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木盆景
① 這是什麼樹
這好像是黃果樹
② 九龍木跟九龍是同一種植物嗎
你好,這是一個植物,只是兩種名字罷了。都是同一種植物。現在很多人都在養植這種植物。
③ 九龍木雕能在家裡擺放嗎
九龍木雕能在家裡擺放,只有屬狗的不能用相沖,是吉祥之物。擺在家中的北面為寅癸水相生,龍離不開水。
④ 以前用來,刻印章用的樹,是什麼樹呢這棵樹就是下圖!
倒吊筆網頁鏈接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夾竹桃科 Apocynaceae>>倒吊筆屬 Wrightia>>倒吊筆 Wrightia pubescens
別名九龍木、墨柱根、章表根、苦常、土北芪、枝桐木、豬松木、細姑木、刀柄,夾竹桃科倒吊筆屬常綠喬木。
其木材質地優異適於作等傢具、雕刻圖章、樂器用材。樹皮纖維可制人造棉及造紙。樹形美觀,庭園中有作栽培觀賞。其根和葉入葯,可用於治療頸淋巴結結核,風濕關節炎,腰腿痛,慢性支氣管炎,黃疸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用於感冒發熱等。
⑤ 真趣松禮贊
(共十一章)
蔣經韜
序章 走進真趣園
真趣園,位於廣東東莞。建成於80年代。佔地近百畝。有奇松名木計萬株。惟「真趣松」最負盛名。園主黎德堅先生,早年是中國第一代民營企業家。人生高光時刻,曾經壟斷東莞大半個海鮮市場。忽一日,黎先生偶遇海島羅漢松。被其紮根峭壁,納天地精華,與風雨為伍,孤島求生樂活的朗朗英姿與虛懷乾坤的陽光心態同質感化一一從此,便將半生積蓄投入此培育接改良之中,一世心血全情打造「真趣園」,追尋「人生真諦」,求索「人與自然共生共榮」的生命情懷。
「功夫不負有心人」。九十年代,「真趣園」成為國家商標,「真趣松」成為中國的新物種。黎德堅先生成為「真趣松之父」。
辛丑九月,公元2021年10月1日,余等受黎先生特邀,有幸入園。遇見黎先生,使人想起達爾文,想起巜物種的起源》,想起「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遺傳變異」等影響巨大的觀點。而黎先生似乎就是這個些觀念的東方踐行者。
南粵金秋,漫步園中,
遇見奇松名木,遇見許多未曾遇見的「遇見」。
聽黎先生講敘他與每一棵樹的故事,
心生無限感慨,記錄於此,擇十章與「同頻情懷」的讀者分享!
第一章 再活五百年
一一獻給真趣松王
【真趣松王】真趣園有樹王一棵。樹齡一百餘年。高380cm,飄長680cm。主幹如劍斜刺,霸氣側漏。主枝旁逸錯落,枝葉層巒疊翠。堅叔打磨陪伴其近十餘載一一
百年滄桑,
刻在你的年輪里。
百年風雨,
嵌在你的皮肉中。
百年的生與死,
是一部生命的博斗史,
百年愛與恨,
是成長的風雲浪花。
一百年的情與仇,
是命運的浪漫交響。
同船過渡,
五百年修。
是幾千年的緣,
才讓你和堅叔(黎德堅)相遇?!
是什麼魔力,
把你從孤島度歸「真趣園」?
你來自哪裡?
是南海的小島?
還是黃海上的巉岩?
是遠古的東南亞?
還是近代的歐羅巴?
你的母親是月球里的「嫦娥」?
還是水星上的「巴爾扎克」?
你一定知道,
你的「父親」是誰!
十年前你被堅叔獲得。
從此,
邁進了生命的新紀元。
紅芽發得更多更艷,
葉片變得更厚更密,
枝幹變得更粗更挺,
軀體變得更壯更實!
形態變得更真更趣!
風采變得更精更神!
百年,
在天文上是流星一瞬,
在人間則近五代人。
願你與堅叔的情,
千年長存。
願堅叔的精神,
在你的紅芽綠葉中,
永生永世!
願堅叔初心不改,
豪情不變 年復一年
不畏紅塵苦和甜,
善惡黑白分兩邊。
站在風口浪尖,
緊握日月旋轉,
陪你再活五百年!
