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苔石頭盆景
A. 如何快速讓上水石盆景生苔蘚
把黃泥加水成亂泥,在水石在刷一層泥,在放點苔蘚,能很快長蘚,沒一點泥,石上長蘚會很久。
B. 盆景中,吸水性強,易長青苔,有利植物生長的石材
砂片石 (一)性狀 砂片石屬於表生砂岩,可分為兩種:一種青色的,屬於鈣質砂岩,俗稱青砂片;另一種為銹黃色的,屬於鐵質砂岩,俗稱黃砂片。砂片石是河床下面的砂岩經過長期流水沖刷而形成的,由於河床砂岩沉積年代有早晚,因而形成砂片石的膠結程度也有差異,有的膠結程度深,質地堅硬;有的膠結程度低,質地相對疏鬆一些。砂片石峰芒挺秀,具有深淺不同的溝槽或長洞,表面紋理以直線為多,雜有曲線。 砂片石屬於硬質石料,但能夠吸水,可生長青苔,還可進行一定程度的雕鑿加工,適於表現奇峰峭壁以及石林一類的地貌,是山水盆景的優良材料,但產地較少,主要出於四川西部。 (二)選料 砂片石的大料較少,但可用小料拼接
吸水石也做上水石,原因是盆中蓄水後,慢慢可吸到頂端。石上可栽植野草、蘚苔,青翠蒼潤,是製作盆景的上好石材。 吸水石的實質是沙積石,暄而又脆,吸水性特別強。吸水石由於暄而脆易於造型,可隨意鑿槽、鑽洞、雕刻出各式各樣的形狀。 吸水石天然洞穴很多,有的互相穿連通氣,小的洞穴如氣孔,這就是吸水性強的主要原因。在吸水石上的洞穴中,填上泥土可植花草,大的洞穴可栽樹木,由於石體吸水性強,植物生長茂盛,開花鮮艷。吸水石可以散發濕氣,用它造假山或盆景,都有濕潤環境的作用。
一、吸水石是什麼?
吸水石又名上水石,活石,靈山石,分沙積石和石灰石兩種。沙積石,暄而脆,但吸水性很強;石灰石硬度稍高,結構比沙積石細密。吸水石系古苔蘚蟲化石,距今約有一億三千萬至一億九千萬年,表面可見樹葉、昆蟲等化石。石質呈黃、褐、白等色,外形美觀多姿,大部分呈管狀、中空、條紋式、獨具特色質地上乘。
該石上水性能極強,盆中蓄水後,水會被石塊中的洞孔頃刻吸至頂端,使整個盆景散發出一種濕潤的感覺。每天清晨給吸水石盆景澆水是件快樂的事情,會聽到吸水石「咕咚咕咚」的在喝水,吸水石是種有生命的石頭,神奇的石頭!
二. 吸水石有什麼用處?
(1)吸水石盆景是天然加濕器
乾燥的室內空氣總是使人感到很不舒服,上火、嗓子疼及各種呼吸道病症紛紛出現。於是,調節室內空氣濕度的加濕器格外受到歡迎。這里向你推薦另一類「加濕器」,而且是純天然、綠色、環保的產品,它就是「吸水石盆景」。
這些神奇的天然「加濕器」,取自天然環境,材質也是純天然的,人工雕琢的部分僅限於塑造它的形狀。 仔細對比,即可發現吸水石這種「真山」的魅力,因為別的「假山」雖然顏色極力模仿山上的土質,但表面卻是板結的,而棕紅色或土黃色、橙黃色的吸水石」真山「盆景質地卻帶有許多「洞孔」,看上去有點兒像一塊幹了的麵包,很蓬鬆。正是這些密密麻麻的「洞孔」起到了類似霧化器、加濕器的作用。將這樣的吸水石「真山」放置在盛滿水的專門製作的盆中,水自然而然地被石塊中的洞孔「吸」上了石頭表面,整個吸水石「真山」便散發出濃濃的、濕潤的感覺。
