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苑盆景
㈠ 盆景最早出現於什麼時候
中國盆景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據現知考古、文獻記載:中國盆景起源於東漢(公元25—220年),形成於唐(公元618~907年),興盛於明清(公元1368~1911年)。
我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人們雖然集居城市,仍然留戀、酷愛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為適應需要產生「囿」、「苑」,發展形成「自然山水園」;產生「畫」,發展形成「自然山水畫」;產生「盆栽」,發展形成「盆景」。三者隨著人類的社會活動、經濟發展、文化提高而相互滲透、相互借鑒、相互提高。
據現有考古、文獻記載,浙江省餘桃縣河姆渡新石器貴遺址的發掘中,發現一片五葉紋陶片,陶片上刻有一方形陶盆,上栽形似萬年青的植物,說明早在公元前1萬年至公元前4千年的新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已將植物栽入器皿供作觀賞。河北望都東漢墓墓壁畫中出現繪有一陶質卷沿圓盆,盆內栽有六枝紅花,置於方形幾架之上,植物、盆盎、幾架三位一體的盆栽形象,特別是幾架的使用,說明早有東漢就已把盆栽作為重要的藝術表現形式。
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山水畫興起,當時畫家宗炳遍畫平生經歷過的山水,張於一室,以供臥遊,並寫下《畫山水序》,序中說:「昆閬之形,可圍於方寸之內。豎劃三寸,當千仞之高。橫墨數尺,體百里之回。」這種對「咫尺千里」和「小中見大」的體會,既能促使他把山水樹石縮在素絹上成為山水盆景畫,也可啟發他縮人盆盎成為盆景,可足不出戶,高枕臥遊。
發展到唐代(公元618~907年)出現寫意山水園和山水畫,盆栽者應用山水畫理將山石與植物組派盆景作出可貴的貢獻;廣州盆景藝人孔泰初、莫眠府、素仁、陸學明等人在繼承傳統基礎上,受嶺南畫派的山水樹木繪畫技法的影響,創造以順其自然的「截干蓄枝」剪枝造型,形成具有「飄逸豪放」特色的嶺南盆景;蘇州盆景藝人朱子安在著名作家和園藝家周瘦鵑提倡、指引下,在繼承傳統技法的同時,對傳統的「順風式」、「垂技式」、「六台三托一頂」等手法進行創新,創造「粗扎細剪」的技法,製作力求順乎自然,使其千姿百態,各具風韻的蘇派盆景;上海盆景藝人殷子敏率領其學生,博採眾家長,在學習我國優秀傳統藝術和外來風格的基礎上刻意求新,創立「雄健精巧」的海派盆景。
除各地園林部門建立盆景園,培育、創作、展覽盆景外,不少城市業余愛好者,在工作之餘,常以製作、欣賞盆景作為愛好。
1979年9月至10月,國家城建總局在北京主辦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全國「盆景藝術展覽」,展出各類盆景1100多盆。這以後,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花卉盆景分會每隔數年,舉辦一次「中國盆景評比展覽」,至今已成功舉辦四屆,使中國盆景藝術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創新,迅速發展。
同時,我國盆景界積極參加國際重大展覽,利用各種機會宣傳中國盆景藝術,使中國盆景走向世界,並在國際盆景界享有盛譽。
㈡ 蘇州旅遊景點有哪些
