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群山盆景
① 運用襯托有關盆景的作文
盆景,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它絢麗多姿,豐富多彩,是人造的自然,自然的再現。我喜歡盆景,特別喜歡爺爺家的那個盆景。它有山有水,有花有草,有亭台樓閣,像一座具有江南風味的園林。
墨綠色閃著微光的盆景盆安放在庭院里,顯得格外雅緻。盆內有一汪「湖水」,微風一吹,湖面不時泛起層層微波。綠盈盈的「湖水」後面,便是引人注目的「群山峻嶺」了。
小小的盆景,說它有群山峻嶺一點也不過分。看吧,奇形怪狀的山石前簇後擁,有山峰,有山坡,還有峽谷呢!再仔細看看,你會發現,這群峰,有的像老牛耕地;有的像一頭大象,蹲著身子,長鼻子扎進水裡,好像在悠然自得地喝水呢;有的像漁翁,頭戴草帽,翹著山羊鬍,漫不經心地坐在石頭上,正等著魚兒上鉤;突起的主峰像婷婷玉立的少女,在湖邊梳妝打扮……噢,這不是唐僧師徒嗎?孫悟空正沖在前面開道,他一手搭涼棚凝神遠眺,一手將金箍棒插入腰間,真是威武!唐僧穩騎白龍馬走在中間,沙僧挑擔,豬八戒扛著九齒釘耙跟在後面。想不到,製作盆景的藝人,竟把師徒四人塑造得如此惟妙惟肖!
石壁上布滿了青苔,就像披著一件翠綠的外衣;山坡上,綠草如茵,生機勃勃。看到它,我想起了許多贊美小草的詩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小草,為盆景帶來了鮮活的生命,使盆內生機盎然,我感覺就像走進了美妙的童話世界。
盆景是勞動人民創造的一種藝術,能陶冶人的情操。現在我才明白外公為什麼在疲勞或工作之餘總要站在盆景面前。
我喜歡盆景!
② 怎樣區別山水盆景中的水盆,水旱盆和旱盆
三種盆景來的區分主要源由盆中水面所佔面積的比例關系確定。
(1)水盆 在盆的整個平面面積中,水面的面積佔去6/10以上的盆景稱水盆。以水石為主,山石擱置水中,特別適於表現平盪的湖泊和寬闊的河流。
(2)水旱盆 水面面積占盆的平面總面積的4/l0~6/10,水的面積與陸地面積相差不大,因此這一類盆景又稱為半水半旱盆。此類盆景,岔中有土有水,有山有林,生意濃郁,所表現的景物內容相當廣泛。
(3)旱盆 盆中完全無水。有土有石,土石常成山形。根據山形、地貌構成連綿群山,草原林木或沙丘綠洲等,有些旱盆雖不用水,而用白色細石粒代水,將這種盆景稱為旱盆水意。
③ 形容盆景的語句有哪些
形容盆景的語句有:
一塊塊雪白的小石頭給盆景平添了一份神迷感。
小盆景的葉子青翠欲滴,一片片都顯得小巧玲瓏。
盆景,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它絢麗多姿,豐富多彩,是人造的自然,自然的再現。
我喜歡養花,更喜歡這壇蔥綠蒼翠的盆景樹,因為它給我的房間增添了幾絲春天的生機。
雖然我的盆景沒有花兒那麼絢麗多彩,也不能像果樹那樣結出酸甜可口的果實,但我依然很喜歡它。
小盆景是用橘黃色的陶盆裝的,裡面有九種不同的植物,媽媽說,雖然樣式不同,但它們都是多肉植物。
我喜歡盆景,特別喜歡爺爺家的那個盆景。它有山有水,有花有草,有亭台樓閣,像一座具有江南風味的園林。
小小的盆景,說它有群山峻嶺一點也不過分。看吧,奇形怪狀的山石前簇後擁,有山峰,有山坡,還有峽谷呢!
右手邊的便是威武不屈的盆景,高大勇猛如將軍。他們的枝幹粗壯而有力,那些葉子彷彿是他們的武器,尖銳無比。
墨綠色閃著微光的盆景盆安放在庭院里,顯得格外雅緻。盆內有一汪「湖水」,微風一吹,湖面不時泛起層層微波。
我們班的書櫃上有一盆竹子盆景。它有一股清新典雅的氣質。如果我們靜下心來,你就一定聞到那沁人心脾的清香。
這盆榕樹長著許許多多的分枝,樹葉密密麻麻,碧綠的葉子上象抹了一層油;葉子一對一對地長著,就象一個個鵝卵石。
我家的窗檯上,擺著一盆山水盆景。那令人回味無窮的假山石,放在盛滿一池清水的玻璃盆座里,一尾尾金魚在水中快活地游來游去,真令人心曠神怡。
左手一側的盆景,枝幹委婉,似廣寒宮中輕飛曼舞的仙子,朦朦朧朧,隱隱綽綽,是在唱一曲離愁之歌嗎?還是在跳一支悲傷地舞?
