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論樹石盆景

論樹石盆景

發布時間: 2023-01-23 21:27:48

1. ≈盆景業界名家大師簡介

1924年生,湖北省武漢市人,美術副教授,擅書畫、工藝和藝術理論。從事盆景藝術活動50餘年。對於山石盆景、樹木盆景、樹石盆景和盆藝理論,以及盆藝教育諸方面,均有所發展和創新。 著有《論盆景藝術造型》、《論動勢盆景》、《論樹石盆景》等系列專著,並在專業報刊發表大量文章。先後任《中國盆景》、《中國盆景名作選》、《中國盆景藝術大觀》、《中國盆景學術論文集》編委,並被指定撰寫《中國農業網路全書》園藝部分有關文章。1984年參與創辦《花木盆景》雜志至今。 在造型上,提倡「動勢盆景」,創立湖北盆景藝術風格。創作出動勢盆景系列作品,代表作有《群峰競秀》、《秋思》、《風在吼》、《我們走在大路上》等,均獲全國最高獎(其中《風在吼》獲海峽兩岸盆景展金獎、第四屆亞太區盆景賞石會議暨展覽金獎),並分別載入《亞太展》專輯和《世界盆栽》。 多次參與組織和主持全國性盆景展、根藝展、學術討論會和盆景研究班、培訓班教學活動。先後任全國盆景展、全國根藝展專家評委,盆景研究班主任等職。 現任中國盆景藝術家協會副會長、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花卉盆景賞石分會顧問、湖北省花木盆景協會副理事長、武漢市花卉盆景協會副理事長、《花木盆景》雜志副主編。 同年10月,中國盆景藝術大師審定委員會、中國盆景藝術家協會在北京授予其「中國盆景藝術大師」榮譽稱號。 1997年任「第四屆亞太區盆景賞石會議暨展覽」評委。其參展作《海風吹拂五千年》博得國際好評,被譽為「最具真實感,時代感和親切感」的作品。

2. 山水盆景的市場前景,如何從小做起

樹石盆景成景優美,格調清新,含蓄雋永,應用題材寬廣,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市場前景較大。怎樣讓它走進千家萬戶,其養護管理簡單化是重要環節 製作山水盆景,除要具有地形地貌和山水盆景藝術的表現方法等理論知識外,還要掌握具體的製作技巧,必須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才能做到得心應手,運用自如,創作出高水平的盆景作品。 觀選石料觀選石料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因石立意,即在僅有一塊或幾塊石料的情況下,根據現有的石料進行創作,表現主題。因石立意要充分發揮石料的長處,避其短處,把具有自然紋理和丘塹、外形美觀的一面作正面,形態較差的一面作背面。如有幾塊松質小石料,難以製作出挺拔險峻的山水盆景,則可用來製作平遠式山水盆景,表現江南山青水秀的風光。因石立意所表現的意境常受到一定限制。一般業余盆景愛好者因石料較少,多為因石立意,然後再進行創作。另一種是因意選石,在石料較多的情況下,多採用此種方法。如在游覽名勝古跡或名山大川之後,深為祖國壯麗河山所激發,或讀一首’好的詩詞而受到啟迪,有了創作的慾望,然後根據立意去挑選石料。例如,欲製作表現當年紅軍 長征時爬雪山情景的山水盆景,最好選用浮石、宣城石或珍珠岩等材料,以便很好地反映冰天雪地的山巒風光。如欲製作表現陡峭石林風光的山景,應選擇斧劈石或煤石等細長條狀的石料。 在大堆石料中挑選山石時,首先要挑選好主峰的石料,然後再挑選與主峰形態、色澤、紋理、質地相協調的較小石料。在選石時,注意挑選具有瘦、漏、透、皺的山石,以便生動地表現山峰的各種形態。下面將具有這幾種形狀的石料及其加工方法與用途分別介紹如下: (1)瘦。瘦型石概括地說,就是有稜角的長條狀石料。瘦型石可布置成壁立當空、孤峙無倚的姿態,看去有亭亭玉立之感。瘦型石能充分顯示山峰的峻秀挺拔、崔巍雄奇,臃則反之。 (2)漏。漏在山水景物中指倒掛於山體的部分。漏的位置一般在岩洞中或懸崖峭壁突出處‘漏可增加山水盆景的美感。在松質石料上,可用鋸截和雕琢的方法做倒掛。鋸截前,先觀察好石料,確定是否宜做倒掛和做倒掛的位置,如果適合做倒掛,在下鋸前先按預定位置劃出鋸截線, 依線下鋸。鋸後如有不理想處,可用鋼鋸條、小刻刀或小鏗再進行加工。加工時動作要輕,並把 倒掛部分向上,否則倒掛部分易斷。 用硬質石料做倒掛,多在懸崖峭壁處用水 泥膠合上一塊瘦型石,膠合上去的石料形態必 須和峰巒協調,否則不美。膠合處水泥外露部分 的痕跡,可撒一層山石粉末遮蓋。 (3)透。透是要求石料上有洞穴,可以透過 視線。透,除能使山水盆景更加美觀外,還能起 到調整重心的作用。如山石一側過實,使主體重心不穩時,可在過實部分鑿洞,以達到平衡,同 時也做到實中有虛,解決了虛與實之間的矛盾, 使虛實結合恰到好處。 (4)皺。皺是指山石上的紋理。它如同衣服上的皺榴,皺而有律,繁而不亂。現置於杭州花 圃的《皺雲峰》,就是表現這種形式的代表作。 山水盆景常用的皺法有以下五種: A斧劈皺。這種皺法大都用來表現高聳的山峰,適合於較硬的石料,其形狀好像是斧劈刀砍後留下的痕跡,有的縱橫交錯,形似亂柴。 B披麻皺。這種皺常用來表現不太高的山巒。最好選用質地疏鬆的此種石料。 C卷雲皺。這種皺宜表現蒼老的山巒,以松質石料為宜。 D荷葉皺。這種皺似經雨水沖刷,石溝深陷,猶如荷葉的筋絡。 E折帶皺。這種皺主要表現成岩山嶽,特別是崩斷的斜面,其轉折的地方根自然,就像折帶一樣。有的石料自身便具有天然的折帶皺形。 (1)斧劈皺(2)披麻皺(3)卷雲皺(4)荷葉皺 (5)折帶皺 到商店購買石料時,如能找到瘦、透、皺、漏 俱全的石料當然最理想,但通常難以找到,具備其中12項也就可以了。一般來講,長條狀石料比圓形石料更便於造型,加工時浪費也少。在選購吸水石如蘆管石時,最好選擇其質地屬中等硬度又能吸水的石料,石質過軟過硬都不好; 石料軟,吸水性能雖好,但質地不堅韌,在加工和搬動時容易破碎;石料過硬,吸水性能差;做成山水盆景,下部濕而上部干,也不美觀。同時 還要考慮加工問題,硬質石料因其質地堅硬難以加工。一件盆景的優劣,同選石的形態、質量有很大關系。

