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掌的盆栽
Ⅰ 盆栽白掌怎麼養
土壤:白鶴芋盆栽要求土壤疏鬆、排水和通氣性好,不可用粘重土壤,一般可用腐葉土、泥炭土拌和少量珍珠岩配製成基質,種植時加少量有機肥作基肥。
上盆:把分株好的植株重新插進盆中,栽後放半陰處恢復等它生根,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切的時候要帶有莖部,然後用木炭灰塗在傷口處,防止腐爛。待其根系恢復正常後進入正常管理就行。
光照:光照對植物生長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白鶴芋在冬季和早春的時候都需要較好的光照,但是光照漸強時要逐漸遮陽,如果在蔭蔽處欣賞的,不可以直接放在陽光下曝曬,這樣對白鶴芋的生長很不好。
澆水:白鶴芋在生長期間應經常保持盆土濕潤,但是不能過多的澆水,澆水過多盆土會長期潮濕,容易引起爛根和植株枯黃。
施肥:白鶴芋施肥不要施用濃肥或生肥,並在施用了固態的肥料後澆一次清水,最好以稀薄的肥水代替清水澆灌,這樣一般不會產生肥害,而且白鶴芋會生長的很茂盛。
換盆:白鶴芋每隔1-2年換盆一次,結合換盆,修剪根系,除去部分老根及過長根系,剔去舊土,換以新培養土,以利於白鶴芋開花。
(1)白掌的盆栽擴展閱讀:
白鶴芋可以盆栽,也可以在花台、庭園的蔭蔽地點、石組和水池邊緣叢植、列植,起綠化作用。白鶴芋花莖挺拔秀美,盆栽點綴客廳、書房,十分舒泰別致,顯得高雅俊美。
在南方,配置小庭園、池畔、牆角處,別具一格。另外白鶴芋的花也是極好的花籃和插花的裝飾材料。
這種美麗的植物可以凈化空氣,有了它,空氣質量能夠提升60%。白掌還能通過葉子吸收黴菌孢子,並通過其根部循環利用將孢子作為食物食用。
Ⅱ 白掌怎麼養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識點吧!知識點是傳遞信息的基本單位,知識點對提高學習導航具有重要的作用。為了幫助大家掌握重要知識點,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白掌怎麼養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白掌怎麼養
土培白掌的養殖方法
1、光照 :光照對植物生長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白掌在冬季和早春的時候都需要較好的光照,但是光照漸強時要逐漸遮陽,如果在蔭蔽處欣賞的,不可以直接放在陽光下曝曬,這樣對白掌的生長很不好。
2、溫度: 白掌是喜高溫種類,應該在高溫溫室栽培。冬季夜間最低溫度應在14~16℃,白天應在25℃左右。
3、澆水 :白掌在生長期間應經常保持盆土濕潤,但是不能過多的澆水,澆水過多盆土會長期潮濕,容易引起爛根和植株枯黃。
4、施肥 :施肥不要施用濃肥或生肥,並在施用了固態的肥料後澆一次清水,最好以稀薄的肥水代替清水澆灌,這樣一般不會產生肥害,而且白掌會生長的很茂盛。
5、蟲害 :植物在生長期間是最受蟲害歡迎的,應定期噴施蟎類專殺葯劑進行防治,如三氯殺蟎醇、尼索朗、噠蟎靈等。
水培白掌的`養殖方法
1、光照 :水培植物的光照以散射光為主,不一定非要曬到太陽,夏季應盡量避免陽光直射。
2、溫度 :水培植物的生長溫度為5℃—30℃,在這個范圍內的水培植物都可以正常生長,所以白掌也是。
3、換水 :夏天在水培植物時應該7天左右換一次水、冬天10—15天左右換一次水。