小盆景的莖共有五支,每一支都顯得非常壯實。每支莖約10厘米高,由七層葉子組成,看上去像五座小塔。莖的顏色非常特別,最上面為淡綠色,越往下顏色越深,逐漸變成淺褐色、深褐色,最後成了紅褐色。
④ 盆景迎客松怎麼製作
選擇地栽赤松原始樹相,由下而上,層層片扎,最後收頂。此過程的要點在於回將不必要的答亂枝剪除,使該枝所形成
的葉片與上部的枝條分離,達到層次分明的效果。
從上部的枝條中分解出3個枝條並扎片,一枝向左,一枝向左後,一枝向前。向前的一枝又分解為兩枝,一枝向左前,一枝向右前。
將向左前的分枝進行收頂,將向右前的分枝進行收頂。該樹樁經蟠扎造型後,層次分明,收放有致,藏露結合,樹形飄逸,體現出初作人較為深厚的藝術功底。
(4)小群山盆景擴展閱讀:
養殖方法
1、花土:養迎客松的盆景,需要使用相對排水能力比較好、養分含量比較高的沙質花土。比較推薦使用河沙和腐葉土混合製成。
2、溫度:它喜歡溫暖,最好將它養於20℃左右的環境之中。它不喜歡環境溫度有太大的變化,所以養護時,應注意盡量保持氣溫恆定,不要將它放在忽冷忽熱的環境之中。
3、澆水:需要水分來幫助生長,當它的花土稍干之後,就要為它澆水。不過冬天時,可以每5-10天澆一次,以免澆多了讓它受澇。
⑤ 山水盆景的製作方法
將選好的石料在需要的水平線上進行鋸截,使其底面平整,並將作為近景的大塊石料的內部挖空直到石底,以利植物種和植物的生長管理。
在布局上運用畫論著中的三遠法,突出近景,在近景之石栽好主樹,配樹,形成以樹木與山石相結合的樹石型主體;再配以遠山和中景,遠山和中景也可以恰當比例的樹木、叢林來襯托主景,成為符合自然景觀的山水盆景。中近景可重疊,以表現層次和深度,要有氣勢,有動感。山腳宜曲折多變。溪岸應表現出水流的方向。主景與配景遠山要氣脈相連,協調一致,忌一覽無余,要有藏有露,做到疏密有致,賓主分明。栽樹配石講究比例,要充分山水盆景小中見大的特點。
加工好的石料在拼接膠合時要細致,膠合面間隙要小,裸露的縫隙用水泥調上與石色相近的顏色填縫,使其渾然一體。
植物是山之毛發,樹木為山之精神。栽種植物要使樹石渾然一體,具有天然的形態。注意遠樹與近樹之間的比例關系。山與樹之間的比例可以有誇張,但要有限度,石借樹姿,樹借石勢,情景交融。
樹石結合要想達到較理想的效果,應栽植微型或小型的各種形式的樹樁。上述樹樁很難從山野中挖到,這就要人工培養各形態和各種比例的樹樁,供山水盆景製作時選用。
山水盆景用以植物造型與樹木盆景的造型形式大多相同,但又有所不同,如懸崖樹除觀賞部分外,從樹穴到觀賞部分還有一段距離,這就要干基部分加長,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再如山頂樹的自然叢從,由於樹穴小,又要照顧幾個觀賞面,就需要培養單株多干擴張式的造型,才能使用起來得心應手。
常用植物種類有小葉冬青、米葉冬青、六月雪、金邊女貞、爬地蜈蚣等。
以下幾本書希望對你有幫助供參考:
《山水盆景製作與養護》盆景製作與養護叢書 俞慧珍主編 盛定武 商勤岳朱文博 錢建港編著 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年9月出版
《山水盆景製作及欣賞》馬文其編著 中國林業出版社2001年6月出版
《圖解小型山水盆景製作與養護》汪彝鼎編著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年6月出版
《中國微型山水盆景製作與欣賞》馬伯欽編著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年7月出版
⑥ 如何修剪盆景
修剪盆景的方法:
1、留枝定托:樁坯培植,枝芽叢生,刪留不確定,難以下剪,或構思創意有失偏頗,導致錯剪,其雖可調整,但卻延長蓄枝及其造型的時間,因為定托是結體構架的前提,應據樁材直、斜、曲、卧、懸、臨水等個性特徵,溶入作者構思意象,留枝定托,刪除所有雜枝贅芽,集中養料,蓄養所留枝,以期盡早進入修剪,製作環節。
