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科學綠植實驗

科學綠植實驗

發布時間: 2023-01-29 01:25:40

❶ 在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發現的實驗中,曾有哪些科學家 作出過重要貢獻,其通過什麼實驗,獲得哪些科研成果

英國科學家普利斯特利 發現光合作用
①德國科學家薩克斯證明了綠色葉片在光合作用中產生了澱粉
②美國科學家魯賓和卡門採用同位素標記法證明:光合作用釋放的氧全部來自參加反應的水
③英國科學家普利斯特指出植物可以更新空氣
④德國科學家恩吉爾曼用水綿做光合作用實驗證明:氧是由葉綠素釋放出來的,葉綠體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
范·海爾蒙特
他在一個用鐵製成的花盆裡栽種了一棵2.3 kg重的柳樹。栽種前,花盆裡的泥土經過高溫烘烤乾燥後稱重為90.8 kg。以後的5年中,海爾蒙特除了給小樹澆水外沒有在鐵花盆中添加任何物質,每年秋天柳樹的落葉也沒有稱重和計算。5年後,范·海爾蒙特重新將柳樹和泥土分開稱重,發現柳樹的重量變成了76.7 kg,而泥土烘乾後的重量為90.7 kg,比原來僅減少了0.1 kg。海爾蒙特宣布,柳樹獲得的74.4 kg物質包括樹干、樹皮、樹根等只是來源於水。在當時來說,海爾蒙特的實驗非常精彩,盡管他對實驗結果的部分解釋是錯誤的。他當時不知道,74.4 kg物質除了部分來源於水以外,主要還來源於空氣中的二氧化碳。
普利斯特萊
他將一隻老鼠放在一個密封的大玻璃罩中,老鼠很快耗盡了其中的氧氣窒息而死。普利斯特萊將另一隻老鼠放在另一個密封的大玻璃罩中,同時他還放入了一盆植物,這一次,老鼠在大玻璃罩中活得很自在。用一支蠟燭代替老鼠進行同樣的實驗,結果沒有植物的密封大玻璃罩中蠟燭很快耗盡了其中的氧氣熄滅了;相反,放入了植物的密封大玻璃罩中的蠟燭一直沒有熄滅。這個實驗證明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放出氧氣。但當時普利斯特萊的實驗有時成功,有時卻失敗,普利斯特萊當時也不知道是為什麼。
回答完畢
謝謝

❷ 18世紀,某科學家在探究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過程中,做了如下實驗:18世紀,某科學家在探究綠色植物

沒看見圖,應該是甲沒植物,乙有植物吧
1、植物的有無
2、綠植是否可以放氧
3、綠植可以放氧
4、植物蒸騰
5、蠟燭都很快熄滅 說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

❸ 證明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實驗怎麼做

【器材】 天竺葵一盆、燒杯、錐形瓶、酒精燈、三腳架、石棉網、棉絮、鑷子、白瓷盤、酒精、碘酒、厚一些的黑紙、曲別針。

【步驟】

1.將天竺葵放在黑暗處一二天,使葉內的澱粉盡可能多地消耗掉。

2.第三天,取出放在黑暗處的天竺葵,選擇幾片比較大、顏色很綠的葉子,用黑紙將葉的正反面遮蓋。黑紙面積約等於葉片面積的二分之一,正反面的黑紙形狀要一樣,並且要對正,用曲別針夾緊(如圖)。夾好後,把天竺葵放在陽光下曬4~6小時。

3.上課時,採下一片經遮光處理的葉和另一片未經遮光處理的葉(為了便於區別,可使一片葉帶葉柄,另一片葉不帶葉柄),放在沸水中煮3分鍾,破壞它們的葉肉細胞。

4.把用水煮過的葉子放在裝有酒精的錐形瓶中(酒精量不超過瓶內容積的二分之一),瓶口用棉絮堵嚴。將錐形瓶放在盛著沸水的燒杯中,給酒精隔水加熱(如圖),使葉綠素溶解在酒精中。待錐形瓶中的綠葉已褪色,變成黃白色時,撤去酒精燈,取出葉片。把葉片用水沖洗後放在白瓷盤中。

5.將葉片展開鋪平,用1∶10的碘酒稀釋液,均勻地滴在二張葉片上。過一會兒可以觀察到:受到陽光照射的葉子全部變成藍色;經遮光處理過的葉子,它的遮光部分沒變藍,只有周圍受光照射的部分變藍。由此可以說明,綠葉能製造澱粉,綠葉只有在光的照射下才能製造出澱粉。

【注意】

1.碘的濃度過大時,葉片的顏色不顯藍,而顯深褐色。對存放時間過久的碘酒,因酒精蒸發使碘的濃度增大,可適當多加一些水稀釋。

2.酒精燃點低,一定要在燒杯中隔水加熱,千萬不要直接用明火加熱,以免著火。
光合作用是指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著能量的有機物,並且釋放出氧的過程。我們每時每刻都在吸入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我們每天吃的食物,也都直接或間接地來自光合作用製造的有機物。那麼,光合作用是怎樣發現的呢?

