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京盆景
⑴ 請教製作竹子盆景方法
可以。用長方形或橢圓形的盆景盆,把竹子導出盆來,用同樣的土栽到新盆專里,位置離一邊約三屬分之一,另一邊三分之二(黃金分割),以便為以後生長留出空間。表面可以根據你的愛好,鋪一層白色小石子,也可以在另一邊的寬敞處立一塊細長的石頭遙相呼應。養護你自己會了,就不多說了。
⑵ 民國時期傢具有什麼特點
民國櫃類傢具在造型上有兩個非常明顯的特徵:
一個特徵是「穿靴戴帽」。「穿靴戴帽」是一種形象的說法,其真正含義當是指民國櫃類傢具的頂部都有雕工華美的裝飾構件(術語叫「帽子」、「花帽」),民國櫃式傢具的下部也有雕工華美的裝飾底座,而且民國櫃的體量尺度都較大,為便於搬動運輸,便採用拆裝式結構,將傢具的頂部、底座、櫃身分別製成獨立的結構,從而形成了「穿靴戴帽」的特色。
民國衣櫃
民國傢具採用「穿靴戴帽」的結構,不僅僅是一種為使用提供方便的工藝結構,而且還是一種擴大傢具體量的裝飾方法,民國傢具所特有的歐式風格和花色式樣的翻新,也主要是依靠「穿靴戴帽」來完成。這是傢具設計進步的表現,也是傢具工藝的進步。
第二個特徵則是櫃類傢具的體積增大,高度、寬度和厚度都較明清傢具大了許多。明清傢具中最大的圓角櫃,一般高170厘米,寬1OO厘米多一點。民國櫃類傢具高度一般都在200厘米左右,寬在200厘米左右。這與民國時期有些房屋面積增大有關。
民國時期,租借地洋房內有面積較大的客廳,供主人們會客休閑。按歐洲人習慣,客廳具有展示和休閑兩大功能,客廳傢具主要有陳列櫃、牌桌和椅子。
民國沙發
寬敞的客廳適宜放置高大且具有陳列功能的櫃子,用於增加廳房的氣派,避免客廳給人空盪盪的感覺,所以民國時期客廳內陳設櫃很多,且都安裝玻璃櫃門,以免客廳產生壓迫感。
椅子是民國傢具的大宗產品,品種、花樣、數量都是最多的。在造型上明顯受歐洲傢具的影響,出現了許多變化:一是椅靠背向後傾斜,椅背變窄;二是腿足發生了變化,足有馬蹄式、獸爪式、獸爪抓球式、方塊式、蓮瓣式等;三是出現了軟座墊椅、躺椅、搖椅、轉椅、沙發新品種傢具。
⑶ 有沒有什麼適合學生窮游的地方
第一個 哈爾濱
哈爾濱地處東北亞中心地帶,被譽為歐亞大陸橋的明珠,也是中國歷史文明名城。這個秀美的城市同時還有丁香之城,東方小巴黎,遠東莫斯科之稱。到哈爾濱的第一站應該是聖索菲亞大教堂。這座建於1907年的東正教堂已經成為哈爾濱的標志性建築,被人們親切地稱為洋蔥頭。如今,聖索菲亞大教堂作為城市歷史博物館,記錄著哈爾濱這個城市的成長軌跡。
⑷ 北京西郊都有哪些讓你留戀的景區
大家好!我是揚帆遠航。在這里分享一下,曾經去過的北京西郊的幾個景區。
北京西郊是個風水寶地,北京的歷朝歷代,尤其是明、清時期,曾在那裡修建了許多皇家園林,如頤和園、香山……等,每游一次都留下深深印記、留戀不已。
【頤和園】頤和園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皇家園林,主要以萬壽山和昆明湖為主體,以杭州西湖風景為藍本,吸取江南園林的某些設計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園,被稱為皇家園林博物館。
走進東門,首先映入眼簾是仁壽殿,仁壽殿是慈禧太後和光緒皇帝坐朝聽政的大殿。
沿著整齊的大理石通道,經過了玉瀾堂、樂壽堂,來到了世界上最長的長廊,長廊北依萬壽山,面向昆明湖,東起邀月門,西止石丈亭,全長728米,共273間,廊上的每根枋樑上都有彩繪,共有圖畫14000餘幅,內容包括山水風景、花鳥魚蟲、人物典故等,畫中的人物畫均取才於中國古典名著。
而我最留戀的是6長廊南面的昆明湖,湖中有一道西堤,十七孔橋橫卧湖上,它摹仿西湖的蘇堤和"蘇堤六橋",使坤發神似西湖。而湖中又有三座鼎的小島,象徵著中國古老傳說海三座神山蓬萊、方丈、湖中三島上形式各異的建築。身臨其境,別有一番情趣。
頤和園一年四季都可以遊玩,當下正值春天賞花的好時光,夏天又是觀賞荷花的好地方,到冬天下雪天更是賞雪景的絕佳地……
【香山】現如今,去香山公園遊玩根本不用擔心交通的問題,因為通往香山公園的公交、地鐵都是最好的選擇,價格便宜且快捷方便。
香山公園的游覽景點有很多,足夠游覽一整天的。最好的季節是秋日,因為你會見到全世界都會贊嘆的香山紅葉精緻。香山的紅葉以葉形如卵的黃櫨最負盛名,遍布南山的黃櫨楓,經霜變紅,後又變為深紫紅色。我們的詩人元帥陳毅曾題詩"西山紅葉好,霜重色愈濃",贊譽香山紅葉之美。
如果你認為香山只有紅葉之美,那你就錯了。香山的名氣始於唐代,不只有醉人的紅葉,還有安寧的古寺,古韻的樓台亭閣,和蔥郁的松林,譬如有名的孫中山紀念堂、香山寺、雙清別墅、見心齋等……這些景點都是非常的有特色。
怎麼樣,動心了嗎?那就去盡情游覽吧!
我是揚帆遠航,祝大家開心快樂,吉祥如意!
