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盆景的詩詞
1. 宋代描寫山水盆景的詩詞有哪些
蘇軾的《抄雙石》:
夢時良是覺時非,襲汲水埋盆故自痴。
但見玉峰橫太白,便從鳥道絕峨嵋。
秋風與作煙雲意,曉日令涵草木姿。
一點空明是何處,老人真欲住仇池。
蘇東坡不僅親自製作盆景,並對入畫的盆景加以吟詠:
我持此石歸,袖中有東海。
置之盆盎中,日與山海對。
試觀煙雲三峰外,都在靈仙一掌間。
五嶺莫愁千嶂外,九華今在一壺中。
陸游在《菖蒲》詩中對山水盆景也作了細致描述和贊美:
雁山菖蒲崑山石,陳叟持來慰幽寂。
寸根蹙密九節瘦,一拳突兀千金直。
清泉碧缶相發揮,高僧野人動顏色。
盆山蒼然日在眼,此物一來俱掃跡。
根盤葉茂看愈好,向來恨不相從早。
所嗟我亦飽風霜,養氣無功日衰槁。
同時,宋代有了對盆景的題名之舉。如田園詩人范成大愛玩英德石、靈璧石和太湖石,並在奇石上題「天柱峰」、「小峨眉」、「煙江疊嶂」等名稱。
而且,到了宋代,這時的賞石標准更為明確,對石品研究取得了新的突破。比如人稱「米顛」的大書畫家米芾,愛石成癖,他論石有透、漏、瘦、皺之說。這也促使山水盆景的製作技藝較唐代有了顯著提高。
2. 關於贊美盆景的詩句
1.形容盆景的古詩詞
1、翠崖紅棧郁參差,小盆初程景最奇。
出處:出自陸游《懷舊》。
意思:翠崖紅棧郁參差不齊,小盆初程影最奇特。
2、終日歡陪解語蓮,浮花欲比價相千。
出處:出自趙希逢《和買盆池蓮》。
意思:一天的歡樂陪伴解語蓮,浮花要比價格相差千。
3、吾兒來侍側,供我一秋蘭。
蕭然出塵姿,能禁風露寒。
出處:戴復古《滸以秋蘭一盆為供》。
意思:我的孩子來伺候我,供我一秋蘭。瀟灑出塵姿態,能阻止風露寒。
4、縈春絆碧裂蒼苔,歲晏寒香宛轉來。
出處:出自謝宗可《蟠梅》。
意思:它圍繞春季絆碧撕青苔,歲末寒香宛轉來。
5、孤根如寄,高標自整。坐上西湖風景。
幾回誤作杏花看,被夢里、香魂喚省。
出處:出自劉敏中《鵲橋仙 盆梅》。
意思:我根如寄,高標自整。坐上西湖風景。多少次誤作杏花看,被夢里、香魂叫省。
2.贊美盆景的句子
春天到了,萬物蘇醒,在仙人掌「媽媽」的身上鑽出了一個小仙人掌,小仙人掌顯得那麼弱小,那麼脆嫩,好像一陣風就能把它吹走似的。而它的「媽媽」生怕自己的孩子受到初春寒風的「欺侮」,總是用自己的身體擋住寒風,可小仙人掌卻總是往上鑽,終於,在春雷爺爺的鼓勵下,在春雨姐姐的幫助下,小仙人掌克服了重重困難,長大了。
春末夏初,仙人掌身上長出了花苞,說來也奇怪,仙人掌開花很有「次序」,總是兩朵一起開,像一對孿生姐妹,又像小姑娘頭上扎著的蝴蝶結。仙人掌的花開得潔白芬芳,像一位美麗的仙女穿著潔白的連衣裙,一邊在翡翠舞台上跳著婀娜多姿的舞蹈,一邊從連衣裙上,散發出令人陶醉的芳香。