3. 我有一盆盆景,但是我不知道這方面的知識,誰能詳細的告訴我怎麼分辨是什麼類型的盆景

應該是榕樹盆景~~!
榕樹葉革質,深綠色具光澤,四季常青,樹皮黑褐色,枝條柔軟,具有強大的須狀氣生根。氣生根有的下垂入地,形似支柱;有的婉蜒下垂,盤根錯節,頗為壯觀。實生苗的根部有的還能形成較大的塊根,形狀各異,這些都是製作盆景時可充分利用的。栽種榕樹一般在4~5月進行,因榕樹適應性較強,可用較淺的紫砂盆栽種,這樣更能顯露出千姿百態的樹根美。
盆器應選用長方形或長橢圓形。栽種前要剪除傷根和短截無用的過長根系和側枝,栽後澆透水置蔽蔭處緩苗,待恢復生機後轉入正常管理。榕樹常製成直乾式、斜乾式、曲乾式、懸崖式盆景,根可沖刷使其裸露出地面並附抱於山石上,結合修剪成為附石盆景。根系奇形怪狀,可製成提根式盆景,以示懸根露爪的姿態。枝乾的造型要注意矮化和直中求曲的變化。因葉片較大不宜加工成雲片狀,一般常加工成具有一定層次的自然形。另外,由於枝條柔軟且具韌性,可任意彎曲和編扎,曾見有將枝條彎曲做「福」、「壽」等字形及各種圖案的,也很別致可觀。榕樹原產熱帶。榕樹盆景應放在陽光充足,通風良好,溫暖濕潤的環境。在生長季節應經常澆水,但盆內不可積水,炎夏要適當遮蔭,並向地面灑水和葉面噴霧,以降溫和增加空氣濕度。每月施腐熟油粕餅稀薄液肥1次,切忌肥水過多,不然枝葉徒長,優美的樹姿將被破壞。榕樹耐修剪,萌發力強,生長快,除早春進行修剪蟠扎外,平時養護中對新生枝條和徒長枝,要根據造型要求進行短截或剪掉,以保持樹形的美觀,常有榕母薊馬危害,使枝葉捲曲呈褐色,要及時摘除燒掉並噴葯防治。秋末冬初應將榕樹盆景移入室內越冬,室溫保持在l0℃左右。榕樹可根據樹齡不同和生長情況,可2~3年或3~4年翻盆1次。

4. 誰知道樹木盆景怎麼製作!

樹木盆景是選用觀賞樹木的幼樹或老樹樁,經過培養、藝術加工和栽植布置在精緻的盆缽中製成的。它的製作藝術,最要緊的是掌握各種樹木的生物學特性,充分發揮它們的自然姿態美、風韻美和色彩美。如松柏的蔥郁蒼勁,梅樁的古雅幽芳,榆楓的質朴蒼古,綠竹的瀟灑秀麗,雀梅、黃楊的枝朗葉等。樹木盆景的栽培、製作與管理,是一項既富有藝術性,又富有科學性的細致工作。一盆造型優美、耐人欣賞的好盆景,是經過藝師巧匠美學的構思和精湛的藝術手法而構成的,還要通過精心的養護管理,才能保證它生長茂盛和姿態優美。樹木盆景的製作管理技術,大致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樹種選擇、樹胚培養、加工造型、上盆配景和養護管理等。養護管理又包括:放置場所、澆水、施肥、修剪整姿、翻盆換土、病蟲害防治等。

1.樹種的選擇

適宜製作樹木盆景的材料很多。一般以盤根錯節、枝密葉細、姿態優美、花果艷麗者為佳。同時,要求具有萌芽性強、耐修剪、壽命長等生物學特性。

我國樹木盆景的取材,有悠久的歷史和傳統,清代嘉慶年間(1796~1820年)五溪蘇靈著《盆景偶錄》中記載樹木盆景甚多,把盆景植物分為四大家、七賢、八學士和花草四雅。

四大家:金雀、黃楊、迎春、絨針柏。

七賢:黃山松、瓔珞柏、榆、楓、冬青、銀杏、雀梅。

十八學士:梅、桃、虎刺、吉慶、枸杞、杜鵑、翠柏、木瓜、蠟梅、南天竹、山茶、羅漢松、西府海棠、鳳尾竹、紫薇、石榴、六月雪、梔子花

花草四雅:蘭、菊、水仙、菖蒲。

上述古代樹木盆景選用的樹種,有許多還是我們現在製作盆景的常用材料。但目前不斷引種發掘,適宜作樹木盆景的材料已有一二百種之多,通常可分為以下幾類:

松柏類:日本五針松、黃山松、黑松、錦松、柳杉、水杉、水松、檜柏、偃柏、金葉檜、翠柏、鋪地柏、絨柏、線柏、瓔珞柏、刺柏、羅漢松、紫杉等。

雜木類:榔榆、黃楊、雀梅、赤楠、檵木、九里香、朴樹、福建茶、檉柳、小葉女貞等。葉木類:三角楓、紅楓、銀杏、構骨冬青、鳳尾竹、羅漢竹、佛肚竹、棕竹、蘇鐵等。

花木類:山茶、茶梅、金雀、貼梗海棠、梅花、碧桃、紫薇、垂絲海棠、西府海棠、迎春、桂花、杜鵑、六月雪、探春等。

果木類:果石榴、火棘、南天竹、金桔、佛手、山楂、枸骨、金彈子、胡頹子、紫金牛、老鴉柿、柿、枸杞、珊瑚櫻等。藤本類:凌霄、常春藤、絡石、扶芳藤、紫藤、忍冬等。

2.樹樁的採掘與培育

樹木盆景的素材主要來源於兩個方面:繁殖育苗和採掘樹樁。前者採用播種、扦插、壓條、嫁接、分株等繁殖方法取得樹苗,進行自幼培養,造型比較自由,樹木枝乾的粗細比較勻稱,但費時較長;後者從山野挖取多年的樹樁,因材處理,進行培育加工,可以大為縮短時間,常常還可選到形態自然優美、古雅樸拙的老樁,製作成盆景佳品。缺點是受到樹樁固有形態的限制,主幹與側枝之間的粗細比例不易勻稱。此外,有些珍貴樹種如五針松、枷欏木、紅楓等,在山野採挖不到,只好靠人工繁殖取得樹苗。

