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死了的老樹根做盆景

死了的老樹根做盆景

發布時間: 2023-02-24 23:44:26

1. 老樹根怎麼栽能活

要修剪枝幹,對根部做好處理,
下山樁的處理也就變得至關重要。
先談談截口的處理:
這里以對節白蠟為例,不同的樹種會有些不同的處理要求,基本工作大體是一樣的。

這個是鋸掉後的截口,這個還是小齒鋸鋸掉的,近看還能看到樹皮被撕裂的部分,這樣的截口是不易恢復的。

這個角度看更清楚。

解決辦法都是用利刀削切一周,剔除撕裂的部分。這個是根部削切後的樣子。

這個是枝幹削切後的樣子,明顯的可以看到皮的綠色外層。

這個挖樁人清理後的樣子。

細看,可以發現很多被撕裂和破裂的部位。這樣的務必 清理干凈,如果是枝幹部位,可能就是這段枝乾枯死。
在根部,會引起腐爛,導致整個根部壞死,這個下山樁基本沒有活的希望。

這個是清理後的樣子。

利刀削切後的特寫。

看圖片請私信我。

2. 百日紅樹根可以架接嗎

可以嫁接的,許多百日紅盆景就是用挖來的老樹根樁子栽活後,從樁子上嫁接的。

3. 樂字的各種書法字體

書法是最能體現中國 傳統 文化 精粹的一門藝術,但它的價值並不僅僅停留在藝術這一層面上。下面我帶給大家的是樂字的各種 書法字體 ,希望你們喜歡。

樂字的各種書法字體欣賞:

樂字的各種書法字體1

樂字的各種書法字體2

樂字的各種書法字體3

樂字的各種書法字體4

樂字的各種書法字體5

論書法之力的美:

書法的力,是指指力、腕力、臂力、全身力等四個方面。所謂全身力,是指在書寫時全身都使勁。清劉熙載的《書概》說:“李陽冰篆,活潑飛動,全由力能舉其身。一切書皆以身輕為尚。然除卻長力,別無輕身法也。”清代書評家很多都講全身力並重視全身力的使用。所謂“能舉其身”說法就不可理解,一個人如何能舉起自己呢?如果說是舉起與他身體重量相當的物體,那麼,這個書法家變成了大力士了。可是大力士寫字,表現在線條上就不一定有“力”。力、腕力、臂力在書寫實踐中是存在的。“全身力”,能舉其身的力,是玄虛之論。有些搞書法的人受這種說法的影響,弄得很庸俗,寫字時故意在那裡做作,拿著筆擺頭,舞臂,轉著腰,不堪人眼。這與彈鋼琴或拉小提琴的一個音樂家,受著音波的感染,不知不覺地跟隨音調的高低晃動,是不一樣的。

指力、腕力和臂力三者之中,指力用得最多,拿起筆桿的時候,指的活動最大。其次是用腕力,再其次是用臂力(寫大字時用它,寫小字時則用不著)。可是不管你寫大字,或是寫小字,都要用大小不同的指力。

力,屬於物理學范疇。物理學范疇的力體現在點畫線條中的即是’‘筆力”。“筆力是欣賞者的感覺”的觀點。筆力是客觀存在,不管有欣賞者或沒有欣賞者,字的點畫線條是存在著筆力的,並不是感覺先於存在。欣賞者的“力感”只是第二性的。

力學所說的作用力,在書法上,它是來源於指、腕和臂。蔡中郎《九勢》說:“令筆心常在點畫中行。”就是讓筆尖在點畫的筆畫中運行,運行就是力的運動。這種力的運動,是貫徹筆畫始終的,它屬於力學的作用力。作用力與質量、加速度都有關系。質量,具體所指:第一是筆的軟硬,二是紙的厚薄粗細,三是墨的濃淡。先說運筆當中的力,古人曾提出過“萬毫齊力”的說法,如果是強調力要通過筆毫才能達到,這樣籠統的理解尚可。如果說在書寫的過程中每一根毫乃至萬根毫都要一塊兒用力,即是說指力、腕力以致臂力都是通過筆桿然後傳到每根筆毫尖上去,這樣的“力”不是像傳電流一樣了嗎,是辦不到的。立此說者也辦不到。力在筆畫的始終要到,要足,是應該的,但不是“萬毫齊力”的效果。

