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植盆栽筐
『壹』 柳條筐吊籃的製作方法是什麼
即興製作容器
許多家用物品以及容器因製作吊籃而賦予其特別的個性。利用開放性結構,如柳條編的籃子,製作吊籃容器時,必須鋪上一層聚乙烯膜。其他如舊桶、缸則不需如此,但需在底部開孔以便排水,裝好支持吊籃的繩索或鐵鏈之後,才可以填入混合肥料,植入植株。
柳條籃
新的或舊的柳條質地的吊籃很吸引人,其大小、形狀不一,編結的方法圖案各異。若能塗上一層防水防腐漆,可在戶外使用數年。結構堅固的柳條籃可適用於不同的栽培製作方法,例如一些植株可不必移出原先的花盆。
實用建議
選擇牢固的籃子作容器。
單個植株使用小型號吊籃。
植株混合種植時,請選用中號籃以承受附加的重量。
牢固的繩索比鐵鏈更佳。三段繩索應間隔平均。
季末清空籃子,並且重新塗上防腐漆。
吊籃的油漆
需要:
工具
大號花盆或桶
油漆刷
剪刀
材料
柳條籃,直徑約35cm,深約15cm
有色的水性保護劑
聚乙烯膜
栽培混合介質
牢固的繩索。
更多盆栽選擇
朝天椒:捲曲,尖銳,夏季呈紅色。
風信子:形如蠟燭狀尖塔,夏季花朵散發蠟般香味。
百合『紅地毯』:夏季盛開紅色花朵,植株高30cm。
天竺葵:花開較大,夏季在有遮蔽條件下生長效果佳。
雛菊:春季花開時間長,彩色,也有的呈雙色。
報春花:花朵色彩特別,春季中心部分呈變化不一的多種粉紅色。
『貳』 想要打造一個溫馨的宿舍,哪些小物件是必不可少的
在每個人住宿的時候都會對宿舍有著很多的期待,希望能夠將宿舍變成家的樣子,畢竟在大學期間,宿舍是一個人每天都要回到的地方,在這個時候將宿舍打造的溫馨一點,對於自己來說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
但是在後期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對他進行改動,當整個宿舍協商一致的時候,就可以購買一些比較統一的牆紙來貼在宿舍內部。你會發現當這些牆紙貼在宿舍內部的時候,整個宿舍也會隨之變得非常的溫馨,當你每天回到宿舍的時候心情也會很好。
『叄』 家裡養花盆栽如何選 家裡養花盆栽怎麼選
1、素燒盆又稱瓦盆,以粘土燒制而成,有紅盆及灰盆兩種。一般盆栽用瓦盆最適宜。瓦盆不僅價格便宜實用,而且因盆壁上有許多微細孔隙,透氣滲水性能都很好,這對盆土中肥料的分解,根系的呼吸和生長都有好處。缺點是質地粗糙,色彩單調,搬運不便,容易破碎。素燒盆通常為圓形,大小規格不一。一般最常用的盆其口徑與盆高約相等,惟栽培種類不同,其要求最適宜的深度不一,如球根盆、杜鵑盆較淺,牡丹盆、月季盆、君子蘭盆較深,播種與移苗用淺盆。
2、紫砂盆宜興紫砂陶盆或彩畫瓷盆,色彩、造型精緻美觀,又有微弱的透氣性能,用來栽花也較理想,尤其栽培蘭花或樹樁盆景,能大大提高它們的觀賞效果。紫砂盆的種類規格多。有方形、圓形、矩形、橢圓形、多邊形、盤形、舟形和簽筒形等。最大口徑達30厘米,最小隻有3厘米,淺的不滿3.3厘米,深的超過33厘米。盆底下有腳,便於排水,還增添了盆體的空間感。盆壁上有各種圖案、繪畫和書法,增添了美感。盆色豐富,有米黃、赭紅、灰紫和深淺不同等顏色。由於價格昂貴,且質量重,易破碎等原因,除栽名貴的花卉和樹樁盆景外,一般情況下多不用紫砂盆。
3、塑料盆質料輕巧,使用方便,經久耐用,不破碎,色彩豐富。但不透氣滲水,應注意培養土的物理性狀,使之疏鬆透氣,以克服其缺點。塑料盆最適宜栽種甚耐水濕的花卉,如旱傘草、龜背竹、馬蹄蓮、廣東萬年青等,或較喜濕的花卉,如蕨類、吊蘭、紫鴨跖草、吉祥草、秋海棠等。在育苗階段,常用一種小型的軟質塑料盆,使用方便。