北京西郊因為處於燕山余脈,山水俱佳的景點比較集中,這對於一個缺水嚴重的城市來說,尤為難得。海淀區、石景山、房山區、門頭溝區位於西郊的四個區,集中了八大處、香山、聖蓮山、百花山、妙峰山、坡峰嶺、雲居寺、十渡、石花洞、仙棲洞、銀狐洞、北京山頂洞人遺址、百瑞谷等眾多的名勝古跡。一一說來,篇幅太長,我就以幾個去過的景區給你做一個介紹。
八大處八大處位於北京西山著名風景區南麓,距市中心16公里,始建於隋唐至明清時期,因山中有八座古剎而得名。一處是長安寺、二處是靈光寺、三處是三山庵、四處是大悲寺、五處是龍泉庵、六處是香界寺、七處寶珠洞、八處是證果寺。我是在2000年前後去過一次,對八大處的石刻印象深刻。
八大處山峰不是非常險峻,但是山峰多,線路長,需要做好出行線路規劃,才能很好的游覽。
八大處的香火非常旺盛,很多善男信女都來這里祈福求安。
香山香山是距離北京主城區最近的山了,也是我去過最多的地方。香山位於海淀區,是元、明、清的皇家園林,夏秋季節皇帝會到這里避暑納涼。
上個世紀,八國聯軍曾經焚毀了園區的大量建築,後來開辟為香山公園。香山因紅葉享譽天下,因雙清別墅名滿四方。紅葉不僅可以觀賞而且成為了最好的紀念品,形成了一定的產業規模,是開發最早的 旅遊 紀念品之一。雙清別墅因為毛主席和中共中央進入北京前在這里居住和辦公舉世聞名,雙清別墅也見證了中國革命走向偉大勝利的歷程。
香山櫻桃溝的泉水品質上乘,是天然的礦泉水。前些年,很多老年人更是每周必去香山,他們會攜帶各種儲水的工具,到香山的櫻桃溝取泉水。聽說現在已經不讓取水了。原因是來此取水的市民太多,流到下游的泉水越來越少,水杉林和其他植物群落的生存已經出現了危機。
來香山游覽,自然是在深秋季節為宜,這個時候的紅葉最盛,可以看到漫山遍野的紅葉。一邊看紅葉,一邊爬山,一邊尋訪 歷史 ,是個不錯的選擇。並且香山離市區很近,對於外地遊客來說,行程更好安排,當天可以來回。
十渡十渡位於房山區,拒馬河為從一到十的渡口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流水。十渡是國家4A級景區,是中國國家地質公園,拒馬河在過去水流量很大,一共有10個渡口,所以有了十渡名稱的由來。如今拒馬河的河水流量變小,從一到十,數字越大,水量越多,很多人更喜歡到河水豐沛的地方遊玩。每一渡口都有自己獨特的風光,需要遊客自己品味,在二渡就有地下殿堂--仙棲洞。
我去年在七渡遊玩了一趟,也非常有意思,沿著小溪緩緩登山,絲毫感覺不到勞累,腳下就是小溪,頭頂就是樹蔭,經常需要從青石上涉水而過,追著小溪的源頭向上而行,有尋根溯源的感覺。這里的山峰很有趣,一線天是不容錯過的景點。景區靠近公路的地方還有一座猴子山,裡面的猴子一點也怕人,喜歡吃遊客帶的食物,這里沒有禁止餵食的警示,所以可以投喂。
在九渡風景區,有一項運動不得不提,九渡麒麟山的懸崖上建成了國內首家笨豬跳台,距水面高度48米,懸挑24米。1998年4月下旬,在其旁又興建了一座55米高的跳台,懸挑26米。成為了很多追求極致刺激年輕人的首選。蹦極現場的各種畫面,將人生的百態展現的淋漓盡致,或哭或笑,或喊或叫,玩的就是一個心跳!喜歡刺激的朋友可以一試。
聖蓮山聖蓮山是國家4A級風景區,位於房山區史家營鄉,是佛道合一的山峰。因為主峰好似一朵盛開的蓮花而得名。聖蓮山的景點非常多,並且每個景點都有一段傳奇故事,非常有趣。景區內有北方最大的老子塑像,全本的道德經鐫刻在老子像的下方。
山上建有三宮三院,三宮即王母宮、斗母宮、聖母宮,三院即曹錕別墅、吳佩孚別墅和楊小樓別墅。天街的西北側有聖水洞,傳說乾隆曾派人在此取水用於 養生 。
聖米石塘,是必去景點,導游會向你講述老和尚和小和尚的故事。山洞裡的石粒特別像大米粒而得名聖米。傳說大雪將至,將小和尚獨自留在山上的老和尚,沒有給小和尚留下食物和柴火,就獨自下山了,臨走時告訴小和尚:「餓了就可以煮洞中的石米吃,沒有燒火的木材就可以燒自己的胳膊。」冬去春來,老和尚回到山上,心想小和尚應該早就餓死了。當他看到紅光滿面的小和尚大吃一驚。急忙問小和尚是怎麼生活下來的。小和尚說:「就是按照師傅的吩咐,吃石米粒,燒自己的胳膊。」老和尚一下心裡全明白了,原來是有神靈保護小和尚。這年冬天,老和尚讓小和尚下山,自己如法炮製,結果胳膊一下就糊了,老和尚知道是神靈懲罰自己,羞愧難當,跳下山崖。小和尚次年回到山中,廣結善緣,終得善果。
過去,北京的西郊因山多路遠,多有不便。如今,得益於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倡導,西郊的各個景區正煥發出獨有的魅力,吸引著四面八方的遊客前來。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北京西郊都有哪些讓你留戀的景區?
北京西郊的苑平城和城外的盧溝橋的景區讓我留戀的景區有.
