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江盆景
① 湖南有哪些景點
1.重慶AAAA加勒比水世界
1項建議
重慶加勒比海水世界
重慶加勒比海水世界位於國家4A級景區重慶南山,分為室內和室外主題水上樂園兩部分。加勒比海水世界一年四季都充滿了興奮和歡樂,溫暖和浪漫。在這里,你可以感受墨西哥灣沖浪的樂趣,體驗龍卷風風暴和魔術碗的冒險,體會各種水滑梯的熱情和歡樂。在明媚的陽光、湛藍的海水、潔白的沙灘、舞動的棕櫚樹、迷人的比基尼下,配上精緻的風情、特色的主題商品,可以親自參與加勒比風情表演等各種主題活動,感受原生的加勒比海。海盜船長傑克帶領全體船員進行尋寶活動。要找到寶藏,首先要尋找傳說中的破藏寶圖。藏寶圖分為四部分,分別藏在哈瓦那廣場、歡樂島、墨西哥灣和聖地亞哥。歷經千辛萬苦,他們終於在海洋天使、精靈和三隻小海豹的幫助下找到了藏寶圖,打開了寶藏之門。原來,傳說中的寶藏並不是想像中的物質寶藏,而是給人們帶來安寧和歡樂的神聖法寶。然後傑克船長和他的船員,以及加勒比海沿岸的居民,在法寶的指引下,過上了幸福的生活。??[詳細信息]
2.南山植物園的AAAA
建議2
南山植物園
南山植物園位於省級南山風景區的群山之中,最高海拔681米,佔地8000多畝。重慶,與主城區隔江相望,是一座以森林為基礎,以花卉為特色的綜合性公園。在重慶南山植物園的重慶城旁,有這樣一個奇妙的地方:優雅安靜,遠離喧囂與繁雜;它起伏跌宕,美麗端莊;這里綠樹成蔭,花草爭香,堪稱美不勝收。駐足於此,俯瞰青山、煙波浩渺的大海和萬千氣象;近視的話,水是流動的,花木是茂盛的,草葯是茂盛的。其中讓人感受到「醉舞下山,明月一一歸」,這就是「山城之肺」——南山。南山位於重慶長江南岸,北起銅鑼峽,南至金竹溝,包括望山、黃山、元山、蔣山、岱山、老君山、文峰山等數十座山峰,總面積約2500公頃,平均海拔400多米。景區山、水、林、泉、瀑、峽、花俱全。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建築,以及完整的「陪都」遺址群,匯聚一堂,文化景觀完整。南山植物大好渣園在1997年重慶成為直轄市之前,整個城市沒有一個真正的植物園。為了豐富市民的文化生活,市政府經過多次研究,決定建設南山植物園。1999年,位於重慶長江南岸,總規劃面積551公頃的南山植物園正式落成。10年來,南山植物園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逐年提高,各項工作呈現快速發展勢頭:????[詳細]
南濱路娛樂街3號AAA
建議3
盧彬娛樂街
南濱路是南岸區沿江而建的一條濱江路。它被稱為「重慶的外灘」,因為它是重慶幾乎所有代表性美食和特色酒吧的所在地。就餐區域集中在南坪長江大橋南橋到海棠溪3公里多的地方。這里是重慶川菜的天堂:秦媽火鍋、洪七公肉館、外婆橋小吃、順風123江湖酒家等等。不貴。兩三個人一百塊錢就能填飽肚子,然後舒舒服服的往彈子石方向的酒吧聚集區走去泡吧,遇見重慶的美麗佳人。??[詳細信息]
4.AAA級,重慶形象金陽歷史街區
4項建議
重慶項英金陽歷史風景區
「金陽重慶印象」位於重慶市南岸區南坪西路68號(原大橋公司用地),屬於南坪商圈5號步行街。菜園壩長江大橋和輕軌3號線的新建,將進一步凸顯項目未來的區位優勢。金陽-重慶項英商業步行街是重慶市南岸區的重點項目,位於石板坡長江大橋、菜園壩長江大橋、鵝公岩長江大橋和重慶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入口處。位於南岸商業區中心,地理位置極為優越,交通極襪搭為便利。項目總建築面積超過4萬平方米,以江北小鎮復古建築為主體,是集休閑、旅遊、特色餐飲、購物為一體的體驗式感性主題街區。布局合理、人流車流順暢、城市設施完備,規劃有537個停車位的大型停車場和上千平方米的休閑廣場,構建公園式開放街區,餐飲、休閑、娛樂、購物等多種業態一應俱全。分散,從而最終實現「一站式休閑娛樂」和「休閑中購物」的項目。??[詳細信息]
5.重慶交通大學
建議5