4、陶瓷盆花盆外壁塗有色釉,有的色彩華麗(彩繪彩塑),有的素雅(如白底藍花瓷盆)。不透氣滲水,不易掌握盆土干濕情況,尤其在冬季休眠期,常因澆水過多,而使花木爛根死亡。因此,不適於栽植花卉,一般多作廳堂、會客室花卉陳設的套盆用。也可以用作盆景用盆,但不如紫砂盆好。
5、木桶盆用來栽種大型花木,它比大缸輕便,又不易破碎。家庭用的較少。
6、蘭盆專用於氣生蘭及附生蕨類植物栽培,其盆壁有各種形狀的孔洞,以便流通空氣。此外,也常用木條製成各種式樣的蘭筐以代替蘭盆。
7、水養盆專用於水生花卉盆栽之用,盆底無排水孔,盆面闊大而較淺,如北京的「蓮花盆」,其形狀多為圓形。球根水養用盆多為陶制或瓷製的淺盆,如我國常用的「水仙盆」。風信子也可採用特製的「風信子瓶」,專供水養之用。
8、紙盆人工糊制的,僅供培養幼苗用,特別用於不耐移植的花卉種類,如香豌豆、蔦蘿、虞美人等在露地定植前,先在室內紙盆中進行育苗,然後帶土坯栽植。
『肆』 哪些廢棄之物可以利用改造成為家庭園藝的盆栽容器呢怎麼改造
水果籃就是一個好盆栽綠植物件。一到過年或過節,好朋友間相互之間送禮,水果籃用過一定不能丟棄。放進土就可種花,或置放進小花盆,一副更好看的盆栽植物就呈現出來。廢棄的東西可以利用得太多了,說一個最一般的。大家家是一個鄉下的,我小舅養大型貨車的,大貨車常常要維修保養應用用塑料罐裝發動機油。接著剩下的塑料罐都贈送給大夥兒,好好刷一下,割開用以養花,自然養廣州番禺是像發財樹,金桔那種大一點的綠植。
像這樣的小鐵盒,大夥兒還能夠廢料利用,可以依據自已的個人愛好進行更新改造;小孩子的玩具,家中有小孩的都會選用一些玩具,而不用的玩具會出現,大夥兒還能夠利用這類玩具種植;基本上可以盛土的一切容器都能廢料利用用以做屋子裡盆栽花盆。不那麼重視別具一格的話,能拿吃了食品行業罐,酸奶罐,廢舊筆桶,舊炒菜鍋種。若想漂亮一點的話,應叫來廢油桶與老餐廳櫃。
『伍』 1年回不了家,盆栽怎麼辦
我就是經常整年回不了家,可以採用多種方法進行結合管理。
『陸』 植物栽培墊片時需要注意什麼,要怎麼種植
1.露地花卉的栽植
露地花卉是指栽植在室外的花卉。栽花前首先要根據花卉的習性選擇地點,或者根據空地的條件選擇花卉。如,地勢較高的坡地上就栽種一些耐旱的花卉,而湖邊、塘旁或地勢低窪的地方,就宜種一些耐濕的植物,而多年生的木土花卉,就該種在較寬敞的場所。一般的花卉大多喜歡陽光,只有栽在太陽光充分照射的地方才能葉茂花盛。 選好地點以後,為改善土壤的性能,使水分、空氣狀況良好,利於種子發芽和根系生長,必須先整地。整地時,先翻起土壤,翻土的深度看花卉的品種可深可淺,栽宿根、球根花卉要深些,以七、八寸為宜,種一、二年生花卉可稍淺些,將翻起的土塊敲碎,清除土中的石塊、瓦片、殘根斷株及其他雜草,同時施適量的基肥。如果土壤過於貧瘠,可以用較肥沃的壤土或培養土來替代部分帆早瘠土。接著,根據地形和地勢,整成適當的花畦。 花畦整好以後,要選擇和配置各類花卉,合理栽植盡可能做到四季有花,還要根據花卉的高矮、大小、花的顏色等做到排列有方錯落有致,鮮明大方。家庭栽花尤其要注意庭院環境和其他條件。布置花壇、草坪,種植較多的樹木花草需大的庭院。小的場地則只宜種植小型花卉、栽培盆花,不宜種大的木本花卉。 場地整理完畢,品種選擇、配置設計完成以後即可栽植花卉。有些用種子繁殖的花卉,可以按照一定間距直播於花畦上,待發芽以後進行間苗,除掉多餘的較弱的花苗。