一,靈山
二,法海寺壁畫
三,紅磚美術館
四,史家胡同博物館
五,西什庫教堂
六,王道營胡同
七,太廟
八,正乙祠戲樓
九,陶然亭公園
十,大觀園
北京西郊景區諸多,但去的最多、印象最深,最具科普、休閑、悅目、回味的有北京植物園、頤和園、香山公園。
一、北京植物園
北京植物園坐落在西山腳下,是多種類植物認知、鑒賞、體驗園區。既有科學內涵,又有園林外貌,集科普、科研、游覽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品鑒園。
植物園以展示東北、西北、華北地區植物資源為主,兼有部分華中、華南亞熱帶觀賞植物,是中國野生植物保護科普教育基地。
植物園有很多展區,有樹木園、宿根花卉園、月季園、牡丹園、盆景園、中草葯園及野生果樹資源區、環保植物區、水生和藤本植物區、珍惜瀕危植物區、熱帶溫室區。
最具觀賞特色的是熱帶溫室區。分熱帶雨林區、四季花園展區,沙漠植物展區,專類植物展區,分別展示不同氣候條件下典型的植物景觀。栽有1500多種熱帶、亞熱帶植物,其中有石頭花、光棍樹、舞蹈蘭等珍惜植物。
最具文化特色的是盆景園。主要展示北京及全國各地部分優秀作品,其中百年以上盆景70餘株,最大的是一株名為「風霜勁旅」的古裝杏樁,樹齡已達1300年。為遊客提供了高雅藝術欣賞、交流和學習的場所。
二、頤和園
頤和園位於北京西郊,與承德避暑山莊、拙政園、留園並稱為中國四大名園,原是皇家園林和行宮。是欣賞園林、古建、湖泊、傳統文化、古文化街,體驗遊船、手工藝、佛事、慢生活的好去處。
主要景點:
1、東宮門。中間檐下掛著九龍金字大匾,上書「頤和園」,為光緒皇帝御筆親題。
2、萬壽山。萬壽山依山而建,從山腳的「雲輝玉宇」牌樓,經排雲門、二宮門、排雲殿、德輝殿、佛香閣,直到山頂的智慧海,形成了一條層層上升的中軸線。山上有景福閣、重翠亭、寫秋軒、畫中游等樓台亭閣。居中有帝、後舉行慶典朝會的「排雲殿」和佛寺「佛香閣」。
3、昆明湖。昆明湖是頤和園的主要湖泊,南部的前湖碧波盪漾,湖中有一道西堤,碧波垂柳,自然景色開闊;有名的十七孔橋橫卧糊上,湖中有三個島建有形式各異的古典建築;昆明湖的東岸有一銅牛,為鎮壓水患而設。
4、長廊。位於萬壽山南麓,是中國園林中最長的游廊,廊上繪畫繁多,有山水風景、花鳥魚蟲、人物典故等。
5、大戲樓。大戲樓與承德避暑山莊的清音閣、紫禁城的暢音閣,合稱清代三大戲台。
6、文昌院。文昌院博物館是中國古典園林中規模最大、品級最高的文物陳列館,供奉有文昌帝君銅鑄像及仙童塑像。
7、仁壽殿、樂壽堂、玉瀾堂、宜芸館是乾隆、光緒帝臨朝理政、居住和游樂的地方。
三、香山公園
位於北京西郊海淀中部。以秋季漫山遍野紅葉獨霸美譽,資料顯示紅葉樹多達13萬株,是北京的天然氧吧,也是踏青、觀花、賞葉、祈福、健身的好地方,主要是自然、野趣、清涼,文化內涵深遠。
這里有燕京八景之一「西山晴雪」,明清兩代佛教寺院「碧雲寺」,還有國內僅有木質貼金「五百羅漢」,另有毛主席進駐北京前居住辦公地「雙清別墅」。
香山主峰叫香爐峰,人稱「鬼見愁」,海拔557米,山勢層巒疊嶂,道路錯綜復雜,植被茂密,古樹眾多,一二級古樹將近6000多株。
香爐峰上有三處各具文化特色的亭閣。踏雲亭在春夏多雨季節雲霧繚繞,彷彿置身於雲間。紫煙亭在每日晨曦將至之際,薄霧紫煙繚繞,猶如日照香爐生紫煙。重陽閣是皇家每年重陽節在此觀望京城而建。
西郊景區各有特色,可謂是步步文化,處處留戀,美不勝收。
詩畫人生,相約篁嶺。專注文旅,凈化心靈!說到北京西郊讓人留戀的景區,我首先能想到的就是門頭溝的爨底下村了!
古跡山莊是這個村的另一名號,該村始建於明永樂年間,至今仍保存著各個 歷史 時期的文物和遺存。不過,古村最大的亮點還是當屬那500多間精巧玲瓏的清代四合院了。
這些四合院的附屬建築都是那般精美,甚至是每一戶的門廊其結構都各不相同。只見那高大的門樓兩邊都是些精緻的壁畫,門扇上細巧的門,就連那栓馬樁都帶有裝飾,這是我國首次發現保留如此完整的山村古建築群,堪稱北京版的「布達拉宮」!
精彩看點一:廣亮院。又叫「樓兒上」,位於村落中軸線的最高點,是古村四合院里等級最高的院落。
看點二:南坡梁。是村前一座景色俊美的山樑,沿著山石鋪就的步道,直登山樑,可俯瞰全村。
看點三:一線天古道。古道可通往河北、山西、內蒙等地。
關於「北京西郊都有哪些讓你留戀的景區?」問題,這個問題讓我又想起在北京西便門生活過的那段時光,以及午餐後時常去散步的西便門小公園,還有西郊的圓明園、頤和園、香山公園等景區。
1、北京西便門小公園,位於北京市西城區西便門立交橋下。嚴格來講是在北京市的市中心區,面積僅15.5公頃,公園現存的崇文門至城東南角樓一線長1.5公里的明城牆遺址,卻是北京城的標志。這里也是國家AAAA級 旅遊 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最關鍵是我在西便門時,午後或晚餐後散步、休閑的地方。還有一次在西便門小公園門口,正好與一位漂亮的中央音樂學院的學生妹妹拼車去天安門廣場,最後小妹妹沒帶夠錢,我讓她到人民大會堂(她是去人民大會堂排練)不用出錢,其下車後感激的眼神記憶深刻……。
2、圓明園,位於北京市清華西路28號。是清代大型皇家園林,由圓明園、長春園和綺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圓明園讓人留戀的原因,是圓明園遺址留下的那輝煌、沒落八國聯軍瘋狂搶劫的屈辱 歷史 。
還有,圓明園也是在我國兩大頂級學府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的隔壁西面。
3、頤和園,也是清代的皇家園林之一,坐落在北京西郊,距離城區15公里,佔地面積290公頃。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其中的亭、台、樓、閣、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築3000多間,是最讓人留戀的地方。
4、香山公園,位於北京市海淀區買賣街40號,北京市區西北郊,佔地188公頃。
香山公園,主要是香山公園的紅葉是一段激動的記憶,是因為一位高中高年級同學,畢業考入北京林業大學,春節前寄給我的明信片,裡面有一片北京香山的紅葉,那是激動,也是激勵。我在北京的那段時間,那位同學已畢業了多年。我特意去了香山好幾次,為的就是看香山的紅葉。
北京西郊我比較喜歡天泰山山上的慈善寺,環境優美人又少,而且附近可玩的地方也不少,比如南馬廠水庫、雙泉寺、還有著名的香巴拉徒步路線。
北京西郊有哪些讓人留戀景區?北京西郊有很多景點,數不勝數,美不勝收!
