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佛手盆景
❶ 我想去金華購買佛手盆景誰知道哪裡有批發市場
江北花鳥市場
❷ 觀果類盆景主要有哪些品種
觀果類:以觀賞植物果的形態、色彩和果期變化,以及葉、枝、莖、根千變萬化神貌的樹木盆內景。觀果容類樹木盆景,川派盆景以金彈子盆景,徐州果樹盆景以蘋果、梨、山楂盆景等為其主體類型;其它各風格、流派樹木盆景雖不以觀果類為主體類型,但同樣都具有各自地方特色的觀果類樹木盆景。揚州的香椽盆景等;蘇州的石榴盆景等;上海的海石榴盆景、胡頹子盆景;南通的虎刺盆景、枸杞盆景等;貴州、湖北各地的火棘盆景等;蚌埠的天竺盆景等;北京的葡萄盆景等;金華的佛手盆景等;廣州的金柑、山橘盆景等。
❸ 樹佛手如何種植管理
1、種植
佛手不耐寒,較耐陰,過強光照會造成日灼或傷害淺根群。其生長適溫為10-31℃,0℃以下需移入大棚越冬,43℃下仍能正常生長。在廣東、廣西可露地種植,畝植110株左右。佛手對土質要求不嚴,以疏鬆、肥沃、透氣、滲水性能良好的砂質壤土為佳,黃紅砂土次之。苗木新梢轉綠後四季均可種植,最佳植期為1-5月和8-9月。
2、施肥
佛手施肥應根據樹齡大小、生長好差而定。一般頭3年在3-8月每月宜施一次速效有機肥;進入盛果期後一年可追肥3次,分別在花前、幼果期和采果後及時施入麩餅、堆肥、人畜糞尿並加入磷鉀肥或復合肥,尤其要注意施好冬肥。
佛手在未進入結果期應施好攻梢肥:即在發春梢、夏梢、秋梢前10天施一次速效化肥及農家肥,一般每株施尿素約30g,磷肥100g與5千克雞牛糞拌勻後,結合中耕除草,開挖寬30厘米,深25厘米的環狀溝施下,覆土蓋嚴。9月份後不能施肥,防止晚秋梢徒長。
佛手種後第二年就可進入結果期,可連續收果30年左右。每年應施肥四次,第一次花前肥,宜在3月中旬施下,每株施腐熟人糞尿5千克;第二次在開花盛期,需肥量較大,每株施腐熟雞牛糞5千克、尿素150g。
第三次在「小暑」前後施壯果肥,重施磷鉀肥,以促進果實的膨大提高產量,每株施復合肥1公斤與腐熟雞牛糞5千克混合施下,同時用100g磷酸二氫鉀兌水50千克噴施一次葉面肥,對促進樹勢旺盛及果實膨大十分有利。第四次施采果肥;9-10月份采果後,在植株的兩邊沿樹冠滴水線開挖寬40厘米,深40厘米的對稱溝,每株施腐熟雞牛糞10千克,復合肥1千克與混合後回坑。
3、定植
扦插苗或嫁接苗培育一年後,幼苗高達50厘米時,春秋兩季都可定植,以2月份氣溫開始轉暖,新芽即將萌發時較好。一般熟地,先理好四周排水溝,按株行距各約3m挖窩,若利用田邊地角栽種可稍密,窩徑50厘米左右,深30厘米,窩內泥土要細,最好用三角形排列。每窩栽苗一株,必須栽正,須根向四面伸展,用細土壅根,向上輕提數次,使根與土壤緊接,再覆蓋細土踩實,最後覆土稍高於地面。
4、管理
佛手開花期,可將多餘花和雄花打下去,每一短枝只留1-2朵。或待結出幼果時,再摘去更為保險。冬季清除落葉、殘枝。生長期隨著摘除嚴重的病葉,集中深埋或燒毀,以免病菌的再次侵染。
地栽佛手園四周開深溝、降低地下水位,保持適宜的土壤濕度,增強土壤的通透性。葉面噴氮、磷、鉀肥及微肥和綠芬威,始花期和盛花期噴施硼砂,提高葉片的壽命和光合能力,促進枝條成熟和養份積累,增強植株抗性,增加產量。
(3)金華佛手盆景擴展閱讀:
