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盆景
❶ 加拿利海棗;沉香樹;火龍果;海南黃花梨,適合在江蘇鎮江種植嗎
加拿利海棗可以在江蘇生長,它耐寒、耐高溫。喜光,耐半陰。耐酷熱,也能耐寒,據考證其耐低溫限度可達-200C。耐鹽鹼,耐貧瘠,在肥沃的土壤中生長迅速。極為抗風
江蘇不者碧能種植沉香樹!!!!
原因是:氣候條件不能滿足.
1.沉香樹極端最低溫不能低於零下(-1.8)℃陵歲.江蘇不能滿足.
2.年平均溫攝氏19至25度,江蘇不能滿足.
3.1月平均溫13-20℃,江蘇地區不能滿足.
4.年降水量1600-2400毫米,相對濕度80-88%。尺嫌睜江蘇不能滿足.
火龍果為熱帶、亞熱帶水果,其栽培技術簡單。性喜溫暖潮濕,耐蔭耐貧瘠,生長的最適溫度為25~35℃,低溫高於5℃的地方均可露天種植,江蘇鎮江在長江以南,應該屬於亞熱帶氣候,可以種植,只要最低溫度高於5℃就可以。
海南黃花梨不適合。當盆景種著玩,護理得當應該可以。過冬一定要搭棚。如果是大規模的種植,那就算了吧,因為氣候條件不允許。
❷ 早春三月杜鵑花
1. 關於三月杜鵑花的詩句
關於三月杜鵑花的詩句 1.關於杜鵑花的詩句
描寫杜鵑花的詩句
1.獨游千里外,高卧七盤西。山月臨窗近,天河入戶低。
2.芳春平仲綠,清夜子規啼。浮客空留聽,褒城聞曙雞。
3.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4.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5.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6.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岩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7.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岩不可攀。
8.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9.山石榴,一名山躑躅,一名杜鵑花。
10.杜鵑啼時花撲撲。九江三月杜鵑來,一聲催得一枝開。
11.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12.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13.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
14.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15.香燈伴殘夢,楚國在天涯。
16.月落子規歇,滿庭山杏花。
17.斜山柏風雨如嘯,泉腳掛繩青裊裊。
18.村寒白屋念嬌嬰,古台石磴懸腸草。
19.夜雨岡頭食蓁子,杜鵑口血老夫淚。
20.藍溪之水厭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21.一朵又一朵,並開寒食時。
22.誰家不禁火,總在此花枝。
23.一園紅艷醉坡陀,自地連梢簇蒨羅。
24.蜀魄未歸長滴血,只應偏滴此叢多。
25.最惜杜鵑花爛漫,春風吹盡不同攀。
2.關於杜鵑花的古詩句
1.《送梓州李使君》唐代 王維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
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漢女輸橦布,巴人訟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
2.《杜鵑花》[ 宋 ] 易士達
輕剪梢頭薄薄羅,子規湔血恨難磨。
園林莫道香飛盡,嫩綠枝頭不用多。
3.《杜鵑花》[ 宋 ] 楊巽齋
鮮紅滴滴映霞明,盡是冤禽血染成。
羈客有家歸未得,對花無語兩含情。
4.《杜鵑花》[ 宋 ] 舒岳祥
杜陵野老拜杜鵑,念渠蜀王身所變。
我今流涕杜鵑花,為是此禽流備濺。
嗟哉杜宇何其愚,萬事成敗皆斯須。
一枰黑白翻覆手,揖讓放弒皆丘墟。
汝初一身今百億,凝滯結戀胡為乎。
爾生不能存社稷,死怨謝豹何區區。
至今有子不自保,寄巢生育非良圖。
百億禽分百億花,數若恆河沙散褲復沙。
此花開時此鳥至,青楓苦竹為其家。
錦官玉壘不可念,翠華黃屋天之涯。
不聞十月杜鵑鳥,只見十月杜鵑花。
5.《杜鵑花》[ 唐 ] 成彥雄
杜鵑花與鳥,怨艷兩何賒。
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一聲寒食夜,數朵野僧家。
謝豹出不出,日遲遲又斜。
6.《杜鵑花》[ 宋 ] 李時可
杜鵑躑躅正開時,自是山家一段奇。
莫據眼前看易厭,帝城只賣擔頭枝。
(2)鎮江盆景擴展閱讀:
杜鵑花(學名: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又名映山紅、山石榴,為常綠或平常綠灌木。相傳,古有杜鵑鳥,日夜哀鳴而咯血,染紅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
杜鵑花的記載,最早見於漢代《神農本草經》,書中將「羊躑躅」列為有毒植物。杜鵑花的栽培歷史,至少沖團簡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唐代,出現了觀賞的杜鵑花,此時杜鵑花就已移栽入庭園栽培,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772-846年)對杜鵑花情有獨鍾,不但寫下了許多贊美杜鵑花的詩句,而且還親自移植栽培,第一次移植未成活,寫下了「爭奈結根深石底,無因移得到人家」;820年終於移植成活,詩曰:「忠州洲里今日花,廬山山頭去年樹,已憐根損斬新栽,還喜花開依舊數。」據記載,唐貞觀元年(785年)已有人收集杜鵑品種栽培,最有名的是鎮江鶴林寺所栽培的杜鵑花。
宋代對杜鵑花的栽培又有新的發展,詩人王十朋曾移植杜鵑花於庭院:「造物私我小園林,此花或拆大勝金腰帶。」南宋《咸淳臨安志》:「杜鵑,錢塘門處菩提寺有此花,甚盛,蘇東坡有南漪堂杜鵑詩,今堂基存,此花所在山多有之。」說明杜鵑花在杭州庭院已多見。
明代,對杜鵑花又有了進一步的深入了解,如志涼《水昌二芳記》,1563年《大理府志》、1587年李時珍《本草綱目》、《徐霞客游記》等刻本中都有不同程度關於杜鵑花的品種、習性、分布、應用、育種、盆栽等記載。如1563年《大理府記》中,記載杜鵑花譜有47個品種,大理的崇聖寺、感通寺等寺院已栽種杜鵑,並育成五色復瓣品種,《草花譜》記有「杜鵑花出蜀中者佳,謂之川鵑,花內十數層,色紅甚;出四明(今浙江四明山)者,花可二、三層,色淡」。
清代,已經有了杜鵑花的盆景造型,朱國楨《涌幢小品》記有「杜鵑花以二、三月杜鵑鳥鳴時開,有兩種,其一先敷葉後著花(先葉後花)色丹如血;其二先著花後敷葉(先花後葉)色淡,人多結縛力盤盂翔鳳之狀」之名。而且,對杜鵑花的栽培已有一整套的經驗,記載也多,如《花鏡》《廣群芳譜》《滇南新語》《盆玩偶錄》等。嘉慶年間(1796-1820)《蘇靈錄》將杜鵑花盆栽列為「十八學士」第六位。道光年間(1821-1850)《桐橋倚棹》中提到「洋茶、洋鵑、山茶、山鵑」的記載,說明此時中國內已引入國外杜鵑栽培了。
參考資料:杜鵑——搜狗網路
3.有關杜鵑花的詩句
有關杜鵑詩句
名句:
宋陳允平《望江南》:「鸚鵡州邊鸚鵡恨,【杜鵑】枝上杜鵑啼。
1、唐王維《送梓州李使君》: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漢女輸橦布,巴人訟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
2、唐李白《宣城見杜鵑花》: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又見杜鵑花。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3、唐李白《蜀道難》: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岩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問君西遊何時還?
