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蠟質物
❶ 石榴樹盆栽樹幹流出像鹽一樣的東西是什麼原因
石榴樹盆栽樹干出現像鹽一樣的東西是被介殼蟲危害造成的,並不是樹干里流出來的物質。
介殼蟲是半翅目,頌好蚧總科昆喚族蟲的總稱。大多數種類蟲體上備有蠟質分泌物,形如介殼,介殼蟲也因此而得名。介殼蟲是花卉和果樹上最常見的害蟲,常群集於枝幹、葉片和果實上,吸取植物汁液為食,嚴重時會造成枝條枯萎或全株死亡。常見的有吹綿蚧、糠片蚧、朝鮮球堅蚧、桑白蚧、康氏粉蚧、扶桑綿粉蚧等。
危害這棵石榴樹的很可能是吹綿蚧,這種害蟲個體很小、很薄,體外覆蓋著一層白色粉末狀物質,如果用手捻破它的身體,會有紅色液體出現。這種害蟲每年繁殖一代,一般在5月中旬產卵,5月下旬孵出若蟲,此時幼蟲體外尚未形成蠟殼,是噴葯防治的最佳時機,常用葯劑有殺撲磷、速撲殺、啶蟲脒等農葯。另外,果樹春季發芽前(3月上中旬)野鏈鉛樹幹上噴灑或塗抹3-5波美度的石硫合劑也可以兼治這種害蟲。下圖就是石榴樹被吹棉介危害的症狀,供參考。
❷ 石榴樹盆景,最近發現長病了,一些白毛,查了下說是絨蚧,葉子上有小點,感覺有一層油膩膩的,什麼東西噴
蚧殼蟲由於表面有一層蠟質,因此一般葯劑難以滲透,但普通殺蟲劑還是有一定防治效果的。目前使用效果早森較好的葯劑啶蟲脒和毒死蜱混合的國光必治,以及阿維菌素礦物油,陸備畝這兩種葯具有較好的滲透和觸殺效果。還有一些普通家用方法,如酒精擦拭、食醋擦拭、柴油洗衣粉溶液噴灑等,可參考網路詞條「蚧滾瞎殼蟲」。
❸ 植物上長白色絮狀物是什麼原因
植物葉子上長白毛,像棉絮一樣的是吹綿介殼蟲;
吹綿介殼蟲,一種很討厭的害蟲,靠吸食植物的汁液生活,是同翅目昆蟲,和知了,蚜蟲一個目。白色的棉毛里含有蠟質,是它分泌出來用以保護自己的,可以防止雨水浸濕。吹綿介殼蟲的排泄物含有很多糖分,常噴到葉子上,引起黴菌滋生。
吹綿介殼蟲幼蟲發育時,會分泌如白色棉絮般的蠟質物,4~7月比較常見,傳播迅速,會阻礙植物進行光合作用,造成葉片枯萎。
(3)盆景蠟質物擴展閱讀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此蟲大多數成群集中,可在發生周期數量不多時,直接在枝葉上人工使用竹片壓殺蟲體。
(2)葯劑防治:要抓住初孵若蟲抗葯力弱的特點,把握施葯時 期。成蟲體有蠟質,防治效果較差。常用葯劑有用松香和燒鹼(苛性鈉)加水燒煮而成的松脂 合劑(松香∶燒鹼∶水=3∶2∶10),該葯液為黑褐色,主要含有過量的游離鹼和松香皂液,對 蚧殼蟲體外蠟質覆蓋物具有強烈腐蝕作用,為防治多種蚧殼蟲的有效葯劑。
(3)改善花卉的通風透光條件,經常清洗葉面,抑制蚧殼 蟲的生長和繁殖。
吹綿介殼蟲繁殖速度非常快,當發現吹綿介殼蟲開始繁殖時,應立即將它挑掉(可以使用竹簽或者牙刷)。平常維護保養盆栽時,應保持通風、並注意螞蟻的出沒(螞蟻是粉介殼蟲的司機,會載著它們到處跑並運送到植物身上)。
❹ 盆栽綠蘿土上一層白絨毛是怎麼回事呢
這些就是吹綿介殼蟲,若放任不管,會造成葉子發黃枯萎。