第二章 盛世騰龍
【盛世騰龍】真趣園有一真趣松藏品。樹高188cm。樹齡500年。樹蔸敦厚博大,虯根瘤菌錯節。枝葉層巒疊嶂,芽紅絢爛奪目。名曰《盛世騰龍》。
這是一個龍的舞台。
這是一個蛟龍騰躍的角斗場。
這卻是一棵真趣松。
在自然之母百年風雨的孕育下,
在情懷之父多年的培育研磨中,
鍛造出的承天地精華,
凝園主情懷的人間極品一一
美其名曰:
盛世騰龍!
虯根縱橫錯節,勝似龍爪。
樹皮斑駁陸離,恰是龍鱗。
1米88軀干如龍蟠偉岸。
18條龍枝,
或騰,或躍,
或串珠戲水,或纏斗博擊,
千姿百態,栩栩如生。
龍是歷史虛構的,
是東方神話傳說中的生物。
是華夏民族的一種圖騰。
是遠古先民的一種美好願望。
一種幸福寄託!
龍是一種吉祥物。
祛邪、避災,
祈福康泰!
真趣松既是「招財樹」又是「幸運樹」,
民間諺語流傳:
家有真趣松,一輩子不受窮。
擁有了這十八條龍,
擁有了「真趣松」,
便擁有了人生的所有幸運與幸福!
正所謂:
盛世騰龍躍,
家國興旺時!
第三章 海島風骨
【海島風情】為真趣松之名品。樹高188cm。主幹挺拔俊朗,枝幹多層分布,且虯龍蜿蜒曲折一一
你是孤島上生命的神話。
你皸裂的皮膚,
那是抗擊百年風雨的滄桑壁畫。
你螺旋上升的線型裂紋,
那是不屈不撓堅守初心的芳華。
你馬眼圓睜的軀干啊,
那是生命之父培育超度你的命運升華。
蔚藍的天空,
讓你陶醉於詩和遠方的童話。
濁浪翻滾的大海,
摧枯拉朽的狂風啊,
你的軀干被千萬只魔獸打壓!
你的枝葉被傾盆暴雨吞噬,
你卻咬定生命之根抓石破崖。
屹立於一塊上帝也搬不動的孤石之上。
什麼是風骨,
你用頂天立地的氣派,
還有噴簿而出的青枝綠芽,
鐫刻出撼天動地的真話,
咬定孤石斫破崖,立根扎進峭壁牙。
千磨萬擊摧不倒, 任爾天地遠無涯。
第四章 經典組合
【龍子探海】真趣松 飄長188Cm
真趣園藏品
好盆景,
必定是景、盆、架的有機融合,
是三者的完美藝術精粹!
而景必是形的「偉岸之勢」,
神的「靈魂深處」」!
而「盆」與「架」呢,
亦必是對「景」
質的呵護,
色的點晴,
形的豐富與成全!
黎德堅先生打磨的《龍子探海》便是這
種「三合一」最完美的藝術精品之一!
先說景之大勢。
主幹側傾,分三段次第展開,
力度渾厚,動感十足。
氣韻磅礴,勢不可擋!
主幹突現,枝葉漸次豐滿,
三節主幹結合處,枝葉不規則對稱,
且在二三節之間留有三角形空白,
整個蛟龍探海之勢,栩栩如生,
形神兼備!令人身臨其境。
盆為仿古青銅方桶。
上有斑駁之釉,且有圓形拉環,
突現年代久遠之感。
透過古色古香之形體與墨綠凝重之色調,
讓飛揚的「龍」體動勢,
有了歷天地自然造化的穩固基底和經時間積淀的厚重寧靜!