放置吸水石的盆中還可以養上幾尾金魚,為整個居室增添活潑的氣氛。如在盆中加入一個小水泵,整個吸水石盆景的吸水力度便大大增強,並從「真山」上方成瀑布狀不斷落下,其間伴有淡淡的水霧,美不勝收。
(2)吸水石是活的盆景
吸水石易於造型,喧而脆,可隨意鑿槽,占洞,雕刻出心中理想造型的假山.由於吸水石吸水性強,易於生青苔,在吸水上的洞穴中填上泥土種植花草、樹木如:珍珠草、文竹、吊蘭、仙客來、袖珍椰子、金枝玉葉、吉祥果、蕨類……無須澆水管理,便可生長茂盛,開花鮮艷令人眼花繚亂,嘆為觀止。
除了豐富的綠植,吸水石「真山」盆景還有許多迷人的「小配飾」。這些小配飾包括古典風格濃郁的小橋、一對姿態優美的仙鶴、孤獨而高潔的釣魚叟、超然而瀟灑的對奕老人、雕梁畫棟的山間亭子……簡直是「濃縮」的一座青山,一瞬間讓人感到彷彿穿越時空,回到了古代。如果,在山底水中再養上幾尾金魚,更是多了活潑的情調。當然這些小配飾也並不全是古典風格,一些朴實可愛的小木屋,充滿田園氣息的木水車,不斷轉動的、象徵「財源滾滾」的大理石水球,盡可以按自己的喜好設置美的吸水石盆景。
三.吸水石盆景怎麼放置?
(1)吸水石是集現代電子技術和傳統盆景工藝於一體,具有調節室內空氣的濕度、溫度、滅菌凈化等功效,同時假山盆景在燈光水霧的烘托下,構成一幅美妙神秘的真實畫景;被廣泛應用於賓館、寫字樓、家庭、空調間、美容院和娛樂場所等地方,是吉日喜慶、饋贈親友的珍貴禮品。
(2)試想在你的電腦旁放上這么一盆,看著碧波流水、聽著咚咚天籟、小橋人家、青山古樹、美景盡在咫尺,是不是養心又養眼,超凡灑脫。
四. 盆景中的吸水石,適宜哪些植物生長?
(1)天胡荽
又稱破銅錢草、地光錢草。為傘形科,多年生常綠小草本,莖細弱,匍匐地面,節上生葉和根。葉腎圓形,邊緣有淺裂和圓齒,上面光亮,種在山石上垂掛下來,很富有畫意。
(2)虎耳草
別名金絲荷葉。屬虎耳草科,多年生常綠草本。單葉,基部叢生,具長柄,匍匐枝細嫩絲狀,赤紫色,枝端可長出幼苗,能爬生土上、石上、石縫內,水邊石上更好。
(3)鐵線蕨
又稱鐵線草。為鐵線蕨科,多年生草本。葉柄細而長,有光澤,近黑色,葉片卵狀三角形,長10~25厘米,中部以下為二回羽狀復葉,小裂片互生。
(4)漆姑草
為石竹科1年生或2年生小草木。莖多數簇生,稍鋪散,葉對生線形,基部微成短鞘狀,春季開白色小花。生於田問路邊草地或山地。
(5)酢漿草
又名酸漿草,為酢漿草科,多年生草本。莖和葉含草酸,有酸味。復葉,倒心臟形,合生成一大葉,色鮮綠,晝開夜合。莖柔軟,易倒伏。花有白、黃、紅等色。
(6)石菖蒲
天南星科。形似菖蒲,但植株矮小,葉線形而主脈不顯著。產於我國長江以南各地,多生於山澗水石隙中或山溝流水礫石間。
(7)翠雲草
又稱藍地柏。卷相科蕨類植物。草本莖柔細、匍匐,能到處生根。葉在主莖上排列疏鬆,側枝上排列緊密,葉面有翠藍色光澤。我國東南各省均產。
(8)木本植物
有雀梅、六月雪、五針松、小葉羅漢松、真柏、紫杉、金錢松、地柏、絨柏、虎刺、大葉女貞、杜鵑、錦熟黃楊、榆樹等
參考資料:盆景
C. 山石盆景如何布滿青苔