吹綿介殼蟲幼蟲發育時,會分泌如白色棉絮般的蠟質物,4~7月比較常見,傳播迅速,會阻礙植物進行光合作用,造成葉片枯萎。白色的棉毛里含有蠟質,是分泌出來用以保護的,可以防止雨水浸濕。吹綿介殼蟲的排泄物含有很多糖分,常噴到葉子上,引起黴菌滋生,是一種很討厭的昆蟲。
處理方法:用戶可以修剪枝葉,或是噴水沖洗,增加植物濕度來減少數量。
(4)盆景蠟質物擴展閱讀:
種植綠蘿注意事項:
1、綠蘿理想生長溫度是15-25℃之間,5℃以下葉片會黃化,0℃上下可能會出現凍害。冬季北方養護要避免低溫。
2、綠蘿生長要求明亮的散射光,同時比較耐陰。用戶在養護過程中不建議直接接受陽光照射,否則就會產生日灼傷害。
3、水分要求:用戶養護要保證盆土處於濕潤狀態,澆水不能過多或過少。長期乾燥會使葉片發黃,葉片變小,葉片的節間容易過長。如果盆土處於長期積水的狀態,會發生爛根。
❺ 室內盆栽花卉常見的害蟲有哪些
1.介殼蟲
是室內盆栽花卉最常見的害蟲,主要寄生於植物的幼嫩莖葉上。用刺吸口器插入植物組織中吸取汁液,所造成的傷口極易感染病害。介殼蟲的分泌物還易招致黑霉病的發生。
介殼蟲種類多,繁殖能力強,在室內優良的環境條件下一年可以繁殖多代。卵孵化為若蟲,經過短時間的爬行,即形成介殼,介殼蟲的共同特點是體外都有一層疏水性的蠟質外殼。一般農葯難以進入,一旦發生,不易清除干凈。
在少量發生時,通常用人工除治。可用軟刷輕輕刷除,再用水沖洗干凈。葯劑防治應根據介殼蟲的發生情況而定,最好在卵的盛孵化期噴葯。這時正值若蟲孵化不久,蟲體表面尚未形成蠟質外殼,用葯劑容易殺死。由於在室內盆栽植物上介殼蟲的世代交替比較復雜,同一時間可以觀察到成蟲、若蟲和卵共同存在。需每隔5~7日噴葯一次,連續用葯3次以上。可用50%氧化樂果乳劑、50%殺螟硫磷、25%亞胺硫磷、50%久效磷或80%敵敵畏乳油等的1000倍液,20%殺滅菊酯1500~2000倍液除治。蟲害過於嚴重時,先人工刷洗後再結合噴葯,效果更好。
2.蚜蟲
蚜蟲是盆栽花卉極易發生的害蟲,種類極多。蚜蟲能造成植物枝葉變形、皺縮,能傳播病毒,它的分泌物能誘發煤污病。蚜蟲繁殖能力甚強,發現後若不及時除治,很快可殃及全株和附近大部分植株的幼嫩部分。
如少量發生,可用手擠壓後再用水沖洗干凈;也可連續數次塗抹肥皂水、面湯,或用1∶50的煙草水除治。這些都是無毒的,適合家庭室內少量應用。3%天然除蟲菊酯、25%魚藤精、40%硫酸煙精均可稀釋800~1200倍噴灑,效果好,又安全。溴氰菊酯加水2000~3000倍,40%乙醯甲胺磷1000倍液,40%氧化樂果2000倍液,均有良好效果。
3.紅蜘蛛
又稱硃砂葉蟎,分布甚廣,寄主植物多,食性雜,危害多種花卉。尤其在室內向陽的窗邊,空氣乾燥,溫度高,最易發生。應注意觀察,發現後及時防治。否則很快擴展至全株和其他植物。
少量發生時,可摘除感染嚴重的葉片,用自來水沖洗植株的葉片,改進通風,加強遮陽,降低溫度,向植株周圍噴水,增加空氣濕度,改善栽培環境。
可噴灑40%三氯殺蟎醇或氧化樂果1000倍液,50%三環錫可濕性粉劑2000~3000倍液,73%克蟎特乳劑1500~2000倍液。
4.粉虱
又名溫室粉虱、溫室白粉虱。分布較廣,危害多種花卉。體小,全身有蠟質粉狀物,有翅能飛,但不善飛。成蟲及幼蟲的刺吸口器從葉背插入,吸取汁液,使葉片枯黃,傷口部易發生褐腐病,嚴重時導致植株死亡。它在植物葉片上排泄的大量蜜露,能引發黑煤病。