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4、唐白居易《琵琶行》:
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卧病潯陽城。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江地低濕, 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5、唐李賀《老夫采玉歌》:
采玉采玉須水碧,琢作步搖徒好色。老夫飢寒龍為愁,藍溪水氣無清白。
夜雨岡頭食蓁子,【杜鵑】口血老夫淚。藍溪之水厭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山柏風雨如嘯,泉腳掛繩青裊裊。村寒白屋念嬌嬰,古台石磴懸腸草。
6、唐李商隱《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7、唐沈佺期《夜宿七盤嶺》:
獨游千里外,高卧七盤西。山月臨窗近,天河入戶低。
芳春平仲綠,清夜【子規】啼。浮客空留聽,褒城聞曙雞。
8、唐溫庭筠《碧磵驛曉思》:
香燈伴殘夢,楚國在天涯。月落【子規】歇,滿庭山杏花。
9、唐崔塗《春夕》:
水流花謝兩無情,送盡東風過楚城。蝴蝶夢中家萬里,【子規】枝上月三更。
故園書動經年絕,華發春唯滿鏡生。自是不歸歸便得,五湖煙景有誰爭?
10、唐柳中庸《聽箏》:
抽弦促柱聽秦箏,無限秦人悲怨聲。似逐春風知柳態,如隨【啼鳥】識花情。
誰家獨夜愁燈影?何處空樓思月明?更入幾重離別恨,江南歧路洛陽城。
11、唐李群玉《黃陵廟》:
小姑洲北浦雲邊,二女啼妝自儼然。野廟向江春寂寂,古碑無字草芊芊。
風回日暮吹芳芷,月落山深哭【杜鵑】。猶似含顰望巡狩,九疑如黛隔湘川。
12、唐無名氏《雜詩》: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麥苗風柳映堤;等是有家歸未得,【杜鵑】休向耳邊啼。
13、宋文天祥《酹江月》:
乾坤能大,算蛟龍元不是池中物。風雨牢愁無著處,那更寒蟲四壁。橫槊題詩,登樓作賦,萬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來還有英傑。堪笑一葉漂零,重來淮水,正涼風新發。鏡里朱顏都變盡,只有丹心難滅。去去龍沙,江山回首,一線青如發。故人應念,【杜鵑】枝上殘月。
14、宋文天祥《金陵驛》:
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
15、宋王安石《出城訪無黨因宿齋館》:
關外尋君信馬蹄,謾成詩句任天倪。花枝到眼春相映,山色侵衣晚自迷。
今日笑談還喜共,經年勞逸固難齊。生涯零落歸心懶,多謝殷勤【杜宇】啼。
16、宋王安石《十五》:
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
17、宋蘇軾《築堤》:
六橋橫截天漢上,北山始與南屏通。忽驚二十五萬丈,老葑席捲蒼煙空。
昔日珠樓擁翠鈿,女牆猶在草芊芊。東風第六橋邊柳,不見黃鸝見【杜鵑】。
18、宋晁補之《臨江仙·信州作》:
謫宦江城無屋買,殘僧野寺相依。松間葯臼竹間衣,水窮行到處,雲起坐看時。一個【幽禽(杜鵑)】緣底事,苦來醉耳邊啼?月斜西院愈聲悲。青山無限好,猶道不如歸。
19、宋賀鑄《子夜歌》: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勝凄斷,【杜鵑】啼血。王孫何許音塵絕,柔桑陌上吞聲別。吞聲別,隴頭流水,替人嗚咽。
20、宋王瀾《念奴嬌·避地溢江,書於新亭》:
憑高遠望,見家鄉、只在白雲深處。鎮日思歸歸未得,孤負殷勤【杜宇】。故國傷心,新亭淚眼,更灑瀟瀟雨。長江萬里,難將此恨流去。遙想江口依然,【鳥啼】花謝,今日誰為主?燕子歸來,雕梁何處,底事呢喃語?最苦金沙,十萬戶盡,作血流漂杵。橫空劍氣,要當一洗殘虜。
4.與杜鵑花有關的詩句
【唐】李白 凈興寺杜鵑花
一園紅艷醉坡陀,自地連梢簇蒨羅。
蜀魄未歸長滴血,只應偏滴此叢多。
曹松 寒食日題杜鵑花
一朵又一朵,並開寒食時。
誰家不禁火,總在此花枝。
成彥雄 杜鵑花
杜鵑花與鳥,怨艷兩何賒。
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一聲寒食夜,數朵野僧家。
謝豹出不出,日遲遲又斜。
韓偓 凈興寺杜鵑一枝繁艷無比
一園紅艷醉坡陀,自地連梢簇蒨羅。
蜀魄未歸長滴血,只應偏滴此叢多。
5.與杜鵑花有關的詩句
獨游千里外,高卧七盤西。
山月臨窗近,天河入戶低。 芳春平仲綠,清夜子規啼。
浮客空留聽,褒城聞曙雞。 黃蘆苦竹繞宅生。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岩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山石榴,一名山躑躅,一名杜鵑花。
杜鵑啼時花撲撲。九江三月杜鵑來,一聲催得一枝開。
6.關於「杜鵑」的詩句有哪些
1. 《宣城見杜鵑花 / 子規》——唐代:李白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2. 《鵲橋仙·夜聞杜鵑》——宋代:陸游
茅檐人靜,蓬窗燈暗,春晚連江風雨。
林鶯巢燕總無聲,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淚,驚殘孤夢,又揀深枝飛去。
故山猶自不堪聽,況半世、飄然羈旅!