佛手是不規則分枝的灌木或小喬木。新生嫩枝、芽及花蕾均暗紫紅色,莖枝多刺,刺長達4厘米。單葉,稀兼有單身復葉,則有關節,但無翼葉;葉柄短,葉片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6-12厘米,寬3-6厘米,或有更大,頂部圓或鈍,稀短尖,葉緣有淺鈍裂齒。
總狀花序有花達12朵,有時兼有腋生單花;花兩性,有單性花趨向,則雌蕊退化;花瓣5片,長1.5-2厘米;雄蕊30-50枚;花柱粗長,柱頭頭狀。子房在花住脫落後即行分裂,在果的發育過程中成為手指狀肉條。
果實手指狀肉條形,重可達2000克,果皮淡黃色,粗糙,果皮甚厚,難剝離,內皮白色或略淡黃色,棉質,松軟,瓢囊10-15瓣,果肉無色,近於透明或淡乳黃色,爽脆,味酸或略甜,有香氣。
❹ 金佛手的栽培技術
金華佛手枝條易生根,一年三季可進行扦插,此方法具有成活率高、生長快,扦插後在技術指導下20個月即可結果,且方法較簡便,插條成本低廉等優點。但是壽命較短,一般15年左右植株開始衰退、老死。
苗床建立
若要佛手好,健苗最重要,有壯苗才能長好樹,樹盛才能結好果。「苗好半成收」這是我們長期實踐得出來的一條基本經驗。育好金佛手苗,務必做好苗床,選種、扦插、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苗床是繁殖金佛手苗的溫床,必須選擇背風向陽,受光充足,水源豐富,利於排灌,土質疏鬆,無毒無染,有利移栽,便於管理的地塊。苗床面積應根據佛手枝條多少而定,多則多做,少則少做,達到省地省工。苗床地點和苗床面積確定後,開始深犁平整土地,要像姑娘綉花一樣認真細致地打碎土塊,越細越好,去除雜草,做成寬100-120公分,高20公分左右,長度不限的苗床,然後在苗床面上鋪上二公分厚的紅沙或黃沙均可(如圖2),紅沙或黃沙一般含雜草種子少,起防止雜草滋生作用。扦插密度以5~10cm的間距為宜。
為了使苗床無毒、無污染、無雜草,可採用黑色薄膜代替紅沙或黃沙復蓋苗床,然後扦插,噴水即可,如在炎熱的夏季黑色薄膜復蓋苗床,苗床上應用65%遮蔭網遮蔭,以防止黑膜吸收大量的熱量,燙傷扦插技條。黑膜有保溫保濕作用,促進插條生根,並且根系發達健壯,除草工作就可免了。
插穗選擇
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打地洞」,說明選擇良種培植極為重要。選擇插穗務必做到四要四不要;要老枝不要嫩枝、新枝,要壯枝不要弱枝、殘枝,要健枝不要病枝。要青皮種不要白皮種和黃皮種。嫩枝、弱枝、殘枝、病枝及白皮、黃皮種是不良的枝條。它不但生長期長,而且不易掛果。所謂老枝是指金佛手樹上能掛果的成熟枝,以粗壯的一年生老化枝條進行扦插為好。,此枝培育二年就能開花結果。按上述要求採集插穗,每根枝條長度7~10公分左右,即3~5張葉片為一段(太長浪費,過短不易成活),剪時要求一刀過清,不留餘地。枝條上的葉片有保留二三片的;也有一片不留的。根據實踐經驗:「保留二三片葉的插穗,先放根後抽芽,不留葉的插穗先抽芽後生根」。
扦插時間及操作
佛手的扦插主要集中在春、夏兩季,結合整枝修剪工作來展開,春季在每年3~4月,佛手出棚後的春季修剪;夏季在7月底~8月初(一般在立秋前完成)進行夏季修剪;用修剪下的枝條,選擇無病蟲害的粗壯枝條作為扦條,去葉、刺,剪成長8-10cm的插條,插條帶3個芽眼以上。一般經過15天至20天,小苗已生根,由白根變為黃根,成活率高。所采枝條能保持一定濕度,它可存放10天左右仍能95%成活。採集枝條時,剪刀要鋒利,一刀剪取,使剪切面保持平整,剪切面損傷成活率低。
幼苗管理
根據金佛手生長習性,著重在溫濕度,病蟲害,清除雜草等方面做好工作。