噴灑2.5%溴氰菊酯、10%二氯苯醚菊酯、20%殺滅菊酯、40%氧化樂果或50%殺螟硫磷各1000~1500倍液,5~7天一次,連續3~4次。
5.蝸牛和蛞蝓
蝸牛和蛞蝓屬陸生軟體動物。蝸牛有一硬殼保護柔軟的身體,蛞蝓無殼。生活習性相似,多生活在長年潮濕而陰暗的地方。喜陰濕,怕乾燥和陽光。白天藏在無光、潮濕的地方,夜晚出來活動,啃食花卉的幼葉、根和花等部位。大量發生時,為害較重。
毒餌誘殺:麩皮拌砒霜、敵百蟲等,撒在它們經常活動的地方。也可在台架、花盆周圍噴灑敵百蟲、溴氰菊酯,或撒施8%滅蝸靈顆粒劑於根際周圍土面上。平時注意室內清潔衛生,清除庭園中枯草敗葉可減少蝸牛和蛞蝓的發生。
6.潮蟲
又名鼠婦、西瓜蟲。甲殼綱動物,分布很廣,家庭中常可見到。食性雜,以腐殖質為主,啃食植物幼嫩的根、莖、葉等部位。常隱伏在潮濕黑暗處,有時在花盆底部。壽命可長達一年半以上。
用20%殺滅菊酯2000倍液或25%西維因500倍液噴灑盆架和盆底周圍防治。
❻ 盆景梅花枝有白色的東西,怎麼治,使用什麼葯物
遠觀是粉蚧的一抄種(蚧殼蟲) 蚧殼蟲的襲蟲體被一層角質的甲殼包裹著,如用葯物對它直接噴灑不易奏效。
(1)可噴葯防治, 用葯有600-800倍 薊虱凈、薊甲虱1+1、啶蟲脒、1.3%(苦參鹼)、噻蟲嗪、烯啶蟲胺、菊馬乳油、氯氰鋅乳油、滅掃利、功夫菊酯或天王星等。
(2)在溫室內可引入蚜小蜂。
(3)成蟲對黃色有較強的趨性,可用黃色板誘捕成蟲並塗以粘蟲膠樂死成蟲,但不能殺卵,易復發。
❼ 盆栽葉子出油起卵要怎麼處理
盆栽葉子出油起卵,通常是生了蚧殼蟲。出油,為蚧殼蟲的分泌物,能誘發煤污病,影響光合、降低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甚至引起植株死亡。葉子上的卵狀物,則為蚧殼蟲的臘質介殼。
蚧殼蟲,同翅目蚧總科昆蟲的統稱。雌蟲無翅,足和獨角均退化;雄蟲有一對柔翅,足和觸角發達,無口器。體外被有蠟質蚧殼。卵通常埋在蠟絲塊中、雌體下或雌蟲分泌的介殼下。每一種的宿主植物有一定的范圍。侵襲植物的根、樹皮、葉、枝或果實。主要害蟲有梨圓蚧(San Jose scale)、蠣盾蚧(oystershell scale)、皮屑長蚧、桔紫蠣蚧和紅圓蚧。介殼蟲是一類小型昆蟲,大多數蟲體上被有蠟質分泌物。雌雄異體。雌蟲無翅,雄蟲有1對膜質前翅,後翅特化為平衡棒。介殼蟲是花卉上最常見的害蟲,常群集於枝、葉、果上。成蟲、若蟲以針狀口器插入花卉葉、枝組織中吸取汁液,造成枝葉枯萎,甚至整株枯死,並能誘發煤污病,危害極大。
蚧殼蟲繁殖能力強,一年發生多代。卵孵化為若蟲,經過短時間爬行,營固定生活,即形成蚧殼蟲 。
在栽培花卉的過程中,發現有個別枝條或葉片有蚧殼蟲,可用軟刷輕輕刷除,或結合修剪,剪去蟲枝、蟲葉。要求刷凈、剪凈、集中燒毀,切勿亂扔。
防治的辦法有:
白酒兌水,比例為1:2 。治蟲時澆透盆土的表層。蚧殼蟲在春季室溫7 ℃ 時,便開始活動。可在4 月中澆一次,此後每隔半個月左右澆一次,連續4 次見效。
用食醋(米醋)50 毫升,將小棉球放入醋中浸濕後,用濕棉球在受害的花木莖、葉上輕輕的揩擦,即可將介殼蟲揩掉殺滅。此法方便、安全,既能達到除蟲目的,又可使被害的葉片重新返綠發亮。