關於繁殖育苗技術,在許多園藝書籍中均有介紹,本書不再贅述。這里將樹樁採挖與培育方法作一介紹。

採挖樹樁必須掌握一定的科學方法,否則難於成活,更難於成品,既浪費時間、人力,又浪費了自然資源。

選擇採掘的樹樁,要從樹種、樹齡、形態以及發展前途等方面綜合考慮。關於樹種的選擇,前面已有介紹。至於樹齡,以年久樁老者為貴,但也須長勢旺盛。樹樁的形態,不要一味追求怪異、象形(象形並不是盆景藝術的選擇標准),而以具有蒼古奇特、遒勁曲折的特點為佳,特別應注意根部和主幹的形態。樹樁一般不宜太高太大,以利於成活和便於加工,又適於上盆和陳設。有些樹樁雖存在某些缺陷,但從發展的眼光來看,只要可以加工彌補,仍然可以取用。

採掘樹樁的時間,一般宜在樹木進入休眠期後,以初春化凍,樹木尚未萌發之前為宜。深秋、初冬採掘也可,但冬季養護較麻煩,尤其在北方,須進溫室養護。至於寒冬臘月,由於土層凍結,採掘困難,且易傷根,故不太適宜。採掘樹樁的時間還要因地制宜,根據樹種的習性來決定,對於不耐寒的樹種,宜在3~4月份間採掘,以免遭受凍害。

在採掘時,一般可將主根截斷,但要多留側根和須根。對於松柏類和某些直根樹種,則宜適當多留些主根,否則不易成活。樹樁挖起後即可進行一次重修剪,修剪要根據樹樁的形態,並初步考慮到日後的造型。一般保留一部分主要枝幹並短截,其餘全部剪去。萌發力弱的常綠樹種,如松柏類等,不可將枝葉剪光。採掘的樹樁,根部不必帶土,最好放進泥漿里蘸一下,裝入筐簍,並填塞苔蘚,以保護須根不致因失水而枯萎。帶回後須盡快栽種。

山野採掘的樹樁,無論其自然形態如何優美,要製成盆景,還必須經過一定時期的培育,稱做"養胚"。有些盆景愛好者,急於求成,將剛採掘的樹樁栽進較淺的釉盆或紫砂盆中,甚至懸根露爪,試圖一氣呵成盆景,結果多難於成活,更不易成型,所謂欲速則不達。

養胚最好選擇土壤疏鬆肥沃、排水良好、陽光充分的地方進行地植,或採取泥盆栽植,以便於結合造型加工。栽植要適當深埋,最好僅留芽眼於土外,主幹較高的樹樁,可用苔蘚包在主幹上。栽後要澆一次透水,並用少許稻草蓋在樹樁上,以保持濕度。夏季高溫時,要搭棚遮蔭,並經常噴水。冬季要圍以草簾,防止寒凍。平時要注意水分補充,樹木生長旺盛期更不可缺水,但也要注意澆水不可過多,以防止造成爛根現象。在天氣乾燥時,最好常往葉面上噴水。要使樹胚盡快成型,施肥很重要,新栽的樹樁,根較幼嫩,宜薄肥勤施。肥料可用腐熟的餅肥或糞肥,稀釋後再用。養胚期間還要做好修剪、摘芽、防治病蟲害等工作。

修剪主要指剪去日後造型時不需要的枝幹,以免消耗養分。還要剪去枯枝、病枝等,否則會影響新芽的抽生或導致病蟲害的蔓延。

摘芽主要指摘掉多餘的芽。一般保留日後造型所需要的芽(包括備用芽),其餘的芽全部摘掉,以免長出無用的枝幹。待保留的芽長成枝幹時,可作進一步選擇,剪去不用的枝幹,並摘去留下枝乾的頂芽,促使腋芽萌發側枝,增加枝葉的層次與密度。

3.樹胚的加工造型

自幼培養的樹苗,一般在3~5年後開始加工造型;山野採掘的樹樁,大多在養胚一年後即可進行加工造型。

加工前可將地栽的樹胚挖起來,臨時栽進大小基本適合的盆中,以便操作和造型。大型樹胚也可就地加工造型。

加工製作要遵循一系列盆景創作的藝術手法,對樹胚材料先進行仔細觀察和推敲,根據材料特點來決定表現什麼樣的題材和如何造型,也就是"因材處理"。將樹胚根、干、枝的骨架按盆景藝術的規律安排,使之成為具有協調勻稱、線條優美、意境深遠的有生命的盆景藝術作品。如選用松樹為材料,就宜於表現其主根的蒼勁與挺拔,枝葉平整展開呈雲片狀;柏樹就宜於表現其主幹古拙奇特,枝葉呈團簇狀;梅花造型則宜疏枝橫斜;迎春則宜垂枝拱曲;……這是從樹種的自然特性來考慮的。此外,還要從樹樁的固有形狀來考慮,如有些樹樁的主幹挺直,可順其自然,作成直乾式;有些樹樁主幹自然彎曲,適於作成曲乾式或懸崖式;有些樹樁主幹枯禿,則宜於作成枯峰式的……因材處理可以使盆景製作既節省人工,又有天然野趣。如完全任其自然,就談不上盆景藝術了,但是人工的痕跡過甚,卻又失去自然美。因此,對於樹樁的造型,切不可墨守成規,套用模式。

造型加工方法也有一定程序性,通常是先主幹後枝條,由下而上的攀扎、修剪或雕鑿,可根據樹種和造型的需要來確定。不同地區由於習慣的不同,其加工方法也有所差異。一般對於松柏類及萌發力弱的樹種,以攀扎為主。對於榔榆、雀梅、福建茶、三角楓等萌發力強的樹種,可以修剪為主。用攀扎法工的樹樁,造型自如,曲折多變,且成型較快;用修剪法加工的樹樁,則蒼勁自然,但成型較慢。在南方地區,氣候溫暖,樹木生長快,適於攀扎造型;北方地區,氣候寒冷,樹木生長較慢,適於攀扎造型。當然這些都是就一般情況而言,各地盆景的風格與流派不同,造型方法迥然有別,如嶺南派採用"蓄枝截干"的修剪造型法;揚派採用"一寸三彎"的攀扎造型法;蘇派則用"粗扎細剪"造型法;徽派則採用"之形彎曲"造型法;川派則採用"方拐"或"掉拐"法造型等等。我們掌握修剪與攀扎的最基本方法,並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掌握,常常可以產生理想的效果。

