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茅草盆栽

茅草盆栽

發布時間: 2023-03-30 06:58:03

Ⅰ 適合盆栽人參的種植方法(2)

盆栽人參的栽培方法 一、生長習性

人參喜蔭或半蔭半陽,怕強光直射。盆栽人參最好放在空閑的室內和棚內,如放在陽台上、樓頂上和庭院里,可加設遮蔭棚,使棚內斜射光和散射光時數達6~7小時以上,即能滿足盆栽人參正常生長發育對光照的要求。

盆栽人參最適生長溫度是22~28度,35度以上生長抑制易枯萎。10度以下停止生長,進入休眠狀態。早春和晚秋季節怕緩陽凍,往往因緩陽凍致盆栽人參死亡。

二、盆栽技術

1、選盆 最好選用長40厘米,寬25厘米,高20厘米的長方形或直徑為25厘米的圓形花盆。

2、選苗 人參苗以選擇蘆頭完整、芽胞肥大、根須齊全、體壯漿足、體形美觀、無病蟲傷痕的3年生頭路參苗為宜。

3、土壤消毒 盆栽基質可用腐殖土、河砂及活黃土各1/3混拌或用50%草炭土、35%河砂、15%爐灰混合而成。ph值為5.6~7即微酸性至中性為宜。把土壤裝入塑料袋內扎緊袋口,放陽光下曝曬2天。或用400~500倍代森鋅或五氯硝基苯溶液噴灑伴土,將土拌得濕潤即可。

4、施底肥 底肥施用過磷酸鈣與豆餅各半。方法是:將豆餅泡透後磨成豆餅乳與過磷酸鈣攪拌均勻,放缸內充分發酵後,作盆栽人參底肥。

5、栽參 春栽在4月中下旬,秋栽在10月中下旬進行。長方盆採用斜栽,即參體傾斜度與盆底平面呈60度角。栽時先用瓦片將盆底的滲水孔蓋上,鋪2厘米厚的河砂,然後鋪2厘米厚的盆土,施入底肥,蓋過河砂1厘米,再用盆土在盆內一頭培成60度角坡,將參苗芽胞朝上扶在坡上,參苗的根須要順直,整個參苗的苗身周圍和上下都撒上一層薄薄的河砂,然後覆土至參苗的膀頭,膀頭以上至芽胞全蓋河砂。蓋河砂厚度視參苗大小而定,一般芽胞以上蓋6厘米厚為宜。圓盆栽參與長方盆栽參方法基本相同,不同點是圓盆栽參是在盆的中間立栽參苗。

6、繁殖 人參7月結果,7月底至8月初采果,參果採下後,搓掉果肉放清水中漂洗干凈,撈出晾乾。用布袋裝好吊蔭暗處,待第二年入伏前3天播種完。如當撥好籽則須催芽後播種。盆播人參籽與盆栽人參程度基本相同,不同點是澆入底肥後填土離盆口8厘米時將土塘平後,按株行距5X5厘米點播人參籽,覆土6厘米,放室內管理。來年四五月可出苗。第三年倒盆移栽,第四年開花結籽。普通參第六年可收獲成品人參。

三、管理

1、越冬管理 在結凍前盆內濕度要保持在30%~35%。人參具有較高的抗寒能力,一般冬季可放在室外蔭暗處蓋10厘米厚的防寒物或埋入地下50厘米深的土窖中,可安全越冬。在 清明 後、五一前出窖為宜。

2、澆水 盆栽人參水分蒸發快,盆內土易乾燥,要用噴壺拿掉噴頭,早晚向盆內澆等溫水。一般水溫在15度左右為宜。澆水次數和澆水量,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一般夏季室內盆栽人參可3~5天澆1次,室外風大乾燥可勤澆少澆,以防止在澆水過程中引起斑點病和爛根病。澆水時間一定要在上午9時以前,下午3時以後。用浸盆法效果更好。

3、噴肥和病害防治 為提高盆栽人參的產量和質量,增加盆人參的營養,防止病害的發生,在人參出土後展葉前,徹底噴1次120倍的波爾多液。展葉後,每隔10天早晚在參葉上下和莖桿上徹底噴800倍的代森銨與0.3%的磷酸二氫鉀混合液1次,可增強抗病能力,避免病害發生。