用酒精輕輕地反復擦拭病株,就能把蚧殼蟲除掉,且能除得十分干凈、徹底。如用酒精擦拭蘭花病葉時,不但能把蚧殼蟲除掉,就是肉眼看不清楚的幼蟲,也都徹底殺滅掉,第二年很少發現有蚧殼蟲的為害,此法簡便、安全,效果良好。
用柴油、洗衣粉、水按 10:0.6:6 的比例調成母液,此時母液含60% ,呈牛奶狀,用水稀釋含油30% 葯液後,對米蘭、金桔、蘇鐵上蚧殼蟲仔細噴灑。一周後,蚧殼蟲大部分由原來新鮮橙色變成干癟狀態,說明此法對蚧殼蟲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❽ 為什麼有些植物葉表面附有一層蠟質
莖的主要作用是將根吸收的水、無機鹽,以及葉製造的有機物進行輸導,送到植物體的各部分。
詳細:水和無機鹽的輸導是由莖的導管完成的。水分和無機森漏叢鹽為什麼能沿著導管上升呢?這是因為受到根壓和葉的蒸騰拉力作用的結果。根壓是由根部產生的一種壓力,根壓使溶液進入導管,並在導管里沿管壁上升。如果把向日葵或山核桃的莖在靠近基部的地方切斷,就可以看到有液體從傷口處流出的現象,這是由於根壓作用的結果。葉的蒸騰拉力,是葉在不斷蒸騰水分的時候,產生一股向上拉取水分的力量,使水分沿著導管不斷地上升。
(3)貯藏作用。莖中可以貯藏澱粉、糖類、脂肪、蛋白質以供植物體利用,如甘蔗、藕、馬鈴薯。另外還可貯存一些代謝作用中的廢物,如粘液、松脂、揮發油、單寧、乳汁等。莖中貯藏的物質,往往可以提取出來,供工業上利用。
(4)此外,莖的繁殖作用也是極搜讓其明顯的,利用莖、技進行扦插、壓條、嫁接,利用地下莖進行繁殖,已是植樹造林和農作物栽培中的一項重要措施。
❾ 果樹盆景為何要塗蠟
果樹盆景從早春到晚秋,歷經風吹日曬、灰塵污染、雨水侵襲等,進入觀賞時期有時會碰到果面有損害或老化的現象,失去了應有的神采。為再現昔日風采,提高觀賞價值,延長觀賞時間,將枝幹光潔亮麗、葉面鮮嫩碧綠、果實累累、嬌艷誘人的盆景呈現給世人欣賞,就要進行塗蠟措施,才能實現其目的。
盆樹經塗蠟後,已將所有灰塵等污垢清除。果實表面形成蠟膜,保持了色澤和光潔度,使其光彩照人、充滿生機,並且減少了病蟲侵襲渠道,封閉了水分蒸發散失的根源,使果實長掛枝頭而不致凹陷皺縮或腐爛。枝幹塗蠟後,給人一種出污泥而不染、潔凈超然的直觀印象,形成一種玉樹玲瓏、真假難辨、亦真亦幻的神奇美感。根據果樹盆景的果實多數既可觀賞又可食用的特點,所用蠟質應是對人體無害的可食用蠟。一般常見的工業產品用蠟對人體有害,不宜使用。
操作時,首先用清水將枝幹、果實沖洗干凈,晾乾後,將食用蠟用毛刷或棉簽均勻地塗抹在各部位,自然風干即可。注意不要塗層太厚,尤其是果梗和果萼處,以免影響觀賞。
為使果樹盆景進入觀賞期後,枝、葉、果、姿更加美麗動人,在正常的管理下,需要經過進一步細致的修飾和整理。筆者通過研究和實踐總結,將果實套袋、貼字、塗蠟等技術措施,經細化和完善,實際應用到果樹盆景的特殊技法當中,使其達到枝美葉綠、生機盎然、艷果飄香、五彩繽紛、賞心悅目、心曠神怡的藝術效果,具有更高的欣賞價值,且觀感新穎,具有觀葉盆景無法比擬的趣味性。
❿ 樹木盆景的常見病害及其防治