3. 《宣城見杜鵑花》——唐代:李白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又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4. 《詠杜鵑花》——宋代:擇璘
蠶老麥黃三月天,青山處處有啼鵑。
斷崖幾樹深如血,照水晴花暖欲然。
三嘆鶴林成夢寐,前生閬苑覓神仙。
小山拄頤愁無奈,又怕聲聲聒夜眠。
5. 《錦瑟》——唐代: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6. 《踏莎行·郴州旅舍》——宋代:秦觀
霧失樓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
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
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7. 《送梓州李使君》——唐代:王維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
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漢女輸橦布,巴人訟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
8. 《清明日對酒》——宋代:高翥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9. 《鷓鴣天·十里樓台倚翠微》——宋代:晏幾道
十里樓台倚翠微。百花深處杜鵑啼。
殷勤自與行人語,不似流鶯取次飛。
驚夢覺,弄晴時。聲聲只道不如歸。
天涯豈是無歸意,爭奈歸期未可期。
10. 《贈梁任父同年》——清代:黃遵憲
寸寸山河寸寸金,侉離分裂力誰任,
杜鵑再拜憂天淚,精衛無窮填海心。
7.求所有關於杜鵑的詩詞
杜鵑花 (梭蘿花,即杜鵑花,又稱映山紅。)
1。李白 《宣城見杜鵑花》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2。「杜鵑花時夭艷然,所恨帝城人不識。丁寧莫遺春風吹,留與佳人比顏色」。(唐·施肩吾)
3。白居易 「閑折兩枝持在手,細看不似人間有,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葯皆嫫母。」詩人贊美杜鵑,把杜鵑比作花中西施。
4。李商隱 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 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 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5。〈七絕憶大別山歌映山紅兩首〉一「北國南疆行跡遍,春來最憶大別山。家家祭掃紅軍墓,漫野時開紅杜鵑。」二「革命搖籃不怕窮,邊陲小縣盡光榮。青山遍灑英雄血,始得逢春萬壑紅!」
6。年代:宋
作者:元絳
作品:映山紅慢
內容:「穀雨風前,占淑景、名花獨秀。露國色仙姿,品流第一,春工成就。羅幃護日金泥皺。映霞腮動檀痕溜。長記得天上,瑤池閬苑曾有。千匝繞、紅玉闌干,愁只恐、朝雲難久。須款折、綉囊剩戴,細把蜂須頻嗅。佳人再拜抬嬌面,斂紅巾、捧金杯酒。獻千千壽。願長恁、天香滿袖。」
杜鵑鳥(俗稱布穀,又名子規、杜宇、子鵑。)
1。李白《宣城見杜鵑花》「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這首詩表達安徽見到盛開的杜鵑花時,不由想起故鄉杜鵑鳥的叫聲,從而深深喚起詩人的思鄉之情。相傳子規鳥,即杜鵑鳥為古蜀王所化。其鳴聲凄切。杜鵑花因杜鵑鳥啼血而被染成鮮紅色。
2。「杜鵑暮春至,哀哀叫其間。我常見再拜,重是古帝魂。」(杜甫《杜鵑》詩)
3。錦瑟 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4。鵲橋仙·夜聞杜鵑 陸游「茅檐人靜,蓬窗燈暗。春晚連江風雨。林鶯巢燕總無聲,但月夜,常啼杜宇。催成情淚,驚殘孤夢,又揀深枝飛去。故山猶自不堪聽,況半世,飄然羈旅!」
5,踏莎行 秦觀「霧失樓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6。憶王孫 李重元
「萋萋芳草憶王孫,柳外樓高空斷魂。杜宇聲聲不忍聞,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
蠻全了 呵呵
8.贊美杜鵑花的詩詞
1、《山石榴寄元九》唐·白居易
山石榴,一名山躑躅,
一名杜鵑花,杜鵑啼時花撲撲。
九江三月杜鵑來,一聲催得一枝開。
江城上佐閑無事, 山下劚得廳前栽。
爛熳一闌十八樹,根株有數花無數。
千房萬葉一時新,嫩紫殷紅鮮麹塵。
淚痕裛損燕支臉, 剪刀裁破紅綃巾。
謫仙初墮愁在世,奼女新嫁嬌泥春。
日射血珠將滴地,風翻火焰欲燒人。
閑折兩枝持在手, 細看不似人間有。
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葯皆嫫母。
奇芳絕艷別者誰,通州遷客元拾遺。
拾遺初貶江陵去, 去時正值青春暮。
商山秦嶺愁殺君,山石榴花紅夾路。
題詩報我何所雲,苦雲色似石榴裙。
當時叢畔唯思我, 今日闌前只憶君。
憶君不見坐銷落,日西風起紅紛紛。
2、《宣城見杜鵑花 / 子規》唐·李白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內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3、《凈興寺杜鵑花》唐·李白
