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郭盆栽
㈠ 有哪些電視劇或者電影里的二人或多人片段很經典的
《剪刀手愛德華》約翰尼·德普與薇諾娜·瑞德的作品。愛德華是一個長著剪刀手的人,他被帶到小鎮上,後來因為女主金的舊愛吉米造成的輿論而使全鎮人開始討厭他。也是在劇末,愛德華把吉米殺死了,然後小鎮的人全都趕來了古堡。金抱著愛德華,拿出另外一幅剪刀手,說:「他已經死了,不信你們進去看看。」其實,他這是在保護愛德華,因為小鎮居民不了解古堡,最後,金保住了愛德華。幾十年後,金老了,金和孫女講起她與愛德華的故事。孫女問:「那你為什麼不去找他呢?」金笑笑說:「不,親愛的,我已經老了,我只願他記得我當年的樣子。」這是經典台詞,看到這,我莫名的哭了。
㈡ 哪些植物能預報天氣
柳樹:如果柳樹萌芽時間提前,表明春季溫度回升快,氣溫偏高;萌芽時間推遲,則說明溫度回升慢,氣溫版偏低?
含羞草:用手權碰一下含羞草,如果它的葉子閉縮得快,張開還原慢,說明天氣將連日晴朗;反之,天氣將轉陰雨?
古析樹:每當久晴轉雨或久雨轉晴,古析樹樹枝上都會冒出青煙,向人們預報天氣的變化?
青苔:在大雨之前,由於氣壓劇降,水面上壓力減小,河塘底的苔蘚就會浮出水面?所以,農諺有"水底泛青苔,必有大雨來"的說法?
桐油樹:初生花蕾呈紅色,預示當年將會乾旱;花蕾呈白色,預示夏天雨水多;樹葉落得早,預示冬天來得早?
㈢ 什麼樣的小盆栽適合種在寢室里
1、仙人掌,仙人球:
仙人掌呼吸多在晚上比較涼爽、潮濕時進行。呼吸時,吸入二氧化碳,釋放出氧氣,被稱為「夜間氧吧」。雖然仙人掌可以吸附灰塵凈化空氣,但是它並不具有防輻射功能。
盆栽用土,要求排水透氣良好、含石灰質的沙土或沙壤土。新栽植的仙人掌先不要澆水,每天用噴霧噴幾次即可,半個月後才可少量澆水,一個月後新根長出才能正常澆水。澆水時,忌淋濕莖體。
2、蘆薈:
蘆薈也是吸收甲醛的好手,可以吸收1立方米空氣中所含的90%的甲醛。
蘆薈具有防曬護膚,排毒養顏的作用,食用蘆薈具有健胃通便、平衡血壓的功能。但是世界上500多種蘆薈中,只有十幾種是可以食用的,使用前要確認其葯用價值。
3、吊蘭:
吊蘭養殖容易,適應性強,是最為傳統的居室垂掛植物之一。
吊蘭可以將室內的一氧化碳、過氧化氮等有害氣體吸收並輸送到根部,再經過土壤里的微生物分解成無害物質,作為養料被吸收掉。 吊蘭在自身的新陳代謝中,還能把空氣中的甲醛轉化為糖和氨基酸等物質。並且能夠分解復印機、列印機所排放的苯,還能「吞噬」尼古丁等等。是名副其實的「空氣凈化器」。
4、虎尾蘭:
研究表明,虎尾蘭可吸收室內80%以上的有害氣體,吸收甲醛的能力超強,並能有效地清除二氧化硫、氯、乙醚、乙烯、一氧化碳、過氧化氮等有害物。並且虎尾蘭堪稱卧室植物,即便是在夜間它也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虎尾蘭適應性強,性喜溫暖濕潤,耐乾旱,喜光又耐陰。對土壤要求不嚴,以排水性較好的砂質壤土為最佳。
㈣ 山茶花怎麼養,山茶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山茶花的養殖方法:
1、土壤選擇:山茶花通常喜歡高溫多濕的環境,不太挑土質,但最好是以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為宜(PH值5-6.5),夏季不幹燥且接近鹼性的土壤。
2、溫度要求:山茶花喜溫暖濕潤氣候,較耐陰,忌曝曬。抗寒力因品種而異,接近原始種的品種能忍受-10℃低溫,名貴品種抗低溫能力就差。
生長的最適溫度為20-25℃,超過35℃就會出現日灼。始花溫度為2℃,適宜開花溫度為10-20℃之間。夏秋高溫季節應遮蔭降溫。