一、古典園林 拙政園、留園、獅子林、環秀山莊、滄浪亭、網師園、耦園、藝圃、退思園(以上九處均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一個城市中有如此多的園林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這不僅是全國之最,而且也是世界之最)、怡園、可園、鶴園、柴園、五峰園、殘粒園、南半園、北半園、惠蔭園、樂蔭園、羨園(嚴家花園)、古松園、虹飲山房、啟園(席家花園)、燕園、趙園、曾園、方塔園、樂蔭園、墨妙亭(憩園);靜思園(現代仿古)
二、古鎮古村 甪直、周庄、同里、木瀆、光福、東山、千燈、錦溪、沙溪、陸巷、楊灣、堂里、東村、窯上村
三、寺廟庵觀 寒山寺、重元寺、西園戒幢律寺、報恩寺(北寺塔)、靈岩山寺、寧邦寺、石佛寺、治平寺、定慧寺、保聖寺、包山禪寺、銅觀音寺、觀音寺、中峰寺、還帶寺、雲泉寺、文殊寺、興福寺、藏海寺、寶岩寺、維摩寺、三峰寺絕舉枯、小雲棲寺、雨花禪寺、葑山寺、伽藍寺、開元寺、乾元寺、寶華寺、寂鑒寺、翠岩寺、法螺寺、鳳凰禪寺、蘭風寺、白鶴寺、明月寺、圓通寺、皇羅禪寺、天平寺、覺林寺、樊店寺、資慶寺、湖嘉寺並洞、聖堂寺、聖恩寺、崇寧寺、華藏寺、南廣寺、海天禪寺、禹王廟、泰伯廟、司徒廟、城隍廟、神仙廟、玉皇宮、紫金庵、石嶁庵、慈雲庵、玄妙觀、上貞觀、城皇山道院、普濟道院
四、名勝古跡 虎丘、盤門三景(水陸古盤門、瑞光塔、吳門橋)、楓橋景區、 古胥門、寶帶橋、橫塘驛亭、七里山塘、平江歷史街區、鐵鈴關、賀九嶺石關、太平天國忠王府、言子墓、仲雍墓、胥王園、唐寅墓、韓世忠墓、五人墓、王石谷墓、黃公望墓、翁同和墓、雙塔(羅漢院)、慈雲塔、林屋洞、石公山、明月灣、軒轅宮、三山島、東山雕花樓、西山雕花樓、雨花勝景、亭林園、香雪海、楞伽塔院、石嶁石壁、天妃宮、沙家浜、沖山新四軍太湖游擊隊紀念館、東渡苑五、湖光山色 太湖、陽澄湖、金雞湖、獨墅湖、漕湖、青劍湖、澄湖、尚湖、昆承湖、石湖、澱山湖、同里湖、珍珠湖、暨陽湖天平山、靈岩山、上方山、穹窿山、玄墓山、五峰山、陽山、花山、天池山、鄧尉山,大石山、小王山、西山縹緲峰、東山莫厘峰、虞山、張家港香山
六、博物館所 蘇州博物館、蘇州革命博物館、園林博物館、碑刻博物館(文廟)、絲綢博物館、刺綉博物館、評彈博物館、崑曲博物館、民俗博物館、錢幣博物館、中醫博物館、工藝美術博物館、蘇州美術館、吳作人藝術館、刺綉研究所
七、現代景觀 金雞湖景區: 湖濱大道、科文中心、國際博覽中心、圓融時代廣場、文化水廊、現代廣場、紅楓林、月光碼頭
八、生態休閑 白馬澗(龍池風景區)、白象灣、沙湖生態公園、太湖濕地公園答卜、太湖漁洋公園、旺山村、樹山村、九龍潭、未來農林大世界、太湖綠光開心農場、白塘生態植物園、大白盪生態公園、花卉植物園、荷塘月色濕地公園、三角嘴城市濕地公園、丹桂園、陽澄湖公園,陽澄湖美人腿、蓮花島,上方山國家森林公園、虞山國家森林公園、東吳國家森林公園、肖甸湖森林公園、生態森林公園、星期
九休閑生態農庄、葫蘆島芙蓉生態園、盛澤湖生態月季園九、市民公園 蘇州公園(大公園)、中央公園、東園、動物園、白鷺園、桐涇公園、桂花公園、何山公園、索山公園、黃山公園、太湖公園、運河公園、湖濱公園、星海公園、中塘公園、蓮池湖公園、百花洲公園
十、游樂觀光 蘇州樂園、蘇州水上樂園、環城河水上游、摩天輪樂園、明珠樂園、觀前步行街、石路步行街、太監弄蘇幫菜、美食李公堤、工藝十全街。
其中五A級的有 蘇州園林(拙政園-留園-虎丘),蘇州崑山周庄古鎮景區,蘇州吳江同里古鎮景區,蘇州市金雞湖國際商務旅遊區,蘇州吳中太湖旅遊區(旺山-穹窿山-東山).
