會主席,圓玄學院董事局主席趙鎮東先生一手創建。以「興學育才、扶老攜幼」為宗旨,弘揚孝親敬祖、慎宗追遠的中華傳統美德,弘揚道教優秀文化,提倡「三教合一」理念,倡導和諧宗教,是廣東省道教協會會址所在地。建築格局
道觀建築吸取古典宮殿廟宇的特點,所建山門牌坊為中心門,高大寬闊。入山門為一寬敞廣頃和場,左右各立一華表。正對山門為觀中主要建築三清大殿,採用傳統的天壇形式建造,殿前兩側有鍾樓、鼓樓。三清殿內供奉道教最高極尊之神: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殿頂的巨大圓球以純金製成。廣場右側為太和樓,左側為中和樓、圓玄山莊及安老院,另建有觀音殿、斗姥殿、太歲殿。 圓玄道觀——山門一期工程
1998年11月7日,道觀第一期竣工開光,向信眾及遊客開放。道觀按傳統宮觀建築要求沿子午線坐北向南而建。一期佔地面積約十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六萬平方米。主體建築以仿古「天壇」形式建造,氣勢雄偉,神聖庄嚴,左青龍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布局巧究,環境清幽,風水得天獨厚,素有花都 「小天壇」之美稱,於2006年12月被花都區人民 *** 評為「花都新八景」之一。道觀一期建有三清殿、元辰寶殿、觀音殿、三聖殿、純陽殿、凌霄殿、黃大仙殿、文化陳列館、素食館、盆景園等配套設施,其中元辰寶殿是全國最大的六十甲子殿,是拜太歲祈求神明庇佑的最佳勝地。二期工程
道觀二期,即老子道德文化園,佔地面積約八萬多平方米,建築面積約三萬平方米,按宗教和文化旅遊的功能劃分為中、東、西三區: 中區,是文化園的主體部份,即老子道德文化廣場。廣場以一尊青銅鑄造,重約70多噸,高約斗乎拆16.8M,盤坐於三層台基上的八角青石上的老子像為中心,後座以三層高的「五嶽樓」為背景,和老子像底座三層台基構成「三山五嶽」,寓意一座座靠山。後座南面石牆上分別刻上儒釋道主要經典:《孝經》、《金剛經》和《道德經》,以此展示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及其深厚的文化淵源。老子像前東西兩側分別是石雕影壁,長73M,高10.5M,東側為《朝元圖》,按山西永樂宮《朝元圖》壁畫,以1:1的比例,用福建青石花崗岩,採用高浮雕的形式雕刻而成,已於2010年7月獲得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紀錄;與之呼應的西側則是《紀元圖》,也是採用高浮雕青石而成,用形象的圖畫來表現中國歷代帝君及聖人與道教的淵源關系。一邊玉皇率領眾仙朝拜三清,一邊人間歷代帝君聖人崇尚道教,相互映襯,相得益彰! 東區,按中國傳統園林建築的形式,用亭台、樓閣和連廊來布局,建有財神金殿、金山湖、姻緣石。金殿位於文化園的東北方位上,地理位置優越,布局精心考究,整座建築金光閃閃,耀目生輝,遠看就像一座金山。財神金殿設計方正穩重,築於花崗岩基座之上,寓意財富堆積如山,基業永固。殿內供奉金身財神,高19.88尺(長久發發),東西兩邊神龕內供奉328尊琉璃金身財神(生意易發),可供信眾認捐供奉;殿前方一湖:「金山湖」,但見水中大小不一的金礦石遍布湖中,令人即時產生下湖採挖金礦的慾念(求富之心世人皆有之);姻緣石,古語雲:姻緣三世定,有緣千里能相會。姻緣石四方各有鵲橋相接,寓意人們來自四面八方,雖各東西南北,但緣份一到便能相會於此,共諧連理,攜手白頭到老。該區還規劃設有碑林、道教音樂演示廳和茶莊等配套設施,遊客可欣賞書畫,可瞻仰墨寶,可聆聽音樂,可品茶休憩,既增長見識,又陶冶情操。 西區,規劃興建功德樓配套設施。廣東圓玄道觀乃非牟利慈善福利機構,所有收入除了支付日常運作開支外,都用於公益慈善事業。圓玄道觀是華南地區一座規模宏大的新建道教宮觀,觀內庭園廣闊,綠樹成蔭,殿宇棋布,在這里不僅可以從中了解到中國古代道教文化的發展歷史,還可以領略中國古代建築的藝術風采。歷經十多年的發展,現已發展成為廣東省道教活動的中心,是兩岸三地道教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是十方信眾及廣大民眾參拜神明和休閑度假至佳勝地。道觀淵源
「九潭集福地,留待有緣人」。1994年廣東省道教協會成立,但沒有找到合適的地方做為會址,影響協會的工作開展。當時有熱心道教人士和省道協領導及有關人員一起到香港圓玄學院拜訪香港道教界領袖、香港道教聯合會主席、香港圓玄學院董事局主席趙鎮東先生,談起會址及遇到的困難,希望趙老先生給予支持。粵港兩地道教本乃同出一脈,血濃如水,趙老先生一向熱心道教事業,當即一口應允。冥冥之中早有定數,從那時開始,趙老先生爬山涉水、舟車勞頓到處選址,最終選址在花都區九潭村這塊風水寶地。而圓玄學院位於香港荃灣三疊潭,疊三歸九,九潭矣。正所謂「九潭集福地,留待有緣人」,有緣人就是我們趙老先生。定址後趙老先生把晚年的全部精力都放在創建圓玄道觀上,經過精心策劃,巧妙布局,歷時五年的建造,一座規模宏大的仿古建築「圓玄道觀」第一期終於於1998年11月7日竣工落成,解決了會址的問題,為廣東省道教事業的發展奠下了堅定的基礎。 圓玄道觀主要景點
三清殿
三清殿是圓玄道觀的主體建築物,採用古典天壇形式建造,建築面積500多平方米,八角三重天面,圓形大廳,頂高近30米,天花繪太極圖,寓意天大地圓光明無凝。大殿黃色琉璃蓋頂,斗拱飛檐,彩繪絢麗。大殿中供奉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即玉清聖境大羅元始天尊,上清真境大羅靈寶天尊,太清仙境大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三清是道教最高極尊之神。道教之源,出自戰國時哲學家老子的道家。東漢人張陵以老子《道德經》為宗義,尊奉老子為太上道祖即太上老君道德天尊。 圓玄道觀 三清殿純陽寶殿
本殿供奉孚佑帝君,亦稱呂祖先師,道教八仙之一,道教全真道純陽派開山祖,道家尊稱純陽帝君。元辰寶殿
元辰殿供奉著斗姆元君及六十太歲,斗姆元君全稱為:摩利攴天大聖先天斗姆元君六十太歲掌管人間的禍福。三聖殿
本殿內供奉儒、釋、道三家聖人,中座為「釋迦牟尼」,左座為「太上老君即老子」,右座為「孔子」「三家合一」。凌宵寶殿
本殿現如今供奉的是關公,(2015年3讀者到過道觀 )。觀音殿
供奉觀音菩薩,道教稱慈航真人,是道教十二金仙之一。黃大仙殿
黃大仙,本名為黃初平,東晉人,著名道教神仙,出生地為現中國浙江省蘭溪赤松子赤松山。財神金殿
殿內供奉財神趙公明元帥,財神金殿設計方正穩重,金光閃閃,築於花崗岩基座之上,寓意財富堆積如山,基業永固。文化園
老子道德文化園佔地近百畝,主要以宣揚中華傳統文化為主,在廣場正中樹立著太上老君的銅像,老子銅像高16.8米 老子像 教人以誠信,為貧苦百姓建造義舍,發放義米義肉。張陵被百姓奉為「天師」,道教由此產生。道教教義中有禁絕邪惡,引人向善的性質,所以受人崇敬。盆景園
盆景園位於道觀西側,四周環境清雅幽靜,園中盆景形態奇特,走入園中能令您滌盡都市煩囂。春暉湖
春暉湖內有知止亭、七曲橋、聽濤軒等設施組成。春暉,原指春天的陽光,在這里是喻慈母的恩情。元圖
朝元圖全長73米,高約10.5米,是依據山西永樂宮的朝元圖壁畫以1:1的比例採用福建清石雕刻而成。太和樓
三清殿東南邊這座三層綠色琉璃蓋頂的半仿古大樓,稱太和樓,二樓大廳是中華民族館,反映中國56個民族的居住地,民俗和穿戴的服飾。三樓大廳是雅石館,館內集天下之奇石。所謂奇石,就是自然生成形狀奇怪的石頭,例如其中一塊菊花石,就是花都區花山鎮的特產。這石頭無論敲成多少塊,滿身都是菊花形狀,白色半透明。花都區區花是菊花,是源於特產菊花石寓意。山門、山門牌坊門、廣場(兩側為鍾樓、鼓樓,各立一華表)、三清大殿(採用傳統的天壇形式建造,殿頂的巨大圓球以純金製成)為觀的中軸建築。該觀整體建築以仿古「天壇」形式建造,氣派庄嚴,四周環境雅緻,素有廣東「小天壇」之稱。 圓玄道觀太和樓旅遊信息
廣東圓玄道觀坐落於廣州市花都區新華街九潭村,距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洪秀全故居」僅1公里,東臨107國道,離花都市區只有幾公里路程,經主幹道迎賓大道可直達道觀。 公交:廣州花9路、花9路B、花20路、花26路、花68路(途經白坭)、花68路(途經瑞嶺)、花70路在圓玄道觀站下。
