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根器盆景
㈠ 最牛盆景提根方法圖解
墊根法是常用的根部造型方法。墊根法即在盆景植物底面墊上根系無法穿透的硬物。是根系四向生長。
墊根要選擇生長健壯的植株,生長較弱的植株不宜進行,防止植株死亡。
墊根前剪去向下生長根系,多留四向生長根系,然後墊上硬物,並將剩餘根系用棕絲,稻草繩固定在硬物上,讓其定向生長。然後覆土正常栽植養護。
盤根法則用於根系柔軟的盆景植物根系造型。上盆或翻盆季節挖出植株,然後洗凈根部,適當修剪,然後將根部按一定造型盤曲編扎。根系編扎時用易於腐爛的棕絲稻草繩固定。
擠壓法也是根部造型的方法之一,即用硬物對主根生長空間進行限制,正常生長的根系成圓形,經擠壓限定後可得到板狀的主根。
圍套法是提根盆景常用的造型方法,將盆景根系挖出後,將根系用棕絲適當收攏,然後將植株植於瘦高的容器。限制根系擴張,使其向下生長。
提根盆景的製作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要一點一點的提根,切不可一次到位。常用高培法或沙培法。
這兩種方法差別並不大。高培法栽植時部分根部露出花盆,然後高培土覆蓋住所有根部,養護過程中澆水沖刷或用小耙慢慢去掉上層盆土,積年累月使根部慢慢露出土面。
沙培法即將盆景植於深盆中,下發墊土培土,上面覆沙至根部。養護過程中慢慢挖出細沙使其露出根部。
靠接補根法是常用彌補根系缺失的方法,可使盆景根系漂亮生長健壯。補根在生長旺季進行,選擇健壯的帶根小苗,將根部需要補根部位外皮去除露出形成層。
然後將小苗根繫上端削出形成層靠接在樹根上,用圖釘等固定。塗上癒合劑保濕,等癒合後除掉小苗上部。
㈡ 天台盆栽葡萄如何用控根器
對於苗木人來說,控根器這種材料是十分侍搏談熟悉的,這也是當下比較火的一種育苗技術。控根器是一種硬質材料,顏色為黑色,可以輕松圍繞成一個盆器,將苗木種植在裡面。控根器有銀備利有弊,在使用時需要注意一些一些細節。那麼,控根器正確使用方法是什麼?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控根器正確使用方法
1、控根器的使用方法
用控根器栽種苗木時,一定要留5-10厘米的水堰,四周高,中間低。這一點很輕易被忽略。如不特別交待,工人們往往和裝一般容器一樣,沿口留一點空就好,不知道四周壘高一點,做成類似露地栽種時的水堰。
2、土壤基質
用來裝控根器的營養土一定老碰要是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基質,按一定比例配製而成的透氣性和透水性都非常好的混合物。這樣既有利於根系生長,又有利於吸收水肥。
3、澆水的方法
控根器上有很多孔,所以澆水的時候水從上面的小孔里流出來,導致土壤表面是濕的,下面很大一段都是乾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半截水。要解決澆水問題,首先是按照第二點配製土壤;其次是澆水時一定要小水慢澆,直至水從控根器的底部自然滲出,才算澆透。
㈢ 北京園博會值得一去么,實話實說別拽介紹謝謝
不建議去。我是6月12號去的,交通還是不錯的,去的時候很通暢,靠近園博園的時候車流量有點大,按照指示牌可以順利停車,但要走比較遠的距離才能到入口。小客車停車場還沒完全建好,不過非常大,按照停車場工作人員指引,把車停到一片碩大的、都是碎石子的空地上。去往入口的路邊上的商鋪只有零零星星幾家,基本都是買冷飲、帽子和遮陽傘的,好多門臉還沒租出去,沒有任何特色。