㈢ 最名貴的盆景樹種有哪些
1、柏類盆景。柏是中國的一種長壽樹種;柏,品種居多,作為園藝栽培的主要有檜柏、龍柏、翠柏、偃柏、瓔珞柏、真柏、球柏等。雖然柏沒有美麗的花,但它姿態蒼勁,四季常青,在中國花苑裡具有很重要的地位。用它製作盆景,古樸高雅、發人幽思。
2、松類盆景。家裡養松樹盆景是不錯的選擇,中國人喜歡將松樹與人堅韌、高潔的品格相比喻,同時還習慣於將松樹作為長壽的象徵,它還象徵堅貞不屈、萬古長青的氣概。
3、羅漢松盆景。羅漢松盆景別名小葉羅漢松,又稱雀舌羅漢松、雀舌松、短葉土杉,呈灌木狀,葉短而密生,頗為美觀,是一種上等的盆景製作材料,尤其對製作微型盆影更是首選對象。
4、黃楊盆景。黃楊盆景一般採取的素材都是小葉黃楊。它是黃楊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性喜溫暖、半陰、濕潤氣候,耐旱、耐寒、耐修剪,屬淺根性樹種,生長慢,壽命長,是製作盆景的優良樹材。
5、榕樹盆景。榕樹四季長青,榕蔭冬暖夏涼,自古以來,人們除了利用曠野、庭院廣為種植外,還利用榕樹製作盆景,經過精心加工,一盆盆榕樹盆景顯得千姿百態,令人心曠神怡,深受歡迎。
6、古梅盆景。古梅中有些品種是別處未曾發現的古老品種,如潮塘宮粉,松月宮粉,萬德宮粉,鶴慶宮粉等。即或是果梅中的古梅,也不盡全是習見的單瓣白花品種,有的古果梅竟是開復瓣紅花的觀賞價值較高的花果兼用品利:如白沙古梅品種為雙套紅梅即是。
7、銀杏盆景。銀杏特點是葉片很大很漂亮,就像很多隻蝴蝶停留在上面,飄飄欲飛。銀杏的枝幹也特別粗壯,十分有力,帶著它自己獨特的美感。
8、五針松盆景。在製作五針松盆景的時候,有些枝條的生長方向或者是枝條的生長姿勢都不符合五針松盆景的整體形象,所以需要採用一些特殊的人工方法精心調整,但是調整時要注意原則,其一不能損壞主體,其二不能動搖整個植物體的生長。
9、六月雪盆景。六月雪盛夏開出潔白的鮮花,花朵繁密而如雪,故因此而得名。它是常綠小灌木,適合做微型盆景,可以放在屋內點綴環境,在窗明幾凈的桌子上放一盆六月雪盆景,別有一番雅緻。
10、九里香盆景。九里香屬常綠灌木,有時可長成小喬木樣,株姿優美,枝葉秀麗,花香濃郁,九里香盆景古樸典雅優美十分具有欣賞價值。
㈣ 北京哪裡有賣黑松的
1、北京自家苗圃基地,位於北京市平谷區。大量出售黑松樹,各種高度規格都有。
2、北京華殷苑盆景此緩園,位於海淀區悶備西三旗通廈花卉市場A區23號。森罩模在北京市銷售盆景、租擺盆景、賣盆景,類型有杜鵑、羅漢松、黑松、五針松、大阪松等。
3、北京天鹿園林綠化有限公司,通州區於家務回族鄉大耕垡村。經營園林綠化工程設計、施工,綠化管理,苗木、花卉,黑松等。
㈤ 冬季細雨川盆景怎麼養護
公司
南大幼兒園
綠化環衛管理中心
物業管理中心
蘭達工程監理
西苑會議中心
友情鏈接
首頁 花卉介紹 家庭園藝
冬天盆景怎麼養
2019-10-29
進入冬季,隨著天氣逐漸轉涼,樹木也開始落葉,同樣地,為確保樹樁盆景的冬天養護
管理,總結了三點養護要點,1、水適量,勿施肥。2、不修剪,滅病蟲。3、保光照,防寒
凍。
有朋友問過花盆裡積了厚厚的雪還需不需要澆水?答案是一定要澆的裂攔陵。積雪融化變成水
後才能供植物吸收,堆雪是沒有用的,植物一樣會缺水旱死。所以該澆水的時候一樣得澆
。
1、水適量,勿施肥
冬季澆水應做到寧干勿濕,土不見白不澆水。要在中午澆水,一次澆透為好,晚間不宜
澆水,否則易受凍害。對針葉類、蠟葉類及葉層厚密、青翠婆娑的景觀樹,結合噴水沖洗
葉面也很有好處。冬季盆景樹不宜施肥,但在入冬前15天應結合除草鬆土,殺滅病蟲,施
一次以磷鉀為主的肥,爭取冬前植株生長健壯,提高禦寒能力。
2、不修剪,滅病蟲
冬季氣溫低,生長活力低,一般不宜修剪。
冬季除蟲可減少翌年的病蟲危害,入冬前要對整棵樹噴一次等量式的波爾多液,預防病害
。發現樹干有洞穴,可用葯棉堵塞,或以泥漿拌石灰粉、硫黃粉塗洞,以起到滅殺過冬蟲
卵的效果。地下部分(包括盆土)則衡洞採用樂果乳油及敵敵畏混合液稀釋澆灌殺蟲即可
3、保光照,防寒凍