一園紅艷醉坡陀容,自地連梢簇蒨羅。
蜀魄未歸長滴血,只應偏滴此叢多。
4、《寒食日題杜鵑花》唐·曹松
一朵又一朵,並開寒食時。
誰家不禁火,總在此花枝。
5、《杜鵑花》唐·成彥雄
杜鵑花與鳥,怨艷兩何賒。
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一聲寒食夜,數朵野僧家。
謝豹出不出,日遲遲又斜。
❸ 鎮江賣盆景的地方
周末陵圓洞去花鳥市場看看吧,那邊應該蠻多的
不知道你是江大哪個尺枯校區的,不腔族過不管是哪個校區,你可以:
1、大市口東站坐118路或25路到「南徐大道」下車
2、大市口西站坐35路也到「南徐大道」下車
❹ 鎮江哪裡有賣盆景的
鎮譽攔嘩江賣盆景慶行最好的地方肯定是八公洞的花鳥市場啦,貨最齊全,最便宜。然後你要是想方便,在沃爾瑪一樓,歐尚超市入口,大潤發超市衡槐入口都是有花卉店的。
❺ 常用於盆栽桃樹的新品種主要有哪些
我國的桃按花、葉觀賞價值及果實品質分觀賞桃和食用桃兩大類。它有許多變種、類型與代表品種。觀賞有白桃、白碧桃、碧桃、絳桃、紅碧桃、復瓣碧桃、緋桃、酒金碧桃、紫葉桃、垂枝桃、塔型碧桃等。食用桃即圓桃,有3個變種即蟠桃、油桃和壽星桃。此外還有甘肅桃(毛桃)、山桃、光核桃(核卵形、扁而光滑)、新疆桃(核球形、表面具縱向平行的棱或紋)大部分可作桃的砧木,新疆桃亦有不少栽培品種。盆栽桃樹的品種應植株矮化,枝條粗壯,成花容易、結果早、坐果率高,果實形狀奇特美觀,色澤艷麗,成熟較晚,品質優良,適應性強,病蟲害抵抗力強等特點。
常用於盆栽的新品種主要有:1.矮麗紅,矮化型油桃品種,鄭州果樹研究所以早紅2號×Sumfre油桃父本雜交選育而成。樹體矮小,4年生樹高76厘米,枝條節間極短(0.29厘米)花大,粉紅色。果近圓形,平均果重100克左右,果頂平微凹,底色淡黃綠色,彩色鮮艷紫紅色,呈點片狀分布,果肉黃色軟溶,味濃微酸。6月底成熟,產量高,抗性強,是矮化型觀賞桃。2.二十一世紀,河北職業師院以丹桂(昌黎冬桃×陝西黃甘桃)與河北滿城雪桃雜交選育而成。果圓形,果頂平微凹,平均單果重350克,底色乳白,彩色紅色,著色度80%以上,果肉白色,黏核,果汁中多,不溶質,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16%,9月上旬成熟,豐產,自花結實率高,無采前落果。以中短果枝和花束狀結果枝結果為主。3.中華壽桃,從棲霞、牟平農家晚桃中選出,10月下旬成熟。果實近圓形,果頂稍凹陷,底色黃綠,果面70%覆鮮紅色,平均單果重277克。果肉乳白色,硬溶質,脆嫩,可溶性固形含量18%,自花結實率41.3%。宜用套袋防采前裂果,注意細菌性穿孔病和白粉病的防治。4.鄭油蟠1號鄭州果樹所以蟠桃WPN14(NJN78油桃×奉化蟠桃)×甜油桃25-17(京玉×NJN76油桃)雜交選育而成。果扁平,兩半部較對稱,果頂圓平,微凹,單果重90~100克,果皮綠白色有紅暈,著色面75%,果肉乳白色,硬溶質,緻密,汁中多,濃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有香氣,品質上,黏核,果實7月底成熟。
5.紅世界是「冬桃」與蜜桃雜交培育的大果型晚熟品種,果重150~250克,果形似冬桃,呈圓形、無尖角,果實向陽面為鮮艷的紫紅色,果肉近核處微紅。樹勢中等,自花結實力強,坐果率可達60%。6.7130,源於矮生桃,與矮生桃的區別是葉大、花大、果大。一年生枝長20厘米,其上著生30~40片葉,葉片長15~22厘米,寬3~4.5厘米,葉片濃綠。花冠2.5~3厘米,花粉多,自花結實率高,花期長達10~15天。單果重50~80克,最大可達150克,外觀艷麗,向陽面紅色,果肉甜酸適口,品質較好,9月中旬成熟。7.早鳳王,河北省固安縣農民中專實驗場發現的垛子1號芽變。果實近圓形,平均單果重240克,最大620克,果頂圓平,梗窪較淺,縫合線淺。果皮底色白,果面深粉紅色,50%~70%著紅色條紋,美觀艷麗。果肉白色,色素多,果肉為溶質,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2%,品質上,7月下旬成熟,耐長途運輸。樹勢強,半開張,豐產,要配授粉樹。8.金寶,又名燕紅,原代號綠化7號。北京果園實生中選出。果實近圓形,稍扁,果頂平,單果重200~240克,最大達480克。果皮底色綠白,70%著暗紅色暈,皮厚易剝離。果肉乳白色,陽面紅色,近核處紫紅色,柔軟多汁,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品質優,耐貯運。9月初成熟,樹勢稍強,半開張,花芽起始節位第四節。花粉多,坐果率高,豐產,花芽耐寒力強,采前稍有落果。
9.大雪桃,果實圓形,果頂突出小尖,平均單果重150克,最大550克。果面綠白色,品質中上,11月下旬至12月初成熟。樹勢較旺,樹姿直立,以中短果枝結果為主,花粉量大,自然授粉結實率高,但易出現單性果。10.艷光,鄭州果樹研究所用阿姆肯×瑞光3號(25—10)雜交培育的油桃品種。果實橢圓形,平均單果重150克,果皮底色白,全面著玫瑰紅色,艷麗美觀,濃甜有香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14%左右,較耐貯,不裂果,樹勢中等,較開張,自花結實,6月下旬成熟。11.瑞光5號,北京林業果樹所以京玉×NJN76雜交選育而成。1998年審定。果實近圓形,平均單果重145克,最大果重320克。果頂圓,縫合線淺。果皮底色黃白,果面1/2著紫紅色或玫瑰紅色點或暈,皮不易剝離,果肉白色,硬溶質、黏核、多汁、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7.4%~10.5%,品質上。7月中旬成熟。樹勢強,半開張,花芽起始節1~2節,花粉量大、豐產。12.早紅寶石,鄭州果樹研究所以早紅2號×瑞光2號雜交選育而成。果實圓形、果頂較平、縫合線淺、梗窪較深、果紅寶石色、外觀艷麗,平均單果重115克,果肉黃色,多汁、味甜、有香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黏核、硬溶質,耐運,6月底成熟,結果早,自然結實率高。鎮江象山果樹所選出早紅寶石優系——金山早紅,成熟期更早。