⑴光照陽光是幼苗葉片光合作用的能量來源。但是,日照強烈,氣溫在40℃以上時,小苗容易被曬傷,需搭建簡易遮蔭棚(圖4),四面透風,頂部蓋上松椏或遮蔭網,以防炎日暴曬。氣溫在0℃以下,幼嫩的小苗容易被凍傷,需做越冬防凍設施;用竹片條和尼龍薄膜內墊稻稈做成越冬棚。
⑵澆水用噴壺均勻地噴水,不要潑水,使土壤保持一定濕度。但又不能太濕,土壤不幹白就行。陰雨天要防澇,挖溝排水。水分過多或過少均能影響小苗生長,嚴重時會導致育苗失敗。
⑶除草和施肥雜草既消耗養料,又危害小苗生長,必須經常拔除,決不讓其滋生和叢長,使苗床清清爽爽,只見幼苗,不見雜草。除草時用手要小心翼翼地去拔,切不可傷及小苗根系。如在扦插時苗床上鋪上黑膜,扦插枝直接插破黑膜入土,黑膜能起到防長雜草作用,除草工作又可免去。佛手根系分布在
淺表,根能分泌有機酸,使土壤中的礦物質溶解,有利根系吸收,育苗期間不須多施肥。當小苗新梢成熟則可用少量農家肥或復合肥,看苗施肥,不可用重肥。
⑷病蟲害。若發現有病蟲害而讓其泛濫則損害非淺。有關防治辦法請參閱「病蟲害防治」篇。 與扦插相比,這種方法培植的佛手樹,根系發達、樹勢旺盛、樹體壽命長,可達30年以上。但技術水平要求高,工序復雜、費時,不如扦插簡便。
採用嫁接的方法來培育佛手幼苗,主要是選擇抗寒性強的砧木,如枳殼、代代、香椽、檸檬等,提高佛手的抗寒能力,同時利用砧木較好的根系,促進幼苗生長和快速定型,有利於盆景製作。佛手嫁接一般在每年的4~5月和8月進行。接穗要精心選擇,要從樹勢健壯和無病蟲害的優良母樹上,選擇芽眼飽滿,組織充實健壯枝條的中段作接穗,或選上年秋梢作為接穗,剪取接穗最佳時間是早晨。採下的接穗應立即剪去葉片和針刺(葉柄僅留3mm左右),每50支或100支分成類別捆成小把堆放,並用濕毛巾包裹。 ⑴削接芽一般在8月進行,接穗可選用腋芽飽滿的棱形春梢。削芽時,將接穗倒拿在左手拇指與中指之間,背面寬的一面緊貼在食指尖上,選枝基部第一個飽滿的芽,從芽下約10mm處斜削一刀再從芽基部起平削一刀,削穿皮層,不傷或稍傷及木質部,削麵顯黃白的形成層,最後將接芽不平整的剪平。削麵一定要求平直光滑,深淺適度,不沾泥沙或受其它污染。
⑵砧木切口按照砧木的粗細而定,在砧木主幹離地8~15cm高,選平滑處,從上到下縱切一刀,長約3cm。切口的厚度為切穿皮層,不傷或稍傷木質部。切面要求平直。
⑶嵌牙用拇指和食指拿準削好的接芽的兩側,將接芽插入砧木切口內,下端抵緊砧木切口底部。接芽與砧木兩個削麵要對准貼緊,如砧木較粗,接芽應偏在切口的一邊,使砧木和接芽的形成層想互對准,才容易成活。
⑷扎薄膜將剪成寬3cm,長25cm至30cm的塑料薄膜長條(嫁接膜),從介面下面往上包紮,不松不緊,介面全部包完,不能滲水但芽要露在外面,最後打個活結,以便以後解除。扎薄膜時,不能讓接芽上下左右移動位置,這們才容易成活。
芽接半月後,要檢查成活率。如接芽鮮綠,葉柄一觸即落,說明已接活;接芽如果枯萎變色,就說明沒有成活,應及時補接。接穗嫁接成活後,要適時解除捆綁的薄膜(嫁接膜)。 插皮接又叫皮下接,是春季枝接中最容易掌握、嫁接速度快、成本低廉、成活率高、效果好的一種方法。
嫁接時,切砧:先在砧木合適的高度,光滑無疤的地方鋸斷將枝條剪斷,在砧木邊緣將皮層縱切一刀,切口長2.5cm左右,用刀尖將皮層左右稍微挑開。削穗:選擇長3~4cm帶飽滿腋芽的半木質化良種接穗,將一側削成長2cm左右的長斜面,另一側削成1cm左右的小斜面。插接:用力將接穗長斜面朝內插入挑開的砧木皮層和形成層之間,使接穗與砧木緊密接合,接穗一般留2~3個芽為宜。