不同植株需要不同光照時間,如針葉類的松柏、常綠細葉榕、雀梅、山指肆戚甲等光照時間
要長,一天照8小時最理想。對不耐寒的米蘭、五色梅、九里香等,在氣溫低於6攝氏度以
下時,用塑料薄膜遮蓋防護,或搬到向陽處。
㈥ 南京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南京著名景點:
一、中山陵
中山陵位於南京市玄武區紫金山南麓鍾山風景名勝區內,是中國近代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陵寢及其附屬紀念建築群,陵寢面積8萬余平方米,於1926年春動工,至1929年夏建成。主要建築有博愛坊、墓道、陵門、石階、碑亭、祭堂和墓室等,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體現了中國傳統建築的風格,從空中往下看,像一座平卧在綠絨毯上的「自由鍾」。中山陵建築融匯中國古代與西方建築之精華,庄嚴簡朴,別創新格。
二、明孝陵
明孝陵位於南京市玄武區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東毗中山陵,南臨梅花山,位於鍾山風景名勝區內,是明太祖朱元璋與其皇後的合葬陵寢。因皇後馬氏謚號「孝慈高皇後」,又因奉行孝治天下,故名「孝陵」。其佔地面積達170餘萬平方米,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寢之一。
三、南京明城
南京明城牆高堅甲於海內,是中國禮教制度與自然相結合的典範,也是古代都城建設的傑出代表,其築城技術達到中國築城史上的巔峰,是東亞築城技術的典範。作為中國古代軍事防禦設施、城垣建造技術集大成之作,其歷史價值、觀賞價值、考古價值以及建築設計、規模、功能等諸方面,國內外城牆均無法與之比擬,是繼中國長城之後的又一宏構。
四、玄武湖
玄武湖位於南京市玄武區,東枕紫金山、西靠明城牆、北鄰南京站、南倚覆舟山,是江南地區最大的城內公園,也是中國最大的皇家園林湖泊、僅存的江南皇家園林,被譽為「金陵明珠」,又稱後湖、北湖。2005年2月,玄武湖被列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2008年9月,玄武湖公園被列為國家重點公園。
五、紫金山
紫金山位於南京市玄武區境內,又稱鍾山、蔣山、神烈山,是江南四大名山之一,有「金陵毓秀」的美譽,是南京名勝古跡薈萃之地,世界文化遺產——明孝陵所在地,全國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鍾山風景名勝區位於紫金山南麓。紫金山囊「六朝文化、明朝文化、民國文化、山水城林文化、生態休閑文化、佛教文化系列於一山之中,是為「中華城中人文第一山」。
㈦ 有關蘇州園林的歷史故事有什麼
關於蘇州園林的歷史故事如下:
1、建於元代的古典名園獅子林有個景點叫立雪堂,蘊含的典故是大家熟知的程門立雪。「北宋兄弟二程」之一的程頤是著名的理學家和思想家,二十四歲便在開封收徒講學。一次,他的學生楊時和游酢去河南程府拜訪並求教老師。
時正隆冬,只見程頤老師正在廳堂內閉目養神,其實是佯睡觀察。兩位弟子見此情形,悄然退出,在院中靜候。不期,天始降雪,兩人冒雪靜待,等了好長時間,程頤才睜開雙眼,只見大雪已埋沒學生的腳背。典故提倡和渲染的是尊師重教的傳統思想。
2、全國四大名園之一的留園,中部水池東側有座建築名為曲溪樓,在罕見的八角門洞上,鐫有「曲溪」兩字,為文徵明所書。曲溪源於曲水流觴的典故。東晉永和九年,書聖王羲之偕親朋好友共42人,在浙江紹興蘭亭(蘭溪畔的亭子)做「曲水流觴」的游戲,其中十一人各成詩兩篇,十五人各一篇,十一人交白卷,各罰酒三觥。
王羲之將這些詩集結一起,用蠶繭紙、鼠須筆揮毫作序,計28行、324個字,即舉世聞名的《蘭亭集序》,被後人譽為天下第一行書。文中,王羲之既描繪了蘭亭優美的自然景色,又抒發了與朋友相聚的歡快心情,而書法更是遒勁舒展、變化無窮,二十多個「之」字,無一雷同。
