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盆栽
⑴ 請問小葉黃楊可以作為盆景培養嗎怎麼養護管理求解答
小葉黃楊是比較好的盆景素材苗,自然成型的盆景素材也比較漂亮,但還是經過人工培育出的小葉黃楊盆景素材苗更加漂亮美觀。小葉黃楊為常綠灌木,高可達2m左右。莖枝四楞,光滑,密集,小枝節間長3~5mm。葉小,對生,革質,橢圓形或倒卵形,長1~50px,先端圓鈍,有時微凹,基部楔形,最寬處在中部或中部以上;有短柄,表面暗綠色,背面黃綠,表面有柔毛,背面無毛,二面均光亮。花多在枝頂簇生;雄花具與萼片等長的退化雄蕊,花淡黃綠色,沒有花瓣,有香氣。性喜肥沃濕潤土壤,忌酸性土壤。抗逆性強,耐水肥,抗污染,能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有耐寒,耐鹽鹼、抗病蟲害等許多特性。
小葉黃楊喜光,在陽光充足和半陰環境下均能正常生長,選擇四周開闊、陽光充足、水肥土壤條件良好的地段種植。除去雜草和礫石,施入腐熟基肥,地耙平,深翻,確保土壤相對含水量在75%-80%。
種子採集時間是育苗出苗率的關鍵,採集過早種子成熟度差,出苗率低;採集過晚種子又因自然脫落而白白浪費。只有掌握最佳采種時間,才能獲得最佳種源。調查發現各地因氣候不同采種時間也應不同,丹東地區最佳采種時間在7月25日至8月5日之間。
種子採集後放在烈日下曝曬會降低含水量,導致出苗率低。採集後要放在陰涼通風處自然堆放,種果堆放不能超過1厘米。待放到種子開裂後,去除種皮雜質,把種子裝入袋中,放在陰涼處備用。育苗地以砂質土為好,播種前要做80厘米寬、15~20厘米厚土床,長度視種量多少而定。土壤要用0.1%辛硫磷或五氯硝基苯進行土壤消毒。
9月上中旬播種。播種前種子要用清水浸泡30小時,水量應以浸過種子為宜。在床面上條狀開溝,深度3厘米,播前先把種子按對應苗床分成若干份,然後將種子均勻撒入溝內,並輕踩1遍土格子,然後覆土1厘米,用木板把床面刮平,再用稻草把苗床覆蓋,稻草應對放,厚度30厘米。用噴壺澆1次透水,以後每周往稻草上澆2~3次透水,澆到10月中旬種子生根為止。
4月份為盡快提高地溫,應分2次進行撤草。隨著苗木的生長,雜草也會伴生,要及時除草。發生病蟲害應及時防治。由於小葉黃楊播種時密度較大,苗木在越冬時必須起出進行假植,9月中下旬進苗http://www.jrhmw.com/proct/proct94.html,並按大小進行分類,每捆50~100株假植,10月中旬進行覆土,以不露葉為宜。第2年春季4月份起出移植。
盆景取材
一是採用播種或扦插繁殖,但培育時間長,且很難得到盤根露爪、蒼勁古奇的好素材。
二是挖取老樁。老樁挖取以夏季為好,春秋次之,冬季最差。採挖後的樁坯可用塑料袋包裹根部保濕。栽種時要去除下行的主根,剪去大部葉片,以防失水,確保成活。可先露地養坯,亦可直接上盆,但須培養兩年以上,方可造型製作。
用盆選擇
可選用宜興紫砂盆或淺色釉陶盆。盆的形狀、大小可根據樁體大小、造型形式而定。原則上懸崖式宜用方形或圓形的千筒盆,斜乾式、曲乾式、叢林式等,宜用圓形、橢圓形、長方形的盆。
盆栽用土
小葉黃楊喜肥沃的沙質壤土,盆栽用土以肥沃疏鬆、通氣透水性好的沙壤土為佳,亦可用爐渣40%、腐質土或菜園土40%、河沙20%混合配製。
上盆時間