除了直播的花卉以外,大部分花卉都要經過移栽,移栽可以擴大幼苗的間距、促進根系發達,防止徒長。移栽起苗時應保持苗床濕潤,並使一部分土壤附在根繫上,起苗要小心、細致,起苗後要迅速栽植,避免大風和日光吹曬,如葉片較多時,可摘除一部分以減少水分蒸發。移栽最好在早晚進行,氣溫高的季節傍晚最好。移栽前,先在花畦挖一定植穴,其大小視花苗而定,比根部土球略大定植即可,花苗移入後,逐層填入鬆土,將四周壓實。栽植完畢後,用噴壺澆水,一次澆足,新根長出後再澆水。注意防止強日光照射,可適當蔭蔽。
2.盆缽栽植
在城市中盆栽花卉是家庭養花的主要形式。它不受地形、空間條件的制約,也不佔用土地,只需陽台、走廓等,又可以移動、管理方便,是很好的室內外裝飾品。由於盆缽的容積有限,土壤易干易濕,養料也受到一定限制,所以要求一定技術、細心和耐心。 ⑴盆缽的選擇--花盆既是栽花的容器也可以作為觀賞的藝術品有許多工藝精緻、造型美觀、適於不同條件栽培的花盆類型,試選幾種常見的予以介紹: 素燒盆:以粘土燒制而成,質地比較粗糙,通氣排水性能良好,最適於花卉生長,價格便宜,缺點是外形看起來不很美觀。陶瓷盆:陶瓷盆為瓷質上釉盆,工藝精巧常附有各種圖案,形狀有方形、圓形、菱形、多邊形等,比較美觀,最適於作室內栽培或展覽之用。但此類花盆通氣排水不良、栽培效果不如素燒盆。木盆:用木材製成,不易破碎,易於移動,可栽植大株花木,還可以懸空吊掛。筐筐:用木條、竹條合訂而成或竹片,藤條編織而成,通氣性能良好,特別適於懸空立體栽培,因為容器本身的重量較輕。蘭盆:一類特殊的花盆,專用於栽植蘭花,盆壁有孔,以利排水通氣,質地較講究。水養盆:專供水生花卉栽培之用,盆面較大,盆底無孔,多為陶瓷上釉,外形講究美觀精緻,可提高觀賞效果。 除此之外,家庭可以利用一些廢舊的盆缸等栽花,應注意在其底部打祥轎歷孔以便透水,當然效果一般比專門的花盆要差。 ⑵培養土的准備--培養土是盆栽花卉生長的物質基礎。培養土良好,花卉則長勢健壯、花色鮮艷,反之則憔黃枯萎,推動觀賞價值,所以家庭栽花要注重培養土的選擇和製作。 培養土的最輕易的來源就是從花卉商店或園藝場所購買。也可以自己配製,以下簡要的介紹一下有關配製的知識。配製培養土的基本材料有謹搜腐葉土,園土(即壤土)和河沙。腐葉土由以下方法獲得:秋冬季節,收集落葉、菜葉、稻草,與田土層層堆積起來,然後澆入入糞尿,再蓋上稻草或破席、塑料布,幾個月以後即翻開曬干、貯藏備用。園土為一般比較肥沃的壤土,含較多的腐殖質,具有良好的團粒結構。大多數花卉生長的培養土配製比例如下:種用的培養土:腐葉土5份、園土3份、河沙2份。一般花草的培養土:腐葉土3份、園土5份、河沙2份。木本類的培養土:腐葉土4份、園土5份、沙1份。多數盆栽花草的培養土:腐葉土4份、園土4份、河沙2份。雖然這三種原料必須搭配在一起,但比例不是完全按照上述的比例,也可根據具體情況酌量增減。 ⑶上盆--當幼苗長到一定程度,就可以移到花盆中定植,此過程就叫上盆。上盆一般春、夏、秋均可進行,但春秋季節較好,夏季較少上盆。 上盆時,花盆的大小須跟花卉株型的大小匹配,按照「小花栽小盆,中花栽中盆,大花栽大盆」的原則進行。俗說「小花栽大盆、花必不發」就是因為盆大則土多,土多就水分多,花卉小根系差易爛根。使用舊盆必須將其內外洗凈;若是新盆,須要先浸在水中一天、兩天後才能使用。上盆裝土前,先在盆底排水孔上墊兩塊
『柒』 盆栽怎麼空運
國際上空運的苗木都是不能帶土的,而且需要進行檢疫,會耽擱一段時間,所版以運輸的時候要考慮權盡量減少水分的散發,否則你受到的會是乾柴!
