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松盆景的製作與養護
A. 如何製作山松盆景
山松生長快,壽命長,四季常青,蒼古雄奇,氣質剛直不屈,兼也挺拔秀麗,高雅不俗。上世紀五十年代陶鑄《松樹的風格》一書對此曾大加贊賞,並廣為流傳。松樹的風格無疑對盆景一族更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馬尾松是山松的一種,廣泛生長於江南地區各有一千八百米以下山地丘陵,山東省南部、河南、湖北及西南各省也多能見其蹤跡。馬尾松身干蒼勁嶙峋,荒皮粗厚,呈黑褐色甲狀塊裂,樹勢挺拔,樹高可達三十米以上,枝幹輪生,針葉常綠,一束二針,偶有見一束三針的,針葉長15—25厘米。馬尾松適應力強,抗風耐寒,耐高溫、耐貧瘠、對土壤要求不嚴,微酸性的紅壤土或花崗岩風化土最適宜其生長。馬尾松木質柔韌,樹液飽滿,輸水線縱橫交錯,可塑性極強,造型容易,枝條拿彎扭曲定型快,成型後針葉蒼翠賞目,觀賞期長,是製作盆景的上乘素材,但因其主根粗長,側根較少,移植操作要求較高,影響成活率,加之針葉較長,自然生長多柔軟下垂,顯渾鬆散,故以前似乎培植較少。筆者對馬尾松情有獨鍾,培植探索多年,現將一些體會提供愛好者參政。
一、 選坯
馬尾松盆景素材雖可從小培育,但沒有十多二十年時間樹身起不了
荒皮,要做成精品盆景弗時很長,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主要是挖掘山野老樁,那些經樵夫常年砍伐,或惡劣環境摧殘,樹身矮壯古拙、扭曲變化、盤根錯節、枝幹叢生,不能成材的老樁頭,正是製作盆景的好坯。要著重選擇那些矮化、蒼老、又可以理出過度自然、富有變化的主幹,最好是帶有現成的嫁妝枝托、或出枝位置合理、芽點較為緊湊、有取捨餘地、具有培養前景的樁頭。再就是選擇根盤比較協調、側根較多、伸展較平、較易成活的樁頭。山野挖樁必須盡量把對環保的影響降到最低,並採取一些諸如補植苗木等措施,反對三光政策般的濫挖。
二、 挖掘
馬尾松的挖掘時間雖因所屬地域有所不同,但差別不會太大,一般宜在公歷10至11月份開始休眠期和二月底至三月份其葉芽開始萌動期間,一定要避開梅雨季節,因馬尾松喜燥怕濕,雨天挖掘,一是坭團難打,二是土壤太濕根系透氣不好,不利開根成活。
馬尾松的挖掘要注意幾個方面,一是枝葉修剪要適度。在挖掘之前,一般都要較大強度地修剪裁減枝葉,但必須與生勢必須強弱,體量根 須坭團大小相適應、相平衡,枝葉留得過多,會因根系供水不足而失水枯萎,留得太少,則會因光合作用缺乏而悶根爛根,同時還要經適應造型考慮,某些造型需要保留或養粗的枝條盡量少剪或不剪,對一些枯枝不要輕易裁去,大枝托的鋸口不要太平,看似鋁板,應多面一些製作加工餘地,以使樹態更顯自然蒼老。二是在挖掘時,除主根過長必須裁短外,應多保留側根,特別是筷子頭大小的討食根,這些側根容易爆發新根促其成活。所有斷根斷面都必須剪平,爛根應清除干凈。三是起挖時一定要帶好坭團,所帶坭團大小要視樁頭大小,須根分布狀況和運較條件而定,除非個別沒有主根或土質關系坭團難打,有條件的盡量帶大一些,先確保成活,上盤前再作裁減。坭團起土後要用膠帶或草繩橫豎縛扎結實,以保運輸裝卸不散,坭團結不結實是成活的一大關鍵。四是樁頭起挖後應適當遮陰並向枝葉噴水,減少停留時間,盡快運回培植。有些很好的樁頭由於挖起停放時間過長,失水顯弱影響成活,實在可惜。
三、 養坯
馬尾松樁頭運回後,有條件的應盡量地栽一年以上,沒有地栽條件的,可用木箱或陶質大盤養坯,所用土壤可用河沙、煤灰和黃壤土混合,既能松疏透水而又保濕,也可用其他松疏素土,忌粘性鹼性。縛扎坭團的草繩應拆除,以防發酵燒根。培土後四周用竹簽插實,然後充分灌水,務必使土壤濕透並與樹根貼實,之後一周只需向枝葉噴水、不必澆水,也無需蔗遮陽,除非氣溫超過30℃,更不能用薄膜罩套,只要保持土壤有一定濕度(偏干)即可。土壤過濕,甚至積水,成活率就很低。如因空氣濕度太大土壤偏濕,可在表面加干土吸水,遇雨天要用薄膜覆蓋坭石防水。如果整個過程把握得好,一般成活率可達70%以上。