我和大家分享幾個景點:
1、香山 靜宜園
香山靜宜園依託西山的層巒疊翠,與玉泉山及玉峰塔形成遠近兩個層次的景深,構成了京西皇家園林、乃至整個西北郊平原的底景。
登山遠眺,俯借靜明、清漪兩園的湖光山色,極目遠眺京師萬千景色一覽無余,顯示了北京西北郊整體的環境美。春日裡來香山登高望遠、溜溜腿,是極好的。尤其是香山的楓葉 ,真是美不勝收!
2、萬壽山 頤和園
頤和園,是以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設計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園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
園內建築以佛香閣為中心,園中有景點建築物百餘座、大小院落20餘處,3555座古建築,面積70000多平方米,共有亭、台、樓、閣、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築3000多間。古樹名木1600餘株。
其中佛香閣、長廊、石舫、蘇州街、十七孔橋、諧趣園、大戲台等都已成為家喻戶曉的代表性建築。
周末乘著西郊線來頤和園遊玩,簡直不能再美啦,在「江南水鄉」蘇州街上遊走,登萬壽山遠眺昆明湖水盪漾,聞香賞玉蘭花開,好不愜意。
3、北京植物園
北京植物園是一個集科普、科研、游覽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植物園,是國家重點建設的植物園之一。遊客在園內遊玩可以觀賞到各種花卉植物,也可以參觀曹雪芹紀念館和唐代古寺,還能夠在園內北部的櫻桃溝游山踏青,享受豐富的野趣體驗。
植物園一年一度的桃花節即將開始嘍,乘坐西郊線就可以直接到達景區門口,感興趣的寶寶們屆時可以一起來看桃花浪漫滿園哦!
4、玉東郊野公園
玉東郊野公園自然風景絕佳,山野情趣韻味十足,這里以玉泉山和頤和園的著名詩詞為基調,通過耕織懷古、玉泉因借、翠林小築、林檎微誠、林疏峰遙、尋芳踏綠、綠野風至和遠岫晴原八景設置,形成一幅「嵐光翠欲流,林暉清可薦」的疏林風景圖。
郊野公園,佔地面積將近2000多畝,是北京難得可貴的可以騎著自行車自由進入的公園,大家可以伴著春日美景暢快淋漓的享受騎行樂趣。
大家還有什麼好的推薦,請參與分享!謝謝!
對於我來說,戒台寺是最讓我留戀的景區。原因是1960年春天,這里是北京藝術師范學院的「勞動基地」,我們在這里進行「藝術實踐」活動。當時戒台寺相當破敗,男生住在最高處的「九仙殿」里,殿後就是斷壁殘垣。地上鋪些稻草就是「床」,每夜都能聽到「嗷——嗷——」的狼嚎。女生和老師住在寺中心的「方丈院」里。我們每天到寺外山上挖魚鱗坑、水平條植樹(以油松為主),獨輪車推石塊砌豬圈……整整幹了一個月。期間,被炊事員剋扣,一兩一個的饅頭只有火柴盒大小,根本吃不飽。有幾個同學挖來「白芨」(一種中葯材)充飢,在燒水鍋爐里用煤火燎一下就吃下去。結果當天下午行軍去潭柘寺,走到魯家灘,吃的最多的那一位就中毒暈倒了,緊急雇車去當地醫院搶救,總算救過來了!後來才知道,那是三年大飢饉的開端!
⑸ 江蘇無錫有什麼旅遊景點
1、鹿頂迎暉
鹿頂山,位於黿頭渚充山之東,山高96米,為風景區最高點,山頂及山腰建有舒天閣、環碧樓、群鹿雕塑、碑刻影壁、范蠡堂、踏花亭等建築。登高遠眺,正乃:「四時有景,八方入畫」,可飽覽湖光山色和城市風貌。
3、蠡園
蠡園得名於春秋時越國大夫范蠡偕美人西施泛舟於此的傳說。該園始建於1927年,後幾經擴建,成為一座曲岸枕水,亭台錯落,風景秀麗的江南著名水鄉園林。現分南堤春曉、假山聳翠、層波疊影、長廊攬勝和西施庄小島五個景區,尤以春天桃紅柳綠景緻最為醉人。
⑹ 故宮博物館的文物資料
故宮的文物被分了25個大類、200多個類別。比如繪畫,《千里江山圖》《五牛圖》還有《韓熙載夜宴圖》《清明上河圖》這些都是重要的繪畫,一共53,000件。書法,像《蘭亭序》、《中秋帖》、《伯遠帖》這樣的重要藏品一共有75,000件。還有2,800 件碑帖。
這三項一共156,000件,是世界上無與倫比的、紙式文物最集中的一個收藏。故宮博物院是收藏銅器世界上最多的博物館,一共16萬件,其中特別珍貴的有1,670件帶先秦銘文的青銅器。還有11,000件金銀器、19,000件漆器、6,600件琺琅器,這些都是傳世的藝術品。
玉石器是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驕傲,中華5000年文明,甚至上溯8000年的歷史,通過故宮的玉石器收藏,可以把它串聯起來,串聯一個完整的歷史鏈條。
陶瓷,故宮是世界收藏陶瓷最多的一座博物館,是個天文數字,一共有367,000件,95%以上都是出品於景德鎮的御窯瓷器。
故宮收藏有11,000件雕刻工藝、13,000件其它工藝。在我們的藏品中要精心保管、比較難以保管的就是這種盆景,半米高,枝幹是寶石做的、花瓣是玉片做的,支楞起來的那些樹葉是象牙染的,染牙。
文房四寶、紙墨筆硯一共是68,000件,數量也很多。還有6,200件明清傢具,非紫檀即黃花梨。
大量的通過「一帶一路」的使臣納貢、商品貿易、文化交流的實物保管在故宮博物院裡面。比如西洋鍾表,18世紀的西洋鍾表收藏最多、品質最好的在故宮博物院,收藏著2,200架西洋鍾表。
武備儀仗,太和殿前盛典、慶典使用的那些裝備,包括鍾和韶樂,數量也很大,33,000件。