13.早露蟠桃,北京林果所以撒花紅×早香玉雜交選育而成。果實扁平,平均單果重113克,果頂凹入,縫合線淺。果皮底色黃白,具玫瑰紅暈,茸毛中多,易剝離。果肉乳白色,近核處紅色,溶質,質細,味甜,有香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11%,品質上,黏核,裂核少。6月中下旬成熟,樹勢中庸,樹姿較開張,花芽起始節位1~2節,花粉量大,結果早,極豐產。14.早魁蜜,江蘇省園藝所以晚蟠桃×揚州124蟠桃雜交選育而成蟠桃新品種。樹勢健壯,花芽起始節位3~5節,復花芽多,花粉多。果扁平,平均單果重130克,最大果重200克,縫合線中深,兩側較對稱,果形整齊,果皮乳黃色,果面有紅暈,果肉乳白色,肉厚,肉質柔軟多汁,軟溶質,甜濃,品質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12%~15%。6月底至7月初成熟,中長果枝結果為主。還有6月初成熟早碩蜜蟠桃。
15.特大重陽紅,河北昌縣選出。樹勢強健,樹姿半開張,萌芽力成枝力強,易形成花芽、花芽節位低、復花芽多,以短果枝結果為主。果扁圓形,平均單果重240克,果大450克,果頂平,果肉硬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13.9%。8月上旬成熟,味甜,豐產,但無花粉,要配「超沙紅83」作授粉樹。16.十五瓣桃,鮮食觀賞兼用。產黑龍江。粉色為粉二喬,白色為玉雙嬌,樹矮化,重瓣,果近圓形,果重100克,黃綠底紅暈,肉綠白色,花色多變,味甜微香。17.紅葉桃,花重瓣,深紅色,葉紅色。18.酒紅桃,花紅粉白相間,花牡丹型。19.人面桃,花重瓣、粉紅或深紅色,花月季型。20.2-7,花重瓣,節間短,著花密,美麗,果7月底成熟,單果重120克,味甜香。
❻ 如何評價鎮江這座城市
鎮江其實是一個很不錯的的城市,有山有水,自然資源非常豐富。我是鎮江的鄰居,常州人。以前只有小時候去過鎮江,工作以後就很少去了。印象里,鎮江是一個很尷尬的城市。人口少,城市規模小,雖然地處江南,卻因為口音,在蘇錫常地區眼裡更像一個蘇北城市。好像除了醋和鍋蓋面就沒有什麼可以引人注意的地方。
讓我印象大為改觀的是幾年前同事婚禮,因為新娘是鎮江人,所以統一在鎮江辦酒了。我去了一趟以後,對鎮江的印象一下子上了一個台階。以前鎮江的路也好,綠化也好都不行,城市建設沒有章法,缺乏規劃。但是那次發現鎮江一條沿長江風景帶搞得非常漂亮,焦山一帶綠樹成蔭,讓人眼前一亮,整個城市變的非常秀氣。之後也去過幾次鎮江,甚至最近還在鎮江買了套房,站在樓上直接可以看到美麗的南山,相當養眼。
說說鎮江的優勢吧:
1.相對於常州,鎮江自然資源太多了。城市沿江而建,無論是金山、北固山還是焦山,都離市中心非常近,依山傍水,只要開發得當,絕對是江南最漂亮的城市(前提是要有足夠的財政投入)。城南還有個南山,市政府都搬遷過去了,也是大手筆。可惜我大常州,沿江都搞化工園區了,市區沒山沒水,平平的一片,太乏味了。
2.鎮江空氣的確好一些,消費不高,吃的也多,非常適合養老。西津渡雖然有點假,但是也是我最常帶朋友去的地方。南山景區雖然沒有太大特色,但是勝在離市區近。至於其他傳統景點,一般鎮江的老百姓大概沒事也不回去了。
3.市中心大市口現在頗有點大城市的味道,這個主要還是得益於蘇寧廣場和八佰伴。
4.寧鎮揚一體化可期。輕軌修到鎮江市內是早晚的事情,句容已經在南京的勢力范圍之內了,至於具體怎麼一體化,還要看省政府的規劃與魄力。
缺點呢也很明顯:
1.城市小,發展後勁不足。工業基礎差,大企業少。雖然新搞了丹徒新區,但據我考察下來,目前還在鬼城狀態。不過最近搞的航空產業園,似乎有點規模,不知道算不算今後的突破口。
2.地理位置尷尬,定位不清。南京土地已經非常緊張了,省政府不可能跨省去拿滁州的地搞開團凳發,只能向東考慮鎮江的地。將來怎麼樣不好說,但是鎮江因為地域小,很可能自己的城市特性在發展的過程中會被弱化。看看合肥把巢湖市切了一大塊吞了,不知道南京會不會由此動作。當然你要炒房的話,這也未必是個缺點。
3.老城規劃還是不好,高檔小區和平房都在一起。老破房子拆不起,但是嚴重影響城市發展。最好的例子就是距離大市口北面步行十來分鍾的如意江南小區附近。如意江南設計、環境都屬一流(不包括回遷小區),邊上還有個皇冠5星酒店,距離不遠就是長江。但是如果你站在樓上看下去,周圍一片片的低矮老舊平房,非常不協調。相對而言,北固灣小區就要好很多。
總的來說,鎮江還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城市。工作么,差一點,但是休閑、生活應該算滬寧線首屈一指的地方了。
我現在在鎮江所管的、丹陽,一個縣級市。這里的人們很有善,他們過得比我好…按每家每戶的收入和我們蘇北!差不多。
在他們中間生活!你會發現不一樣!他們比我們幸福!五十歲以上的一年出去玩一到兩次!很多,我們家鄉不是沒有!很少。還是收入跟不上呀!
我現在住的這個小鎮,糧油加工,服裝外貿化工五金。為主!環境污染有點!鎮政府也努力在改善!習慣了!那個地方賣什麼!什麼地方買什麼!電動車一開。非常方便!回家都沒在這自然
這也算我第二故鄉了!想買房!太貴買不起!農民收入很有限的!