樹木盆景的病害可分為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兩大類。前者是由生物性病原如真菌、病毒等引起, 初次侵染發病後能傳染再次發病;後者由非生物病原即不良的環境條件如氣象條件、土壤條件、有害毒物等引起埋辯,發病後不傳染,一旦不良的環境條件改善後,就不再發病。樹木盆景的常見害蟲及其防治
為害樹木盆景的害蟲有四大類即食葉性害蟲、刺吸性害蟲、蛀食性害蟲及食根性害蟲。
1、食葉性害蟲
幼蟲口器均為咀嚼式,咬食葉片造成葉子洞孔、缺刻甚至全部食光,僅留下葉脈。常見種類有:刺蛾類、衰蛾類、尺蛾類、葉甲類等。此類害蟲大多以幼蟲為害,如鱗翅目的蛾類、蝶類;只有少數種類幼蟲、成蟲均為害樹木如葉甲、金龜甲等。多數種類食性雜、危害重。防治方法以人工捕殺和葯劑噴殺為主,在害蟲數量不多或幼蟲羣集為害時可直接捕殺。常用的殺蟲劑以選用擬除蟲菊酯渣拿類和微生物制劑為好,此類葯劑高效低毒,對環境污染小,如菊樂合酯、除蟲菊酯、蘇雲金桿、白僵、「BT」等。噴葯時期以幼蟲初孵為害初期為宜。
2、刺吸性害蟲
若蟲、成蟲均為刺吸式口器。為害葉片及其他幼嫩組織,造成莖葉褪綠、萎縮、捲曲、畸形、蟲癭等, 還會傳播病毒病及引發煤污病。常見種類有蚜蟲類、蚧殼蟲類、網蝽類、粉蝨類、蟎類等。此類害蟲具有種類多、個體小、繁殖快、蟲口密度高、危害重、防治難等特點。在防治上要勤檢查,時刻了解蟲口密度,及時噴葯。對一般種類在植物萌芽前噴1—2次3—5度的石硫合劑,可鏟除越冬的蟲卵;萌芽後每10天左右檢查一次,當達一定蟲量(蟲葉達5%以上,每葉5頭蟲以上)及時用葯。如殺滅菊酯2000—2500倍液,或氧化樂果1000倍液等。
蚧殼蟲是昆蟲中最奇特的一個種類。其雌雄異型,種類多,形態及生活史各異。為害樹木的均為雌蟲,多數種類固定於葉片或枝幹上刺吸為害。雌成蟲體表大多分泌有一層厚厚的蠟質,葯劑很難穿透,故對殺蟲劑的抵抗能力很強,目前尚無理想高效的葯劑。所以葯劑防治蚧殼蟲一般要選擇在若蟲孵化期, 未形成蠟殼前才能奏效。蚧殼蟲的孵彎梁缺化期一般多較長(20—45天左右),故噴葯要連續多次,一般每隔5—7天噴一次,連續3—6次。葯劑應選用內吸性強的如氧化樂果。濃度800—1000倍。除葯劑防治外,還可以採用人工刷除、修剪蟲葉、蟲枝等防治方法。
3、蛀食性害蟲
多以幼蟲為害,口器咀嚼式。幼蟲鑽蛀到植物體內為害,形成各種形式的「蟲道」,使枝幹受損,易折斷、枯死。常見種類有:天牛類、吉丁蟲類、木蠹蛾類、松梢螟類等。防治方法:見到初羽化成蟲加以捕殺;發現樹皮鬆動並有褐色樹液流出,可用小刀挑開樹皮,剌殺初孵幼蟲;幼蟲進入木質部後,可用鋼絲鉤鉤殺,或將80%敵敵畏乳劑5—10倍液用針筒注入蟲道內,或將浸有敵敵畏原液的葯棉塞入蟲道深處,並用溼泥封閉蟲道口。
4、食根性害蟲
害蟲口器多咀嚼式,專咬食樹根,在盆土中為害,主要種類有蠐螬、白蟻等。為害嚴重時可結合翻盆防治,一般情況下,用80%敵敵畏乳劑1000倍或90%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澆根部即可殺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