青苔只有在松質石料上才能長好,移植時,可揀生在石頭上或磚上的幼小青苔,。用小鏟子鏟下,貼在山石的凹陷處,並經常保持陰濕,不久就能成活和蔓延。一種原生在比較乾燥處的青苔移植後比較容易成活,培植青苔的關鍵是保持濕度,不易放在風口處,也不能浸在水裡。此外陽光也不要多曬,研季尤其要防止乾枯,否則很難長好。另一種種植方法,是將青苔取來洗去雜質,加水搗碎成汁,用毛筆塗在山石上,並注意保持濕度,日久就能長出青苔。還有一種藻類植物,能使山石發綠。這種類植物可用澱粉質塗在山石上的方法培養。有些石料鹽鹼性太重,可將山石在水中浸泡一些時候,這樣就容易生出青苔或藻類。
D. 怎樣才能讓室內盆景石山長出青苔
綠苔培養有多種方法,最常用也是最容易的是鋪苔法,即到公園中或房前屋後較陰濕專的地方找到綠屬苔,用平口鏟刀(如油漆工用的刮刀)將綠苔連少量泥土鏟起,盡量鏟成整塊,以利於鋪貼。鋪貼前先整好盆面,根據愛好將表土整理成高低起伏,或平整一片。整完後用噴壺將表土略微噴濕,隨後即可貼苔。貼苔時要將連在苔上的底泥略為削薄,再將綠苔鋪上,稍稍用力壓實,以確保苔和泥緊密結合,不留間隙,這樣才有利成活。鋪苔時,要注意塊與塊之間擠緊,不留縫隙,鋪完後再用噴壺向苔面噴水,一是洗去沾到苔上的泥塵,使綠苔顯得清潔鮮活;二是給綠苔增加水分,有利生長。經過這樣處理,鋪苔即告完成,置於濕潤通風處養護即可。養護中要為植被增濕,初時盡量用噴霧器噴水,而不用澆水,以免泥土流失。待綠苔成活、長牢後才可直接澆水,採取先噴後澆更好。如果要在土裡栽種其他植物,則應在貼苔前進行。綠苔的選擇以個人愛好而定,不過對於較小型的盆景而言,應盡量選用短毛苔為好。
E. 如何讓盆景快速長出青苔
青苔是一種苔蘚植物,常在牆面、房檐屋瓦、井壁、溝渠等陰濕的地方自然滋長。不懂的人覺得既黏又滑,不招即來,踩上去不小心還會摔跤,有點討厭,但是對玩盆景的人來說,青苔卻是個寶貝。盆景美就美在「景」,而青苔作為顏色碧綠、細膩整齊的地被植物,在造景一環上能起重要的襯托作用,同時它還有很好的保濕功能,能給樹樁更好的生長環境,所以說玩盆景,不得不知道青苔的妙用。
除了用青苔孢子體重新培養,也可以用移植的方法。同樣是鋪一層濕潤的塘泥,然後把成片挖起的青苔鋪上去,跟台灣草鋪植是一個方法,此方法要注意保濕,噴水後用塑料袋套住。在石頭假山上移植青苔很難成活,可以自己培植。在潮濕季節,每隔一天把渾濁的淘米水澆在山石上,稍微給些陽光,兩星期即可長出綠茸,再一個月,陽面即可長滿青苔。
通過觀察表面青苔的干濕和生長情況,就可以判斷整個盆景的狀況,該澆水時澆水。此後,只要稍給水肥,青苔就能旺盛生長,因為淺根性植物,也不會扯樹樁的營養,在保濕同時改善生長小環境。有了青苔,盆景便能安然度夏。
F. 如何讓盆景快速長出青苔
在養盆景的過程中,為了能增加自然效果和觀賞效果,通常都會在盆面上鋪設一些青苔類的植物來點綴,色澤青翠,更顯得生機盎然之象。
2、避免暴曬
苔蘚是喜陰植物,最怕強光,平時應注意遮陰,也可以接受散光照射,長期在陰暗無光的環境中,也容易出現成片發黃的現象,平時可以將它擺放在光線明亮的地方。
G. 盆景青苔怎麼培養 青苔盆景怎麼培養
1、可以選擇一些表面比較粗糙的小石頭,讓青苔在上面生長 青苔所需要的濕度是非常高的,它所根植的土壤要求是稀泥土,土裡面的水分比較大,常年的種植經驗告訴我們,哪裡干哪裡的青苔就少,哪裡濕哪裡的青苔就茂盛。