好坯難得,成活不易,養坯一定要耐心細致,注意觀察,切忌浮燥心急。判斷樁頭是否成活,不能光看是否萌發新針葉,因等一次抽芽放針往往是樁內原有積蓄的養分和活力生長出來的,此時不一定已長出新根或新根非常嫩小尚未能吸收到足夠的營養供樹樁所需,仍需小心養護,直到芽頭延伸至第二次萌發。一般年底挖掘的樁頭要過了第二年七月份才能確認生死。如果出現芽頭變軟,葉色灰暗,定必死無疑。
馬尾松樁頭養坯起碼一年,養坯期間除確因逼芽需要外,不要隨意剪除枝葉、摘除芽頭,更不要挖土觀察根部生長情況和貿然施肥。主要枝托要任其瘋長,把樹勢養壯,使皮層變松。待樹勢旺盛,便可上盤或就地造型。
B. 用農村山松做盆景,怎樣采樁
山松並不是某一個松樹的品種,像野外採挖的馬尾松、赤松、黃山松、黑松、五針松等,通常都被稱為山松。山松枝幹蒼勁,針葉秀美、四季常綠,也都是製作盆景的優質素材。
松樹雖然是製作盆景的優質素材,但很多盆友都說松樹採挖回來後不容易養活,養樁期間植株就會乾枯。其實這多是因為採挖季節不適合,再加上操作和養護不當,導致植株枯死。下面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山松採挖和養坯要注意的幾個細節,掌握了這些細節,松樹做盆景也不是很難。
以上就是關於山松采樁和上盆養樁要注意的一些事項,喜歡松樹盆景的朋友,在採挖山松時,只要掌握方法,也是比較的好養,後期再通過修剪、蟠扎等技藝加工,逐步把它打造成蒼勁古樸、姿態優美的松樹盆景。
C. 山松是不是也叫馬尾松可以做成盆景嗎
山松,目前很受盆景愛好者喜歡的一種盆景素材,價格更是節節攀升,但在十年前,卻是長在山頭無人問,回家燒鍋都被嫌棄的存在。山松也叫馬尾松,這是因為它的松針長得又長又軟,能長到20cm以上,軟軟地垂下來後,很像馬尾巴。為什麼說,以前拿回家燒鍋都被嫌棄呢?山松里含有大量的松油,燒起來濃煙滾滾,不過我想,熏臘肉是不是很好使。
我是@花房姑娘娟子,山松盆景漸趨流行,喜歡的小夥伴們,可以考慮入手哦,栽培山松的控針技巧和注意事項就分享到這里了。喜歡的,一定要一鍵三連啊!
D. 松樹盆景的養護,學會這幾點,換盆也可以很簡單
不同的季節需要提供不同的光照條件。春秋冬季節,需要給予充足的光照,以便能夠讓松樹盆景長的更好;夏季因為陽光溫度高,所以在給予充足光照的同時還要做好遮光的處理,避免松樹的枝葉被曬傷;
2、做好水肥管理的工作,合理的澆水,科學的施肥才能夠讓盆景長的更好。
(1)、春秋兩季,大家如果想要促進松樹枝葉的生長,就要時常保持盆土的濕潤;夏季雖然松樹會進入休眠期,但是由於溫度高,水分蒸發量大,所以還是需要大量水分的,所以建議大家每天清晨起來給自己的松樹盆景澆一次水,夜晚再給盆景葉面噴一次水以保證其生長所需;進入冬季則需要控制澆水的量,以便幾天一次。
(2)、五針松盆景生長過程中一般建議施兩次肥料,一次是在春季發芽前,一次是在秋季。春季的時候大家可以給其施一次有機肥;秋季的時候再施一次,這次可以濃一些,以便能夠促進其生長;注意:在十月份之後不建議大家再給松樹盆景施肥了。
三、做好五針松的修剪工作,讓盆景更加的優美:
1、修剪的過程中剪去松樹上多餘的枝條,已達到精練簡凝的目的。例如如果大家的盆景比較的好,大家可以留5~7主枝;
2、調整主枝的生長方向,以及生長形態,以便能夠長成自己心目中的樣子;如果大家的松樹盆景已經成型,那麼大家在修剪的過程中只需要剪去過密枝、弱枝、枯枝以及擾亂樹勢的各種分枝就行了,建議每年一次。
E. 山松盆景的日常養護辦法,牢記這幾點,山松不黃葉
山松的抄維護是比較廣泛的,沒有想像的那麼難,盆山松盆地可翻每三或四年,其實只要具有疏水性,鍋鍋的大小適中,施肥得當,35年甚至十年八年,所以每年翻盆苗,生長好,你只需要注意防治病蟲害,剪除病蟲枝弱枝、密枝,如發現植株長勢減弱,應檢查原因,在任何時候換盆土或種植盆。
正常移植時間應在早春或晚秋,雙盆可以控制,使流域水土干濕分離,盆土與盆壁,然後植物從盆連周圍土體底部倒李子成熟根、干腐病和根已被切斷,消除泥的中間部分只是傷害了舊的領土。根的數目,可以消除很多剔除。同時,一些葉子要修剪、平衡,還有新的土壤,用竹子周圍插上真正的灰塵,然後倒水,半個月後可以正常生長。