以春夏之間最好。栽種時應剪去過長、過密的根,可結合造型的需要,對根部進行修正,使根系在盆中自然舒展。栽植的深度不宜過深,覆土透水後,將其置於半陰處,保持盆土濕潤,勤向葉面噴水,30天左右待植株生長後,即可轉入正常養護。
造型製作
應依據植株的基本樹相,順其自然之勢,進行藝術造型。造型手法可剪、可扎,但攀扎以夏、秋最好,此時枝條較柔韌,易彎曲;修剪宜春季進行。小葉黃楊萌發力雖強,但「無葉則不發」,因此無論是造型還是日常修剪,對不到位的枝幹可採用「逐段留葉,短截逼芽」的方法,使其逐步下行發芽到位,不可盲目追求一步到位。
⑵ 請教盆栽黃楊的養護方法
生理性缺水,如果沒有猜錯的話應該是你直接澆冷水了,或者是水管上自來水直接澆的,因為水溫和土溫的差異導致生理性缺水,或者是水裡面有氯離子,最簡單的辦法就是你把水晾曬之後再澆,補救措施唯一可行的就是把所有壞掉的葉子摘掉,不管多少,哪怕剩不下一片,沒有關系,不要擔心會弄死,小葉黃楊不容易死的,應該是過一個多月會出現新葉子,但注意葉子摘掉以後不要過多澆水.等新葉子發出以後再增加水量
⑶ 羽葉蔦蘿如何種植
蔦蘿宜用種子繁殖。4月初播種,播後應注意遮蔭,保持苗床濕潤,大約一周後即可出苗。
蔦蘿種子蔦蘿栽培比較簡單:
①露地栽植。宜選背風向陽、排水良好的地方,除施入基肥外,開花前還需追施液肥1~2次。定植時,一定要澆透水,以後每周只需澆1次水。
②盆栽蔦蘿。上盆時應在盆底放入少許基肥,以後每月需追施肥1次液肥。適時澆水,但不能積水。
③適當疏蔓疏葉。既有利於通風透光,又能使株形優美。花謝後應及時摘去殘花,不讓它結籽,使養分集中供新枝開花,延長花期。
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由於蔦蘿原產熱帶地區,喜溫暖,忌寒冷,怕霜凍,溫度低時生長非常緩慢,種子發芽適宜溫度20℃~25℃。要求陽光充足的環境,多數種類對日照時數要求不嚴,但魚花蔦蘿(Quamoclit lobata)需要在短於12小時日照時才開花。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在肥沃疏鬆的土壤上生長好。
羽葉蔦蘿的種子(圖4)千粒重139左右,種子可以使用3~4年。果實成熟期不一致,成熟後容易脫落,要隨熟隨采。每個果實含種子3~4粒,如果紅色花和白色花植株都有,應分別采種。
播種育苗
</B>春季在保護地育苗,終霜後定植露地的育苗天數為45天左右,不可太長,否則秧苗長出的藤蔓會纏繞在一起。
使用普通的育苗用營養土播種和培育成苗就能生長良好。用育苗盤播種。每平方米苗床播種量100g左右,播種後覆蓋細土1.5cm左右,不可太薄,否則容易帶種皮出土。控制地溫20℃~25℃,播干種子4天出苗,羽葉蔦蘿和槭葉蔦蘿的幼苗見圖7。蔦蘿出苗容易,但往往不整齊,應精細選種以便幼苗整齊。筆者觀察,蔦蘿幼苗非常怕旱,當乾旱稍重時就會枯死,即使澆水也很難恢復,育苗時應特別注意這一點。因其是直根系植物,最好用直徑8cm的塑料育苗缽成苗,並且只移苗1次,每個容器里種1株苗。也可用72孔穴盤培育成苗,培育成苗期間也要注意水分的供給。育苗中後期土壤水分適中控制。苗期始終要充分見光,如果幼苗較大,藤蔓纏繞在一起了,應及早將其分開,必要時將育苗缽移開一定距離。
羽葉蔦蘿紅色花比白色花艷麗,多數人更喜歡紅色花。但即使全部採收紅色花種子,多數後代也可能分離出白色花。種子不易分辯,但苗期很容易分辨。紅色花的莖顏色深紅,白色花的莖顏色為綠色,只要認真觀察就可以很好的區分開。如果每年都認真選種,並且注意隔離,後代混色的會越來越少。