❸ 什麼是盆景,為什麼說盆栽是盆景之源
盆景,漢族優秀傳統藝術之一,是以植物和山石為基本材料在盆內表現自然景觀的藝術品。
它以植物、山石、土、水等為材料,經過藝術創作和園藝栽培,在盆中典型、集中地塑造大自然的優美景色,達到縮龍成寸、小中見大的藝術效果,同時以景抒懷,表現深遠的意境,猶如立體的美麗的縮小版的山水風景區。
盆景源於中國,盆景一般有樹樁盆景和山水盆景兩大類,盆景是由景、盆、幾(架)三個要素組成的,它們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統一整體。人們把盆景譽為"立體的畫"和"無聲的詩"。
起源發展
盆景源於中國。1972年在陝西乾陵發掘的唐代章懷太子墓(建於706年) 甬道東壁繪有侍女手托盆景的壁畫,是迄今所知的世界上最早的盆景實錄。宋代盆景已發展到較高的水平。當時的著名文士如王十朋、陸游、蘇東坡等,都對盆景作過細致的描述和贊美。元代高僧韞上人製作小型盆景,取法自然,稱「些子景」。明清時代盆景更加興盛,已有許多關於盆景的著述問世。「盆景」一詞,最早即見於明代屠隆所著的《考盤餘事》 。20世紀50年代以後,盆景製作在公共園林、苗圃和民間家庭有了很大的普及,並成立了盆景協會,經常舉辦盆景園和盆景藝術展覽等。
日本的樹樁盆景由中國傳入,稱「盆栽」。14世紀繪畫中已有出現。1909年,日本盆栽通過倫敦的一次展覽會而傳到西方,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始在歐美流行,並音譯為「bonsai」。現美國、英國、聯邦德國、澳大利亞和日本等都有全國性和地方性的協會。1980年在日本大阪召開了世界第一屆盆景大會,同時舉行了世界盆景展覽。西安花卉盆景公司成立於2011年11月,面積1280畝,注冊資金2000萬元,員工39人,其中高級園藝師5人,中級技術人員15人。集園林種植、綠化設計、園林施工為一體的綜合花卉種植企業。公司位於藍田縣城北環路中段路北,南臨霸河、北臨縣委縣政府。這里氣候適宜、雨量充沛、鳥語花香,具有得天獨厚的花卉盆景苗木栽培資源。
公司按照標准化、規模化、集約化的方式建立了一個1千畝的名優花木生產種植基地,主要品種有:大規格朴樹、國槐、皂角樹、柿樹、桂花、白皮鬆、北美海棠、法桐、青竹、紫薇、木瓜、紅葉桃、榆葉梅、七葉樹、大葉女貞、辛夷、紅黃玉蘭、垂柳、金絲柳 速生柳、等多個品種, 形成了規模化、市場化的布局。公司本著以誠信求生存,以科技求發展的經營理念,按照「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發展、標准化種植、娛樂休閑為一體」的格局,計劃用3至5年時間,把公司打造成為鄢陵縣花卉苗木、旅遊、娛樂休閑為一體的名優產業基地,成為鄢陵縣的一個靚點。
鄢陵花卉種植歷史悠久,在改革開放以來,國家明確提出了保護生態平衡、恢復植被、綠化環保、美化環境等一系列措施, 使我們有了更多的發展空間,公司期盼與社會各界人士攜手共同打造一個生態環保、休閑旅遊、花卉苗木一體化的生態園區。
盆景本來就是盆栽變得,養得好樹形好就叫做盆景了。
❹ 2023香格里拉導游詞
2023香格里拉導游詞5篇
朋友們,香格里拉位於雲南省西北部、青藏高原橫斷山區腹地,是滇、川、藏三省區交界地。我在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2023香格里拉導游詞,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2023香格里拉導游詞精選篇1
從天生橋下流過的碩多崗河也被藏民們賦予了頑強的性格。傳說,碩多崗河和從中甸城流過的那曲河是一母所生的姊妹倆。她倆伙了投奔大海,從雪山上同時出發。來到天生橋時,被堅固的石崖擋住了去路,姐姐那曲河退縮了,改道流向大中甸草原,妹妹碩多崗河不畏艱險,沖破石崖向前奔流……
天生橋是茶馬古道上最強勁的紐帶,也是一個磁場,一級古代,一級現代,散發著讓人盤桓流連的磁力,敏感一點的心靈羅盤都會在這里感應強烈。天生橋景區那層層疊起的石片,彷彿是記載著香格里拉厚重歷史的一本本巨著,為世人提供了一種破讀茶馬古道的密碼。
在天生橋南端摩崖上刻有一首出自清乾隆年間的詩,對天然的天生橋景觀竭盡描繪感嘆。這足以說明在很早以前,天生橋就在迪慶地域范圍佔有很重要的位置了。
2023香格里拉導游詞精選篇2
大家好!我代表__旅行社歡迎大家來到雲南,並對大家參加我社旅遊團表示熱烈的歡迎。我是大家的導游,我叫__,大家可以叫我小x或者x導。今天我們將游覽的是龍門。龍門是昆明的一個重要景點,以往我們都是用歷史、詩詞歌賦的眼光去欣賞它,現在我們不妨換個方式,從風水的角度去觀察龍門吧。
何為「風水」?從表面上看,是指風和水,即自然界中的現象,因此古往今來對「風水」一詞又有種種不同的解釋。歷史上最早給風水下定義的是晉代的郭璞,他在《葬書》中說:「葬者,乘生氣也。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而《辭海》對於風水一詞是這樣定義的:「風水,也叫勘輿,舊中國的一種迷信。認為住宅基地或墳地周圍的風向水流等形勢能招致住者或葬者一家禍福,也指相宅、相墓之法。」近年來學者們對《辭海》的定義持不同見解,主要傾向是不同意將風水與迷信劃等號。他們認為風水是古人在還不懂得現代很多科學道理的情況下,講究的一種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環境工程學!下面,我們就從以下幾個不同的角度去欣賞龍門的風水:
一、龍門為什麼要修建於山攔世肢上?提這個問題也許會有人啞然失笑。雲南94%的地方是山返握區,平地都拿來蓋樓房了,龍門當然要修在山上啦!這種認識是很片面的,古時候在修建一個建築物時都喜歡去看風水,看風水首先要看「龍」。龍即是龍脈,風水中以龍的變化來代表山脈的走向、起伏、轉折、變化。其中的主山為「來龍」,由山頂蜿蜒而下的山樑叫「龍脈」,也稱去脈,成語「來龍去脈」就源於此。山脈有不同的走勢,因此龍也有不同的姿勢。風水學把龍勢分為五種,即:1、南北走向的稱為正勢;2、由西向東的稱為側勢;3、逆水而上的稱為逆勢;4、順水而下的稱為順勢;5、首尾相顧的叫回勢。這里順便說一下,龍的側勢為什麼是「由西向東」,為不是「由東向西」呢?風水師常以我國的四條大河來劃分龍脈,稱為三大幹龍。長江以南的山脈為南龍,長江與黃河之間的山脈為中龍,黃河、鴨綠江之間的山脈為北龍。三大幹龍的起點為昆侖山,昆侖山位於中國的西部青藏高原,所以這里要說「由西向東」。把龍門修建於昆明西山上,正是考慮到風水中「龍」的講究。
二、龍門修建於西山的東麓,也是有講究的!看風水除了看「龍」以外,還有兩個重要因素,第一是看「水」,現實生活中,有關「水」的講究比比皆是,比如:香港匯豐銀行的樓頂就有一個大蓄水池,這既不是游泳池,也不是養魚池,簡世而是「風水池」!風水學認為「水」是聚財的,五行相生「金生水」,黃金熔化後就變成了「水」一樣的東西。「水」在風水學里代表著財富!第二是看「向」,即朝向。風水書里寫道:「龍勢向西,宜坐北向南(陽坡);龍勢南北,以選址在東坡。總的原則是背山面水迎吉避凶。」昆明的西山是一座南北走向的山脈,即「龍勢南北」,所以西山大部分重要建築,包括龍門,都選址於西山的東坡,而最東面正好對著滇池水,的確是一塊風水寶地!
三、為什麼龍門的達天閣供奉魁星?風水書中有雲:飛龍在天,霸王卸甲,一甲管三山,三山有三穴。此話怎講呢?龍在飛天的時候,會留下兩樣東西:一是龍身上的水,二是頭、身、尾的三片鱗片。山上的水成了滇池,從龍身上留下的鱗片就好像楚霸王脫下的盔甲一樣,這三片鱗片形成三座山,每座山各有一個穴位,稱為財穴、智穴、權穴。我們的西山龍門就屬於三穴之一的智穴。各為在左龍門纜車的時候不知道有沒有留意周圍的地形?你會發現石頭很多,土很少,樹也不是很高大,這說明什麼問題呢?說明這里的土壤不是很厚,所以樹根扎得不深,樹長的也不是很高大。按照五行相生的道理(即: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是生金的,土不多,金也就不多,財也不旺,因此龍門就不是財穴;但是風水書上又說:「土乃龍之肉,水乃龍之血,石乃龍之骨,草木乃龍之毛。」我們寫文章講究的是文章要有「文骨」,寫文章寫得好才可以中狀元,才可以「金榜題名」!作為智穴的西山龍門,自然要供奉文運之神魁星、武運之神關羽、功名祿位之神文昌帝君!