銘刻是非常重要的一類文物,大家知道有文字的文物,比沒有文字的文物更直接述說歷史。十面石鼓就是我們國家國寶中的國寶。出土於安陽殷墟的甲骨,大家查故宮博物院的網站會知道,收藏了4,700片。實際上我們的庫房裡收藏了23,000片。
⑺ 故宮御花園對國內、國外園林發展的影響
御 花 園 中國皇家賞石園 故宮御花園2008年01月18日 星期五 15:22 來源: 黃山奇石收藏網 作者:崔劍明
自古以來石頭的「有情」就和人們的發現有機地溶合在一起了,它以天然本能使人們寄情於生活之中,人們又以石文化的智慧越來越深邃地發現它。隨著人類歷史的發展,人類文明程度的上升,石文化又把世界各國的賞石、藏石活動貫串起來,可以說石頭為人類的進步起到了相當的推動作用。
我國的石文化也是源遠流長的古國,它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然而隨著社會制度的變遷,它也有一段興衰的歷史。……。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也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我國賞石、藏石風氣再現,到了90年代賞石熱又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使傳統的石文化得以弘揚,更可喜的是全國各省市有關領導和學術團體、藝術家、企業家對觀賞石的開發和展示給予了極大的關懷和支持,把這種文化推向祖國的四面八方。現在全國有奇石館、園180多個,而且還在迅速發展著。僅首都北京在近五、六年內就建成有一定規模的奇石館、園等七座。 尋本求源。中國賞石園、館歷史最悠久的就是北京——故宮御花園,它可以說集全國造園藝術、配景、瑞石、奇石、藝術手法、表現意境、形象空間的力度之大成,可謂是中國賞石文化的最初範本,「中國皇家賞石博物園」也可謂是人們取其自然、用其自然、欣賞自然、回歸自然,勃發生機的源頭之水長流不息並終匯江河。故筆者有必要對故宮的御花園石藝作一析論,與賞石愛好者共饗: 明清兩朝(14世紀中葉以後)是中國古代賞石文化從恢復到大發展的時期,同時也是中國古典園林從實踐到理論都已逐漸發展到成熟階段,為此給北京園林建設奠定了基礎。北京的頤和園、北海、恭王府花園、故宮御花園等等,從一定意義上講就是賞石文化在當時社會生活與造園實踐中的生動體現。 故宮(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皇宮內廷的御花園位於紫禁城中軸線的北端。它南北90 米,東西130米,佔地1.2萬平方米。約占故宮的1.7%。御花園明代為宮後苑,始建於明永樂15年(1417年),據《明宮史》載:「坤寧宮之後則宮後苑也,欽安殿在焉……」。清《國朝宮史》記為「坤寧宮之後北向正中為坤寧門,門外即御花園,左曰:瓊苑東門,右曰:瓊苑西門」,是明清皇帝後妃等人茶餘飯後休憩之所。可供娛悅。奇花異草,山石、盆景賞心悅目。 御花園在當時造園大師巧妙利用均衡、對比、點染、誇張的造園技巧,因勢利導,因地制宜,按不同組合要求,靈活地植樹,合宜地建造亭台樓閣。通過貫穿南北的中軸線,保持了建築的基本對稱,它既有幽靜的園林風采,又有華貴端莊的宮廷氣息。從而領先構成皇家至尊的氣概園林風貌別具一格,獨領風采。全園簇簇之石,都呈現典雅秀麗的氣韻,意境深邃。而皇家園囿的石峰是此中的精華。全園石峰星羅棋布,具寸石生情之妙。大小獨立的石峰有57座之多(配以漢白玉等為基座的有45座)真可謂「三步一石,五步一峰」而石種之多也是它的特色。主要石種有太湖石、英德石(英石)、靈壁石、雨花石、海浮石、鍾乳石、彩陶石、木化石、晶體石、虎皮石、石英岩、沉積變質岩等等,古代四大名石皆在其中。那麼為何這面積不大的御花園就有這么多的石峰和賞石盆景?其原因就是明代開國皇帝朱洪武對園林石峰就非常推崇,在建造御花園時就皆以石取勝,疊山立石為峰。清朝乾隆皇帝是歷史最高統治中青睞奇石的一個典型代表。他多次外出巡視,每遇佳石。石之表態都和他的心境融融交感,產生共鳴,因而他將各地佳石運回皇城或置在皇家園林中,並為石峰命名題詞頌詩。做為佳石的藝術魅力感染他心靈的記錄,是中國賞石史上不可多見的篇章。這些名石 既為帝王的寵物,自然別於他處之石。超越了別處之石的藝術價值與尊貴的地位。 御花園的疊山 御花園的疊石為山分為兩個區域,園中西南部有四組疊石山景,都是以自然山巒為藍本。依園中位置與環境有正西組合的,有西南彎形和西北斜形組合而成。疊石參差錯落有致,通過線與面的結合,高與低,曲與直,巧與拙,繁與簡等等強烈對比形成極富變化有著統一與和詣的獨特幽美形式。並構成了多個洋益著藝術氛圍的園林小空間。山石陪襯與園林建築嵯岈屈曲,疊石與花草樹木相組合形成庭院式的園林,小巧玲瓏,古雅別致。山石以「折糧石」南太湖石和產自北京房山的北太湖石為主巧妙配合,多孔多穴,波紋起伏,疊山成「數弓之地,深溪幽壑,勢若天成」。 明代曾勉之在《吳風錄》中提道「至今吳中富豪,竟以湖石築峙奇峰陰洞,至諸貴占據名島以鑿鑿而嵌空為妙絕,珍花異木,錯映闌圃,雖閣閻下戶亦飾小小盆島為玩。」疊山境美是園林景觀的靈魂。 御花園的賞石 (堆秀。 1 袖珍獅子林 2 諸葛拜北斗 3 木變石 4 海參石) 雨花石 在諸葛拜北斗石的南邊,有一塊英德石的「雲盆」(屬盆景類天然造型似盆狀周邊凸起內凹平)此雲盆長一米、寬40、深20,盆內水中有中國四大名石之一的雨花石,它堪稱國色天姿石皇後」。