當年高考報了江蘇大學, 以為可以去六朝古都南京,結果莫名其妙的去鎮江(純屬玩笑),也正因此與鎮江結了不解之緣。我從如下幾個方面描述我心目中的鎮江。
經濟:2017年鎮江常駐人口319萬,全年GDP4100億元,全國城市排名51位,是全國GDP排名前55強中唯一人口低於400萬的非資源城市(東營與鄂爾多斯為資源型城市),可見人均收入之高。筆者入學那孝或配一年, 鎮江的GDP可是在擁有900萬人口的合肥之上。可坊間很多傳言蘇錫常無鎮,其實也只是參照系蘇州無錫太過強悍。
歷史 :鎮江有著無比悠久的 歷史 ,古稱潤州,從三國時期以來,有超過1800年的建城 歷史 。王安石一首《京口北固亭懷古》:京口瓜洲一水間巧指,鍾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讓鎮江名震寰宇;辛棄疾《京口北固亭懷古》讓鎮江多了多少 歷史 與滄桑?鎮江在民國時期還是江蘇省的省會,因此才會有江蘇大學、江蘇 科技 大學等高等學府坐落於此。
風光:鎮江素有「天下第一江山」的美譽,扼長江咽喉,處京杭大運河與長江的黃金水道,城中山水相間,水漫金山、北固山、南山、茅山以及長江之中的焦山更是美不勝收。鎮江作為《天津條約》的開放口岸,西津古渡街見證了中華民族近代滄桑,不列顛甚至設領館於此。
宜居:鎮江城市雖小,但確實非常具有特色的魅力小城。環境優美,空氣清新,生活節奏慢。每天早晨,吃一碗美味的鍋蓋面,然後嗅著醉人的恆順醋香,漫步在濱江大道,你會忘記喧囂與煩惱。當你厭倦現代 社會 的壓力與競爭,不妨來鎮江走一走,歇一歇。
有種悲涼的感覺吧,看我以前寫的一個游後感,就明白鎮江為什麼選不進大運河世界遺產城市了,傷心啊!!
有一種悲涼的感覺—游鎮江西津渡、雲台山。 游完之後感覺古人抒發的浪漫主義情懷的詩情畫意到那去了? 在西津渡和雲台山附近都是高樓大廈,最近的地方估計也只有數百米在建的高樓,美其名曰:低矮的樓房和現代的高樓相結合,估計從金山焦山北固山,看過來,也是這種感覺。鎮江這所 歷史 文化名城,就是給高樓包圍著嗎,好好的景色給糟蹋了! 這有意思嗎?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張承吉詩金陵津渡小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 兩三星火是瓜洲。
「醋城」鎮江的房價現狀分享
金山寺
鎮江,江蘇省地級市,古稱「潤州」,有江蘇大學、江蘇 科技 大學等著名高等學府。
長江和京杭大運河在此交匯,素有「天下第一江山」之美譽。鎮江人民富裕,2017年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排名第18。2017年鎮江人均GDP129047元。
居民的高收入源於鎮江工業發達,擁有世界主要的錨鏈生產基地、全球單廠規模最大的高檔銅版紙生產基地、中國最大的 汽車 發動機缸體和醋酸生產基地。
高度發展的產業經濟和便捷的交通密不可分,從京滬高鐵鎮江南站乘車至北京最快四個小時內到達,至上海最快只要58分鍾,南京20分鍾。
交通的便利還體現在航空上,鎮江周邊有4個機場,南京祿口國際機場、鎮江機場(非民用)、無錫蘇南碩放國際機場和常州奔牛機場。
這樣一座地處黃金水道交十字路口,交通便利的富裕城市,房價幾何呢?
數據來自某中介網站
上圖可見,8月份鎮江的房價在萬元左右,不管是新房還是二手房,其中新房更貴一些。
不同的城區中,潤州區和句容市均價最高,都是萬元。
潤州區中的所有板塊中,要數上圖黃山南路板塊均價最貴,1.3萬。
最後補充一句,文頭的圖片金山寺正是《白蛇傳》水漫金山中的金山寺。梁紅玉擂鼓戰金山,妙高台蘇東坡賞月起舞都是這里,鎮江 旅遊 資源豐富,著名的小吃蟹黃湯包正是鎮江特色。吃包子怎能不蘸醋,鎮江還是著名的「醋城」,某知名醋業上市公司總部正位於此。
蘇南醋城的房價,你覺得貴么?
鎮江位於長江南岸,南京過去動車半小時就能到,而揚州過去,坐幾分鍾的船就能到鎮江了。比起揚州和南京這兩座 歷史 上比較有名的城市,鎮江就顯得有些默默無聞了。沒去過鎮江之前,對於鎮江的唯一印象就是醋,那是一座以醋成名的城市。對於這個城市給我的感覺就是小,是的,聽鎮江的朋友說鎮江是江蘇最小的市。但是小有小的好處,鎮江的市區的景點非常集中,金山寺,焦山,北固山和西津渡都在一條線上,集中在鎮江北面。鎮江給我的感覺還不算特別發展,老舊的街區依然老舊,新城市還在建設感覺非常的冷清。而我個人比較喜歡鎮江的那種人文的味道。由於靠近曾經的六朝古都,所以鎮江也有它獨特的 歷史 味道。想必大家都看過白蛇傳,裡面提到的金山寺就是位於鎮江,始建於東晉的這座寺廟,依山寺而建,山中有寺,寺中有山。在北固山留存著不少三國時期的遺跡,在這里,孫權寫下了天下第一江山,還是在這里張飛為甘露寺提寫了匾額。
我最喜歡的是西津渡,那是一個千年古渡,由於長江水位北移,西津渡現在變成了一片文藝的街區,石板街道,大紅燈籠,幾家酒吧幾家咖啡館,和其他地方的仿古街區別無二致,但是西津渡有他的文化底蘊,我喜歡走在西津渡的石板路上,看看這里的文化古跡。
見識過它的冬天,也見識過它的夏天,鎮江給我的感覺很溫暖,很適合生活,適合一個人拿一個相機走走拍拍,適合夜晚坐在西津渡的酒吧里喝酒閑聊,適合在北固山公園里閑坐發呆。我想我還會再去一次這座溫暖的城市的。
題圖是我在家裡拍的,從焦山方向看鎮江市中心,最高的樓是在建的蘇寧廣場,背景是十里長山,右側漏個角的水面,就是長江。
我老家徐州的,因為大學談的女朋友是鎮江人,所以來到這里,轉眼已經是15年了。
說真的,鎮江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城市,在認識女朋友之前,我對這個地方非常陌生,完全不知道它在什麼位置,更不要提它的 歷史 、文化、特產。這不是我一個人的感覺——有一次坐火車,從上海回鎮江,一個很健談的北方小夥子和我的同事聊天,說自己是到處跑的業務員,對滬寧線很熟悉,沿線城市是上海~蘇州~無錫~常州~揚州~南京,我們啞然失笑。小夥子很驚訝:沒聽說過鎮江啊!揚州不是江南嗎?