再說幾架。
幾架本身就是一種藝術品。
它的造型、色彩、質地都有講究。
幾架必須與盆緊密配合,
對整體畫面起調節和烘托作用。
我們知道,
幾架的大小、樣式、重量,
必須與景和盆的比例協調。
幾架要略大於盆,樣式上,
基本上是園對園、方對方、長對長;
至於鼓形盆、變形盆等可放置天然的樹根幾架上,以增添幾份古雅氣息;
深盆應配置高架,淺盆應配置矮幾;
幾架的重量也要和景、盆相適應,使其平穩、牢靠、協調。
在色彩上應講求清雅朴實,以深色為宜。
一般常用棕色、紫色、褐色、黑色;色彩要從屬於盆和景,力求和諧,不能喧賓奪主。
幾架按材料分,有木質幾架、天然樹根幾架、竹幾架、石質幾架、陶瓷幾架、以及無光鋁合金、有機玻璃、膠木、水泥等材料製成的幾架等。
木質幾架。有紅木、楠木、紫檀、銀杏、黃楊、柚木、樟木、棗木、昆甸木、酸枝數種。
此幾架精選紅木而制。色澤古樸莊重,加之外塗生漆,便可以保持木質木紋不受干濕影響,永久保存。
木質幾架分落地式和案頭式二種。
此為前者,方桌幾直接在地上安置。
且為古樸雅緻,結構簡練的明式風
格!
第五章 獨領風騷
【獨領風騷】,真趣園藏品,真趣松,樹高110cm。
虯根盤龍,主幹敦實。
主枝撥四節而立。
左側枝低位旁逸斜出。
非對稱直刺天穹。
如利劍出趙,
恰似一代天驕。
獨領風騷!
時光,是分秒的交集組合,
時光,是歲月的陰陽鋪陳,
時光,鋪就了風騷的絕代風華。
種下陽光,便會開出明艷的花朵;種下善意,便會芬芳乾枯的靈魂;種下溫暖,便會滋養內心的柔軟。種下信仰的種子,
便會奏響獨領風騷的樂章!
像風會記住你的香,
象光陰會記住你的年輪一樣。
坦然自若的你啊,
若能在三千繁華中尋找平淡,
在一尺寧靜處安放內心,
剩下的一切也都將洗盡鉛華,
被歲月溫柔相待!
每一天都會將獨領風騷妥貼收藏。
不辜負每一滴雨的澆灌,
不辜負每一縷陽光的撫摸,
收藏每一寸清風朗月。
讓風騷獨領大自然的的時光!
第六章 遇見是緣
【滄桑後的輝煌】真趣松
飄長188厘米。九龍樹下,樹、石、人相遇,跨界的善與緣相通,和樂的心與心相惜。
遇見是一種緣。
跨界的遇見更是人類與植物的奇緣。
在對的時間遇上了對心的你,
你便成為了真趣園的一員。
在對的地點遇上了頑強的你,
你便成為了靈魂的知音。
時間決定我遇見誰。
心決定誰留在我身邊。
時空的巧合註定讓我們遇見。
遇見是心與心的吸納。
我的心決定將你留下,
伴你一段驚艷的時光。
只要把心放在碧藍的晴空之上,
把情紮根在厚重的土壤里,
貯存在不妖不蔓的枝葉中,
春暖花開時不必面朝大海,
是不是也能聽見陽光行走過每一塊石,每一瓣花,
每一片葉,
還有每一顆心的聲音?
第七章 落紅深處
【蒼龍探海】真趣松
飄長188厘米。紅葉明艷,四季花開。
落紅深處有冷暖,
風雨滄桑太尋常。
天地乾坤有造化,
枯木逢春又一年。
所有的成長,都要有一個過程,
所有的經歷,都是一種輪回,
所有的過往,都是歲月的一種恩賜。
白霧雨滴,滋養你的挺拔身姿,
陽光明媚,撫慰你的心情魂靈。
半盞清茶,觀浮沉俗世;
一顆靜心,看清涼世界。
當我們端起用奮斗的汗水釀成的烈酒,為慶祝我們成熟了而碰杯時,
忽然發現:不知什麼時候,
我們已經悄悄地老了。
誰成了你的過客,
誰在你身上留下難以擦掉的舊時光?
生命漫漫,千里迢迢,
經過時間的漏斗,
埋在心底的才是真愛。
歲歲年年,光景如此。
總有花枝招展,總有葉落雪寒。
在歲月中跋涉,每棵樹都是一個故事,
每個故事裡都有愛恨情仇。
祝你餘生無波瀾,
敬我與你同悲歡!