你應該把盆栽脫盆洗根,用塑料袋包裹,同時修剪掉一些枝葉,減少水分揮發,這樣的植株可以數棵包紮在一起,裝入紙板箱托運。植物檢疫的手續要事先聯系好,盡量少耽擱時間。
收到這樣的植物後應該先解開包裝後淋水,放在蔭涼處緩一下,然後再上盆管理,剛栽種的開始幾天不要接受強烈陽光,等看到新芽長出後才能逐漸進行常規管理。
『捌』 誰知道樹木盆景怎麼製作!
樹木盆景是選用觀賞樹木的幼樹或老樹樁,經過培養、藝術加工和栽植布置在精緻的盆缽中製成的。它的製作藝術,最要緊的是掌握各種樹木的生物學特性,充分發揮它們的自然姿態美、風韻美和色彩美。如松柏的蔥郁蒼勁,梅樁的古雅幽芳,榆楓的質朴蒼古,綠竹的瀟灑秀麗,雀梅、黃楊的枝朗葉等。樹木盆景的栽培、製作與管理,是一項既富有藝術性,又富有科學性的細致工作。一盆造型優美、耐人欣賞的好盆景,是經過藝師巧匠美學的構思和精湛的藝術手法而構成的,還要通過精心的養護管理,才能保證它生長茂盛和姿態優美。樹木盆景的製作管理技術,大致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樹種選擇、樹胚培養、加工造型、上盆配景和養護管理等。養護管理又包括:放置場所、澆水、施肥、修剪整姿、翻盆換土、病蟲害防治等。
1.樹種的選擇
適宜製作樹木盆景的材料很多。一般以盤根錯節、枝密葉細、姿態優美、花果艷麗者為佳。同時,要求具有萌芽性強、耐修剪、壽命長等生物學特性。
我國樹木盆景的取材,有悠久的歷史和傳統,清代嘉慶年間(1796~1820年)五溪蘇靈著《盆景偶錄》中記載樹木盆景甚多,把盆景植物分為四大家、七賢、八學士和花草四雅。
四大家:金雀、黃楊、迎春、絨針柏。
七賢:黃山松、瓔珞柏、榆、楓、冬青、銀杏、雀梅。
十八學士:梅、桃、虎刺、吉慶、枸杞、杜鵑、翠柏、木瓜、蠟梅、南天竹、山茶、羅漢松、西府海棠、鳳尾竹、紫薇、石榴、六月雪、梔子花。
花草四雅:蘭、菊、水仙、菖蒲。
上述古代樹木盆景選用的樹種,有許多還是我們現在製作盆景的常用材料。但目前不斷引種發掘,適宜作樹木盆景的材料已有一二百種之多,通常可分為以下幾類:
松柏類:日本五針松、黃山松、黑松、錦松、柳杉、水杉、水松、檜柏、偃柏、金葉檜、翠柏、鋪地柏、絨柏、線柏、瓔珞柏、刺柏、羅漢松、紫杉等。
雜木類:榔榆、黃楊、雀梅、赤楠、檵木、九里香、朴樹、福建茶、檉柳、小葉女貞等。葉木類:三角楓、紅楓、銀杏、構骨冬青、鳳尾竹、羅漢竹、佛肚竹、棕竹、蘇鐵等。
花木類:山茶、茶梅、金雀、貼梗海棠、梅花、碧桃、紫薇、垂絲海棠、西府海棠、迎春、桂花、杜鵑、六月雪、探春等。
果木類:果石榴、火棘、南天竹、金桔、佛手、山楂、枸骨、金彈子、胡頹子、紫金牛、老鴉柿、柿、枸杞、珊瑚櫻等。藤本類:凌霄、常春藤、絡石、扶芳藤、紫藤、忍冬等。
2.樹樁的採掘與培育