4、通風換氣 盆栽人參需良好的通風透氣環境,空氣不流通,人參長不好,特別是盆栽人參放在空閑的棚子里和室內管理時,更注意通風良好。夏季悶熱,溫度達到35度以上時,會引起人參病害的發生,造成人參盆栽生長的失敗。除應開放門窗通風換氣,溫熱帶地區還應安裝風扇通風換氣降低溫度。

5、倒盆移栽 播種的人參籽,出苗2~3年後,可以倒盆移栽。一般1盆可倒栽3~4盆。原種參的盆土應全部去掉不用,更換新盆土栽參。

6、收獲與加工 普通播籽參6年後可長成成品,移栽三年生參苗3年後可收獲。收獲前1個月要澆水灌漿,吃足漿後,在 白露 前後收獲。收獲方法:將盆倒扣,盆邊用木方或磚塊墊起,再用細木棒或手指順盆底滲水孔頂出盆土,將盆慢慢提起,抖松開盆土,小心細致地將成品人參全須提出,用毛刷刷掉泥沙,放清水中刷洗干凈,曬干或烘乾即成全須生曬參。
人參盆景種植注意事項
人參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冬季休眠,不是常綠植物,冬季需要冷凍休眠的,如果搞盆景建議春天栽種種子或人參苗,栽種深度在4-5厘米,光照不超過百分之七十,定期噴灑農葯,若果是盆景最好不要淋雨,淋雨特愛發病,栽種的土壤必須是沒有污染的林下腐殖土,到了秋季上凍之前保持土壤水分但不能過大,人參苗秋季枯死以後可以拔出,上面用稻草之類的蓋好自然冷凍,到了春季不易過早解凍,以防過早出苗凍死。
在家種植人參苗的方法
考慮到泡沫箱子的透氣性比陶土花盆差很多,所以在紮好透氣孔的箱子底鋪入適量干茅草。

茅草上鋪一層腐殖土,然後再薄鋪一層茅草。花卉市場能買到腐殖土,乾草一般跟店家要點就行。如果用營養土則不需要乾草,因為營養土的透水效果很好而且不會結塊。外面挖的普通黃土不推薦用,營養不夠而且非常容易結硬塊乾裂。

在第二層茅草上均勻鋪入三四厘米的腐殖土,然後覆一層薄沙,用沙子的目的還是為了透水率,這樣不容易因為澆水泡到參苗產生爛根現象。

在薄沙上覆蓋大約5-6厘米腐殖土,並輕輕用手按平,一定不要壓實。這時候家裡的部分神貓發現了茅草。

再覆蓋一層薄沙,就可以開始種植參苗。

挖出跟參苗體形相當的長型坑,一邊略低,將參苗放入,芽頭部對應高的位置,參須對應低的位置,整個參苗斜栽與地面呈30度角,行距大約10厘米,株距大約20厘米。

在擺好的參苗上覆蓋3厘米左右厚度的腐殖土,一定不要太厚,不要按壓,最後鋪一層很薄的沙子,是幫助壓平腐殖土防止移動箱子時參苗移動的。如果使用的腐殖土是略微潮濕的,那麼三五天內不要澆水,之後可以根據土壤狀況噴灑適量清水保持沙土表面濕度即可。做好這些你就可以等待自己的參苗慢慢成長啦!

Ⅱ 絲茅草和香茅草的區別

絲茅草和香茅草的區別是絲茅草可編制蓑衣香茅草可驅蟲。香茅草多年生草本,稈較細弱叢生直立近無毛節部膨大。葉鞘無毛基部者多破裂,上部者短於節間葉舌鈍圓膜質先端多不規則的破裂葉片狹線形兩面近無毛全是白粉。

喜溫暖潮濕充分陽光或半陰,排水良好之肥沃土壤,華北地區需室內盆栽,莖葉可提煉芳香油作香精或葯用以葉煮魚可避腥味非洲不少人吃鮮葉。

絲茅草

絲茅草較之其它品種茅草葉片更為纖長柔韌,莖葉是赤紅色的,喜歡紮根在高山朝陽之地,常常一大叢簇生於石頭縫隙之間,要想把絲茅拔起來那是很困難的事兒絲茅草,對於過去上山割柴草的人來講,實在太熟悉不過了,它是天然的草繩讓忘帶草繩上山的砍柴人就地取材使用。

Ⅲ 日本血草耐寒嗎

日本血草耐寒,冬季為休眠期,葉片會枯萎,但春天就會長出新芽。日本血草是一種觀賞性強的植物,喜溫暖涼爽的環境和偏乾的土壤,要接受陽光的照射。日本血草生長繁殖迅速,冬天7~15天澆一次水高納亮,一月左右施一次薄肥。

