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竹子旱死
A. 竹子還會發新芽嗎
不會吧,我家的竹子快給旱死了,中午一曬葉子就捲起來
B. 盆景竹子枯萎怎麼辦
抄竹子葉子枯萎了的治療方法如下:
1、出現少量病葉及時剪除燒毀。發病初期可用1∶1∶100的波爾多液噴灑,也可用53.8%的可殺得干懸浮劑1000倍液噴灑,或用10%的世高水分散顆粒劑3000倍液噴灑植株。
2、家庭少量病葉出現,可在剪去葉片枯死部分後,在斷面的正反兩側塗抹達克寧霜軟膏,可有效防止病斑的再出現或擴展。
C. 盆栽青竹枝葉乾枯脫落
其實竹子不適合盆栽的,因為竹鞭是橫向生長的,
最後竹子會撐裂花盆,或是無版法正常生長死亡。權
想盆栽好竹子,那就得盡量選擇小型的品種配上較大較寬的花盆。
青竹,竹子,禾本科多年生木質化植物。竹枝桿挺拔,修長,亭亭玉立,婀娜多姿,四季青翠,凌霜傲雨,倍受我國人民喜愛,有「梅蘭竹菊」四君子之一,「梅松竹」歲寒三友之一等美稱。
D. 竹子葉子乾枯是什麼原因
感染病蟲害,澆水過度,施肥過濃
竹子的葉子發黃乾枯,可能是病蟲害的緣故。可能是滋生了蟲害,比如蚜蟲、蚧殼蟲等,也會汲取葉子中的汁液,導致葉子枯黃。發現竹子有染上病蟲害的跡象,可以剪掉病蟲葉子,然後集中起來燒毀掉,對應噴灑殺菌劑或殺蟲劑。
竹子正常生長期間需要適量澆水,保持水分適宜,滿足竹子的生長需求即可,如果澆水太多的話,根部會大量積水,根部無法正常呼吸,從而導致爛根,引起葉尖發黃乾枯。平時澆水應適量,當出現大量積水時,應注意鬆土排水。
正常生長期間,竹子需要適量施肥,如果施肥過多、過濃的話,會導致燒根,影響到水肥吸收,引起竹子的葉尖發黃乾枯。可以先停止施肥,大量澆灌水分去稀釋肥液,後期堅持薄肥勤施。
(4)盆栽竹子旱死擴展閱讀:
竹蟲害主要有蚜蟲、介殼蟲等,可用80%敵敵畏乳劑或40%樂果乳劑1000倍液噴灑;病害主要有煤污病、叢枝病等,要加強管理,及時修剪病株,竹叢枝病加強竹林的撫育管理,砍伐老竹,保持適當的密度。
並進行鬆土、施肥,以促進竹林生長旺盛。發展新竹林時,應從無病竹林中選取母竹。發病初應及早砍除。竹稈銹病加強竹林經營管理,合理砍伐,不使竹林過密,也可減少病害的發生的機會。
還要加強通風,如果竹子種植太密,或者是種植位置通風不好,都會導致空氣不流通,從而黃葉、干葉。養殖時要保持好間距,保持良好的通風,竹子生長過密的話,可以適當疏剪。
E. 竹子葉子枯萎了怎麼救
施用礬肥水,竹原產南方,喜弱酸性土壤,家庭盆栽時應適當施幾次礬肥水,使土壤變成弱酸性。控制澆水,這是重要的一環。當竹筍露出盆土時即應控制澆水,使盆土比較乾燥。當母本竹梢葉片呈輕度萎蔫時,把竹子置蔽蔭處片刻,先向葉片噴水,1小時後澆透水,翌日置陽光充足處養護5~6天,再澆水,這樣反復多次,待新竹長到理想高度時,再恢復正常澆水。 適時打尖根據竹子大小、粗細的不同,待新竹長到一定高度時(一般是在理想高度的80%左右),把竹筍頂端剪除5~8厘米,使竹子結頂,促使側枝生長。第一次打尖後,頂部枝生長很快,應進行第二次打尖。根據整個株型的高度需要,在第二或第四節上把上部剪除,促使二級側枝生長。剝掉竹籜,竹筍每節外面有一上尖下大、較薄的皮,稱為竹籜。筍籜內包著側枝的芽,當竹子長到一定高度時,可把竹筍既不竹籜剝掉1~2個,過7~10天再剝1個。若一次剝筍籜太多,會影響竹子正常生長。剝籜後有利側枝發育,可以起到矮化植株的目的。 如果葉子枯萎的厲害,建議你下決心剪除老竹竿,保留今年發的新竹,到秋天時控制發筍。
F. 為什麼大竹子載到花盆裡活不了
大竹子栽到花盆裡,對管理要求較高,不過只要用心,也是可以成活的。
竹子在愛花者眼中從來都是氣節高貴的象徵,可是竹子多數都是野生,有什麼方法能把大竹子移栽到花盆裡呢?