筆的軟硬,表現出它本身彈力的大小,硬毫彈力大,軟毫彈力小。筆的彈力是由筆和紙的直接接觸產生形變而引起的。筆,在力作用下發生形變,在減輕外力或除去外力後能夠部分恢復或完全恢復原狀的彈性。我們拿起一管筆,把它按下去時,筆本身就產生反作用力。下按,筆毫彎,上提,筆毫即恢復原來的直,如是硬毫,則直得更快。作用力使之彎,反作用力又要它還原來的直。這樣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反復運動,體現在字的筆畫當中,留下“筆跡”,即顯示出“力”,形成所謂“筆力”。

作用力是力達於筆,筆達於紙。作用的開始有兩種 方法 :一是筆尖直下,另一種是毫鋪紙上。兩種方法可以互相遞換,不是死的。我們都有這個體會。拿起筆來,總是筆尖先接觸紙,然後把筆向下按,筆毫才能鋪到紙上,這樣運筆的或上或下的過程就是我們傳統所說的“提”和“按”的過程。

由下筆到鋪毫,是由“提”到“按”的過程,再由鋪毫回到用筆尖,這又是由“按”到“提”的過程。“按”和“提”都是作用力。這兩種作用力的互換,就能使力的表現有了節奏,成為書寫的線條富於變化的藝術形態,這是書法藝術諸多節奏感中的一種,是力的美。

筆尖直下,我們最忌諱的是頂刺,拿筆尖在那兒戳,像拿刺刀刺紙面似的。頂刺不是書寫,而是“鑿字”,如同拿鑿子在那兒鑿。筆毫平鋪,最容易出現運筆的“惰性”,筆毫平鋪,“賴”在紙上不起,只是橫掃過去。只有既不頂刺,又不橫掃,才能把直下的力透進去,把平鋪的力揉開來,這樣,筆畫線條不論是瘦是肥,瘦則有剛勁美,肥則有豐滿美。

直下和平鋪,筆和紙接觸,發生相對滑動,產生滑動摩擦力,比如筆(嚴格地說,應是筆和墨)向右運行時,受到紙面對它的向左的摩擦力,同時紙面也受到筆對它的向右的摩擦力。這種摩擦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書法家在書寫實踐中習慣地藝術地處理好它們之間的關系,使它們具體地遺留在筆跡線條之中,就產生力的美的形態。

書家不論用軟筆或用硬筆書寫,目的同是一個,是把字寫好,如同放槍,不管是哪一種牌子的槍,只要求你能中靶就好。所以說“善書者不擇筆”。但是。從質量上說,軟筆與硬筆所表現的力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軟毫,表現出來的力容易含蓄,硬毫表現出來的力容易顯露鋒芒。但是,書家們可以反其容易而勝其難,軟求顯露,硬求含蓄。一個含蓄,一個顯露,究竟哪個好?這就涉及到人的審美觀點的不同。過去書法理論家,有的喜歡露鋒芒,有的強調含蓄。含蓄有含蓄的美,露鋒芒有露鋒芒的美。兩周金文是前者的代表,北魏碑風是後者的代表。

紙的厚薄、粗細,所顯示書法之力也都不一樣。書家用宣紙不用圖畫紙寫字,是因為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紙薄,又很細膩,寫出的筆畫容易表現嫩弱。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就能掌握紙的質量對力的表現的程度。嫩弱和老辣同樣是含有力的。我們看見一個老樹根,覺得它有老辣的美,有時候拿它來做個盆景,從它上面長出新條,那麼,這個盆景會給人兩種美。書法的力美,與此有類似處。如果把這兩種力的美分為“陽剛”與“陰柔”的話,那麼,老辣屬於陽剛,嫩弱屬於陰柔。有人會問:“既是講力,力弱了,還美嗎?”一枝新發嫩黃的柳樹條是嫩弱的,當它在春風的吹拂中,那裊娜多姿,就很像書法中用某種筆法書寫的線條,柔中有力。我們絕對不會把它看成是用棉花搓成的棉花條,也不會看成是一根細紗。