2023香格里拉導游詞精選篇3
各位遊客:
羅平是位於滇、黔、桂三省交界處的小城,素有「雞鳴三省」的美譽,得山川湖泊之靈氣,是理想的旅遊地。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寫下「羅平著名迤東」的贊嘆。 去到羅平,建議喜歡走哪裡就去哪裡玩,路上的中巴隨叫隨停。在羅平主要是拍油菜花,玩金雞、牛街、多依河及九龍瀑。關於國內的油菜花,據羅平的養蜂人來說,大致可以是這樣:3月雲南曲靖市羅平;4月下旬陝西漢中一帶;5月中旬河南洛陽市洛寧縣;6月上旬甘肅天水市秦安縣;7月中旬青海貴南縣……油菜花田全國很多地方都有,但像羅平這么大面積的還是比較少。一般來講,九龍瀑布的上面有好看的菜花,如果只在下游是看不到的,還可以去金雞嶺、大水井等。 花期指南:
羅平油菜花旅遊節一般每年1月左右開始,通常春節後油菜花就開了。要注意油菜花開花的時機,天早暖花就開得早,到了三月肯定沒戲;遲暖的話花期就晚些。沒有特定的日子,年年都不同,要多注意網上的消息。一般來說油菜花的旺盛期為正月十五前後。
拍照、賞花最佳地點:
1、一般推薦的是縣城東北方向的金雞峰。登上金雞峰,看油菜花田比較平坦,而稍遠處有些孤峰拔起,很壯闊的感覺。很多羅平花海的照片都是這里拍的。
2、由縣城沿大水井去多伊河風景村的途中。這里地形起伏較大,花田隨地形梯田種植,富於變化,是拍照的好地方。
3、城北的牛街鄉。這里有梯田,梯田上有的種油菜,有的種其他如小麥、蔬菜等,各種色塊交織,與金雞的花海是一種韻味。
4、九龍瀑布的上面也有好看的菜花,但如果只在下游是看不到的。其實最好看的是從昆明快到羅平的火車上看到的菜花,很有層次。 小貼士:
1、游覽羅平一般安排2天為宜,第一天可觀賞萬畝菜花,第二天則可前往九龍瀑布、多依河景區游覽。
2、九龍瀑布和多依河是在一條線上,與魯布革小三峽形成一個旅遊環線。據一些游俠說,魯布革小三峽沒啥意思,不如多看一下日出日落時菜花的美景。其它兩個地方倒是值得一游,雖然一天游完感覺還是有些累。
3、不要去當地收門票的景點,沒有什麼特色,而且貴。
4、曲靖一帶日照強烈,尤其是多依河地區,海拔比羅平其他景點低約1000米,氣候較為炎熱,務必帶太陽傘和防曬油。
2023香格里拉導游詞精選篇4
(一)昆明世博園介紹:
世界園藝博覽園設在昆明東北郊的金殿風景名勝區,距昆明市區約4公里。博覽園佔地面積約218公頃,植被覆蓋率達76。7%,其中有120公頃灌木叢茂密的緩坡,水面佔10%~15%。共有9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分別在這里建起了自己的專題展示園(台),國內許多省市區也都建有能集中反映本地區園林藝術的展示場所。可以這樣說,這里是一個匯集了全世界園藝風景的超大型博覽場所。
博覽園主要有5個展館、6個專題展園、34個國內展園和33個國際展園組成。
到世界園藝博覽園交通很方便,市區東南西北各汽車站均有專線車。有69路、71路,您還可以在長壽路乘10路公共汽車,或在此乘中巴車。
世界園藝博覽園門票價格為:全價票100元/張,半價票50元/張。
世界園藝博覽園入口分為:主入口、北入口和金殿、世博園的索道口。
(二)博覽園內各展區介紹:
中國館:
中國館總建築面積19927平方米,佔地面積33000平方米,觀禮檯面積3600平方米,道路、場地鋪裝面積4340平方米。中國館是『99世博會最大的室內展館,它與人與自然館、大溫室主廣場(新世紀廣場)構成世博會主場館區。中國館處於廣場北面較高地勢,地坪高程1937米,比中心廣場高9米,正對中心廣場,設有供開幕、閉幕和開展會期活動使用的觀禮台。中國館建築布局採用中國傳統園林手法,形成院落式建築群體,通廊將各功能展廳有機組合在一起。整個建築共分2層,建築物頂部高18米。基本單元平面為24×24米,共7個。中國館的建築風格結合漢代宮苑建築與南方民居建築,綠瓦白牆,綠色代表生命,更是園藝的象徵,白色代表著和平與和諧。中央內庭園分為江南庭園、北方庭園和大理庭園,既集中表現了中國園林園藝風采,又是觀光、休息的理想場所。
國際館
國際館總建築面積11000平方米,佔地面積13250平方米,道路廣場面積4300平方米、綠化面積3050平方米,室內地坪高程1953米。國際館位於博覽園的最東端,主游路收尾處,離博覽園主入口約2公里。主體建築以鬱郁蔥蔥的山林作背景,環境優美。建築造型由一圓形主體和100多米長的弧形牆組成,以大體量的展覽空間展現在觀眾面前。建築結構通過幾個同心圓柱網形成幾個完整而流動的空間。世界各國的展室環繞中庭布置,充分體現了平等和睦的國際大家庭關系;背景的斜向弧形建築有一種向上向前的動感和氣勢,象徵著人與自然共同奔向二十一世紀的決心。國際館大部分為兩層,高8。5米,局部分為三至四層,高19。2米,平面尺寸總體約66米×78米,中庭的圓形屋頂,直徑18米,圓形中心部份採用鋼網架玻璃採光天棚。國際館前廣場結合地形設置庭園,前面有景觀水流、綠草鮮花,室外綠化和室內綠化相互映襯,使展館布局溶於大自然。
人與自然館
人與自然館總建築面積4953平方米,佔地面積19148平方米,場地鋪裝面積1800平方米,綠化面積6290平方米,景觀水池面積6100平方米。人與自然館是本次博覽會的主題展館,展館建設結合山形地貌,利用高差2。4米的兩個台地和水面,充分表現了山、林、水、建築融於一體的意境。人與自然館的平面布局是以遠古生態植物三葉草變形規整後的三角形為基本單元拼合成三個六邊形,建築結構採用不銹鋼網架,規律性強、空間劃分自由,屋面採用具有裝飾功能的復合鋁板,建築物頂部高15米。人與自然館主入口處的集散休息廣場緊靠主游路和景觀水池,大片草地緩緩伸向水面,給人以親近自然的感受。水面分大小兩部分,前部水域較大,主要以自然景觀為主,後部水域主要以人工景觀為主,通過瀑布與前面水域相連。
科技館
科技館總建築面積3064平方米,佔地面積6650平方米,場地鋪裝面積1080平方米,綠化面積2800平方米,地坪高程1938。95米。科技館位於國際室外展區的中段,北靠山坡、南臨12米寬的主游路,東西兩側分別與茶園和國際室外展區相鄰。結合用地狀況,科技館從總體上分為展廳與環幕影院兩部分,展廳沿主游路後退40米呈長方形平面布置,前面設計為小廣場,廣場四周以綠化、小品、旗桿襯托環境氣氛;環幕影院設計成球狀,位於展廳右前方,隱喻一個果實。科技館以「園藝與科技」為主題,展示內容主要分為序言、大自然的饋贈、歷史的回眸、智慧營造的綠洲、生命的翅膀五個部分。主展廳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層高7。5米,展廳大面積採用凈白玻璃落地門窗,頂部設置直徑為12米的錐體玻璃頂採光,陽光能透入室內,滿足中央綠化區採光;環幕影院分為兩層,底層為咖啡廳和休息間,二層為環幕電影廳,環幕電影廳外輪廓環體採用鋼網架,銀灰色復合鋁板面層,球形影廳直徑為24米,可容納觀眾230人。
大溫室
大溫室,總建築面積3630平方米,佔地面積2400平方米,地坪高程1932米。大溫室主體正對世博園入口中軸線,與世博園門、花園大道、世紀廣場連成一線,具有重要的標志性和景觀性。大溫室設計體現了鮮明的時代氣息。共分為四個展區,分別是熱帶植物展區、溫帶植物展區、高寒植物展區(海拔3000米以上的植物)和圖片展覽館。三個植物展區由小到大,高度依次增加,屋面坡度也依次加大,形成一種螺旋上升的態勢,暗喻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辯證規律。立面採用高差變化處理、分段布置,寒帶展區8─12米高、溫帶展區10─16米高、熱帶展區10─20米高,打破了建築形狀的單調感。根據三種氣候帶植物生長環境及生態要求,各展區及內部空間高低變化、斜屋面的設置,適宜於植物的合理布局和生態空間的需要。參觀者既可從室外隔著玻璃觀光,又可進入室內與展示環境充分融合,從不同的角度享受匠心巧作的自然風光。