(1)攀扎法:即通過棕絲、麻皮或金屬絲等攀扎材料,將樹木枝幹彎曲成各種形狀。

金屬絲扎法:該法簡便易行,屈伸自如,但拆除時稍有麻煩。最好是用經過火燒的鐵絲,但通常用的是較經濟的鉛絲,根據所攀扎枝乾的粗度來選用適度粗細的鐵絲。金屬絲一般選用12~24型號,對號使用。鐵絲粗度選用表

鐵 絲 12號 12號 16號 18號 20號 22號 24號

枝幹直徑 15毫米 10毫米 6毫米 4毫米 3毫米 2毫米 1 A5毫米

攀扎時,先將金屬絲一端固定於枝乾的基部或交叉處,然後緊貼樹皮徐徐纏繞,使金屬絲與枝幹約成45°角。如要將枝幹向右扭旋下彎,金屬絲則按順時針方向纏繞;反之,則按逆時針方向纏繞。注意邊扭旋邊彎曲,才能使金屬絲緊貼樹皮,同時枝幹也不易斷裂。用力不可過猛,以防損傷樹皮或扭斷枝幹。對石榴、紅楓等一些皮薄易受損傷的樹種,可先用麻皮包卷枝幹,然後再攀扎金屬絲。在一根枝上如有重復的金屬絲纏繞時,須注意纏繞方向的一致,盡量避免交叉。

棕絲攀扎法:是我國盆景傳統造型方法。它的優點是:棕絲與枝幹顏色調和,加工後即可供欣賞,並且不易損傷樹皮,拆除方便,但攀扎難度較大。一般先將棕絲捻成不同粗細的棕繩,將棕繩的中段縛住需彎曲的樹干下端(或打個套結),將兩頭相互絞幾下,放在需要彎曲的枝幹上端,打一活結,再將枝幹徐徐彎曲至所需弧度,再收緊棕繩打成死結,即完成一個彎曲。一般彎曲不宜過分,否則易失卻自然形態。棕絲攀扎的關鍵在於掌握好力點,要根據造型的需要,選擇下棕與打結的位置。

棕絲攀扎的順序:開始時,先扎主幹,後扎枝葉;扎枝葉時,先扎頂部,後紮下部;每扎一個部分時,先扎大枝,後扎小枝;在扎主幹時,應從基部到頂部。

各地盆景老藝人在長期實踐中,總結了許多種棕絲攀扎方法,稱作棕法。這種棕法因地區或流派不同而略有區別,但基本原則是相同的,目的都是為了利用棕絲將樹木枝幹紮成所需要的形態。棕法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在掌握基本原則後,可根據造型需要靈活處理。

彎曲較粗的枝幹,可先用麻皮包紮,並在需彎曲處的外側襯一條麻筋,以增強樹乾的韌性。如枝幹過粗,彎曲困難,還可用"開刀法",即用鋒利小刀在樹干彎曲處切開一條3~5厘米長的深口,切面再按上法用麻皮包紮,這樣既便於彎曲,又不易折斷。為利於切口癒合,最好使切面與彎曲所在的平面垂直。

5. 家居養花之盆景的立意構思

我們現在說所的盆景,其實分為幾種形態,一種就是樹木類的盆景,還有一種是通過搭配些石塊我們又稱之為樹石盆景,當然還有一種就是山水盆景,總的來說盆景主要還是這三種形式,當然另外還有些微盆景之類

圖片來源網路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樹木類的盆景,樹木類盆景中比較典型的:直乾式、斜乾式、懸崖式等等有很多,總的來說盆景的立意構思還是源於樹木的形態和創作所達到一定的意境來完成的,如直干就會顯得陽剛,曲干則會有柔美的感覺,基於直乾和曲干之外當然還有:斜、卧、懸等等

圖片來源網路

最重要的我認為還是均衡,不論是懸崖式,還是斜乾式,通過各種方式最終都要尋求均衡,比如說:懸崖式,我們一般就會利用花盆來達到均衡的目的,在懸崖式上一般會採用深盆來種植,其目的就是使得重心不偏移,通過盆的重力來尋求均衡