紙從質量方面所要表現出來的書法之力,大體是這樣。

墨的濃淡,其表現的力又如何呢?墨濃,力容易凝聚,有凝結起來的力感,墨淡,力容易散,有一種疏放外展的感受。凝聚和疏放各有力的美。我國歷代書法家多強調用濃墨,字寫在紙上,黑白呈鮮明對比。據說用淡墨寫字,最早的是董其昌,他一生字寫得很多,有一次來不及研出濃墨,即用淡墨書寫,結果也寫得很好。但他不是用淡墨名家,多數情況下是用濃墨寫字。現代日本前衛派中有人用淡墨水在紙上一灑,就成字了,是不是受中國的影響而加以發展,我們中國現代書法家中也出現專用淡墨寫字的,大概也是一種探索。從摩擦力方面說,用濃墨或焦墨書寫,摩擦力比用淡墨書寫要大些。書家要在用墨上有表現力,必須充分運用他多年使用筆墨的藝術技巧。

4. 請問盆景什麼是老樁

盆景老樁就是秋天,春天,從山上挖回的長得奇形怪狀老樹根,有的是10年以上,有的是幾十年的老樹根。

老樁即可單株成內景,又可數株組合,支撐不同風格的盆栽小品,都具有很容好的裝飾效果,用於布置窗檯、陽光以及光照充足的 室內等處,時尚自然,趣味盎然。

(4)死了的老樹根做盆景擴展閱讀:

盆景以植物、山、石、水、土等為素材,經過園藝師的構思設計,造型加工,精心護養而成。

把老樹根布置於颶尺盆中,「縮地千裏」、「縮龍成寸」,可以展現大自然無限風光,所以人們把盆景譽為「立體的畫」和「無聲的詩」。隨著時間和季節的變化,它還可以呈現出不同的姿態、色彩和意境。

枝幹造型,壯美為佳,不求枯古,但求蒼勁;收尖漸變,不落錐形模式;結頂自然,不結成「大屋頂」而富於變化;層次活潑多變,過渡自然,既有節奏,更富韻律;動勢飛揚在於表達主題,形隨意定,不拘一格,以達到「自然的神韻,活潑的節奏,飛揚的動勢,寫意的效果。」

5. 山上挖樹根帶回家養,有什麼小技巧養成老樁樹嗎

許多盆景愛好者,都喜歡那些盆景中的老樹根,模樣非常的,類似於千年老樹,審美的效果很好,但不菲的價格卻讓人望而卻步。

不過這都是源於愛好者的自我的作品。實際作為植物來講,能夠保持它們天然的狀態。才使人們真正對待他們的方法。因為用這種方法得來的盆景,雖然好看,也價值不菲,但是失去了植物自然生長的意義。所以建議不要是不是專門的園林師,不要輕易的這樣傷害植物,因為可能你會養不好,而且會讓它們死亡。

6. 盆景有哪幾種類型

盆景是我國園林藝術寶庫中的一顆明珠。它以「縮龍成寸」、「小中見大」的精心設計手法,集中再現了大自然的山水勝景、神采風姿,成為源於自然而又高於自然的藝術珍品。

中國盆景主要有4大類:盆花自然造型、樹樁盆景、山石盆景、微型盆景。另外,隨著人們欣賞水平的提高,盆景新品種不斷出現,如超微型盆景、貝殼盆景、戲文盆景、根畫掛屏盆景等。

盆花自然造型是對盆花進行技術加工,如修剪、攀扎等,使盆花變得蒼老古樸,形態多姿,新穎別致,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

樹樁盆景取材於老樹根,以樹干造型為主體,將大自然或園林中古老樹木縮影於此,再配以山石、花草、亭台,反映出一幅大自然的美景。盆景樹樁有用嫁接、扦插等方法繁殖,還可到荒山野地、石隙崖壁去挖掘一些形象十分蒼勁奇特的雜樹老樁。