3、光照要求:山茶花在半遮陰處生長良好,但為了使花色更加艷麗,最好放在光照充足的地方種植。在幼苗尚嫩的情況下要特別避開盛夏午後的強烈光照。
4、施肥方法:山茶花喜肥沃、疏鬆、微酸性的壤土或腐殖土,pH值在4.5-6.5范圍內都能生長,要求排水良好,不積水,以免爛根。
但要求空氣濕度大,忌乾燥,年降水量1200mm以上地,只要大雨後及時排水,都能生長良好。因此,山茶花育苗和栽培過程應經常澆水,保持土壤和空氣濕潤。要求補肥次數多、濃度低,切忌一次高濃度、大劑量施肥。
5、澆水方法:夏季不要使其特別乾燥,要每天澆水,為了使花盆不幹燥,進行灌水式澆灌更好。
盆栽情況下,山茶花結了花苞卻不開花甚至產生落苞現象,是由水分不足造成的,因此在結花之時要經常噴霧以提高濕度防止落花。
山茶花的養殖注意事項:
1、注意不要把山茶花放到烈日曝曬:
山茶花是喜半陰半陽的環境,喜溫暖濕潤。山茶花生長的最適溫度是15-25℃,所以適宜在夏天有半陰或散光,冬天南面受全光,而北面有風障的地方栽種。
夏天高溫時要在枝葉上及其周圍噴灑水霧,降溫防燥。6至9月間則要進行遮陰處理。
2、注意不要隨意改變山茶花的擺放方向:
山茶花適應性較差,在4至9月間抽芽長蕾時期不能隨意改變山茶花的擺放方向,以免原來靠陰面的葉片突然接觸強光而凋落。
3、注意不要用鹼性的土壤養殖山茶花:
山茶花根肉脆弱,要用土壤疏鬆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粘性、鹼性土均不適合,石灰質土更不能用。
而且盆土最好二三年換一次,換盆時注意要在盆底墊基肥,可用少量的頭發、骨粉、雞毛、禽類等含過磷酸鈣的物質。換盆時間選在「雨水」至「立夏」兩個季節之間進行比較好。
4、注意不要給山茶花澆過多水,施過濃的肥:
山茶花為肉質根、澆過多水容易爛根,必須適量。乾旱高溫時要每天向葉面澆水兩次。山茶花喜肥,除花期外,平時可薄肥勤施,但切忌施過濃的肥,否則容易傷根並導致植株被燒死。
肥料以磷鉀肥為主,氮肥為次,用三分腐熟的餅肥、雞糞或人糞混七分水為好。夏、秋二十天左右施一次,以促使山茶花生長旺盛,植株健壯。
(4)小郭盆栽擴展閱讀:
山茶花簡介:
山茶花(學名:Camellia japonica L.),又名:山茶、茶花,山茶科、山茶屬植物屬常綠灌木和小喬木。古名海石榴。
有玉茗花、耐冬或曼陀羅等別名,又被分為華東山茶、川茶花和晚山茶。
茶花的品種極多,是中國傳統的觀賞花卉,「十大名花」中排名第七,亦是世界名貴花木之一。分布於重慶、浙江、四川、江西及山東;日本、朝鮮半島也有分布。
㈤ 墨蘭十大名品有哪些
墨蘭十大名品有:金嘴、秋榜、企黑、企黑爪、金邊墨蘭、日向、金鳳錦、企劍白墨、神州奇、花溪荷蝶。
墨蘭,又稱報歲蘭、拜歲蘭、豐歲蘭等,原產於我國廣東、廣西、福建、雲南、台灣、海南等南方區域,特別是廣東和雲南的業內人士最喜歡栽培和鑒賞。墨蘭通體的基礎特徵有:葉子呈帶狀,全緣,近革質,暗綠色,有光澤,花色各式各樣,但多為紫褐色且具有深紫脈紋路,花常具有想起,花瓣比萼片短而寬,向前伸展,覆蓋於蕊柱之上。墨蘭的花期一般是1月到3月,品種甚多,但也有少數是在秋季開花的。墨蘭的主要功用是用它裝點室內環境和作為饋贈親朋的主要禮儀盆,花枝也用於插花觀賞,下面讓我們來簡單介紹幾種墨蘭中的名品吧。
(墨蘭品種:花溪荷蝶,圖片來源:網路圖片)
4,花溪荷蝶。由順德何建國培育並命名,是墨蘭奇花,葉色深綠,花5至10朵,蝶花,花紅中帶黃,萼片寬厚,唇瓣下垂有大紅點 。
㈥ 十一假期,這些地方真的人少好玩(不是單位)
策劃| 《人物》&每日人物編輯部
人不多,路也不遠
01
浙江杭州茅家埠
推薦人: @公子檀央
我一直嚮往江南的水鄉,尤其是杭州。我是北方人,見慣了青山黃土之後,更希望看一看婉轉的江南水鄉。