6. 假山盆景石材種類有哪些

一、硬石類
太湖石:是太湖之中的石灰岩岩石,經過長期波濤的沖擊和風化溶蝕而成。意趣天然的太湖石有青、白、黑三色,質地堅硬,浸潤不枯。米芾在《論石》中指出太湖石有「瘦、透、漏、皺」四大特色。瘦,嶙峋兀立,體態苗條;透,四面通達,紋理縱橫;漏,渦洞相套,玲瓏貫通;皺,則皺褶豐富,筋脈顯著。以千姿百態的太湖堆砌假山,點綴庭院,美化了我們的生活空間。
靈壁石:生長於赤深泥土中,石灰質岩,自然形成,粗曠渾然,色澤黑黝居多(黃、褐、紅、白兼有),以色淺為主,石質堅硬,扣之有聲,古有作鍾磬。所以有「八音石」和「磬石」之稱,又有「靈壁一石天下奇,聲如青銅色如玉(宋代詩人方岩)」的美譽。河南開封市相國寺內有靈壁石一座,座下鐫刻「艮岳遺石」四字,據考證為北宋遺石,彌足珍貴。
千層石:是沉積岩的一種,有深灰色、褐色和土黃色等色調,有的層中夾礫石。千層石形狀如國畫中的折帶效,質地極堅硬,體重,不吸水,可加工。用千層石造景,可橫層劈截或粘接組合,特別適宜於樹石盆景和駁岸、散點石配置,做山水盆景時,橫疊後,氣勢宏偉,厚重中又顯出輪廓線的變化。但注意切不可露人工雕鑿痕跡。石體組合成型後,可點綴、懸垂常綠藤本植物及草類植物。
斧劈石:斧劈石屬硬質石材,其皴紋與中國畫中「斧劈皴」相似,但因石質較軟,可開鑿分層,又稱「雲母石片」。斧劈石屬頁岩,經過長期沉澱形成,含量主要是石灰質及碳質。同時色澤上雖以深灰、黑色為主,但也有灰中帶紅銹或淺灰等變化,這是因為石中含鐵及其它金屬成份變化所致。斧劈石因其形狀修長、剛勁,造景時做劍峰絕壁景觀,尤其雄秀,色澤自然。但因其本身皴紋凹凸變化反差不大,因此假山施工時技術以度較高,而且吸水性能較差,青苔難於生長,多在山體周圍栽植攀援類植物。
龜紋石:學名「華瑩山多壁珊瑚石」,圖案為多角狀復體,呈六邊形,酷似龜紋,其對角線長8-10毫米,內部結構單網狀。該化石為典型暖水生物群體,早在二迭紀前,經海水沖積,地殼變化,形成珊瑚化石。產於長江流域一帶,因受江水沖刷積淀而成,屬硬質石淡褐,石紋效法如鋸截斧砍,但龜裂自然,最適宜表現大江和江河駁岸及散點石造景。製作龜紋石盆景時,要依紋配山,散點石及山足石可用切割機切成平台,上面可點綴樓、台等,植物配植多樣性不受限制。
黃蠟石:又稱黃龍玉。黃蠟石為蠟石中最為珍貴的品類。其硬度大,摩氏硬度7°左右,韌性也強,極富穩定性。古代稱田黃石為「石帝」,稱黃蠟石為「石後」。
黃蠟石是嶺南石玩界廣為流行的石玩,是傳統賞石中質地最為堅硬緻密的一種,潤滑細膩,質勝於玉,久經把玩,包漿滋潤,極富靈氣。黃蠟石,既有玉石的質地,又有奇石的可觀可玩可賞,黃蠟石是稀有資源,而當中這么可人的膠蠟、凍蠟卻是稀中之稀,難免就成了貴中之貴了。
二、軟石類
軟石類質地松疏,多孔隙,易雕鑿、能吸水,可生長苔蘚,有利草木紮根生長。養護多年生的軟石盆景,每當春夏間一片蔥綠,生趣盎然,民間稱之為「活石」,缺點是較易風化剝蝕。
砂積石:色多淡黃,質松,易琢,吸水性強,易長青苔,於植物生長有利。砂積石系泥沙與碳酸鈣凝聚而成,質地不太均勻,有松有緊,含泥沙多處松,含碳酸鈣多處堅。缺點是易損壞,冬季移至室內,免凍壞。常用於表現崇山峻嶺、山青水秀景色。產於安徽、浙江、廣西、四川、湖北、山東等地。
上水石:「蘆管石」或「吸水石」 全國各地均有產出,是由泥沙和碳酸鈣膠合地表石質砂岩經地質作用而成,除泥沙和碳酸鈣外,還含有部分植物殘體。由於這些有機物質混在其中,從而形成這種石料粗細不同,縱橫交錯的管狀結構,表層基本上屬軟質石材,極易上苔,吸水性強,容易加工造型,注意砍鑿用力不要太猛,否則易斷裂。蘆管石顏色主要為土黃色、黑土黃色、灰白色。由於粗細不同的管狀紋理構造使其形態自然,多奇峰異洞。上水石表面的管狀結構有粗管和細管之分,粗管稱竹管石、細管俗稱麥稈石
蘆管石:白色或淡黃,石質與砂積石近,多以錯綜復雜的管狀紋理構成,分粗蘆管和細蘆管兩種,粗如茅竹,細如麥桿(麥桿石),管孔交叉,瘦骨嶙峋,玲瓏剔透形狀奇特,是表現奇峰異洞、山水風光的好景石。產地與砂積石同,有時相互夾雜一起。
雞骨石:乳黃或灰黃,表面皴紋復雜,皴裂很渾,常常透空,有似雞骨狀。吸水性能一般,透漏的突點較顯著。缺點是過於奇特,處理不當,有失真實感,可作山水盆景,亦可作樹木盆景配石。
浮石:又名浮水石,灰黃、淺灰或黑色等,以灰黑色最好,系火山噴發熔岩泡沐冷凝而成。質地細密疏鬆,內多孔隙,能浮水面。吸水性能極好,易附植各種小植物,易加工出各種皴紋。缺點是易風化,很少有大料,多作小型山水盆景。
海母石又名海浮石,珊湖石,白色,系海洋中珊瑚貝殼等次生物遺體積聚而成,質地疏鬆,分粗質和細質兩種,粗質較硬,不便加工,細質為好,有些還能浮於水面。吸水性好,易琢,但孔隙內多含鹽分,需多次漂洗方能附植。常作中、小型山水盆景。

7. 作為樹樁盆景材料應具備哪些特點

特點、源於自然
高於自然
形神兼備
傳情達意
截干蓄枝
手法獨特
師承畫理
深入造化
樹樁盆景的形式、
樹樁盆景根據所用數目的種類和特性,以及設計製作的特點而分為直乾式、卧乾式、斜乾式、曲乾式、懸崖式、附石式、垂枝式等形式。
直乾式:主幹直立或基本直立,這類樹干讓其長到一定高度進行摘心,達到層次分明,疏密有致的效果,通常有單干、雙干、三乾和多干之分。
卧乾式:主幹橫卧,全株呈平睡之態,姿態獨特,具有古樸優雅的風度。
斜乾式:樹干傾斜,但又不卧倒,樹冠偏於一側,樹勢舒展。常見的入梅樁的疏影橫斜。
曲乾式:主幹屈曲,樹形富於變化,常見的取「三曲式」,形如「之」字
懸崖式:主幹傾於盆外,樹冠下垂如懸狀,其中根據主幹倒懸的程度,又有大懸崖、小懸崖、半懸崖之分。
附石式:樹木種在石頭上,使其扎與石縫中,以摹仿的岩生植物。
垂枝式:適用與紙條多二長的樹種,如迎春、垂柳、垂枝桃等,利用其自然下垂的枝條適當進行加工。
樹樁盆景的澆水與施肥
1.澆水
澆水是樹樁盆景管理的最重要、最頻繁的措施之一。樹樁栽植於盆中,不論是深盆,還是淺盆,泥土總是有限的,所含水分也是有限的,如長期不澆水進行水分補充的話,樹樁就會因缺水而枯萎,因此要及時觀察,根據其土壤干濕情況澆水,保持土壤水分。當然澆水也不可過量,若澆水過量,盆土長期過濕,則易引起根部缺氧和腐爛;同時澆水的多少還要視具體樹種不同、季節變化、天氣冷暖而定。一般說來,夏季或乾旱時,最好早晚各澆一次水,春秋季節每天或隔日澆一次水,春天樹樁萌動,也可視情況早晚澆一次水。梅雨季節或雨天時,則不需要澆水,還要注意排水。砂質土壤可多澆水,粘性土壤要少澆水。澆水可以葉面噴水,也可以根部灌水,一般二者結合,先葉面噴水,再根部灌水灌透,注意不要澆「半截水」造成盆面濕、盆內乾的現象,而且葉面噴水也不可過多,易引起枝葉徒長。
2.施肥
樹樁盆景的盆缽內土壤有限,因而養分也有限,應注意肥料的補充。樹樁盆景因其小中見大的藝術特性,不可施肥太多、太頻繁,要掌握施肥含量、種類,把握施肥季節。植物生長養分的三要素為氮、磷、鉀肥,氮肥可促進樹樁枝葉生長;磷肥可促進其花、果實形成;鉀肥可促進莖乾和根部的生長,所以選用肥料應根據樹樁種類和其生長態勢而確定。
需要使樹樁枝繁葉茂,可多施氮肥類;需要樹樁多出花果,則可增加磷肥含量;需要根干粗壯,發達時,則可多施鉀肥。施肥方式一般又分遲效性施肥和速效性施肥。遲效性施肥一般是將有機肥粉碎、腐熟後按一定比例混入土壤中,在換土時,摻入盆中,讓其慢慢提供養分;速效性施肥則是將有機肥或化肥稀釋後,根據樹樁的季節性生長需要進行施肥,但要注意,不可過濃,新栽樹樁不宜進行此類施肥,雨天施肥,肥效流失,效果不好。