山石盆景以山石為主體,點綴一些亭閣、人物、船橋之類配件,表現出大自然的美妙風光。做盆景的石料有3類:

1.硬石類,質地堅硬,不吸水,不易雕刻。如斧劈石、太湖石、千層石等,這類石講究氣勢,宜作山峰。

2.軟石類,質地疏鬆,吸水性好,易加工,適宜種苔蘚、藻類,常用來製作特寫景。

3.非石類,如木炭、煤渣、貝殼等都可用來製作加工成盆景。

微型盆景的尺寸一般在10厘米以下。所選的植物品種突出一個「小」字。如小葉女貞、小葉黃楊、六月雪、迎春、枸杞、石榴、雀梅等,再配以小草、苔蘚。

7. 根藝收藏的價值

現在根藝作品的市場價格逐年升高,那麼根藝有 收藏 的價值嗎?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根藝收藏的價值,一起來看看。

根藝收藏的價值
根藝作品的藝術生命力是人們在創作過程中由大自然給予的,是人的思想、精神的體現,是大自然造就的天然根與人的創作思維完美結合的結晶,“人的思想有多深,根的內涵有多真”,就是這個道理,可謂根如其人也。只有人主動用知識和智慧去合於天,將自然之根變成神形兼備、具有最佳藝術效果的美術作品,才能達到天人合一的協調統一。

三要素中的“形”,是外表之形狀,根藝的內涵是通過一定的“外形”來釋放的。根的藝術有自身的特點:由於天然成分多一些,所以沒有規則、工整的線條,是粗放的、朦朧的、抽象的和不對稱的,甚至是在殘缺中孕育了美,腐朽中出神奇,整體上處於似與不似之間。但根藝作品的“形之象”仍然很重要,應是其天然屬性。自然形態越像就越神奇,苑若天成,便可成為根中之寶。為了更好地解決“形之象”的問題,作者必然要根據具體根材的自然形態,在某一部位施以必要的人工技藝,目的在於畫龍點睛,巧妙地、恰如其分地使形更加完美。“神”,是指作品本身的精神,是人類精神的延展,是作者綜合素質的表現。一件大體相似的自然根材經作者的發現和創作,產生了精神。神者,意境也。構思巧妙,製作精美,從動勢、眼神、形態中能使人明顯感覺到一種靈氣,說明作品已人格化、思想化了,似如作者的化身,意境得到了深化,這就是神韻。歷屆全國大展中有許多《濟公》題材的優秀作品,總體上講根材都較簡單而朦朧,外形特徵只是宏觀像,絕大多數又沒有雙臂和明明白白的雙腿;有頭又不一定有面部具象之五官,是藏在不規則的柱形身體中的。但作者們都堅持了巧構思、巧施藝的創作原則,巧妙利用了根形特點,在面部實施必要的雕琢,通過一定的藝術手法刻畫出作品人物的內心世界,使之性格化,突出了個性特點。作品看上去歪斜著身子,甚至是扭曲的,加上悠閑自得的面部表情,呈現出一副滑稽而逍遙的神仙樣子。整個作品活靈活現,哪裡還有缺臂少腿之憾?“准則”,即製作原則。“七分自然三分雕琢”的創作原則,高度概括了根的藝術的特點,即人的創造與“天然”這一屬性的關系。“三七”開的標准並非那麼絕對,多一點少一點都不行,而是為了盡可能多地保留自然成分,二者之間從大致比例上講是最合理不過的,也是絕大多數從藝者公認的。然而,近些年來,一些木雕藝人把木雕技法大量用於根雕,雖仍採用天然根材為原料創作,但人的行為已遠遠超過“三七”原則。在學術界,這一類作品在類屬上界定不清。實際上,這些作品是界於根雕與木雕之間的,而從風格上講仍是木雕,就價值而言,與根雕似乎沒有可比性。