杭州的城市氣息還是比較濃厚,到了西湖以後被攢動的人流勸退。然而坐公車時候,無意碰到茅家埠,從站台往裡走走,便能見到開闊的水面,當時便知道這正是心中想要的風景。
找到茅家埠其實很不容易,下了公交車是在山裡的樣子,感覺根本沒有湖,然後問旁邊的居民,一路彎彎繞繞才找到,而且是被樹叢掩映著的,但是穿過去第一眼看到,整個人就有那種被炸開的感覺,就可能是覺得夢里見過,但一直找不到的地方,突然出現在眼前了,更升華了一步,是那種「野渡無人舟自橫」的感覺。
我每去杭州必去茅家埠,這幾年江南連著下雨的時候,我一定會去逛逛。江南水鄉不一定是要像古鎮一樣,中間是水兩邊是人家,它也可以是有野趣的,不為人知的。
02
廣州番禺海鷗島
推薦人:@ Shak
這是一個遠離市區的舒適地,就在蓮花山對面。有入海口、有海風、有陽光、有放風箏的地兒。在這里,沒有人認識你,你可以盡情地聽浪花聲,買雪糕車的雪糕吃。
但很可惜的是,我的小黃人風箏掉到了海里,飄走了。
03
浙江台州石塘
推薦人: @小郭Betty
這可能不是一個大眾會選擇的目的地,我的快樂也純粹屬於幸運——和對的人在對的時間里,走到對的城市跑到對的海邊吃到了對的食物,過了幾天神仙一樣的日子。
我甚至都不願意去寫這趟旅程的攻略,並且自私地希望這些彩色的石頭房子、熱情安靜貼心的民宿、屬於夕陽的magic hour、老奶奶在路燈下編織的草帽、靠近港口的游樂場、隱隱泛酸的西瓜、跑出車窗的調皮氣球、時隱時現的日月星光、由淺及深的藍天、成朵成片成絲成線的雲、三個來回不用停的泳池、靠山臨海的鮮甜小吃、電瓶車帶起的夏日夜風、好相處可獨處的完美旅伴、不用言語就能互相體會的心意、不需妥協就和諧的行程......統統打包,一起藏在這段睡到人間飯熟時的閑散時光里,不需要和任何人分享。
這么一段天堂般的回憶,就夠我在人間上躥下跳地折騰好一陣子了。
04
浙江舟山群島
推薦人: @柳穿魚
同學一看我發海的照片,就問我,又去舟山了吧?他們開玩笑叫我舟山一姐,枸杞島、花鳥島、衢山島,都是我愛的。
可能是由於生活在內地的原因,我很喜歡海。每次我覺得日子過不下去的時候,就很想去看海。海在我心中是浪漫的,而島是孤獨的,海島是浪漫的孤獨。我生活的動力就是攢錢在海島買一棟房,可以每天一個人看海、發呆。很多人會想到海子的《面朝 大海 ,春暖花開》,但我是想到的,是廬隱的《海濱故人》, 三五 好友在海邊生活在一起,多好。但在天與海之間,我只有我自己。
05
黃山休寧縣木梨硔村
推薦人: @叉叉夫人
我是一個特別喜歡小眾景點的人,每次去一個地方總會搜索一下附近的小眾景點。
在爬了兩天黃山、又去了西遞宏村這種傳統商業化景點後,我整個人都筋疲力竭,只想找一個地方躺一躺。正好是請了工作的假,我希望這一天沒有任何同事可以聯繫上我。而那個小村莊里,只有住的農家樂里有WiFi信號,這恰好滿足了我的需求。
在木梨硔村,只有一個可以被稱為景點的地方。那是一個小涼亭,如果你站在涼亭里,對著山下的村落拍照,山間的雲霧會讓你覺得自己置身雲端。這里也沒有手機信號,你完全不用擔心自己會忍不住看小說、刷 朋友圈 、打 游戲 ,你只用坐在那裡發呆就行了。我和朋友在那邊坐了一兩個小時,這對現代人來說,是難得的、且正在被逐漸壓縮的「失聯時間」。
每次旅行前,我都愛做攻略,但我也越來越發現,提前看了找資料的壞處是身子還沒動,就已經把期待值都用完了。 探索 冷門景點的好處是,沒有預期,一切未知。不管最終的體驗是好還是不好,它都是完全屬於你的。
06
福建泉州
圖源豆瓣
推薦人: @柳笛
很多人短期旅行會選擇去廈門,相比之下,福建另一個城市泉州的存在感,真的會低很多,今年夏天,如果不是為看一場李宗盛的演唱會,我和閨蜜一行四人也不會來到這里。但不得不說,三天兩夜的旅行之後,山,海,風車, 美食 ,讓我們發現了泉州隱藏的魅力。