秋天,豐收的季節,仙人掌長大了,它的用處可多啦!可以切成一片片泡成清涼可口的茶,為你解渴。還可以食用,它的營養可豐富啦,可以做盆景……真是說不完,但最令人吃驚的是它竟然能熬成葯水來治病。
人們愛富麗堂皇的牡丹、芍葯,愛千姿百態的秋菊,愛十里飄香的桂花……我卻獨愛貌不驚人的仙人掌,不僅僅因為它的外表,更因為它的品質。
3.描寫盆景的句子
這些樹樁盆景,有的盤根錯節,亭亭如蓋;有的懸崖倒掛,凌空欲飛;有的枝展葉舒,婀娜多姿;有的鮮果累累,紅艷欲流……
那大理石磨製成的圓盤里盛著沃土,上面長著一根根嫩竹,彷彿是一群亭亭玉立的少女。
盆竹那修長白哲的主幹上圍繞著一個個竹節,就像一個個玉鐲套在纖細的嬌嫩的小手上。
盆景里那棵文竹,有細細的枝幹,毛茸茸的葉子,好像是一片片綠色的雲彩。
這盆景中竹子的旁邊是座假山。這山雄偉壯觀, 奇峰羅列,形態萬千。縫里還長著倔強的胡刺,常年翠綠, 映襯著 亭亭翠竹。
海棠的苔有些像竹子,不光顏色是綠的,而且分成一節一節的,每節上都長著一片又寬又大的葉子.像一把小芭蕉扇伸展著。
那盆紅葉的葉子恰似心的形狀。中心部分紅紅的,艷如胭脂,周圍鑲著墨綠加紫色的邊兒,別致有趣,看起來,真像一顆顆紅心。
那盆文竹,天氣越冷,越綠得蒼翠可愛,它細細的枝幹像一節節挺拔的竹枝,竹枝上飄浮著一片片像綠雲的羽狀復葉,似雲似竹。
3. 贊美盆景文竹的詩詞有哪些
1、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清·鄭燮《新竹》
【釋義】新長的竹子要比舊竹子高,它們的生長全憑老的枝幹扶持。
2、斑竹枝,斑竹枝,淚痕點點寄相思。——唐·劉禹錫《瀟湘神·斑竹枝》
【釋義】斑竹枝啊斑竹枝,淚痕點點寄託著相思。
3、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唐·王維《竹里館》
【釋義】獨自閑坐幽靜竹林,時而彈琴時而長嘯。
4、竹影和詩瘦,梅花入夢香。——金代·王庭筠《絕句·竹影和詩瘦》
【釋義】清瘦的竹影和著詩句,梅花的香氣伴著我入夢。
5、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唐·楊萬里《夏夜追涼》
【釋義】這時,遠處的竹林和樹叢里,傳來一聲聲蟲子的鳴叫,一陣陣清涼的感覺也迎面飄來。可是,這並不是風,或許就是大自然寧靜的涼意吧?
4. 贊美盆景的詩句
一、唐 李商隱《憶梅》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內年花。
白話釋義:
滯留容在遠離家鄉的地方,依依不捨地嚮往著春天的景物。
寒梅最能惹起人們怨恨,因為老是被當作去年開的花。
二、南朝 蕭詧《詠蘭》
折莖聊可佩,入室自成芳.
開花不競節,含秀委微霜.