3、怡園有個景點叫拜石軒,是著名典故米芾拜石的寫照。北宋書法家、畫家米芾愛石竟至如痴如癲的地步。他任無為州監軍,忽見衙署院內有一奇特之石,驚叫失聲:此足以當吾拜。便立即換了官服,手握笏板,整冠而拜,並尊稱此石為石丈。
4、獅子林西部靠牆的山巔有座建築名為問梅閣。就字面而言,源自唐代王維詩句: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但就內容而言,恐怕與佛教典故有關。一次,僧號為「梅」的佛徒問其師父馬祖,何為佛?馬祖說:即心即佛。意思就是佛不遠人,即心而證,佛是自性,莫向身外求。
最通俗的解釋就是:你的自心就是佛。徒弟陡然大悟,便去別處佛寺為主持,並一直銘記「即心即佛」四個字,不懈鑽研佛學,佛理越來越淵博。馬祖派人打聽「梅」事,聞此,連聲說:梅子熟了,梅子熟了。
5、網師園「藻耀高翔」磚雕門樓被譽為江南第一門樓,在其東側的兜肚上刻有「文王訪賢」的立體戲文圖。當然與著名的周文王訪賢的典故有關。周文王為結束商紂王作惡多端的罪孽,求賢若渴,親臨渭水畔,單膝而跪,請求端坐眼前的姜太公出山助政,旁邊文武大臣林立,場面甚為隆重。
6、拙政園中部有處景點為小滄浪,其反映的典故是屈原與漁父的對歌。當年屈原被楚懷王放逐後,漁父問他為何得罪楚懷王。屈原說:世人皆濁吾獨清,世人皆醉吾獨醒,是以見放。於是,漁父為安慰屈原,放聲唱出歌謠: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意思是,如果當朝英明惜才,你就洗凈帽纓去為他治國;相反,如果其昏庸無道,你就隱居起來,以濯足自娛自樂。
7、獅子林假山群之西的水池邊,有一峰湖石,形似袈裟披身的僧人,浮水而行,這就是佛教初祖的化身達摩,表達的就是禪宗著名典故——一葦渡江。老祖在與梁武帝一番對話後,少時,後者似有所悟,達摩卻已飄然離去。
後悔之下,梁武帝忙派人火速而追。及至江邊,見無舟無船,追兵以為大功告成,料想老僧無法過江。不期,只見達摩「嗖」地拔起一根蘆葦,投之入江,立即化為一隻小船,達摩從容乘舟而去。
(7)蘇苑盆景擴展閱讀
發展歷史
蘇州地處水鄉,湖溝塘堰星羅棋布,極利因水就勢造園,附近又盛產太湖石,適合堆砌玲瓏精巧的假山,可謂得天獨厚;蘇州地區歷代百業興旺,官富民殷,完全有條件追求高質量的居住環境;加之蘇州民風歷來崇尚藝術,追求完美,千古傳承,長盛不衰,無論是鄉野民居,還是官衙賈第,其設計建造皆一絲不苟,獨運匠心。這些基本因素大大促進了蘇州古典園林的發展。
蘇州古典園林的歷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紀春秋時吳王的園囿,私家園林最早見於記載的是東晉(4世紀)的辟疆園,當時號稱「吳中第一」。以後歷代造園興盛,名園日多,至明代建園之風尤盛,清末時城內外有園林170多處,蘇州贏得了「園林之城」的稱號。
明清時期,蘇州成為中國最繁華的地區之一,私家園林遍布古城內外 。在16~18世紀的全盛時期,蘇州有園林200餘處,保存尚好的有數十處,並因此使蘇州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
明清時期,蘇州封建經濟文化發展達到鼎盛階段,造園藝術也趨於成熟,出現了一批園林藝術家,使造園活動達到高潮。最盛時期,蘇州的私家園林和庭院達到280餘處。
1997年12月4日,聯合國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1屆全體會議批准了以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環秀山莊為典型例證的蘇州古典園林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000年11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4屆會議批准滄浪亭、獅子林、藝圃、耦園、退思園增補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003年,蘇州古典園林被中央文明委命名為全國創建文明行業工作先進單位。