有姿有色,紅顏常駐永不凋謝,養於清泉,令人心曠神怡。很受人們的青睞,它以紋理美取勝,和質地細膩而又溫潤瑩澈 。明代開國皇帝喜雨花石,在他60大壽時,他的孫子朱允炆用雨花不拼成「萬壽無疆」四個大字,連同一個形似壽桃的雨花石一起作為壽禮獻給皇祖,朱元璋龍顏大悅後來就把皇帝位傳給了朱允炆就是歷史上的建文帝。清代乾隆皇帝也很喜愛雨花石,現故宮收藏乾隆皇帝賞玩過的雨花石,其中一枚呈現出蒼龍圖案「祥龍石」彌足珍貴。 虎皮石 在御花園西北靠北牆有一個小空間種植幾叢翠竹,在叢竹間屹立著七塊劍形虎皮石亦稱「瓜子劍石」 、「石筍」。產於浙江常山地區和雲南等地,形體修長如筍似劍。一般高為2米多,低的1米,置石時高低參差錯落,為細礫和卵石等沉積而形成,一般的該石皆橫卧於山土中,色有綠、灰、黑、赭、紫等,是我國園林常見石竹置景的佳品「劍石配翠竹」是歷代文人墨客所青睞的幾塊筍石,幾枝翠竹,給人們透出一股恬淡,清穆高潔的情調。筍石它如立柱般屹立,堅實雄渾 ,頗頂天立地的大丈夫氣慨。是園林庭院獨具特色的裝飾。特別是清代著明書畫家鄭板橋寫石畫竹,獨具神韻被傳為佳話,他一生中創作的畫卷大部是寫石畫竹,他筆下多種石頭,千姿百態。板橋提倡在人生追求中,要象山野中的竹石那樣經得起千磨萬擊煉就一身堅強的愛國愛民秉性。在他70歲時,創作了兩幅痴愛竹石的國畫,並分別在這兩幅畫上題詩雲: 七十老人畫竹石,石更崚嶒竹更直。 乃知此老筆非凡,挺挺千尋之壁立。(現揚州博物館藏) 又詩雲: 竹石相交萬萬年,兩家節介本天然。 請看十月清霜後,一種蒼蒼籠碧煙。(現北京榮寶齋藏)英石 御花園中布滿全園,星羅棋布的就是英石,有27塊之多,體量大的高2米,最小的僅70公分,每塊英石依石型和大小都配以漢白玉石座,周圍雕刻海浪或盛開的蓮花、蛟龍、雲海等花紋圖案,原則上是高石低座,小石高座造型各異的台座。參差相配卧者為嵩,立者為華,坐者衡而行者岱。靠植花木其際宛若天成。英石產於廣東省英德縣,是古代四大名石之一。據《雲林石譜》記載「英州含光真陽縣之間石產於溪水中……采之人就水中度奇巧處鏨取之……」。又據《清稗類鈔》中說「石匠上山,擇其形勢運用者鑿之以歸……均以皺、瘦、透、漏,四者具備為良」。《素園石譜》等均有英石記載。英石多為黑色質素,有的間白色的通脈,質地堅硬,敲之有悅耳銅聲。它長期受自然界各種侵蝕,因而外表鋒梭突兀,凹凸嵯峨,形狀雄奇,色象蒼古,使人百看不大厭,回味無窮。倍受乾隆皇帝的青睞。成了進貢到御花園中最多的石種。園中最小最奇特一塊英石,與在絳雪軒木變石為鄰,該石似「龍騰」嶙峋折皺的石紋似起伏的龍鱗,其勢猶如昂首甩尾騰空飛的虯龍,飛動又略帶拙樸感的雄強之姿。是一塊難得造型獨特的怪石,石狀尖峻硬實,石皴盤旋如渦,既怪又秀。明清兩朝是文人山水畫靡時期,現上海博物館收藏的明《牡丹蕉石圖》軸,其下立就是英石,據自題詩句「焦墨英山石」知是產於廣東英德的「英石」圖中之石純用水墨潑出,淋渾沌屬於「舍形而悅影」的寫意之法。染濃淡墨色,通過交疊滲化,又自然凹凸起伏,隱現出「英石」嶙峋折皺之狀,形簡析賅,可謂神來之筆,可見文人名士對「英石」痴迷和諸多審美意趣。 太湖石 太湖石它給中國園林和賞石文化帶為了聲譽,太湖石歷史悠久,列為古代四大名石之首。中國傳統園林的特色就是「無石園林不秀」即園林寸石生情之妙,太湖石自身存在著崇高美,震驚美,石型蒼勁圓潤,雄渾有力,粗曠簡潔。石峰能達到「一峰而薀千岩之秀的神效」。唐代詩人白居易所雲:「遠望老嵯峨,近觀怪嶔崟,才高八九尺,勢若千萬尋」。就是對太湖石最美的概括。 御花園有太湖石疊山外,立石為峰的有太湖石有五座。其中聳立於獅子林正西處,有座太湖石獨峰,高達三米多,清秀挺拔,連貫通透,石表凹凸,皺紋遍布,孔竅渦洞均衡,是「花石綱」的遺物。確有「妍巧甲於天下」。在京城皇家園林中為中型太湖石中的獨秀。它婷婷玉立,石呈青黝色,可四面觀賞,論石峰有三面入畫即為佳品,此峰四面透巧,八面玲瓏。「多為一面或三面,若四面全者,即是從土中生起,凡數百之中無一二」。(見《雲林石譜》)在樹陰下靜從不同角度來欣賞這座太湖石,可以啟迪人的心靈,調動人的想像,使之情感入禪,清心脫俗,增德添壽。白居易與姚合的奇石不就是「煙翠三秋色,波濤萬古痕」,「曉霧常紛羅,碧光入四鄰」么?這些詩句都道出了湖石的「奇美」所在。 上為嵌空石峰,下是漢白玉八角形盤石底座,雕刻古樸典雅。周圍為精雕石欄桿,峰座相配,宛若天成。每逢初夏,有幾枝爬山虎(地綿)覆在石邊。苔蘚斑駁,翠綠欲滴,更加秀麗狀觀 靈壁石 四大名石中的靈壁石是久負盛名的石種,更是御花園中不可缺少的觀賞品。靈壁石早在戰國時期就作為貢品。宋代詩人贊美靈壁石「靈壁一石天下奇,聲如青銅,色碧玉,秀潤四時嵐嵐翠,寶落世間何巍巍」。乾隆皇帝稱為「天下第一奇石」,對靈壁石如此高的贊美,實在是不無道理。該石種產於安微靈壁縣,開發和利用歷史較早並引起許多歷代名人的喜愛。石質結構緻密的碳酸鹽岩石,風化而形成,大者高數丈,可置於園林庭院中的石峰,小者尺許或盈寸置於文房幾案。視之山岱五嶽,百仞一拳,千里一瞬鑒目,得之、思之,猶如置身於大自然之中。扣之金聲「此聲只應磬石有,人間地石幾回聞」之妙,「自然富貴天出姿,不待金盤薦華屋」。它美在自然,美在含蓄。特別是美在獨特的石膚美。即嶙峋折皺的石紋美,靈壁石膚巉岩嶙峋,溝壑交錯,竇穴參差,粗獷雄渾,氣韻蒼古,石皮表常見的紋理有胡桃紋,雞爪紋,樹皮裂,黽紋,裙折,水道,以及通孔半穴,交錯纏結,孔洞委宛,即有原始風霜味,又有音樂韻律感,一塊石頭上的紋理有山有峰有穴有峭壁,更有色彩搭配巧妙構成一幅幅生動鮮明的圖案。有像桃花盛開者,花滿枝頭春常在。有像荷花的高雅氣度,有人物有鳥獸躍然石上,溫潤細膩,滑如凝脂,充分體現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化之美。 御花園——中國賞石文化的範本,留給後人的不僅是一份珍貴遺產更是一筆精神財富。