第八章 風葉之戀
【古韻松齡】真趣松
高218厘米。主幹分叉二枝,
右干雙枝比翼,生死相依。
聽起來是一個植物世界纏綿悱惻的故事,
悟出來則是人類情感世界的真理。
風一直在追求葉子,
承諾要帶葉子去看外面的精彩世界。
葉子猶豫不決,徵求樹的意見。
樹說:「你若不離,我便不棄。」
終有一天,葉子被風打動,
於是選擇隨風離開的那一刻,
它問樹:「你為什麼不挽留我?」
樹說:「世界上不只有你一片葉子。」
它問風「你為什麼要追求我?」
風真誠回答「因為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片葉子。」
葉子沉默了:
是樹不懂愛,還是風太執著?
樹問葉子「你為什麼要離開?」
葉子開心地說「因為我想看看外面的世界。」
葉子不知,樹太愛葉子,
為了成全她的願望,樹沒有挽留。
風問葉子「為什麼要跟我走?」
葉子欣喜地說「因為你給了我夢想,並能滿足我的願望。」
當葉子好奇地欣賞世界時,
風驟然停了一一
葉子無奈地飄落地上,
一群人踩碎了她和她的幻想一一
自然植物是這樣,
紅塵戀歌又何嘗不是如此?
人生總是這樣,
總要等到失去之後,
總要等到過去很久,
才明白我們親手舍取的東西,
在今後的餘生里再也無法遇見!
第九章 堅叔懂你
【鐵骨柔情】真趣松,飄長138厘米。骨幹堅挺,枝葉飄柔。
四季交替,
風雨無情。
人間冷暖,
紅塵有愛。
月圓月缺,
有人惦念你的冷暖;
心情無常,
有人一直包容你的任性。
即便我們人類,
一生所尋求的,
不外乎就是有人在乎,
有人懂。
眼中有笑,心中有暖。
走千條路,只一條適合;
遇萬般人,得一人足夠。
想必你也追尋,
所有的苦樂,有人懂;
一切的努力,有人知。
最真的擁有,是我在;
最美的感情,是我懂。
最好的時光,是彼此都在,
永遠相敬相愛!
偽裝不出的擔心是真誠,
掩飾不住的關愛是親情,
真心懂你的是堅叔一一
第十章 祝福生命
【大業有成】真趣園藏品。野生海島羅漢松。飄長238厘米。主幹古樸茁壯,枝繁葉綠。生機勃勃!大業興旺有成!
在你面前,
我油然升起一種對生命的敬畏,
對生命的庄嚴祝福。
天地乾坤,
萬物共生。
紅塵滾滾,
生生不息。
每一種讓靈魂起舞的活法,
都是對生命最大最好的尊重。
真趣園的每一棵松,
每一盆景,
每一瓣花與葉,
都是自然的之母與「植物之父」,
最完美的造化!
最藝術的經典!
存在是合理的唯一鑰匙,
時間會沉澱每一種生命的形態!
靈魂清明的人不會把目的當成手段,
利慾熏心的人總是錯把手段當作目的。
這就是有的人做「植物的情人」養盆景,
共生共榮,怡情養性,讓靈魂擺渡脫俗。
有的人卻把盆景當商品買賣做生意在認知觀念上最本質的差異!
曾經有人為了測試貓和狗底哪一個更忠誠,做了個實驗。實驗中使用了兩個碗,一個碗中有豐盛的食物,一個碗里僅僅有一點。食物豐盛的碗擺在離主人很遠的地方,只有一點食物的擺在主人腳邊。
實驗的結果是,狗比貓更忠誠,狗都跑向了主人腳邊的碗。
但這個結果也告訴我們,貓更自我,它們不迎合、不去討人類的歡心,活出了自我。
小動物都有各自的人生追求,有自己的活法,那麼,植物呢?
大自然以沉默作為一種生活方式,
世上萬物都是從這塊緘默的石塊上剝落的一粒碎屑。
植物世界好象如此平淡無奇,
如此順從天命,
所有的一切看起來都陌然而從,
隨日月作息,
憑風雨擺布。
靜寂無聲,
依從規則而又沉思無語。
但恰恰相反,
在植物的世界裡,
那種熱切的期盼和對命運的反抗,
才是最為激烈和頑強的。
植物的基本器官抑或是營養器官一一它的根部象利刀一樣扎進石縫,
和土壤融合一體。
那是一種生的慾望與信念使然!