白話釋義:
連同莖葉折來的蘭花聊可佩帶,置入室中自然飄香。
開花卻不與其他花比賽拔髙枝節,含蘊著秀美的姿色在微霜里衰殘。
(4)描寫盆景的詩詞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憶梅是李商隱任職於梓州柳仲郢幕府後期之作。此詩寫在百花爭艷的春天,在作詩之時寒梅早已開過,所以題為「憶梅」。
《憶梅》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創作的一首五絕,為詩人在梓州幕府生活時所寫。此詩通過描寫春日遊玩,不見梅花這件事情,來表達了詩人因懷才不遇,流離輾轉而感到的憤懣頹唐的思想感情。全詩渾然天成,一意貫串,並無刻意雕鏤,枝蔓曲折,顯得潛氣內轉,在曲折中見渾成,在繁多中見統一,達到有神無跡的境界。
5. 描寫羅漢松盆景的詩句
1. 關於羅漢松詩句
關於羅漢松詩句 1.關於羅漢松的詩詞
《中岩長老子文送羅漢松》
年代: 宋 作者: 晁公溯
駐車凌雲山,雖在官府中。
平生著幽禪,意與方袍同。
已杖菩薩竹,更來羅漢松。
天姿特高潔,厚葉非蒙茸。
銅柯既夭矯,玉薤仍青蔥。
上有五百士,下笑十八公。
皆披闍黎衣,如坐浮屠宮。
勿謂默不語,說法聲摩空。
《憶家園一絕》
年代: 明 作者: 賽濤
日望南雲淚濕衣,家園夢想見依稀。
短牆曲巷池邊屋,羅漢松青對紫薇。
《羅漢松》
年代: 清 作者: 曾燠
蓮社虛無人,留此一尊宿。
巋然同五老,相望須眉綠。
想當侍遠師,長未三尺足。
身是菩提樹,已非凡草木。
仲堪臨北澗,僧徹嘯南麓。
師也摩其頂,千年繕性熟。
無心弄神通,變化駭流俗。
老態益婆娑,支離復拳曲。
氣作香爐雲,聲如石樑瀑。
六朝棟梁材,摧朽何太速!
2.贊美羅漢松的詩句有哪些
1. 《贈從弟》
魏晉:劉楨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
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
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
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2. 《青松》
現代:陳毅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3. 《書院二小松》
唐代:李群玉
一雙幽色出凡塵,數粒秋煙二尺鱗。
從此靜窗聞細韻,琴聲長伴讀書人。
4. 《贈王桂陽》
南北朝:吳均
松生數寸時,遂為草所沒。
未見籠雲心,誰知負霜骨。
弱干可摧殘,纖莖易陵忽。
何當數千尺,為君覆明月。
5. 《水龍吟·賦張斗墅家古松五粒》
宋代:吳文英
有人獨立空山,翠髯未覺霜顏老。新香秀粒,濃光綠浸,千年春小。
布影參旗,障空雲蓋,沉沉秋曉。
駟蒼虯萬里,笙吹鳳女,驂飛乘、天風裊。
般巧。霜斤不到。漢遊仙、相從最早。皺鱗細雨,層陰藏月,朱弦古調。
問訊東橋,故人南嶺,倚天長嘯。待凌霄謝了,山深歲晚,素心才表。
3.贊美羅漢松的詩句
句子 :千年羅漢松、萬代幸福根文章:永遠的羅漢松 金秋十月,荷葉田田,丹桂飄香。
正值龍虎山嗣漢天師府建府900年之際,我來到天師府的「萬法宗壇」院內,駐足在兩棵千年羅漢松下,久久不復願離去。這是多麼不尋常的羅漢制松,一雄一雌,並肩而立,樹高約30米,樹乾的直徑約1.5米,三個人都合抱不住。