日本血草耐寒

日本血草冬季休眠,葉片會枯萎,但是等到春天就會生長出新芽,並且生長繁殖迅速,容易養植。如果將日本血草園林種植,可能會導致日本血草瘋長,部分日本血草的葉片的顏色可能不會是血紅色,轉變為綠色,變味白茅草,成為一種野草。

Ⅳ 血茅草花語

血茅草花語:純潔 和坦謹諧 堅韌

血茅草舉者,是近讓答基些年從日本引進的園林盆栽品種,葉片直立如劍,叢生繁茂,色彩醒目,葉色底部綠色,從春季的淡綠到冬季的金黃,富有變化,葉尖終年血紅色,煞是喜人,極富觀賞性。

Ⅳ 檸檬草(香茅)的種植方法

檸檬草也叫檸檬香茅,是熱帶的芳香草。之所以被人稱為檸檬草是因為其天然含有檸檬的香氣,屬於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本文主要介紹檸檬草的種植方法。

檸檬草適應性極強,喜溫暖濕潤環境,不耐寒,喜光照充足,對土壤的要求不高,以較為疏鬆、肥沃而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為佳。

檸檬草喜高溫、水分充足的地區,檸檬草在我國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區。檸檬草多為叢生,因此野生的檸檬草一般都成簇出現。檸檬草全長半米至一米左右,顏色從灰綠色到深綠色,很好辨別。

檸檬草繁殖為分株繁殖,種植期4月—6月,開花期:8月—10月,採油用的最好在種植後過3至4個月進行第一次刈割,在這之後每過40天到50天刈割一次,一年可進行3回~4回收獲,過三四年要移栽,調理用的葉子是利用葉的基部。

檸檬草(香茅草)如何種植?

在種植檸檬香茅草盆栽前,需要先整理土地。選地:檸檬香茅草盆栽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一般土壤都可以栽培,但鹼土、沙土不宜栽培。怕旱,不宜重茬,前茬谷類、豆類、蔬菜為好。

整地:翻地20厘米,翻前施入農家肥,壟作行距40厘米一50厘米,或作成平畦。由於種子很小,地一定要整平耙細。

香茅草盆栽

檸檬香茅草盆栽如何種植呢?檸檬香茅草盆栽採用分直播和育苗移栽兩種,宜播方式有條播或撒播。春季播種在終霜結束前6天—8天為好,為了市場均衡供應,可以每10天一15天播種一批,為了冬季上市,播種時間應在初霜期前80天一90天。為了一次出全苗,播種的要保征土壤一定的濕度,覆土要淡,要鎮壓。

擴展閱讀:香茅的功效與作用

疏風解表,祛瘀通絡。治感冒頭痛,胃痛,泄瀉,風濕痹痛,跌打損傷。

①《嶺南采葯錄》:"散跌打傷瘀血,通經絡。頭風痛,以之煎水洗。將香茅與米同炒,加水煎飲,止水瀉。煎水洗身,可祛風消腫,解腥臭。提取其油,可止腹痛。"

②《陸川本草》:"發表退熱,消腫止痛。主治風濕骨痛,跌打損傷,感冒身熱。"

③《四川中葯志》:"祛風濕,散涼寒。治筋骨疼痛及半身麻木。"

④《廣東中葯》Ⅱ:"治頭暈,頭風,風痰,鶴膝症;煎水飲可以止心痛。"

⑤《貴州草葯》;"補虛,止咳,鎮痛,寧心。"

香茅的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2錢;或浸酒。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調敷。

香茅的禁忌注意

一般人均可使用。

香茅的選方

①治風寒濕全身疼痛:香茅一斤。煎水洗澡。(《四川中葯志》)

②治骨節疼痛:茅草茶、石錯(即辣子膏葯)、土荊芥各一兩。搗絨加酒少許,炒熱包痛處。(《貴州草葯》)