從泉州市區一路往東,能開到位於惠安縣的小岞美術館,一座藏在漁村的美麗建築,有長長的木質結構走廊,下沉式的庭院,面朝 大海 ,甚是漂亮,身處其中,恍惚間以為自己到了京都。小岞美術館附近還有風車島,公路和風車沿著海岸線排開,海風吹拂,甚是暢快。
回到泉州市區,去爬了清源山,是真正的南方的山,石板路古樸,湖泊就落在山腰,一路上的植被,綠得像被顏料浸潤了一樣,大概就是我理想中森林的樣子。最重要的是,人真的很少,遊客 三三 兩兩,都很閑適。
沒有 美食 就不能談真正的旅行,我記得我們幾個在小岞美術館,一口氣幹完了四大碗崇正四果湯,一種類似於鮮芋仙的冰品,但更解暑,清涼甜蜜,是夏日的禮物。還有薑母鴨、面線糊、肉粽,不好意思,我要去擦口水了……
07
福建大嵛山島
推薦人:@喵喵耐心心
大嵛山島位於福建省福鼎市東南海域,風景絕美,山上有湖山邊有海。
我是和當時還是男朋友的老公一起去的,從中午走到傍晚,最後住進了海邊一個10平米左右的房間里。那天晚上,我們合吃了一碗海鮮面,散步的時候我莫名對他說了一句:「你之前受了太多的苦,遇到我,你的苦難就到頭了。」而他緊緊摟住我,一句話不說。
散完步,我們找了很久旅店都找不到,來來回回地走,最後還是海鮮麵店的老闆帶我們去的,其實我們在路口不知道走了多少遍。第二天早上吃了店家親手炸的餅,看到一塊墓碑,面朝 大海 ,正對太陽升起的地方,感覺這泥土下躺著的人好幸福,我現在也好幸福。
08
香港麥理浩徑
推薦人:@小尾巴
很多人去香港,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買買買,或者吃吃吃,但是,去香港,如果不走一趟麥理浩徑,你真的不知道香港居然如此之美。
這條路以前港督麥理浩爵士的名字命名,19 79 年10月26日啟用,從西貢到元朗,被譽為全球最美20條徒步路線之一,共十段路,全程100km,如果全部走下來——你幾乎能看盡香港最美的山和海。
麥理浩徑的起點是西貢的北潭涌,有公交車可以到達。從起點步行大概 三四 公里,美景就接踵而至了——萬宜水庫、地質公園、浪茄灣、西灣……其中,浪茄灣的驚艷程度真的超乎想像,是那種你正爬著山,然後一低頭,一片碧海、還有白沙灘——一個戒毒所面朝 大海 而建,有如此美景相伴,想必也會幫癮君子們更快地擺脫心魔。
麥理浩徑是一條成熟的徒步路線,每段景色各有各的美,而每一種美都是你不曾看到的香港的美。
09
青海哈拉湖
推薦人: @楊成
哈拉湖是青藏高原上內陸流域一個大型鹹水湖,也被稱為黑海,民間稱之為「第五大無人區」。
還記得我們駕車穿過無數土撥鼠洞圍繞的路徑,偶遇羚羊轉頭一臉懵,直到山峰漸退,遼闊的湖面浮現在眼前的時候,我們一同唱響《平凡之路》,差點激動到哭,感覺那是美好大自然唯我們獨享的奢侈,是讓我們體會到好像第一次登月的驚喜。
那晚,我們露營在 星空 下,極寒的空氣都不能讓我們的興奮勁兒冷卻下來。過了凌晨2點,看著月亮漸漸落下湖岸線,銀河漸顯,鑲滿鑽石的夜空,沒有人造光源,告別喧囂,星星一眨一眨亮晶晶的童話就在眼前,追不回的青春,忘不掉的人兒,都在寧靜中慢慢閃現。朋友的尤克里里奏響,我們凍的直跺腳也要給他打拍子,把僅剩的紗巾統統裹在他薄薄的輕羽絨外面,看他唱著,我們笑著,相擁著,直到累了,車窗結冰,慢慢睡去。
那一晚成了我們記憶長河裡璀璨的啟明星。
10
湖南崀山
推薦人: @藍小小
安利一波我的家鄉,湖南崀山——正兒八經的世界自然遺產。這里有丹霞地貌,也有層層梯田。因為交通不便,遊客一直不多,倒也因此落得清靜。每年我從上海回家,都一定要跑進山裡去,環著懸崖棧道,聽鳥叫、蟬鳴,數一大座一大座奇形怪狀的丹霞石山,慢慢遠處稻田變成金色,天邊有一灣夷江水清清淺淺地流。
11
北京格拉斯路
推薦人: @0931
那是我學會開車後第一次上路,租了輛Smart,帶著年輕的同事去采訪。