2、協調修剪:枝托蓄養瘋長,何時修剪,剪到什麼位置,應有個粗細長短的對比,其貫穿於盆樹造型製作的始終,相關於盆樹結體構架的各個部位。其間有枝與乾的比例,枝托彼此間的比例,枝托內部主、次脈的梯級對比等等,都須在剪前明確,胸有成竹,意在剪前,這樣才能做到剪起枝落,恰如其分。
3、精確細剪:枝芽的角度、枝椏歧出走向、相互間的參差錯落,體現枝托在空間上下左右伸縮迴旋,角度選擇不當,盡管可通過蟠扎彌補,但畢竟不如自然狀態,所以在選擇芽點角度時,不能只顧其一,不究其二,也即對該枝走向、空間狀態,以及與其它枝托等相互關系,不僅要明確,而且要「超前」構思,有所判斷,避免機械、呆板、模式化。
4、整合修剪:外廓顯示盆樹總體樹態,即所謂通常所說的三角形或不等邊三角形構圖等。在此,個別枝梢的長短應服從於整體,把握點、線而融於整體面之中。整體觀察,局部修剪,全面調整,此時盆樹基本上趨於豐滿成熟,屬於造型製作的收拾階段,其重心在於枝托的長短開合及外廊的整體關系。
⑦ 川派盆景的基本介紹
四川位於長江上游,東部為四川盆地,西部為青藏高原,盆地土地肥沃,農業發達,是中國富饒地區之一,素有「天府之國」稱號,高原海拔較高,山嶺重疊,尖峰深壑,聳人雲霄。還有風景秀麗的峨嵋,山勢巍峨,峰巒挺秀。這些風景資源和植物等材料,都是川派盆景藝術創作的源泉,對川派盆景藝術的繁榮起著很大的作用。
川派盆景藝術的發展,經歷了一個在造型上從簡到繁、再從繁到簡的過程,最後歸納為兩種主要類型。即規律類和自然類。兩種主要類型的特點為:對稱美、平衡美、韻律美,統一中求變化,變化中有統一,活潑而有序,莊重而靈動。源於生活。但它又高於生活,是對大自然的藝術概括與藝術加工。基本技法為自然樹的順勢加工和10種身法及3式、5型。
川派盆景的藝術風格:樹樁以古樸嚴謹,虯曲多姿為特色;山水盆景則以氣勢雄偉取勝,高、懸、陡。深,典型地表現了巴山蜀水的自然風貌。
川派樹樁盆景一般選用金彈子、六月雪、羅漢松、銀杏、紫薇、貼梗海棠、梅花、火棘、茶花、社鵑等;山水盆景以砂片石、鍾乳石、雲母石、砂積石、龜紋石,以及新開發的品種為製作石材。
成都是中國歷史名城,位於四川盆地西北,成都平原中心,氣候溫和、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成都建城於春秋時代,自秦漢至現在一直是西南地區的政治文化中心,三國的蜀漢和五代時的 前蜀和後蜀,均在此建立都城。成都是一個著名的詩人之鄉,歷代詩人無不為巴山蜀水所哺育,無不為巴山蜀水縱情謳歌。歷代 畫家無不以四川名山勝跡為題材。許多著名的詩人、畫家都在此 留下了傳世佳作。成都又是一個著名的「花鄉」,青羊宮花會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不少川西農戶,都有種花植草,蟠扎盆景的習慣。還有花草「賽市」之風氣,在成都郊區,世代相傳,以 蟠扎樁頭盆景為生的「盆景世家」,就有60多戶。現在成都一帶 還保存了許多百年以上的珍貴古樁盆景。
重慶位於四川盆地東南部,長江與嘉陵江匯合處,為中國西 南地區的經濟、文化中心。重慶是一個美麗的山城,城市被群山 環繞.市內崗嶺起伏,依山而建,道路、房舍參差排列,層層錯落極富詩情畫意。重慶盆景藝術開始是受成都的影響,但後來發展很快,在川派盆景藝術中自成一體,與成都盆景形成兩種地方風格。
此外四川多名山大川,除峨嵋外還有號稱「青城天下幽」的 青城山和長江三峽等。山勢雄、秀、奇、險,山中還多古木、奇石。這些都是盆景造型的範本。
川派盆景的代表樹種有金彈子(瓶蘭花)、六月雪、貼梗海棠、垂絲海棠、梅花、紫薇、羅漢松、銀杏、偃柏等,其他還有虎刺、黃桷樹、紫荊、山茶、桂花等,竹類品種繁多,有綿竹、邛竹、風尾竹、觀音竹、琴絲竹和佛肚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