③治心氣痛,胃痛,肺病:茅草茶,煎水服。(《貴州民間葯物》) ④治虛弱咳嗽:茅草茶二兩。煎水當茶服。《貴州民間葯物》

Ⅵ 網購人參苗怎樣栽培

育苗階段用的泡沫箱子,因為有發芽率的風險所以沒有立刻買花盆,如果直接用花盆栽種參苗,一定要選擇直徑不低於18厘米大小的花盆
考慮到泡沫箱子的透氣性比陶土花盆差很多,所以在紮好透氣孔的箱子底鋪入適量干茅草
茅草上鋪一層腐殖土,然後再薄鋪一層茅草。花卉市場能買到腐殖土,乾草一般跟店家要點就行。如果用營養土則不需要乾草,因為營養土的透水效果很好而且不會結塊。外面挖的普通黃土不推薦用,營養不夠而且非常容易結硬塊乾裂
在第二層茅草上均勻鋪入三四厘米的腐殖土,然後覆一層薄沙,用沙子的目的還是為了透水率,這樣不容易因為澆水泡到參苗產生爛根現象
在薄沙上覆蓋大約5-6厘米腐殖土,並輕輕用手按平,一定不要壓實。這時候家裡的部分神貓發現了茅草......
再覆蓋一層薄沙,就可以開始種植參苗
挖出跟參苗體形相當的長型坑,一邊略低,將參苗放入,芽頭部對應高的位置,參須對應低的位置,整個參苗斜栽與地面呈30度角,行距大約10厘米,株距大約20厘米
在擺好的參苗上覆蓋3厘米左右厚度的腐殖土,一定不要太厚,不要按壓,最後鋪一層很薄的沙子,是幫助壓平腐殖土防止移動箱子時參苗移動的。如果使用的腐殖土是略微潮濕的,那麼三五天內不要澆水,之後可以根據土壤狀況噴灑適量清水保持沙土表面濕度即可。做好這些你就可以等待自己的參苗慢慢成長啦!
注意事項
新移栽的參苗不需要太多水,容易爛根。等發芽後可略增加水量但是也不能很多水
人參喜光但是不能要直射光,最怕中午的太陽曬
空氣要清涼流通,不要被熱風吹到

Ⅶ 這個是什麼植物

看圖有點像玉樹抄

玉樹(學名:Crassula arborescens(Mill.) Willd.)是景天科,青鎖龍屬多漿肉質亞灌木。株高可達3米。莖干肉質,粗壯,干皮灰白,色淺,分枝多,小枝褐綠色,色深。葉肉質,卵圓形,葉片灰綠色。花期冬末春初,筒狀花直徑2厘米,白或淡粉色。

Ⅷ 請幫我看一下這 是什麼植物,叫什麼名字其用途是什麼謝謝!

艷山姜:姜科山姜屬植物,株高可達3米,葉片披針形,基部漸狹,邊緣具短柔毛,兩面均無毛;圓錐花序呈總狀式,下垂,花序軸紫紅色,分枝極短,小苞片橢圓形,白色,頂端粉紅色,蕾時包裹住花,裂片長圓形,乳白色,頂端粉紅色,唇瓣匙狀寬卵形,子房被金黃色粗毛;種子有稜角。4-6月開花;7-10月結果。
艷山姜種子成熟多在白露前後,由青變橙紅時,選取植株生長健壯、果實較均勻的果序,用刀割下該枝果序,摘下球果、去殼,放入溫水或清水中浸泡。待種衣和蠟質層松軟後,用手搓洗,再去雜,用篩子瀝干,將種子放在陰涼處或混砂貯藏。
苗圃地應選擇在交通便利,排灌條件良好,地勢平坦,土層深厚,土壤肥沃的中性至微酸性的沙質土。切忌土壤粘重緊密。一般選擇大田進行育苗。苗圃地選好後,在播種前1個月,對圃地進行深翻,深度25厘米以上,細碎表土,清除雜草和草根,施N、P、K三元復合肥750公斤/hm2和腐熟餅肥1500公斤/hm2深翻入土中。
對苗圃地進行「三犁三耙」後,採用高床育苗,床面寬1.0-1.2米,高25厘米,步道寬35厘米。平整床面,開溝播種,播種溝間距20-25厘米。每溝播種20-30粒,覆土厚度1-2厘米,最好用火土灰進行覆蓋。播種前須用45-60℃的溫水浸種,連續3次變溫處理,待種皮軟化。
播種覆土後,用穀草或茅草進行覆蓋,但以穀草較好。澆水,直到苗床淋透為止。然後視天氣乾旱情況,做到適時澆水。冬天還可以加蓋塑料小拱棚,達到保溫保濕。播種可採用秋播、冬播和春播,但以冬播和春播較好。播種後20-30天,種子開始出土,這期間主要是加強水和除草管理。待植株萌孽第2代或第3代時,可用適量的清糞水澆灌,切忌用尿素進行追肥,否則會引起大量的苗木枯死。再用低濃度「雲大」九二O或翠姆磷酸二氫鉀進行噴施,經過這樣處理後,苗高可達25-30厘米,每叢可達6-0株。