栽培
終霜後定植,在夜溫還比較低的地區,一般說來不提倡早定植。蔦蘿自播能力強,如果不在乎開花的早晚,栽培第2年也可用自播苗,但由於沒有對種子選擇和出苗晚,綠化效果差些。蔦蘿生長量大,應施足底肥,撒勻,深翻。刨穴定植,除去塑料育苗缽,將苗栽在穴里,每穴1株,用細土蓋上苗坨,然後澆水,覆土封穴。單行定植的株距35cm左右,育苗栽培或土壤肥沃的株距要適當大些;自播苗出苗晚,生長延後,株距要適當小些。及時澆水可促使莖葉生長,但注意不要瘋長以免延遲開花。前期人工輔助引蔓到棚架、籬笆、樹上或其它支架上。中後期植株自己具有很強的攀援能力,除了作造型外不用管它,任其攀援纏繞。盆栽的應經常澆水施肥。
⑷ 菊花有哪些品種(品種的名稱)
菊花是我國的十大名花之三,也是花種四君子之一,並且還是世界四大切花之一,產量非常高。在我國古代就有很多關於菊花的詩詞描寫,可見,菊花從很早就受人喜愛。菊花經過人們長期的選擇培育已經成為了非常名貴的觀賞花卉,並且品種也隨著培育的時間而越來越多。
菊花
菊花為多年生草本,高 60-150厘米。莖直立,分枝或不分枝,被柔毛。葉互生,有短柄,葉片卵形至披針形,長 5-15公分,羽狀淺裂或半裂,基部楔形,下面被白色短柔毛,邊緣有粗大鋸齒或深裂,基部楔形,有柄。頭狀花序單生或數個集生於莖枝頂端,直徑 2.5-20厘米,大小不一,單個或數個集生於莖枝頂端;因品種不同,差別很大。總苞片多層,外層綠色,條形,邊緣膜質,外面被柔毛;舌狀花白色、紅色、紫色或黃色。花色則有紅、黃、白、橙、紫、粉紅、暗紅等各色,培育的品種極多,頭狀花序多變化,形色各異,形狀因品種而有單瓣、平瓣、匙瓣等多種類型,當中為管狀花,常全部特化成各式舌狀花;花期 9-11月。雄蕊、雌蕊和果實多不發育。
中文學名:菊花
拉丁學名:Dendranthema morifolium (Ramat.) Tzvel.
別稱:壽客、金英、黃華、秋菊、陶菊、日精、女華、延年、隱逸花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合瓣花亞綱
目:桔梗目
科:菊科
亞科:管狀花亞科
族:春黃菊族
屬:菊屬
種:菊花
同義學名: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命名者及年代:Ramat.,1792.
英文名稱:Florists Dendranthema
⑸ 盆栽觀賞果樹苗木一般來源於哪裡
盆栽觀賞果樹苗木的來源有兩個方面:一是挖掘山野自然野樁和淘汰果園的樹樁;二是靠人工繁殖培育。挖掘野樁成型迅速、形態自然、造型活潑多姿、省工省時、來源豐富。人工繁殖樹樁時間長,成本高,成型慢,但對小型或微型盆栽果樹或提根觀賞果樹,必須實生播種,能很快地製作出數量較多盆栽果樹,滿足社會的需求。
(一)挖掘,要掌握定向選擇,選好時機,按圖索驥,仔細挖掘,保障成活等環節,不同的樹樁有不同的生態環境,陽性樹樁多生於山坡之東南面,陽光充足的地方,陰性樹樁則生於山之北面、山坳中或高大林木之中,形態奇特的樹樁多生於荒山、石山、雜木林、薪炭林且由鼠蟻噬(啃)蝕形成殘老樁蔸的結果,溝溪水邊及多石地,能獲得根系形態較好的樹樁,高山型體格矮化,常呈現伏地狀,主幹畸形,枝的級數增加,節間短的老化、矮化、小化現象。挖前的准備工作極重要,要准備好盆、土、土地,要當天挖當天運,隨挖、隨運、隨剪、隨栽,才能保證成活。一般果樹什麼時候栽就什麼時候挖,落葉果樹在落葉開始到發芽前進行,冰凍異冷,雨雪天不能挖,秋冬挖比春挖成活率高。針葉樹及常綠闊葉樹還可在4月、5月、10月及黃梅雨季帶土挖掘。一般認為宜冬不宜春,宜早不宜晚,但北方在2月底3月初發芽前挖較好。