樹木盆景的素材主要來源於兩個方面:繁殖育苗和採掘樹樁。前者採用播種、扦插、壓條、嫁接、分株等繁殖方法取得樹苗,進行自幼培養,造型比較自由,樹木枝乾的粗細比較勻稱,但費時較長;後者從山野挖取多年的樹樁,因材處理,進行培育加工,可以大為縮短時間,常常還可選到形態自然優美、古雅樸拙的老樁,製作成盆景佳品。缺點是受到樹樁固有形態的限制,主幹與側枝之間的粗細比例不易勻稱。此外,有些珍貴樹種如五針松、枷欏木、紅楓等,在山野採挖不到,只好靠人工繁殖取得樹苗。
關於繁殖育苗技術,在許多園藝書籍中均有介紹,本書不再贅述。這里將樹樁採挖與培育方法作一介紹。
採挖樹樁必須掌握一定的科學方法,否則難於成活,更難於成品,既浪費時間、人力,又浪費了自然資源。
選擇採掘的樹樁,要從樹種、樹齡、形態以及發展前途等方面綜合考慮。關於樹種的選擇,前面已有介紹。至於樹齡,以年久樁老者為貴,但也須長勢旺盛。樹樁的形態,不要一味追求怪異、象形(象形並不是盆景藝術的選擇標准),而以具有蒼古奇特、遒勁曲折的特點為佳,特別應注意根部和主幹的形態。樹樁一般不宜太高太大,以利於成活和便於加工,又適於上盆和陳設。有些樹樁雖存在某些缺陷,但從發展的眼光來看,只要可以加工彌補,仍然可以取用。
採掘樹樁的時間,一般宜在樹木進入休眠期後,以初春化凍,樹木尚未萌發之前為宜。深秋、初冬採掘也可,但冬季養護較麻煩,尤其在北方,須進溫室養護。至於寒冬臘月,由於土層凍結,採掘困難,且易傷根,故不太適宜。採掘樹樁的時間還要因地制宜,根據樹種的習性來決定,對於不耐寒的樹種,宜在3~4月份間採掘,以免遭受凍害。
在採掘時,一般可將主根截斷,但要多留側根和須根。對於松柏類和某些直根樹種,則宜適當多留些主根,否則不易成活。樹樁挖起後即可進行一次重修剪,修剪要根據樹樁的形態,並初步考慮到日後的造型。一般保留一部分主要枝幹並短截,其餘全部剪去。萌發力弱的常綠樹種,如松柏類等,不可將枝葉剪光。採掘的樹樁,根部不必帶土,最好放進泥漿里蘸一下,裝入筐簍,並填塞苔蘚,以保護須根不致因失水而枯萎。帶回後須盡快栽種。
山野採掘的樹樁,無論其自然形態如何優美,要製成盆景,還必須經過一定時期的培育,稱做"養胚"。有些盆景愛好者,急於求成,將剛採掘的樹樁栽進較淺的釉盆或紫砂盆中,甚至懸根露爪,試圖一氣呵成盆景,結果多難於成活,更不易成型,所謂欲速則不達。
養胚最好選擇土壤疏鬆肥沃、排水良好、陽光充分的地方進行地植,或採取泥盆栽植,以便於結合造型加工。栽植要適當深埋,最好僅留芽眼於土外,主幹較高的樹樁,可用苔蘚包在主幹上。栽後要澆一次透水,並用少許稻草蓋在樹樁上,以保持濕度。夏季高溫時,要搭棚遮蔭,並經常噴水。冬季要圍以草簾,防止寒凍。平時要注意水分補充,樹木生長旺盛期更不可缺水,但也要注意澆水不可過多,以防止造成爛根現象。在天氣乾燥時,最好常往葉面上噴水。要使樹胚盡快成型,施肥很重要,新栽的樹樁,根較幼嫩,宜薄肥勤施。肥料可用腐熟的餅肥或糞肥,稀釋後再用。養胚期間還要做好修剪、摘芽、防治病蟲害等工作。
修剪主要指剪去日後造型時不需要的枝幹,以免消耗養分。還要剪去枯枝、病枝等,否則會影響新芽的抽生或導致病蟲害的蔓延。