三分雕琢,是畫龍點睛的一種手段,是人的創作思維與天然造化之功融為一體的必然途徑。因材施藝,在根材的關鍵部位巧妙地施以技藝,加上餘味深長的命題,協調一致的底座,將會使作品更加完美。如作者能較准確地把握三要素,價值潛力就能被充分地挖掘出來。

二、價值多重性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也給我國根藝事業的大發展帶來了機遇。近幾年來,在中國根藝美學會的領導和指導下,根藝界有組織地或自發形式的各種展評會、學術研討等活動經常開展,出版了各種相關的報刊及專業圖書,眾多的根藝 愛好 者組成了龐大的創作隊伍,根藝事業呈現出欣欣向榮的繁榮景象。根藝活動的廣泛開展,豐富了人民的 文化 生活,也極大地繁榮了國家文化建設。根藝題材內容豐富,多以健康向上、歌頌民族精神的題材為主流,充分體現了時代特徵。根藝事業的興盛,無疑為國家的改革開放助了一臂之力,這些宏觀上的多元性價值是難以用幣值來衡量的。

1.直接的經濟收入。根藝品消費熱的一次次涌動,使根藝品在許多人的心目中被認為是神奇而雅緻的藝術被接受,作為幾案飾物和熱心收藏的人越來越多,廣大的根藝作者也得到了經濟上的實惠。以中國工藝美術公司為代表的工藝美術行業先後組織了大批根藝製品到10餘個國家和地區展覽,影響很大。近年來,一些根藝作者的作品被許多海外友人收藏,這些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根藝品備受各國人民的贊揚。中國根藝走向世界,不僅為祖國爭得了榮譽,也為國家換取了外匯,成為我國發展外向型經濟不可小視的一部分。

據資料載,我國根藝愛好者多達四五十萬人,許多人持“以根養根”的觀點。他們或交換,或出售,把交流所得用於再創作,減少了經濟上的壓力。另一部分人則以根為“食”,成為家庭生活費用的重要來源,有不少從業者因此發家致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就業矛盾。

2.歷史文化價值。華夏民族,幾千年古老文化的歷史長河,滋養了燦爛奪目的根的藝術。湖北江陵馬山一號墓“鎮墓獸”的出土,可看到戰國時期根雕的具體形象。在唐代,文學家韓愈在《題木居士》中記述了一個“根如頭面干如身”的古樁,被置於寺中作為佛像廣受朝拜;北宋詩人蘇洵得一形如假山的老樹根,將其製成“三峰鼎峙”式的山水盆景當作雅玩;從三國時期開始,就有用樹根做傢具的。唐代著名畫家閻立本就在他的《蕭翼賺蘭亭圖》中畫有和尚坐的根藝禪椅……根藝傢具不僅僅是實用、美觀,同時還反映出各個歷史朝代的時代風格。古今根藝者創作的大批飛禽走獸、花鳥魚蟲、人物神仙等優秀作品被歷代文人雅士所收藏。這些流傳後世的根藝品既譜寫了我國根藝史的詩篇,又宏揚了民族文化,以各個不同的歷史側面傳播著具有神奇色彩的文明古國的文化藝術。

3.精神價值。以根會友,陶冶情操,修心養性,獲得豐富的精神食糧;以根會友,廣開社交,增進友誼,促進社會文明。根石友人每每相聚,如遇知音,三句話不離根事。一件作品一個 故事 ,每一個故事都折射出“根可傳情,根可育人”的道理。與根相伴,能讓人體驗到人生的價值。

