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桂盆栽
白蘭花又稱白蘭、把兒蘭、緬桂、黃葛蘭,為木蘭科常綠闊葉喬木。高可達12米,盆栽1~2米,樹皮灰白褐色,有縱紋,嫩枝綠色。單葉互生,長楠圓至橢圓形,淺綠色,革質,有光澤。花白色,長約4厘米,單生於葉腋間,有短花柄,具濃香,尤以含苞欲放時為最濃。
原產東南亞熱帶地區,我國福建、廣東、廣西、雲南及四川南部廣泛作為行道樹和庭園樹種。
同屬植物約20種,主要產於亞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喜溫暖、濕潤和較強的陽光。常用作盆栽觀賞的還有:
黃蘭,常綠小喬木,幼枝有平壓的柔毛。葉片與白蘭花近似,葉柄長2~4厘米,上有托葉跡長達中部以上,而白蘭花的托葉跡極短,只為葉柄長的1/3或1/4。這是不開花時區分黃蘭和白蘭花的唯一可靠點。花橙黃色,極香,常作盆栽花卉。
含笑(M.figo)常綠灌木,高可達2~3米,分枝極密,被褐色茸毛,葉革質,橢圓形,長4~10厘米,花直徑2~3厘米,象牙黃色,邊緣常染紅色,甚芳香。常作盆栽花卉。
用靠接法繁殖。廣東地區常用含笑、黃蘭、玉蘭等小苗作砧木,於春夏兩季在白蘭花大樹的枝條上進行靠接。二者的切口長3~5厘米,接合後用塑料條捆緊,使二者的形成層緊密結合,約3個月後,砧木和接穗已長在一起,便可從母株上剪下,去掉砧木的上部,成為新的植株。
盆栽白蘭花必須用疏鬆、透氣、含腐殖質豐富的土壤。可用腐葉土、泥炭土加1/4的珍珠岩和少量基肥配成培養土。若用透氣差的細沙土或其他黏重土壤則生長不良。第一、二年葉片變黃、部分老葉脫落;第三年根系明顯衰弱,大部分葉片變黃,部分嫩葉出現褐斑狀壞死,部分枝條枯死,甚至整株死亡。不能把這一現象解釋為土壤和水酸度不夠或白蘭花不適應鈣質土等。實際是白蘭花為肉質根,在透氣性較差的盆土中容易腐爛。白蘭花不耐寒,北京地區10月初搬入室內,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夜間溫度10~12℃以上,白天18~25℃較為合適。若日夜溫度相等或晝低夜高則生長不良,易落葉。5月初應移至室外,放在日光較強的地方或初期稍加遮陽。生長健壯的植株,每1~2年換盆一次。換盆時不要修根,用新土植入較大的花盆。旺盛生長的5至8月,每1~2周施用一次液體肥。雨季注意花盆排水。
鮮花供佩戴裝飾和熏制花茶、提取香精之用。長江流域以北,白蘭花主要作盆花栽培,冬季室內觀葉,夏季聞香賞花。白蘭花是北方的傳統盆花之一,深受廣大群眾歡迎。
圖6-56 白蘭花