摘芽主要指摘掉多餘的芽。一般保留日後造型所需要的芽(包括備用芽),其餘的芽全部摘掉,以免長出無用的枝幹。待保留的芽長成枝幹時,可作進一步選擇,剪去不用的枝幹,並摘去留下枝乾的頂芽,促使腋芽萌發側枝,增加枝葉的層次與密度。
3.樹胚的加工造型
自幼培養的樹苗,一般在3~5年後開始加工造型;山野採掘的樹樁,大多在養胚一年後即可進行加工造型。
加工前可將地栽的樹胚挖起來,臨時栽進大小基本適合的盆中,以便操作和造型。大型樹胚也可就地加工造型。
加工製作要遵循一系列盆景創作的藝術手法,對樹胚材料先進行仔細觀察和推敲,根據材料特點來決定表現什麼樣的題材和如何造型,也就是"因材處理"。將樹胚根、干、枝的骨架按盆景藝術的規律安排,使之成為具有協調勻稱、線條優美、意境深遠的有生命的盆景藝術作品。如選用松樹為材料,就宜於表現其主根的蒼勁與挺拔,枝葉平整展開呈雲片狀;柏樹就宜於表現其主幹古拙奇特,枝葉呈團簇狀;梅花造型則宜疏枝橫斜;迎春則宜垂枝拱曲;……這是從樹種的自然特性來考慮的。此外,還要從樹樁的固有形狀來考慮,如有些樹樁的主幹挺直,可順其自然,作成直乾式;有些樹樁主幹自然彎曲,適於作成曲乾式或懸崖式;有些樹樁主幹枯禿,則宜於作成枯峰式的……因材處理可以使盆景製作既節省人工,又有天然野趣。如完全任其自然,就談不上盆景藝術了,但是人工的痕跡過甚,卻又失去自然美。因此,對於樹樁的造型,切不可墨守成規,套用模式。
造型加工方法也有一定程序性,通常是先主幹後枝條,由下而上的攀扎、修剪或雕鑿,可根據樹種和造型的需要來確定。不同地區由於習慣的不同,其加工方法也有所差異。一般對於松柏類及萌發力弱的樹種,以攀扎為主。對於榔榆、雀梅、福建茶、三角楓等萌發力強的樹種,可以修剪為主。用攀扎法工的樹樁,造型自如,曲折多變,且成型較快;用修剪法加工的樹樁,則蒼勁自然,但成型較慢。在南方地區,氣候溫暖,樹木生長快,適於攀扎造型;北方地區,氣候寒冷,樹木生長較慢,適於攀扎造型。當然這些都是就一般情況而言,各地盆景的風格與流派不同,造型方法迥然有別,如嶺南派採用"蓄枝截干"的修剪造型法;揚派採用"一寸三彎"的攀扎造型法;蘇派則用"粗扎細剪"造型法;徽派則採用"之形彎曲"造型法;川派則採用"方拐"或"掉拐"法造型等等。我們掌握修剪與攀扎的最基本方法,並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掌握,常常可以產生理想的效果。
(1)攀扎法:即通過棕絲、麻皮或金屬絲等攀扎材料,將樹木枝幹彎曲成各種形狀。
金屬絲扎法:該法簡便易行,屈伸自如,但拆除時稍有麻煩。最好是用經過火燒的鐵絲,但通常用的是較經濟的鉛絲,根據所攀扎枝乾的粗度來選用適度粗細的鐵絲。金屬絲一般選用12~24型號,對號使用。鐵絲粗度選用表
鐵 絲 12號 12號 16號 18號 20號 22號 24號
枝幹直徑 15毫米 10毫米 6毫米 4毫米 3毫米 2毫米 1 A5毫米