對於植物來說,
最沉重的規則是終生不能移動的自然法則。
從黑暗之根到繁華佩實的黎明之花,
這期間所積累的生死不濟的信念的力量,本身就是一種無與倫比的奇觀。
它們齊心協力地去完成同一個目標,
在地上發展以擺脫地下的宿命。
逃避和反叛沉重嚴峻的自然法則,
逍遙物外,
打破狹小的生存空間,
創造或求助於某種庇護,
盡可能的地逃離,沖破命運給它限定的空間,到達另一個王國,一個充滿活力,生機盎然的世界。
植物為人類樹立了一個垂範百世的榜樣一一百折不撓,勇敢無畏,鍥而不舍,且足智多謀。
真趣園中任何一朵小花,
一棵松的枝與葉,
都展示出非同尋常的力量。
而偉大的「真趣松之父」,
恰恰讀懂了這種松的追求與信仰,
並藉以人類的智慧與仁善,
讓松樹實現了跨界成長的生命理想!
落筆至此,
我腦洞大開,
醍醐灌頂地想到,
倘若我們人類對其中一半的力量能運用自如,去應對生活中註定出現的種種磨難一一疾病,衰老,死亡等等,
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
我們的命運和現狀截會然不同!
我們的生命會充滿更多的驚喜更偉大的創造!
祝福生命,
不僅是真趣松,
不僅是植物,
還有動物,
更有我們人類!
以及宇宙乾坤中所有的生命!
⑥ 淺談盆景與插花藝術的 文章
插花藝術淺談
近幾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城市一年四季都有品種繁多的鮮花供人們選擇,滿足家庭和單位各種慶典、迎客、結婚和裝點家居的需要。
插花就是把花卉包括枝、葉、花、果作為素材,插在花瓶、花盤、花盆等容器里,不需泥土栽培,以達到給家庭帶來一種情趣和溫馨,使人觀賞後起到修身養性、凈化心靈、陶冶情操的作用。 插花與盆景有共同之處,但也有自己獨特的一面。主要表現在花卉不帶根,沒有泥土,插在瓶里所吸收的水分和養分受到限制,花期多則十餘日,半個月,少則一至兩天。因此,瓶插花卉作品,要求做到根據不同季節,掌握好花期,才能按時欣賞和品味到插花藝術之美。
學會插花並不難,但要學得精並不容易。初學者要掌握好花卉素材的選擇和處理,造型和搭配,先從簡單易學開始,不妨可找些彩色插花圖片作參考。與此同時,還應學些有關花卉、繪畫、文學等方面有關知識,提高和豐富藝術修養。在熟練技巧的基礎上,深入生活,再去學習高難度的插花藝術。
插花的種類,可根據自己的愛好進行選擇。1.鮮花插花,具有自然之美,色彩艷麗,清新真實,適用於家庭客廳、卧室、書房等,其缺點是保養時間短。2.乾花插花,所選用的花材是經過脫水,加工後的自然植物材料,既不失去花形自然美,還可修飾染色,經久耐用,管理方便。其缺點是怕潮濕環境。3.人造插花,即各種絹花、絛綸花、水晶花、塑料花等,模擬性很強,品種較多齊全,使用時間較長,還可清洗掃塵,缺點是生命力的真實感差。
淺談插花藝術的魅力
插花藝術的起源應歸於人們對花卉的熱愛,通過對花卉的定格,表達一種意境來體驗生命的真實與燦爛。
我國在近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雛形。插花到唐朝時已盛行起來,並在宮廷中流行,在寺廟中則作為祭壇中的佛前供花。宋朝時期插花藝術已在民間得到普及,並且受到文人的喜愛,各朝關於插花及欣賞的詩詞很多。至明朝,我國插花藝術不僅廣泛普及,並有插花專著問世,如張謙德著有《瓶花譜》,袁宏道著《瓶史》等。中國插花藝術發展到明朝,已達鼎盛時期,在技藝上、理論上都相當成熟和完善;在風格上,強調自然的抒情,優美朴實的表現,淡雅明秀的色彩,簡潔的造型。清朝插花藝術在民間卻得不到重視、發展和普及。中國的近代由於戰亂等諸多因素,插花藝術在民間基本上消失。一直到近幾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及改革開放,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鮮花才逐步回到了人們的生活當中。