新栽好的竹子不要被太陽直射,要放在通風好氣候溫暖濕潤的地方。如果室溫乾燥一定要每天三次給竹子噴水,但是根部不要澆水太勤,通常竹子不容易爛根但是也要防患於未然。
養竹子也要防治病蟲害,對它威脅最大的是蚜蟲和甲殼蟲。這些蟲子一旦對竹子造成侵害就很難根治,所以每個三個月就要給竹子噴施殺蟲劑進行預防。
以上就是盆栽竹子的養殖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到更多喜歡在家裡樣竹子的朋友們。
G. 盆栽竹怎麼培養,為什麼最近好像一下子枯掉很多枝
觀賞竹的養護管理
一、水分管理
竹子喜濕潤,怕積水。栽植後的第1年水分管理最為重要,將直接影響母竹的成活。母竹經挖、運、栽植,根系受到損傷,吸收水分能力減弱,極易由於失水而枯死和排水不良而鞭根腐爛。因此,若久旱不雨、土壤乾燥時,必須及時澆水,而當久雨不晴,林地積水時,又必須及時排水。
竹子成林後,水分管理也很重要。乾旱期必須及時澆水灌溉,促進生長。重點在3月至5月竹筍生長期和7月至9月竹鞭生長與筍芽分化期。3月至5月竹筍生長需水量較大,在竹筍出土前應澆水灌溉,出土後保持土壤濕潤。7月至9月竹鞭生長旺盛,筍芽開始分化。如果缺水,會影響竹子行鞭及筍芽分化形成,來年新竹數量減少。
二、肥料管理
散生竹施肥以有機肥為主,結合速效肥。新造竹林,竹鞭伸長不遠,施肥以圍繞竹株開溝放入為好。隨著立竹量的增加,施肥量可逐年增加,施肥方法也可改溝施為均勻撒施,結合鬆土,將肥料翻入土內。
施肥可在一年中以下4個不同生長時期進行:第一個施肥時期是在竹林新竹長成後的6月份(發筍成竹較遲的竹林,可適當推遲),稱為 「長鞭肥」。施肥應以化肥結合有機肥進行,結合鬆土,將腐熟的有機肥撒於地表,深翻入土中。第二個施肥時期是在竹林開始筍芽分化的9月份,稱為「催芽肥」。宜施速效肥或人糞等液體肥料為好。第三個施肥時期是竹林處於緩慢生長的12月份,稱為「孕筍肥」。施肥主要採用有機肥為主,將廄肥、堆肥等有機肥料直接鋪撒在竹林地表,鋪撒在地表的有機肥可待翌年的6月份,竹林進行深翻鬆土時,深埋地下。第四個施肥時期是在竹林出筍前的3月份,稱為「長筍肥」。施肥主要採用速效性的化肥為主。
三、除草鬆土
新造竹林,竹子稀疏,陽光充足,雜草容易孳生。因而在竹林郁閉之前,每年要鬆土除草2次至3次。竹子成林以後,雜草的生長得到了控制,鬆土的目的主要在於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狀,提高土壤的透氣性,更新鞭根系統。一般竹林可選擇在6月(發筍成竹較遲的竹林,可適當推遲)深翻鬆土,深度在25厘米至30厘米。在鬆土的過程中,要及時挖除老鞭和竹蔸,釋放林地空間。
四、調整竹林結構
竹子的觀賞性和樹木不同,大多數竹子都有老化的現象,而樹木則越大越壯觀。調整竹林的結構(包括密度結構、徑級結構和年齡結構),保證觀賞竹子的出筍數量,對老竹進行更新,使竹林保持一定的密度和葉面積指數,促進竹林生長。挖除老竹的時間,可結合鬆土,最好在6月份一起進行。需要鉤梢竹子可在新竹完成抽枝展葉後的6月份進行。
五、修剪型態
竹子的生物特性是在某一個季節有少量換葉現象,在觀賞竹子的整個生長過程中,不斷地修剪舊竹葉,或根據竹子的型態修剪成圓型、方型、扁型等各種型態,有的竹子可重點突出觀葉,有的竹子可重點突出觀稈。
六、病蟲害防治
觀賞竹林蟲害主要有竹蚜蟲、竹介殼蟲等,可用80%敵敵畏乳劑或40%氧化樂果乳劑1000倍液噴灑; 病害主要有煤污病、叢枝病等,應加強撫育管理,及時清除病株。
http://www.flowerchina.net/Class.asp?ClassID=3
http://www.chinese-plant.com/01/03_1.htm
http://www.hebly.gov.cn/hbhh/scjs/yhdq/hh-1.htm
http://www.cnhmdw.com/article/list_yhgl.asp
http://salalabbs.800buy.com/read.php?tid=10950&fpage=&toread=&page=1
http://www.nseedling.com/miaoyoutiandi/index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