在社會交往中,根藝作品也是饋贈親友的新奇禮品。如遇友人新婚、升遷、祝壽等喜慶日子,以根藝品賀之,主人會喜出望外,難忘這段根藝情緣。在外事活動中,根藝美術發揮出難以替代的橋梁作用。蕪湖市與日本高知市結為友好城市後,市領導以六件根藝精品相贈,日方市府幾次來函感謝中國人民的深情。也有許多作品 出國 巡展,深受各國人民的珍愛並收藏,增進了友誼,為祖國贏得了榮譽。1991年7月《馬駟驥根藝美術陳列館》在大連虎灘建成,陳列著中國根藝美術學會主席馬駟驥捐贈的200多件根藝精品。多年來,該館接待了大批國內外遊客,促進了當地精神文明建設。該館的建立,將作為祖國文化遺產的一部分永遠留給子孫後代。根藝的價值,更貴其精神,她所產生的精神價值和社會效益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
根藝收藏的 方法
一是我們要重視根藝作品的材質。像花梨木,檀木,紅豆杉,烏木等一類的根藝作品,在目前的市場上已極少見到,這些都是根藝作品中的極品根材,且往往市場價格不菲,對於一般收藏愛好者來說很難接受。初入道者不妨從以下材質入手,如柏木,杜鵑,香樟,棗木,黃荊等等一些堅硬的山雜木這些常見的材質,這些材質也是根藝中的上品,其堅硬耐腐,加工處理得當仍可保存千年以上,一般來說,生長較慢質地堅硬的珍稀木材較為珍貴,生長過快,周期短的樹種則質地較松,容易腐朽損壞,不適於做根藝作品。其收藏價值也不大。近年來產深藏太行的崖柏被根藝愛好者們趨之若鶩,成為根藝收藏界的新貴,其稀缺及珍貴程度直追紫檀黃花梨等品種。

二是要造型奇特。根藝的藝術魅力就在於其大自然的風吹日曬,山岩石塊的長期擠壓形成的萬千變化和奇異造型,這是人力所不能為的,筆者收藏的一件檀木《飛天》根藝作品,就是取材於伏牛山的懸崖絕壁上,由於其生長環境惡劣,土壤很少,其根部順山勢而蔓延,形成了酷似仙女飛天的造型,幾乎沒有經過過多的人為加工,一件栩栩如生的“飛天”根藝就產生了,並多次在省市藝術節上獲得大獎。筆者的另一件作品《長壽龍椅》,雖然是中等材質的山柿木,但由於其幾百年來生長在嵩山的亂石縫中,受巨石擠壓而長成千奇百怪的形狀,在創作過程中竟然發現在其靠背上受山石擠壓天然形成了“長壽”二字,椅子不奇,但有這“長壽”兩字就為這件根藝作品增加了十二分的藝術效果。

三是通過人工創作賦予根藝作品深厚的文化內涵的根藝作品。一件好的根藝作品,除了其怪,奇,漏,透,絕等天然成分外,還需要根藝愛好者獨到的眼光和別具匠心的藝術加工,並通過命名賦予根藝作品以藝術生命力,“天造之,人為之”。以王心願先生的大型根雕《 清明 上河圖》為例,其原型是一株深埋於地下的巨型烏木的根部和樹身,根藝大師們通過其藝術創作,將國寶級的中 國畫 《清明上河圖》巧妙的移植到巨型樹根上,這就賦予了其特有的文化內涵,凸顯了其藝術生命力。我省新鄭根藝愛好者范淼先生,中牟的趙一龍先生等用棗樹根創作的根藝傢具畫桌茶台凳子等,由於賦予了其實用性,因此也大受人們的青睞。同樣一件根書,“福”“壽”“佛”等根書的價值就比其他根書字的價值就不一樣,這就是根雕佛像與觀音人物暢銷與其他人物作品不被市場追捧的區別。

熱點內容
我是什麼玫瑰 發布:2025-05-17 07:46:59 瀏覽:789
下山蘭花批發 發布:2025-05-17 07:46:58 瀏覽:999
丁香櫻子 發布:2025-05-17 07:46:24 瀏覽:203
慧蘭花芽 發布:2025-05-17 07:24:05 瀏覽:685
養綠植的心情語錄 發布:2025-05-17 07:23:41 瀏覽:718
玫瑰色的戀人們韓劇網 發布:2025-05-17 07:19:05 瀏覽:259
榆樹盆景怎麼修剪 發布:2025-05-17 07:18:58 瀏覽:971
通山花卉市場 發布:2025-05-17 07:13:05 瀏覽:390
玫瑰結圖片 發布:2025-05-17 06:53:06 瀏覽:694
盆景肥盒 發布:2025-05-17 06:50:55 瀏覽: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