⑻ 新買的榕樹盆景樹葉有許多發黑枯死請高手指點
是霉污復病,要噴施多菌制靈、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進行防治,主要是養護環境不適造成的,榕樹比較喜陽,在蔭蔽且通風不良處易出現病害,特別是澆水過勤,最容易引起病害的發生。最好在室外養護管理,如果不能在室外養護,則在氣溫適宜的情況下,盡量加強通風,既能保證榕樹生長良好,又能預防病蟲害的發生。 你應當這樣去養護管理榕樹: 1.光照:必須以充足的光照環境來養護,在半陰或蔭蔽的條件下極易落葉,且黃化較快,葉片既薄又稀,觀賞價值不高。 2.澆水:堅持『不幹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以間干間濕進行為最佳,對能保持葉片美麗,又不至於澇害根系。 3.溫度:以20-30℃之間為最適宜,特別是在25-30℃之間生長最為迅速。 4.濕度:有條件可以每天噴清水一次,以增加空氣濕度。以50-80%之間均可。 5.施肥:每月一次或半月一次施用復合型的肥料,化學肥料或是有機肥料均可,穴施、噴施同樣有效。 6.修剪:根據榕樹的長勢,合理修剪,去除徒長枝、密生枝、病蟲枝、交叉枝,主要是以整形為主要目的,增加觀賞價值。
⑼ 北京西郊都有哪些讓你留戀的景區
大家好!我是揚帆遠航。在這里分享一下,曾經去過的北京西郊的幾個景區。
北京西郊是個風水寶地,北京的歷朝歷代,尤其是明、清時期,曾在那裡修建了許多皇家園林,如頤和園、香山……等,每游一次都留下深深印記、留戀不已。
【頤和園】頤和園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皇家園林,主要以萬壽山和昆明湖為主體,以杭州西湖風景為藍本,吸取江南園林的某些設計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園,被稱為皇家園林博物館。
走進東門,首先映入眼簾是仁壽殿,仁壽殿是慈禧太後和光緒皇帝坐朝聽政的大殿。
沿著整齊的大理石通道,經過了玉瀾堂、樂壽堂,來到了世界上最長的長廊,長廊北依萬壽山,面向昆明湖,東起邀月門,西止石丈亭,全長728米,共273間,廊上的每根枋樑上都有彩繪,共有圖畫14000餘幅,內容包括山水風景、花鳥魚蟲、人物典故等,畫中的人物畫均取才於中國古典名著。
而我最留戀的是6長廊南面的昆明湖,湖中有一道西堤,十七孔橋橫卧湖上,它摹仿西湖的蘇堤和"蘇堤六橋",使坤發神似西湖。而湖中又有三座鼎的小島,象徵著中國古老傳說海三座神山蓬萊、方丈、湖中三島上形式各異的建築。身臨其境,別有一番情趣。
頤和園一年四季都可以遊玩,當下正值春天賞花的好時光,夏天又是觀賞荷花的好地方,到冬天下雪天更是賞雪景的絕佳地……
【香山】現如今,去香山公園遊玩根本不用擔心交通的問題,因為通往香山公園的公交、地鐵都是最好的選擇,價格便宜且快捷方便。
香山公園的游覽景點有很多,足夠游覽一整天的。最好的季節是秋日,因為你會見到全世界都會贊嘆的香山紅葉精緻。香山的紅葉以葉形如卵的黃櫨最負盛名,遍布南山的黃櫨楓,經霜變紅,後又變為深紫紅色。我們的詩人元帥陳毅曾題詩"西山紅葉好,霜重色愈濃",贊譽香山紅葉之美。
如果你認為香山只有紅葉之美,那你就錯了。香山的名氣始於唐代,不只有醉人的紅葉,還有安寧的古寺,古韻的樓台亭閣,和蔥郁的松林,譬如有名的孫中山紀念堂、香山寺、雙清別墅、見心齋等……這些景點都是非常的有特色。
怎麼樣,動心了嗎?那就去盡情游覽吧!
我是揚帆遠航,祝大家開心快樂,吉祥如意!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北京西郊都有哪些讓你留戀的景區?
北京西郊的苑平城和城外的盧溝橋的景區讓我留戀的景區有.
一,靈山
二,法海寺壁畫
三,紅磚美術館
四,史家胡同博物館
五,西什庫教堂
六,王道營胡同
七,太廟
八,正乙祠戲樓
九,陶然亭公園
十,大觀園
北京西郊景區諸多,但去的最多、印象最深,最具科普、休閑、悅目、回味的有北京植物園、頤和園、香山公園。
一、北京植物園
北京植物園坐落在西山腳下,是多種類植物認知、鑒賞、體驗園區。既有科學內涵,又有園林外貌,集科普、科研、游覽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品鑒園。
植物園以展示東北、西北、華北地區植物資源為主,兼有部分華中、華南亞熱帶觀賞植物,是中國野生植物保護科普教育基地。
植物園有很多展區,有樹木園、宿根花卉園、月季園、牡丹園、盆景園、中草葯園及野生果樹資源區、環保植物區、水生和藤本植物區、珍惜瀕危植物區、熱帶溫室區。
最具觀賞特色的是熱帶溫室區。分熱帶雨林區、四季花園展區,沙漠植物展區,專類植物展區,分別展示不同氣候條件下典型的植物景觀。栽有1500多種熱帶、亞熱帶植物,其中有石頭花、光棍樹、舞蹈蘭等珍惜植物。
最具文化特色的是盆景園。主要展示北京及全國各地部分優秀作品,其中百年以上盆景70餘株,最大的是一株名為「風霜勁旅」的古裝杏樁,樹齡已達1300年。為遊客提供了高雅藝術欣賞、交流和學習的場所。