我們的民族素以風雅著稱,以花贊人、以花喻人、賦予花人格魅力是我們的傳統,如「松、竹、梅」被譽為「歲寒三友」,「梅、蘭、竹、菊」譽為「四君子」等等可謂家喻戶曉。我國插花在風格上崇尚自然,朴實秀雅,寓意含蓄;在形式上注重線條、構圖的完整和變化,講究優美的線條和自然的姿態。其構圖布局高低錯落,俯仰呼應,疏密聚散,作品清雅流暢。按植物生長的自然形態,有直立,傾斜和下垂等不同的插花形式;用色淡雅脫俗,樸素大方;在意境營造方面,插花表現題材廣泛,多賦予作品深刻的寓意,觀之耐人尋味,回味悠長。插花藝術是生活在水泥叢林中的現代人尋找精神家園,親近大自然的最好方式。
插花藝術是多種藝術形式的融合。插花藝術品是凝固的音樂。音樂的美感富於流動性,音符的跳動旋律或纏綿、或高亢,給人以無限遐思和聯想。插花作品中那飄揚的絲帶,斜逸的枝葉,優雅的造型和深邃的意境使人彷彿聆聽到了美妙的音樂。繪畫是以形象和色彩來表現主題的,插花作品也具有這種特性,而且插花的立體感和觀賞性比繪畫更強烈,插花的製作更便捷,取材更廣泛,可操作性更強。作品完成以後仍可依據作者的構思不斷地進行修改和調整,以表達變動的情緒和內心感受。詩歌是一種文學表現形式,抒發的是一種強烈的內心感受。詩歌的意境千變萬化,韻味無窮,激發出了人們豐富的想像力。插花作品也具有這種功能,它所營造的意境或模擬植物的自然生態美,或以誇張手法表現景物或園林景觀,或以事件、人物為題材進行抽象概括,在似與不似之間給人留下無盡的想像空間。雕塑是以固定的造型,或直觀或抽象地表現人的思維靈感火花,插花也與之有相似之處是一種造型藝術。但是插花是一種鮮活的藝術,充滿了盎然的生機,這又是雕塑所無法比擬的。因此說,插花藝術同其他藝術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插花以其簡潔的表現形式,廣泛的取材與表現題材的多樣化,使得這種藝術表現形式還具有雅俗共賞的特點。比如時裝展示會展示的服裝,有些可以演變為日常著裝,而有的則純粹是藝術性展示。但是這些純藝術性的時裝也可以起到引導潮流或拓寬人們視野和思路的作用,所以同樣是不可或缺的。插花也有相似的屬性,插花有藝術插花和禮儀插花之分,前者思想性較強,製作難度很大,起著引導潮流的作用;而後者的普及性更強一些,非專業人員不具備系統理論和實際經驗,但采擷一些鮮花,准備一些普通材料,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也可以創作出一些插花作品來裝點居室,美化生活,陶冶情操。因而插花也具有廣泛的公眾特性,這是插花藝術普及與推廣的社會基礎,也是插花藝術品進入市場,形成規模效益的依據之一。
插花藝術有陶冶情操的作用 。插花作品多姿多彩,製作過程中作者傾注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多以鮮花為主要製作材料。盡管保鮮技術已有相當程度的發展,但插花作品的壽命仍然是短暫的。通過鮮花這小巧生靈的凋零易逝,使人在更深層的意義上感悟到人生的短暫與光陰的無情流逝,從而萌生憐花、惜花更護花的情懷,也激發和培養了人們珍惜生活,熱愛生命,善待大自然和人類自身生存環境的高尚情操。
淺談盆景藝術