其實,鎮江才是江南,和江北的揚州隔江相望,在常州和南京之間。
這就是鎮江的尷尬。
鎮江地理位置處於蘇南,面積、人口在江蘇省內卻是墊底。近年來,在蘇北大發展的背景下,GDP總量等各項排名一路下滑,13個地級市,她通常是9~10名。因此,蘇南城市不待見她,蘇北某些城市也開始輕視她。
作為鎮江人自身,也是非常焦慮不安的。鎮江坊間一直有熱心市民在思辨:為什麼鎮江落後了?怎樣才能重新崛起?歷屆市領導班子也圍繞這個目標,不斷發力,力爭追趕兄弟腳步,比如說前幾年有個口號——總量超揚州,人均超常州。
這幾年這口號不怎麼提了,人口270萬的鎮江和460萬的揚州比經濟總量,確實不太現實,但是各項人均數值,鎮江還是對得起蘇南城市身份的。
不說具體數字了,從幸福指數來說,我覺得鎮江應該很高。首先說房價,鎮江今年房價大漲,市區均價也只不過8000餘元,前幾年甚至有5000多的房價,至今比很多蘇北城市都便宜。
再說交通。因為在滬寧線上,滬寧城際鐵路、京滬高鐵都有站,到南京20多分鍾,到上海1個多小時,到北京4小時,非常便利。至於市內交通,和南京這樣的城市比較,我們幾乎不堵車。
談談購物。萬達廣場、蘇寧廣場、吾悅廣場、寶龍廣場、八佰伴…沃爾瑪、歐尚、大潤發、永輝、背景華聯、華潤蘇果超市…買東西基本不成問題。實在買不到,去南京上海也很方便。
談談教育,直說大學,直說鎮江市區,有江蘇大學,江蘇 科技 大學,雖然不是985、211,但是在全國排名尚可,還有解放軍陸軍交通學院鎮江校區,聽說明年開始在地方招生了。其它的還有鎮江高等專科學校、江蘇交通技師學院、江蘇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等等,就不說了。
聊聊風景和 歷史 。鎮江的風景以金山、焦山、南山為中心,融合北固山、西津渡、大江風貌等,雖然不是什麼壯麗大山,但是都在城市之中,在你我身邊,像大號盆景,所以號稱「城市山林」,風景是極其耐看的。但這都不是重點,重點是這風景和 歷史 人文緊密結合,比如劉備招親就是在北固山甘露寺,辛棄疾在這也吟誦過「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大將韓世忠在山腳下的蘆葦帳里大破金兀術,她的夫人梁紅玉在附近的金山擂鼓助威;岳飛的師傅老將宗澤最後葬在了鎮江京硯山麓,而更早之前著名書畫家米芾在此開創了雲山霧罩的米氏雲山畫法,蘇東坡則經常來到金山寺和主持佛印飲茶逗樂,而金山寺開山鼻祖是法海大和尚,許仙就在附近開設葯鋪保安堂,白娘子淹掉的就是這座金山……
最後說吃。鎮江屬於淮揚菜系,精緻,鮮美,相對蘇州無錫,菜餚很少加糖,大多數人都吃的習慣。
總之,鎮江是一個小巧,精緻,美麗,便利,幸福度較高的地方。她可能不是建功立業的好地方,但真的是一個適合生活的好地方。
「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這句詩足以說明鎮江是一座什麼樣的城市了。
鎮江4000多億的GDP如果放到其他省份都算是舉足輕重的城市了,但作為長三角城市中的一員,鎮江的地位其實有點尷尬,一方面是人均GDP進入全國前15名的城市,另一方面又是江蘇面積最小人口最少的城市。
隨著南京都市圈的提速以及江蘇省提高南京省會首位度的需求,關於撤銷鎮江地級市的傳言一直不斷,聯想到濟南合並萊蕪一事基本已板上釘釘,南京合並鎮江的說法就不顯得是空穴來風了。
拋開鎮江的經濟方面不說,鎮江是一個很值得一去的 旅遊 目的地,地處黃金十字水道長江和京杭大運河交匯點的鎮江是中國 歷史 文化名城和優秀 旅遊 城市。
很少有中國人不知道《白蛇傳》,囚禁白蛇的金山寺就在鎮江。
看過《三國演義》的都知道劉備甘露寺招親,而甘露寺就在鎮江的北固山,鎮江的三山風景區是5A級風景區。
鎮江的飲食更是以三大怪出名,「香醋擺不壞,餚肉不當菜,面鍋裡面煮鍋蓋」,特色很明顯,鎮江香醋更是中國四大名醋之一。
我有親戚朋友在鎮江居住,我也經常去他們家裡住一段時間,來說說對於鎮江這座城市的感受吧!最近去了一趟鎮江,感覺很不錯,市內快速路連通了,開著很爽!前幾年去的時候,估計在修路,亂七八糟感覺一塌糊塗。這次去給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鎮江是 歷史 悠久文化名城,曾是江蘇省會,在蘇南只有蘇州南京與其可一比,鎮江以前亦很大,武進、宜興、金壇、溧陽、溧水、高淳、皆屬鎮江,後行政區域劃分時,硬把鎮江割小了,可鎮江人均值在江蘇可是名列前茅!因為經常去鎮江所以對鎮江很有感情,以前到全國各地都要在鎮江做火車。鎮江和揚州一樣小而精緻,非常適合人居住。
鎮江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條件全國少有的好,是個典型的山水城市,並且山,水,平原的分布成完美的黃金分割。但不得不說鎮江的失敗在於規劃和城市定位舉棋不定,忽東忽西,生生的把現在的鎮江搞散了,沒有形成新的城市核心區。從而影響了主城區對周邊的吸引力。
真的很喜歡鎮江 有種說不出的好感 可能是喜歡那種有山有水 依山水而建的城市吧 很多詩詞中都提到鎮江 典故 文化底蘊深厚這是喜歡她的原因之一吧!