哆哆嗦嗦地發動了車,一頭霧水地跟著導航往前開——「前方路口請直行,不要走左側車道」之後,緊接著就讓我「左轉」,就這樣,走在最右側車道的我成功地錯過了左轉的路口,只能在下一個看上去非常不正規的路口嘗試著左轉糾錯。
然後,我就開上了一條只有兩條車道的小路,但是,這條路的兩側,是兩排密實的、筆挺的剛剛抽了新芽的樹,樹頂的枝杈交錯,似乎構建了一個特別的通道,開車駛過,是一種特別的穿梭感。我特意將車熄火,打開導航查了查這條路的名字——因為附近有一個樓盤叫格拉斯小鎮,因此這條路被稱為「格拉斯路」。
去年,我買了車,提車的第一天就帶著朋友去了這條路,除了樹,路的一側是靜靜蜿蜒的溫榆河,河畔,有密林,有步道,一抬頭,一架飛機剛剛飛過,最重要的是,那個周末的下午,我們在那裡見到的人,一隻手就可以數的過來。
直到現在,我依然認為,這是我在北京發現的——最美且最安靜的路,即便後來有人告訴我,它的真實名字叫——機場輔路。
人不多,但路有點遠
12
喬治亞
推薦人: @金鍾
今年夏天,我去了亞歐交界地帶的小國,喬治亞。取之不盡的森林,和後蘇聯時代的面貌,是它的迷人和不可替代之處。
我們本來是為了徒步去的。之前就知道,喬治亞在高加索山脈地區,有非常成熟的徒步路線,還有很悠久的徒步 歷史 。到了之後,果然,山腳下的小鎮上全是徒步的歐洲人,一個個身材高大,皮膚曬得發亮,背著包 三三 兩兩在山裡走。
比起我徒步過的其他地方,高加索最迷人的是那種氛圍。所有設施都是為徒步者服務的,物價便宜,沒有 政府 圈地的所謂景區,也沒有坐地起價。可能因為陽光充足,店主們各個都有能量,司機在山路上把車開得飛快。路上遇見的徒步者常常和我們打招呼,話也不多,就一句「have a nice day」!
有時候我們在山腳,走著走著,抬頭往上望,看到高濃密的綠色里頭,偶爾有紅色、黃色、灰色的小點,是一個個人在其中移動。也覺得有一種輕盈的感動。
現在回憶起來,還有一段路我印象很深。就是我們從高加索山脈一路向東,到首都第比利斯,那一段橫穿整個喬治亞的鐵路之旅。
你會看到共產主義的痕跡依然存在,但是又生動地感受到它的消失——鐵路沿線都是廢棄的工廠、車廂和生產設備,以前它們是國家的動脈,蘇聯解體後被棄之不用,但也沒人處理,依然站在原地。喬治亞早就有了自己的語言,也因為與俄羅斯交惡,在盡量清除對方的痕跡。但是過去留下了太多標語,那種有稜角的俄語字母,仍然在各處頑強地閃現。
鐵路經過工業城市的時候,也常常看到一些樓群,一看就是過去的共產主義社區,規模龐大,房屋格局相似,顏色漂亮、規整。但是隨著城市衰敗,人們都離開了,龐大的社區沒有一盞燈亮著,沒有一絲人類生活的痕跡。傍晚時起了霧,明艷又荒涼,看得人心驚。
與之相反的是,還有一些小區,雖然房子已經舊了,樓沒了顏色,運動設施都壞了,但是植被繁盛,松樹長得老高,小區空地里,都是年輕的生命。我們路過時正是黃昏,長夏還未盡,情侶在長椅上戀愛,小孩子尖叫追趕。新與舊,青春與灰敗,蓬勃與低沉,就在那一刻交織著。真奇怪啊,偏偏是這種晦澀不清、難以定義,令人念念不忘。
13
紐西蘭蒂卡波湖
推薦人: @小五
紐西蘭就是我心中的日月,太美,太透徹,沒有過濃的商業氣息,適合徹底清空自己,什麼都不想。其中首推蒂卡波湖,它位於紐西蘭南島,基督城和皇後鎮之間。
這里其實就是一片如鏡的湖水,但是度假不就是要徹底放空自己么,何苦去熙熙攘攘的景點打卡?
如果你去那裡玩,請一定要住在湖邊。每天早上推開窗,湖水盡在眼前。晚上,四下里靜悄悄的,用相機慢門可以捕捉牧羊人教堂頂上的 星空 。這里是世界上罕有的 星空 遺產保護區,常住居民只有300多人,人造光的使用被嚴格控制。因此,在這里,你可以看到和拍到完整的銀河。
蒂卡波湖是冰山融水積成的湖泊,常年水溫一直在10℃以下,適合鱒魚的生存。因此,玩累了,你還可以吃到美味的「高山三文魚」。如果還有富餘的體力,可以去庫克山遠足,完全原生態的碎石子路,費鞋,但是大家都悶頭走路,好帶勁呢!