羅漢松樹身如虯龍纏繞,枝葉若華蓋蔽日,鬱郁蔥蔥。它們極目天外,雄視千古。
羅漢松終日陪伴著天師府里那些參天的大樟樹--據說是祖天師當年親手所栽--相親相依。羅漢松終日與虔誠的道徒信眾為伍,看香客如雲,香煙繚繞;聽鍾磬陣陣,仙樂悠悠。
春天,清晨細雨蒙蒙百,青山滴翠,大地回春,「草色遙看近卻無」。雨霧中的羅漢松眺望著復甦的大地,欣欣然面露喜色。
夏天,深邃的夜空,明月朗照,群星閃爍,身邊流螢飛舞,瓜棚中度傳來紡織娘悅耳的歌唱。仰望夜空,羅漢松穆穆然進入深思。
秋天,中午陽光下,田野稻香四溢,滿山金果累累,龍虎山下豐收的歌聲高亢嘹亮,蘆溪河的漁歌悠揚綿長,望著這豐收沸騰的大地,羅漢松充滿著期盼。
4.贊美羅漢松的詩句
句子 :千年羅漢松、萬代幸福根
文章:永遠的羅漢松
金秋十月,荷葉田田,丹桂飄香。
正值龍虎山嗣漢天師府建府900年之際,我來到天師府的「萬法宗壇」院內,駐足在兩棵千年羅漢松下,久久不願離去。
這是多麼不尋常的羅漢松,一雄一雌,並肩而立,樹高約30米,樹乾的直徑約1.5米,三個人都合抱不住。羅漢松樹身如虯龍纏繞,枝葉若華蓋蔽日,鬱郁蔥蔥。它們極目天外,雄視千古。
羅漢松終日陪伴著天師府里那些參天的大樟樹--據說是祖天師當年親手所栽--相親相依。
羅漢松終日與虔誠的道徒信眾為伍,看香客如雲,香煙繚繞;聽鍾磬陣陣,仙樂悠悠。
春天,清晨細雨蒙蒙,青山滴翠,大地回春,「草色遙看近卻無」。雨霧中的羅漢松眺望著復甦的大地,欣欣然面露喜色。
夏天,深邃的夜空,明月朗照,群星閃爍,身邊流螢飛舞,瓜棚中傳來紡織娘悅耳的歌唱。仰望夜空,羅漢松穆穆然進入深思。
秋天,中午陽光下,田野稻香四溢,滿山金果累累,龍虎山下豐收的歌聲高亢嘹亮,蘆溪河的漁歌悠揚綿長,望著這豐收沸騰的大地,羅漢松充滿著期盼。
5.關於羅漢松的詩詞
《中岩長老子文送羅漢松》年代: 宋 作者: 晁公溯駐車凌雲山,雖在官府中。
平生著幽禪,意與方袍同。已杖菩薩竹,更來羅漢松。
天姿特高潔,厚葉非蒙茸。銅柯既夭矯,玉薤仍青蔥。
上有五百士,下笑十八公。皆披闍黎衣,如坐浮屠宮。
勿謂默不語,說法聲摩空。《憶家園一絕》年代: 明 作者: 賽濤日望南雲淚濕衣,家園夢想見依稀。
短牆曲巷池邊屋,羅漢松青對紫薇。《羅漢松》年代: 清 作者: 曾燠蓮社虛無人,留此一尊宿。
巋然同五老,相望須眉綠。想當侍遠師,長未三尺足。
身是菩提樹,已非凡草木。仲堪臨北澗,僧徹嘯南麓。
師也摩其頂,千年繕性熟。無心弄神通,變化駭流俗。
老態益婆娑,支離復拳曲。氣作香爐雲,聲如石樑瀑。
六朝棟梁材,摧朽何太速。
6.形容羅漢松的詩詞
《羅漢松》年代: 清 作者: 曾燠蓮社虛無人,留此一尊宿。
巋然同五老,相望須眉綠。想當侍遠師,長未三尺足。
身是菩提樹,已非凡草木。仲堪臨北澗,僧徹嘯南麓。
師也摩其頂,千年繕性熟。無心弄神通,變化駭流俗。
老態益婆娑,支離復拳曲。氣作香爐雲,聲如石樑瀑。
六朝棟梁材,摧朽何太速!《中岩長老子文送羅漢松》年代: 宋 作者: 晁公溯駐車凌雲山,雖在官府中。平生著幽禪,意與方袍同。
已杖菩薩竹,更來羅漢松。天姿特高潔,厚葉非蒙茸。
銅柯既夭矯,玉薤仍青蔥。上有五百士,下笑十八公。
皆披闍黎衣,如坐浮屠宮。勿謂默不語,說法聲摩空。
7.描寫羅漢松的詩有哪些
句子 :千年羅漢松、萬代幸福根文章:永遠的羅漢松 金秋十月,荷葉田田,丹桂飄香。
