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水盆景圖示
Ⅰ 盆景造型主要有幾種形式:比如有單桿式,臨水式,還有那幾種
1、懸崖式盆景
第一、 懸崖式樹樁盆景的基部一般垂直,從中下部開始向一方傾斜,主幹向下,而臨近梢部又向上迴旋,呈虯龍倒走之勢,給人一種蓬勃的生機感。
第二、 懸崖式樹樁盆景講求提根。提根既可顯其蒼老樹態,又可使盆景的動勢有所緩解,造成視覺上的平衡。如只依靠根部造型,則無法滿足盆景的平衡要求,因此可利用點石達到目的。
第三、 懸崖式樹樁盆景的用盆宜用中深盆,並宜擺放於高腳幾架上。
2、 臨水式樹樁盆景
樹樁的主幹橫出盆外,但不倒掛下垂,一般不低於盆沿,
宛如臨水之樹貼近水面伸向遠方,求得生長中力的平衡,稱其為臨水式盆景。製作臨水式樹木盆景時,應注意選用主幹出土不高即向一側平展生長的樹木樁材。臨水式樹木盆景,最好選用較深的圓形盆或六角形盆為好,盆缽要有一定的高度,這樣更能襯托出主幹伸向遠方的臨水之感,
如用淺盆,陳設時應置於較高的幾架上。臨水式盆景造型位於卧乾式和懸崖式造型之間,飄逸瀟灑,輕盈活潑。
一般選用軟性枝條和耐濕樹種,松類、雜木類都可作為臨水式盆景的樹材。
Ⅱ 觀賞盆景 感悟人生:健康快樂才是生活的主宰
【盆景人感悟】
文|江蘇南京黃大金
人生最大的荒唐就是比較。和優秀的人比較,使我們自卑。和不如自己的人比較,又使我們驕滿。終日比較,使我們心緒難以安定,不能自在,也使得很多人都迷失了自我,失去了自己生活真正的意義。祛除不必要的虛榮,知足才能常樂。
【盆景人感悟】
文|福建廈門周英志
人生有太多的無可奈何,百年歲月,並非我們想像的那麼長;在一場場遺憾里,光陰就少了;在一次次徘徊中,時光就沒了。不要把名利的追逐當成人生的重點,不要把成敗得失看得那麼重要, 健康 快樂才應該是生活的主宰。
美好的生活,是一場抵達,是一次超越,無論你是誰,人生的每一個季節都不可以省略,生命的過程中,丟棄煩惱和不快,刪除憂郁和糾結才會快樂。
▲看!這盆景的枝乾的姿態是不是真的很美妙,蜿蜒曲折,扭曲的姿態,宛若天成般的美妙。
▲附石式盆景,根部緊緊包裹石頭,枝杈眾多,造型優美,石頭表面呈疙瘩孔洞式,也是很有美感。
▲山石盆景,樹木彎麴生長於那山之巔,塑造出一直險峻的雄偉之姿,枝乾的曲折線條特別美麗。
▲雙色枝乾的緊密結合,同樣擁有不一樣的美感。
▲附石式盆景,根部緊緊包裹石頭的同時感覺與石頭緊密結合,仿若一體。
▲好盆,好景,好根藝。這盆提根式盆景,樹根高高提起動靜結合,就像會動的精靈。彎曲的主幹形態萬千。枝葉修剪得疏密有致,很是古雅清秀。
▲斜曲式盆景。主幹被破開,壓彎,造型飄逸。泛白的紋理蒼勁古老,樹皮斑斑駁駁。主幹也被造型扭曲,縮龍成寸。樹冠修剪成傘狀鬱郁蔥蔥青翠欲滴。造型動靜結合,古老蒼勁,有枯木逢春的意境。
▲臨水式盆景。粗壯的主幹彎曲而下。分枝細小,有疏有密,分布均勻。金黃色的果實布滿樹冠,遠看就像一棵大樹。黃色的果實和灰色的樹干,給人一種水墨畫的感覺。
▲葉細小,樁老,粗大,形態端莊古雅。這樣的盆景是要花費很長的時間與經歷才能完成的。
▲一枝兩葉勝三媚,簡簡單單的造型卻讓人感覺很美。彎曲扭轉的主幹纖細,就像一條細繩。小小的樹冠,幾棵果實,顯得那麼的嬌嬌欲滴,婀娜多姿。