重慶交通大學
重慶交通大學創建於1951年,是一所多科性大學,擁有完整的「學士-碩士-博士」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涵蓋工學、管理學、理學、經濟學、文學等學科。學校的前身是西南交通學院,創建於1951年,由軍政委員會領導-。1960年,成都工學院土木工程系、武漢水運學院水利工程系、四川冶金學院冶金系合並組建重慶交通大學。2006年,經教育部批准,更名為重慶交通大學。園長江志斌,學校位於重慶市南岸區,佔地1600多畝,建築面積60多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3億多元,圖書館藏書140多萬滾悄冊紙質圖書和70多萬份電子文獻,擁有現代化的校園寬頻網路。學校現有各級全日制學生20000餘人。學校1960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85年成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2006年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有3個博士點,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7個二級學科碩士點,6個工程碩士培養領域,3個師范類碩士專業,44個普通本科專業,28個高職專業,有資格向同等學力人員授予碩士學位。建成了1個國家素質教育基地、6個重慶市高校基礎課教學合格實驗室和2個重慶市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有7個省部級重點學科,1個教育部建立了建築工程研究項目
6.重慶工商大學
6項建議
重慶工商大學
重慶工商大學是由原渝州大學和原重慶商學院合並而成的以經濟、管理、文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工學、法學、理學等學科為主的多科性大學,擁有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原禹州大學創建於1978年10月。重慶商學院成立於1985年5月,隸屬於原商務部。目前,重慶工商大學由中央和地方共建,主要由重慶市政府管理,被國家確定為西部「一省一校」重點支持的大學。學校主校區在南安,董家溪校區在江北,總佔地面積2014畝。主校區位於重慶市南岸區學府大道。它位於長江之濱,南山腳下,緊鄰重慶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環境優美。是重慶市「花園式」單位和「文明單位」。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大學生和研究生24000餘人。學校設有16個全日制本科教學學院、2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1個應用技術學院、1個成人教育學院和2個獨立學院。區域經濟學、企業管理、環境工程等9個碩士學位授權點。本科專業51個,其中經濟學8個,管理學14個,文學10個,工學11個,法學2個,理學5個,體育1個。多年來,學校向社會輸送了5萬多名本校畢業生,其中一部分成為技術、管理、科研、教學????[詳細]
7.重慶老龍洞AA
建議7
重慶老龍洞
介紹了老龍洞位於黎城西北2.3公里,清江北岸四方店腳下。上中下洞通水,如銀珠。上洞高7米,寬6米。中間的洞高1米,寬2米。下洞高3米,寬4米。清冽甘泉從上洞流出,弧線約100米,再下入中洞,穿山而出,從下洞沖出。在筆架山腳下蜿蜒約1公里後,匯入八百里畢成清江。傳說在古代,乾旱給洞中的老龍帶來了麻煩。武端公設壇洞,與洞中老龍斗。進洞前,他叫徒弟們看到洞里的草鞋就和老龍打,這是和老龍打起來的一幕。他們應該被緊急擊鼓歡呼。沒想到,當眾弟子真的看到草鞋打架的時候,一個個忘記了師傅的教導,只顧觀看,忘記了歡呼,於是五段公戰敗,死在洞中,這就是老龍洞名字的由來。隴東地區群山環抱,林木蔥郁,清江畔小徑幽僻,橋梁和渡槽如飛虹。陽春三月,梨花如雪,桃李芬芳,沿河垂釣,與自然融為一體;盛夏時節,瓜果累累,仙鶴飛舞,蟬鳴陣陣,你可以在洞口享受清涼的水,喝下泉水,給你天地的靈氣。真是個修身養性的好地方。重慶市南岸區????[詳細]