14
摩洛哥
圖源視覺中國
推薦人: @Yino
這里是阿拉伯文化和歐洲文化的交融之地,混合著非洲原野的粗獷。在這里,你既可以見證高山流水,又可以捕捉田原野曠,晚上穿行在卡薩布蘭卡的小巷之中,一回眸看見阿拉伯小哥倚在牆邊閑聊著,頗具《北非諜影》的曖昧和剋制氣質。
如果對千篇一律的網紅景點感到厭倦,那就把視線聚焦在路上吧。在7天的時間里,別忘了包一輛私家車肆意在城市之郊的原野穿行。坐在副駕駛的位置,車載音響里有阿拉伯和西班牙風情交織的音樂,和司機師傅用英語手舞交錯地互動著,一路不停抓拍,而師傅也會在路上特意停下車來,告訴你,下來有一灣明亮的湖泊等待著你。
擔心7天浮光掠影的游覽會錯失許多驚喜,不妨將旅途置於2020年的春節假期。屆時可以於北京大興機場乘坐摩洛哥航空直達卡薩,僅持護照就可辦理入境,直航節約出的時間可以更為深入地與這個奇幻之境來一場神秘邂逅。
15
克羅埃西亞
推薦人: @Scarlett
在上一屆世界盃前,知道克羅埃西亞的人更少。我是2018年4月去的,正好是淡旺季交界的時候,天氣還沒有那麼熱。
從杜布羅夫尼克機場出來,uber司機在山丘公路上沿著海岸線疾馳,車里放著節奏鮮明的音樂,彷彿一下子就到了電影里主人公逃離糟糕的生活開啟新旅程的畫面。
十六湖國家公園因為積雪還沒完全融化,兩天的門票折人民幣30元而已,徒步絲毫不累,卻在轉角處總有趣味。想出海的話,克羅埃西亞的海真的分外清澈,藍綠交織層次感極好。老城作為《權力的 游戲 》拍攝地,也非常有韻味。
首都薩格勒布一開始不抱期望,結果沒想到街道、餐廳、失戀博物館都有意趣。每一餐都有海鮮和肉的搭配,新鮮而且不貴。這段旅行是和我閨蜜一起去的,晃晃悠悠的一周里,因為有好風景、有可以說知心話的人,不管有多少心裡的隱憂都顯得輕盈了起來,是一生難得的小假。
16
美國大提頓國家公園
推薦人: @一隻狗
大提頓國家公園位於懷俄明州北部,就在著名的黃石國家公園以南95公里。有網友評論說,大提頓國家公園處在一個尷尬的位置,總是被當成遊客游覽完黃石的「句號」,甚至被歸為黃石的一部分。
因為實習,我在這個非常荒涼的地方呆了整整五個月,所以我有大量的時間和機會去山裡面徒步,見證了這個地方從春天到秋天的景觀變化。每一次徒步,我都能見到很多野生的小動物,有小鹿,麋鹿,土撥鼠,還有比較少見的駝鹿(Moose)鼠兔,黑熊和棕熊等等。最辛苦最誇張的一次是走了一個大環線,最高的地方已經接近山頂,全程的路線都很美,有大河谷,小瀑布,還有冰川形成的U型谷、湖泊等等。
17
印度尼西亞 達拉灣群島
推薦人: @尹夕遠
達拉灣隸屬印度尼西亞東加里曼丹省,是西里伯斯海的一片群島,其中大部分無人居住。在國內,這里以潛水聞名。
我在這里見過超大型的barracuda魚群風暴(一般把魚群聚集在一起環形游動稱為storm),大到可以把我們一組潛水員全部包裹進去。雖然現在的自然類紀錄片製作越發精良,如《藍色星球》給我們展現了太多的海下盛景,但影像都是專業人士使用專業設備採集到的。親身見證這個級別的魚群就在自己面前,所帶來的震撼和感動,是一生都難忘的。
為了這一刻,我頂著強洋流在沙地上爬行了20分鍾,沒錯是用爬的,因為只用腳蹼踢水根本無法前進,甚至還在緩慢後退,前面隊員水肺里排出的氣泡不斷打在我臉上。洋流混合著沙粒和微生物,讓能見度非常低,一直在10-15米左右(清澈的海水如紅海,能見度能達到40米甚至更多)。在即將崩潰的那一刻,終於,像星際穿越一樣,這群美麗的精靈閃現在眼前,一切都順理成章了。它們在我上空盤旋,優雅的圍著一個中心緩慢游動,洋流彷彿對它們不起作用,陽光透過海水灑下來,形成丁達爾現象,魚身搖曳其中,如流動的水晶置於聖光。
那一潛,我吸光了自己的氣瓶,最終和兩個同伴共享了空氣才順利升上海面,對於潛水運動來說這是極其危險的,但我根本來不及恐懼,心裡一直在閃現那一片鱗光。
達拉灣不只有高難度的潛水,在陸地,同樣有很特殊的體驗。比如Kakaban島上的水母湖,世界上大部分水母都含有毒素,有的可以輕易蟄死一個成年人,但這里,中午艷陽高照,大群的水母升上水面進行光合作用,你可以徜徉其間,和這種比恐龍還早出現的古老生物平等享受同一個太陽。