接穗插入後,用一條長40cm,寬2.5~3cm的嫁接膜將傷口包緊,防止水分蒸發,固定接穗。再用一個內濕(帶水分)的塑料袋,將接穗罩住,縛好,保持接穗的濕度,以利成活。 (1)高壓法在4~7月間,選擇健壯的金佛手枝條,按照整形或培養新植株的要求,將枝條包接部用小刀刻傷,然後用青苔+塘泥+適量生根劑或用岩綿+營養液+適量生根劑製成培養基。培養基捏成團狀,包在創傷部位,再用塑料薄膜包紮好,兩端及中間用帶子扎緊,有利於保濕,無需其它的保養。10天後就能長出新根。二個月後將高壓剪下種植在新盆中。再保濕遮蔭一段時間,使之成為新的金佛手植株。
(2)低壓法該法適用於低矮叢生,枝條茂盛的金佛手植株。壓條前,在金佛手植株旁一個盛土的盆,將佛手枝條需按壓的部位,用小刀刻傷或進行環狀剝皮,再壓入盛土的盆中。一部分枝條伸出盆外。約1個半月長好新根,即可將低壓部位的下端剪斷,與母體相脫離,半月後略施薄肥,促它抽梢生長。逐步將枝條扶正,用木棒或竹條將它固定,因勢造型。
也可將金佛手枝條直接壓在泥地上,壓上泥土和石塊。即可成為新的植株。
❺ 金華佛手的食用方法及醫用價值
金華佛手的特徵特性及栽培管理
浙江省金華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錢東南 王桂雲 吳其偉
金華是 "中國佛手之鄉,1999年佛手種植面積達12Ohm2,所產佛手形狀、色澤、香味、貯藏性及葯用價值諸方面均勝於閩、粵、川、貴等地,在海內外享有盛譽,素有"果中珍品,世上"奇卉"之稱。金華佛手外觀金黃色,芳香濃郁;果實形如人手,千姿百態,是聞香觀果的特有珍品,也是不錯的中葯材,具有理氣化痰、舒肝健胃、延年益壽之功效。金華佛手獲浙江省首屆優質農產品金獎,並被浙江省和農業部認定為省、部級名牌產品,被1999年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評為名牌產品,北京林業大學陳俊愉教授稱金華佛手是"中華金果"。近年來隨著佛手酒、佛手保健茶等新產品開發成功並走俏市場,佛手更成為金華果農、花農致富奔小康的 "搖錢樹"。金華佛手盆景50-300元/盆,佛手果36-40元/kg,且不愁銷路,經濟效益相當可觀。現將金佛手的特徵特性及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一、特徵特性
(一)形態特徵 金華佛手是常綠小喬木或灌木,盆栽結果樹高約60-100cm,冠徑40-80cm,露地栽培高度可達15Ocm,冠徑達2OOcm以上。老化的樹枝灰褐色,長有硬刺。葉長橢圓形,葉基肥闊楔形,邊緣有鋸齒,葉柄短。花分單性花與兩性花兩種,花序圓錐形或腋生花束。單花呈萼杯狀,先端五裂,花瓣5片,內外白色或內白外淡紫色,具芳香氣。成熟果皮黃若金,肉白勝玉,形態似手,有伸指形和握拳形,平均單果重400-500g,最大的達2300g。
(二)生物學特性 佛手喜暖畏寒,喜潮忌濕,喜陽怕陰;耐寒性較弱,低於O℃易受凍害,低於一8℃易死亡;耐旱性也不及柑桔類的其它品種。一般栽後第3年掛果,一年開花結果3次,豐產性尚可,抗病性較好。佛手果留樹時間長,特耐貯藏。
二、栽培管理
