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洞盆景
『壹』 養盆栽的盆子地下是不是一定要走洞
是的,盆栽盆子下面一定要有孔洞,那是澆水之後,讓多餘的水流出來,免得積水爛根。
『貳』 自然型盆景主要有哪些形態
自然型:模擬自然界孤木、叢林神貌,形狀多變,姿態萬千。其造型可概括為以下形式。
直乾式:樹干直立,枝條分生橫出,疏密有致,層次分明。此式能表現出雄偉挺拔、巍然屹立、古木參天的樹姿神韻。我國嶺南盆景的大樹型和浙派盆景的風格形式多屬此種。
斜乾式:樹干向一側傾斜,一般略彎曲,枝條平展於盆外,樹姿舒展,疏影橫斜,飄逸瀟灑,頗具畫意。所用樹材,有來自山野老樁,也有以老樹加工製作而成。一般樁景多採用斜乾式。
卧乾式:樹干橫卧於盆面,如卧龍之勢,樹冠枝條則昂然向上,生機勃勃,樹姿蒼老古雅,有似風倒之木,富於野趣。配盆多用長方形盆,可配山石加以陪襯,以求均衡美觀。
曲乾式:樹干彎曲向上,猶如游龍。常見的形式取三曲式,形如「之」字。枝葉層次分明,樹勢分布有序。川派、徽派、揚派、蘇派盆景常用此種形式。
懸崖式:樹干彎曲下垂於盆外,冠部下垂如瀑布、懸崖,模仿野外懸崖峭壁蒼松深海之勢,呈現頑強剛勁的性格。用盆多取高筒式,適於幾案陳設,因樹冠懸垂程度不同而分為下列三種情況:一是小懸崖:冠頂懸垂程度不超過用盆高度之一半者;二是中懸崖:冠頂下垂不超過盆底部為中懸崖;三大懸崖:冠頂下垂至盆底以下為大懸崖。
枯乾式:樹干呈枯木狀,樹皮斑剝,多有孔洞,木質部裸露在外,尚有部分韌皮部上下相連,冠部發出青枝綠葉,枯木逢春,返老還童又不失古雅情趣。日本常用人工造成枯乾式。
劈乾式:主幹劈成兩半,或劈去一邊,使樹干呈枯皮狀態,然後讓這一劈干長出新枝葉,再進行藝術加工,使其古拙、奇特。
附石式:這種形式還是以突出樹樁為主,山石為配景(有時也以山石為主),樹根附在石頭上長,再沿石縫深入土層,或整個根部生長在石洞中,好像山石上生長的老樹有「龍爪抓石」之勢,古雅如畫。樹樁主幹有直干、斜干、曲干、枯乾等多種形式。如附在一塊枯木上生長,稱之為木附式或叫貼木式。
單乾式:每盆只種樹一株,一個主幹。主側枝分布均勻,構圖簡潔,挺秀莊重,這是盆景中最常見的一種形式,它可以是直干。斜干、曲乾等形式。
雙子式:樹二株或樹一株,干為二,而造型可以多樣化,分主次、高低、正斜,生動幽雅,富於畫意。
三乾式:樹一株(或三株),干為三。要有主次之分,忌雷同,應做不等邊三角形構圖,有高有低,有直有斜,使其具活潑古雅之趣。
叢林式:多株叢植,宛如原野,山間簇生叢叢疏林。
提根式:通過栽培技藝和造型手法,變化虯曲蜿蜒的根系形態,呈蒼古氣勢。
連根式:連根式地上部分多干或叢林,根部裸露相連,這種形式多選用植株根部易萌發不定芽的樹種,如福建茶、火棘等。另有兩種根枝相連的「過橋式」、「提籃式」。
垂枝式:利用某些樹種或品種枝條下垂的生長習性稍微加工而成,如垂柳姿態。常用樹種有迎春、檉柳、垂枝梅、垂枝碧桃、龍爪槐等。
枯梢式:模擬自然界老樹枯枝或受雷擊的現象,樹木顯得老態龍鍾,奇特古雅。
多乾式:樹干叢生,高低參差,虯枝四齣。其中又有雙乾式、三乾式或一本多乾式之分。
風動式:枝葉風飄一方,富有動感,如疾風勁草。
『叄』 盆景好不好,是看那些方面有人說觀賞盆景要先看根盤、枝幹、葉片,是嗎
一盆盆景的好不好,主要看這個方面有沒有處理好,把這6個方面處理好了,不管誰來鑒定,都算的上是一盆好盆景。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畢竟法無定法,按照自己的意境來創作盆景,自由發揮,也能創作出優秀的盆景,甚至還會有意外的收獲,但最終,還是脫離不了我下面所說的6個方面的范疇。
一盆盆景,經過這6個方面的處理,處理好了,肯定算的上一盆精品盆景,而這6個方面也是盆景製作中最基礎的,萬變不離其中。我是@花房姑娘娟子,給大家持續帶來盆景方面的經驗、技巧,記得給個關注和點贊,謝謝!