8.南山桃花園AA
建議8
南山桃花源
南山桃花園,位於南岸南山牛坊村,是集賞花、休閑、郊遊、度假為一體的國家AA級生態鄉村旅遊景區。園內種植了雪碧桃、牡丹紅桃、紅葉桃、三笑石桃等10多個優質桃品種,均為觀賞桃花,花期長,花瓣豐富多樣,色澤鮮艷。一棵桃樹有紅、粉、白三種桃花,桃、李、杏三種水果是景區的兩大特色。陽春三月,漫步在鋪滿桃花花瓣的「英雄天梯」、「情侶步道」、「九曲步道」,美麗的花海,隨風飄來的幽香,讓人彷彿置身於人間仙境。景區內還有兒童娛樂區、燒烤、篝火、露營區。在這里你可以品嘗井水豆花、老臘肉、南山春雞等美味佳餚。賞花路線:1。自駕(網路地圖搜索「南山桃花源」):江北方向經過朝天門大橋——慈母山1號隧道入口,再經過那西溝,往峽谷方向走200米就到了。南屏方向經過4公里立交,到江北方向慈母山1號隧道入口-經濟開發區,經過那西溝,走200米到峽口,也就是到長生方向,經過通江大道-丹光路-南山桃花園。二。乘車:乘車到彈子石,在彈子石站乘坐385路公交車,在南山桃花源站下車。三。坐輕軌。
② 武陵石的特點
武陵奇石的三氣:武陵寶石玉石奇石武陵靈山孕,烏、沅、澧、清四江秀水育,桃花源里生,鳳凰作伴長,張家界這「山水畫原本」,「擴大了的盆景」中藏。它是一個智慧的石種,其古氣、清氣、文氣、俱爽。
武陵奇石產地武陵山脈屬於板期群內,地質年代最為古老,奇石古氣超群。
奇石處於古老地層數億萬年的變化發展中;歷經風雨雷電、酷暑嚴冬、洪水地震、滄海桑田而蒼舊古老;其陰陽剛柔、結構、關系、運動、氣勢、力量、節奏及相關對立因素影響而歷經磨難、分化。比古銅更古遠;因虛實、奇正、曲直、輕重等作用,石色質形紋都暗含宇宙運行、日月交替、季節輪換、萬物消長的信息,其信息的含量可能自有地球起就已開始。
按照中國古老的《周易》「生」的觀中圓念,奇石包涵宇宙萬物生長變化含義最為豐富。因此,武陵奇石色老古,紋蒼遒,光幽然,具醇厚韻味。並且,明度低,純度高,厚度厚。棕紅、暗紅、紫紅、古銅黃、古銅綠和黑都在武陵石中見。武陵古氣石上的黃、紫,為中國富貴、吉祥色。
清,本義是指液體、氣體純凈。清氣,引申為人或物的節操和模叢氣質。如元王冕《墨梅》「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清氣」,既表達了梅花的清秀和氣質,比喻人品和節操;又表現了詩人鄙棄世俗利祿,堅持高尚情操的正氣。
武陵清氣類奇石中梅石精品很多。比如《金瓶梅》,石色墨黑如烏金,其梅石形如古梅瓶,石的中間恰到好處地凸出心形大小的梅蕾,最妙的是在梅石頂端又綻放一團潔白的浮雕般的梅花。配上古書《金瓶梅》底座和詩文,奇石色、質、形、紋、韻、名、詩、座妙趣天成,成為石界奇景。
清氣畫面奇石更是美妙絕倫。比如,題名《一覽眾山小》的石上畫面:「奇石青山色,一覽眾山勢。雖居石畫齋,自有白雲知」。
武陵青山綠水,其清氣石種色素淡雅,紋線浸潤,明快清新,意境平遠高遠深遠。武陵詩風清婉,揮酒淋漓,更為武陵清氣增彩添韻。
清、白、清清白白。為武陵清氣、雅氣原色。
東晉寫作著名《桃花源記》的詩人陶淵明,退隱山林後當喝醉了酒,便在家後廬山虎爪崖下一山石上酣睡,特取名「醉石」。這是有史記載的最早的被文人命名的石頭,並有石有名有詩有地有人。後人據此公推陶公為賞石鼻祖。
自唐開始,達官貴人置石造景,寄情物外。白居易《太湖石記》「多聚異石,妙極山水」。南宋趙希鵠《洞天清錄集.怪石辯》「怪石小而起峰,多有岩岫聳秀,嵌山狀,可登案觀玩」。首將賞石移至文人案頭。萬曆年間,林有麟《素園石譜》提出「石尤近於禪」,把賞石從外形微縮景觀的自然美提升到極具內涵之美的人生哲學的高度。清曹雪芹借女媧遺在大荒山無指崖青梗峰一頑石「假寶玉」,寫成千古文人爭相品悟的《石頭記》;近現代品石悟石愛石藏石人才濟濟。在品賞畫面石當首推美學巨匠王朝聞《石道因緣》;繪畫大師吳冠中說「踏破鐵鞋無覓處,終生追求忽顯現,今日拜倒石頭前,還笑米芾未曾見」(《中國石文化》),更是欣賞畫面奇石的經典。