攀扎時,先將金屬絲一端固定於枝乾的基部或交叉處,然後緊貼樹皮徐徐纏繞,使金屬絲與枝幹約成45°角。如要將枝幹向右扭旋下彎,金屬絲則按順時針方向纏繞;反之,則按逆時針方向纏繞。注意邊扭旋邊彎曲,才能使金屬絲緊貼樹皮,同時枝幹也不易斷裂。用力不可過猛,以防損傷樹皮或扭斷枝幹。對石榴、紅楓等一些皮薄易受損傷的樹種,可先用麻皮包卷枝幹,然後再攀扎金屬絲。在一根枝上如有重復的金屬絲纏繞時,須注意纏繞方向的一致,盡量避免交叉。
棕絲攀扎法:是我國盆景傳統造型方法。它的優點是:棕絲與枝幹顏色調和,加工後即可供欣賞,並且不易損傷樹皮,拆除方便,但攀扎難度較大。一般先將棕絲捻成不同粗細的棕繩,將棕繩的中段縛住需彎曲的樹干下端(或打個套結),將兩頭相互絞幾下,放在需要彎曲的枝幹上端,打一活結,再將枝幹徐徐彎曲至所需弧度,再收緊棕繩打成死結,即完成一個彎曲。一般彎曲不宜過分,否則易失卻自然形態。棕絲攀扎的關鍵在於掌握好力點,要根據造型的需要,選擇下棕與打結的位置。
棕絲攀扎的順序:開始時,先扎主幹,後扎枝葉;扎枝葉時,先扎頂部,後紮下部;每扎一個部分時,先扎大枝,後扎小枝;在扎主幹時,應從基部到頂部。
各地盆景老藝人在長期實踐中,總結了許多種棕絲攀扎方法,稱作棕法。這種棕法因地區或流派不同而略有區別,但基本原則是相同的,目的都是為了利用棕絲將樹木枝幹紮成所需要的形態。棕法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在掌握基本原則後,可根據造型需要靈活處理。
彎曲較粗的枝幹,可先用麻皮包紮,並在需彎曲處的外側襯一條麻筋,以增強樹乾的韌性。如枝幹過粗,彎曲困難,還可用"開刀法",即用鋒利小刀在樹干彎曲處切開一條3~5厘米長的深口,切面再按上法用麻皮包紮,這樣既便於彎曲,又不易折斷。為利於切口癒合,最好使切面與彎曲所在的平面垂直。
『玖』 哪些廢棄之物可以利用改造成為家庭園藝的盆栽容器
果籃便是個好的盆栽植物物品。一到逢年過節,好朋友間互相送禮物,果籃使用過一定不能丟掉。放入土就能養花,或放置進小花盆,一副好看的盆栽就展現出來。廢舊的東西可以利用的太多了,說一個最通常的。我們家是鄉下的 ,我表舅養大貨車的,貨車常常要維護保養使用用塑料桶裝的汽車機油。隨後剩餘的塑料桶都贈給大家,好好地刷一下,劃開用於種花,當然養的番禺是像金錢樹,金橘 那類大的綠色植物。
像這種小鐵盒,大家還可以廢棄物利用,可以依照自身的興趣愛好開展更新改造;小孩子的玩具,家裡有小孩子的都是會配備一些小玩具,而不要的小玩具也會出現,大家還可以利用這種小玩具栽種;幾乎可以盛土的一切器皿都能夠廢棄物利用用於做房間內盆栽花盆。不那麼注重美觀大方得話,可以拿吃了的食品類罐,酸牛奶罐,廢棄筆桶,舊炒鍋種。要想漂亮一點得話,應找來廢油桶和老餐邊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