正值龍虎山嗣漢天師府建府900年之際,我來到天師府的「萬法宗壇」院內,駐足在兩棵千年羅漢松下,久久不願離去。 這是多麼不尋常的羅漢松,一雄一雌,並肩而立,樹高約30米,樹乾的直徑約1.5米,三個人都合抱不住。
羅漢松樹身如虯龍纏繞,枝葉若華蓋蔽日,鬱郁蔥蔥。它們極目天外,雄視千古。
羅漢松終日陪伴著天師府里那些參天的大樟樹--據說是祖天師當年親手所栽--相親相依。 羅漢松終日與虔誠的道徒信眾為伍,看香客如雲,香煙繚繞;聽鍾磬陣陣,仙樂悠悠。
春天,清晨細雨蒙蒙,青山滴翠,大地回春,「草色遙看近卻無」。雨霧中的羅漢松眺望著復甦的大地,欣欣然面露喜色。
夏天,深邃的夜空,明月朗照,群星閃爍,身邊流螢飛舞,瓜棚中傳來紡織娘悅耳的歌唱。仰望夜空,羅漢松穆穆然進入深思。
秋天,中午陽光下,田野稻香四溢,滿山金果累累,龍虎山下豐收的歌聲高亢嘹亮,蘆溪河的漁歌悠揚綿長,望著這豐收沸騰的大地,羅漢松充滿著期盼。 冬天,黃昏白雪皚皚,炊煙裊裊,此時人們多半在家裡偎著火爐取暖,聽老人「講古」。
面對這柔和靜謐的世界,羅漢松孕育這希望。 白雲蒼狗,人世滄桑,「萬法宗壇」院內的羅漢松見證了歷史,見證了與天師府興衰沉浮的歷史風雲: 如,宋崇寧三年(1104)九歲的三十代天師張繼先被宋徽宗召見,宋徽宗問他:「你長年在龍虎山居住,看見過龍虎嗎?」 「我在山中居住,老虎常見,只是今天才有幸目睹龍顏。」
小天師回答夠機靈的。 徽宗要他作符,小天師作完符,徽宗看了以後又笑著問他:「你說說,這靈驗從哪兒來?」這又是一道難題。
誰知小天師從容作答:「神明所在的地方,自然而然就有靈驗依存。」真是天衣無縫,滴水不漏。
徽宗還不罷休,又問道教煉丹長壽術是怎麼回事。這可不是三五句話說得清的,弄不好還有欺君之罪,那可不是好玩兒的。
「什麼長生不老,那都是芸芸眾生熱衷的玩意兒,你萬歲爺不會有這樣的低級趣味。照我看陛下只要恪守清靜無為,那就同三皇五帝時代的明君堯舜相距不遠了。」
小天師巧妙地避開徽宗提問,直奔道教主題。宋徽宗心悅誠服,興奮異常,立即叫人端出美味佳餚,高規格款待這位來自江西龍虎山的聰明過人的小天師。
如果說「目睹龍顏」之類的奉承話是投其所好,目的是要博得人主歡欣的話,那麼希望「陛下清靜無為」則確實一語中的,道出了道教文化的主旨和精髓,是對宋徽宗的忠告,在一定的意義上也體現了人民對君主的期待。 就是這位第三十代天師張繼先,後來以題寫「赤帝御龍行末伏,嫦娥分月入深山」這樣的箴言,預見北宋滅亡,表現了他政治上真知灼見和高瞻遠矚。
又,第四十代天師張宇初也是一位風流倜讜才智超群的學者和高人。《龍虎山天師世系》中說他少年時代就「讀書過目成誦,資識高明,學問深造,貫縱三氏融為一途,經史諸子百家之籍,靡不窮搜,發為載道記事之文,各極精妙,並善書畫,時王公晉紳之士,莫不仰重。」
明太祖特授其為「正一嗣教道合無為闡祖光范大真人」。第四十一代天師張宇初一生事業恢弘(重建大上清宮),著述甚豐,所著《峴泉集》20卷(《四庫全書》錄為4卷、《道門十規、《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通義》》)4卷以及詩文序論等文章行於世。
張宇初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道教學者,他的論著不但是研究中國道教的重要文獻,而且也豐富了中國文化。…… 真是「麒麟殿上神仙客人,龍虎山中宰相家」。
如今欣逢太平盛世。改革開放給中國道教帶來了生機,中國道教正處在空前鼎盛時期。