光合作用的發現 直到18世紀中期,人們一直以為植物體內的全部營養物質,都是從土壤中獲得的,並不認為植物體能夠從空氣中得到什麼。1771年,英國科學家普利斯特利發現,將點燃的蠟燭與綠色植物一起放在一個密閉的玻璃罩內,蠟燭不容易熄滅;將小鼠與綠色植物一起放在玻璃罩內,小鼠也不容易窒息而死。因此,他指出植物可以更新空氣。但是,他並不知道植物更新了空氣中的哪種成分,也沒有發現光在這個過程中所起的關鍵作用。後來,經過許多科學家的實驗,才逐漸發現光合作用的場所、條件、原料和產物。1864年,德國科學家薩克斯做了這樣一個實驗:把綠色葉片放在暗處幾小時,目的是讓葉片中的營養物質消耗掉。然後把這個葉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過一段時間後,用碘蒸氣處理葉片,發現遮光的那一半葉片沒有發生顏色變化,曝光的那一半葉片則呈深藍色。這一實驗成功地證明了綠色葉片在光合作用中產生了澱粉。1880年,德國科學家恩吉爾曼用水綿進行了光合作用的實驗:把載有水綿和好氧細菌的臨時裝片放在沒有空氣並且是黑暗的環境里,然後用極細的光束照射水綿。通過顯微鏡觀察發現,好氧細菌只集中在葉綠體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附近;如果上述臨時裝片完全暴露在光下,好氧細菌則集中在葉綠體所有受光部位的周圍。恩吉爾曼的實驗證明:氧是由葉綠體釋放出來的,葉綠體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

❹ 1864年,德國科學家薩克斯做了這樣一個實驗:把一株綠色植物放在暗處幾小時,然後將其中一葉片一半遮光,

遮光部分缺乏光來照,沒自有進行光合作用製造澱粉,曝光部分有光照,進行光合作用製造了澱粉.碘遇澱粉變藍色.因此發現遮光部分沒有發生顏色變化,曝光部分葉片呈藍色.該實驗證明了綠色植物葉片在光合作用中產生了澱粉.
故答案為:藍;澱粉.

❺ 綠色植物怎樣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一個光生物化學反應,所以光合速率隨著光照強庋的增減而增減。在黑暗時,光合作用停止,而呼吸作用不斷釋放CO2;

隨著光照增強,光合速率逐漸增強,逐漸接近呼吸速率,最後光合速率與呼吸速率達到動態平衡相等。同一葉子在同一時間內,光合過程中吸收的CO2與光呼吸和呼吸作用過程中放出的CO2等量時的光照強度,就稱為光補償點。

植物在光補償點時,有機物的形成和消耗相等,不能積累干物質,而晚間還要消耗干物質,因此從全天來看,植物所需的最低光照強度,必須高於光補償點,才能使植物正常生長。

(5)科學綠植實驗擴展閱讀:

植物在同化無機碳化物的同時,把太陽能轉變為化學能,儲存在所形成的有機化合物中。每年光合作用所同化的太陽能約為,約為人能所需能量的10倍。

有機物中所存儲的化學能,除了供植物本身和全部異養生物之用外,更重要的是可供人類營養和活動的能量來源。因此可以說,光合作用提供今天的主要能源。

綠色植物是一個巨型的能量轉換站。

❻ 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中需要水,二氧化碳,光,葉綠體的四個實驗的過程

這些實驗都號稱經典中的經典,學習高中生物一定要銘記於心。尤其是實驗過程中體現控制變數的生物實驗思想要用心體會。

  1. 光合作用需要水和二氧化碳,魯賓卡門的放射性同位素標記實驗:1939年,美國科學家魯賓(S.Ruben)和卡門(M.Kamen)採用同位素標記法研究光合作用,他們用氧的同位素——18O,分別標記H2O和CO2,使它們分別成為H218O和C18O2,然後分別進行兩組光合作用實驗,證明了光合作用作用釋放的氧全部來自水。實驗還發現提供放射性標記水與普通二氧化碳的植物產生了大量放射性標記的氧氣,提供普通水與放射性標記二氧化碳的植物產生了大量普通的無放射性的氧氣。直接說明了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直接來自水。

  2. 光合作用需要光,薩克斯的半葉對比實驗:1864年,德國科學家薩克斯將綠色葉片放在暗處幾小時,然後把此葉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經過一段時間後,用碘蒸氣處理葉片,曝光的出現藍色,遮光的未出現藍色。說明了光合作用需要光,也說明了光合作用產生了澱粉。

  3. 光合作用需要葉綠體,實驗與薩克斯的半葉對比試驗相似,實驗植物換成了銀邊天竺葵:銀邊天竺葵的銀邊沒有葉綠體,重復上面的實驗,發現銀邊曝光的地方也沒有產生藍色,綠色部分曝光的地方產生藍色。說明需要葉綠體。

熱點內容
蘭花一多多 發布:2025-05-21 09:33:52 瀏覽:947
西安飛牡丹江 發布:2025-05-21 09:01:08 瀏覽:340
夜市情人節 發布:2025-05-21 08:52:55 瀏覽:516
盆栽土壤硬化 發布:2025-05-21 08:30:34 瀏覽:705
櫻花樹油畫圖片 發布:2025-05-21 08:26:13 瀏覽:649
lol白色情人節2017地址 發布:2025-05-21 08:21:53 瀏覽:609
有緣花藝坊 發布:2025-05-21 08:20:23 瀏覽:884
櫻花家族微博 發布:2025-05-21 08:19:44 瀏覽:559
七夕集贊送 發布:2025-05-21 08:08:21 瀏覽:452
火龍果盆栽幾年開花 發布:2025-05-21 08:06:07 瀏覽: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