蔬菜瓜果園
蔬菜瓜果園佔地面積4200平方米。主題為「蔬菜瓜果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食源」,主要向人們展示中國的農業發展,開發我國豐富多彩的蔬菜瓜果種類,提倡野生沒有副作用、不用化肥、不用農葯的蔬菜瓜果。隨著科學技術尤其是生物工程的發展,蔬菜瓜果除了傳統的食用價值外,又增添了一項功能——觀賞性。進入蔬菜瓜果園你就會覺得此言不假。蔬菜瓜果園展覽方式採取以室外活體栽培為主,兼顧實物產品和標本模型等。資源寶庫——活體庭院栽培展示。具體展出種類為:蔬菜(約85個品種)、果樹類(約99個品種)、瓜類(約20個品種)。再現輝煌——陳列展示。通過對蔬菜瓜果實物產品、標本模型及圖片文字材料等的展示與宣傳,讓人們更加了解人類與蔬菜瓜果園藝文化的歷史淵源,倡導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以及促進名特優產品的開發。智慧的綠洲——專業化、集約化生產雛形。以西芹和矮化蘋果集約生產「模型」為主,集中展示我國蔬菜果樹生產的科技水平。
竹園
竹園位於世博園硯塘水庫東南側,佔地面積17000平方米,地形呈狹長帶狀,依山伴水。
竹園共收集竹類植物28屬222種4000餘叢。有觀賞性強的筇竹、黃金間碧玉竹、大佛肚竹、滇竹、苦竹、椅子竹等30餘種,有珍稀瀕危的鐵竹、針麻竹、貢山竹、梨滕竹、刺龍竹、中甸箭竹等50餘種,形成「日照有清蔭,月照有清影,風吹有清音,雨來有清韻」的環境氛圍。竹園內還布置有:竹排、紅砂石凳、感應式大熊貓、竹宮燈和蝴蝶泉。
盆景園
盆景園位於世博園花園大道南側,佔地面積5880平方米。園內主體建築以三個展廳及一組連廊形成背景,組合石亭以沉穩而秀麗的形象形成盆景園的鑄景立面。外部形象則以四坡梯形屋頂的三個方亭與連廊組合,坡面為木蘭色陶瓦、紅色牆面、白玉檐口,是建築形象帶有東方風格。
茶園
茶園位於世博園中部主游路與二號路之間坡地,南部與斷崖景觀隔水相望,佔地面積11000平方米。因其位於兩條主游路之間,加之地勢較高,在展示茶文化特點的同時亦將成為遊人駐足品茗觀景的良好去處。地西北側開辟「精品園」集中展示中外茶樹精品。茶園的建設主要有茶文化展廳、茶藝表演室、品茗館等部分。茶文化展廳。展示內容包括茶的起源和發展、茶與文化、茶與民族團結、茶於人類健康、茶的綜合利用。茶藝表演、品茗館。經專門訓練的茶藝表演隊可向遊客作豐富生動的茶藝表演,還將編排幾套易掌握、有特色的沖泡方式,讓遊人與表演者一起邊觀、邊學、邊做、邊品。或選取幾套不同種類的茶樣或茶具,以「自助茶」形式,讓遊人根據自己的喜愛自行選取沖泡品飲,將人們引入一個雅俗共賞的品茗世界。品茗館配有電視錄放及音響系統,在品茗時,可放映與茶有關的錄像。或放送一些品味較高的典雅音樂,如古典音樂、輕音樂或古箏演奏等,以充分體現茶文化與眾不同的文化氛圍。
葯草園
葯草園佔地面積8700平方米。該園設計體現中國傳統的江南園林風格,表現出立體山水畫模式,以名貴珍稀、常用中葯種植為主。在布局上以自然式為主,輔以規則式。力求體現「棵棵是葯草,株株能治病,月月有花開,步步是景觀」的建園宗旨。
樹木園
樹木園佔地面積25400平方米,位於世博園中部。有一、二級珍稀樹種約4萬余株。雲南是我國乃至世界林木種質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通過樹木園,可展示我國對珍稀、瀕危植物有效保護的成效,以及雲南在全球木蘭科植物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樹木園移栽培植各種植物約83科300餘種,共計20000多株,其中珍稀瀕危植物50種、喬木1000多株。共分為四個區,即木蘭科種植區、珍稀瀕危植物栽培區、經濟林區、森林植物種質資源區。雲南是木蘭科樹種分布中心,全世界共有15個屬150多種,雲南有11屬120多種。樹木園收集栽種了以華蓋木為主的木蘭科植物50多種,且多為大樹,實屬罕見。樹木園收集栽培的50餘種14000多株珍稀、瀕危植物,其中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珙桐、雲南紅豆杉、伯樂樹、禿杉、蘇鐵等10餘種,二級保護植物30多種。一株樹齡近300年、胸徑1。1米、高13。8米、冠幅8×8米的巨大翠柏從70公里以外的地方移栽入園,創世界柏科植物移栽記錄。移栽成活的這株大樹,使遊人望而驚嘆。
2023香格里拉導游詞精選篇5
各位團友
大家好,今天我將帶大家游覽的是享譽全國,聞名世界的世博園。世博園是昆明99世界園藝博覽會的簡稱,說到這呢,我就把世博會的有關內容給大家介紹一下。
世博會是一項由主辦國政府主辦或由政府委託有關部門舉辦的科學技術成就展覽活動,是一項歷史悠久、影響較大的非交易性博覽會。
世博會的宗旨就在於促進各國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的交流與發展,使各國都能利用這個機會宣傳自已,向全世界展示自已在各個領域所取得的成就,擴大國際間交往,提高地位與聲望,所以呢又被譽為「世界經濟」與「科學技術」的奧林匹克盛會。
世界園藝博覽會屬於專業性世博會,又可分為A1、A2、B1、B2四個等級(其中A1和B1指的是大型國際博覽會;A2和B2指的是區域性的博覽會)。我們的99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是最高級A1類的專業世博會。自1851年第一屆世博會在英國倫敦舉辦以來的150多年間,至今呢已舉辦了50多屆了。
歷史上多屆世博會都會因其獨特的建築而被人們所記住。同樣,我們的「99昆明世博會」呢也留下了一座永久性的主題公園:昆明世博園。
好了,世博園到了,請大家隨我下車,現在呢我們來到了大門口的迎賓廣場。
前方就是世博園,它靠近北郊的金殿風景區,佔地面積216公頃,會期從99年5月1日至12月31日,共184天;共有95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展,半年內共接待海內外遊客達943萬人,在園區面積、籌展時間、參展單位、參觀人數等方面創造了8項吉尼斯記錄。
世博園游覽路程共十多公里,大約需要6—8小時左右的時間。
這呢就是本屆世博會的會徽,它是由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王世文創作的。它的造形有如一隻手掌輕輕托起一朵綠色生命之花,又似大自然的星、雲、氣、風的運轉,還像一隻偏偏起舞的孔雀,象徵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體現了本次世博會的主題。
大家看,這只手持鮮花,正朝著我們微笑的小猴就是本屆世博會的吉祥物滇金絲猴「靈靈」。滇金絲猴是國家一類重點保護動物,目前僅存於滇西的白馬雪山自然保護區當中,取名為靈靈呢,喻指了集天下萬物之靈氣,也指雲南的風光秀美、人潔地靈。
進入大門,我們首先看到的是這座「世紀花壇」。
這個花壇其是一座花鍾,鍾面上覆蓋著五顏六色的鮮花,共中呢有雲南八大名花之一的報春花,花鍾直徑19.99米,象徵了99世博會。花鍾也創下了三個紀錄:
第一:時針、分針、秒針最齊全,世界上也有許多花鍾但很少有秒針的。
第二:它的指針都是由航天材料所製成,重量很輕。
第三:花鍾採用衛星定時,誤差僅為百萬分之一秒,所以各位可以乘這個機會對一下自已的表。
走過這條花園大道呢,我們看到前方是一艘正揚帆起航的巨大花船,它是由香港特別行政區贈送的,據說它是仿造當年鄭和下西洋的寶船而建成的。這五根巨大花柱和地面四條花帶分別象徵了五大洲四大洋,體現了世博會是全世界人民友好往來的盛會。