2、如果是以比較大的石頭做為盆景,讓青苔在上面生長,就要保持石頭的潮濕,經常往石頭上噴水,就能讓青苔長得很好。
3、青苔盆景不要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曬著,尤其是夏天,要注意保持它的濕度,當然,有一點點陽光還是可以的,不一定要將它放在陰暗處。
H. 盆景青苔怎麼養
一、選材
應選用野外灌木叢、樹林等環境中自然生長的青苔(品種較多,篩選出最適宜者),這種青苔根系發達,耐水、耐旱,生命力強,厚薄均勻,非常符合盆景鋪設的需要。採挖工具宜用薄且堅韌的鉤形刀具,既可以鏟,還可以切割。採挖時在盡量保護青苔根系的深度,將青苔整片地鏟挖下來,一層層地碼放在盒形容器中備用。但切不可為保鮮而澆水(再干都不會影響其生命力,保持一點潮濕度最好),以免散落開無法鋪設,而且過濕容易悶壞。
二、鋪設
把要鋪設青苔的盆景的表層土耙松,撿除不利根系附著的大塊雜物。如果土壤沙質過重,會影響青苔根系的附著及成活,進而影響青苔鋪設後的生長;可用挖回的生土曬干成粉狀,在盆土表面均勻地撒上薄薄一層。
用噴壺把表層土噴透水(如盆面過大,可分片操作),然後把青苔仔細鋪好,再用噴壺把青苔也噴透水。選用一個截面較大的木棍(以便於操作為宜,或直接用鉤刀柄)輕輕拍打青苔直到青苔表面冒出泥漿,這樣青苔的根系便和表層土完全融合了。
三、養護
把鋪設好青苔的盆景移到遮陰、少風的環境中,保持濕潤,一周左右青苔便會煥發出勃勃生機,此後只要水肥得當(以富含澱粉的淘米水為佳——簡便易行),青苔會旺盛生長,很快整個盆面就會長滿厚厚的地毯狀的青苔,再在上面點綴一些合適的配件,便會大大提升盆景的觀賞性,且室內室外皆可放置。需要注意的是:有時候,青苔會出現枯萎的現象,絕大部分是因為青苔的根系與盆土分離,無法正常吸收水肥的緣故。救治方法是:將細土和成較厚的泥漿倒在青苔上,再用木棒輕拍,使根系與土重新融合,養護方法同上。
正常情況下,只需觀察青苔的干濕及生長狀況,即可判斷盆景的干濕及生長狀況。蒸發量小時,噴、澆水的間隔可以長些;蒸發量大時,室內應隔天即噴水一次,室外應早、晚澆兩遍水。
I. 如何讓普通石頭上長出青苔
讓普通石頭上長出青苔方法如下:
1、快速法。將製作好的盆景用水澆透,然後用山芋或馬鈴薯粉均勻地撒在山石或盆土上,再用潮濕雜草覆蓋放在潮濕處,每天噴水,一周左右即可生苔。
2、接種苔蘚法。選幾塊黃土,研細加水調至糊狀,將自然苔蘚放在泥漿中攪勻,用小刷子均勻地刷在經水泡雨浸的山石或土面上,經常噴水,數日後苔蘚可見。還可以將取回的鮮苔去雜曬干,研成粉末,用水或稀米湯調勻,塗在盆景需要的地方,移盆於陰濕處,保持潮濕,即可生出苔蘚。
3、自然法。將做好的山石放到水盆中,時間久了自然會長出青苔。
青苔生長環境:
常年生長在濕地、牆上、井中、屋瓦及水中等處。
青苔分布范圍:
是水生苔蘚植物,翠綠色,生長在水中或陸地陰濕處。
J. 如何讓假山石長出青苔
1、首先准備一包青苔種子,如圖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