『肆』 盆景長得稀稀疏疏,怎樣才能讓盆景的根系發達枝葉茂盛
家裡的花總是長得不好,枝葉長的很薄,多半是因為盆土沒有正確使用。在配製花土時,沒有加入一些柔軟透氣的材料,導致盆土在養了一段時間後變硬,導致植物生長不旺盛。花要茂盛,首先要把根長好。如果盆土滲透性差,容易形成板結,養分非常匱乏,植物就不容易長出新根。即使長出根,也很細,不能很好地吸收營養。
花卉栽培過程中,如果長期使用無機肥料為花卉補充養分,時間長了容易造成土壤板結。室外庭院養花,平時也要配合一些有機肥使用,可以改善土體結構,使盆土更加疏鬆透氣。淘米水、去皮水、雞糞、羊糞、豆餅肥等。平時在家裡發酵的,可以經常應用在花盆中,改善土壤孔隙度,使花朵生長更加旺盛。一旦盆土變硬,會嚴重影響花的正常生長和開花。如果盆土變硬無法改變,可以先把這些東西引入盆土,暫時改良,也可以為盆土增加營養,提高整體滲透性。
『伍』 吸水石盆景如何種植植物
吸水石顧名思義,能夠有很好的吸水效果的石頭,而這種石頭大部分是沙積石,軟而又脆,可以很容易在上面開出孔洞,栽上各種小綠植,平時不但能夠當作盆景觀賞,而且它還能吸收水中水分,然後散發在空氣中,也被很多人稱為加濕器,所以有很多人喜歡,但是我們種植植物之前,先用工具開孔,然後在選擇非常耐濕的綠植栽種即可。
吸水石盆景一般都很大,並不適合栽種比較大型的植物,而適合點綴一些小的綠色植物,比如天胡荽,虎耳草,鐵線蕨,漆姑草,酢漿草,石菖蒲,翠雲草,銅錢草等,這樣點綴整個盆景更美觀!
『陸』 誰知道這個盆景是什麼石頭
石灰華,又名孔石,屬於石灰石和大理石。 一般是奶油色或淡紅色,由溫泉的方解石沉積而成。因水流從從沉積的廢石灰渣堆中流出,溶解石灰渣中的鈣,重新堆積而成。石灰華因為是碳酸鈣沉積成的,有些會有葉子的印痕,有些還包裹了大片的植物體,但一般年代不久,只能算亞化石。也有一定的保存、觀賞價值,這些堆積物中有許多孔洞,這些孔洞可以存、吸水。這些小孔需要用合成樹脂或水泥填滿,否則需要大量的養護工作。
『柒』 盆景開始造型時,如何找出最好看的一面要從哪幾個方面來看
很多剛接觸盆景的新手盆友們,通過各種觀賞盆景、學習製作技巧,等到自己動手的時候,還是會抓瞎,手忙腳亂的。面對一個樁才,最初的設計是最重要的,如果最初沒有設計好,隨著盆景製作的進行,會出現各種問題,等到後期再用各種的方法去彌補不停出現的問題,那麼,這次的盆景製作算不上成功,還可能出現一些難以挽回的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