❺ 2021上海國際花展在哪裡舉辦上海國際花展開幕時間-活動安排
上海國際花展在上海植物園舉辦,園內的春意正濃,花兒爭奇斗艷,一片熱鬧繁忙的景象,如果你清明假期沒有什麼安排,不妨到上海植物園去轉轉,感受一下春天的氣息。
上海國際花展在哪裡舉辦
這個季節,上海植物園里楊柳依依、桃李爭妍、鶯歌燕舞,一派熱鬧、繁忙景象,宣告著「2021上海(國際)花展」開幕在即的好消息。
本次花展首次採用「1+4」的模式,在上海植物園主會場的基礎上,於4月下旬分別在奉賢、黃浦、徐匯、崇明等多個城區增設四大會場,包括花開金海湖、繽紛新天地、花漾徐家匯和魅力長興島,展覽總面積超過100公頃(主會場40公頃、分會場共計62.5公頃)。
上海植物園主會場將繼續以「精緻園藝
美麗家園」為主題,展期為4月2日至5月6日,以寓意「情有所鍾」的芍葯和「家庭和睦」的美女櫻為雙主題花。設置「主題庭院、新優植物、特色園藝、健康園藝、體驗互動」五大展示版塊,展示範圍覆蓋全園。
在為期35天的展期中,市民遊客不但可以觀賞到來自8個國家40多座風格多樣的花園景點,6場精彩的專題特展,還將與來自中國本土和世界各地的1200餘種(品種)新優植物、珍奇植物來一場春的邂逅。
五大展示版塊
主題庭院
由主題景點展示區、中外庭院展示區和未來園藝師展示區三部分組成,共計30個景點,其中主題景點展示區圍繞花展主題,在花展重要游線節點區域進行園藝景點布置,打造了2個「獻禮建黨100周年」主題景點。
中外庭院部分由來自7個國家的10位設計名家和十餘家國內優秀園藝企業聯袂打造了14座獨樹一幟、別具匠心的庭院。
未來園藝師作品展示部分以滬上各大園藝、園林、景觀設計專業院校師生的花園設計為藍本,甄選多家優秀園林機構與上海園林園藝行業優秀施工單位進行合作布展,將「未來園藝師」們的腦洞與創意,落地成為8個精彩紛呈的景點。
新優植物
分為雙主題花展示和新優植物景點展示兩個部分,總布展面積超過1萬平方米。此外,還特舉辦2021長三角地區精緻園藝一體化發展研討會。
今年主辦方還特地在植物大樓和三號門區域增設了主題花文化科普展和主題花文化科普長廊,特邀兩位世界技能大賽花藝冠軍,通過空間裝置藝術、大型花藝作品和炫目光電特效等布置,展示雙主題花的精緻花藝之美。
特色園藝
上海青年盆景研討會暨首屆長三角青年盆景精品展,位於盆景園展覽館,展期4月2日至4月12日,共計展出各式青年盆景藝術家作品20餘件(組)。
首屆中法鳶尾文化節,展期為4月30-5月30日,將以鳶尾為媒,實現上海植物園、長興島郊野公園與奉賢「上海之魚」三個會場聯動,文化節期間將組織鳶尾文化展、中法鳶尾文化對談、中法藝術家展演以及上海交通大學中法鳶·源文化節、鳶·源藝創工作坊與藝術展演活動頒獎等多場活動。
「覓愛碧棚則奇蘭,魚躍盛世」熱帶植物展,展期4月2日至5月6日,位於兩座展覽溫室,共設4個展區。重點展示熱帶蘭102種(品種),多肉植物200餘種(品種),食蟲植物30餘種(品種),苦苣苔150種(品種)。在4月17日至5月6日期間,還將在展覽溫室(一)西側塔樓內開設苦苣苔展區。
健康園藝
本屆花展特設以芳香植物為主題的專題展示園——「尋芳庭」,共收集和展示芳香植物160種(品種),分為芳香功悔棚能區和園林觀賞區兩個部分。本屆花展將於4月26日至5月6日在上海植物園草葯園舉辦「華東地區珍稀瀕危野生植物展」。
「靚麗上植」
插花藝術季
本屆花展將舉辦藝術插花系列活動:海派插花大師花藝表演、世界技能大賽花藝項目獲獎者見面會等,整個藝術季將串聯園內外各場地舉辦插花藝術表演,打造插花藝術交流平台。
時間:4月3日-4月10日
地點:主題活動區(植物大樓)
「野趣上植」
愛鳥周、世界地球日等主題活動,通過自然物及作品展示、生物限時尋、自然觀察等活動,讓大眾體驗上海(國際)花展的繽紛與精緻,更進一步了解植物園的自然生態。
時間:4月中下旬
地點:二號門區域
「自然上植」
自然筆記系列活動
作為上海首批青少年科學創新實踐工作站、自然教育學校(基地),上海植物園將在和州花展期間,著重推出自然講堂、認知探索、自然筆記等體驗類活動,倡導生態文明理念。
時間:4月2日-5月5日
地點:線上線下結合
「文化上植」
系列活動
花展期間將重磅推出上海(國際)花展國際文化藝術季等系列活動,多樣的藝術表演,將音樂、舞蹈、服飾、花卉盡情交融,為市民遊客呈上盛宴。
時間:4月下旬
地點:二號門廣場
「印象上植」
首屆上海(國際)花展短視頻大賽
圖片
鼓勵參賽者在體現花展主題的同時充分發揮想像力和創作才能,以短小精幹、妙趣橫生的短視頻作為素材,通過網路平台進行推送和傳播。
時間:4月-5月
地點:線上活動
「樂享上植」
快樂游園系列活動
圖片
將以趣味、自然、科普為切入點,於「五一」長假期間設立任務站點,以定向闖關和互動體驗的形式吸引遊客參與其中,體會上海(國際)花展的魅力和大自然的神奇。時間:5月1日-5月5日
地點:上海植物園
「精品上植」
園藝沙龍系列活動
本屆花展將推出陽台花園、新優植物組盆、植物微景觀、押花體驗等系列活動,讓遊客在游園賞花的同時,感受精緻園藝帶給人們的幸福和感動。
時間:花展期間周末
地點:植物大樓科普教室或報告廳
「暢游上植」
科普志願者服務
主辦方將在花展期間為廣大市民遊客提供科普講解、展覽導賞、展區引導等悉心、周到的服務,讓遊客們「乘興而來、滿意而歸」。
時間:花展期間周末及節假日
地點:上海植物園
SHBGMarket
園藝科普市集
園藝市集以各類觀賞植物和園藝衍生品的展銷為主要功能,為園藝愛好者們提供「一站式便利服務」,滿足花展遊客選購主題花卉和園藝相關產品的需求,推廣綠色宜居理念。
時間:4月2日-5月6日
地點:展覽溫室(一)廣場主題活動
「花漾上植」
科普進商圈
2021年將繼續在「五一」期間結合五五購物節,在徐家匯商圈推出「科普進商圈」系列活動、普惠上海市民。
時間:4月-5月
註:各項活動的具體時間和內容,以活動開展公告為准。
更多活動詳情請見上海植物園官方網站、微信、微博及園內活動告示等。
交通指南:
一、地鐵:3號線石龍路站
二、公交:
【1號門】(龍吳路1111號),無停車場。
附近交通
上海植物園站:714、720、770、824、958、178、956、
莘龍線、上奉專線
龍吳路百色路站:56、820
鄰近專類園:展覽溫室、蘭室
【2號門】(龍吳路997號),收費停車場,150個車位。
附近交通
龍吳路龍水南路站:56、714、720、770、824、958、178、956、
上奉專線、南川線
停車場情況:有一個停車場,可以停放150輛車,收費標準是10元一天
鄰近專類園:黃母祠、綠化示範區
❻ 武漢東湖最新免費景點推薦
現在武漢東湖的許多景區都是免純賀局費開放的了,其中有不少景點都是非常值得前去遊玩的哦!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哪些推薦吧!想去遊玩的小夥伴們一定不要錯過了這些好去處哦!詳見下文。
1、聽濤景區
聽濤景區是東湖最早建成開放的「元老級」景區,2007年2月18日,一個不平凡的大年初一,聽濤景區開始免費對外開放。它成為了最早對遊客免費開放的東湖景區。
聽濤景區以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景觀群為核心,人文底蘊豐厚,適宜尋古探幽,追憶歷史的變遷。在山水豪邁里與文人墨客進行跨時空的交談,跟隨偉人的足跡,為自己的心靈找到棲息之所,找到心之所向的力量。
01行吟閣
行吟閣是聽濤景區的地標之一,取《楚辭》中屈原「行吟澤畔」之意命名。四角攢尖頂,共有三層飛檐,匾額由郭沫若題寫。
屈原全身像立在閣前,那端莊凝重的神態和飄逸不群的身姿,一眼千年。新設木製平台與青石板路,遊玩中也可以一同澤畔行吟,背上幾句《橘頌》和《離騷》。