(一)盆栽技術 l.選用耐寒、抗旱且適於盆栽的優良品種。內銷可著重發展"南京種",外銷可選用"小種"。2.適時上盆。(1)盆子的選擇:盆子以灰褐色的瓦盆為好,最通用盆的口徑不應小於24cm,盆高不低於l8cm,盆底孔直徑在4cm左右。以後隨著樹體的擴展要及時換盆,盆子大小是金佛手冠徑的2/5,盆子底部應有3個排水孔 (2)盆土的配製:盆土要採用疏鬆、肥沃的沙壤土。最好採用80%的紅沙土再加上20%焦泥灰混合而成,也可用70%清水沙、25%肥沃的園土和5%腐熟乾燥的雞糞混合而成。(3)金佛手的定植:以3月中下旬在芽未萌發前定植較適宜。定植後不要全天曝曬,應先擺放在半陰半陽處,過2-3周後再讓它逐步見陽光。3.合理整形修剪。金佛手樹體主要採用自然開心形整形。結果樹的修剪主要有春剪和夏剪2種。春剪一般在春天發芽前進行。夏剪泛指生長季的修剪,主要是剪去枯枝、交叉枝、徒長枝和病蟲枝,並應及時做好摘心和 除萌等工作。老樹修剪按栽培條件的 不同,採用短截、疏剪、拉枝等措施,以達到更新的目的。4.加強肥水管理。(1)科學用肥:幼齡期或營養生長期以施N肥為主,在孕花結果期以P、K肥為主。一般分基肥、花前肥、果實膨大肥等,無論何種肥都應避免濃肥、未腐熟肥和重肥,而應遵守"薄肥勤施"的原則。並以施有機肥為主,適量增施微肥。(2)合理用水:澆水要做到不幹不澆,澆即澆透,要干濕相間。夏秋高溫季節澆水宜在早、晚進行,冬春季可在上午9時後進行。遇到多雨季,則要將盆子傾斜,使盆內不積水。5.搞好疏花疏果。疏花要留下結果母枝先端的大朵花和有葉花,疏去單性花和瘦弱花,疏花程度視樹勢強弱和花量多少而定。一般中花樹和多花樹宜疏去總花量的50%-60%為宜。疏果宜分次進行,留果量為40張左右的葉留l個果。成年樹疏果應掌握樹冠中上部多留果,樹冠下部少留果。6.注意防治病蟲害。已發現病害有佛手炭疽病、潰瘍病、瘡痂病等,一般可用50%多菌靈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防治。也可波爾多液防治,在萌芽前用0·8%石灰等量式,生長期用0·3%-0·5%石灰倍量式的濃度防治。蟲害主要有潛葉蠅和紅蜘蛛,可相應採用氧化樂果、甲胺磷和蟎特靈農葯防治。此外 還有鳳蝶、介殼蟲、金龜子等害蟲,可用40%水胺硫磷1000倍液或80%敵敵畏1000倍液等農葯噴殺。7.注意安全越冬。能否安全越冬將直接影響到幼齡樹的生長發育和壯年樹的開花結果。目前金華等地普遍採用塑料大棚來越冬,且以在11月中下旬以前將佛手盆移至大棚內為好。
(二)地栽技術 金佛手的地栽一般可比盆栽提前l年結果,且產量明顯提高。地栽的密度一般掌握在2mx2-2.5m,其它的栽培管理與盆栽基本相似,地栽金佛手的關鍵措施是搞好越冬管理。具體措施是:
1.選用耐寒和抗旱力強,宜於地栽的幟殼作砧木嫁接而成的優質苗。
2.選擇南向或西南向的低丘緩坡,海拔在20-100m的地區種植。
3.營造防護林帶,改善佛手園環境。防護林應採用喬木、灌木混栽的密閉度在70%-80%的透風林,效果最好。樹種應選擇常綠、速成和防風效果好且對佛手無害的樹種,如法國冬青、楊樹等。
4.提倡搭蓋毛竹塑料大棚,以提高棚內溫度和濕度。
5.凍前10d左右在佛手園灌 水,利用樹體越冬。
6.冬季樹冠噴抑蒸保溫劑,有明顯的防凍效果。
7.入冬後在佛手樹千基部用乾燥鬆土培土3Ocm,春季氣溫回升時應及時將土耙開。
8.用稻草或廢舊薄膜包紮主幹和主枝。
(摘自農業科技通訊2000.5.)
http://www.agrionline.net.cn/keji/shiyongjs/608/gua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