這片群島還是印尼最大的綠海龜產卵地,其中Sangalaki島上有海龜保育中心可以上岸參觀,我去的時候,親眼目睹一個沙坑暗流涌動,接著一隻,兩只,十幾只,幾十隻,小海龜們傾巢而出,它們仰著頭,大睜著眼睛,黑又明亮,反射著陽光、藍天和樹影,生命以綻放的姿態開始寫下篇章。
達拉灣群島不太好到達,從雅加達坐飛機到巴厘巴板,再轉機到貝勞,然後坐三個小時 汽車 抵達碼頭,最後乘快艇2.5小時才能登島,島上幾乎沒什麼成熟的商業,更沒有 汽車 ,騎自行車30分鍾就可以繞島一圈,唯一的一條馬路是白沙鋪成的。但到達這里,才看到大自然的樣子。野貓遍地,小女孩扛著金槍魚回家,漁民利用潮汐捕魚,爐灶里燃燒著乾枯的椰子樹葉,太陽落山時,不知名的鳥落在芭蕉葉上鳴叫,等著第二天繼續飛向遠方。
18
義大利 卡普里島
圖源視覺中國
推薦人: @柏櫟
卡普里島最近因為向佐和郭碧婷的婚禮而頻頻出現在推文和微博里,幾年前,我和先生的蜜月也是在那裡度過的,那時它還算是一個偏冷門的小島。
我們從那不勒斯坐船去卡普里島。在船上,我暈得上吐下瀉,但義大利人格外淡定,甚至還有人在顛簸中看書。到了島上發現,它剛從當年冬季的閉島中恢復營業,零星開著門的只有一些奢侈品店鋪。我們住在一個紅酒庄園里,庄園的主人一邊經營旅店,一邊還去奢侈品店裡工作。
島上有山,山上有簡陋的纜車,一人一座,腳還伸在外面的那種。纜車會從當地人家的院落上空低低地掠過去,甚至能看到他們花園里放置的小矮人,它們都戴著尖尖的帽子。
卡普里島是許多人辦婚禮和度蜜月的選擇,而島上也非常應景地長滿了檸檬樹。蜜月旅行回家後,我買了一顆檸檬樹。結果比檸檬果實先長出來的,是葉子上的小蟲子。於是我就把盆栽扔了。有關春天的海、檸檬樹和義大利的回憶,也就一直留在了那個小島上。
人最少,且最尊貴
19
液相色譜-高分辨質譜(UHPLC-MS/MS)儀器分析實驗室
推薦人: @憶芬小憶芬
我是一名苦逼的研三學生。
這是我的寶貝儀器,價值500多萬。
別人都去找工作、跑招聘、復習國考了,我還在實驗室,苦苦守著這台隨便可能會出bug的儀器。沒辦法,誰讓畢業要緊呢?
對我來說,國慶節和我的儀器呆在實驗室,就是最好的度假勝地。因為要抓緊時間做出來數據、寫論文、投稿發表,我才能畢業。
半年來,除了洗澡、睡覺、上廁所,我幾乎全天候看護著它。外賣都是叫到儀器室外面吃的,一邊吃,還會一邊透過玻璃門觀察。
儀器啊儀器,今年十一我最愛你!
㈦ 哪裡的聖女果品種好吃
一、聖女果的產地
聖女果主要生於向陽山坡、路坎及灌木叢中。目前也有不少是等種種,主要分布於福建、貴州、 雲南、西藏等地。
二、聖女果的品種
1、京丹1號
京丹1號聖女果是北京蔬菜研究中心新選配的聖女果雜交種,抗病毒病。該品種植株為無限生長類型,葉色濃綠,生長勢強。第一花序著生於8-9節,每穗可結果15個以上,最多可結果60個以上。果形圓或稍高圓,成熟果為紅色,單果重8-12克。果味酸甜濃郁,風味極佳,平均糖度7,最高可達10度。中早熟,春季定植後50~60天開始收獲;秋季從播種至 開始收獲90天。
2、京丹2號
京丹2號植株為有限生長類型,第一花序著生於5-6節,主莖4-6穗封頂。極早熟,春季定植後40-45天開始採收;秋季從播種至開始收獲85天,每穗結果10個以上。下部果高圓形,上部果高圓帶尖。成熟果亮紅美觀,單果重10-15克。
㈧ 郭敬明的第6個願望:我想和你做一輩子的朋友。 出自那本書哪個小故事
真正的這句話是出於《郭敬明成長日記》。我第一次看小郭的書就看到了。這句話是他在電話里給小A說的話。他的第一次第二個,第三個.......的願望都在那裡面寫著。你可以看看。我記得他的第三個願望好像是我要去布宜諾斯艾利斯看大瀑布,身旁站著我愛的人,我們一起聽龐大的水聲填滿身邊的每一個罅隙。《郭敬明成長日記》這本書寫得特別好。建議你可以完全看一遍。肯定有收獲。而且裡面的插圖也很漂亮。我記得那本書裡面還出現了「青春是道明媚的憂傷」這句話。很不錯。
㈨ 冬天適合種什麼盆栽
水仙,風信子,最適合在冬天,會開花,又便宜,而且怎麼養也不會掛。
秋冬季哪些盆栽適合種植容易養活?