02蒼柏園
蒼柏園為紀念「東湖之父」周蒼柏先生而建,前身為「海光農圃」。園內周家人的雕塑群像攜手而立,言笑晏晏,彷彿看見了今天的東湖,已經變成一片真正的人間樂土。
園中建有周蒼柏紀念館和周小燕紀念館,館內記述了他們的生平事跡及珍藏了部分珍貴實物。細心瀏覽,可以追溯東湖的起源,歷史與未來在這里交織寫就美好的篇章。
03長天樓
長天樓興建於1956年,寬敞明亮,布局有序,端方的廊柱勾連起左右方亭,總面積約為1775平方米,可同時容納千人就餐品茗。來往其中,大有「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渺遠情懷,拍讓因此得名。做讓
重台佳木,落霞水榭,一幅自然天成的山水奇景,難怪毛主席、周總理等中央領導人曾多次在此樓宴飲,接待中外友人。長天樓在外交史上也擁有一席之地。
04碧潭觀魚
碧潭觀魚呈「品」字布局,匠心獨運,自帶垂手戲水的天然親切。九曲橋廊與碧瓦涼亭環環相扣,是消夏閑游的好地方。
潭中現在共有金魚80餘種。頭頂綉球的「紅高頭」、身披銀甲頭綴紅纓的「鵝頂紅」成群結隊,游戲水中。只需一包魚食就能滿足兒時的回憶殺。
05寓言園
寓言園是國內第一座以中國古代寓言故事為題材的雕塑園,有各式雕塑23組,栩栩如生,千姿百態。其中「盲人摸象」、「愚公移山」等都是課本里耳熟能詳的故事,部分雕塑曾獲1987年全國城雕最佳作品獎。
那些膾炙人口成語經由形象化的呈現,更加容易被理解和接受。時常能看見家長帶孩子來體驗東湖特別的成語小課堂,在玩中學,很快樂。
06屈子文化園
屈子文化園以屈原文化為核心。升級改造後的園區以多種方式打造沉浸式的游覽氛圍,讓我們離歷史更近一步。
園內種植南天竹、小香蒲等20餘種《楚辭》常見植物,漫步其中可以體會「香草美人」的風采。夜間中軸線的光影秀演繹著屈原的詩詞歌賦、傳說軼事,保證你每一步都有故事和風景。
2、磨山景區
磨山景區融山匯水,山川湖泊構成大寫意的自然風貌,楚風水韻中蘊藏著廣博的楚文化內涵,源遠流長。隨著東湖綠道逐步建成,東湖磨山景區自2016年12月28日起,正式免費開放,成為東湖繼聽濤景區之後第二個免費開放的景區。
這里既承載了悠久的歷史,也見證著浪漫的愛情;既是孩子們的玩耍樂園,還是一座活力四射的水上運動場。弄潮兒們在東湖的夏天,擁抱潮流青春。
01楚城
東湖楚城依據春秋戰國時期楚國郢都的風貌復刻,將楚地居高臨水築城的精髓展露無遺。題額「楚城」為甲骨文,由甲骨文學家胡厚宣先生題寫。
憑欄遠眺,三山環湖,疊峰如翠,碧波萬頃,勇立潮頭的武漢伢,把「跳東湖」的據點選在了楚城門。800歲的歷史煥發新生,傳統與潮流在東湖的浪花里碰撞交融。
02盆景園
磨山盆景園深得江南園林精髓,珍藏各式盆景近萬盆、古樹名木萬余種,花牆與小徑相連,曲徑通幽。園內古木蒼翠,兼具皇家園林的大氣。清新脫俗的古風寫真隨手就能拍。
長夏未央,40畝荷塘紅荷嬌艷欲滴,風過荷香。九曲迴廊之上涼亭可供賞花休憩,人在花中徜徉拍照,留住這一池夏天的美好。
03千帆亭
千帆亭坐落於磨山山腰之上,湖風拂面,水波盪漾。順著長長的階梯而上,能一眼望盡大半個東湖。
這里是電影《最好的我們》的取景地,也是屬於耿耿和余淮的「晚秋高地」,珍藏著愛情里不為人知的秘密。想要打卡電影同款的浪漫,必須到此一游。回望少年時,過盡千帆皆不是。
04杜鵑園
磨山杜鵑園是以杜鵑觀賞為主題的植物專類園,佔地30000平方米,栽種有30餘個品種的牡丹,近80萬株,在數量上首屈一指。
園內不僅有鮮艷的大紅色「毛杜鵑」、「夏鵑」等常見品種,還有少女心爆棚的「粉紅泡泡」、「玉麒麟」等珍品杜鵑。花開時節,漫山遍野的杜鵑花,奼紫嫣紅都是春。
05朱碑亭
朱碑亭藏在磨山深處,是一座開放式二層小亭,登高望遠能飽覽湖光山色。馬卡龍色的纜車穿越磨山,綠瓦紅柱的亭廊就是最佳的取景框。晴好天氣,還能瞥見長江與天際的交界線。
「朱碑亭」為紀念朱德視察東湖而建,匾額由郭沫若手書,筆力遒勁。朱德那句著名的「東湖暫讓西湖好,今後將比西湖強。」飽含著多少對東湖的殷切希望。
06煙浪亭
煙浪亭少有人跡,卻是東湖裡不可多得全石雕亭廊建築,卷彭歇山頂,亭脊上雕飾雲紋,古色古香。有著《一代宗師》的隱俠氣質,像是一段傳奇的開場白。
宋代詩人袁說友一句「一圍煙浪六十里,幾對寒鴉千百雛。」說盡了東湖的雋雅,也成為亭子名字的由來。煙波依舊浩渺,對東湖的喜愛古今相通。
3、馬鞍山森林公園
馬鞍山森林公園植被多樣,以幽雅秀麗的自然風光取勝。森林與濕地並存,體現著清新野趣的生態風情。2017年12月28日,東湖綠道二期開放,馬鞍山森林公園同步開始對遊客免費。
01松鴿坪
從猴山出發,闖入大片綠意蔥蘢的草坪,「松鴿坪」就到了。800多隻鴿子嬉戲打鬧,別開生面。一袋鴿食就能收獲成噸的快樂,感受梁朝偉同款的悠閑愜意。
草坪還能解鎖野餐模式,做游戲、放風箏,在陽光與湖水的滋養下度過閑暇時光,享受東湖帶給你的放空片刻。
02半山荷園
半山荷園面積達26000平方米,是一座精巧絕倫的江南園中之園。亭台樓閣、花木池塘相映成趣,青磚黛瓦沖淡典雅,不需要技術也能拍出建築的對稱美。
盛夏來臨,滿池荷花開放,有的含苞待放,有的結出可愛的蓮蓬。艷麗的花蕊藏在過人高的荷葉下,微風習習,吹送淡淡荷花香,暑熱也不再惱人,偷得浮生半日閑。
03曉塘春色
曉塘春色以踏青、探春為主題,總面積4.4萬平方米,水域達5500平方米。濱水賞花、臨湖品茗,無邊春意盡收眼底。
在五色花海中漫遊,走進幻彩庭院欣賞繽紛多彩的花葉奇觀,又或是在落櫻芳菲中品嘗春茶的鮮靈。大自然就這樣把春天的美好灑向人間。
04杉林渡影
大片杉林像一把巨大的遮陽傘,為遊人送去酷暑的一片清涼。光線錯落之間,如詩如畫。在鳶尾開放的季節杉林兩側會變成一片花海,花束隨著清風擺動,柔美又迷人。
行走在寧靜的山間步道上,地勢高低起伏不定,不知不覺開始進行叢林探險,前方等待我們的和自然未知的偶遇。
05東湖國家濕地公園
東湖的國字型大小濕地公園藏在馬鞍山裡!這里擁有豐富的濕地植物,沿岸滿是菖蒲、荷花、睡蓮,足足有50餘種植物、10萬株水生植物齊聚一堂,說它是「綠色寶庫」一點也不為過。
水鳥翻飛、蘆花搖曳,詩情畫意的美感觸手可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如果你還不知道它,必須去看看。
06太漁橋
北接東湖水,南臨太漁山,它是武漢市內最大的濱湖景觀濕地——太漁橋濕地,這位重量級網紅,刷屏的理由當然是四季變幻的絕美景色。
春天賞油菜花金黃璀璨,秋天看向日葵迎風微笑。6個自然村灣散落其中,山水田園的質朴與野趣引人入勝,和自然撞個滿懷。
4、東湖綠道
2016年12月28日,東湖綠道正式建成,免費對外開放,好像一條綠色的絲帶將東湖連接得更加緊密。
如今的東湖綠道綿延101.98公里,被譽為「亞洲第一綠道」,是國內首條城區內的5A級景區綠道,串聯起瀲灧湖光、山林秘境,人文景緻,真正做到了少人工干預,多自然野趣。
多條專業級賽道以及生態公園的建設點燃了運動激情,讓更多人在東湖親近自然,擁抱戶外。
01華僑城生態濕地公園
華僑城生態濕地公園曾在WLA世界景觀建築獎的評選中容閎2021年大型建成項目類優異獎。池塘、濕地、樹林多種自然景觀融為一體,生物多樣性極佳,是名副其實的「天然氧吧」。
彩虹橋早已成為頂流出片地,天空拓印在湖水上,宛如童話。園內藝術雕塑繽紛多彩,還有小朋友最愛的「游戲塔」、「汽車搖搖樂」等游樂設施,秒變兒童樂園,童趣無限,活力滿滿。
02華僑城生態藝術公園
東湖裡的天然藝術館非華僑城生態藝術公園莫屬。綠茵濕地上雕塑形態各異,多為歷年全國東湖青年藝術家邀請展優秀作品,最適合沉浸式逛展。自然與藝術的有機結合,讓人無法自拔。
公園里設有慢跑道、自行車道、親水步道等慢運動空間,休閑文藝兩不誤,自由選擇出行方式,來一次橫穿濕地的城市徒步不成問題!