8. 盆景的大師

韓學年,一九四九年八月出生,廣東省佛山市順德人。築《緣園》、《品松丘》作培育交流園地。受地方盆景氛圍影響,自幼已對盆景產生興趣,八十年代初期開始動手參與種植,以自娛自樂、增加生活情趣為目的,盆景創作喜歡自己動手,想弄些有點個性的東西。不拘題材,叢林、附石、樹樁、素仁格等都玩弄下,但對山松情迷些。
跨十年先後做的兩個附牆式榕樹盆景《生存》、《適者》,表達了嶺南地方多見的榕樹飛榕的頑強生長狀態,構思造型都表達出自己的個性。二十多年山松盆景的培育,選材不拘一格,形態多樣,具較明顯的個性,近兩三年投稿《花木盆景》雜志數編山松盆景內容的稿件,把自己對山松盆景的過程心得體會作了表述。 鄭永泰,1940年生於廣東省汕頭市,自幼愛好頗多,特別喜歡花卉盆景。大學畢業後一直從事運輸經營管理工作。自上世紀七十年代初開始,幾乎將所有業余時間全部用於盆景栽培、創作和研究工作,對境內外諸多不同風格的盆景作品進行過認真的考察和學習。在堅持嶺南盆景蓄枝截干製作技藝的前提下,博取眾長,認真實踐,逐步形成了技法嚴謹細膩,講求內結構線條美,造型清新秀美、自然野趣的個人風格。2000年創建欣園盆景園。現擔任廣東清遠盆景協會會長。
在創作理念上,不偏樹種貴賤,不受流派局限,追求意境,精益求精。無論松樹類、雜木類、山水類盆景製作都有較深的體會和扎實的基本功。特別對馬尾松盆景的創作,經多年探索研究,總結出一套逼芽控針的製作方法,有獨到之處。在專業刊物上發表了相當數量有特色的盆景作品和相關理論文章。 應國平,1946年出生。1963年參加工作,從事竹木製品生產及竹木工藝雕刻等工作,歷時40餘年。1980年起創辦私營企業,現為寧波市應氏竹木製品有限公司董事長。
應國平從60年代起由喜愛到收藏歷代名家書畫、古董,逐漸提高藝術修養,文化底蘊和鑒賞能力。同時開始養護製作盆景,尤以柏樹盆景見長,他善於把古代書畫和雕刻技藝,有機地結合起來,融入到盆景製作中去,他的作品具有中國畫風特色。70年代後期應國平開始建立盆景基地,以後又發展建立應氏盆景園藝場,收藏各種規格質量上乘的柏樹樁素材,盆景園規模:佔地20餘畝,有柏樹樁素材1000餘棵,各種規格的柏樹盆景200餘盆,其他松樹盆景80餘盆,雜木盆景60餘盆。 魏積泉,男,1952年生;1976年畢業於集美航海專科學院;現為廈門裕盛船舶修理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工程師;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花卉盆景賞石分會理事;中國盆景藝術家協會常務理事;福建省風景園林學會花卉盆景賞石分會付會長;世界盆景石文化協會付會長;廈門市盆景雅石研究會會長;中國傑出盆景藝術家。
魏積泉先生從1980年開始愛好盆景藝術,從1990年開始賞石收藏,投入大量資金收藏、創作盆景、賞石作品,現有盆景精品100多盆、賞石精品60餘件,其藏品經常在各類書刊發表。並積極參與各項盆景、賞石界活動,即陶冶情操、豐富精神文明生活、又推動中國盆景事業發展,成為發展中國盆景事業的新生力量;其創作的作品,樹種選材廣泛、作品靈巧明朗、技法細膩、構圖生動,既有蒼勁雄奇的力作,也有瀟灑靈秀的精品,充分展示其豐富濃厚的功底;其培養出的盆景,一枝一托均可入畫;其作品表現形式多樣,構圖清新自然,景觀動靜相宜,洋溢著強烈的時代感。所收藏的各類賞石,品種多樣,形、質、色具佳,多為精品。有不少賞石藏品曾在省、市和全國展覽中榮獲大獎。給盆景界、賞石界的同行留下深刻印象。
賀淦蓀
1924年生,湖北省武漢市人,美術副教授,擅書畫、工藝美術和藝術理論。現任中國盆景藝術家協會名譽會長、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花卉盆景賞石分會副理事長、湖北省花木盆景協會副理事長、武漢市花卉盆景協會副理事長、《花木盆景》雜志名譽主編等職。
賀淦蓀先生從事盆景藝術活動50餘年。對於山石盆景、樹木盆景、樹石盆景和盆藝理論以及盆藝教育諸方面,均有所發展和創新。
在理論上,提出「要以文藝思想、藝術辯證法和美學指導盆景造型」等系列理論;著有《論盆景藝術造型》、《論動勢盆景》、《論樹石盆景》等系列專著,並在專業報刊發表大量文章。先後任《中國盆景》、《中國盆景名作選》、《中國盆景藝術大觀》、《中國盆景學術論文集》編委,並被指定撰寫《中國農業網路全書》園藝部分有關文章。1984年參與創辦《花木盆景》雜志至今。
在造型上,創立「動勢盆景」(系列)藝術風格,創作出大量動勢盆景系列作品,得到海內外盆藝界的認可和贊同。代表作有《群峰競秀》、《秋思》、《風在吼》、《我們走在大路上》等,均獲全國最高獎(其中《風在吼》獲海峽兩岸盆景展金獎、第四屆亞太區盆景賞石會議暨展覽金獎),並分別載入《亞太展》專輯和《世界盆栽》。其盆景藝術特色是:廣學博採,有所取捨,與時俱進,開拓創新。被譽為是「激情與理念合壁,民族與時代並重」的現代中國盆景。新作《海風吹拂五千年》博得國際盆景界好評,被譽為「最具真實感、時代感和親切感」的作品。
多次參與組織和主持全國性盆景展、根藝展、學術討論會和盆景研究班、培訓班教學活動。先後任全國盆景展、全國根藝展專家評委,並任「第四屆亞太區盆景賞石會議暨展覽」評委,以及盆景研究班主任等職。為全國盆景事業培養大量盆藝人才。
1994年5月,被建設部城建司、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聯合授予「中國盆景藝術大師」榮譽稱號。