剛入秋,許多市民種的盆栽就遭遇秋風的「肅殺」,有的枯萎,有的凋零,研究植物的高校老師立馬為大家奉上盆栽「萎靡」的主因和種植妙招(詳見本報昨日A30版)。
昨日,東南快報發起「秋冬盆栽行動」,短短一天,就有盆栽達人向本報講述自己的盆栽「種植史」。對此,我們邀請福州盆栽達人和專業老師,為大家推薦了好幾種適合秋冬季節種植的盆栽。
小區養花達人種植風信子
從「大蒜」到「亂花漸欲迷人眼」
「我在家裡種了10多盆盆栽,最喜歡的是風信子。」福州鼓樓區東水路瓊河社區的郭小姐笑著說。
郭小姐發來的照片里,顏色各異的風信子迎風綻放,十分動人。
「別看照片里的風信子長得挺不錯,一開始並不是這樣。」郭小姐告訴我們,「剛種下時並不起眼,像個大蒜。」
「我選擇風信子前,先查了資料,知道適合在10月種。」郭小姐說,「拿到風信子的種球後,要把種球上的一些枯根清理掉,然後消毒。消毒可以用菌靈兌水來浸泡種球半小時左右,再把種球放在通風處晾乾,這期間做避光處理。」
「24小時後才可種植。」郭小姐說起種植的步驟來很是熟練,「種植時,種球頂端最高點露出土約半厘米。」
「風信子是秋季生根的植物,一般在10-11月栽植,3月開花,適合咱們福州現在這個季節種植。」福建農林大學研究植物學的黃老師介紹,風信子的花香還有穩定情緒的作用,很實用。
白領強推水培綠蘿
「綠色又清新,可以濕潤空氣」
「辦公桌上的盆栽,首先要綠色養眼,其次還不能太大,最好是水培,既濕潤,又不會被土弄臟桌面。」福州台江區江濱西大道,在半島國際寫字樓里上班的余小姐對辦公桌上的盆栽要求還挺多,那有哪些綠植入得了她的眼呢?
「水培綠蘿嘍!」她毫不猶豫地首推綠蘿,「我在自己桌面上就種了兩株呢!」
「水培綠蘿,也可以濕潤空氣,像現在秋季乾燥,我覺得特別適用。」余小姐分享她的栽培經驗說,「我一周給它換兩次水,也很方便。」
無獨有偶,水培白掌也很受寫字樓白領一族的歡迎。
「這是一些光線不太強的辦公室里的首選,尤其是水培綠蘿,放在室內可以蒸發出水蒸氣,它的葉片較大,也利於濕潤空氣。」研究植物學的黃老師說,「但要注意,綠蘿越冬溫度不應低於15℃。」
宜在家和辦公室種植
多肉植物受市民熱捧
在與我們互動的大多數讀者的回復中,記者發現,超過七成的讀者總會提到「多肉」。
多肉植物外形可愛,種植容易,成了現在盆栽界的大熱門。
「多肉植物,種起來簡單,生命力又頑強,特別適合我這樣的『盆栽新手』,我在家種了3盆呢。」家住福州台江區武夷綠洲小區的林女士說。
「多肉植物,我推薦『黑王子』。」林女士說,「黑王子很添人氣,朋友來我家看到它時,都愛不釋手呢。」林女士得意地說。
在福州五一中路正大廣場上班的鄭先生說,他們公司有不少同事在辦公室里種多肉植物,「種得最多的就是『雅樂之舞』。」
「『雅樂之舞』,名字就很好聽,也很有生命力,我同事說吸收輻射的效果挺好,所以他這個天天對著電腦的『電腦狂人』立馬買了它。」鄭先生說。
「『黑王子』的觀賞性較強,受很多種植愛好者的喜歡,放在家裡的窗檯上可以為家庭增色不少,而『雅樂之舞』確實具有吸收輻射的功效,適合辦公室種植。」研究植物學的黃老師說。
㈩ 最小說pano資料
最世文化--Pano姓名:Pano 生日:6月10日 星座:雙子座 家鄉:福建 福州 現居:法國 里昂 愛好:攝影 畫畫 聽歌 看電影 發呆 不吃辣 上海最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簽約攝影師、設計師 2010年年底正式發售首本攝影集<Le Jeu Muet> 2011.07.封面設計 2011.08.專欄|千言萬語 告別之旅 2011.五周年鉑金特典 黑俄羅斯 2011.09.ZUI少年大比拼 2011.10.攝影師大比拼 2011.11專欄|另存為...... Pano的盆栽生活微博: http://weibo.com/pano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