F. 松樹盆景怎麼養護
松樹又名常綠樹,分布在中國向東北延伸到黑龍江的區域,是松科松屬植物。對松樹盆景進行養護,可以選擇排水透氣性能好花盆,排水良好、疏鬆透氣且肥沃的沙質壤土,在光照強烈時適當遮陰,在冬季氣候寒冷時放入室內溫暖處,在土壤乾燥時進行澆水,保持土壤微潤,在每年的8至10月施2次肥,每隔3至4年換一次盆。
1.盆土
對松樹盆景進行養護,可以選擇排水透氣性能好的土陶盆、泥盆或瓦盆,選擇排水良好、疏鬆透氣且肥沃的沙質壤土,可用腐葉土、田園厚土、河沙、基肥混合配製成培養土,裝土前在花盆底部覆蓋一層碎瓦片或碎磚塊,以利排水,種植前將培養土暴曬1至2天,以殺死土壤中可能帶有的蟲卵。
2.光照
松樹喜歡光照,耐陰,在夏秋兩季光照強烈時,為避免過強的光照灼傷葉片導致發黃,應適當遮陰,可用遮光布架一個小棚進行遮陰,或直接放入室內散射光充足的地方養護,在冬春兩季室內光線較弱時,定期在中午溫暖時放出室外接受3小時以上的陽光。
3.溫度
有些品種的松樹有較強的耐寒性,在養護方面對溫度要求不高,但有些品種的松樹,因為生長在暖溫帶和亞熱帶高海拔地區,所以對溫度的要求較高,若是不了解所養護的松樹是否耐寒,在冬季溫度低時為避免低溫凍傷植株,最好還是放入室內溫暖處進行養護。
4.水分
松樹是旱生植物,有很強的抗旱性,很少會因為缺水受到損傷,但卻不耐積水,所以在對松樹盆景的養護上更要注意不可澆水過量,以免盆土積水導致根部腐爛,應在土壤乾燥時進行澆水,澆至水分從土壤底層滲出後停止,保持土壤微潤,一般夏季3至4天澆1次水,春秋兩季7天澆1次水,冬季10天澆1次水。
5.施肥
松樹對肥料的要求較低,在每年的8至10月施2次肥即可,施肥時少量多次、薄肥多施和施在根部附近土壤之中,以免濃肥對植株造成肥傷和破壞根部組織結構,施肥過量時,及時用清水沖洗土壤,以稀釋肥料。
6.換盆
花盆內的培養土在使用較久之後,營養會流失和逐漸板結,不利於植株生長,為使植株能生長良好,可每隔3至4年,在秋季9至10月或春季2至3月進行換盆。
G. 山松盆景製作技巧 山松盆景製作技巧教程
1、破松樹挖掘。必須在大寒前後的陳規,而改在立春前後、端午節前後和大暑前後的三段時間進行。
2、改傳統的裸根挖掘。為帶泥團挖掘,與雜木相比,山松的須根較少,根部傷口萌發新根較少。
3、破「干松濕柏」的傳統管理方法。針對山松與其它松類生長環境的差異,對山松養護期間要採取。
4、破純「蓄枝截干」法。採取剪截與蟠扎結合,枝條成片狀與鹿角枝,雞爪枝結合,形成一種獨特的山。
5、破山松不能嫁接的誤區。五針松、黑松和雜樹的嫁接已是公認的事實,可是山松的嫁接過去一直少有。
H. 松樹盆景如何養護
松耐寒耐旱,可常年陳放在庭院中台坡和陽台、乎台上,光照充足、空氣流回動之處。
松喜乾燥答而忌積水,澆水不可過量,見幹才澆,澆則澆透。
松耐瘠薄,土壤缺肥,也能正常生長,且促使干矮、枝密、葉短。但在生長期適當施1~2次稀薄腐熟的餅肥水,有利於健壯生長,增加抗病蟲害能力。
松盆景為保持其優美古雅樹形,要進行適當慘剪,修剪在生長期以摘芽為主,每年3~4勻。
松盆景一般3~5年翻盆一次,以2~3月進行為宜。
是否可以解決您的問題?
I. 在懸崖峭壁上的山松長得好看,但挖下來都不帶土,能活嗎
在懸崖峭壁上的山松長得好看,但挖下來都不帶土,能活嗎?
很多喜歡山松的朋友,會發現一個問題,帶有土球的小山松成活率是可以的,主要原因在哪裡呢?如果分析透這個問題,對採挖山松促進成活是很有意義的。帶有土球,首先土球裡面有山松所愛的土壤,有利於山松根系快速適應環境,再者山松是根菌共生的,帶有土球,就帶有山松所愛的共生菌,這對山松成活也有利,特別是小山松,相對攜帶根系的比例大,枝條不是很多,相對減少了根系的負擔和壓力,所以,小山松成活率還是可以的,可以這樣說如果咱們春季採挖小山松,並且帶有完整土球的話,很少出現栽培不成活的現象。以上就給咱們一些啟示,採挖山松成活,最重要的就是要呵護根系,減輕根系負擔,要想採挖小山松一樣,營造根系所愛的環境,這才是養山松成活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