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蕉盆栽
Ⅰ 龜背竹的特點以及養護
龜背竹屬於灌木,在我們這又叫鐵絲蘭,是一種攀援生長的常綠植物,它的莖非常粗壯,上面附有許多氣根,像電線一樣,所以我們又把它叫作電線草,它的葉片寬度大概在50厘米左右,葉片光滑有不規則的洞。龜背竹原產於墨西哥,後來引入我國,廣泛的用於盆栽種植,點綴傢具等等,全國各地都有種植。它喜歡溫暖濕潤的環境,一般盆土要選擇腐殖土和園土、河沙土等混合來種植龜背竹,以保證它生長過程中有足夠充分的養料,龜背竹是喜陰植物,夏天太陽光強烈的情況下要把盆栽移到沒有陽光直射的地方。它的生長溫度大概在15-25度左右,10度以下它就會停止生長,所以天氣比較冷的地方要把它放在溫室大棚中種植。龜背竹的葉片奇特,上面有不規則的洞口等等,可以作為盆栽觀賞植物來種植,放在家中可以增添幾分趣味。
龜背竹
Ⅱ 龜背竹什麼時候換盆好 龜背竹怎樣換盆、有哪些注意事
龜背竹因葉形奇特,葉色濃綠吸引著不少花友的眼球,是很好的觀葉植物,因而受到很多人的喜愛。那麼,龜背竹什麼時候換盆好呢?龜背竹要怎樣換盆呢?下面介紹龜背竹的換盆方法和注意事項。
一、龜背竹換盆時間
龜背竹生長迅速,每年需換一次盆,為植株生長提供充足的空間。換盆在每年3-4月間進行。
二、龜背竹的換盆方法
1、選土:換盆龜背竹盆栽通常用腐葉土、泥炭土或細沙土。也可以在盆底放些蹄片、碎骨等作基肥,填進腐葉土、菜園土、砂土各1/3混合配製的培養土。
2、換盆:上盆時先將植株的土坨從原盆中倒出。其作法是,先用一手托住盆面,將盆倒置,並輕輕叩擊盆邊,使盆土與盆脫開,再用另一手抓住盆底孔,將盆提起,使植株脫出,將土坨和舊土去掉一部分,但注意不可傷根太多,清理好的植株可比栽植在較原盆大一號的盆中。
三、換盆的注意事項
1、換盆以後,放在溫暖及半陰處培養,要經常保持盆土濕潤。
2、龜背竹換盆後應立即澆水,待緩苗以後,可正常澆水。
3、龜背竹在換盆前應當將植株上的枯黃葉片、枝條及時剪掉和摘除,以保持清潔。
【小貼士】龜背竹怕烈日曝曬,可久放窗口通風處;入冬應移置室內保暖,保持溫度5℃左右。
龜背竹能在室內養嗎?龜背竹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龜背竹是一種常綠藤本植物,因為其葉子的形態非常像烏龜的殼,所以就被成為龜背竹。那麼,龜背竹能在室內養嗎?答案是肯定的,其葉片寬大且是常年翠綠,四季顏色靚麗,是一種比較耐養的室內植物。龜背竹不僅能夠吸收二氧化碳,凈化空氣,而且還能陶冶我們的情操,也常被作為露地綠植來栽植,綠化道路。下面我們就詳細了解下龜背竹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都有哪些吧!
龜背竹的基本信息:
龜背竹幼葉呈心形狀,無孔,長大後成廣卵形,葉脈間有橢圓形的穿孔,葉具長柄,深綠色。佛焰花序,佛焰苞舟形,11月開花,淡黃色。龜背竹又名蓬萊蕉、電線草,是天南星科常綠攀援觀葉植物,莖幹上著生有褐色的氣根,形如電線,故名電線草葉卵圓形,在羽狀的葉脈間呈龜甲形散布許多長圓形的孔洞和深裂,其形狀似龜甲圖案,莖有節似竹干,故名龜背竹。
龜背竹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介紹:
1、土壤:龜背竹喜疏鬆、排水良好的土壤,可用園土、河沙、腐葉土混台配製。
2、溫度:龜背竹喜溫暖,生長適溫為15-25℃。冬季室內越冬不能低於5℃。
3、水分:龜背竹喜濕潤,盆土保持干而不裂、潤而不濕為好。空氣濕度以60%為佳。夏季每天應給葉面噴霧和淋水,保持葉色鮮亮。冬季不能給葉面噴水,否則葉面會出現黑色斑點,甚至發黑腐爛。
4、施肥:4-9月為生長旺盛期,每半個月施1次稀薄液肥。生長期2周左右澆1次二八成或三七成氮素液肥,促使植株健壯。秋後增施磷、鉀肥,使莖干粗壯,防止倒伏。
5、修剪:定型後莖節葉片生長過於稠密、枝蔓生長過長時,注意修剪整株,力求自然美觀。若欲使莖蔓迅速長高,可適度修剪下部老化葉片。另外,初栽成長的植株,要及時設架綁扎,定型後注意整株修剪,力求株形美觀。
龜背竹的花語是什麼?