距離停車場最近的是4號門,但4號門不對個人售票,需要再走一段距離到5號門購票,如果要去的話建議提前購票。進去之後的第一感覺就是空曠,各各場館都很小,基本上就是一棟房子,然後就是花壇,說實話沒啥可看的。本來是帶著孩子去坐熱氣球的,但被告知審批手續還沒弄完,尚未開放,很郁悶,官網上也不說一聲,各種媒體都報道說開放了,一種被欺騙的感覺。坐觀光車等半天也不來一趟。12號天氣晴朗,諾大的園區內基本沒有樹蔭,所有的樹都是剛種上的,樹枝稀疏,快把然曬死了,在自動售賣機買了一瓶冰糖雪梨,6塊,呵呵,忍了。網上說有各種美食,實際上只是各種快餐,服務區旁邊有一個美食博物館(好像叫這個名字,進5號門馬路對面左側就是),進去一看,只有宮保雞丁飯和麻婆豆腐飯,還有點燒烤,看了一眼就出來了,去的對面的嘉禾一品和永和大王,嘉禾一品的東西是外面運來的,不新鮮,蒸餃都是涼的,永和大王的東西也不如市裡的普通店面,隨便吃了點就在炎炎烈日中出來了,本來帶的單反、DV都沒用上。
最郁悶的是返城。停車的時候停車場還比較空,出來的時候都停滿了,由於停車場沒建好,沒有指示線和標識,入口處不能出去,找不到出口,跟著其他車晃了半天才出去,出去的時候指示很少,跟人的感覺是,你來過了,掙了你的錢了,愛怎麼走就怎麼走,不管了。
總體上是覺得沒啥看頭,除了零星散布的縮微景觀和花壇,什麼都沒有。
㈣ 樹樁盆景怎樣才能讓頂端長旺盛
樹樁盆景的造型,就是對樹木的枝幹根進行藝術加工,其中根部的造型是重中之重,那麼,優秀的根部造型是個什麼樣的呢?從欣賞的角度來講,好的根盤應該是粗根裸露緊貼地面,以樹干為中心,均勻的向四面八方伸展,給人以牢固的穩定感和滄桑的年代感
在盆景造型中,對根部的處理,通常是根據整體造型需要,對根部進行適當的提根裸露,具體是如何操作的呢?通常有以下幾點:
一、澆水沖刷
在平時的澆水中,刻意對樹樁根部進行沖刷,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不出幾年便會長成粗壯有力的根系;澆水沖刷有兩個問題需要注意:
1、沖刷提根不可操之過急,每次澆水有意的沖一下即可,因為已經沖刷露出的根需要一個適應過程,而且露出的根系見光後,會加快增粗速度,若繼續沖刷露出太多根系,不僅會影響根系生長,更有可能會造成整體生長不良,因此,澆水沖根要根據植株長勢,以及准備提根多少而靈活操作;提根的多少更要適度,俗話說過猶而不及,一定要根據造型需要,把根提到合適的比例,而不是說提的根越長就越好
2、澆水沖根可利用翻盆的手段來提高效率,最好是在春季萌芽期翻盆,結合修根換土,將植株提高至盆面以上,然後在接下來的生長季節,慢慢沖刷提根。
二、高培打圍
高培打圍就是用控根器或者油氈、塑料板等材料,圍住植株做高培土處理,待植株旺盛生長,根部扎進下部泥土之後,撤掉外圍材料,然後逐漸沖刷掉高培土,有些生命力強健、根系發達的樹種,根據長勢,也可直接用水沖掉高培土,比如一些黃楊類的樹種、石榴、冬青、六月雪等等,此法也經常應用於生樁的栽培。高培打圍需注意的問題有
1、圍板的高度一定要能埋住整個根系,圍內用土最好使用無營養的素沙土,便於根系為尋找營養而向下紮根。
2、打圍後的澆水一定要澆透,因高培土緣故,導致澆水不太方便,但要有點耐心,通常在不影響生長的情況下,上部圍土稍干點,下部偏濕點,這樣便於根系向下生長。
3、撤圍板的時機要掌握好,首先是植株長勢旺盛枝繁葉茂,然後再確認根系已經下扎,才可以撤掉圍板。
三、套筒沙培
套筒沙培通常是為了得到大提根而使用的一種手段,此方法經常應用於雀舌黃楊、松類等樹種,效果明顯,成型時間快,一些規模化、商品化的種植園常用的方法。
套筒沙培使用的材料通常是PVC下水管道,實惠又好用,粗細各型號都有且拆除方便,適合大規模商品化種植,家庭使用也可找一些大點的透明飲料瓶,上下剪開便可。
套筒沙培法跟高培打圍法基本差不多,使用透氣透水快的素沙土或河沙,需要注意的是外筒應當固定好,防止傾倒。
總結:盆景造型提根不管應用哪種方法,切不可操之過急,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定要循序漸進,讓植株有一個適應過程,結合肥水供應,把植株養壯養旺,操作起來方能得心應手。
㈤ 酸藤子下山樁的種法
一、 二次殺樁
樁子在山上已經簡單的殺過一次,為了讓樁子更加漂亮和方便日後能上盆所以得二次殺樁,殺掉多餘的枝條,要主次分明,一般剛挖回家的樁根部較長,和有損傷,根部較長會影響以後上盆,有損失的部分不殺掉會影響植物的成活
三、日後管理
樁子栽好後每天用噴水壺噴樹干三次以上,讓樹干保濕,不脫水!