▲附石式盆景。這個盆景的石頭選得很好,皺,漏,透,怪都具備了,很有觀賞性。石頭上的柏樹,枝葉向下低垂,顯得石頭像是巍峨險峻的假山。
Ⅲ 盆景造型主要有幾種形式:比如有單桿式,臨水式,還有那幾種
是的,菊花心鐵羅漢很是稀有,目前市場還沒有,菊花心鐵羅漢松苗也非常的稀少珍貴,是江西省銅鼓縣的特產。是自然生長,適合做懸崖式盆景的素材
Ⅳ 黃荊樁說的臨水和文人什麼意思
臨水和文人是盆景常見的盆景造型風格中的兩種。
常見的盆景造型風格有:直乾式,叢林式,懸崖式,臨水式,風動式,文人式,斜乾式,曲乾式,卧乾式等等。
Ⅳ 請問一下嶺南派盆景臨水式也是三角形嗎
不是。根據嶺南派盆景臨水式造型圖解顯示,該臨水式造型特點是:主幹沿盆面延伸,懸根露爪,反向伸延,樹態清閑,臨明森水橫斜,欲倒不倒,神棗搖曳多姿,激瞎畝頗富情調。因此請問一下嶺南派盆景臨水式也不是三角形。 嶺南盆景是中國優秀的傳統藝術之一,園林藝術的珍品。
Ⅵ 請上傳一張有關臨水式盆景的圖片
aspicture
Ⅶ V子型老根盆景怎麼造型,老根是連體V子型,怎麼造型能成為好的盆景,沒有其他的老枝
榕樹盆景是指以榕樹為素材,以觀賞榕樹的樹樁及根莖葉奇異形態為目的,通過修剪、整枝、吊扎、嫁接,精心培育,長期控制其生長發育,使其成為獨特的藝術造型的盆栽榕樹盆景。
肥水管理
榕樹適應大水大肥、能耐旱又能耐濕的樹種,能在石縫中生長,也能在水中生長。樹樁進入正常護理後,用
腐熟的人畜糞尿或漚熟的餅肥作為追肥,每日進行一兩次根外追施。移栽或換盆時,也可用漚熟的雞糞、豆餅、骨粉摻入培養土充作基肥。充足的肥料會使枝幹快長快粗,達到縮短培養期的目的。榕樹雖然耐旱又耐濕,成活後的榕樹不長期漬水,易造成只長根不長枝幹。水的管理要見干見濕,三伏天每天早晚各澆水一次。
養護造型
修剪是榕樹造型的一種手段。通過修剪可達到使榕樹形態優美的目的。修剪要適時適樹。榕樹一般四季均可修剪。在實際養護造型中,以剪為主,綁扎為輔,剪裁以一年一次為宜,長勢壯旺的可動剪兩次,待剪短枝條長
榕樹盆景
出的叉枝粗壯後再次動剪。
榕樹修剪的具體方法有摘心、剝芽、摘葉、短截、縮剪和疏剪等幾種。
摘心
摘心可以促進腋芽萌動,多長分枝, 擴大樹冠,同時又能抑制枝條徒長。摘心的時間和次數,與樹種有很大關系。如松樹,宜在新芽萌動,但還未放針之前摘去芽心的2/3左右,僅留基部一小截。將來這里會萌生兩個側芽,分向兩個方向萌發新枝。而對於易發新梢的常綠闊葉樹和落葉樹,一般可在新梢發芽並長出2——3片葉子的時候摘去葉心。當再次萌發新枝葉時,按同樣方法摘心。如此反復操作,可達到使樹冠豐滿的目的。
疏芽
蔬牙即樹木在發芽時節,常常是許多芽同時萌發。為了保證水分和養分的集中供應,要保留位好的芽,摘除不必要的芽,以形成較理想的樹形。對於萌芽力強的榆樹、六月雪等樹種,更要注意隨時抹去不利於造型的芽。
摘葉
摘葉可以促進樹木萌發新葉。有 些樹種如榆樹和黃荊,通過摘葉可使原來長得很大的葉子變得細小,使其更秀氣。一些有色葉木類樹種,如槭樹和石榴,通過摘葉可使葉子顏色更加鮮艷。但是摘去葉子,由於去掉了這些葉子的光合作用,會使樹樁失去積累養料的大好時機,對於一些弱樁來說可能會造成植株衰弱,甚至死亡。所以最好對生長較旺盛的樹樁實行摘葉。