03華僑城生態藝術公園
東湖綠道二期白馬道上的華僑城生態運動公園非常適合戶外愛好者揮灑汗水。這里共有七大主題區域,一上午都逛不完。
臨湖而建的公園里,五彩跑道視野開闊。滑板場地設置了多種坡度,專業性極強。約上好友,快來感受陸地沖浪的刺激吧!「極限越野」、「鞦韆花境」則是孩子們的最愛,回歸自然,讓歡樂隨著東湖的風飄向遠方。
04湖光閣
湖光閣毗鄰東湖沙灘,是攝影師們定點蹲守的東湖日落觀賞地。紅窗碧瓦的湖光閣簡直在發光,追夕陽的時光翩然而過。
波光粼粼的湖面,熱帶海島風情作點綴,不由心曠神怡。薔薇色的余暉傾訴著浪漫,停泊的船隻不知在等待哪位歸人,東湖版落日飛車,邀請你乘坐。
05九女墩
太平天國時期,九位太平軍女兵英勇反抗腐朽統治,慷慨就義。長眠於東湖之濱,故有如今的「九女墩」。董必武、宋慶齡等社會名流都曾為女英雄們題寫碑記,以此銘記歷史。
如今,木質步道起伏錯落,上下行走像是在林間探險一般,休閑觀景。座椅躲進了樹蔭下,避暑小憩兩不誤。
06萬國公園
萬國公園位於東湖綠道郊野道上,憑借獨樹一幟的建築風格多次出圈,成為婚紗取景地和網紅出片地。
神秘的埃及金字塔、古老的神廟、哥特式城堡都讓人如同進入異世界空間。在東湖也能環游世界!值得一提的是萬國公園剛好位於神秘的北緯30度線上,不得不感嘆東湖如此神秘。
❼ 盆景園的各地盆景
簡介
江陵盆景園是荊州古城新建的一處旅遊景點,位於古城內大北門附近,佔地22000平方米。北依古城垣,南臨荊北路,東鄰玄妙觀,西連關公洗馬池,盆景園建築面積為3680平方米。
建設風格
江陵盆景園由楚怡館、心源齋、景淵閣、翠屏堂、雅趣軒、長廊、荷池、假山、水榭、湖中島及其他若干建築小品組成。全部建築為灰磚筒瓦,紅柱白牆,卷脊飛檐,格扇門窗,格調分外清新古樸,是一處集幽、雅、秀、古之大成的具有楚地風格的文化型游園。全園依地形、就水勢,仿明清建築風格,按古典林園樣式而建。
雅趣軒三面環水,迴廊相連。環繞全園的790米長廊,分上下兩層,迂迴曲折、高低錯落、氣勢磅礴,迴廊連接的亭、榭、軒、樓、閣、橋有分有合;迴廊連接的荷園、松園、竹園、梅園有藏有露。園東曲廊和楚怡館、心源齋、景淵閣、翠屏堂環境幽靜、古色古香。楚怡館內古樸典雅,有荷花、金桔、梔子、月季、杜鵑、君子蘭等名貴花種,火棘、文母、刺冬青、石榴、南天竹、紫薇等盆景琳琅滿目。楚怡館東側石氣勢粗獷,造型險峻,山內有洞,洞內有山,山洞相連,別有洞天。山上灌木叢生,花草盛放,流水潺潺,有聲有色。心源齋內,一尊高大的屈原塑像立於其間,加之周圍用盆景組成的桔園小景,構成了一幅絕妙的桔頌圖;展廳後堂,有一盆「關公請客」的巨型盆景將劉、關、張三人的形象刻劃得惟妙惟肖。在景淵閣、翠屏堂、雅趣軒等展廳,人們還可看到「極目楚天舒」、「孔雀開屏」等大型盆景。 簡介
揚州市盆景園位於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蜀岡——瘦西湖風景區,建於1984年,1986年開始對外開放,約佔地5公頃,主要包括四個景區:「卷石洞天」、「西園曲水」及「虹橋修禊」,另一景區「綠楊城郭」尚未恢復。公園作為揚派盆景研究發展基地,又度命名為「揚州中國盆景博物館(西館)」。
一、「卷石洞天」景區
「卷石洞天」位於園中東首,一九九0年在古鄖園遺址上建成。整個景點內外以水相連,以長廊相接。在展現昔日景觀的同時,利用中國古典園林以小見大的造園手法,在室內展現自然風光;室外假山貴在山水相互依存,山奇、石怪、洞幽,洞由峰迴,清泉迴旋,水音與岩壑共鳴,盤旋其中,可領略「洞中有洞,洞中有天,水中有洞,水中有天」的洞天福地勝景。
二、「西園曲水」景區
「西園曲水」位於園中西部,古時為西園茶肆。地處瘦西湖和南湖水以及北城河水交匯的地方。水勢曲折,因地理位置而得名。這里以水取勝,水中有島,島外有橋,流水淙淙,沿水一路有明清兩代的建築特色,歌吹廳、薜蘿水榭、拂柳亭、南漪石舫、浣香榭臨水而立,相映成趣,高低起伏的長廊時隱時現,把「西園曲水」處的廳館連貫成一個整體。
三、「虹橋修禊」景區
「虹橋修禊」位於園之南部,四面環水,為清「倚虹園」舊址,清順治年間揚州推官王士禎曾在此修禊虹橋,留下著名的《冶春絕句》而得名。此景1997年恢復建成,島上迴廊蜿蜒曲折,山坡高低錯落,內設飲虹軒、餞春堂二廳,依山傍水,因勢相連。這里現為揚派盆景精品展區。
四、揚派盆景
揚派盆景歷史悠久,風格獨特。因其精湛的技藝,別致的造型,列為中國盆景五大流派之一。現精品區陳列盆景千餘盆,包括歷屆盆景獲獎作品,有第一屆盆景評比展一等獎「巧雲」,第六屆世界花博會金獎「騰雲」等;還保存有清代幾對盆景,清銀杏盆景「雄風」、「玉蝶」,檜柏盆景「龍蟠」、「虎踞」等。
園內除樹樁盆景外,還陳列大量水石盆景,用石種類很多,有斧劈石、龜紋石、沙積石、鍾乳石等,那錯落有致的石塊堆疊在盆中,勾畫出高山流水的氣勢,組成天然圖畫,達到源於自然而高於自然的藝術效果。
揚州市盆景園作為中國盆景五大流派之一的專業盆景園,與廣州的西苑,四川的杜甫草堂,上海的龍華植物園,蘇州的萬景山莊齊名,以之古拙飄逸的藝術作品裝點著聞名遐邇的名園勝景。 簡介
在麓山白鶴泉下方,有一個規模較大的盆景園,專門培植和製作各類樹樁盆景和山石盆景。這里製作的盆景,取材廣泛,造型美觀,多姿多彩。它在充分發揮自己傳統技法的基礎上,廣泛吸收浙、川、嶺南等各派所長。表現出蒼勁雄渾,清新淡雅,風韻流暢的獨特風格。遊人漫步園中「彷彿舟行山峽里,儼然身在萬山中」,給人以深刻的藝術感受。盆景園還有許多名貴品種的盆栽花卉,奼紫嫣紅,爭芳斗艷。其中蘭花是中國著名的花卉之一,享有「香祖」、「第一香」和「王者香」盛譽。嶽麓山自古就盛產「麓山春蘭」,花色純白,馨香馥郁。自白鶴泉而下,匯入愛晚亭前的一條山洞,就稱為「蘭澗」。宋張式,朱熹都有詠「蘭澗」的詩流傳。朱熹詩「光風浮碧潤,蘭杜日猗猗」,張式詩「竟歲無人采,含薰只自知」,可見「麓山春蘭」自古有之。現引種園中,同時還集中了國內眾多的品種,春蘭、夏蘭、秋蘭,寒蘭,無所不有。蘭,幽香撲鼻,色如翡翠,形如羽毛,葉片極富曲線美。蘭,除了欣賞花的幽香外,它那色如翡翠,形如羽毛,極富曲線美的葉片亦令人神往。唐顏師古贊其葉道:「若乃浮雲卷岫,明月澄天;光風細轉,清露微懸;紫莖膏潤,綠葉水鮮。若翠羽之群集,辟彤霞之竟然!」這詩情畫意,叫人如醉如痴!