9. 怎麼製作出漂亮的附石盆景

附石盆景的製作就分享到這了。看完後,是不是躍躍欲試了,該出手時就出手吧,趕快出去找石頭吧。我是@花房姑娘娟子,點贊,關注,最好是一鍵三連哦!

10. 紫藤盆景藝術創作研究論文

紫藤盆景藝術創作研究論文

摘要: 從紫藤選擇、前期培育、藝術創作等方面闡述了紫藤盆景的製作方法,用紫藤作盆景提高了紫藤的觀賞價值,為紫藤盆景的愛好者提供創作依據。

關鍵詞: 紫藤盆景;選擇;藝術創作

紫藤(Wisteria)又名藤蘿,蝶形花科,紫藤屬。紫藤為攀援植物,莖蔓柔軟彎曲,紫色的總狀花序,搖曳在稀疏的嫩葉間,十分優美,形如豆莢的果實,懸垂枝上不脫落,隨風飄舞,別有情趣。自古以來紫藤成為人們詠詩作畫喜愛的題材。紫藤在園林綠化中也被廣泛應用,只是由於其長勢相對較慢,故而栽培量不多,市場上呈現出供不應求的態勢。但近幾年來,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更加嚮往自然,渴望美好事物,不再滿足單一的園林綠化植物,紫藤作為少有的紫色花的植物脫穎而出,尤其紫藤盆景通過造型加工,增添了其獨特的藝術氣息和神秘感,受到廣大市民和盆景愛好者的追寵,與傳統盆景和盆栽植物相比,有著更廣闊的潛在消費市場。本文從紫藤選擇、紫藤處理、盆景創作等方面進行了較為系統、全面的探討,對提高紫藤的觀賞價值,更加深入地研究紫藤的造型技藝以及為紫藤愛好者及紫藤盆景造型學習者提供依據。

1紫藤盆景的涵義與特點

1.1紫藤盆景的涵義

盆景是表現大自然優美景觀的一種造型藝術品。依其構成的基本素材,可以將其分為植物盆景、山水盆景和樹石盆景三大類。紫藤盆景屬於植物盆景。紫藤在中國自古即作庭園棚架植物栽培,是優良的觀花藤木,一般應用於園林棚架[1]。而近年來紫藤是盆景造型的重要素材,紫藤盆景是選擇長勢良好、觀賞價值高、株形矮小的紫藤,配以優美的盆缽,進行上盆、栽植、養護,通過蟠扎、修剪等藝術手法,塑造優美的紫藤造型,展現紫藤盆景的自然美、人工美與意境美。

1.2紫藤盆景的特點

紫藤作為新興的盆景素材,深受人們喜愛,主要有其獨自的特色。

1.2.1壽命長、生長快、耐修剪

紫藤壽命長,生命力旺盛,是製作盆景的良好材料。但紫藤為攀援藤本植物,經常抽生很多長枝,而且生長較快,影響紫藤造型,所以生長期要及時剪除徒長纏繞的枝條,保持其造型;花後要及時剪去殘花進行整枝修剪;休眠期剪去枯枝、病蟲枝及過密枝等。為培養樹型,也要及時剪除多餘萌薛、分枝,促成樹型形成[2]。地栽紫藤生長速度快,應年年加以修剪。對當年生新枝適當引綁,使其在架面上均勻分布。

1.2.2觀賞價值高

在觀賞價值方面,花絮較大,紫色花絮下垂,如紫色瀑布,觀賞性強,深受大多數人喜歡。並且具有特殊的寓意:沉迷的、執著的、纏綿悠長的愛,最幸福的時刻。對戀人的依依不捨,醉人的戀情,依依的思念。

1.2.3養護管理方便,適合室內擺放

紫藤抗性強,長勢旺。其盆景管理粗放,適合在家庭、辦公室、酒店等室內擺放欣賞,紫色的花絮深受人們喜愛。

2紫藤盆景藝術創作

2.1紫藤選擇

紫藤全國各地均有栽培,資源豐富,種類繁多。但可以作為盆景栽培和加工的品種通常為觀賞價值較高、植株矮小、耐修剪的類型,如南京藤、一歲藤等[3]。另外,在同一種類中要選用根莖粗大古樸、干形彎曲變化自然,婉若游龍,又易開花的紫藤老莖。

2.2前期培育

從荒山野外直接挖取的紫藤往往不是理想的盆景素材,所以通常需要人為加工處理培養適合的盆景材料。前期培育主要任務是選擇較好的.紫藤樹樁和較好的開好品種。

2.2.1紫藤樹樁的培育

2.2.1.1直接選擇此法最直接省時,但機會難得。所以只要選擇紫藤樹樁較為粗大,樹干彎曲變化、自然流暢,樹形較為古樸優美即可進行精心培養。

2.2.1.2扦插繁育此法較常用,因為很難找到好的樹樁,所以通常選擇彎曲變化自然的紫藤粗干,進行扦插繁殖,要保證插條健壯無病蟲害,插穗的長短根據插條的彎曲變化、植株大小等需要來確定。然後按照扦插繁殖的操作程序進行扦插繁殖,細心養護管理,成活率較高[4]。

2.2.1.3嫁接繁育有些紫藤樹干虯曲多姿,古樸自然,是良好的盆景樹樁素材,但不一開花,為了提高其觀賞價值,春季可以在紫藤樁頭、插段新枝上嫁接葉片小、節間短、色澤美、易開花的多花紫藤品種。