2017年5月30日,「世界遺產——蘇州古典園林」旅遊文化推介會30日在中國駐法國大使館文化處舉行,通過旅遊宣傳片、圖片展、VR(虛擬現實技術)體驗等多種形式向法國民眾展示蘇州古典園林「多方勝景,咫尺山林」的獨特魅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蘇州園林
㈧ 【《盆景養護手冊》摘輯澆水的方法】 盆景養護手冊
澆水是樹木盆景的主要管理工作之一。澆水看似簡單弊孝,要澆至恰到好處,也不容易。澆水要根據樹木品種、季節變化以及樹木的生長期、開花期、休眠期和天氣的不同情況來掌握好澆水時間和澆水量。一些樹木盆景死亡,有相當一部分與澆水不當有直接關系。
盆土除供給盆栽樹木水分、營養外,還要維持樹木的正常呼吸。盆土在水分充足時,土壤顆粒膨脹,把顆粒間空隙的空氣擠出使盆土空氣缺少:當盆土乾燥或比較乾燥時,土壤顆粒收縮,體積變小,顆粒之間又出現了空隙,空隙處就被空氣充盈。隨著土壤干、濕不停地變化,盆土內的空氣也不停地運行,使植株根系得以進行正常呼吸。每次澆完水,在一個短時間內,盆土內缺氧,樹木的根系是能忍耐的,但如盆土長期過濕,造成長期缺氧,就會引起根系糜爛及其他病害;若盆土長期處於乾燥狀態,盆土中雖氧氣有餘,但植株長期吸收不到水分,同樣對樹木生長不利甚至枯死。因此,樹木盆景澆水應掌握「不幹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干指盆表面土呈灰白色,並非盆土從上到下全部都干。澆透以盆底排水孔有水漏出為澆透。
澆水不足,樹木脫水,就會呈現出嫩枝發蔫下垂、葉片枯萎、發黃、脫落,如果是針葉樹種則針葉變軟,喪失剛勁刺手感。缺水嚴重時,小枝皮層皺縮如雞皮疙瘩。如果在夏季遇到這種情況時,應立即把樹木移到蔭蔽處,待溫度下降後,先向葉面噴灑清水,過片刻再向盆內澆少許水,一小時後方可把水澆透。對脫水嚴重的樹木,切忌立即一次把水澆足,因為樹木在嚴重脫水的情況下,根部皮層已經萎縮,緊貼木質部,突然大量供水,根系會因迅速吸租碰稿收水分而膨脹,造成皮層破裂,導致樹木死亡,因此需要有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嚴重缺水的樹木經過上述處理後,最好在蔭棚下養護幾天,復壯後再置干陽光用自來水,用自來水澆樹木盆景時,如條件許可,先在水桶、水缸中放一天後使用更好。
2.河、湖水邊遠地區以及山區居民生活用水,多數用河水或湖水。用河水、湖水澆樹木盆景時,一定注意不要用有污染的河水、湖水,否則對樹木生長不利,嚴重時可導致樹木死亡。
3.地下水有的地區居民用水抽取地下水,因為地下水的溫度差別很大。用地下水澆樹木盆景時,最好把地下水在水桶、水缸中放一天後再用。
澆水常用術語
1.扣水從原來澆水量的數額中減去一部分為扣水。扣水即適當地少澆水吵耐。一些觀花盆景,如梅花在花芽生理分化的前期,5月下旬到6月下旬,適當少澆水,以減慢枝條生長速度,當新生枝梢有輕度萎蔫時再澆水,這樣反復幾次有利於花芽的分化。再如榆樹盆景上盆或翻盆時,常把根系剪除一部分,根系傷口作防細菌侵入處理後.用潮濕的培養土栽種好,當天及第二天都不澆水,以防樹液外溢,影響成活或復壯,可向枝幹上噴水,這樣少澆或1~2天不澆水都屬扣水。
2.找水找水又稱補水。在炎熱的夏天,早晨給樹木盆景普遍的澆一次水。因為盆的大小、深淺不同,葉片的大小、疏密有別,水分蒸發多少不一,下午5點左右要認真查看盆土干濕情況,幾盆土已乾的都要澆水。因為不是普遍的澆水,澆水多少不同,行業術語稱其為找水。
3.放水樹木盆景在培育期,為了使枝條多、樹干盡快長到理想粗度,以及觀果盆景坐果後,為使果實長得更大,結合使用追肥、加大澆水量,這種加大澆水量的方法稱「放水」。