短截
剪去部分一年生枝條的方法稱為短截。短截可以迅速增加枝條的分枝層次。一般來說,它是對樹木枝杈的頂層修剪,能使樹木的外觀輪廓更豐滿。根據剪去部分的多少,可將短截分為短截、中短截、和重短截。短截一般剪去枝條先端的1/5,除去枝條的頂端生長優勢,形成較多的中短枝,使樹形更豐滿,並使母枝加粗。中短截一般指剪去枝條先端的1/2——3/5,形成較多的中長枝,可能促進枝條生長。重截指保留枝條的1/5,可促進剪口下1——2個旺枝生長,一般用於培養主幹枝。
縮剪
截去多年生枝條的一段叫縮剪。縮剪是嶺南派「蓄枝截干」手法的主要修剪技術,創造出「雞爪枝」、「鹿角枝」等多種曲折多變、蒼勁剛健的造型。縮剪不但能矮化樹型,而且可增強樹木枝杈的表現力,不斷對枝條進行縮剪,可增加盆景層次。
翻盆
榕樹盆景不宜經常翻盆,以免塊根受傷腐爛,一般每隔3~4年翻一次盆,時期以晚春4~5月為好(秋冬季一般不宜進行翻盆),同時要去掉部分宿土並剪去老根、腐爛根。
病害防治
病蟲害防治:榕樹病蟲害少見,偶有介殼蟲為害,發現即用刷子人工刷除。
水黃
嫩葉暗黃且無光澤,老葉無明顯變化,枝幹細小黃綠,新梢萎縮不長,表明澆水過多。將花卉脫盆置於通風陰涼自吹乾土團後再裝回盆中。
旱黃
缺水的黃與水多的黃不一樣,缺水之黃為葉梢或邊緣發枯、發干, 老葉自下而上枯黃脫落,但新葉生長比較正常。注意澆水時澆足、澆透即可。
灼黃
強烈陽光直射到一些喜陰的花卉(如吊蘭、孔雀竹芋、玉簪等)上,易引起花卉葉梢、葉緣發枯,葉片朝陽部分出現黃斑。移到陰處即可。
缺光
長時間置蔭蔽環境,葉片得不到足夠陽光,不能形成葉綠素,整株葉片變黃繼而脫落,補充光照可避免此病。
肥黃
施肥過多或濃度過大引起的花卉發黃,表現在新葉頂尖出現干褐色,一般葉面肥厚而無光澤,且凹凸不舒展,老葉片焦黃脫落。應立即停止施肥,嚴重的用大量清洗沖洗部分肥料。
缺肥
表現在嫩葉顏色變淡,呈黃或淡綠色,而老葉比較正常或逐漸由綠轉黃。檢查盆土,如有干結現象應換土,平時薄[2] 肥勤施並適時澆一些礬水。
Ⅷ 臨水式盆景和懸崖式盆景的區別
臨水式盆景和懸崖式盆景的區別:
1、給人的感覺不一樣
懸崖式的盆景植物的樹相雄偉、回靈動,給人一種答變化非常強烈的感受,這是一種的節奏的律動美更是一種力度美。臨水式盆景的名字較少出現,經常被劃分到其他盆景造型形式,或者對臨水式的意境理解比較模糊。
2、造型來源不一樣
懸崖式盆景造型,源自山野江畔懸崖峭壁上懸掛而生的蒼健樹木,體現著頑強的意志和拼搏精神。臨水式盆景造型源自大自然界的臨水之樹,主幹貼近水面,曲斜伸出,枝條橫生直展,參差錯落,不倒掛下垂。
3、造型特點不一樣
懸崖式盆景造型特點,和其他造型略有不同,由於樹樁低於盆體,視線受阻,因此觀賞面一般只有一面或兩面(正面和反面),側面很難展現懸崖的氣勢。
臨水式盆景:造型主幹傾斜,傾斜角介於斜乾式和卧乾式之間,和水平夾角一般在30°到45°左右,樹樁的主幹橫出盆外,枝條平伸稍向上,不倒掛下垂,最低枝一般不低於盆底沿,經常以長飄枝和分級枝的層次感,來展現節奏韻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