武陵寶石璀璨,玉石潤澤,奇石包羅萬象,文氣厚重。比如《桃花源記》一石畫面,與陶潛詩文天然神合。原記「武陵人捕魚為業」——畫面左下方正好停泊著一隻剛剛打魚用過的漁船;「忽逢桃花林」——畫面正中上方剛好一片紅艷桃花林;「芳草鮮美」——畫面左下方剛好有頭耕種桃花源秦人村千丘田的神韻十足、倒影清晰優美的、正啃著鮮美芳草的耕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畫面正下方一彎腰身背一簍剛從沅江打上來的鮮魚,手撐竹篙,駕著竹排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畫面上方兩邊剛好是「松竹蔥蘢,秀色可餐」(《桃源縣志》)的「紅樹青松斜陽古道」(桃花源山門左門聯)。
最妙的是石畫上方山頂留白,天工神意,「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中國畫論類編》)。使該石畫頗具中國畫「十里蛙聲出山泉」神效。留白給人妙想無限:遇仙橋、千丘田、桃花觀、高舉閣、秦人村、淵明祠……
《桃花源記》武陵奇石畫面。青山蒼松翠竹紅樹耕牛漁船人基本色為桃花紅,動靜相宜,莊重典雅。整方畫面石質堅細膩潤澤,歷萬億年天成,藏億萬年常賞常新,色質紋形意境靈韻文氣無限。
《桃花源記》一石配座雕「桃花流水,福地洞天」山水底座,刻旦培櫻陶潛《桃花源記》原文「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
《桃花源記》一石正反兩面共配詩五首。其一「桃源問津」,山後隱秦村/仙源此問津。碧桃流水處/可有捕魚人?其二「桃花源」,人或問神仙/福地有洞天/桃花緣溪開/流水出山泉。牧童橫吹笛/牛兒飲澤畔/漁父曾問津/陶令隱花源。其三「桃溪」,澗里春泉響/種桃泉上頭。爛紅紛委地/未肯出山流。其四「桃花溪」,東風昨夜落奇葩/散作春江萬頃霞。從此漁郎得消息/溯流直是到仙家。其五「桃源圖」,山中與世不相關/雞犬松竹盡日閑。傍水桃花春爛漫/誤傳消息到人間。
《桃花源記》一石插「桃花源山門圖」一幅。這,就是武陵奇石之文氣。每一武陵奇石,大都具此文氣。
③ 我國梅的原產地在哪裡
梅是我國最早栽培的果樹之一。是我國特有的傳統花果。《書經》雲:「若作和羹,爾唯鹽梅」。《詩經》雲「摽有梅,其實七兮」。1975年,我國河南安陽殷墟商代銅鼎中曾發現梅核,說明3200年前梅已食用。梅花色彩艷麗,濃郁的芳香,婀娜多姿的風韻,更有高潔堅貞,頑強雄健,傲霜凌雪,不俗浮沉的高貴品格,在我國歷史上就有詠梅、畫梅、種梅的優良傳統。梅原產於我國四川、湖北交界的山嶽地帶及四川巴縣及會理縣的山谷地,其原生種在湖北宜昌海拔300~1000米,及四川汶川縣海拔1300~2500米的叢林中發現。野生梅的變種刺梅及曲梗梅的標本在1987、1988年雲南大理大坪子採得。梅除我國外,還有朝鮮和日本,日本人喜食咸梅和梅酒的習慣,我國大量梅坯出口日本。梅以廣東、浙江、江蘇、湖南栽培最多,其次為雲南、福建、台灣,產區比較集中。廣東以市郊、番禺、叢化、清遠、惠陽、普寧、潮安、潮陽栽培較多。浙江以肖山、餘杭、長興、奉化、嵊縣、上虞、紹興、德清、富陽較多。品種最佳首推肖山的諸塢和餘杭的超山(十里梅林)、長興烏梅。江蘇以吳縣洞庭山、光福、宜興、溧陽較多。湖南以長沙、沅江、汝城、祁陽四大產區。梅經濟壽命長,七八十年老樹仍能豐產,隱芽易抽發長枝,樹冠更新易,果實未熟即可採摘,樹勢容易恢復,管理簡便,果實加工後貯運方便,適於西部大開發中的西南省份發展。更適合休閑農業、城市綠化、製作盆景和家庭養花之用。既觀花,又觀果,還可觀形。梅樹老樁,枝幹彎曲,古老蒼勁,製成寒歲三友,梅花歡喜漫天雪,松竹青翠欲滴,元代詩人楊維楨詠梅曰「萬花敢向雪中出,一樹獨先天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