石榴
石榴系石榴科石榴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別名安石榴、若榴、丹若等。
石榴先花後果,既可觀賞又可食用,石榴樹適應性強,不論地栽還是盆栽,不論在陽台還是在樓頂都能生長良好。石榴的葉、花、果、根都可入葯。元人馬祖常有贊石榴詩日:「乘槎使者海西來,移得珊瑚漢苑栽;只待綠蔭芳樹合,蕊珠如火一時開。」這首詩不僅道出石榴來源,也描繪了石榴的特點。
光照石榴喜光,宜放置在陽光充足、通風溫暖的場所。石榴有一定耐寒性,地栽在北京地區可以在室外越冬,盆栽者冬初移人低溫室內休眠。
澆水:石榴較耐旱,平時澆水見干見濕,見干澆透。夏季生長旺盛期要保持盆土濕潤,不可缺水,但盆內不可積水。冬季少澆水。
施肥:石榴喜肥,從展葉期開始2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稀薄的有機液肥,5月、6月各施一次0 2%磷酸二氫鉀。待果實形成後,施用腐熟液肥可略濃些,以利果實生長。
修剪石榴萌發力強,一年之內幾次長出新枝。去年春季生健壯新枝,能形成結果母枝,今年春季從結果母枝長出新枝頂芽或腋芽長成的短小新枝易於開花結果。修剪枝條時要注意石榴樹的這一特點。等石榴果實坐牢後,根據造型的需要對枝條進行一次修剪。如果實結的太多,根據高低錯落、疏密有致的原則對果實適當去除幾個。
果樹都有「大小年」,今年結果多,營養消耗過大,明年結果少或不結果。
簡易繁殖:石榴可用播種、扦插、壓條等方法繁殖。要取得大量苗木常用播種法,一般盆景愛好者常用扦插繁殖。春季把剪下的1~2年生枝條,選取健壯枝剪成10cm左右一段為插穗,插入素沙土中,深度為插穗長的1/2,澆透放蔽蔭處養護,保持盆土濕潤即可。
翻盆樹齡不長的石榴盆景1~2年、老樁石榴盆景3年翻一次盆。翻盆時間以春季樹木發芽前為好。去除一半舊盆土,把根系進行適當修剪。盆底放幾塊動物蹄片以及適量禽類糞便為基肥,增添部分新的培養土。
病蟲害防治石榴最常見的病蟲害為紅蜘蛛、蚜蟲、刺蛾等,可用40%氧化樂果乳油兌水1500倍液噴霧。蟲害較重隔一周再噴灑一次。下培育。但澆水也不可過量,水大除引起樹木徒長、影響樹形和觀賞外,還易引起根系腐爛而導致死亡。微型盆景的盆土更少,適時適量澆好水尤其重要。
澆水方法有以下三種:
1.普通澆水法這是最常見、最簡單的一種澆水方法。澆水時,除為了提根要用水沖刷根部外,在一般情況下,壺嘴不應離盆面太高,以免把盆土、青苔沖掉。
2.噴水法這種澆水方法,主要適用於針葉樹木,並在冬季用來清除竹類、蘇鐵類等常綠樹木葉片上的塵土。落葉類樹木不宜經常向葉面口賁水,這類樹木如果經常噴水,會使葉片肥大,枝條徒長,從而影響造型。
新栽樹木或剛換盆的樹木,為彌補根部吸收水分之不足,應每日向樹木噴清水1~2次,可提高成活率和加快復壯。微型樹木盆景常用小噴壺噴水。大中型樹木盆景常用較大的能澆能噴的兩用壺向葉噴水。
3.浸水法微型盆景以及盆土上青苔凸出盆面的淺盆樹木盆景常用浸水法供水。即把小型、微型盆景放入較深較大的空盆內或有一定深度塑料盤中,然後加水到微型、小型盆景的盆口下沿,使水從盆景底 部排水孔滲進到盆土內,待盆景表面土壤由干變濕時即為澆透。
如需採用這種供水方法的小型微型盆景較多,為便於管理,常把5~6盆或更多的小型及微型盆景同時置於一個較大塑料盤中,然後加水到適當深度浸水。
澆水的時間、次數,要根據樹木不同的生長季節、氣溫、天氣變化等情況靈活掌握。對願產於濕潤地區的棕櫚、杜鵑、竹類等樹木,盆土可適當偏濕一些;而對松樹、蘇鐵等樹木盆土偏幹些為好。春末及夏季,氣溫高,水分蒸發快,大部分樹木處於生長旺季,需水量大,應早、晚各澆水一次。而秋末、冬季氣溫低,水分蒸發慢,多數樹木即將或已經進人休眠期,澆水量應相對減少,3~5天或7~8天澆一次水即可,而且應在一天之中氣溫較高的中午前後進行。在梅雨季節要少澆或不澆水,如遇連續降雨天氣,應及時排除盆內積水或把盆放倒。