鎮江,古稱「潤州」、「京口」,是江蘇省下轄的地級市。它有著悠久的 歷史 ,優美的環境。
從 歷史 角度看,鎮江可分為四個時期:渡口時代:商周到六朝;運河時代:唐宋到明清;長江時代:19世紀後期;鐵路時代:20世紀以來。這四個時代各有各的發展特點。
從位置上看,鎮江位於江蘇南部,長三角地區,地理位置優越。水路空交通便利,地處長江、京杭大運河十字路口,是重要的鐵路樞紐,距離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常州奔牛機場都不遠。
從資源上看,鎮江有著豐富的 旅遊 資源,位於市區北部的三山——北固山、焦山、金山,沿江聳立,形勢險要,留下眾多古跡、寺廟。兩處國家級森林公園南山風景區和寶華山自然保護區,風景優美,此外還有豐富的 歷史 文化 旅遊 資源可供游覽,吸引了大量遊客。
❼ 鎮江怎麼樣啊我剛剛去玩過了,有些失望,覺得失落落的
歡迎光臨美麗的歷史文化名城--鎮江。做為鎮江最權威的吃喝玩樂門戶網站《鎮江吃玩網》,對於鎮江的景點現已作出全方位的報道,歡迎登陸查詢,網址:http://www.511cw.com
米芾墓在鎮江市南郊鶴林寺附近的黃鶴山北麓。墓有石擴,直徑11米,墳包徑約4米,外包護石。王有台階60級,兩邊置玉帶坡,墓道由上而下向北伸,長60米。墳前墓碑,上刻勺987年春重修,宋禮部員外郎米布無章之墓,曼殊後學啟功敬題」,墓門兩側各有一個下方上圓雕刻雲朵紋的大理石柱,墓前50多米處尚有石坊柱一對,上刻聯語:「抔土足千秋襄陽文史宜和筆,叢林納數武來朝郎署米家山。」 米芾(1051—1107),字元章,號襄陽漫士、海岳外史。祖羹太原(今屬山西),遷襄陽(今屬湖北),後定居潤州(今江蘇鎮江)。北宋書畫家,擅書畫,能詩文,精鑒別。畫史上有「米家山」、「米派」之稱,與蘇武、黃庭堅、蔡襄合稱為「宋四家」。著有《書史》、《畫史》、《寶章待訪錄》等及《山林集》(已佚),有後人輯本《寶晉英光集》。美食 由於米芾墓位於人跡罕至的黃鶴山上,所以附近沒有什麼飲食!建議去米芾墓參觀的你,不妨走上向北走,大約一刻鍾的時間,就可以到鎮江市的中山路上,然後到解放路上,可以吃到鎮江八怪之一的"水晶餚蹄"!
米芾墓位於鶴林寺西南,佔地約一畝,前有石坊,墓碑是明代米氏後裔米萬鍾所書。「山荒樵徑十三松,米老孤墳此地逢」,「五州煙雨南宮筆,千里江山北固詩」,這是後人對米芾的懷念和贊揚。
米芾(1051—1107),北宋書畫家,世居太原,遷襄陽,後定居潤州(鎮江)。宋徽宗時招他為書畫博士,曾任禮部員外郎,人稱「米南宮」,因舉止「顛狂」,人稱「米顛」。他能詩文,擅書畫,精鑒別,書法與蘇軾、黃庭堅、蔡襄合稱「宋四家」。所畫的山水人物自成一家,在中國畫壇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米芾欣賞鎮江美景,作畫數十年,先後營造了三處住宅,即北固山下山水如畫的海岳庵、千秋橋畔有垂蔭一畝的西山書院、南郊鶴林寺旁有題為「城市山林」的精舍。米芾57歲時病死在淮陰軍官邸,其子米友仁遵照父親遺願,將其遺體歸葬鶴林寺前,並舍宅建祠紀念,稱為米公祠。
三國時期,孫權在北固山南麓建造了鎮江的第一座城,由於其堅固無比,被成為鐵瓮城。鐵瓮城的規模極小,當時的鐵瓮城具有軍事堡壘的作用。隨著時代的變遷,現在的鎮江已經難以找到它的蹤影遺跡。東晉初年,出現了六朝聞名遐邇的「京口城」,又稱京口,東晉時為晉陵郡治的所在,也稱為「晉陵城」。那時的晉陵城是南方僅次於首都建康(今南京)的第二座大都市。同時,東晉王朝在此設立「北府軍」。對於古城的這一歷史,後人給予了很高的評價。鎮江花山灣古城公園是建立在晉陵古城遺址上的一個綜合性公園。園內風景優美,公園內一層層的坡地,便是古城牆的遺址。整個公園保留了被發現時的面貌。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公飢戚園分為古城牆遺址、談如百鳥園、盆景園、花市,是一個真正為修身養性而打造的園林!地址:江蘇省鎮江市花山灣
公交路線:105路車干休所站下車
鎮江同城購物網:http://www.gou0511.com 歡迎含肢啟大家免費注冊開店,買東西。
❽ 枸骨盆景有哪些形態特徵
枸骨復盆景基本檔案:制學名:llexcornutaLindl;
別名:鳥不宿、貓兒刺、枸骨冬青。
科屬:冬青科、冬青屬。
原產與分布:原產南京、江寧、鎮江、宜興、無錫、蘇州、上海等地,生於山坡谷地灌木叢中;現各地庭園常有栽培;分布於長江中下游地區各省。
形態特徵:為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樹皮灰白色。葉四方形有尖硬刺齒,硬革質,綠色,光亮,背面淡綠。聚傘花序,黃綠色,簇生於2年生小枝葉腋內,花期4~5月。核果球形,熟時鮮紅,果期10~11月。
生活特性:耐陰濕,喜溫暖氣候。
生長特點:萌櫱性強,耐修剪。弱陽性,抗有毒氣體,生長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