對作好標記需要挖掘的樹樁,選視樹冠大小,剪去中上部,然後清理雜樹,亂石。挖時要視根系分布走向,先斷粗大側根再斷主根,挖的范圍應適當大一些,使挖出的樹樁留有較多的須根。對於要帶土球的名貴果樹品種和常綠樹,可以擴大挖掘,多留須根,及時用潮濕的青苔地衣泥做成假土球,用塑料袋包紮,速運速栽。亦可以用客土法,即將樹樁根部挖一半,換上肥土,第二年挖另一半,換上肥土,每次客土時新土上面都要鋪一層苔草加石壓緊澆足水,第三年帶土球挖掘。對於淘汰的果樹,應根據樹齡、樹種與品種,確定挖掘的范圍,帶土球否,如帶土球,最好用稻草繩綁紮成球,不帶土球的,根系亦應盡量保留,塘挖大一些,離樹干遠一些,根挖多一些,根部沾以泥漿。
⑹ 奇楠沉香在什麼樣的地方可以種
奇楠沉香樹苗適合栽種在海拔在400米以下,在海南地區可以種於1000米。
奇楠喜愛高溫多雨和濕潤的熱帶及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它可以承受高溫天氣,屬於一種熱帶雨林樹種,在冬季可承受零下2-5度左右的氣候。不過長時間持續的零下氣候會使奇楠樹苗凍死。
奇楠樹苗對種植的環境總體要求不高,土壤水分等較為常規,需要注意的還是氣候環境分布選擇。沉香種植最佳地區是熱帶和亞熱帶南部地區,最佳土壤條件是紅色和黃色沙性土壤。種植點最好是選擇不易有積水的緩坡地。
(6)宜春盆栽擴展閱讀:
奇楠沉香主要價值:
1、制葯:沉香有理氣、止痛、通竅的功能,可提升身體免疫力,有利於改善心臟功能,對神經系統有鎮定的作用,是百餘種中成葯的重要成分。
2、香料:沉香精油是最優質的香料底調,用於製造頂級香水;沉香木直接燃燒會釋放出一種十分宜人的香氣,不僅能消滅空氣中的有害細菌,還讓人感受一種安靜祥和的氣氛。
3、製作雕刻:沉香木製作的工藝品價值昂貴,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
4、非木材製品:沉香茶、沉香酒都具有鎮定、提高睡眠質量的功效。
5、綠化:馬來沉香枝葉繁茂,葉子翠綠,樹形優美,是優良的觀賞樹種,孤植、列植、群植均能構成美麗的景觀,適用於作行道樹或庭院綠化。
⑺ 宜春適合養什麼花,市花和市樹是什麼
一、宜春的氣候特點
宜春屬於亞熱帶濕潤氣候,四季分明,霜凍期短,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春季雖然天氣易變,但是回暖早;夏秋季晴朗乾燥;冬季陰冷,霜凍期短,無霜期平均為267.9天。
二、宜春適合養什麼花
宜春光照足、雨量充沛、霜凍期短、四季分明,根據該地區的氣候特點來看,大部分常見植物都是可以養護的。例如耬斗菜、花毛茛、黑心菊、桃花、百合、連翹、木槿、桂花、玫瑰、菊花、油菜花、大麗花、毛地黃、虞美人、天竺葵、綠梅、紫雲英、芍葯、飛燕草、牡丹、含笑、茶花、粉黛亂子草、萬壽菊、太陽花、石竹、夏瑾、非洲菊、波斯菊、百日草、水仙花等,地栽受地域影響大,遇到連續雨季或者寒冷天氣,要人工干預,保證植物旺盛生長。若是盆栽,方便管理,喜歡的植物都可栽培,包括南方花卉,可根據植物的生長習性,及時調節所處的環境,促使旺盛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