此外,澆水時要注意避開正在盛開的花朵,如把水澆到菊花上便會出現花序腐爛的現象:著將水澆到月季花上,水珠干後會留下痕跡,影響觀賞。很多花木的花朵被水沖後,都將給花期和花後結實帶來直接的不良影響。
給樹木盆景澆的水有以下三種:
1.自來水城鎮以及經濟比較發達地區居民生活用水多數
榕樹
榕樹系桑科榕樹屬常綠喬木。別名正榕、小葉榕、細葉榕。
地生榕樹高大、枝葉茂盛,濃蔭蔽地,病蟲害很少,在南方栽種普遍。種子繁殖榕樹,根常呈薯狀很奇特優美,在榕樹生長過程中,如空氣濕潤溫度較高。常從樹幹上長出很多氣根,盆景創作者利用榕樹這一特性培育出千姿百態的上乘盆景。
光照:榕樹喜陽光充足、溫暖濕潤、通風的場所,夏季天氣炎熱時可適當遮蔭。在北方冬季要移人室內越冬,室溫在8℃左右。
澆水:榕樹喜濕潤,在生長季節要保持盆土潮濕,在夏季除向盆內澆水外,還應向地面常灑水,使局部小氣候保持一定濕度。但盆內不可積水。冬季要少澆水,盆土潮濕就不用澆水。
施肥:在生長季節每月施一次腐熟稀薄的有機液肥,每年5月、8月各施一次」礬肥水」。榕樹施肥不要太多。肥多枝條徒長,葉片增大反而不美。夏季天氣炎熱時和冬季不要施肥。
修剪:榕樹較大的整形修剪要在早春萌芽前進行,在天氣較熱的生長旺盛期,樹液流動較快,枝條剪斷後會有較多白色黏稠樹液外溢,對榕樹生長不利。生長季節要及時去除徒長枝,對旺盛枝條要及時摘心。
簡易繁殖:春季把整形修剪下來的枝條,挑選較粗或有較好形態者剪成8cm~1Ocm長的插穗,把長度一半插入素沙土中,2個月左右可生根,翌年春分盆栽種。
翻盆.樹齡不長的榕樹盆景2年翻一次盆,老樁盆景3~4年翻一次盆,時間以4月下旬至5月上旬為好,冬季不易翻盆。去除1/2舊盆土,剪除枯根、短根、剪短過長根、疏剪部分過密根,增加部分新的有一定肥力培養土,把榕樹栽種好。有時利用翻盆之機改變樹木的造型,或更換欣賞價值更高的盆缽中。
病蟲害防治:榕樹病蟲害較少,通風透光不良或施氨肥過多可能引發白粉病,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蟲害偶有介殼蟲發生,可用80%敵敵畏乳油1500倍噴霧。或把適量呋喃丹顆粒淺埋盆土中後,澆透水葯效快。
銀杏
銀杏系銀杏科銀杏屬落葉喬木。別名白果、公孫樹、鴨腳樹。
銀杏樹姿雄偉壯觀,樹皮淡灰褐色,有縱裂,葉片扇形有長柄,春夏葉片綠色,晚秋變成金黃色,古雅別致,是觀葉盆景上乘樹種。銀杏雌雄異株,北京西郊古剎潭柘寺院內有一株大銀杏樹。清代乾隆皇帝御封「帝王樹」,高30餘米,相傳遼代種植,距今已1000餘年。仍枝繁葉茂,吸引很多遊人駐足觀賞。
光照:銀杏盆景宜放置陽光充足通風處,只要保持盆土濕潤,銀杏樹不怕曬。銀杏耐寒,地栽在北方能在室外安全越冬,盆栽者冬初應移人低溫室內越冬,只要盆土不結冰就能越冬。
澆水:在生長季節要保持盆土濕潤,但盆內不可積水。在炎熱夏季因銀杏葉片大,水分蒸發多,所以早晨澆透水,傍晚「找水」。夏季除向盆內澆水外,還應向地面灑水,使局部小氣候有一定濕度。冬季少澆水。
施肥:在生長季節每月施一次腐熟稀薄的有機液肥,伏天和冬季不要施肥。
修剪:已成型銀杏盆景的修剪比較簡單,春季發芽前根據造型的需要把有的枝條剪短或剪除。新芽萌發後,要去除過密枝、平行枝、交叉枝,剪除或剪短徒長枝。
翻盆:銀杏根系發達,樹齡不長的銀杏盆景1~2年翻一次盆,老樁2~3年翻一次盆,翻盆時間以3月為宜。去除1/2舊盆土,剪短過長根,疏剪過密根。結合翻盆,有的樹樁要換大一號盆,有的還可以改變樹木造型款式。盆底放少許動物蹄片或已腐熟餅肥為基肥。增添部分新的培養土。
病蟲害防治:銀杏病蟲害少,在澆水,施肥時認真細心觀察枝、葉、干有否異常情況,及時採取防治措施。
㈨ 西安哪裡有賣好看的仙人掌盆景
西安賣好看的仙人掌盆景的地方有:
1、長安盆景苑。地址:子午大道租巧雁錦花卉橘碰市場建一路6號。
2、小李觀賞魚盆景。地址:西安市灞橋區紡織城東街31號。
3、東東盆景園。地址:圓型談電子城街道子午大道雁錦花卉建安路2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