盆景為我國獨創,歷史悠久。它主要是應用各種深淺不同、形態別致的花盆,栽種經過藝術加工的植物材料或模仿大自然的山水景色,配製盆石而成的藝術觀賞品。我國因各地造型不同而風格各異,形成了許多流派,如嶺南派、蘇派、川派等。
盆景是大自然的縮影。仿效大自然的風姿神彩、秀山麗水,於方寸盆間,盡顯大自然物氣變換,樹木榮枯的四時景觀,讓人從中感悟無窮。歷代文人雅士喜愛以盆景點綴生活,陶治情操。中國盆景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它濫觴於六朝,起源初唐,發展於宋代,興感於明清。解放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盆景和花卉業又進入了新的興旺時期,我市曾舉行過多次盆景展,檔次一次比一次高,讓參觀者賞心悅目,親身體會到不是自然勝自然的景地。現代生活使更多人渴望親近自然,於屋中置一盆景,既古雅而又顯得富有生機。
盆景依其材料和製作不同可分為樹樁盆景和山水盆景兩大類。樹樁盆景簡稱樁景,泛指觀賞植物根、干、葉、花、果的神態,色澤和風韻的盆景,一般選取姿態優美,株短葉小,壽命長,抗性強,易造型的植物,根據其生態特點和藝術要求,通過修剪、整枝、吊扎或嫁接等技術加工和精心培育,長期控制其生長發育,使其形成獨特的藝術造型,有的蒼勁古樸,老乾扎枝;有的枝葉扶疏,橫條斜影;有的亭亭玉立,高聳挺拔。樁景的類型有直乾式、蟠曲式、橫枝式、懸崖式、垂枝式、提根式、叢林式、寄植式等。採用的手法不同,其造型特點和藝術風格各有千秋。廣州和本地地區常用九里香、福建茶、雀梅、榕樹、榆樹、六月雪等為樁景材料修剪成型,自然流暢。其手法稱「嶺南盆景」。而楊州一帶多用黃楊、檜柏、五針松、雪松、榔榆等經人工剪扎,寸枝三彎,層次分明,稱「蘇派盆景」。四川的金彈子、銀杏、紫薇、紅果等植物,懸根露爪,古奇雅緻,稱「川派盆景」。廣西的「雲盆樹樁」等野趣橫生別有一格。
山水盆景亦稱水石盆景,是將山石經過雕琢、腐蝕、拼接等藝術和技術處理,布設於雅緻的淺盆之中,綴以亭榭、舟橋、配植小樹、苔蘚,構成美麗的自然山水景觀。山石材料一類是質地堅硬、不吸水分、難長苔蘚的硬石,如英石、太湖石、鍾乳石、斧劈石、木化石、九龍璧石。另一類是質地較為疏鬆易吸水分,能長苔蘚的軟石,如雞骨石、蘆管石、浮石、砂積石等。山水盆景的造型,有孤峰式、重疊式、疏密式等。山石材料的質、紋、形、色不同,運用的藝術手法和技術方法各異。因此其表現的主題和所具的風格各有所長。鍾乳石盆景著重表現岫岩幽洞,奇峰突起的桂林山水之美,砂積石盆景再現「峨眉天下秀」「三峽天下險」的壯麗奇觀。山水盆景,小巧精緻,意境深遠。
盆景藝術運用「縮龍成寸」、「小中見大」的藝術手法,給人以「一峰則太華千尋,一勺則江湖萬里」的藝術感染,是自然風景縮影。它源於自然,高於自然,順於自然之理。巧奪自然之工。盆景藝術以詩情畫意見勝。人們把盆景譽為「無聲的詩」、「立體的畫」、「有生命的藝雕」。如果我們工作之餘培養製作一、二盆樹樁盆景或山水盆景,將會給你的生活帶來無窮的樂處。
淺談盆景意境