有的朋友看見長出新枝後立馬把包圍拆了,這樣做法很有可能導致回芽,最少也要半年後才能拆!用心養護,很多年後一盆親手製作的盆景就誕生了,親手製作的盆景會很有成就感的!
㈥ 榆樹盆景多長時間能成型
榆樹盆景養護要點:
1 喜光稍耐蔭,夏秋季避暴曬,並多澆水
2 全年可修剪,但雨天不能剪,以防流液枯枝。
3 土以PH5.5~6的腐殖質混合土為宜。
4 生長期4~10月(霉雨天除外)每15~10天施一次稀簿有機肥或餅肥水。氮磷鉀配合使用,修剪後2天左右,葉噴尿素,冬季入室前10天左右,澆一次以磷鉀肥為主的有機肥或餅肥水,入室後施一次餅肥屑;
5 修剪 生長期經常修剪剪去細密枝、交叉枝;
6 病蟲害以80%敵敵畏1500倍液或風雷激2000倍液噴殺金花蟲、介殼蟲、天牛。
以下是我已養護了近十年的飄枝式榆樹盆景,已基本成型,不足處是飄枝柔性太足,缺乏力度,以致氣勢大減。右下枝待長到一定粗度後將對其綁扎使其向下彎曲,以起左右平衡用,相信再經 3~5年培養,就可成為有一定觀賞價值的樹木盆景了。
㈦ 盆栽桂花用椰磚可以嗎
可以,但最好選擇用大花盆或控根器.因為那樣可以挪動.
㈧ 火棘下山樁怎麼栽培
火棘下山樁最好在春季栽培,能促進下山樁生長成活。將影響的枝葉剪掉,剪口塗抹上癒合劑,避免汁液往外流。將火棘下山樁浸泡到生根水中,適當修剪根部後,塗抹上殺菌葯物來消毒殺菌。採挖處根部的原土混合河沙配製,配製好消毒殺菌,將火棘下山樁栽種到土壤中,栽培後注意養護促進盡快成活。
一、栽培時間
火棘下山樁最好在春季栽培,氣溫比較溫和,利於發芽生根,促進下山樁生長成活。盡量選在春季發芽前採挖,這樣正好在合適時間栽培。在採挖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保護好根部,絨根和細根不能折斷。
二、修剪枝葉
如果火棘下山樁的枝葉過多的話,會大量消耗水分和養分,對成活會造成影響。為了促進火棘下山樁的成活,可以將影響的枝葉剪掉。在修剪枝葉後,可以對剪口進行處理,塗抹上癒合劑,避免汁液往外流。
三、處理下山樁
在栽培下山樁之前,可以准備好生根水溶液,將火棘下山樁浸泡到生根水中,能促進盡快生根。可以對下山樁適當修剪,之後塗抹上殺菌葯物來消毒殺菌。
四、栽培土壤
栽培的土壤也很關鍵,合適的土壤能促進成活,最好使用採挖處根部的原土,混合上河沙來配製,配製好後消毒殺菌。
五、進行栽培
將火棘下山樁栽種到土壤中,最好是採取高培的方法,高度是植株高度的三分之二比較合適。栽種後要覆蓋上薄膜,來起到保溫保濕的作用,避免被強光暴曬,適當澆水保持濕潤,促進成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