龍虎山道教作為中國道教的祖庭迎來從未有過的輝煌。龍虎山嗣漢天師府「萬法宗壇」院內的羅漢松幾乎每天都目睹海內外道徒到這里謁拜祭祖,更多的人來皈依道門,領授符錄。
中國道教文化中的積極因素越來越為全世界的學人、科學家和有識之士所認識。老莊哲學和許多道家經典啟示人們在高科技時代,在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克服和遏制物化世界帶來的種種弊端,保護環境,保持生態平衡,使每個人都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康的體魄,努力做到社會和諧有序,經濟平穩協調可持續發展。
寫到這里,我想起最近在天師府見到那感人的一幕: 「萬法宗壇」院內羅漢松下,兩位法國女士俯身拾取幾顆松子,十分珍惜地藏入自己的提包里。她們神態莊重,動作謹慎,彷彿拾的不是植物種子,而是曠世珍品,是靈物。
是的,這兩位外國朋友在中國,在龍虎山,見到的不只是異國風情和異質文化,而是一個與她們精神世界相通卻又截然不同的全新的世界;她們帶回去的當然不是普普通通的羅漢松果,也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所謂「禮物」,而是啟迪智慧、開拓思想的鑰匙,是當今世界任何高科技都不具備的也無可比擬的「軟體」。 不知怎的,我想起了南宋詩人戴復古的一首詩:世事無憑多改變,仕途相識半升沉。
摩挲老眼從頭看,只有青山無古今。 是啊,「只有青山無古今」,這看似平易的詩句,蘊涵著多麼豐富的人生體驗,又給我們多麼深刻的人生啟示!而這無古今的「青山」,不就是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無始無。
6. 描寫盆景的詩詞有哪些
描寫「盆景」的詩句有
1、《滸以秋蘭一盆為供》
宋 : 戴復古
吾兒來侍側,供我一秋版蘭。蕭然出塵姿,能禁風權露寒。
移根自岩壑,歸我幾案間。養之以水石,副之以小山。
儼如對益友,朝夕共盤桓。清香可呼吸,薰我老肺肝。
不過十數根,當作九畹看。
2、《和花翁盆梅》
宋 : 杜范
絕澗移來近市園,又還移入賣花分。體蟠一簇皆心匝,膚裂千梢尚手痕。
試問低回隨俗態,何如峭直抱孤根。歲寒風節應無恙,魯兀須知自有尊。
3、《紅梅》
宋: 蘇軾
年年芳信負紅梅,江畔垂垂又欲開。
珍重多情關伊令,直和根撥送春來。
7. 贊美盆景的詩詞
立體的畫、無聲的詩、縮龍成寸、小中見大、蒼古雄奇、清秀古雅、美不勝收內、生機勃勃、容宛若天成、千姿百態、賞心悅目、鬱郁蔥蔥、玲瓏瀟灑、豪宕雄勁、縱橫奔放、詩情畫意、蒼健俊逸、意境深遠、清新明快、咫尺千里、精妙和諧
贊美盆景句子:
老子雲:不出戶牖而知天下
盆景是中國傳統的藝術珍品,它是栽培技術和造型藝術的結晶,也是自然美與藝術美的結合.
盆小天地大,樹老景物新.--著名書畫家賴少其
8. 贊美盆景的詩句
立體的畫、無聲的詩、縮龍成寸、小中見大、蒼古雄奇、清秀古雅、美不勝收、生機勃勃內、宛若天容成、千姿百態、賞心悅目、鬱郁蔥蔥、玲瓏瀟灑、豪宕雄勁、縱橫奔放、詩情畫意、蒼健俊逸、意境深遠、清新明快、咫尺千里、精妙和諧
贊美盆景句子:
老子雲:不出戶牖而知天下
盆景是中國傳統的藝術珍品,它是栽培技術和造型藝術的結晶,也是自然美與藝術美的結合.
盆小天地大,樹老景物新.--著名書畫家賴少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