2.2.2紫藤的人工造型紫藤作為藤本植物長勢快,其盆景造型以修剪為主,蟠扎為輔,目的在於充分表現其簡朴的自然形態。

2.2.2.1造型修剪枝條修剪,主要在落葉後至第二年萌動前進整枝造型,去掉病枝、弱枝、過密枝條,一般留3~5個主枝,花後進行短截,每個枝條留5-6個芽。枝條要上下錯落,避免單調,層次宜少不宜多。由於紫藤的花序下垂且較長,因此要適當剪除部位較低的枝條,以便提高開花部位,使開花部位上移,花絮都圍繞在主幹主枝周圍,這樣樹形緊湊,觀賞效果最佳。

2.2.2.2抹芽摘心抹芽摘心是紫藤盆景造型的關鍵,根據盆景造型的需要,每年要進行多次抹芽和摘心。尤其春季萌發後,根頸部會產生很多萌芽,為減少養分消耗要及時抹芽,同時去除徒長枝和直立枝條。紫藤長勢較快,為了控制樹形,有利於營養積累,同時促進花芽分化,一般在花後新枝上7~8片葉處進行摘心。

2.2.2.3去殘花開花後,應及時摘除殘花,減少養分消耗和病菌的發生。

2.3藝術造型

2.3.1盆器及盆土選擇

紫藤盆景宜用紫砂陶盆,考慮紫藤花色,其盆器色彩以選擇淺色和素色為適宜;而盆的大小主要根據紫藤植株的大小而定,盆的形狀根據造型特點選用較深的多邊形、圓形、正方形盆,或較淺的長方形、橢園形盆。紫藤對盆土要求不嚴,但作為盆景常選用腐葉土或肥沃且排水良好的田園土等,摻拌適量河沙和腐熟有機肥。另外可結合盆缽配以雅石,製作成附石式紫藤盆景。

2.3.2藝術構思與技法

2.2.3.1平面布局作為樹樁盆景,紫藤盆景在布局上,多採用單株造型,少有數株叢植,若叢植配置,要求高低錯落、疏密相間、前後有致,忌不分主次和絕對對稱。

2.2.3.2主幹造型主幹造型通常有單乾式、雙乾式、三乾式或多乾式,紫藤以單乾式為主,造型形式可採用直干、斜干、曲干、垂枝式、和懸崖等形式,還可配製成附石式。

2.2.3.3枝葉造型作為藤本植物,通常採用垂枝式,確定主幹高度,適當提高分枝點,形成層次分明結構,避免兩側絕對對稱,盡量保存葉片完整。小枝及葉片可用金屬絲或棕絲蟠扎、吊拉造型,控制小枝長度。

2.2.3.4根式造型對於一些紫藤根具有較高觀賞價值的品種,通常可以做成提根式盆景。

2.2.3.5配植點綴一盆好的盆景除了造型外,也需要點綴配置進行美化。上好盆的盆景,裸露的土面影響美觀,所以經常種植青苔或低矮的地被植物滿鋪盆面,並配以適合的小型彩色植物形成高低錯落的自然景觀[6]。由於紫藤為藤本,下部較空,可根據造型選擇適合的觀賞石或其他的園林小品配件進行點綴,但配件和觀賞石都要選擇適合的大小、比例,以免造成比例不當,破壞整個作品。另外,配件應以素雅自然、古樸為好,切忌選喧賓奪主,因此要小而精。作品完成後,根據創作立意,進行合理命名,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3結論

3.1盆景樹樁的選擇

創作紫藤盆景選擇樹樁非常重要,宜選擇主幹粗壯、彎曲變化、蒼老古樸、枝葉繁茂的樹種,以易開花,花絮優美品種為主。

3.2修剪定形

修剪定形是紫藤盆景不可缺少的培育階段。盆栽前期以培養樹型為主,及時剪除多餘枝條、過密枝條、萌櫱枝等,促成樹型形成。已成型的盆栽紫藤,生長期要及時剪除徒長枝、直立枝、交叉枝、過長枝條及纏繞的枝條等,花後剪去殘花;休眠期剪去枯枝、過密枝等。

3.3藝術造型

藝術造型是紫藤盆景製作的核心,在造型原則、造型技法、盆缽的選擇、觀賞石的配置以及園林小品配件的點綴,甚至護盆花草的搭配等方面要綜合全面的考慮,根據不同的紫藤品種具有的特點,採取不同的藝術造型手法。

3.4盆景養護

盆景製作後的養護是關鍵,不同於普通的盆栽管理,水肥的管理要適當,在盆景上更能體現「薄肥勤施,少量多次」的施肥原則的重要性,而水分的管理要注意澆水的方式,尤其要注意空氣濕度。而花前花後,日常要保持紫藤葉片、花絮清潔、明亮、健康。

參考文獻:

[1]程金祥.淺談藤本植物在園林中的運用[J].科技風,2010,(6):35.

[2]沈林,楊穎瑤.園林植物造景設計的基本原則和程序[J].現代園藝,2012,(10):109.

[3]靳文東,盧士斌.紫藤品種分類及應用形式[J].中國花卉園藝,2017,(6):36-37.

[4]何永健,趙關粉,劉冬玲.紫藤硬枝扦插初探[J].南方農業,2017,(11):24.

[5]宗梅,等.紫藤在中國園林上的應用前景[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3,(22):1.

[6]蔡建國.等.觀賞竹盆景藝術創作研究[J].河北林果研究,2006,(3):89-91.

;
熱點內容
植綠護綠建設美麗中國ppt 發布:2025-05-23 01:40:34 瀏覽:806
暖暖環游世界情人節套裝兌換 發布:2025-05-23 01:34:56 瀏覽:8
譚松韻浪花一朵朵劉海 發布:2025-05-23 01:34:17 瀏覽:182
一朵春光 發布:2025-05-23 01:34:12 瀏覽:869
情人節男友說要加班 發布:2025-05-23 01:33:36 瀏覽:69
插花風景圖 發布:2025-05-23 01:08:40 瀏覽:977
牡丹江龍港大酒店地址 發布:2025-05-23 01:08:40 瀏覽:147
印花花卉 發布:2025-05-23 00:55:20 瀏覽:651
進門放盆栽好嗎 發布:2025-05-23 00:53:07 瀏覽:872
Hentai百合 發布:2025-05-23 00:53:06 瀏覽: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