二、頤和園
頤和園位於北京西郊,與承德避暑山莊、拙政園、留園並稱為中國四大名園,原是皇家園林和行宮。是欣賞園林、古建、湖泊、傳統文化、古文化街,體驗遊船、手工藝、佛事、慢生活的好去處。
主要景點:
1、東宮門。中間檐下掛著九龍金字大匾,上書「頤和園」,為光緒皇帝御筆親題。
2、萬壽山。萬壽山依山而建,從山腳的「雲輝玉宇」牌樓,經排雲門、二宮門、排雲殿、德輝殿、佛香閣,直到山頂的智慧海,形成了一條層層上升的中軸線。山上有景福閣、重翠亭、寫秋軒、畫中游等樓台亭閣。居中有帝、後舉行慶典朝會的「排雲殿」和佛寺「佛香閣」。
3、昆明湖。昆明湖是頤和園的主要湖泊,南部的前湖碧波盪漾,湖中有一道西堤,碧波垂柳,自然景色開闊;有名的十七孔橋橫卧糊上,湖中有三個島建有形式各異的古典建築;昆明湖的東岸有一銅牛,為鎮壓水患而設。
4、長廊。位於萬壽山南麓,是中國園林中最長的游廊,廊上繪畫繁多,有山水風景、花鳥魚蟲、人物典故等。
5、大戲樓。大戲樓與承德避暑山莊的清音閣、紫禁城的暢音閣,合稱清代三大戲台。
6、文昌院。文昌院博物館是中國古典園林中規模最大、品級最高的文物陳列館,供奉有文昌帝君銅鑄像及仙童塑像。
7、仁壽殿、樂壽堂、玉瀾堂、宜芸館是乾隆、光緒帝臨朝理政、居住和游樂的地方。
三、香山公園
位於北京西郊海淀中部。以秋季漫山遍野紅葉獨霸美譽,資料顯示紅葉樹多達13萬株,是北京的天然氧吧,也是踏青、觀花、賞葉、祈福、健身的好地方,主要是自然、野趣、清涼,文化內涵深遠。
這里有燕京八景之一「西山晴雪」,明清兩代佛教寺院「碧雲寺」,還有國內僅有木質貼金「五百羅漢」,另有毛主席進駐北京前居住辦公地「雙清別墅」。
香山主峰叫香爐峰,人稱「鬼見愁」,海拔557米,山勢層巒疊嶂,道路錯綜復雜,植被茂密,古樹眾多,一二級古樹將近6000多株。
香爐峰上有三處各具文化特色的亭閣。踏雲亭在春夏多雨季節雲霧繚繞,彷彿置身於雲間。紫煙亭在每日晨曦將至之際,薄霧紫煙繚繞,猶如日照香爐生紫煙。重陽閣是皇家每年重陽節在此觀望京城而建。
西郊景區各有特色,可謂是步步文化,處處留戀,美不勝收。
對於我來說,戒台寺是最讓我留戀的景區。原因是1960年春天,這里是北京藝術師范學院的「勞動基地」,我們在這里進行「藝術實踐」活動。當時戒台寺相當破敗,男生住在最高處的「九仙殿」里,殿後就是斷壁殘垣。地上鋪些稻草就是「床」,每夜都能聽到「嗷——嗷——」的狼嚎。女生和老師住在寺中心的「方丈院」里。我們每天到寺外山上挖魚鱗坑、水平條植樹(以油松為主),獨輪車推石塊砌豬圈……整整幹了一個月。期間,被炊事員剋扣,一兩一個的饅頭只有火柴盒大小,根本吃不飽。有幾個同學挖來「白芨」(一種中葯材)充飢,在燒水鍋爐里用煤火燎一下就吃下去。結果當天下午行軍去潭柘寺,走到魯家灘,吃的最多的那一位就中毒暈倒了,緊急雇車去當地醫院搶救,總算救過來了!後來才知道,那是三年大飢饉的開端!
留戀談不上,景西到時有很多去處,近頤和園、香山、八大處、法海寺、盧溝橋、園博園,西六環附近有鳳凰嶺、鷲峰、妙峰山、永定河、北宮森林公園、千靈山、潭柘寺、戒台寺、定都峰等等,六環外就更多了也就不一一列舉了,其實每個人的觀點不一樣喜歡的景色也不一樣,其實留戀取決於自身嚮往,有的人就喜歡高端大氣 科技 感實足的現代都市,有的人就喜歡自然風光,有的人就嚮往田園秘境,各有所需各有所求,只要是適合自己就好,, 旅遊 的真諦就在於體驗。
北京西郊我比較喜歡天泰山山上的慈善寺,環境優美人又少,而且附近可玩的地方也不少,比如南馬廠水庫、雙泉寺、還有著名的香巴拉徒步路線。
西郊的風景還是蠻多的
在北京境內的,西郊主要是門頭溝地區,109國道沿線,燕翅,齋堂,京西十八潭,百花山,靈山。109國道進山以後是沿著清水河修建的,所以在沿線經常可以看到水,河流。包括沿河城村那邊,都是城市周末自駕休閑游的線路。
挨著北京在河北境內的
野三坡,白草畔,東靈山,小五台,這些地方開車也很方便。野三坡景區在山裡里邊,風景秀麗一些。
我去過的地方,齋堂,沿河城,東靈山,野三坡,小五台,都是非常休閑的自駕游路線,除了小五台,東靈山這種需要爬山的地方。
西郊風水好,常去的地方有頤和園、西山森林公園、香山、植物園,這是海淀區的。門頭溝也有很多景區,春天去潭柘寺看玉蘭花很好,新開的永定河森林公園風景也很好。可以賞花、放風箏、往湖裡投擲石子,總之,很有趣的一個公園。
最近去了植物園,桃花、杏花、梅花盛開,還看到一大片鬱金香,學到了很多關於植物的知識。西山秋天去最美麗,看漫山紅葉,層林浸染。我在西山森林看到過很多大隻的蜘蛛和爬蟲,很多很奇特,還有很大的蘑菇。景觀很少是人為修建,幾乎是原生態。在現在的 社會 ,這樣的公園停難得的。
總之,西邊雖然不如東邊繁華,但勝在風景好,有山有水。最美的是夕陽下i,當你在四環路上從東向西,開著車向著夕陽奔跑的時候,可以見證太陽一點一點從遠處的青山落下去的美景。
北京西郊有哪些讓人留戀景區?北京西郊有很多景點,數不勝數,美不勝收!
我和大家分享幾個景點:
1、香山 靜宜園
香山靜宜園依託西山的層巒疊翠,與玉泉山及玉峰塔形成遠近兩個層次的景深,構成了京西皇家園林、乃至整個西北郊平原的底景。
登山遠眺,俯借靜明、清漪兩園的湖光山色,極目遠眺京師萬千景色一覽無余,顯示了北京西北郊整體的環境美。春日裡來香山登高望遠、溜溜腿,是極好的。尤其是香山的楓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