「詩情畫意凝佳境,巧奪天工勝自然。」詩情畫意凝聚在小小盆景的佳境之中,比起自然的客觀景物,更美、更雅,真是巧奪天工,這是對盆景「美」的贊譽。美在何處?唯一的表現是指意境的深邃。 盆景的意境又從何來?盆景的意境是來自大自然豐富秀麗的美景的感性世界,通過藝術加工,更加超越自然,勝過自然,升華為比自然更高更美的精神境界,這就是「意境」之美,也是審美鑒賞的中心。無論是山水盆景、樹樁盆景、水旱盆景、微型盆景都要追求意境,以求「千里錦秀盆間吃,古樸丘壑望中存。」如大家熟悉的著名作家和園藝家周瘦鵑先生,涵養自然,他所作的盆景,追求詩情畫意,充分表現自己的藝術性,常借鑒古人和近人的名畫,取其意境,曾有唐寅的「蕉石圖」、沈石田的「鶴聽琴圖」、夏仲昭的「竹趣圖」、張大千的「松岩高士圖」、齊白石的「獨樹庵圖」等,以及他自己的創作「歸樵圖」、「聽松圖」、「散牧圖」、「楓林雅集圖」、「觀瀑圖」等。如唐寅的「焦石圖」盆景,反以兩棵抑制生長的小芭蕉合栽,配以拳石,淺盆栽植,布景簡潔,意蘊豐富,給人以清涼幽境。又如沈石田的「鶴聽琴圖」盆景,在古木之下配一老叟撫琴,旁邊配一小件仙鶴及點石,「使人聯想到詩人林和清的梅妻鶴子,又或許撫琴者正彈著一首梅花三弄。這些盆景的製作,取材以植物為主體,配以石料、人物、亭榭等小件,巧妙的結合,頗富詩情畫意,就能充分體現出意境之美。 意境是感情、認識、意象等主觀因素與客觀自然的和諧統一;是盆景藝術和盆景創作者的藝術構思和藝術加工的表現。絕非主觀「營造」,而是以景結情的結果。「以景結情」也是創造意境的最重要的過程。僅此樹樁盆景而論,取材於老乾虯枝,蠅根露爪,是利用自然形態,而栽植的形成,也是以客觀自然與主觀意象的結合統一。如單株式、叢林式、懸岩式、附石式等都是「以景結情」的創造意境。如在92年一次江蘇盆展中見到南京的一盆「石城古貌」以疊石為主的山水盆景,山上配以比例得當的茂密小樹,氣勢恢宏,能在一小小的盆盎里,再現祖國的錦秀山河,該多偉大、美麗!油然而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之感。第六屆江蘇盆展,所見一盆老乾虯枝的雀梅樹樁盆景,主幹老氣橫秋,橫卧盆中,枝繁葉茂,翠蓋蔥蔥。景名為「靜卧芳園不再武」。「靜」與「武」取其園主夫婦的名字,園主人畢生精力追求盆景,當到退休之年,專心致志於盆景藝術,不再為瑣事爭衡,以娛晚年,寓意言志,頗有意境。 樹樁盆景枝乾的處理也大有講究,江蘇盆景多以剪扎結合,雲片造型為主,而雲片的由來,歷史悠久,又以揚派為主,在發展的過程中,流派紛呈而各具特色,在追求美的精神享受,不得不追求高格調意境。在技藝的要求方面,雲片的造型,以揚派來說,要求平穩、嚴整,精扎細剪「一寸三彎」的技法,要求較嚴,在這方面,南通的盆景大師朱保強和已故盆景大師揚州的萬觀堂、泰州的王壽山,他們的作品都有較高的意境,絕非一日之功,能不令人嘆為觀心。但也有人認為雲片造型,似乎太為呆板,以我個人管見,雲片造型之所以有悠久的歷史和旺盛的生命力,就如同中國山水畫宗出「四王」的傳統,雲片造型也是符合自然神韻的,如雲片的分布,高低錯落,有顯有藏,雲片的造型有平、有垂、有偏、有空,這也就是根據山水樹石的畫理,「晴樹平整」、「雨樹下垂」、「風樹偏斜」、「雪樹空白」的原理,表現盆景的動勢,能從雲林深渺中領略千姿百態之風采,這就是追求意境。這里並非否定其它流派盆景的特色,我國盆景的流派,豐富多采,兼容並蓄。如嶺南樹樁盆景,以蓄干截枝的手法造型,追求意境,非常自然,以自然古木為借鑒,可謂是大自然的縮影。近年來蘇州的盆景藝術除傳統風格外,更有所創新,以抽象的手法,製作盆景,給人以遐想。如戲曲盆景「魂斷牡丹亭」的處理,僅以一個草亭(牡丹亭)亭旁植以兩棵古木,略配點石,能呈現出一座大花園的荒涼境界,從杜麗娘的傷春,到夢境幽會,化情思為景物。真可謂「則見風月暗消磨,倚逗著斷垣低垛」表現出幻境中虛實相映的情趣。 總之,盆景的製作,既要有充分的藝術修養、思考、功力等綜合能力,進行藝術加工,又要有靈巧的手法,能夠入畫,才有意境,方為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