在南方庭院中經常看到這樣一種植物,它被人們種植在水池旁,顯得格外的自然大方。它們還出現在飯店大廳以及室內花園的水池的大樹下,將飯店及花園裝飾的頗有熱帶風格,它就是龜背竹。你知道龜背竹的花語是什麼嗎?本期的植物花語帶你走進龜背竹的世界,一起來看看吧。
龜背竹的花語:健康長壽
龜背竹為天南星科龜背竹屬植物。葉形奇特,孔裂紋狀,極像龜背,故而得名。莖節粗壯又似羅漢竹,深褐色氣生根,縱橫交差,形如電線。其葉常年碧綠,極為耐陰,是有名的室內大型盆栽觀葉植物。龜背竹在歐美、日本常用於盆栽觀賞,點綴客室和窗檯,較為普遍。
背竹又名蓬萊蕉、電線蘭、龜背芋、龜背葉,為天南星科龜背竹屬植物。葉形奇特,孔裂紋狀,極像龜背。莖節粗壯又似羅漢竹,深褐色氣生根,縱橫交差,形如電線。其葉常年碧綠,極為耐陰,是有名的室內大型盆栽觀葉植物。龜背竹在歐美、日本常用於盆栽觀賞,點綴客室和窗檯,較為普遍。南美國家巴西、阿根廷和美洲中部的墨西哥除盆栽以外,常種在廊架或建築物旁,讓龜背竹蔓生於棚架或貼生於牆壁,成為極好的垂直綠化材料。
綠蘿什麼時候換盆
不得不說綠蘿是最普及的一種植物,本文我們來說說綠蘿什麼時候換盆,其中會涉及綠蘿換盆用什麼土、綠蘿什麼時候扦插、綠蘿什麼季節換盆等這些花友們都需要的實用知識。
1、綠蘿什麼時候換盆
只要溫度合適,綠蘿一年四季都在生長,所以和月季等花卉的換盆不同,不需要考慮時間,不過最好不要在夏季的中午換盆,可以選在傍晚換盆,這樣換盆後澆透水,經過一夜的緩苗,很快可以恢復。
2、綠蘿換盆用什麼土
因為綠蘿生長快,所以對養分的需求也高,如果有條件的花友,建議選擇肥沃的營養土或者泥炭土也可以,當然綠蘿是一種不挑剔的植物,手頭自己的配的土也是可以的,只要透水性好就可以了。
3、綠蘿什麼時候扦插
很多花友喜歡隨手剪一節綠蘿扦插,綠蘿扦插一年四季都可以進行,但是我國氣候北方冷,有暖氣的無所謂,如果是南方地區沒有暖氣,冬季溫度又不高,那最好不要扦插,可以等天氣暖和了進行。
4、綠蘿什麼季節換盆
這個問題和前面的綠蘿什麼時候換盆,基本一樣,這里就不多啰嗦了,只要養護環境溫度不低,一年四季都可以進行。
Ⅲ 龜背竹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龜背竹,攀援灌木。莖翠綠色,粗壯,周延為環形,餘光滑葉柄翠綠色;葉片大,輪廓心狀卵形,厚革質,表層油亮,淺綠色,背部綠白色。
龜背竹的修剪方式
龜背竹為大中型綠葉植物,莖粗葉大,尤其是進行主莖的纖插時,要設架捆紮,以防倒苗變形。未確定型後支撐架拆卸。與此同時,定形後莖節葉片生長過度較密.枝杈生長太長時,留意整棵修剪,務求當然美觀大方。
龜背竹的換土換盆
每一年要換一次盆。換盆時間宜在3~4月間進行。換盆時去除陳土,剪去枯根,隨後在盆中加入漚肥有機肥料或磷、鉀肥作底肥。
Ⅳ 龜背竹怎麼養呢
龜背竹可以將房間里超過80%的有害氣體吸收掉,對甲醛和二氧化碳則更是具有非常強的吸收作用。龜背竹無論是白天還是晚上都可釋放出氧氣,使房間里的空氣保持清新自然。龜背竹晚上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可達其他普通花木的六倍以上,因此被譽為「天然清道夫」。
方法/步驟
選盆:
可使用泥盆、塑料盆、瓷盆、陶土盆,花盆口徑為植株冠徑的一半左右時尤佳。
2
土壤:
龜背竹對土壤沒有嚴格的要求,但在有肥力、腐殖質豐富、土質鬆散、吸水量大、保持水分的能力強的中性或弱酸性土壤中長得較好,以泥炭土或腐葉土最為適宜。
3
光照:
龜背竹是典型的耐陰植物,切忌陽光直射,以免葉片灼傷。盛夏期間要注意遮蔭,否則葉片老化,缺乏自然光澤,影響觀賞價值。
4
水分:
1、澆水要做到「寧干勿濕」,盆土維持潮濕狀態即可,切記不可水澇
2、空氣相對濕度最好控制在60%,當氣候乾燥的時候要時常向葉片表面噴灑清水。
3、冬天大家要適度少澆一點水,使盆土保持稍偏乾燥就可以,同時要按時用不冷也不燙的水清洗葉片表面,因為葉片吸附灰塵後不利於進行光合作用和觀賞價值也打了折扣~
5
施肥:
龜背竹比較嗜肥。在4-9月生長鼎盛時期內,可以每個月施低濃度的液肥一次。立秋後更是要加施1次磷鉀肥哦。施肥時不可以讓肥液污染葉面,且不能施用未經發酵及過濃的肥料~
6
病蟲害:
龜背竹易患褐斑病及炭疽病,可以用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來防治。
最後提醒大家,龜背竹有毒。其毒性為汁液有刺激和腐蝕作用,皮膚接觸引起疼痛和灼傷。未成熟的果肉台草酸鈣針晶體,食之則燒傷舌部。由此可見,龜背竹是有毒的植物,但它的毒性相比於同屬的滴水觀音來說,要輕微的多了。龜背竹的毒性主要通過深度接觸和食用起作用,只要不將食用它的汁液或將汁液揉入眼中、傷口,龜背竹的毒性是不會對人造成危害的。
Ⅳ 龜背竹的栽培
龜背藤又名蓬萊蕉、電線蘭、龜背芋,龜背竹,為天南星科龜背竹屬植物。葉形奇特,孔裂紋狀,極像龜背。莖節粗壯又似羅漢竹,深褐色氣生根,縱橫交差,形如電線。其葉常年碧綠,極為耐陰,是有名的室內大型盆栽觀葉植物。龜背竹在歐美、日本常用於盆栽觀賞,點綴客室和窗檯,較為普遍。南美國家巴西、阿根廷和美洲中部的墨西哥除盆栽以外,常種在廊架或建築物旁,讓龜背竹蔓生於棚架或貼生於牆壁,成為極好的垂直綠化材料。中國自20世紀80年代初,大量從美國引種龜背藤,播種的盆栽小苗深受群眾喜愛,曾出現龜背竹熱。至今,大型盆栽龜背竹成為賓館大廳的主要骨乾材料。南方用蛇木柱支撐生產的盆栽龜背竹,暢銷全國各地,成為廣東觀葉植物中的拳頭產品之一。龜背竹已進入到千家萬戶。
Ⅵ 龜背竹花。長啥樣啊!
龜背竹是非常常見的室內觀葉植物,又名蓬萊蕉、電線草,由於龜背竹(詳情介紹)的羽狀葉脈間呈龜甲形,外形和龜甲圖案非常像,故此命名。龜背竹原產於墨西哥熱帶雨林中,所以在我國北方均作室內盆栽。
龜背竹(詳情介紹)
龜背竹的莖綠色,粗壯,有蒼白色的半月形葉跡,周延為環狀,餘光滑,長3-6米,粗6厘米,節間長6-7厘米,具氣生根。葉柄綠色,長常達1米,腹面扁平,寬4-5厘米,背面鈍圓,粗糙,邊緣銳尖,基部甚寬,對折抱莖,排列為覆瓦狀,形如鳶尾,兩側葉鞘寬,向上漸狹,脫落後葉柄邊緣成縐波狀;葉片大,輪廓心狀卵形,寬40-60厘米,厚革質,表面發亮,淡綠色,背面綠白色,邊緣羽狀分裂,側脈間有1-2個較大的空洞,靠近中肋者多為橫圓形,寬1.5-4厘米,向外的為橫橢圓形,寬5-6厘米;中肋及側脈表面綠色,背面綠白色,兩面均隆起;I次側脈8-10對,基部的相互靠近,向上漸遠離,II、III、IV級葉脈網狀,不明顯。
中文學名:龜背竹
拉丁學名:Monstera deliciosa Liebm.
別稱:蓬萊蕉、鐵絲蘭、穿孔喜林芋、龜背蕉、電線蓮、透龍掌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單子葉植物綱
目:天南星目
科:天南星科
族:龜背竹族
屬:龜背竹屬
種:龜背竹
分布區域:原產於墨西哥,福建、廣東、廣西、雲南、北京、湖北等地均有分布
原產地:墨西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