Ⅸ 血茅草怎樣養

血茅草對土壤沒有過多的要求,適宜生長在濕潤、排水性好的腐殖土和沙質土。血茅草喜光照,充足的陽光可以使葉片的顏色不變,高溫季節可以將植株移入有散光照射的室內。血茅草怕澇,一般干透後再澆透,防止花盆出現積水,使植株根莖腐爛。

1、土壤

血茅草喜肥,在生長的季節可以每10天施一次薄肥,使植株生長旺迅則頌盛。如果是使用有棘突畝鄭栽種的盆栽可以適當減少施肥次數。施肥過多會使血茅草瘋長,影響整體觀賞。春天可以對血茅草進行整體的修剪,利於新芽生長。其他季節可以將枯葉病葉修剪掉。

Ⅹ 盆栽天麻的種法

(一)天麻種植技術盆栽概述

天麻盆栽就是把天麻栽培在花盆裡,根據天麻的生長習性和盆栽條件,因勢利導地進行繁殖和培育。天麻盆栽操作簡單,管理方便,搬動靈活,不受自然條件的限制,一般冬季放入室內,夏季放於蔭棚或樹蔭下、房前屋後、牆邊庭院、陽台窗口的通風陰涼處,保持一定的溫濕度,均可生長繁殖。

天麻盆栽是一項收入可觀的家庭副業。家庭常用的大號、2號花盆均可栽培天麻。

(二)培養蜜環菌菌材

培養優質蜜環菌菌材是提高天麻盆栽產量的關鍵。所謂「優質菌材」,就是菌索旺盛,捧菌率高,供菌時間長,無雜菌的菌材(生長蜜環菌的木棒)。

1。選材

要因地制宜,廣開門路,選當地資源豐富,適於蜜環菌生長的樹木作菌材。以樺樹、青岡、柞樹作菌材,蜜環菌生長旺盛,供菌效果好。沒有這些樹,也可用棗、核桃、榆、柳、槐等闊葉樹作菌材。另外還可以用玉米芯、稻草、茅草、棒柴、苕條作代用菌材。

取粗2~3厘米的鮮木棒,截成花盆內徑長度,四周用斧砍成魚鱗口,並用濃度為1%~2%的葡萄糖水或0。25%的硝酸銨溶液浸泡6~12小時。

2。培養菌材的方法

3~5月份,在大花盆底部鋪培養料2~4厘米。將菌材平擺1層,再用切碎的菌種均勻地撒在菌材上,或放2~3根老菌材,覆蓋培養料離盆上口2厘米,澆透土豆汁或清水,保持一定濕度,1 ~ 2月份後接滿菌即可栽培天麻。

(三)天麻盆栽方法

天麻分冬春兩季栽培。冬栽以休眠期為栽培時期,即霜降前後至立春前。冬栽接菌時間長,產量高。春栽以解凍後愈早愈好,最晚不能超過5月上旬。要選擇健壯完整、無損傷、繁殖力強、產量髙的白麻作為種麻。下種量根據花盆、種麻的大小,一般花盆下種量在2~8個。撤出花盆中上層培養料,掀起上層菌材,下層菌材不動,將天麻種放於菌材兩側,放下掀起的菌材。覆回培養料,澆透水,注意經常檢查溫濕度。

熱點內容
鮮花禮品盒圖片 發布:2025-05-09 00:39:39 瀏覽:101
鮮花種類娜 發布:2025-05-09 00:21:13 瀏覽:877
沙棘花藝 發布:2025-05-09 00:14:40 瀏覽:473
玉蘭花中葯 發布:2025-05-09 00:11:11 瀏覽:903
寒蘭花栽培 發布:2025-05-09 00:07:26 瀏覽:488
梅花系列畫 發布:2025-05-09 00:00:10 瀏覽:207
一朵雲幾克 發布:2025-05-08 23:58:36 瀏覽:229
魚鮮花雲 發布:2025-05-08 23:47:49 瀏覽:485
櫻花富貴竹 發布:2025-05-08 23:47:20 瀏覽:168
堅果炒櫻花 發布:2025-05-08 23:45:35 瀏覽: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