4、 水培: 水培植物也會發生葉片乾枯的現象,所以在日常護理時,應用清水噴灑葉面保濕,最好是每周噴施葉面肥一次,保證白掌很好的生長下去。
盆栽白掌的養殖方法
白掌的分株繁殖
分株時間
白掌的分株繁殖應避開低溫和高溫,除此之外全年均可進行,但以春季和秋季最為適宜。人們通常習慣於3~5月結合換盆進行分株。
分株步驟
選取生長兩年左右的健壯植株,早春生芽之前將植株脫盆,去除根部的泥土,修剪根莖。
將整株從盆內托出,從株叢基部將根莖切開,每叢至少有3~4枚葉片,注意不要傷到根系。分株後分栽,然後放半陰處恢復。
分株注意事項
每年早春新芽大量萌發前要換盆一次,此時分株最為合適,根據植株的生長狀況分株後換大一點的盆栽種,更有利於根系的發育,生長茁壯。
分株後要經常給盆面鬆土,使盆土經常保持疏鬆透氣,只要溫度適宜,全年可生長良好。
白掌的繁殖方法
白掌的播種繁殖較為少用,因為白掌的種子獲取不易,從授粉到種子成熟需要10~15個月,常用於原生品種的保存和雜交品種的育種。
播種方法
消毒:播種通常在溫室中進行,首先對土壤進行消毒。將種植土壤放在陽光下暴曬,或者用消毒劑澆灌。
浸種:播種前將種子放進40℃的溫水中浸泡10小時,在陰涼處稍干後播種。
播種:將種子在溫室盆播,然後蓋上一層薄土,並用噴霧法或浸盆法使土壤保持濕潤狀態。播種時控制溫度在25~28攝氏度,若溫度不達標,可在盆口蓋上塑料薄膜,保持80%以上的濕度。
播種後養護
大多數品種,播種後20~25天即可發芽。但若溫度不適或室溫過低,不僅影響出苗,還會使種子腐爛。所以控制溫度在20℃左右,適當控水。
出苗後,當小苗長出1~2片真葉後可分盆栽種,種植後噴灑稀薄的液肥,使小苗健壯生長。
播種繁殖的白掌,養護3~6年才可開花,但2~3年後可具有觀葉價值。
白掌的組織培養
組織培養法是白掌大規模繁殖的主要方法。家庭的環境技術環境都達不到要求。
外植體消毒
組織培養主要是將白掌的莖尖、莖段、葉片、花序等外植體,用酒精浸泡30秒,再用0.1%升汞浸泡10分鍾進行消毒。消毒後培養到採用MS(營養液的名稱)做為基本培養基,採用激素激素誘導芽生長,很快就會長出根系。
生根煉苗
當生根培養30天左右,苗高2.0厘米以上時,在自然光照下再煉苗10天後可出瓶。煉苗的主要目的是增強植株的抗病性,增強對外界環境的適應力。
移栽
移栽時用鑷子把試管苗從培養瓶中取出,洗掉根部培養基,栽入由沙和珍珠岩各半混合成的基質中。注意澆水、遮蔭、保溫,成活率一般可達95%以上。移栽約40天後可上盆栽培。
組織培養白掌離我們似乎很遙遠,但說不定你家中的盆栽白掌就是這樣得來的哦!
注意事項:
1、光照不當。白掌在冬季及早春需要較好的光照,不要蔭蔽,而光照漸強時要逐漸遮陽,如果在蔭蔽處欣賞的,不可直接放於陽光下曝曬,否則會因環境的急劇變化而出現不適,表現為萎蔫、黃葉,甚至枯死。
2、濕度:白掌需要較高的生長濕度,如果空氣過於乾燥會引起葉片萎蔫,可通過加強噴水或環境地面灑水來解決,用透明塑料袋罩起來也可,但在光照較好時要稍通風或在塑料袋上端開一口通風透氣,否則袋內溫度會急劇攀升。
3、施肥不當。施肥要薄肥施之,不要施用濃肥或生肥,並在施用了固態的肥料後澆灌一次清水,最好以稀薄的肥水代替清水澆灌,這樣一般不會產生肥害,而且植株生長茂盛。
4、溫度不適。一般這種情況在此時不會發生,多在溫度低於5℃或高於35℃時易出現。
5、蟲害。如有害蟎害危害,則葉片表現萎蔫、光澤淡化、黃枯等不良症狀,可噴施蟎類專殺葯劑進行防治,如三氯殺蟎醇、尼索朗、噠蟎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