交通
從長沙市市區內可搭乘以下公交車次到達景區:106路
❽ 深圳仙湖植物園一日游攻略附最佳遊玩路線
深圳仙湖植物園是一處非常熱門的遊玩景點,其中有不少值得小夥伴們參觀的好去處,那麼接下來就為小夥伴們詳細介紹一下,一天時間到深圳仙湖植物園該怎麼遊玩吧!詳見下文。
一、遊玩路線
線路推薦一日游線路推薦:大門-弘法寺(換乘觀光游覽車)-棕櫚植物區-湖區-竹區-盆景園-沙漠植物區-化石森林區-古生物博物館-攬勝亭-龍尊塔-天上人間-蝶谷幽蘭-蔭生植物區-蘇鐵保護區
半日游線路推薦:大門-弘法寺(換乘觀光游覽車)-湖區-沙漠植物區-化石森林區-古生物博物館-攬勝亭-天上人間-蝶谷幽蘭-蔭生植物區
二、門票價格
全價票(15元/人):18周歲以上成人;
半票(5元/人):6周歲(不含6周歲)至18周歲(含18周歲)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學本科及以下學歷學生(憑學生證或學校證明);
免票:6周歲(含6周歲)以下或身高1.2米(含1.2米)以下兒童、60周歲(含60周歲)以上長者(憑身份證或老年優待證)、殘障人士(憑有效證件)、現役軍人(憑軍人證)、低保五保戶(憑有效證件)。
預約指南
仙湖植物園預約購票:關注「深圳市仙湖植物園」微信公眾號,點擊其主頁菜單欄「購票」-「在線購票」,即可進入預約購票系統
三、交通指南
地鐵:可坐地鐵2號線/8號線仙湖路站C2出口
公信基攜交:202路、220路、M182路(原382)、M526路路公交仙湖植物園總站下車
自駕:
1、仙湖植物園是禁止社會車輛(私家車)入園的
2、周末節假日,仙湖實行交通管制,必須通過網路預約才能在管制區域通行及停放。
仙湖植物園園區內內部交通:園區提供從大門入口右側至弘法寺的穿梭巴士服務,中途不設停車站,費時大約8分鍾。單程票價3元,20分鍾一班。
四、開放時間
購票入園時間:8:00至18:00
禁止社會車輛入園時間段為:全天
(註:特殊節日調整開閉園時間及限制車輛入園以植物園管理處告示為准)
古生物博物館開放時間:9:00-17:00每周一閉館
陰生園、蝶谷幽蘭、仙人掌與多肉園、盆景園開放時間:9:00-17:00(節假日照常)
五、遊玩推薦
1、盆景園
盆景園位於仙湖之濱的東南部,收集和展出我國不同風格的樹樁盆景和山水盆景千盆,還有各種造型的根雕工藝品和天然奇石數百種。
2、蝶谷幽蘭
蝶谷幽蘭景點佔地面積為7208平方米,位於天上人間景區腹部,景區前為休閑大草坪和桫欏湖,右臨蔭生植物專類區,背倚木蘭園和珍稀樹木園,是一個集觀賞、收集和科研為一體的蘭科植物專類園。
3、化石森林國際區
這里是一處有著植物化石的完整遺址,也是植物園有名的景點,吸引著很多遊客以及攝影愛好者。
4、仙湖湖區
仙湖是梧桐山泉水匯集於谷底而成,面積約有150畝,最深處約8米,湖水清澈,湖周椰樹葵林,翠竹婆娑,青山映綠水,正是垂釣愛好者的理想之地。
5、孢子植物園
仙湖植物園根據仙湖幽溪、靜逸溝、逍遙谷等三條溝常年的溪谷流水及茂密的闊葉林形成的熱帶雨林,建立成佔地20多畝的孢子植物區,既做到了蕨類植物的引種馴化以及資源在景觀園林上的應用,又成功地為珍稀保護蕨類提供了良好的保育園地。
6、水生植物區
水生植物區位於仙湖西端,面積約0.3公頃,建有荷花品種池400個,睡蓮池50個,保存有從武漢、廣州、南京等地引來的水生植物41科68屬400種及品種。園區有樓台水榭和觀賞水生植物,景色隨著氣候季節交替,呈現不同外貌。
7、裸子植物系統園
裸子植物系統園始建於1993年,位於仙湖之南岸,與湖區大草坪相對,佔地20多萬平方米,區包括松柏杜鵑植物觀賞區、裸子植物系統園、植物學家雕像園以及熱帶和亞熱帶裸子植物遷地保存中心三個部分。
8、沙漠植物區
沙漠植物區佔地1萬多平方米,主要由美洲館、亞洲館、非洲館三大展覽溫室以及三個生產繁殖保育室組成,十多年來經過專業人員不懈努力,從無到有,共收集有仙人掌科、辣木科、景天科、夾竹桃科、百合科、蘆薈科、石蒜科、木棉科、棕櫚科、菊科、唇形科、鳳梨科、龍舌蘭科、大戟科、番杏科、馬齒莧科、桑科、蘿_科、薯蕷科、胡椒科、禾木膠科、西番蓮科、番木瓜科共23科1126個品種的多肉植物。
9、珍稀樹木園
珍稀樹木園面積約50畝,位於天上人間登山道左側開始沿登滑伏山道兩邊至弘法寺邊緣的山坡上,該園定植珍稀名貴鋒畢樹木100餘種,其中包括國家一級保護植物銀杉、禿杉、水杉、銀杏、紅豆杉、金錢松、沉水樟、金花茶、見血封喉、降香黃嬋、稱錘樹、蝴蝶果等珍稀瀕危植物70餘種,並就地保護繁殖了本地特有的珍稀樹種土沉香、青梅等苗木數萬株。
10、葯用植物區
葯用植物區佔地2萬多平方米,其主要功能是保存與開發葯用植物資源提供資料和種苗,並向人們普及葯用植物知識。目前已收集栽種來自華南、西南、華中、華東等地區的葯用植物154科516屬600餘種,並按葯用植物的功效用途進行分區栽植。此外,該區還專門設置中草葯標本陳列室,展出近300種中草葯材標本。
11、聽濤閣
聽濤閣位於裸子植物區一座山坡的頂部,登140多步台階便到其頂層,在這里你可以聆聽松濤鳴詠;而西南面著名的深圳水庫和都市的高樓大廈、東南面梧桐山及仙湖植物園此時更是全貌均盡收眼底。
12、天池
天池是天上人間的組成部分,由梧桐山的清泉水匯集而成。自古有民間傳說「鳳凰棲於梧桐,仙女嬉於天池」。這天池雖小,但它處在群山環抱,蔥籠的林木之中,加上清澈透亮的湖水,難怪梧桐仙女也情不自禁地要來沐浴嬉水了。
13、桫欏湖
桫欏湖是天上人間景區的一部分,水源是位於別有洞天的山泉,湖水從出水口經幽溪流入仙湖。這里的湖畔是遊人稍息的好去處。湖水明亮寧靜,半湖山色,詩情畫意。
14、天上人間
天上人間景區包括陰生植物區,木蘭園,珍稀樹木園,杪欏湖及天池,環境優雅,精緻迷人,使人不禁覺得置身於「天上人間」,由此得名。
15、木蘭園
木蘭園於坐落在天上人間景區內,東至天上人間天池登山道左側,西至兩宜亭沿公路以上的山體,防火線以下的山體,佔地大約200餘畝,引進木蘭科11屬130多種,定植25000餘株,其中有國家保護的珍稀瀕危植物近20多種,如華蓋木、長蕊木蘭,凹葉厚朴、天女花、紅花木蓮、大葉木蓮、觀光木、雲南擬單性木蘭等等。
16、桃花園
這里桃花繁多,每到花開之季,一片桃花燦爛,猶如置身花海。
17、弘法寺
弘法寺位於植物園中心,南坐梧桐,北向仙湖,廟宇建築宏偉壯觀,金碧輝煌,佔地面積達37.5畝。並有僧眾40餘人。是研究佛學和弘揚佛教文化的中心之一。每年前來研究交流佛學和膜拜的國內外僧人、佛教界人士和信善達數十萬人次,香火十分鼎盛。
18、龍尊塔
龍尊塔位於仙湖植物園東端蔥籠的林木之中,塔高21米,共七層。既是森林的山火監察點,又是一處幽靜的景點,登上塔頂向東可觀望白雲繚繞的巍峨梧桐山,向西北可飽覽仙湖美景。
19、兩宜亭
兩宜亭位於植物園大門至仙湖的中間位置,遊人如步行游覽至此正好在亭內歇息,同時也可在周圍觀賞大自然的美景,賞山觀水,兩全其美,故取名「兩宜亭」。
20、香港回歸紀念林
香港回歸紀念林於1997年3月由深圳與香港兩地的青年共同種植,林內種植了1997株國家保護名貴葯用植物——土沉香,紀念林的外貌是一幅中國地圖,以象徵祖國的統一。
21、鄧小平手植樹
這棵屹立在仙湖湖畔的高山榕樹是鄧小平同志於1992年1月22日到仙湖植物園參觀時親手種植的。高山榕樹有強大的生命力,無論在多麼惡劣的環境下均能茁壯成長。鄧小平同志種植物的這株高山榕樹象徵著深圳特區的建設事業也將像高山榕一樣有強大的生命力,無論遇到什麼樣的艱難險阻都將勇往直前,蓬勃發展。
22、棕櫚園
棕櫚園位於仙湖之東岸,佔地約3萬平方米,共收集原產熱帶亞洲、美洲、大洋洲、非洲、太平洋島嶼及中國的棕櫚科植物約60屬150種。整個園區瀕鄰仙湖,以1萬多平方米的草坪為中心區,園區布置錯落有致、疏密相間,椰風葵韻,濃郁的熱帶風光吸引眾多的遊人,成為整個植物園中心。
23、百果園
百果園位於廟區停車場下的山坡地到湖區公路邊的廣大區域,面積約1公頃,主要收集有無患子科的荔枝和龍眼33個品種,芸香科的黃皮和柑橘類27個品種,薔薇科的桃、梨、枇杷5個品種,以及其它10科16種的果樹,是一個地方性的果樹品種資源保存基地,也為社會提供了一個普及果樹知識的場所。
24、竹區
竹區佔地約2萬平方米,區內引入華南、西南、湖北、湖南等地竹子60多種,如湘妃竹、人面竹、泰國暹羅竹、黃金碧玉竹、甜竹、麻竹等,具有極高的經濟性、觀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